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个大鼠心肌缺血-再灌诱导表达上调的新基因Mip1的克隆和特性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袁灿 张华莉 +2 位作者 刘瑛 王秋鹏 肖献忠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1-236,共6页
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和 5′cDNA末端快速扩增法 (RACE)技术相结合 ,克隆了一个大鼠心肌缺血 再灌诱导表达上调的新基因Mip1,并经RT PCR测序及多组织膜RNA印迹证实 .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 ,MIP 1定位于大鼠染色体 1q12区 ,含 5个外显子和 ... 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和 5′cDNA末端快速扩增法 (RACE)技术相结合 ,克隆了一个大鼠心肌缺血 再灌诱导表达上调的新基因Mip1,并经RT PCR测序及多组织膜RNA印迹证实 .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 ,MIP 1定位于大鼠染色体 1q12区 ,含 5个外显子和 4个内含子 ,开放阅读框 (ORF)为 182 7bp ,编码 6 0 8个氨基酸 ,其编码蛋白N端含KRAB结构域 ,C端含 14个连续的C2H2型锌指蛋白结构域 ,氨基酸第 2 77位至 2 93位为双向的核定位信号 ,多组织膜RNA印迹显示该基因在脑组织表达最高 ,其次是心脏 ,在其他组织表达较低或无表达 .进一步深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具有重要生物学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心肌缺血-再灌 基因 生物信息学 cDNA末端快速扩增法 克隆 脑组织 表达 心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对凝血酶诱导血管内皮细胞释放NO,vWF,TFPI及表达组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9
2
作者 文志斌 尚改萍 +7 位作者 何晓凡 熊石龙 汉建忠 刘发益 周春生 肖振军 李俊成 贺石林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13-318,共6页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对凝血酶诱导血管内皮细胞释放NO ,vWF ,TFPI和表达TF的影响。方法 :对传代培养的新生牛主动脉内皮细胞 (4~ 8代 )分别给予不同处理 ,取上清液测NO ,vWF ,TFPI;取细胞冻融液测定TF活性。结果 :①凝血酶促进血管内...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对凝血酶诱导血管内皮细胞释放NO ,vWF ,TFPI和表达TF的影响。方法 :对传代培养的新生牛主动脉内皮细胞 (4~ 8代 )分别给予不同处理 ,取上清液测NO ,vWF ,TFPI;取细胞冻融液测定TF活性。结果 :①凝血酶促进血管内皮细胞表达TF ,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12 .86± 2 .4 3vs 4 .6 9± 0 .83,P<0 .0 1) ,呈剂量依赖性 (r =0 .985 ,P <0 .0 1,0~ 2 0U·ml- 1 ) ,并促进vWF的释放 (18.4 3± 3.2 0vs6 .4 2± 2 .84 ,P <0 .0 1) ,补阳还五汤则抑制TF表达和vWF的释放 (P <0 .0 1) ;②补阳还五汤促进血管内皮细胞释放NO ,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5 .93± 0 .94vs 1.6 3± 0 .2 7,P <0 .0 1) ;③凝血酶能抑制血管内皮释放TFPI (0 .6 2± 0 .38vs 2 .6 4± 0 .93,P <0 .0 1) ,补阳还五汤对凝血酶的这种抑制作用没有明显的影响。结论 :补阳还五汤能抑制凝血酶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表达TF和释放vWF ,促进血管内皮细胞表达N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凝血酶 血管内皮细胞 NO VWF TFP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心络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活力及组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马琦琳 孙明 +5 位作者 杨天■ 李元建 汤参娥 彭振宇 贺石林 陈方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85-489,共5页
目的:研究通心络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cells,HUVECs)细胞活力(cell viability)及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的影响和其作用机制。方法:分别用5%,10%,20%的通心络含药血浆预... 目的:研究通心络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cells,HUVECs)细胞活力(cell viability)及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的影响和其作用机制。方法:分别用5%,10%,20%的通心络含药血浆预处理内皮细胞30min后加入AngⅡ10-6mol/L孵育HUVECs24h,观察细胞活力变化的量效关系。选择一个最佳浓度的通心络含药血浆预处理内皮细胞30min后加入AngⅡ10-6mol/L孵育HU-VECs24h观察TF,AngⅡ1型受体(AT1) mRNA水平,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及一氧化氮浓度(NO),并予NOS抑制剂(L-NAME)预处理内皮细胞30min后,再加入通心络含药血浆和AngⅡ,观察孵育24h细胞活力,TF,AT1,NOS及NO变化。结果:通心络能显著提高AngⅡ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活力,以10%浓度作用最明显,通心络能降低TF及AT1水平及提高NOS活性和NO浓度;L-NAME可明显抑制通心络对血管内皮的作用。结论:通心络可能通过上调NOS-NO通路提高AngⅡ诱导的内皮细胞活力及抗血栓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心络 血管紧张素Ⅱ 内皮细胞 细胞活力 组织因子 AngⅡ1型受体 NOS-NO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心肌缺血预适应诱导表达上调基因的筛选和鉴定 被引量:8
4
作者 袁灿 吕青兰 +5 位作者 陈广文 刘瑛 王尧玲 刘海军 邹江 肖献忠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90-394,共5页
采用反复短时间结扎及松解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构建大鼠心肌缺血预适应动物模型 ,运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建立大鼠心肌缺血预适应诱导表达上调基因的消减cDNA文库 ,通过反向RNA点杂交对部分文库基因进行差异表达初筛 ,选取表达差异最明显的 8... 采用反复短时间结扎及松解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构建大鼠心肌缺血预适应动物模型 ,运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建立大鼠心肌缺血预适应诱导表达上调基因的消减cDNA文库 ,通过反向RNA点杂交对部分文库基因进行差异表达初筛 ,选取表达差异最明显的 85个基因进行测序 ,获得了 3 1个核编码基因和 18个新基因 (EST) ,核编码基因中有相当一部分与细胞保护或信号转导有关 ,新基因已被GenBank收录 .从已测序基因中任选 5个进行RT PCR检测 ,并任选 2个进行RNA印迹检测 ,均证实在缺血预适应时表达增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心肌缺血预适应 诱导表达 上调基因 筛选 鉴定 抑制消减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胆固醇酯聚集和凋亡(英文) 被引量:8
5
作者 袁中华 杨永宗 杨小毅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17-222,共6页
细胞内胆固醇代谢的失衡和细胞凋亡都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关 .为了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 ,我们把猪的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与 15mg/L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共同孵育 72h ,发现细胞内胆固醇酯与总胆固醇的比值由 2 6 2 %增加到 6 4 1% ,并且细... 细胞内胆固醇代谢的失衡和细胞凋亡都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关 .为了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 ,我们把猪的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与 15mg/L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共同孵育 72h ,发现细胞内胆固醇酯与总胆固醇的比值由 2 6 2 %增加到 6 4 1% ,并且细胞内胆固醇酯的积聚有剂量依赖关系 ,表明细胞已经转化为平滑肌源性的泡沫细胞 .另外 ,使用荧光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分别发现 ,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共孵育的细胞有典型的凋亡形态改变 .从实验可以推测 ,由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平滑肌细胞凋亡 ,除了低密度脂蛋白氧化的因素外 ,也可能与细胞内胆固醇酯与总胆固醇的比值升高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酯 平滑肌细胞凋亡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组织特异性高表达核仁素转基因小鼠的构建与鉴定 被引量:3
6
作者 刘艳娟 周斌 +4 位作者 蒋碧梅 童中艺 孙丽 李媛彬 肖献忠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28-1232,共5页
目的:构建并鉴定心肌组织特异性高表达核仁素(Ncl)的转基因小鼠,为从整体水平上研究核仁素对心肌功能的影响及其发挥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提供动物模型。方法:采用基因重组法将小鼠核仁素基因的全长cDNA插入含心肌细胞特异性启动子的Alpha... 目的:构建并鉴定心肌组织特异性高表达核仁素(Ncl)的转基因小鼠,为从整体水平上研究核仁素对心肌功能的影响及其发挥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提供动物模型。方法:采用基因重组法将小鼠核仁素基因的全长cDNA插入含心肌细胞特异性启动子的Alpha-MyHC clone 26载体,构建Alpha-MyHC clone 26-Ncl重组载体,通过双酶切及基因测序鉴定其正确性;采用PCR鉴定阳性小鼠并用Western blotting法观察转基因小鼠中核仁素的表达情况,采用组织切片及HE染色法观察转基因小鼠心肌组织形态;测量心脏重量指数和左室压最大上升速率,观察核仁素在心肌组织高表达后对小鼠心脏形态功能是否有影响。结果:PCR法观察显示获得4只阳性小鼠(51、52、56和86,其中52和86系繁殖良好),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转基因小鼠的核仁素表达量明显高于野生鼠,HE染色等结果表明核仁素对心肌形态学、心脏/体重比值及心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成功制备了心肌组织特异性高表达核仁素的转基因小鼠,与野生型小鼠相比,转基因小鼠心肌形态及心功能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仁素 转基因 心肌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苷对兔大肠杆菌脑膜炎的辅助治疗作用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唐勇军 李新中 +3 位作者 鄢慧明 刘霜 罗自强 岳少杰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102-1104,共3页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兔大肠杆菌脑膜炎的辅助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24只家兔随机均分为4组:正常对照(CON)组、脑膜炎模型(MOD)组、氨苄治疗(AMP)组和氨苄+黄芩苷治疗(BAI)组。MOD组、AMP组、BMI组均经小脑延髓池接种E.coli混悬液0.5ml制备...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兔大肠杆菌脑膜炎的辅助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24只家兔随机均分为4组:正常对照(CON)组、脑膜炎模型(MOD)组、氨苄治疗(AMP)组和氨苄+黄芩苷治疗(BAI)组。MOD组、AMP组、BMI组均经小脑延髓池接种E.coli混悬液0.5ml制备脑膜炎模型,CON组则注入等量生理盐水。MOD组CON组均不做任何治疗。AMP组于注菌后14h注射氨苄青霉素(200mg/kg);BAI组在注射氨苄青霉素的同时给予黄芩苷(20ml/kg)。在注菌前、治疗前、治疗后5h分别测定脑脊液(CSF)中白细胞数、蛋白质、乳酸、白细胞介素-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并测定治疗后的脑组织含水量。结果治疗前MOD组、AMP组和BAI组间白细胞数、蛋白质、乳酸、IL-1和TNF-α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均高于CON组(P<0.01);治疗后MOD组、AMP组、BAI组均高于CON组(P<0.01);BAI组低于MOD组、AMP组(P<0.05);BAI组较治疗前下降(P<0.01);CSF中白细胞数、蛋白质,AMP组高于MOD组(P<0.05),AMP组较治疗前升高(P<0.01);脑组织含水量,MOD组、AMP组、BAI组均高于CON组(P<0.01),BAI组低于MOD组、AMP组(P<0.05)。结论黄芩苷辅助治疗E.coli脑膜炎可显著减轻单纯氨苄青霉素治疗早期所致的脑膜炎症反应,其机制与CSF中IL-1、TNF-α等炎性因子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甙 脑膜炎 大肠杆菌 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F1抑制热应激所致RAW264.7巨噬细胞凋亡 被引量:2
8
作者 鄂顺梅 肖卫民 +4 位作者 王慷慨 王秋鹏 刘梅冬 刘可 肖献忠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2-166,共5页
目的:探讨热休克因子1(heat shock factor 1,HSF1)对热应激所致Raw2 6 4.7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热应激(4 2.5℃±0.5℃)处理稳定表达小鼠HSF1基因的Raw2 6 4.7巨噬细胞1h,3 7℃分别恢复6,9,1 2,2 4 h,采用流式细胞术,hoech... 目的:探讨热休克因子1(heat shock factor 1,HSF1)对热应激所致Raw2 6 4.7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热应激(4 2.5℃±0.5℃)处理稳定表达小鼠HSF1基因的Raw2 6 4.7巨噬细胞1h,3 7℃分别恢复6,9,1 2,2 4 h,采用流式细胞术,hoechst3 3 2 5 8染色和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热应激后对照组(转空载体)细胞凋亡核百分率较热应激前明显升高,9 h达峰值(约为6 0%),此时荧光染色可见3 0%的细胞出现核固缩,凋亡小体等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并于热应激后6,9,1 2 h均能检测到清晰的DNA梯状条带。与转空载体对照组相比,HSF1过表达能显著降低热应激所致凋亡及明显抑制DNA的断裂。结论:HSF1可以抑制热应激所致的Raw2 6 4.7巨噬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因子1 凋亡 热应激 RAW264.7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热休克蛋白70水平的测定及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罗心静 莫选荣 肖献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417-1419,共3页
目的:观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水平变化,并对其与疾病活动性相关指标和细胞因子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以探讨细胞外HSP70在RA发病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RA患者、骨关节炎(OA... 目的:观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水平变化,并对其与疾病活动性相关指标和细胞因子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以探讨细胞外HSP70在RA发病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RA患者、骨关节炎(OA)患者和健康人血清中HSP70的水平,并与RA疾病活动性相关指标和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RA患者血清中HSP70含量(2.84±1.16)ng/mL明显高于OA患者(0.74±0.34)ng/mL和正常对照组(0.84±0.42)ng/mL(P<0.05),并且活动期RA患者血清中HSP70含量(3.31±1.09)ng/mL明显高于非活动期RA患者(1.89±0.06)ng/mL(P<0.05);RA患者血清中HSP70水平与TNF-α、IL-6水平呈正相关;RA患者血清HSP70的水平与血沉、CRP、类风湿因子呈正相关。结论:细胞外HSP70可能参与RA的炎症过程,血清中HSP70水平在评估RA病情活动中具有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热休克蛋白70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燥综合征合并肾性尿崩、低钾麻痹、甲状腺及肝损害1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敏 钟惠菊 +1 位作者 周敏 杨丽娟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03-503,508,共2页
关键词 肾性 低钾麻痹 尿崩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肝损害 甲状腺 患病率 腺体 器官 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休克因子1对内毒素所致G-CSF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秋鹏 张华莉 +6 位作者 袁灿 刘瑛 肖卫民 王慷慨 刘双 于凤秀 肖献忠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90-396,共7页
为探讨热休克因子1(heatshockfactor 1,HSF1)活化和过表达对内毒素(endotoxin ,ET)所致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factor,G CSF)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大肠杆菌内毒素即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处理RAW2 6... 为探讨热休克因子1(heatshockfactor 1,HSF1)活化和过表达对内毒素(endotoxin ,ET)所致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factor,G CSF)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大肠杆菌内毒素即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处理RAW2 6 4 7巨噬细胞,并通过热休克预处理诱导HSF1活化,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HSP70的表达观察HSF1的活化情况,RT PCR检测热休克反应(heatshockresponse ,HSR)对G CSFmRNA表达的影响;构建HSF1的pcDNA3 1真核表达质粒,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建立HSF1过表达RAW 2 6 4 7巨噬细胞株,用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印迹观察HSF1的表达,RT- PCR及Northern印迹进一步研究HSF1对G CSF基因表达的可能影响.发现LPS诱导巨噬细胞中G- CSFmRNA表达增多,并随时间的延长,表达量逐渐增加;与单纯内毒素处理组相比,热休克预处理后,LPS诱导的巨噬细胞G- CSFmRNA的表达明显被抑制;建立的稳定表达HSF1的RAW 2 6 4 7细胞株中有HSF1蛋白的核移位;HSF1过表达可明显抑制LPS诱导的RAW2 6 4 7巨噬细胞G -CSFmRNA的表达.上述结果表明热休克预处理能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G- CSFmRNA的表达;HSF1过表达可抑制内毒素诱导的巨噬细胞G CSF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因子1 RAW264.7巨噬细胞 内毒素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热休克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骨髓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体外扩增胚胎及成体造血干/祖细胞的差异及其机制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那晓东 王绮如 赵自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55-260,共6页
本研究比较小鼠骨髓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 (mBMEC CM)联合FL和TPO对卵黄囊和骨髓造血干 祖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 ,并对其机制进行探讨。取卵黄囊和骨髓单细胞悬液 ,对照组中加入含 10 %FBS的DMEM ,实验组分别加入 10 %mBMEC CM ,FL(5ng ml)... 本研究比较小鼠骨髓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 (mBMEC CM)联合FL和TPO对卵黄囊和骨髓造血干 祖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 ,并对其机制进行探讨。取卵黄囊和骨髓单细胞悬液 ,对照组中加入含 10 %FBS的DMEM ,实验组分别加入 10 %mBMEC CM ,FL(5ng ml)和TPO(2ng ml) ,10 %mBMEC CM复合FL和TPO培养 2 4小时后进行集落培养 ,计数CFU GM和HPP CFC的集落数。应用AtlascDNAExpressionArray对卵黄囊和骨髓造血细胞表达的细胞因子受体进行检测。结果表明 :mBMEC CM能扩增卵黄囊和骨髓CFU GM和HPP CFC ,其与FL和TPO联合后扩增能力明显增强 ;mBMEC CM扩增骨髓CFU GM和HPP CFC的能力明显强于其扩增卵黄囊CFU GM和HPP CFC的能力。检测到小鼠卵黄囊及骨髓造血细胞存在差异表达的细胞因子受体 ;卵黄囊造血细胞表达PDGF Rβ ,PDGF Rα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受体 ,而在骨髓造血细胞中未检测到上述受体的表达 ;在骨髓造血细胞中表达的IFN γR ,GM CSFR ,多巴胺D2受体和卵泡刺激素受体则未在卵黄囊造血细胞中检测到mRNA的表达。结论 :mBMEC CM能支持卵黄囊和骨髓造血祖细胞的体外扩增 ,其与FL和TPO联合后扩增能力明显增强 ;mBMEC CM对骨髓造血祖细胞表现出更强的扩增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 内皮细胞 卵黄囊 造血干/祖细胞 造血调控 体外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谱特征的脑皮层动静脉分离
13
作者 王玉成 胡德文 +2 位作者 刘亚东 李明 刘发益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4-48,共5页
光学功能成像是一种基于内源信号的功能映射方法,成像系统所采集到的脑皮层图像序列含有丰富的生理信号.本文利用心跳和呼吸引起的振荡信号的谱值特征实现了动静脉的分离.文中首先采用阈值分割和区域增长的方法对脑皮层的血管网络进... 光学功能成像是一种基于内源信号的功能映射方法,成像系统所采集到的脑皮层图像序列含有丰富的生理信号.本文利用心跳和呼吸引起的振荡信号的谱值特征实现了动静脉的分离.文中首先采用阈值分割和区域增长的方法对脑皮层的血管网络进行了提取,然后根据动脉波动信号频率分布在5-6Hz之间而静脉波动信号频率分布在1-2Hz之间的生理特征,分别计算其谱值,依据各信号谱值在特定频谱段内所占的功率谱百分比的不同实现了动脉和静脉的分离.最后,本文讨论了动、静脉中脉搏、呼吸以及0.1Hz频谱分量的谱值和相位对动静脉分离的影响和潜在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功能成像 动静脉分离 区域增长 血管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促进培养的肺内小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作用及其机制
14
作者 刘惠君 曹莉 +2 位作者 于天正 陈小平 马传桃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02-304,共3页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促培养的肺内小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培养的肺内小动脉平滑肌细胞 (PASMCs)观察外源性AngⅡ对PASMCs增殖的影响及机制。结果 :外源性AngⅡ显著促进培养的PASMCs的增殖 ,在 10 - 1 0 ...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促培养的肺内小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培养的肺内小动脉平滑肌细胞 (PASMCs)观察外源性AngⅡ对PASMCs增殖的影响及机制。结果 :外源性AngⅡ显著促进培养的PASMCs的增殖 ,在 10 - 1 0 ~ 10 - 5mol·L- 1 呈剂量依赖性。钙拮剂Verapamil,PKC抑制剂Staurosporine和Na+ K+ 交换抑制剂amiloride能显著抑制AngⅡ促进PASMC增殖的作用 ,3H Tdr掺入率和细胞记数分别下降 4 4 .3% ,33.2 % ,36 .5 %和31.7% ,2 5 .5 % ,2 8.1%。结论 :AngⅡ显著促进培养的PASMCs增殖 ;Ca2 + ,PKC和Na+ K+ ATPase的激活 ,可能是AngⅡ促PASMCs增殖的重要细胞内信号传导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细胞增殖 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徐军美 常业恬 +1 位作者 胡冬煦 肖卫民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9-82,共4页
为观察七氟醚预处理对左冠脉前降支阻断 3h后再灌注 3h的在体兔心的保护作用 ,48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对照组、缺血预处理组、七氟醚预处理组、缺血预处理 +优降糖 (三磷酸腺苷敏感的钾离子通道阻断剂 )组、七氟醚 +优降糖组及单纯优降... 为观察七氟醚预处理对左冠脉前降支阻断 3h后再灌注 3h的在体兔心的保护作用 ,48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对照组、缺血预处理组、七氟醚预处理组、缺血预处理 +优降糖 (三磷酸腺苷敏感的钾离子通道阻断剂 )组、七氟醚 +优降糖组及单纯优降糖组。结果显示缺血预处理组和七氟醚预处理组心肌梗死面积与缺血面积的比率比对照组显著减少 (P <0 .0 5 ) ,凡加用优降糖的各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各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在各时间点差异无显著性。提示七氟醚预处理对缺血 3h后再灌注 3h的在体兔心具有保护作用 ,其机制与激活三磷酸腺苷敏感的钾离子通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缺血预处理 再灌注损伤 心肌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