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活性钙离子及神经酰胺3纳米化脂质体的护肤品对面部皮肤敏感症状缓解效果的观察 被引量:8
1
作者 郑博岚 汪犇 +7 位作者 李薇 李吉 尹恒 陈静 闫言 林碧雯 谭帅 谢红付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8年第2期63-68,共6页
目的:观察含活性钙离子及神经酰胺3纳米化脂质体的护肤品缓解面部皮肤敏感症状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治疗前后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筛选127例面部皮肤敏感症状患者入组,受试期间面部单用皮肤屏障修护霜2周,期间避免外用及... 目的:观察含活性钙离子及神经酰胺3纳米化脂质体的护肤品缓解面部皮肤敏感症状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治疗前后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筛选127例面部皮肤敏感症状患者入组,受试期间面部单用皮肤屏障修护霜2周,期间避免外用及口服药物,收集患者的临床照片及症状评分表,比较患者在使用前、使用后1周及2周的主观症状(干燥、灼热、瘙痒)和客观症状(脱屑、红斑)评分,并计算有效率和显效率。结果:与使用前相比,面部皮肤敏感症状患者使用皮肤屏障修护霜1周后,干燥、瘙痒、灼热、脱屑、红斑五大皮肤敏感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脱屑症状评分由(2.31±1.82)分减少为(0.83±1.09)分;红斑评分由(4.62±1.89)分减少至(3.01±1.81)分,主观症状干燥、瘙痒、灼热感的症状评分分别由(5.84±2.50)、(3.70±2.71)、(3.00±2.64)分减少为(3.67±2.16)、(2.05±2.24)、(1.50±2.11)分;持续使用2周后,脱屑、红斑、干燥、瘙痒、灼热等症状的评分继续降低至(0.55±0.93)、(2.13±1.83)、(2.67±2.16)、(1.52±2.01)、(0.93±1.70)分,与使用前、使用1周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其缓解脱屑、红斑、干燥、瘙痒、灼热的有效率加显效率在1周时分别为82.1%、66.9%、68.7%、72.2%、75.8%,2周时分别为90.6%、85.6%、87.8%、84.2%、83.9%。结论:皮肤屏障修护霜对缓解干燥、灼热、瘙痒、脱屑、红斑等多种面部皮肤敏感症状具有一定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屏障 面部皮肤敏感症状 活性钙离子 神经酰胺3纳米化脂质体 护肤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lncRNA SNHG3的表达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唐俊 蒋娇 +4 位作者 唐秀生 蒋远文 赵娜 李顺波 蓝艳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15期58-60,共3页
目的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长链非编码RNA小核仁RNA宿主基因3(SNHG3)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SLE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T细胞、B细胞和单核细胞),采用RT-PCR检测SNHG3,探讨其... 目的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长链非编码RNA小核仁RNA宿主基因3(SNHG3)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SLE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T细胞、B细胞和单核细胞),采用RT-PCR检测SNHG3,探讨其与SLE患者病情(SLEDAI评分、24小时尿蛋白)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SNHG3对SLE诊断的准确度。结果与健康对照者相比,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SNHG3表达升高,在单核细胞中表达最高(P<0.001)。单核细胞中SNHG3表达与SLEDAI评分、24小时尿蛋白呈正相关(r分别为0.9493、0.6733,P均<0.01)。外周血单核细胞中SNHG3诊断SLE的曲线下表面积(AUC)为0.8796(P<0.05),95%置信区间:0.752~0.95,灵敏度88.5%,特异度77.7%。结论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lncRNA-SNHG3表达升高,以单核细胞中表达最高;单核细胞中lncRNA-SNHG3表达与病情有关,对SLE诊断准确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长链非编码RNA小核仁RNA宿主基因3 单个核细胞 系统性红斑狼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不同基因型沙眼衣原体生殖道感染与临床表现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杨斌 王柳苑 +6 位作者 薛耀华 黄澍杰 文海泉 辛青松 周芳 艾菁 郑和平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4年第5期375-379,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基因型沙眼衣原体(CT)女性生殖道感染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比较不同基因型CT感染宫颈分泌物中衣原体热休克蛋白60(c HSP60)表达的差异。方法:收集女性CT感染标本60例,巢式PCR扩增外膜蛋白Omp1基因的VS1-VS2序列,扩增产物通... 目的:研究不同基因型沙眼衣原体(CT)女性生殖道感染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比较不同基因型CT感染宫颈分泌物中衣原体热休克蛋白60(c HSP60)表达的差异。方法:收集女性CT感染标本60例,巢式PCR扩增外膜蛋白Omp1基因的VS1-VS2序列,扩增产物通过基因测序进行分型。ELISA检测不同基因型沙眼衣原体感染宫颈分泌物中c HSP60表达,分析不同基因型沙眼衣原体感染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结果:60例女性生殖道CT感染阳性标本中E型14例(23.33%),J型14例(23.33%),F型13例(21.67%),G型9例(15%),D型5例(8.33%),不确定型5例(8.33%)。女性生殖道J型CT感染患者宫颈分泌物中c HSP60表达均明显高于E型、F型、G型及D型(P值均<0.05);E型c HSP60水平高于G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泌尿生殖道不同基因型CT感染者间的临床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42,P>0.05)。结论:女性生殖道CT感染患者中不同基因型CT感染与临床表现之间缺乏关联性,结果尚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眼衣原体 基因型 致病性 衣原体热休克蛋白6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减肥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及有关因素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朱武 易运连 +1 位作者 杜乾君 张其亮 《中国医学工程》 2005年第4期375-377,384,共4页
目的研究女性减肥者的心理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了SCL-90、艾森克个性问卷、社会支持量表。结果女性减肥者SCL-90得分、N分、P分比正常对照组高,主观支持得分比正常对照组低;女性减肥者的心理状况与神经质、精神质人格明显正相关,... 目的研究女性减肥者的心理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了SCL-90、艾森克个性问卷、社会支持量表。结果女性减肥者SCL-90得分、N分、P分比正常对照组高,主观支持得分比正常对照组低;女性减肥者的心理状况与神经质、精神质人格明显正相关,与主观支持明显负相关,与体重指数无相关性。结论女性减肥者,不管是否为单纯性肥胖,都存在心理问题,且与特定的人格和社会支持有关,与体重指数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肥 心理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介菌多糖核酸对小鼠DC2.4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郭亚南 文海泉 宁云山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0年第2期107-109,共3页
目的:研究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SN)对小鼠DC2.4细胞的影响。方法:用5μg/mL(BCG-PSN5组)、20μg/mL(BCG-PSN20组)、50μg/mL(BCG-PSN50组)BCG-PSN刺激小鼠DC2.4细胞,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状态,流式细胞仪检测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 目的:研究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SN)对小鼠DC2.4细胞的影响。方法:用5μg/mL(BCG-PSN5组)、20μg/mL(BCG-PSN20组)、50μg/mL(BCG-PSN50组)BCG-PSN刺激小鼠DC2.4细胞,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状态,流式细胞仪检测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Ⅱ)类分子及协同刺激分子CD83、CD86的表达水平,用ELISA方法检测上清液中IL-12的含量。结果:BCG-PSN20组、BCG-PSN50组的CD83、CD86、MHC-Ⅱ分子表达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IL-12的浓度亦高于空白对照组;BCG-PSN5组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CG-PSN可能通过促进DC2.4细胞成熟和分泌IL-12调节Th1/Th2平衡,发挥治疗AD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2.4细胞 共刺激分子 卡介菌多糖核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SP60在不同基因型沙眼衣原体小鼠生殖道感染中的表达 被引量:2
6
作者 杨斌 王柳苑 +5 位作者 薛耀华 周芳 艾菁 文海泉 薛汝增 郑和平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4年第6期437-439,共3页
目的:建立不同基因型沙眼衣原体(CT)小鼠生殖道感染模型,分析c HSP60在不同基因型沙眼衣原体小鼠生殖道感染中表达的差异。方法:在5组雌性小鼠阴道内分别接种E、F、J、K、H型沙眼衣原体,ELISA法检测感染后第7 d阴道-宫颈分泌物和第35 d... 目的:建立不同基因型沙眼衣原体(CT)小鼠生殖道感染模型,分析c HSP60在不同基因型沙眼衣原体小鼠生殖道感染中表达的差异。方法:在5组雌性小鼠阴道内分别接种E、F、J、K、H型沙眼衣原体,ELISA法检测感染后第7 d阴道-宫颈分泌物和第35 d子宫输卵管组织匀浆中c HSP60的表达,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接种CT后7 d,E组分泌物中c HSP60表达明显高于其余各实验组及对照组(P值均<0.05)。接种CT后35 d,E组c HSP60水平低于其余各实验组(P<0.05);H组c HSP60水平高于E组、F组、J组(P<0.05)。结论:不同型别CT感染小鼠生殖道后,在不同感染阶段c HSP60表达水平存在差异,推测c HSP60可能参与了泌尿生殖道CT感染引起的免疫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SP60 基因型 沙眼衣原体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应性皮炎小鼠模型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郭亚南 文海泉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0年第3期247-249,共3页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变应性炎症性皮肤病,病因尚未明确,开发和确立动物模型对研究发病机制和开发药物有着重大意义。近来主要建立了抗原诱发、转基因和自发性皮炎等小鼠模型。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模型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B_6联合其它药物治疗黄褐斑276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伍斌 蔡小嫦 +2 位作者 邬运学 熊恺轩 颜兰香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4年第2期157-157,159,共2页
目的 :观察VitB6联合其它药物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 :498例门诊黄褐斑患者分成两组 ,治疗组 2 76例 ,VitC 3 0 +VitB61 0 0mg +1 0 %葡萄糖 1 0 0ml,静脉滴注 ,隔日一次 ;对照组 2 2 1例 ,VitC3 0 +1 0 %葡萄糖 1 0 0ml,静脉滴... 目的 :观察VitB6联合其它药物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 :498例门诊黄褐斑患者分成两组 ,治疗组 2 76例 ,VitC 3 0 +VitB61 0 0mg +1 0 %葡萄糖 1 0 0ml,静脉滴注 ,隔日一次 ;对照组 2 2 1例 ,VitC3 0 +1 0 %葡萄糖 1 0 0ml,静脉滴注 ,隔日一次 ,两组均联合外用 3 %复方氢醌霜 ,持续 2个月。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χ2 =95 0 2 3 ,P <0 0 1 ,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VitB6联合其它药物治疗黄褐斑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TB6 联合用药 黄褐斑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复原力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负性情绪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5
9
作者 张雪芹 姚红梅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55-56,63,共3页
目的分析家庭复原力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负性情绪与生活质量的影响,以为针对性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家庭复原力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对19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系统性红斑狼疮患... 目的分析家庭复原力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负性情绪与生活质量的影响,以为针对性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家庭复原力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对19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家庭复原力总分为3. 75±0. 59;焦虑得分为45. 09±7. 65、抑郁得分为47. 36±7. 75;生活质量总分为72. 35±6. 72。患者家庭复原力与焦虑、抑郁呈负相关,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均P <0. 01)。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家庭复原力水平较低,生活质量处于中等水平,焦虑、抑郁水平较高。应积极探索提高患者家庭复原力水平的护理措施,以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家庭复原力 焦虑 抑郁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足慢性湿疹应如何诊治
10
作者 张运昌 《求医问药》 2009年第7期23-24,共2页
编辑同志:从去年夏天开始,我的脚背上就出现了瘙瘁的症状,在搔抓后患处还长出一些红疙瘩,并逐渐蔓延到双足背及脚趾。最近,我的双手也出现了瘙痒的症状,在搔抓后患处开始发烂、渗液,患处的皮肤也逐渐变硬。我先后用过多种治疗脚... 编辑同志:从去年夏天开始,我的脚背上就出现了瘙瘁的症状,在搔抓后患处还长出一些红疙瘩,并逐渐蔓延到双足背及脚趾。最近,我的双手也出现了瘙痒的症状,在搔抓后患处开始发烂、渗液,患处的皮肤也逐渐变硬。我先后用过多种治疗脚气的药水和药膏(如皮炎平、皮康霜、红霉素软膏等),但疗效都不好。请问,我患的是什么病,应如何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慢性湿疹 诊治 红霉素软膏 皮炎平 皮康霜 症状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药过敏后留下色素沉着斑咋办
11
作者 张运昌 《求医问药》 2009年第11期25-25,共1页
我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数月前因服药发生过敏反应.皮肤上出现了一些红斑,且有瘙痒感。虽然我已停用药物3个多月,但皮肤上仍遗留有一个个圆形的色素沉着斑。以前我对磺胺类药物过敏,可这次所服用的药物中并没有磺胺成分。请问,这是... 我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数月前因服药发生过敏反应.皮肤上出现了一些红斑,且有瘙痒感。虽然我已停用药物3个多月,但皮肤上仍遗留有一个个圆形的色素沉着斑。以前我对磺胺类药物过敏,可这次所服用的药物中并没有磺胺成分。请问,这是怎么回事,应如何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沉着斑 过敏反应 服药 慢性支气管炎 药物过敏 用药物 磺胺类 瘙痒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色素瘤的生物标志物:从基因组学到表观遗传学 被引量:4
12
作者 吴海竞 付思祺 +3 位作者 李倩文 张慧明 陆前进 郭重 《协和医学杂志》 2018年第1期60-68,共9页
黑色素瘤是一种发病率极高、极难治愈的皮肤恶性肿瘤,其中转移性黑色素瘤的5年生存率几乎为零。虽然化疗和免疫疗法(如抗PD-1/PD-L1单克隆抗体生物制剂)发展迅速,药物抵抗的高发率仍是治愈率低的主要问题。因此,目前研究热点逐渐转移至&... 黑色素瘤是一种发病率极高、极难治愈的皮肤恶性肿瘤,其中转移性黑色素瘤的5年生存率几乎为零。虽然化疗和免疫疗法(如抗PD-1/PD-L1单克隆抗体生物制剂)发展迅速,药物抵抗的高发率仍是治愈率低的主要问题。因此,目前研究热点逐渐转移至"运用生物标志物进行早期辅助诊断和药物反应预测"。随着检测技术的日新月异,很多新型生物标志物被发现,甚至已作为治疗靶点。本文从基因水平和表观遗传学水平总结黑色素瘤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并讨论其对疾病诊断、发展和治疗反应的预测价值,为寻找潜在治疗靶点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PD-1 5-羟甲基化胞嘧啶 微小RNA 长链非编码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7例药疹患者病毒感染状况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尹用星 曾庆海 +2 位作者 廖智灵 张桂英 肖嵘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5年第2期91-94,101,共5页
目的:探究人疱疹病毒(HHV-6、HHV-7、EBV、CMV)及细小病毒(PVB19)在各类型药疹患者中的感染状况。方法:收集2010年9月到2013年3月入住我院的147例药疹患者及33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HHV-6、HHV-7、EBV、CMV及... 目的:探究人疱疹病毒(HHV-6、HHV-7、EBV、CMV)及细小病毒(PVB19)在各类型药疹患者中的感染状况。方法:收集2010年9月到2013年3月入住我院的147例药疹患者及33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HHV-6、HHV-7、EBV、CMV及PVB19抗原,分析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DIHS)患者(21例)、重症药疹(51例)、非重症药疹(75例)及正常人(33例)病毒感染的差异。结果:DIHS组、重症药疹组、非重症药疹组及对照组病毒感染总阳性率分别为71.4%、45.1%、21.3%、24.2%,其中HHV-6阳性率分别为33.3%、21.6%、5.3%、0;HHV-7阳性率分别为33.3%、17.6%、8.3%、6.1%;EBV阳性率分别为42.9%、27.5%、12.0%、3.0%;CMV阳性率分别为42.9%、23.5%、12.0%、9.1%;PVB19阳性率为9.5%、5.9%、4.0%、6.1%。DIHS组病毒感染总阳性率明显高于重症药疹组和非重症药疹组与正常对照组(P值均<0.05),重症药疹组和非重症药疹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病毒感染率无显著区别(P值均>0.05)。DIHS组与重症药疹组的4种人疱疹病毒感染阳性率均明显高于非重症药疹组及对照组(P值均<0.05),但4组间PVB19感染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此外,DIHS组及重症药疹组多重感染率分别为38.1%、27.5%,明显高于非重症药疹组(9.3%)及对照组(6.1%)(P值均<0.05)。结论:DIHS及重症药疹的发病与HHV-6、HHV-7、EBV、CMV感染均有关,与PVB19感染无关,病毒感染可能参与药疹的发生并是病情加重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疹 病毒感染 DIHS HHV-6 HHV-7 EBV CMV PVB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硬皮病CD4^+ T细胞中CD70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姜红岩 罗鸯鸯 +7 位作者 肖嵘 廉晓日 杨艳 王瑶瑶 李亚萍 张桂英 赵明 陆前进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2年第4期200-202,共3页
目的:研究系统性硬皮病(SSc)患者外周血CD4+ T细胞中CD70的表达水平。方法: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17例SSc患者(女性12例,男性5例)和13例对照者(女性8例,男性5例)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磁珠分选CD4+ T细胞。RT-PCR检测CD4+ T细胞中CD70 m... 目的:研究系统性硬皮病(SSc)患者外周血CD4+ T细胞中CD70的表达水平。方法: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17例SSc患者(女性12例,男性5例)和13例对照者(女性8例,男性5例)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磁珠分选CD4+ T细胞。RT-PCR检测CD4+ T细胞中CD70 mRNA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CD70蛋白在CD4+ T细胞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Sc患者CD4+ T细胞中CD70mRNA和CD70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01;P=0.007)。结论:CD70在SSc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硬皮病 CD4+ T细胞 CD7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屑病免疫信号通路及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成成 罗帅寒天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9年第5期307-310,322,共5页
银屑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多种免疫信号通路在银屑病的起始和加重阶段发挥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针对发病过程中不同靶点的靶向药物在银屑病治疗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新型靶向生物制剂已经... 银屑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多种免疫信号通路在银屑病的起始和加重阶段发挥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针对发病过程中不同靶点的靶向药物在银屑病治疗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新型靶向生物制剂已经成为银屑病治疗的重要手段。本文对近几年银屑病免疫信号通路及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发病机制 免疫信号通路 生物制剂 靶向药物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鸸鹋油对面部强脉冲光治疗后修复作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曹国英 肖嵘 +1 位作者 陈天文 黄卓华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9年第5期301-303,共3页
目的:观察鸸鹋油对促进面部强脉冲光治疗后的局部皮肤修复的效果。方法:对面部强脉冲光治疗后的患者局部使用鸸鹋油,每天2次,连用28天,分别于28天、2个月、6个月后复诊,观察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的舒适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接受... 目的:观察鸸鹋油对促进面部强脉冲光治疗后的局部皮肤修复的效果。方法:对面部强脉冲光治疗后的患者局部使用鸸鹋油,每天2次,连用28天,分别于28天、2个月、6个月后复诊,观察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的舒适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接受强脉冲光治疗的患者术后使用鸸鹋油,不良反应明显减少且感觉舒适度较高。结论:面部强脉冲光治疗后使用鸸鹋油可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使强脉冲光能更好的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鸸鹋油 强脉冲光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脂腺痣伴多发基底细胞癌1例
17
作者 刘瑞真 张桂英 +4 位作者 陈俭波 孙晓虹 李梦莹 龙海 肖嵘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6年第2期109-111,共3页
皮脂腺痣是一种表皮、真皮及皮肤附属器所构成的器官样痣,临床上常见,通常出生即有,好发于头面部。皮脂腺痣可以伴发多种皮肤肿瘤,基底细胞癌是皮脂腺痣最常伴发的皮肤恶性肿瘤之一,但伴多发基底细胞癌患者并不常见,本文现报告1例。
关键词 皮脂腺痣 多发 基底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滴型扁平苔藓1例
18
作者 冯叶 梁愉笳 李亚萍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1年第2期134-136,共3页
报告1例点滴型扁平苔藓。患者女,65岁。躯干、四肢起红疹伴瘙痒2个月。皮肤科检查:四肢可见广泛分布的暗红色扁平丘疹,呈点滴状,上覆少许白色鳞屑,刮屑试验阴性。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角化过度,颗粒层楔形增厚,基底细胞液化变性,表皮... 报告1例点滴型扁平苔藓。患者女,65岁。躯干、四肢起红疹伴瘙痒2个月。皮肤科检查:四肢可见广泛分布的暗红色扁平丘疹,呈点滴状,上覆少许白色鳞屑,刮屑试验阴性。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角化过度,颗粒层楔形增厚,基底细胞液化变性,表皮下水疱,色素失禁,真皮浅层见大量淋巴组织细胞呈苔藓样浸润。诊断:点滴型扁平苔藓。治疗:予以羟氯喹、复方甘草酸苷和沙利度胺口服,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1个月后,丘疹大部分消退,遗留色素沉着。后随访3个月,患者无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平苔藓 点滴型 表皮下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