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虫种特异性线粒体基因序列鉴定2例疑似曼氏裂头蚴感染无虫病理标本 被引量:3
1
作者 兰智华 粟占三 +3 位作者 贺美 张祖萍 胡勉娟 曾庆仁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53-756,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1(CO1)基因特异性序列鉴定临床无虫病理标本中裂头蚴感染的可靠性。方法应用免疫曼氏裂头蚴的兔血清检测病理切片中裂头蚴的抗原,有2例呈阳性,疑似裂头蚴感染的无虫病例,按照DNA提取试剂盒说明书... 目的探讨采用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1(CO1)基因特异性序列鉴定临床无虫病理标本中裂头蚴感染的可靠性。方法应用免疫曼氏裂头蚴的兔血清检测病理切片中裂头蚴的抗原,有2例呈阳性,疑似裂头蚴感染的无虫病例,按照DNA提取试剂盒说明书提取核酸,用曼氏裂头蚴线粒体CO1基因特异性序列的两对引物作扩增。结果经PCR 2次扩增后得到目的序列,电泳条带出现在预期的位置。2例病理标本扩增的核苷酸序列与已知基因片断序列比对,引物F650/R800扩增条带符合率分别为100%和97%,引物F965/R1120扩增条带符合率均为100%。结论用裂头蚴线粒体CO1特异性基因引物作重复PCR扩增,对鉴定无虫病理标本曼氏裂头蚴感染有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裂头蚴病 病理诊断 虫种鉴定 基因检测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点三面法等离子鼻甲减容术治疗下鼻甲肥厚 被引量:2
2
作者 隆益香 王天生 +3 位作者 伍友香 李维 黄思达 初令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95-901,共7页
目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非变应性鼻炎患者以鼻塞为主要症状,内镜检查可发现下鼻甲肥厚。等离子治疗下鼻甲肥厚可改善鼻塞症状,但常规等离子治疗往往需要在多个穿刺点下进行,患者术中疼痛,术后出血发生率较高,且存在术后鼻腔粘连或下鼻... 目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非变应性鼻炎患者以鼻塞为主要症状,内镜检查可发现下鼻甲肥厚。等离子治疗下鼻甲肥厚可改善鼻塞症状,但常规等离子治疗往往需要在多个穿刺点下进行,患者术中疼痛,术后出血发生率较高,且存在术后鼻腔粘连或下鼻甲瘢痕等并发症。患者术后尽管鼻腔通畅,但可能因为黏膜损伤严重,瘢痕形成而仍然感觉鼻塞。本研究使用一点三面法等离子鼻甲减容术治疗下鼻甲肥厚,旨在减少并发症,改善症状,提高疗效。方法:纳入2011年11月至2019年10月因下鼻甲肥厚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资料完整的111例非变应性鼻炎患者。患者均行一点三面法等离子鼻甲减容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y Scale,VAS)对术中疼痛进行评分,并用VAS评估患者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鼻塞症状。对部分患者术前和术后鼻黏膜行病理形态观察。结果:患者术中疼痛轻,出血少,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鼻塞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均P<0.05)。术后病理观察也提示改善了黏膜下血管和腺体的分布。结论:一点三面法等离子鼻甲减容术治疗下鼻甲肥厚微创、有效,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变应性鼻炎 下鼻甲肥厚 消融 治疗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n28B和C-myc蛋白在喉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2
3
作者 廖非非 曹雨鑫 +2 位作者 黄美响 初令 王天生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5-171,共7页
目的:喉鳞癌是头颈部常见恶性肿瘤。将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作为研究的突破口从而筛选恶性肿瘤治疗的靶基因是如今肿瘤研究焦点之一。寻找喉鳞癌治疗及预后相关的靶基因分子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检测Lin28B和C-myc蛋白在喉鳞癌及其对应癌... 目的:喉鳞癌是头颈部常见恶性肿瘤。将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作为研究的突破口从而筛选恶性肿瘤治疗的靶基因是如今肿瘤研究焦点之一。寻找喉鳞癌治疗及预后相关的靶基因分子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检测Lin28B和C-myc蛋白在喉鳞癌及其对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初步探讨其与喉鳞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2例喉鳞癌患者的癌组织及其对应的90例癌旁组织中Lin28B与C-myc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Lin28B与C-myc蛋白在喉鳞癌中表达的相关性及其表达水平与喉鳞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喉鳞癌患者术后生存率与Lin28B和C-myc蛋白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Lin28B、Cmyc蛋白的表达水平在喉鳞癌组织中均显著升高(均P<0.05)。且二者在喉鳞癌中表达存在正相关关系(r=0.476,P<0.05)。Lin28B蛋白的表达与喉鳞癌患者年龄、淋巴结转移情况、临床分期、肿瘤大小和病理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均P<0.05)。C-myc蛋白的表达与喉鳞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临床分期、肿瘤大小和病理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均P<0.05)。生存分析显示高表达Lin28B(P=0.001)或C-myc蛋白(P<0.001)的患者术后生存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Lin28B及C-myc蛋白在喉鳞癌组织中高表达且呈正相关,两者均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情况、临床分期、肿瘤大小、病理分化程度及预后相关,提示Lin28B和C-myc可能都参与喉鳞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28B C-MYC 喉鳞癌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理工作者的眼部职业暴露因素及防护对策 被引量:2
4
作者 邓雯之 谷永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63-1264,共2页
病理检查对确诊疾病、指导临床治疗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病理科相比于其他科室,具有工作环境较特殊、职业危险较突出、危害因素较混杂等特点,这对病理工作者的安全和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病理工作者需要长时间在显微镜下观察病理切片,长期... 病理检查对确诊疾病、指导临床治疗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病理科相比于其他科室,具有工作环境较特殊、职业危险较突出、危害因素较混杂等特点,这对病理工作者的安全和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病理工作者需要长时间在显微镜下观察病理切片,长期使用甲醛、二甲苯等毒性试剂,频繁接触有感染隐患的人体体液、组织和器官,对用眼安全和视力构成严重危害。目前,国内医疗行业对病理工作者用眼保护问题关注度极低,相关的探讨尚处于空白状态。因此,该文将结合病理科的工作环境和特点,探讨病理工作者用眼安全和眼保护措施,健全防护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科 眼部 职业暴露 防护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16型感染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邓雯之 谷永红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1-88,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胃癌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16型(human papillomavirus 16,HPV16)的感染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Web of Secience、Cochrane Library、万方、维普、中国知网和中国生物医学文... 目的系统评价胃癌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16型(human papillomavirus 16,HPV16)的感染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Web of Secience、Cochrane Library、万方、维普、中国知网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收集有关HPV16和胃癌关系的文献,检索时限为自建库日期至2019年1月,由2位研究人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并运用改良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对文章的质量进行系统评价。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计算比值比(odds ratio,OR)及其95%可信区间(95%CI)。结果最终共纳入16篇文献,其中胃癌组1066例,对照组56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HPV16感染率在胃癌组与对照组(OR=5.76,95%CI:3.08~10.78,P<0.01)、胃癌分化程度中高分化组与低未分化组(OR=0.58,95%CI:0.40~0.85,P=0.005)、胃癌发生部位贲门组与非贲门组(OR=3.52,95%CI:2.11~5.90,P<0.01)、胃癌TNM分期Ⅰ~Ⅱ期与Ⅲ~Ⅳ期(OR=2.23,95%CI:1.09~4.56,P=0.03)中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与胃癌患者的年龄、性别及胃癌的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无统计学相关性(均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HPV16的感染率高于非癌变胃黏膜组织,且与胃癌分化程度、发生部位、TNM分期相关。HPV16可能参与了胃组织细胞的恶性转化,HPV16感染是胃癌的风险因素,且与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相关。但由于纳入文献数量及质量限制,该研究结论尚需更多的大样本研究及相关实验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HPV16 临床病理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诊断相关新进展
6
作者 杨佳雨 陈倩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7-84,共8页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rothelial carcinoma of the upper urinary tract,UTUC)是起源于肾盂和输尿管的尿路上皮癌,预后较差,相对少见,占所有尿路上皮癌的5%~10%。近年来,关于UTUC的研究,尤其是分子遗传学及诊断方法取得一定进展,本文对目...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rothelial carcinoma of the upper urinary tract,UTUC)是起源于肾盂和输尿管的尿路上皮癌,预后较差,相对少见,占所有尿路上皮癌的5%~10%。近年来,关于UTUC的研究,尤其是分子遗传学及诊断方法取得一定进展,本文对目前UTUC流行病学、危险因素、遗传学、诊断、危险分层及预后因素方面进展做出系统综述。中国UTUC发病率高于西方国家,且存在地域差异;UTUC主要与吸烟和芳香胺暴露等有关。近年来,多项研究尝试基于RNA表达或基因突变对UTUC进行分子分型,以利于实现个体化精准诊疗,但目前尚未取得共识,暂未应用于临床实践;推荐针对UTUC患者进行林奇综合征(Lynch syndrome,LS)相关筛查。目前,UTUC的诊断多采用CT尿路造影(computerized tomography urography,CTU)、磁共振尿路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urography,MRU)、输尿管镜(ureteroscopy,URS)及组织活检,液体活检、窄带成像、光学相干层析成像、共聚焦激光内窥镜等新技术值得期待,但还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欧洲泌尿外科协会UTUC指南建议将UTUC分为低风险组和高风险组,有利于确定哪些患者更有可能在保留肾脏的治疗中受益,最大程度防止治疗不足或过度,对个性化治疗和随访至关重要,但仍然具有挑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遗传学 诊断 危险分层 预后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AR通过MAPK信号抑制细胞自噬促进胰腺癌增殖、侵袭及化疗抵抗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谭小浪 姚莎 +1 位作者 王桂华 彭罗根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44-956,共13页
背景与目的: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eceptor,uPAR)基因扩增与胰腺癌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uPAR通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信号转导通路调控胰腺... 背景与目的: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eceptor,uPAR)基因扩增与胰腺癌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uPAR通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信号转导通路调控胰腺癌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EMT)和化疗抵抗,但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旨在探讨uPAR通过抑制细胞自噬促进胰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和化疗抵抗的机制。方法:收集2021年12月—2022年6月在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长沙市中心医院)接受手术切除和穿刺活检患者的胰腺癌组织标本[获得长沙市中心医院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编号:2021-S0182,2022-S0084],体外培养胰腺癌患者来源类器官(patient-derived organoids,PDO);使用6种胰腺癌细胞系(AsPC-1、PANC-1、CAPAN-1、CAPAN-2、MIA PaCa-2和PaTu8988T),利用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及其关联核酸酶9(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associated nuclease 9,CRISPR/Cas9)技术构建uPAR缺陷模型。采用共聚焦显微镜、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和MTS实验测定细胞增殖、侵袭能力,并分析MAPK和自噬信号通路以及吉西他滨诱导的细胞死亡变化。采用RNA干扰(siRNA)或自噬抑制剂评估联合治疗的协同作用。结果:在AsPC-1细胞中,uPAR敲除后,MTS实验和损伤修复实验结果显示,与野生型细胞相比,克隆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显著降低,对吉西他滨的敏感性降低。uPAR重新表达后,克隆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恢复,且对吉西他滨的敏感性部分恢复。共聚焦显微镜结果显示,克隆细胞的F-肌动蛋白减少,细胞变得圆滑。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野生型细胞相比,克隆细胞中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Slug表达升高,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降低;磷酸化-黏着斑激酶(phospho-focal adhesion kinase,p-FAK)、p-p38MAPK和微管相关蛋白1的轻链3B(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light chain 3B,LC3B)表达升高(P<0.05)。siRNA结果表明,沉默FAK或p38MAPK或联合自噬抑制均能使克隆细胞对吉西他滨重新敏感,沉默p38MAPK能降低LC3B表达。类器官研究显示,8例类器官对吉西他滨的响应存在差异,uPAR在8例胰腺癌类器官中均有表达,uPAR表达水平与吉西他滨的半数抑制浓度(half-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呈负相关(r2=0.66,P<0.05),3例类器官对吉西他滨联合自噬抑制剂响应良好(P<0.05)。结论:uPAR通过抑制胰腺癌中依赖p38MAPK信号通路的细胞活性,防止FAK介导的耐药性和细胞休眠。本研究提示,uPAR高表达的胰腺癌患者对吉西他滨反应更好,而uPAR低表达且p38MAPK高表达的肿瘤可能从联合使用自噬抑制剂和细胞毒性化疗药物治疗中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类器官培养 UPAR 自噬 吉西他滨 化疗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化山茶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杀伤效果 被引量:9
8
作者 向亚平 鲁建云 +4 位作者 李飞凤 黄健 杨采丰 付志兵 高丽华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9-142,共4页
目的:探寻油剂体外杀菌效果的检测方法,同时检测臭氧化山茶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杀伤效果。方法:制备金黄色葡萄球菌悬液,采用三区划线法将金黄色葡萄球菌悬液接种于LB平板,培养过夜后选取21个直径相同的细菌单克隆,平均分为3组:对... 目的:探寻油剂体外杀菌效果的检测方法,同时检测臭氧化山茶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杀伤效果。方法:制备金黄色葡萄球菌悬液,采用三区划线法将金黄色葡萄球菌悬液接种于LB平板,培养过夜后选取21个直径相同的细菌单克隆,平均分为3组:对照组、基础油(山茶油)组、臭氧油(臭氧化山茶油)组。用无菌环隔离细菌单克隆,并给予臭氧油等处理,将平板正置培养过夜,次日挑取隔离培养的整个细菌单克隆于5 m L液体LB培基中培养12 h,然后采取平板计数法和比浊法检测菌液浓度,从而判断臭氧油的杀菌效果。结果:平板计数法和浊度法均显示,经臭氧油处理后的单克隆重悬培养后,菌液的细菌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基础油组(P<0.001)。结论:臭氧化山茶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显著杀伤作用,单克隆菌落培养法检测油剂体外杀菌作用方法学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化山茶油 金黄色葡萄球菌 体外检测 平板计数法 比浊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lponin-1和Transgelin蛋白在临产前后妊娠子宫平滑肌中的表达 被引量:6
9
作者 陈倩 谷永红 +2 位作者 周昌菊 胡灵玉 彭长缨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73-1079,共7页
目的:探讨调宁蛋白1(Calponin-1)和转凝蛋白(Transgelin)在临产前后子宫平滑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分娩发动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4例初产妇的子宫体部及子宫下段平滑肌组织,分为未临产组及临产组。分别用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印迹检... 目的:探讨调宁蛋白1(Calponin-1)和转凝蛋白(Transgelin)在临产前后子宫平滑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分娩发动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4例初产妇的子宫体部及子宫下段平滑肌组织,分为未临产组及临产组。分别用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印迹检测Calponin-1和Transgelin的表达水平。结果:临产组子宫体部和下段平滑肌组织Calponin-1的表达较未临产组明显升高(P<0.05)。临产组子宫体部平滑肌组织中Transgelin的表达较未临产组升高(P<0.05),而子宫下段平滑肌组织中Transgelin的表达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体部和下段平滑肌组织中的Calponin-1和子宫体部平滑肌组织中的Transgelin可能参与了子宫平滑肌收缩的调节,与分娩发动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宁蛋白1 转凝蛋白 平滑肌 妊娠子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染人乳头瘤病毒的宫颈癌U14移植同系小鼠后的生长特性和转移规律 被引量:6
10
作者 陶光实 杨盛波 +6 位作者 林秋华 刘毅智 杨元华 吴宜林 刘凤英 胡锦跃 孙去病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15-519,共5页
目的 :探讨转染人乳头瘤病毒 (HPV)的小鼠宫颈癌U1 4移植同系小鼠后生长特性和转移规律。方法 :用电穿孔法及阳离子脂质体将HPV 1 6型的早期基因E6 ,E7分别转染小鼠宫颈癌U1 4,筛选、鉴定表达E6 ,E7的转化细胞即E6 +U1 4,E7+U1 4,然后... 目的 :探讨转染人乳头瘤病毒 (HPV)的小鼠宫颈癌U1 4移植同系小鼠后生长特性和转移规律。方法 :用电穿孔法及阳离子脂质体将HPV 1 6型的早期基因E6 ,E7分别转染小鼠宫颈癌U1 4,筛选、鉴定表达E6 ,E7的转化细胞即E6 +U1 4,E7+U1 4,然后分别经皮下和腹腔移植于同系小鼠 ,观察其生长特性和转移规律。结果 :皮下移植野生型U1 4,E6 +U1 4及E7+U1 4后 ,出瘤时间分别为 5~ 7d ,1 1~ 1 4d及 8~ 1 0d (P <0 .0 5 ) ;平均生存期分别为 2 9d ,43 .3d及 3 5d ;淋巴转移率分别为 90 % ,3 0 %及 40 % ;肺转移率分别为 6 0 % ,1 0 %及 2 0 %。腹腔内移植后 ,荷瘤小鼠平均寿命分别为 1 4.2d ,2 0 .6d及 1 8.3d ;未发现淋巴和肺转移。结论 :转染HPV的小鼠宫颈癌U1 4移植同系小鼠后 ,显示出与移植野生型不同的生长特性和转移规律。该模型为研究以HPVE6 ,E7为靶的免疫或其他方法治疗宫颈癌提供了有价值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U14 病毒 基因 转染 移植 移植 疾病模型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矽肺损伤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及α晶状体球蛋白B的表达与验证 被引量:3
11
作者 初令 王天生 +3 位作者 胡永斌 蒋海鹰 谷永红 粟占三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37-842,共6页
目的:建立二氧化硅诱导早期肺损伤大鼠肺组织的二维凝胶电泳图谱,筛选在此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靶蛋白分子并进行验证。方法:制作二氧化硅诱导大鼠早期肺损伤模型(实验组),通过HE染色观察肺部形态变化,用双向凝胶电泳法建立二维凝胶图谱,... 目的:建立二氧化硅诱导早期肺损伤大鼠肺组织的二维凝胶电泳图谱,筛选在此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靶蛋白分子并进行验证。方法:制作二氧化硅诱导大鼠早期肺损伤模型(实验组),通过HE染色观察肺部形态变化,用双向凝胶电泳法建立二维凝胶图谱,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分析鉴定差异表达蛋白分子,用Western印迹验证差异表达蛋白分子在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成功制作二氧化硅早期肺损伤模型,建立实验组及对照组肺组织二维凝胶电泳图谱,二者蛋白表达及分布存在差异,发现差异点40个,选取重复性好,在凝胶上位置和表达适中的共20个进行MALDI-TOF-MS鉴定及数据库搜索并筛选,鉴定出差异蛋白13种,包括α晶状体球蛋白B、间隙蛋白I、肥大细胞蛋白酶等,进一步用Western印迹证实实验组α晶状体球蛋白B表达明显增加,与蛋白质组学结果一致。结论:α晶状体球蛋白B在早期矽肺组织中表达明显升高,提示其可能在矽肺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肺 蛋白质组学 α晶状体球蛋白B 二维凝胶电泳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增生患者尿流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5
12
作者 钟狂飚 蒋先镇 彭长缨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9-101,120,共4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病程、年龄、排尿前膀胱容量、前列腺移行区指数以及增生腺体间质腺 体面积百分比等各参数与相应的尿流率的关系。方法:对89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运用数字图像分析、经肛B超和尿 流动力学等检查方法测定各参...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病程、年龄、排尿前膀胱容量、前列腺移行区指数以及增生腺体间质腺 体面积百分比等各参数与相应的尿流率的关系。方法:对89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运用数字图像分析、经肛B超和尿 流动力学等检查方法测定各参数的值,用逐步回归法分析尿流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果:尿流率与排尿前膀 胱容量呈正相关(r=0.477,P<0.01),与增生腺体间质腺体面积百分比亦呈正相关(r=-0.437,P<0.05),而与 年龄、病程和移行区指数没有相关性(P>0.05);所有患者前后3次排尿所得尿流率/排尿前膀胱容量这一参数差 别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尿流率与膀胱容量之比这一参数可用来评价尿量少于200ml前列腺增生患 者排尿方面的改变;对前列腺增生患者的药物治疗,α受体阻滞剂的应用应受到相当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流率 前列腺增生 排尿前膀胱容量 间质腺体面积百分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素和一氧化氮在腺嘌呤所致急性肾衰模型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桂明 季龙振 +1 位作者 彭长缨 杨君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92-296,共5页
目的 :探讨内皮素 (ET)及一氧化氮 (NO)在急性肾衰 (ARF)中的作用。方法 :4 0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5组 ,后 4组用腺嘌呤加入饲料中喂养 ,制作肾内梗阻性急性肾衰模型 ,用NADPH 黄递酶染色法测定肾组织NOS活性 ,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测定肾... 目的 :探讨内皮素 (ET)及一氧化氮 (NO)在急性肾衰 (ARF)中的作用。方法 :4 0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5组 ,后 4组用腺嘌呤加入饲料中喂养 ,制作肾内梗阻性急性肾衰模型 ,用NADPH 黄递酶染色法测定肾组织NOS活性 ,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测定肾组织ET 1的表达 ,采用CMM3型病理图像分析系统 ,进行染色后切片的平均光密度测定。结果 :ET 1在正常鼠肾组织表达广泛而弱 ,而ARF时髓质部位ET 1表达明显增强 (P <0 .0 5 ) ,皮质无明显变化。鼠肾各层NOS活性明显降低 (P <0 .0 5 )。ARF鼠予以L 精氨酸治疗后 ,血尿素氮、肌酐和尿素等指标有改善 (P<0 .0 1) ,但ET 1,NOS在肾组织表达无改善。当停止给ARF鼠喂养腺嘌呤后 ,尿比重、尿钠、血尿素氮、肌酐和尿素等指标逐步恢复正常 ,肾组织ET 1和NOS的表达也恢复正常。结论 :ET 1及NO可能参与了肾内梗阻型急性肾衰的发生、发展和转归 ;L 精氨酸可能对ARF鼠肾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 一氧化氮 ET NO 腺嘌呤 急性肾衰模型 AR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宁蛋白基因siRNA重组腺病毒载体构建及其对体外子宫平滑肌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谷永红 周昌菊 +2 位作者 胡灵玉 陈倩 张卫社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231-1237,共7页
目的:构建siRNA重组腺病毒载体,为研究Calponin-1基因在分娩发动中的作用机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采用消化酶法对足月妊娠人子宫平滑肌细胞原代培养,并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进行鉴定。构建腺病毒siRNA-Calponin-1质粒转染原代培养的子宫... 目的:构建siRNA重组腺病毒载体,为研究Calponin-1基因在分娩发动中的作用机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采用消化酶法对足月妊娠人子宫平滑肌细胞原代培养,并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进行鉴定。构建腺病毒siRNA-Calponin-1质粒转染原代培养的子宫平滑肌细胞,采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Calponin-1的表达。结果:构建的Calponin-1siRNA腺病毒载体可以显著抑制子宫平滑肌细胞中Calpo-nin-1mRNA和蛋白的表达。实验组、空白对照组、空载体组的Calponin-1mRNA表达的灰度值分别为316.3±39.2,1048.5±126.4,1027.2±127.5,Calponin-1蛋白表达的灰度值分别为323.3±43.2,1021.5±143.4,1019.2±144.5,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空载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与空载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构建的pAdEasy-pShuttle-U6-Calponin-1siRNA质粒能抑制体外子宫平滑肌细胞Calponin-1的表达,为研究Calponin-1在分娩发动中的作用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平滑肌细胞 Calponin-1 腺病毒载体 分娩发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鞘内注射氯胺酮对镜像痛大鼠热痛敏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东 程绍波 +2 位作者 谷永红 阎雪彬 王明安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20-223,共4页
目的:探讨氯胺酮鞘内注射对镜像痛大鼠热痛敏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建立大鼠坐骨神经镜像痛模型,随机分为3组(n=10):Ⅰ组鞘内注射生理盐水,Ⅱ组鞘内注射氯胺酮25μg,Ⅲ组鞘内注射氯胺酮50μg,分别测定鞘内给药前(T1)、... 目的:探讨氯胺酮鞘内注射对镜像痛大鼠热痛敏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建立大鼠坐骨神经镜像痛模型,随机分为3组(n=10):Ⅰ组鞘内注射生理盐水,Ⅱ组鞘内注射氯胺酮25μg,Ⅲ组鞘内注射氯胺酮50μg,分别测定鞘内给药前(T1)、给药后2h(T2)、4h(T3)、6h(T4)的大鼠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运动功能。每组大鼠在给药6h后处死,取出腰段脊髓背角,石蜡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表达。结果:鞘内给药后,Ⅱ组、Ⅲ组在各时间点与Ⅰ组及给药前相比,两侧TWL明显延长,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Ⅰ组MCP-1平均积分光密度值(IOD)表达明显高于Ⅱ组和Ⅲ组(P<0.01),鞘内注射氯胺酮后大鼠运动功能不受明显影响。结论:鞘内注射氯胺酮可抑制镜像痛大鼠的热痛觉过敏,该作用可能与抑制脊髓背角的MCP-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镜像痛 鞘内注射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红蛋白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欣荣 郭亚东 谷永红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28-331,340,共5页
目的:检测脑红蛋白(neuroglobin,Ngb)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2011年5月至2012年3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及湘雅三医院病理科收集胶质瘤样本98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脑红蛋白在不同组织学类型及WHO级别的胶质... 目的:检测脑红蛋白(neuroglobin,Ngb)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2011年5月至2012年3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及湘雅三医院病理科收集胶质瘤样本98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脑红蛋白在不同组织学类型及WHO级别的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Ki-67表达的关系。结果:98例脑胶质瘤中,Ngb的总阳性率为88.78%,Ki-67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1)按组织学类型分类,发现63例星形胶质细胞瘤中,Ngb表达阴性、弱阳性、中度阳性、强阳性的例数分别为2、20、26和15例;9例少突细胞胶质瘤均为阴性表达;15例少突星形细胞瘤中13例呈弱阳性表达,2例为中等阳性表达;11例室管膜肿瘤中,中等阳性表达有9例,强阳性表达为2例,经非参数检验发现,四种组织学类型中Ngb的阳性程度均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按WHO分级分类,发现11例Ⅰ级胶质瘤中2例Ngb呈阴性表达,9例为弱阳性表达;39例Ⅱ级胶质瘤中Ngb表达阴性、弱阳性、中度阳性、强阳性的例数分别为5、13、16和5例;而在29例Ⅲ级中分别为4、11、11和3例;19例Ⅳ级胶质瘤中10例呈中等程度阳性表达,9例呈强阳性表达,经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发现,随胶质瘤WHO级别越高,Ngb的阳性程度越高,各WHO级别之间Ngb的阳性程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Ki-67与Ngb的相关分析发现,不同阳性程度的Ngb的表达与核增殖指数Ki-67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s=0.47,P<0.05)。结论:通过对不同组织学类型和不同WHO级别的胶质瘤中Ngb的表达及其与Ki-67指数关系的研究,表明Ngb在胶质瘤的诊断、治疗、评价恶性程度和预后中有重要意义,尤其在胶质瘤的治疗中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红蛋白 胶质瘤 免疫组织化学 WHO分级 KI-6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浆液性肿瘤中IGF-2R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唐灿 邹琼 +1 位作者 粟占三 刘保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41-1043,共3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生长因子受体-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2 receptor,IGF-2R)的表达及其与卵巢浆液性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IGF-2R表达对卵巢浆液性肿瘤的诊断及预后价值。方法收集10例正常卵巢上皮组织、15例良性浆液性卵巢... 目的探讨胰岛素生长因子受体-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2 receptor,IGF-2R)的表达及其与卵巢浆液性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IGF-2R表达对卵巢浆液性肿瘤的诊断及预后价值。方法收集10例正常卵巢上皮组织、15例良性浆液性卵巢肿瘤、15例交界性卵巢浆液性肿瘤及46例卵巢浆液性腺癌,采用免疫组化SP三步法检测IGF-2R的表达。结果 IGF-2R在100%(10/10)的正常卵巢上皮、93.3%(14/15)的良性浆液性卵巢肿瘤、86.7%(13/15)的交界性浆液性卵巢肿瘤和47.8%(22/46)的浆液性卵巢癌中呈阳性。IGF-2R在正常卵巢上皮组织与良性浆液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双侧P=0.405),IGF-2R在浆液性卵巢癌与交界性肿瘤、良性浆液性肿瘤、正常卵巢上皮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双侧P=0.008;P=0.002,P=0.003),IGF-2R表达与卵巢浆液癌临床分期、转移情况有关(P=0.003,P=0.032),与患者年龄、病理学分级、生存状态无关(P=0.181,P=0.180,P=0.118)。结论IGF-2R在卵巢表面上皮、良性浆液性肿瘤、交界性浆液性肿瘤和浆液性癌中表达呈逐步下调趋势。IGF-2R表达与卵巢浆液性腺癌的高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可能成为卵巢浆液性肿瘤辅助诊断及临床预后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卵巢浆液性肿瘤 IGF-2R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lponin-1表达沉默对子宫平滑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谷永红 周昌菊 +2 位作者 胡灵玉 陈倩 张卫社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69-1372,共4页
目的研究抑制calponin-1表达对人子宫平滑肌细胞增殖、侵袭、凋亡和细胞骨架的影响,探讨妊娠时人子宫平滑肌细胞中calponin-1蛋白表达上调在分娩发动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腺病毒siRNA-calponin-1质粒,转染原代培养的人子宫平滑肌细胞... 目的研究抑制calponin-1表达对人子宫平滑肌细胞增殖、侵袭、凋亡和细胞骨架的影响,探讨妊娠时人子宫平滑肌细胞中calponin-1蛋白表达上调在分娩发动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腺病毒siRNA-calponin-1质粒,转染原代培养的人子宫平滑肌细胞,分别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Transwell侵袭实验和流式细胞术(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转染siRNA-calponin-1前后对子宫平滑肌细胞增殖、侵袭、凋亡的影响;同时用Rhodamine-Phalloidin标记子宫平滑肌细胞骨架蛋白(F-actin),荧光显微镜观察其变化并进行荧光定量检测。结果实验组与空载体组、空白对照组比较,子宫平滑肌细胞的运动能力明显下降(P<0.05),细胞增殖能力及凋亡率无明显差异(P>0.05);空载体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子宫平滑肌细胞中F-actin的含量减少,排列松散、不规则、微丝较细;空载体组、空白对照组子宫平滑肌细胞中F-actin微丝明显增多增粗、呈束状平行排列。结论体外实验表明抑制calponin-1的表达可以抑制子宫平滑肌细胞的运动而不影响其增殖和凋亡,并可引起子宫平滑肌细胞F-actin的形态变化与重排。此结果提示:妊娠时子宫平滑肌细胞迁移能力的改变及F-actin的重排,可能是导致分娩发动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lponin-1 RNA干扰 分娩发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皮样滋养叶细胞肿瘤误诊为子宫内膜鳞癌1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兰智华 刘保安 +1 位作者 唐灿 粟占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80-581,共2页
患者,36岁,17年前产子后至今未孕。因月经过多就诊于当地门诊。子宫颈活检示慢性子宫颈炎,有糜烂。B超显示子宫体下段有一稍强回声的境界清楚的团块。临床考虑为黏膜下平滑肌瘤,药物治疗后未见缓解。子宫腔镜下行肿块摘除术,术中... 患者,36岁,17年前产子后至今未孕。因月经过多就诊于当地门诊。子宫颈活检示慢性子宫颈炎,有糜烂。B超显示子宫体下段有一稍强回声的境界清楚的团块。临床考虑为黏膜下平滑肌瘤,药物治疗后未见缓解。子宫腔镜下行肿块摘除术,术中见一肿块位于子宫腔与子宫颈管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养叶细胞肿瘤 上皮样 子宫内膜鳞癌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两性母细胞瘤表现为不孕及继发性闭经1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肖松舒 薛敏 +1 位作者 万亚军 粟占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2544-2544,2548,共2页
关键词 卵巢肿瘤 闭经 病理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