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链非编码RNA HOTAIR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
作者 李雨薇 王裕民 +9 位作者 张雪莹 薛丹 邝彪 潘序雅 荆益州 李小玲 周鸣 熊炜 曾朝阳 李桂源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28-235,共8页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HOX转录反义RNA(HOX transcript antisense RNA,HOTAIR)是第一个被发现具有反式调控作用的lnc RNA.目前发现HOTAIR在多种肿瘤中表达上调,且HOTAIR的高表达与不...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HOX转录反义RNA(HOX transcript antisense RNA,HOTAIR)是第一个被发现具有反式调控作用的lnc RNA.目前发现HOTAIR在多种肿瘤中表达上调,且HOTAIR的高表达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研究发现HOTAIR可通过与甲基化酶复合体PRC2共同作用,调控组蛋白H3第27位赖氨酸的三甲基化(histone H3 tri-methylated at lysine 27,H3K27me3),从而影响WIF1、PTEN、p21等基因的表达,并通过这些基因调控Wnt、Akt及p53等信号通路,从而在肿瘤的细胞周期、凋亡、血管生成、侵袭与转移等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进一步研究HOTAIR在肿瘤中的作用机制,对深入了解恶性肿瘤的病因发病学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同时,HOTAIR作为分子标记或者潜在的靶点,在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疗效判断、预后预测,乃至基因治疗等方面也将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HOTAIR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作为ceRNA调控肿瘤的发生发展 被引量:20
2
作者 连瑜 李夏雨 +5 位作者 唐艳艳 杨丽婷 李小玲 熊炜 李桂源 曾朝阳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19-225,共7页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长度大于200 bp,不编码蛋白质的内源性RNA分子.近年来的研究表明,lncRNA可以作为一种竞争性内源RNA(competing endogenous RNA,ceRNA)吸附miRNA,参与靶基因的表达调控,从而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长度大于200 bp,不编码蛋白质的内源性RNA分子.近年来的研究表明,lncRNA可以作为一种竞争性内源RNA(competing endogenous RNA,ceRNA)吸附miRNA,参与靶基因的表达调控,从而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从lncRNA作为ceRNA发挥生物学功能这一角度,概述了相关lncRNA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揭秘lncRNA与miRNA在肿瘤发生中的相互作用,将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MICRORNA 肿瘤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肝癌相关长链非编码RNA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唐珂 魏芳 +15 位作者 孛昊 黄宏斌 张文玲 龚朝建 李夏雨 宋亚莉 廖前进 彭淑平 向娟娟 周鸣 马健 李小玲 熊炜 李勇 曾朝阳 李桂源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3-162,共10页
最近我们利用新一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技术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活检标本及正常对照肝组织样品进行高通量RNA测序(RNA-sequencing,RNA-Seq),在肝癌样品中染色体11q13.1区域检测到几个相邻的... 最近我们利用新一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技术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活检标本及正常对照肝组织样品进行高通量RNA测序(RNA-sequencing,RNA-Seq),在肝癌样品中染色体11q13.1区域检测到几个相邻的RNA-Seq信号峰,而在正常对照组织中没有检测到,且该染色体区域目前尚无已知基因登录,提示这几个RNA-Seq峰可能代表一个或多个未知的新基因.以此为线索,证实这几个RNA-Seq峰来自同一个新基因,并克隆了该基因全长序列,在克隆该基因全长序列时,发现该基因编码的RNA存在多种剪接形式,最长的转录本为3 562 bp.将该基因编码的12条代表性RNA转录本序列递交到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NCBI)的GenBank数据库中,GenBank ID号分别为KC136297~KC136308.该基因编码的RNA没有发现明显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gment,ORF),提示该基因可能编码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为了探讨该lncRNA基因可能的转录调控机制,我们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了该lncRNA基因潜在启动子区域,发现在其转录起始位点上游-719^-469 bp处有一个潜在的启动子,其中包含7个Sp1、1个STAT5和1个EGR1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该lncRNA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肝细胞癌 染色体11q13 1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AFAP1-AS1促进肿瘤侵袭转移 被引量:3
4
作者 曾朝阳 孛昊 +9 位作者 龚朝建 李夏雨 连瑜 荆益州 唐艳艳 陈攀 廖前进 李小玲 熊炜 李桂源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55-1158,共4页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后续的DNA元件百科全书计划(The Encyclopedia of DNA Elements Project,ENCODE)研究成果表明,蛋白质编码基因序列仅占人类基因组序列的1%-3%,人基因组中绝大部分可转录的序列为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后续的DNA元件百科全书计划(The Encyclopedia of DNA Elements Project,ENCODE)研究成果表明,蛋白质编码基因序列仅占人类基因组序列的1%-3%,人基因组中绝大部分可转录的序列为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s)[1].Lnc RNA广泛地存在于各种生物中,且随着生物复杂程度的升高,基因组中lnc RNA序列的比例也相应地增大,提示lnc RNA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可能有着重要意义[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编码RNA 肿瘤侵袭 人类基因组计划 长链 生物进化过程 Elements 基因序列 蛋白质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s与非可控性炎症相关肿瘤 被引量:6
5
作者 龚朝建 张姗姗 +8 位作者 唐珂 李夏雨 向波 向娟娟 周鸣 马健 曾朝阳 熊炜 李桂源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39-644,共6页
非可控性炎症与肿瘤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约25%的人类肿瘤是由于非可控性炎症所引起,在几乎所有的肿瘤微环境中存在炎症细胞浸润,炎症细胞及分子影响着肿瘤发生、发展的每一步。MicroRNAs(miRNAs)通过调控一些关键基因及其信号通路,参与... 非可控性炎症与肿瘤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约25%的人类肿瘤是由于非可控性炎症所引起,在几乎所有的肿瘤微环境中存在炎症细胞浸润,炎症细胞及分子影响着肿瘤发生、发展的每一步。MicroRNAs(miRNAs)通过调控一些关键基因及其信号通路,参与了非可控性炎症相关肿瘤起始和进展过程的调控。深入研究miRNAs作用的分子机制,可能为肿瘤的预防、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S 非可控性炎症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免疫分子乳铁蛋白抑制鼻咽癌的发生发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黄宏斌 邓敏 +8 位作者 郑瑛 马健 张文玲 周艳宏 廖前进 熊炜 李小玲 曾朝阳 李桂源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19-324,共6页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的发病具有明显的区域和人种聚集性,主要高发于中国南方和东南亚一些国家;鼻咽癌发病还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有癌家族史的鼻咽癌患者约占10%,而且大部分发生在一级亲属中.明显的区域和人群聚集...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的发病具有明显的区域和人种聚集性,主要高发于中国南方和东南亚一些国家;鼻咽癌发病还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有癌家族史的鼻咽癌患者约占10%,而且大部分发生在一级亲属中.明显的区域和人群聚集以及高比例的家族性发病提示遗传因素在鼻咽癌的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乳铁蛋白 免疫分子 发病过程 生发 天然 聚集性 中国南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一代测序在孟德尔型运动障碍中的应用(英文)
7
作者 王裕民 潘序雅 +9 位作者 薛丹 李雨薇 张雪莹 邝彪 郑嘉博 邓昊 李小玲 熊炜 曾朝阳 李桂源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7-205,共9页
在过去10年中,下一代测序技术(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得到了十分迅速的发展。与传统测序相比,NGS具有高通量和高灵敏性等优点。孟德尔型运动障碍是一类常见的神经疾病。由于样本较少等原因,通过连锁分析等传统方法寻找新的孟... 在过去10年中,下一代测序技术(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得到了十分迅速的发展。与传统测序相比,NGS具有高通量和高灵敏性等优点。孟德尔型运动障碍是一类常见的神经疾病。由于样本较少等原因,通过连锁分析等传统方法寻找新的孟德尔型运动障碍尤其是罕见疾病的致病基因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而NGS则可作为发现新的致病基因的理想手段。目前NGS已被应用于多种孟德尔型运动障碍的研究。本文将从基因组和转录组的角度对NGS在孟德尔型运动障碍中的最新应用进行综述,并展望NGS在罕见孟德尔型疾病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一代测序 运动障碍 孟德尔型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异质性:精准医学需破解的难题 被引量:16
8
作者 涂超峰 綦鹏 +5 位作者 李夏雨 莫勇真 李小玲 熊炜 曾朝阳 李桂源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81-890,共10页
肿瘤异质性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特征,表现为同一种恶性肿瘤不同患者个体之间或者同一患者体内不同部位肿瘤细胞间从基因型到表型上存在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表现为不同的遗传背景、不同的病理类型、不同的分化状态、不同的基因突变谱和转录组... 肿瘤异质性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特征,表现为同一种恶性肿瘤不同患者个体之间或者同一患者体内不同部位肿瘤细胞间从基因型到表型上存在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表现为不同的遗传背景、不同的病理类型、不同的分化状态、不同的基因突变谱和转录组、蛋白质组表达谱等,体现了恶性肿瘤在演进过程中的高度复杂性和多样性.肿瘤异质性给肿瘤的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一直是肿瘤发生发展机制研究领域重要的科学问题.本文综述了肿瘤异质性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可能的形成机制,并对"精准医学"时代如何针对肿瘤异质性设计更为有效的个性化治疗方案进行了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异质性 精准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瘤性DNA病毒的整合机制及致瘤效应 被引量:2
9
作者 喻正源 宋亚莉 +5 位作者 龚朝建 曾朝阳 卢建红 李小玲 熊炜 李桂源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24-331,共8页
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疾病,而致瘤性DNA病毒是多种恶性肿瘤的主要致病因子.致瘤性DNA病毒的整合可以使宿主细胞正常组织逐步向炎症组织转变,并可导致癌变.病毒整合可引起宿主细胞基因组不稳定和重排,产生新的融合基因... 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疾病,而致瘤性DNA病毒是多种恶性肿瘤的主要致病因子.致瘤性DNA病毒的整合可以使宿主细胞正常组织逐步向炎症组织转变,并可导致癌变.病毒整合可引起宿主细胞基因组不稳定和重排,产生新的融合基因,并导致宿主基因表达异常,也是病毒本身得以复制,逃避宿主免疫识别并长期维系自我生存的机制之一.本文综述了目前对致瘤性DNA病毒整合规律以及致瘤性DNA病毒整合致瘤效应的研究和进展,并展望致瘤性DNA病毒整合的研究方向以及在肿瘤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上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瘤性DNA病毒 整合 肿瘤 基因组 新一代测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UNC蛋白家族在抑制鼻咽上皮“炎.癌”演进中的作用和机制 被引量:2
10
作者 魏芳 李夏雨 +9 位作者 李小玲 张文玲 廖前进 曾勇 龚朝建 周鸣 马健 熊炜 沈守荣 曾朝阳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4-31,共8页
人类鼻咽黏膜表面的分泌物中富含天然免疫蛋白,腭、肺及鼻咽上皮克隆(palate,lung and nasal epithelium clone,PLUNC)蛋白家族成员SPLUNC1和LPLUNC1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个蛋白在鼻咽上皮相对特异高表达,它们都具有杀菌/渗透增... 人类鼻咽黏膜表面的分泌物中富含天然免疫蛋白,腭、肺及鼻咽上皮克隆(palate,lung and nasal epithelium clone,PLUNC)蛋白家族成员SPLUNC1和LPLUNC1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个蛋白在鼻咽上皮相对特异高表达,它们都具有杀菌/渗透增强蛋白(bactericidal/permeability-increasing protein,BPI)结构域,可通过BPI结构域与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结合从而直接杀灭或抑制细菌生长,也可以有效抑制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等致癌微生物对鼻咽上皮的侵袭从而发挥其免疫防御功能.它们还可以通过抑制IL-6等炎症因子的分泌和NF-κB、STAT3等炎症相关通路的激活,阻止鼻咽部的慢性炎症反应及鼻咽上皮的恶性转化.在鼻咽癌细胞中重新表达PLUNC蛋白,可以通过促分裂素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或miR-141-PTEN-AKT等信号通路抑制鼻咽癌细胞的增殖,促进鼻咽癌细胞的凋亡.进一步深入研究PLUNC蛋白家族在鼻咽癌发病中的作用机制,对指导鼻咽癌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UNC蛋白家族 炎症 鼻咽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