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1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大学与中南大学神经生物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蔡艳 李芳 +1 位作者 熊鲲 吴晓英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5期109-111,共3页
通过对北京大学与中南大学神经生物学研究生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进行分析,探寻两所高校之间的差别。结果显示两所高校神经生物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基本符合培养目标,北京大学课程设置较中南大学更加全面合理,尤其在学术道德、实验技能... 通过对北京大学与中南大学神经生物学研究生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进行分析,探寻两所高校之间的差别。结果显示两所高校神经生物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基本符合培养目标,北京大学课程设置较中南大学更加全面合理,尤其在学术道德、实验技能、学术交流等方面的课程设置优于中南大学,建议中南大学新设或加强部分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大学 中南大学 神经生物学 硕士研究生 课程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高校医学研究生对实验动物伦理和福利认知现状的调查
2
作者 冯丹丹 成海鹏 +4 位作者 黎梅 柯浩 韩仰 周艳 罗自强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8-482,共5页
目的了解中南大学医学研究生对实验动物伦理道德的认知状态,为加强医学研究生实验动物伦理教育提供参考。方法自行编制问卷进行在线调查,回收有效调查问卷524份,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了解中南大学医学研究生对实验动物伦理的认知状态。... 目的了解中南大学医学研究生对实验动物伦理道德的认知状态,为加强医学研究生实验动物伦理教育提供参考。方法自行编制问卷进行在线调查,回收有效调查问卷524份,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了解中南大学医学研究生对实验动物伦理的认知状态。结果医学研究生在动物福利和伦理道德方面表现出高度认同,这反映了我国本科教育阶段在实验动物伦理教育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但在动物福利及伦理法规知识的知晓度与具体动物实验操作技术细则上存在“知行分离”现象,也反映出本科教学中存在“知行分离”问题以及实验技术教学内容更新的滞后。结论实验动物伦理教育既要注重培养学生关爱实验动物的行为习惯,还要加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实验动物伦理及福利知识与技术的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动物 动物伦理 动物福利 医学研究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医学整合式创新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构建 被引量:18
3
作者 秦晓群 舒衡平 +1 位作者 张新平 何晓凡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8年第9期71-72,共2页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涉及多个二级学科的理论和技术。医学教育国际化趋势要求学生具备跨学科综合思维和创造能力。在医学教育国际标准中国本土化试点班尝试构建了新的基础医学理论和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由学科基本知识与技能训练、跨学科器...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涉及多个二级学科的理论和技术。医学教育国际化趋势要求学生具备跨学科综合思维和创造能力。在医学教育国际标准中国本土化试点班尝试构建了新的基础医学理论和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由学科基本知识与技能训练、跨学科器官系统综合实验、以问题为导向的探索设计性实验。为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宽阔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课程体系 基础医学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RNA的发现及其意义——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启示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文超 肖骋风 +2 位作者 曾朝阳 熊炜 曲红科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061-3072,共12页
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维克多·安布罗斯(Victor Ambros)和加里·鲁夫昆(Gary Ruvkun),以表彰他们发现微RNA(microRNA,miRNA)及其在转录后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miRNA的发现,不仅开启了非编码RNA(non-codin... 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维克多·安布罗斯(Victor Ambros)和加里·鲁夫昆(Gary Ruvkun),以表彰他们发现微RNA(microRNA,miRNA)及其在转录后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miRNA的发现,不仅开启了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这一新的研究领域,也修改了生命科学领域经典的“中心法则”,即遗传信息沿着“DNA转录成mRNA,再翻译成蛋白质,最后发挥生物学功能”这一线性的传递模式,细胞内mRNA与其他ncRNA,如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等由于竞争性结合miRNAs,从而形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基因表达调控网络,即竞争性内源RNA(competing endogenous RNA,ce RNA)调控网络。同时miRNA本身也是由基因组上的基因编码,自身的表达也受其他编码或ncRNA的调控,miRNA与mRNA及其他ncRNA共同精细地调控了细胞的生命活动,并影响着机体的生理或病理功能,miRNA的表达失调与很多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也为疾病诊疗提供了新的分子标记和靶点。本文总结了miRNA的发现过程、发生机制和生物学功能及miRNA与其他ncRNA之间的作用网络,并展望了miRNA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RNA 竞争性内源RNA 长链非编码RNA 环状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病理平台构建及服务模式研究
5
作者 陈晓红 刘浏 +4 位作者 牛雅娟 刘晓亮 李啸海 周建华 王俊普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4-314,共11页
病理诊断是临床诊疗决策的核心依据,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构建的数智病理平台具有重大应用价值,将支持病理学科数字化、智慧化升级,拓展智慧病理中国方案。本文在明晰数智病理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梳理了数智病理的现实应用需求... 病理诊断是临床诊疗决策的核心依据,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构建的数智病理平台具有重大应用价值,将支持病理学科数字化、智慧化升级,拓展智慧病理中国方案。本文在明晰数智病理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梳理了数智病理的现实应用需求,识别出数智病理建设面临的直接挑战;立足自有研究进展及成果,从数据中台、算法中台、服务中台三方面出发,详细阐述了数智病理平台的系统架构;进一步分析了基于数智病理平台的病理科工作流程优化方向,涵盖病理样本标准化、病理诊断智能化、病理服务平台化等流程,进而前瞻了病理诊断、病理会诊、病理教学、病理科研、病理质量控制等数智病理平台服务模式应用场景。研究建议,明确政策导向、建立统一的行业标准,降低建设成本、探索多元化的资金渠道,壮大人才队伍、提高全行业的专业技术水平,推进技术革新、拓展病理服务能力,加强数据安全、防止患者隐私泄露,以加快数智病理应用、支撑智慧医疗革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病理 病理诊断 病理大模型 服务模式 病理学 病理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机能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与发展 被引量:12
6
作者 何晓凡 秦晓群 +2 位作者 杨绿化 许建平 李竺亭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10,18,共5页
为了加快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促进优质资源整合和共享,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该文从中心的建设思路、建设手段和建设成果等方面作了重点介绍。
关键词 实验教学 示范中心 医学机能学 建设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医学机能实验学示范中心教学内涵 被引量:14
7
作者 许建平 杨绿化 +6 位作者 李竹亭 何晓凡 邹丽苹 梁立芳 刘惺 罗自强 秦晓群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8年第6期94-96,111,共4页
在整合原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教师教学技能水平培训、教学课程安排及教学手段的提高方面推进医学机能实验教学改革,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这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机能实验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和发挥自主创新学习的能力,提... 在整合原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教师教学技能水平培训、教学课程安排及教学手段的提高方面推进医学机能实验教学改革,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这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机能实验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和发挥自主创新学习的能力,提高教学资源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机能学实验 教学改革 整合教学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尸源性昆虫的法医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9
8
作者 王浜琴 蔡继峰 +3 位作者 葛燕 李发钊 满艺 常云峰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10-213,共4页
尸源性昆虫学是应用昆虫学知识解决有关法律问题的法医学分支学科,对死亡时间的推断,特别是腐败尸体的死后间隔时间的推断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本文根据国内外近期法医昆虫学方面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尸源性昆虫的研究历史、种类... 尸源性昆虫学是应用昆虫学知识解决有关法律问题的法医学分支学科,对死亡时间的推断,特别是腐败尸体的死后间隔时间的推断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本文根据国内外近期法医昆虫学方面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尸源性昆虫的研究历史、种类和侵蚀过程,并总结了尸源性昆虫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的种属鉴定方法,及近几年来在推断死亡时间方面的具体应用。就尸源性昆虫在法医学领域内的应用及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昆虫学 尸源性昆虫 死亡时间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A基因多态性及其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与玫瑰痤疮易感性的相关性
9
作者 尹湘丽 朱权 +2 位作者 李吉 邹义洲 罗奇志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9-330,共12页
目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链相关基因A(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 Ⅰ chain-related gene A,MICA)是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因多态性与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种疾... 目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链相关基因A(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 Ⅰ chain-related gene A,MICA)是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因多态性与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玫瑰痤疮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机制复杂,与遗传、自身免疫异常等因素有关。本研究分析MICA基因多态性及其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与玫瑰痤疮易感性的关系,旨在为玫瑰痤疮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见解。方法:收集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84例玫瑰痤疮患者(玫瑰痤疮组)外周血DNA样本,另收集223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外周血DNA样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测序法(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ing-based typing,PCR-SBT)和二代测序(the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技术分析MICA基因多态性分型,并比较2种分型方法的准确性。比较玫瑰痤疮组与对照组MICA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的差异。对所有MICA多态性分子进行氨基酸聚类分析和SNP位点分析,确定相关连锁SNP位点,并对MICA多态性分子进行分类。比较玫瑰痤疮组与对照组不同分类MICA多态性分子的分布频率差异。结果:玫瑰痤疮患者血生化检测结果以中性粒细胞计数轻度升高为主要特征,淋巴细胞计数无显著变化。PCR-SBT和NGS均能准确地鉴定MICA等位基因分型,其中MICA*010:01、MICA*008:04和MICA*019:01是玫瑰痤疮组最常见的等位基因;玫瑰痤疮组等位基因MICA*002:01、MICA*027分布频率均低于对照组(6.55%vs 18.16%、 1.19%vs 5.38%), MICA*009:01、 MICA*010:01分布频率均高于对照组(7.74%vs 3.36%、 31.55%vs18.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本研究检测到5种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STR)等位基因,其中玫瑰痤疮组MICA-A4、MICA-A9分布频率均低于对照组(16.07%vs 23.32%、7.74%vs 17.26%),MICA-A6分布频率高于对照组(10.12%vs 4.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通过氨基酸序列聚类分析和SNP位点分析发现MICA基因存在6个连锁SNP位点,并据此将MICA多态性分子分为Ⅰ型(C36+M129+K173+G206+W210+S215)和Ⅱ型(Y36+V129+E173+S206+R210+T215)。玫瑰痤疮患者I型MICA多态性分子与玫瑰痤疮易感性密切相关。结论:MICA基因多态性与玫瑰痤疮易感性相关。MICA基因存在6个连锁SNP位点,可据此将MICA多态性分子分为I型和II型,其中I型与玫瑰痤疮发病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链相关基因A 人类白细胞抗原 玫瑰痤疮 等位基因 基因多态性 单核苷酸多态性 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测序法 二代测序 短串联重复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创业背景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 被引量:48
10
作者 王洁 蒋灿华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7-120,共4页
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要求,而自主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高校应帮助学生构建自主学习体系,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积累知识、锻炼才干,... 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要求,而自主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高校应帮助学生构建自主学习体系,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积累知识、锻炼才干,学会自我规划、自我发展,形成积极的个性品质,从而为创新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学习 综合素质 创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科研训练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黎明 范洁琳 +1 位作者 吴晓英 王洁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57-658,665,共3页
教育部明确提出"科研素质和能力训练要贯穿在各个教学阶段,在基础教学阶段着重培养学生掌握医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在临床教学阶段,着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方法和能力"[1].医学免疫学是基础医学重要课程,因此针对医学免疫学的... 教育部明确提出"科研素质和能力训练要贯穿在各个教学阶段,在基础教学阶段着重培养学生掌握医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在临床教学阶段,着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方法和能力"[1].医学免疫学是基础医学重要课程,因此针对医学免疫学的特点,对医学生进行早期学科科研训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为八年制学生后期开展学位论文研究奠定功底,为培养合格的高级临床医学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免疫学教学 科研训练 早期 应用 临床医学人才 能力训练 临床教学 医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康复医学”领域项目申请和资助情况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熊鲲 丰干钧 +6 位作者 王琳琳 李庆淑 向川 刘晓东 冯勇 薛丽香 闫章才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30-933,共4页
康复医学是一门相对年轻的新兴学科,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SFC)十分重视对康复医学基础研究的支持和引导,尤其是2009年9月成立医学科学部以来,专门设立一... 康复医学是一门相对年轻的新兴学科,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SFC)十分重视对康复医学基础研究的支持和引导,尤其是2009年9月成立医学科学部以来,专门设立一级代码H17管理康复医学领域的项目受理和资助.现阶段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科学基金)项目指南规定:康复医学主要资助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及其他系统疾病所致功能障碍的康复机制,以及临床康复评价、治疗的科学问题研究.医学科学部自2010年开始正式受理康复医学(H17)各类基金项目申请,至2014年的5年里,共受理各类项目申请1028项,资助179项.本文就2010-2014年度科学基金康复医学领域项目受理与资助情况进行回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康复医学 项目申请 资助 医学基础研究 医学科学 运动系统 医学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纳米生物材料在医学上的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肖旭贤 何琼琼 黄可龙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1-13,45,共4页
磁性纳米生物材料因其独特的性能而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尤其在肿瘤治疗,细胞及生物分子的分离纯化,临床诊断和组织工程领域,给人类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契机和希望。本文介绍和评估了国内外纳米磁粒在医学应用上的进展,并展望了其未来。
关键词 纳米生物技术 生物材料 磁性 载体 肿瘤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尸性甲虫在尸体上的演替及其法医学应用前景 被引量:4
14
作者 彭倩宜 叶鲁思 +1 位作者 马丽平 蔡继峰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6期447-450,共4页
作为法医昆虫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嗜尸性甲虫在腐败晚期干化和白骨化尸体的死亡时间推断中具有双翅目昆虫所无法取代的重要意义,并对尸体的腐败、破坏、分解和姿势改变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阐述了嗜尸性甲虫在尸体上的演替,分... 作为法医昆虫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嗜尸性甲虫在腐败晚期干化和白骨化尸体的死亡时间推断中具有双翅目昆虫所无法取代的重要意义,并对尸体的腐败、破坏、分解和姿势改变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阐述了嗜尸性甲虫在尸体上的演替,分析了嗜尸性甲虫演替的影响因素,介绍了嗜尸性甲虫在法医学中的应用和前景。虽然目前对嗜尸性甲虫的研究还很少,但嗜尸性甲虫在法医鉴定中的作用将在今后受到越来越多法医工作者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昆虫学 综述[文献类型] 嗜尸性甲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相位矫正的光声泵浦成像拟合方法
15
作者 谢卓君 钟洪文 +3 位作者 刘闰香 王波 薛平 何滨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5-532,共8页
目的 光声泵浦成像可以有效排除传统光声成像中血液背景信号的干扰,实现深层组织内微弱的磷光分子及其三重态寿命的成像。然而,光声泵浦成像中背景差分噪声常常导致磷光分子浓度和三重态寿命的拟合结果偏大。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 目的 光声泵浦成像可以有效排除传统光声成像中血液背景信号的干扰,实现深层组织内微弱的磷光分子及其三重态寿命的成像。然而,光声泵浦成像中背景差分噪声常常导致磷光分子浓度和三重态寿命的拟合结果偏大。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应用于光声泵浦成像中的三重态寿命拟合方法,通过提取三重态差分信号和背景噪声的相位,有效矫正背景噪声造成的拟合偏差。方法 通过数值仿真、仿体和活体实验,分别验证了新提出算法的优势和可行性。结果 数值仿真中,在噪声强度为信号幅值10%的条件下,新方法可将拟合偏差从48.5%优化到5%左右,并有更高的可决系数(0.88>0.79),极大地提高了拟合精度。仿体实验证明了光声泵浦成像对磷光分子高特异性成像的能力。活体实验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新拟合方法在裸鼠肿瘤的光动力治疗中拟合磷光寿命以监测氧分压含量的可行性。结论 本工作对于光声泵浦成像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将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声泵浦成像 寿命拟合 相位矫正 氧分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及其前体疾病的危险因素
16
作者 马婉云 赵俩 周文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0-572,共13页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起源于意义未明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monoclonal gammopathy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MGUS)和冒烟型多发性骨髓瘤(smoldering multiple myeloma,SMM)等前体疾病的常见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明确...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起源于意义未明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monoclonal gammopathy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MGUS)和冒烟型多发性骨髓瘤(smoldering multiple myeloma,SMM)等前体疾病的常见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明确其危险因素对早期干预至关重要。MM的病因复杂,涉及种族、家族聚集性、性别、年龄、肥胖、细胞遗传学异常及环境因素等。细胞遗传学异常和可改变因素在MM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1)细胞遗传学异常方面,原发性异常[如超二倍体、t(11;14)、t(14;16)]始于MGUS前期,而继发性异常{如1q增益(1q+)、17p缺失[del(17p)]}驱动疾病进展,其中1q+积累促进克隆演化,del(17p)显著缩短生存期;2)可控性因素方面,肥胖通过乙酰辅酶A合成酶2-干扰素调节因子4通路促进MM发生,维生素D缺乏削弱免疫监视功能,杀虫剂橙剂及草甘膦暴露增加MGUS发病率,紫外线不足通过降低维生素D合成增加MM的发生风险,肠道菌群失调(如氮循环菌富集、产短链脂肪酸菌减少)通过铵离子-溶质载体家族12成员-NEK2轴诱导染色体不稳定性。因此,基于危险因素分层的高危人群(如肥胖、高龄、化学暴露者)筛查,以及针对细胞遗传学靶点[如B细胞淋巴瘤2(B cell lymphoma 2,Bcl-2)抑制剂干预t(11;14)、铁死亡诱导剂靶向t(4;14)]和可改变因素(如补充维生素D、调节菌群)的早期干预,可显著延缓疾病进展并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意义未明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 冒烟型多发性骨髓瘤 危险因素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脂质代谢相关基因构建的多发性骨髓瘤预后模型
17
作者 李正江 赵俩 +2 位作者 施芳铭 郭姣姣 周文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7-530,F0002,共15页
目的: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细胞遗传学和骨髓微环境的异质性会导致MM进展。本研究拟利用转录组数据结合脂质代谢相关基因(lipid metabolism related genes,LRGs)建立MM的预后模型,筛... 目的: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细胞遗传学和骨髓微环境的异质性会导致MM进展。本研究拟利用转录组数据结合脂质代谢相关基因(lipid metabolism related genes,LRGs)建立MM的预后模型,筛选高风险患者潜在药物靶点,从而为MM的风险分层及临床治疗提供基础。方法:针对涵盖985例新诊断MM患者的基因表达综合(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来源的2个转录组数据,利用单因素Cox回归和101种机器学习算法对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下载的391个LRGs进行筛选,构建基于LRGs的MM预后模型,分析预后评分与临床事件的相关性。利用时间依赖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和预后模型的C指数(C-index)来评价模型预测性能。进一步将预后评分与临床事件和临床分期相结合,评估结合临床事件能否提高模型预测能力。利用limma、clusterProfiler等筛选高、低风险组患者间的差异基因并进行富集分析,以明确高风险患者的分子特征。同时利用癌症药物敏感性基因组学(Genomics of Drug Sensitivity in Cancer,GDSC)数据库及oncoPredict分析药物敏感性,筛选高风险患者潜在的治疗药物及靶点。最后通过体外细胞实验验证预后模型中纳入的关键LRGs的作用。结果:基于LRGs的转录组水平,利用双向逐步Cox回归(StepCox[both])+随机生存森林(random survival forest,RSF)构建了一个基于LRGs的预后模型(LRG17),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其3、5及7年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值分别达到0.962、0.912及0.842。基于模型的预后评分可将新诊断患者分为高、低风险组,高风险组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及无事件生存期(event-free survival,EFS)均显著短于低风险组(均P<0.001),临床指标更差(白蛋白含量降低、β2微球蛋白含量和乳酸脱氢酶水平增高)。进一步富集分析发现,高风险患者显著富集到染色体分离、核分裂等细胞周期相关通路;而低风险患者则显著富集到免疫反应、免疫细胞活化等通路。GDSC数据库的药物筛选结果提示AURKA抑制剂BMS-754807、FGFR3抑制剂I-BET-762等对高风险患者更为有效。体外细胞实验发现抑制模型中关键LRG(PLA2G4A)后,可以显著抑制细胞活性及诱导细胞凋亡。结论:LRGs可以作为预测MM患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并对患者进行风险分层;高风险患者中高表达的染色体不稳定性基因及高危遗传学事件的标志基因也部分解释了高风险患者预后较差的原因。鉴于高风险患者对现有治疗药物硼替佐米及来那度胺的治疗抵抗,AURKA抑制剂BMS-754807或FGFR3抑制剂I-BET-762和现有一线药物的联合治疗可作为高风险患者的潜在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脂质代谢 机器学习 预后模型 风险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裁判医学在湘雅的起源与发展(英文)
18
作者 闫杰 龙玲玲 +5 位作者 任立品 廖慧丹 扎拉嘎白乙拉 郭亚东 邱棠 蔡继峰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4期296-298,共3页
裁判医学在中国的起源可追溯到19世纪20年代,并在此后得到了迅速发展。本文以湘雅医学院裁判医学的学科发展历史为主线,阐述了裁判医学的演进,包括科学理论基础、法律制度和政策支持三个方面。本文旨在探求裁判医学在湘雅医学院的发展历... 裁判医学在中国的起源可追溯到19世纪20年代,并在此后得到了迅速发展。本文以湘雅医学院裁判医学的学科发展历史为主线,阐述了裁判医学的演进,包括科学理论基础、法律制度和政策支持三个方面。本文旨在探求裁判医学在湘雅医学院的发展历程,呈现中国近现代法医学的缩影,并为中国法医学发展提供历史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裁判医学 起源 发展 湘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谎的发展历程及法医学应用前景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璐 杨玲 +3 位作者 葛燕 蔡继峰 常云峰 兰玲梅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365-368,共4页
测谎技术越来越多地运用于协助侦查破案,成为打击和预防犯罪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简述了它在古代的最初尝试以及近代心理-生理参数指标在测谎技术中的应用。尤其是现代多道生理记录仪的出现,使心理-生理参数指标更趋完善。随着人们对认... 测谎技术越来越多地运用于协助侦查破案,成为打击和预防犯罪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简述了它在古代的最初尝试以及近代心理-生理参数指标在测谎技术中的应用。尤其是现代多道生理记录仪的出现,使心理-生理参数指标更趋完善。随着人们对认知领域的深入探索,事件相关电位、脑功能核磁成像技术和事件相关-脑功能核磁成像技术在测谎领域的应用,使现代测谎技术的重心转移到对大脑活动的侦测方面,检测结果更为客观,更接近说谎的源头。本文介绍了从简单到复杂不同的测谎形式和各自的原理及目前发展最新动态,并分析了它在法医学应用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心理生理学 综述[文献类型] 测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液检测技术在法医学死亡时间推断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段伟成 兰玲梅 +4 位作者 郭亚东 扎拉嘎白乙拉 闫杰 丁艳君 蔡继峰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期49-54,59,共7页
死亡时间(PMI)的判定在法医学研究及检案工作中一直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玻璃体液因其独特的解剖学位置,被认为能较好地用于PMI推断,且引起了学者的兴趣,并对此展开了较多研究。目前,针对玻璃体液的检测技术在不断发展完善,并已被逐渐... 死亡时间(PMI)的判定在法医学研究及检案工作中一直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玻璃体液因其独特的解剖学位置,被认为能较好地用于PMI推断,且引起了学者的兴趣,并对此展开了较多研究。目前,针对玻璃体液的检测技术在不断发展完善,并已被逐渐应用于法医学,同时利用玻璃体液进行PMI推断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本文对目前已报道的不同玻璃体液检测技术、仪器,如离子选择性电极技术、毛细管离子分析技术、光谱法、色谱法、纳米传感技术、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流式细胞仪等,以及近年基于此展开的PMI推断研究的相关进展进行了综述,同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为学者们提供研究方向,以期使得玻璃体液分析在PMI推断中更加精确、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玻璃体液 综述 死亡时间 色谱法 液相 光谱法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