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酵豆粕对白羽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国欣 常臻 宋志刚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5,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用发酵豆粕替代肉鸡饲粮中豆粕用量的40%对白羽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体况一致和体重接近的120只7日龄AA公雏肉仔鸡,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发酵豆粕组用发... 试验旨在研究用发酵豆粕替代肉鸡饲粮中豆粕用量的40%对白羽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体况一致和体重接近的120只7日龄AA公雏肉仔鸡,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发酵豆粕组用发酵豆粕替代40%豆粕。试验期为30 d。结果表明:①与对照组相比,发酵豆粕组白羽肉鸡生长性能指标均无显著变化(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发酵豆粕显著降低了白羽肉鸡21日龄和37日龄空肠中内毒素(ET)的含量(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用发酵豆粕替代肉鸡饲粮中豆粕用量的40%可降低白羽肉鸡肠道ET水平,从而增强了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羽肉鸡 发酵豆粕 生长性能 肠道健康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毛钝绥螨的生物学特性及rDNA ITS序列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黄建华 孙强 +2 位作者 杨迎青 兰波 李湘民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08-211,218,共5页
少毛钝绥螨Proprioseiopsis asetus是在国内有分布的一种捕食螨,其研究尚不深入。为明确其生物学特性,在25℃室内条件下研究了少毛钝绥螨对芦笋蓟马1龄若虫、柑橘全爪螨低龄若螨、椭圆食粉螨1龄若螨和丝瓜花粉的食性。结果表明:少毛钝... 少毛钝绥螨Proprioseiopsis asetus是在国内有分布的一种捕食螨,其研究尚不深入。为明确其生物学特性,在25℃室内条件下研究了少毛钝绥螨对芦笋蓟马1龄若虫、柑橘全爪螨低龄若螨、椭圆食粉螨1龄若螨和丝瓜花粉的食性。结果表明:少毛钝绥螨可以取食以上4种食物,其中对粉螨和芦笋蓟马的捕食量较大,对柑橘全爪螨捕食量较小。少毛钝绥螨及其近缘种的rDNA ITS序列在61~85、116~159、177~198、224~254、277~317、531~549、438~445 bp和580~594 bp等ITS区段存在差异性碱基。少毛钝绥螨及其近缘种分为两个组群。Proprioseiopsis、Neoseiulus、Amblyseius聚为一个组群(GroupⅠ),而Euseius单独聚为一个组群(GroupⅡ)。少毛钝绥螨与N.womersleyi和N.agrestis亲缘关系较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毛钝绥螨 生物学特性 RDNA ITS 序列分析 系统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咯菌腈对常温贮藏蓝莓残留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张雪丹 刘涛 +4 位作者 杨娟侠 王丹 范昆 张倩 辛力 《保鲜与加工》 CAS 2021年第4期107-112,共6页
采用咯菌腈浸泡处理“莱格西”蓝莓,研究蓝莓咯菌腈残留量和常温贮藏果实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经100 mg/kg咯菌腈溶液浸泡处理10 s后,蓝莓果实中咯菌腈残留量为(1.91±0.05)mg/kg,该处理可降低蓝莓腐烂率,提高果实的呼吸速率和乙... 采用咯菌腈浸泡处理“莱格西”蓝莓,研究蓝莓咯菌腈残留量和常温贮藏果实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经100 mg/kg咯菌腈溶液浸泡处理10 s后,蓝莓果实中咯菌腈残留量为(1.91±0.05)mg/kg,该处理可降低蓝莓腐烂率,提高果实的呼吸速率和乙烯生成速率,保持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和花色苷含量,但同时也促进果实失水,具有较高的失重率。综上所述,100 mg/kg咯菌腈溶液浸泡10 s处理蓝莓不仅有较低残留量,还具有降低腐烂率和保持果实品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咯菌腈 蓝莓 保鲜 残留量 腐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鲣鱼肽的复合酶酶解工艺及氨基酸评价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慧凝 张明振 +4 位作者 孟少珂 刘霞 江晓路 王鹏 张京良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1-127,共7页
为实现鲣鱼高值化利用,对鱼肉酶解工艺进行优化,分析鲣鱼氨基酸组成特性。以水解度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对鲣鱼酶解的加酶量、料液比、酶解温度、酶解pH及酶解时间进行优化。结果显示,最佳酶解条件为... 为实现鲣鱼高值化利用,对鱼肉酶解工艺进行优化,分析鲣鱼氨基酸组成特性。以水解度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对鲣鱼酶解的加酶量、料液比、酶解温度、酶解pH及酶解时间进行优化。结果显示,最佳酶解条件为:加酶量5000 U/g、料液比1∶4(V/V)、酶解温度49.17℃、酶解pH6.6、酶解时间5 h,水解度的理论最大值为23.74%,实际值为23.15%±0.22%,与响应面预测值拟合较好;鲣鱼肽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丰富,与FAO/WHO建议的必需氨基酸模式基本一致,具有良好的营养价值和鲜美风味,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优质海洋蛋白肽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 鲣鱼肽 复合酶解 氨基酸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氨酸螯合锌替代硫酸锌对肉鸡生产性能、肉品质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吴量 赵旭 +2 位作者 邹田浩 张秋华 杨在宾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92-1098,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蛋氨酸螯合锌替代硫酸锌对肉鸡生产性能、肉品质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体重接近的健康爱拔益加(AA)肉公鸡200只,随机分为2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各处理组肉鸡均饲喂基础日粮且将Zn的添加... 本试验旨在研究蛋氨酸螯合锌替代硫酸锌对肉鸡生产性能、肉品质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体重接近的健康爱拔益加(AA)肉公鸡200只,随机分为2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各处理组肉鸡均饲喂基础日粮且将Zn的添加水平定为40 mg/kg,其中处理1组以硫酸锌形式添加锌,处理2组以蛋氨酸螯合锌形式添加锌。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①与硫酸锌相比,蛋氨酸螯合锌显著降低了22~42 d和1~42 d肉鸡的料重比(P<0.05),但对各阶段肉鸡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以及21和42 d肉鸡体重均无显著影响(P>0.05)。②蛋氨酸螯合锌替代硫酸锌对42 d肉鸡宰前体重、屠体重、全净膛重、腿肌重、屠宰率、胸肌率和腿肌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降低了42 d肉鸡全净膛率(P<0.05),增加了42 d肉鸡胸肌重、腹脂重和腹脂率(P<0.05)。③蛋氨酸螯合锌替代硫酸锌对42 d肉鸡胸肌肉色、滴水损失和蒸煮损失均无显著影响(P>0.05)。④与硫酸锌相比,蛋氨酸螯合锌显著提高了21和42 d肉鸡血清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活力以及42 d肉鸡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5),降低了21 d肉鸡血清丙二醛(MDA)含量(P<0.05),但对21和42 d肉鸡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无显著影响。由此可见,蛋氨酸螯合锌替代硫酸锌具有提高肉鸡生产性能和抗氧化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氨酸螯合锌 肉鸡 生产性能 肉品质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笋茎枯病菌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孙强 赵凤 +6 位作者 兰波 杜宜新 石妞妞 肖鸿勇 李湘民 陈洪凡 杨迎青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3期6-10,共5页
芦笋茎枯病是一种区域性分布的毁灭性病害,俗称“芦笋癌症”,茎枯病的普遍发生已严重影响了芦笋的产量和质量。从芦笋茎枯病的发病规律、病原菌侵染过程及其致病因子细胞壁降解酶3个方面简述了芦笋茎枯病菌致病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 芦笋茎枯病是一种区域性分布的毁灭性病害,俗称“芦笋癌症”,茎枯病的普遍发生已严重影响了芦笋的产量和质量。从芦笋茎枯病的发病规律、病原菌侵染过程及其致病因子细胞壁降解酶3个方面简述了芦笋茎枯病菌致病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为芦笋茎枯病致病机制领域的深入研究和有效防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笋茎枯病 发病规律 侵染过程 致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笋茎枯病菌生物学特性与遗传多态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孙强 曲润波 +7 位作者 兰波 阴长发 陈洪凡 杜宜新 石妞妞 肖鸿勇 李湘民 杨迎青 《山西农业科学》 2023年第4期462-468,共7页
芦笋因其营养价值高,并具有润肺、镇咳、祛痰、抑制肿瘤生长等药理功能,被称为“蔬菜之王”。然而,茎枯病的普遍发生,给芦笋生产带来严重影响,其是芦笋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该病一度被称为“芦笋癌症”,明确其生物学特性与遗传多态性对有... 芦笋因其营养价值高,并具有润肺、镇咳、祛痰、抑制肿瘤生长等药理功能,被称为“蔬菜之王”。然而,茎枯病的普遍发生,给芦笋生产带来严重影响,其是芦笋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该病一度被称为“芦笋癌症”,明确其生物学特性与遗传多态性对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治策略具有重要意义。从分类地位的历史演化、寄主范围、形态学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等方面介绍了芦笋茎枯病菌的分类特征,明确了其学名为天门冬拟茎点霉(Phomopsis asparagi),而非天门冬茎点霉(Phoma asparagi);从菌落直径和菌丝干质量等方面介绍了芦笋茎枯病菌不同菌株间生长速率的差异;从致病力测定和不同地理来源菌株的致病力比较等方面介绍了芦笋茎枯病菌的致病性;从基于致病力的遗传多态性、基于rDNA ITS序列的遗传多态性和基于ISSR分子标记技术的遗传多态性等方面介绍了芦笋茎枯病菌不同地理来源菌株的遗传多态性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笋茎枯病 天门冬拟茎点霉 分类地位 生长速率 致病性 遗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芝麻枯萎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洪凡 孙强 +5 位作者 赵凤 阴长发 陈建 李湘民 兰波 杨迎青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21期1-3,6,共4页
芝麻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迄今在我国已有2 200多年的栽培历史。种子含油率高达55%,并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和脂肪酸,在我国黄淮流域和长江流域一带广泛种植。然而,芝麻枯萎病的普遍发生和严重发生给我国芝麻产业造成冲击。明确其综... 芝麻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迄今在我国已有2 200多年的栽培历史。种子含油率高达55%,并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和脂肪酸,在我国黄淮流域和长江流域一带广泛种植。然而,芝麻枯萎病的普遍发生和严重发生给我国芝麻产业造成冲击。明确其综合防控技术对于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治策略和有效做好防控具有重要意义。从芝麻枯萎病的致病菌和发病症状、发生规律、防治技术等方面综述了芝麻枯萎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控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为芝麻枯萎病的有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枯萎病 尖孢镰刀菌芝麻专化型 发病症状 发生规律 综合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广翅蜡蝉在青岛地区的发生规律及产卵习性 被引量:2
9
作者 孙丽娟 衣维贤 +1 位作者 王思芳 郑长英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9-202,217,共5页
为明确山东广翅蜡蝉Ricania shantungensis Chou et Lu在青岛地区的发生情况,于2017年4月至2018年12月,采用踏查法调查该虫在山东省青岛市的寄主范围,并采用套网袋和定点观察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其年生活史及成虫产卵习性。结果表明,山东... 为明确山东广翅蜡蝉Ricania shantungensis Chou et Lu在青岛地区的发生情况,于2017年4月至2018年12月,采用踏查法调查该虫在山东省青岛市的寄主范围,并采用套网袋和定点观察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其年生活史及成虫产卵习性。结果表明,山东广翅蜡蝉在青岛地区的寄主有27种,其中木本植物25种,草本植物2种。山东广翅蜡蝉在青岛地区1年发生2代,以卵越冬,翌年春天5月初孵化,越冬代成虫发生期为7月1日至8月10日;第1代成虫发生期为9月23日至12月4日。第1、2代卵的高峰期分别出现于7月25日和10月30日。成虫产卵对黄栌Cotinus coggygria Scop.具有明显的嗜好性,且喜将越冬卵产在东向和南向枝条上,不仅可产卵于新生嫩枝,也可以产卵于叶片主脉。本研究结果可以为青岛乃至山东地区山东广翅蜡蝉防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广翅蜡蝉 青岛地区 年生活史 产卵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应激对奶牛的影响及防控措施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建东 王英华 +1 位作者 热娜 管旭芳 《养殖与饲料》 2021年第5期37-39,共3页
热应激可以引起奶牛直肠温度和体表温度升高、出汗数量和饮水量增加,致使奶牛采食量、泌乳量和繁殖能力下降,还能够造成其生理机能发生变化。为此,应采取预防奶牛热应激的措施:植树或搭建遮阳棚,改变饲喂时间,适当提高饲料中赖氨酸与蛋... 热应激可以引起奶牛直肠温度和体表温度升高、出汗数量和饮水量增加,致使奶牛采食量、泌乳量和繁殖能力下降,还能够造成其生理机能发生变化。为此,应采取预防奶牛热应激的措施:植树或搭建遮阳棚,改变饲喂时间,适当提高饲料中赖氨酸与蛋氨酸的比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热应激 采食量 泌乳量 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育肥牛养殖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2
11
作者 常臻 孙蕾 管旭芳 《北方牧业》 2022年第20期27-27,共1页
现阶段育肥牛养殖的科学规划、管理增效对提升产量十分关键。伴随现代化育肥牛养殖模式及管理方法逐渐在该领域着重推广应用,侧重对育肥牛养殖常见问题、面临挑战进行分析研究十分关键。本次研究以育肥牛养殖为主,对育肥牛养殖管理方法... 现阶段育肥牛养殖的科学规划、管理增效对提升产量十分关键。伴随现代化育肥牛养殖模式及管理方法逐渐在该领域着重推广应用,侧重对育肥牛养殖常见问题、面临挑战进行分析研究十分关键。本次研究以育肥牛养殖为主,对育肥牛养殖管理方法及环境体系建设进行论述。结合养殖现状、环境基地等提出管理要点、方法途径,为全面提升育肥牛养殖效率及增加经济效益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肥牛 畜牧业 养殖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秸秆提取物对几种杂草的抑制效果及其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蔡傅红 曲润波 +3 位作者 王耀强 赵婕如 盛先锋 王云鹏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5期91-93,共3页
本研究采用室内生测方法,测定了水稻秸秆水浸提液对杂草和作物发芽率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浓度浸提液对杂草和作物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可以把水稻秸秆作为硬草和王不留行除草剂的研究植物;在研究水稻秸秆提取液作为狗尾草有效的除草剂时... 本研究采用室内生测方法,测定了水稻秸秆水浸提液对杂草和作物发芽率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浓度浸提液对杂草和作物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可以把水稻秸秆作为硬草和王不留行除草剂的研究植物;在研究水稻秸秆提取液作为狗尾草有效的除草剂时,应使用浓度≥0.04 g/mL的提取液。同时,还研究了秸秆提取液对作物的除草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种植韭菜、番茄和萝卜时不可以使用水稻秸秆提取液研制的除草剂;种植小麦时可以使用浓度<0.01 g/mL的水稻秸秆提取液研制的除草剂;在种植白菜时可以使用浓度<0.02 g/mL的水稻秸秆提取液研制的除草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秸秆提取液 杂草 抑制作用 化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