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整合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健脾除痰解毒方干预肺癌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4
1
作者 詹雪 冯诗函 +5 位作者 杨倩 谭琪 夏琳涛 张佳艳 范宇翔 王淑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68-880,837,共14页
基于整合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健脾除痰解毒方(Jianpi Chutan Jiedu Decoction,JCJD)干预肺癌的作用机制。采用中医药整合药理学研究平台(Integrative Pharmacology-based Research Platfor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IP)V2... 基于整合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健脾除痰解毒方(Jianpi Chutan Jiedu Decoction,JCJD)干预肺癌的作用机制。采用中医药整合药理学研究平台(Integrative Pharmacology-based Research Platfor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IP)V2.0,检索并获取健脾除痰解毒方靶标及功能信息,以及肺癌疾病靶标及功能信息,借助中医关联网络挖掘平台构建“疾病-方剂”关联网络,并通过网络拓扑特征计算、自定义多维关联网络可视化(方剂-中药材-核心靶标-通路-疾病)以及基因本体(GO)功能和依托Reactome数据库的Pathway信息进行富集分析,发现健脾除痰解毒方干预肺癌的关键网络靶标及其作用机制。最后通过动物实验进一步验证整合药理学结果。结果共获得健脾除痰解毒方干预肺癌的核心靶标53个;GO富集分析得到生物过程有20种条目,细胞组分有11种条目,分子功能有20种条目;Reactome Pathway富集分析得到11个条目,主要涉及呼吸电子传递、TP53调节代谢基因、细胞内受体的SUMO化、白细胞介素(IL)-4和IL-13通路等信号通路。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联合组肿瘤组织中乳酸含量明显下降(P<0.05),联合组可明显上调肿瘤组织中磷酸酯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蛋白平均光密度值(P<0.05),降低丙酮酸激酶M2(PKM2)和己糖激酶2(HK2)蛋白平均光密度值(P<0.05);与模型组比较,联合组可明显上调肿瘤组织中肿瘤抑制蛋白(P53)、PTEN mRNA及蛋白表达(P<0.01,P<0.05),降低肿瘤组织中TP53诱导的糖酵解与凋亡调控因子(TIGAR)、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PKM2、HK2 mRNA及蛋白表达(P<0.01)。综上,健脾除痰解毒方通过TP53调节代谢基因来下调葡萄糖代谢,从而抑制肺癌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药理学 实验验证 健脾除痰解毒方 肺癌 TP53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治疗骨骼肌萎缩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吴梦佳 唐成林 +6 位作者 黄思琴 赵丹丹 罗翱 张安宁 谭程方 安荟羽 邱丽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92-1295,共4页
无论生理性或病理性的骨骼肌萎缩,都将导致骨骼肌的内分泌及运动功能受损。针刺防治骨骼肌萎缩的机制研究除了经典的蛋白质合成与分解外,还涉及凋亡、自噬、肌卫星细胞增殖分化、肌纤维类型转化、神经肌接头传导和细胞能量代谢转换等方面。
关键词 骨骼肌萎缩 针刺 实验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熊果酸改善自然衰老大鼠糖脂代谢紊乱与自噬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赖颖 马朋 +4 位作者 姚玲 李海飞 袁春琳 李春莉 王建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58-863,共6页
为研究熊果酸对自然衰老大鼠糖脂代谢紊乱和自噬功能影响。实验取22月龄SD雄性大鼠25只,随机分为3组,即老年模型组(n=9),熊果酸低剂量组(UA-L):灌胃给予熊果酸10 mg/kg(n=8),熊果酸高剂量组(UA-H):灌胃给予熊果酸50 mg/kg(n=8);另取8只... 为研究熊果酸对自然衰老大鼠糖脂代谢紊乱和自噬功能影响。实验取22月龄SD雄性大鼠25只,随机分为3组,即老年模型组(n=9),熊果酸低剂量组(UA-L):灌胃给予熊果酸10 mg/kg(n=8),熊果酸高剂量组(UA-H):灌胃给予熊果酸50 mg/kg(n=8);另取8只3月龄SD青年大鼠作为青年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正常饮食饮水并记录摄食量和体重变化。用酶法和ELISA法检测血浆葡萄糖、甘油三酯和胰岛素并计算HOMA-IR指数,测定肝脏甘油三酯;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脂质沉积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自噬相关蛋白及线粒体质量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熊果酸(50 mg/kg)并不影响大鼠食物摄入量、体质量,但是逆转了老年大鼠血浆甘油三酯、胰岛素和HOMA-IR的升高,降低了肝质量、肝脏TG含量、改善了肝脏脂质沉积(P<0.05),与此同时老年大鼠肝脏自噬相关蛋白LC3B/3A,Beclin1和线粒体质量控制蛋白PGC-1α,Drp1的表达显著升高,但对P62、Pink1的表达无影响。根据以上实验结果推测熊果酸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老年大鼠脂肪肝,增强肝细胞自噬,提高线粒体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果酸 糖脂代谢紊乱 自噬 线粒体质量 老年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子细胞与生物支架在脊髓组织工程中的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漆国栋 江琼 +1 位作者 伍亚民 漆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77-686,共10页
目的以脊髓组织工程中的种子细胞和生物支架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综述近期实验研究进展。方法检索建库至2021年3月中国知网、万方、PubMed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并对种子细胞、生物支架和种子细胞-生物支架复合的问题及进... 目的以脊髓组织工程中的种子细胞和生物支架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综述近期实验研究进展。方法检索建库至2021年3月中国知网、万方、PubMed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并对种子细胞、生物支架和种子细胞-生物支架复合的问题及进展进行综述。结果种子细胞的问题在于致癌性、免疫排斥、伦理道德和移植后低存活率与分化率,现研究多集中于探索新细胞种类、基因转染、多细胞共移植和移植前预处理。生物支架的问题在于单一材料选择无法同时满足不同需求,且传统工艺也无法更好地模拟脊髓内部结构,因此,新型复合材料与新工艺成为研究热点。种子细胞-生物支架复合的核心问题在于不同种子细胞与生物支架复合的效果不一,现研究多致力于持续探索适宜的新复合模式,并尝试引入生物制剂等因素。结论脊髓组织工程有潜力彻底改变脊髓损伤治疗路径,现阶段实验研究主要以解决脊髓组织工程中的种子细胞与生物支架各自问题作为基础,进而深入探索二者适宜的复合模式,以此为临床应用提供更多基础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组织工程 脊髓损伤 种子细胞 生物支架 实验研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6-姜辣素改善L6成肌细胞糖脂代谢紊乱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7
5
作者 曾颜 田珈瑜 +4 位作者 詹权操 刘宇哲 李冬 王尚 王建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2年第6期1057-1066,共10页
运用网络药理学研究6-姜辣素改善糖脂代谢紊乱的作用机制,并通过高果糖高油酸培养的L6大鼠成肌细胞模型进行验证。借助TCMSP数据库、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GeneCards数据库,对6-姜辣素作用糖脂代谢紊乱的靶点进行预测,运用软件C... 运用网络药理学研究6-姜辣素改善糖脂代谢紊乱的作用机制,并通过高果糖高油酸培养的L6大鼠成肌细胞模型进行验证。借助TCMSP数据库、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GeneCards数据库,对6-姜辣素作用糖脂代谢紊乱的靶点进行预测,运用软件Cytoscape 3.7.1构建化合物靶点-疾病网络关系,采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分析,利用R包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运用KEGG Mapper对富集基因进行基因映射。结合GO富集分析、KEGG通路分析和基因映射结果,该研究选择PI3K-AKT信号通路、mTOR、NF-κB-p65、ERK分子进一步进行体外实验验证。通过高果糖高油酸构建L6大鼠成肌细胞糖脂代谢紊乱模型,对细胞进行甘油三酯(TG)测定和油红染色,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炎症相关蛋白IL-1β、TNF-α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6-姜辣素对PI3K-AKT信号通路、mTOR、NF-κB-p65、ERK分子的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网络药理学分析共得到6-姜辣素治疗糖脂代谢紊乱靶点113个,GO富集分析发现与蛋白质激酶活性关系密切,KEGG富集共筛选出20条相关信号通路,包括PI3K-AKT信号通路、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自噬等。体外实验表明6-姜辣素能减少高果糖高油酸诱导的L6细胞脂质积累,减少炎症相关蛋白IL-1β、TNF-α的表达,上调AKT的基因和蛋白磷酸化水平,下调mTOR、NF-κB-p65、ERK的磷酸化水平。这些结果提示6-姜辣素能够改善高果糖高油酸诱导的L6大鼠成肌细胞糖脂代谢紊乱,其机制可能与激活PI3K-AKT-mTOR轴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和抑制NF-κB-p65、ERK的磷酸化降低炎症反应有关,这为后续的基础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姜辣素 糖脂代谢紊乱 网络药理学 L6大鼠成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失神经大鼠骨骼肌自噬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吴梦佳 唐成林 +4 位作者 赵丹丹 罗翱 安荟羽 谭程方 邱丽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60-265,共6页
目的探讨电针延缓大鼠失神经骨骼肌萎缩的可能机制。方法 21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7)、模型组(n=7)和电针组(n=7)。后两组切断右侧坐骨神经制备大鼠失神经骨骼肌萎缩模型。造模后1 d,电针组电针术侧足三里和环跳... 目的探讨电针延缓大鼠失神经骨骼肌萎缩的可能机制。方法 21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7)、模型组(n=7)和电针组(n=7)。后两组切断右侧坐骨神经制备大鼠失神经骨骼肌萎缩模型。造模后1 d,电针组电针术侧足三里和环跳穴。干预8周后取双侧腓肠肌,称重,计算各组大鼠腓肠肌湿重比;HE染色测量肌纤维截面积和直径;逆转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大鼠术侧腓肠肌中自噬相关基因ULK1、Atg13、Beclin1、Atg14、Atg7、Atg12、Atg5和Atg16L1 m RNA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和电针组术侧腓肠肌湿重比、肌纤维截面积及直径显著下降(P<0.001),但电针组高于模型组(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术侧腓肠肌中ULK1、Atg13、Beclin1、Atg14、Atg7、Atg12、Atg5和Atg16L1 m RN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以上m RNA表达量均下降(P<0.05)。结论电针干预可能通过调控自噬相关基因的表达,抑制自噬过度激活,从而维持骨骼肌细胞稳态,延缓失神经骨骼肌萎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神经肌萎缩 骨骼肌 电针 自噬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除痰解毒方通过EMT途径逆转肺癌吉非替尼耐药 被引量:18
7
作者 罗杨 童冰杰 +3 位作者 赵宾 刘启欧 魏玉林 王淑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4-40,共7页
目的:从上皮-间充质转化(EMT)途径探讨除痰解毒方逆转肺癌分子靶向耐药的机制。方法:建立人肺腺癌耐药细胞株H1975裸鼠模型(n=60),随机分为:模型组,吉非替尼(0. 04 g/kg)组,除痰解毒方低、中、高剂量(13. 52 g/kg、27. 04 g/kg和54. 08 ... 目的:从上皮-间充质转化(EMT)途径探讨除痰解毒方逆转肺癌分子靶向耐药的机制。方法:建立人肺腺癌耐药细胞株H1975裸鼠模型(n=60),随机分为:模型组,吉非替尼(0. 04 g/kg)组,除痰解毒方低、中、高剂量(13. 52 g/kg、27. 04 g/kg和54. 08 g/kg)组,除痰解毒方中剂量(27. 04 g/kg)联合吉非替尼(0. 04 g/kg)组,每组10只。治疗2周,检测瘤体积和瘤质量,计算抑瘤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 blot法和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肿瘤组织中E-cadherin、Snail和vimentin蛋白及m RNA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及吉非替尼组比较,除痰解毒方中、高剂量组及联合用药组瘤体积和瘤质量显著降低(P <0. 05)。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 blot法及realtime PCR法结果均显示除痰解毒方中剂量组和联合用药组E-cadherin蛋白及m 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Snail和vimentin蛋白及m RNA表达水平较模型组与吉非替尼组显著下调(P <0. 05)。结论:除痰解毒方可抑制H1975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逆转肺癌对吉非替尼的耐药,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EMT相关标志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痰解毒方 上皮-间充质转化 吉非替尼 耐药性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素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继发脊髓水肿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曾欢欢 黄英如 +2 位作者 李子健 汪一 张松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78-384,共7页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脊髓水肿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180只健康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模型组(B组),大黄素低剂量组(C组)、中剂量组(D组)和高剂量组(E组),每组36只。采用Allen法制作大鼠脊髓损伤...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脊髓水肿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180只健康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模型组(B组),大黄素低剂量组(C组)、中剂量组(D组)和高剂量组(E组),每组36只。采用Allen法制作大鼠脊髓损伤模型,术后3 d、7 d、14 d及28 d,BBB评分及斜板实验观察大鼠运动功能恢复。术后3 d,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病理变化,干湿重法检测脊髓组织含水量,伊文思蓝(EB)染色检测血脊髓屏障(BSCB)通透性,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水通道蛋白-4(AQP-4)、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 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BBB评分及斜板实验结果显示,术后7 d、14 d、28 d,C组、D组和E组均优于B组(P<0.05),E组最佳(P<0.05)。术后3 d,HE染色显示,B组损伤节段内有大片出血灶,神经细胞肿胀、破坏,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组织间隙增宽,水肿严重,C组、D组和E组上述病理改变改善,其中E组最明显;B组脊髓组织含水量较A组增高(P<0.05),D组、E组脊髓组织含水量低于B组和C组(P<0.05),E组低于D组(P<0.05);B组EB含量高于A组(P<0.05),C组、D组和E组EB含量均低于B组(P<0.05);C组、D组和E组AQP-4、MMP-2 m RNA和蛋白表达均低于B组(P<0.05),E组最低(P<0.05)。结论大黄素能减轻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的脊髓水肿,促进肢体功能康复,这可能与大黄素下调损伤后脊髓组织AQP-4和MMP-2表达,降低BSCB通透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水肿 大黄素 水通道蛋白-4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神经性肌萎缩动物模型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赵丹丹 唐成林 +5 位作者 黄思琴 罗翱 张安宁 安荟羽 吴梦佳 谭程方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0-83,共4页
神经受损后,靶肌肉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失神经性萎缩。按照神经损伤的来源,可将失神经性肌萎缩分为外源性失神经肌萎缩和内源性失神经肌萎缩。目前外源性失神经肌萎缩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制备、物理因素制备和化学因素制备,内... 神经受损后,靶肌肉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失神经性萎缩。按照神经损伤的来源,可将失神经性肌萎缩分为外源性失神经肌萎缩和内源性失神经肌萎缩。目前外源性失神经肌萎缩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制备、物理因素制备和化学因素制备,内源性失神经肌萎缩则多以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转基因动物作为模型。选择和优化动物模型,使其更加契合临床的病理机制,是进行基础研究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神经性肌萎缩 动物模型 制作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除痰解毒方联合吉非替尼对肺腺癌H1975荷瘤小鼠Twist、Fibronecti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罗杨 王淑美 +3 位作者 童冰杰 赵宾 刘启欧 魏玉林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319-1324,1366,共7页
本文研究除痰解毒方(Chutan Jiedu Decoction,CJD)联合吉非替尼对肺腺癌H1975荷瘤小鼠移植瘤twist、fibronectin表达的影响,从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角度探讨其抗肿瘤作用机制。建立人肺腺癌H1975耐药细... 本文研究除痰解毒方(Chutan Jiedu Decoction,CJD)联合吉非替尼对肺腺癌H1975荷瘤小鼠移植瘤twist、fibronectin表达的影响,从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角度探讨其抗肿瘤作用机制。建立人肺腺癌H1975耐药细胞荷瘤裸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吉非替尼组,除痰解毒方低、中、高剂量组,除痰解毒方中剂量联合吉非替尼组,每组10只,各组予以相应的药物灌胃2周。检测瘤体积和瘤质量,计算抑瘤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 blot法、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肿瘤组织twist、fibronectin蛋白及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联合用药组抑瘤率为61.92%,明显高于模型组、吉非替尼组,除痰解毒方低、中、高剂量组(P<0.01)。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 blot法及荧光定量PCR法结果均显示除痰解毒方中剂量、高剂量及联合用药组均能下调twist和fibronectin的表达,且联合用药组下调作用高于单独用药组(P<0.01)。研究结果表明除痰解毒方联合吉非替尼对肺腺癌H1975荷瘤小鼠移植瘤生长及twist、fibronectin表达的抑制作用优于除痰解毒方单药及吉非替尼组,其协同增效作用可能与逆转EMT增强吉非替尼的敏感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痰解毒方 肺癌 H1975 TWIST FIBRONECT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诱导RNA结合蛋白促进冷冻保存大鼠坐骨神经异体移植后神经再生的作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子健 黄英如 +2 位作者 曾欢欢 汪一 张松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91-400,共10页
目的探讨冷诱导RNA结合蛋白(CIRP)对冷冻保存大鼠坐骨神经活性及同种异体移植后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将15 mm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坐骨神经片段置于DMEM溶液中,分别在4℃、15℃、32℃预处理24 h(A组、B组、C组),设置新鲜神经组(D组)。... 目的探讨冷诱导RNA结合蛋白(CIRP)对冷冻保存大鼠坐骨神经活性及同种异体移植后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将15 mm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坐骨神经片段置于DMEM溶液中,分别在4℃、15℃、32℃预处理24 h(A组、B组、C组),设置新鲜神经组(D组)。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CIRP m RNA和蛋白表达。将上述4组神经置于冷冻保存液中液氮保存4周,Calcein-AM/PI荧光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保存后神经活细胞、死细胞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Bax、Bcl-2蛋白表达。取冷冻保存4周的坐骨神经,37℃、5%CO2培养7 d,Western blotting检测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蛋白表达;用冷冻保存4周或新鲜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坐骨神经,修复对应的雄性Wistar大鼠坐骨神经10 mm缺损(A′组、B′组、C′组、D′组、E′组),设立同系移植新鲜组(F′组)。术后4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移植段神经CD+4T淋巴细胞入侵,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6、干扰素(IFN)-γ水平;术后20周,电生理检测肌肉复合动作电位(CMAP)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甲苯胺蓝染色分析再生有髓神经纤维数目和髓鞘厚度,电镜观察再生神经超微结构。结果 C组神经CIRP m RNA及蛋白表达均高于A组和B组(P<0.05)。冷冻保存4周后,与A组、B组、D组相比,C组神经活细胞数量较多,Bax表达降低(P<0.05),Bcl-2表达升高(P<0.05);C组冷冻保存神经分泌NGF、GDNF表达均高于A组和B组(P<0.05)。同种异体移植术后4周,与E′组相比,C′组CD+4T淋巴细胞减少,血清IL-6、IFN-γ水平降低(P<0.05),但C′组与D′组和F′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0周,C′组CMAP、MNCV、再生神经轴突密度及髓鞘厚度均优于A′、B′、D′组和E′组(P<0.05)。再生神经超微结构显示,与A′组、B′组、D′组和E′组相比,C′、F′组有髓神经纤维数量多,粗细均匀,分布广泛,髓鞘厚。结论 32℃预处理可促进坐骨神经CIRP高表达,CIRP高表达对冷冻保存大鼠坐骨神经具有保护作用,能维持保存后神经的生物活性,促进同种异体移植后受体神经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损伤 冷诱导RNA结合蛋白 冷冻保存 同种异体移植 神经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大鼠失神经腓肠肌中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70KD核糖体蛋白S6激酶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梦佳 唐成林 +5 位作者 黄思琴 安荟羽 谭程方 邱丽 朱正威 杨之雪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22-1026,共5页
目的探讨电针延缓大鼠失神经骨骼肌萎缩的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1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6)、模型组(n=6)和电针组(n=6)。后两组钳夹伤右侧坐骨神经制备失神经骨骼肌萎缩模型。造模后第2天,电针组电针右侧足三里穴和环跳... 目的探讨电针延缓大鼠失神经骨骼肌萎缩的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1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6)、模型组(n=6)和电针组(n=6)。后两组钳夹伤右侧坐骨神经制备失神经骨骼肌萎缩模型。造模后第2天,电针组电针右侧足三里穴和环跳穴,共2周。取双侧腓肠肌称重,计算腓肠肌湿重比;HE染色测量肌纤维横截面积和直径;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骨骼肌中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磷酸化mTOR (p-mTOR)、70KD核糖体蛋白S6激酶(p70S6K)和磷酸化p70S6K (p-p70S6K)蛋白表达;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大鼠骨骼肌中mTOR、p70S6K基因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和电针组腓肠肌湿重比、肌纤维横截面积及直径显著下降(P<0.001),电针组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右侧腓肠肌mTOR、p-mTOR、p70S6K和p-p70S6K蛋白表达升高(P<0.01);电针组高于模型组(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右侧腓肠肌mTOR、p70S6K基因表达升高(P<0.05);电针组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电针可延缓失神经骨骼肌萎缩,可能与激活mTOR/p70S6K信号通路,影响骨骼肌蛋白合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神经肌萎缩 电针 蛋白合成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70KD核糖体蛋白S6激酶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拿对失神经骨骼肌萎缩大鼠自噬相关因子Beclin-1、液泡分选蛋白34和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的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安荟羽 唐成林 +7 位作者 黄思琴 赵丹丹 罗翱 吴梦佳 谭程方 邱丽 万小凤 马翔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4-191,共8页
目的探讨推拿延缓失神经骨骼肌萎缩的相关机制。方法 77只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7)、模型组(n=35)和推拿组(n=35)。后两组通过暴露并切断胫神经的方法制备失神经骨骼肌萎缩大鼠模型。造模后第2天,推拿组术侧下肢进... 目的探讨推拿延缓失神经骨骼肌萎缩的相关机制。方法 77只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7)、模型组(n=35)和推拿组(n=35)。后两组通过暴露并切断胫神经的方法制备失神经骨骼肌萎缩大鼠模型。造模后第2天,推拿组术侧下肢进行推拿干预。分别在造模后0 d、7 d、14 d、21 d和28 d取材,测定术侧腓肠肌湿重比,HE染色测定腓肠肌肌纤维截面积和直径,逆转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术侧腓肠肌组织中自噬相关因子Beclin-1、液泡分选蛋白34 (Vps34)和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 (LC3)的mRNA表达。结果三组0 d时,腓肠肌湿重比、肌纤维截面积和直径,以及Beclin-1、Vps34和LC3的mRNA表达均无显著性差异(F <1.321, P> 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推拿组腓肠肌湿重比、肌纤维截面积和直径在不同时间下降(P <0.05),推拿组肌湿重比(除21 d)均高于模型组(P <0.05),推拿组肌纤维截面积和直径(除21 d)均大于模型组(P <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和推拿组术侧腓肠肌Beclin-1、 Vps34、 LC3mRNA表达在不同时间升高(P <0.05),推拿组各项mRNA表达(除14 d)均高于模型组(P <0.05)。组内比较,模型组和推拿组腓肠肌湿重比、肌纤维截面积和直径随时间呈进行性下降趋势(P <0.05);模型组Beclin-1、Vps34 mRNA表达在21 d后呈上升趋势(P <0.05),LC3 mRNA表达在21 d升高(P <0.05);推拿组Beclin-1 mRNA表达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 <0.05),Vps34和LC3 mRNA表达(除14 d)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P <0.05)。结论推拿可能通过上调自噬相关因子Beclin-1、Vps34和LC3的mRNA表达,促进细胞自噬的激活,清除损伤细胞器和蛋白质,为肌纤维再生提供一定的合成底物和能量,从而减轻失神经骨骼肌萎缩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神经 骨骼肌萎缩 推拿 自噬 BECLIN-1 液泡分选蛋白34 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干预经TGF-β1/Smad3信号通路对失神经肌萎缩大鼠肌卫星细胞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谢慧 唐成林 +4 位作者 赵丹丹 罗翱 吴梦佳 安荟羽 邱丽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11-216,共6页
目的:观察电针干预对失神经肌萎缩大鼠腓肠肌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信号通路以及与肌卫星细胞分化密切相关的成肌分化抗原(Myod1)、组蛋白去乙酰化酶4(HDAC4)、微小RNA206(Mir-206)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延缓失神经肌萎缩发展... 目的:观察电针干预对失神经肌萎缩大鼠腓肠肌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信号通路以及与肌卫星细胞分化密切相关的成肌分化抗原(Myod1)、组蛋白去乙酰化酶4(HDAC4)、微小RNA206(Mir-206)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延缓失神经肌萎缩发展的可能机制。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8)、模型组(n=8)和电针组(n=8)。通过横断坐骨神经制备大鼠右后肢失神经肌萎缩模型。造模后对电针组大鼠术侧足三里、环跳穴进行电针干预,每次10 min,每日1次,每周6次,连续4周;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不予电针干预。电针干预结束后计算各组大鼠的腓肠肌湿重比、HE染色测定腓肠肌纤维横截面积,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腓肠肌中肌卫星细胞分化相关因子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4周后,模型组大鼠腓肠肌湿重比、肌纤维横截面积以及术侧腓肠肌中Smad7 mRNA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假手术组和电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术侧腓肠肌中HDAC4、TGF-β1、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1(TGF-βr1)、TGF-βr2、Smad3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假手术组和电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术侧腓肠肌中Myod1、Mir-206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假手术组,但低于电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干预可能通过抑制TGF-β1/Smad3信号通路,下调HDAC4mRNA的表达,并上调Myod1、Mir-206 mRNA的表达促进肌卫星细胞的分化,从而延缓大鼠腓肠肌失神经肌萎缩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神经肌萎缩 电针 肌卫星细胞分化 TGF-β1/Smad3信号通路 成肌分化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法制剂对CCL4所致肝纤维化大鼠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吴庆 曹文富 +3 位作者 马琳 张永越 田晟 李荣亨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34-639,共6页
探讨益气法制剂(黄芪、白术)对CCL4所致肝纤维化大鼠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采用腹腔注射40%四氯化碳(CCL4)玉米油溶液联合高脂低蛋白饮食建立肝纤维化模型大鼠。成模后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治疗12周。HE、Masson染色法观察肝组织形态... 探讨益气法制剂(黄芪、白术)对CCL4所致肝纤维化大鼠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采用腹腔注射40%四氯化碳(CCL4)玉米油溶液联合高脂低蛋白饮食建立肝纤维化模型大鼠。成模后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治疗12周。HE、Masson染色法观察肝组织形态学变化,生化分析法检测血清肝功能,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胶原蛋白含量。RT-q PCR检测肝组织内TGF-β1、TβRⅠ、Smad3、Samd7、α-SMA、HGF mRNA表达。给药治疗后,益气法制剂和秋水仙碱均可减轻大鼠胶原沉积,并可改善大鼠肝功能,其机制与抑制TGF-β1/Smad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 肝纤维化 四氯化碳 TGF-Β1/SMAD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总皂甙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及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漆国栋 伍亚民 +2 位作者 漆伟 刘超智 江琼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64-1270,共7页
目的观察黄芪总皂甙(TSA)调控体外培养大鼠神经干细胞(NSCs)向神经元方向分化的作用及其有效浓度,并研究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机制。方法新生24 h大鼠大脑皮层来源NSCs进行原代、传代培养并鉴定,通过CCK-8试剂盒初筛TSA诱导分... 目的观察黄芪总皂甙(TSA)调控体外培养大鼠神经干细胞(NSCs)向神经元方向分化的作用及其有效浓度,并研究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机制。方法新生24 h大鼠大脑皮层来源NSCs进行原代、传代培养并鉴定,通过CCK-8试剂盒初筛TSA诱导分化的可能有效浓度。取第三代NSCs,设不加TSA的正常组和不同浓度TSA实验组,分化培养7 d后,间接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微管相关蛋白2 (MAP-2)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另设正常组、最佳浓度TSA组、TSA+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剂ICG-001组和ICG-001组,分化培养7 d后,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Wnt3/3a、β-catenin和抗神经原素1 (Ngn1)蛋白表达。结果 TSA在浓度1×10-4mol/L、1×10-5mol/L、1×10-6mol/L时,NSCs数量显著增加(P <0.001)。TSA能增加NSCs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1×10-5mol/L最佳(P <0.05)。TSA能上调Wnt3/3a、β-catenin与Ngn1蛋白的表达(P <0.05)。结论 TSA能促进体外培养NSCs向神经元方向分化,与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从而调控该通路下游促分化靶向蛋白Ngn1的表达有关。TSA最佳促神经元方向分化浓度约为1×10-5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总皂甙 神经干细胞 分化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促进冷冻保存大鼠坐骨神经异体移植后神经再生的作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松 黄英如 +2 位作者 石一峰 刘云霄 冼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07-422,共16页
目的探讨内源性神经营养因子(ENTFs)对冷冻保存大鼠坐骨神经同种异体移植后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 15 mm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坐骨神经置于DMEM溶液中,37℃、5%CO2分别体外预处理1 d、3 d、7 d、14 d和21 d (A组、B组、C组、D组和E组)... 目的探讨内源性神经营养因子(ENTFs)对冷冻保存大鼠坐骨神经同种异体移植后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 15 mm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坐骨神经置于DMEM溶液中,37℃、5%CO2分别体外预处理1 d、3 d、7 d、14 d和21 d (A组、B组、C组、D组和E组),设置新鲜神经对照组(F组)。Western blotting检测神经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神经生长因子(NGF)、Bcl-2、Bax、Caspase-3、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Ⅰ、MHC-Ⅱ蛋白表达。将上述6组神经置于冷冻保存液中液氮保存4周,Calcein-AM/Propidium Iodide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保存后神经活细胞和死细胞情况。用上述冷冻保存4周的坐骨神经和新鲜坐骨神经(G组),同种异体移植修复雌性Wistar大鼠坐骨神经10 mm缺损(A′组、B′组、C′组、D′组、E′组、F′组和G′组),设置同系移植组(H′组)。移植术后1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CD8+T细胞、巨噬细胞入侵移植物情况,ELISA法检测受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2、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移植术后20周,电生理检测肌肉复合动作电位(CMAP)和神经传导速度(NCV),称重计算腓肠肌湿重比,神经丝(NF)200免疫荧光染色、甲苯胺蓝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再生神经组织学。结果与F组相比,C组、D组和E组GDNF、NGF蛋白表达均增加(P <0.05);B^E组Bcl-2蛋白表达降低(P <0.05),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均增加(P <0.05);A组~E组MHC-Ⅰ、MHC-Ⅱ蛋白表达均降低(P <0.05)。坐骨神经冷冻保存4周后,与F组和G组相比,C组、D组和E组活细胞数量降低。同种异体移植术后1周,与F′组和G′组相比,C′组、D′组和E′组移植物CD8+T细胞、巨噬细胞减少,受者血清IL-2、TNF-α水平降低(P <0.05)。移植术后20周,C′组、D′组和E′组CMAP、NCV、腓肠肌湿重比、再生有髓神经纤维数及髓鞘厚度均显著优于F′组和G′组(P <0.05),C′组、D′组和E′组移植神经NF200表达高于F′组和G′组。结论体外预处理大鼠坐骨神经能诱导ENTFs表达,高表达ENTFs的坐骨神经冷冻保存后异体移植能促进受者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损伤 同种异体移植 周围神经冷冻保存 内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再生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干细胞与脊髓脱细胞支架体外共培养的可行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漆国栋 江琼 +3 位作者 伍亚民 申开琴 杨琴 漆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1-78,共8页
目的观察大鼠神经干细胞(NSCs)在脊髓脱细胞支架(SCAS)上黏附、生长和分化情况,评价其构建脊髓组织工程的可行性。方法新生Sprague-Dawley大鼠大脑皮质来源NSCs传代培养并鉴定;Sprague-Dawley雌性大鼠脊髓组织改良物理振荡结合化学萃取... 目的观察大鼠神经干细胞(NSCs)在脊髓脱细胞支架(SCAS)上黏附、生长和分化情况,评价其构建脊髓组织工程的可行性。方法新生Sprague-Dawley大鼠大脑皮质来源NSCs传代培养并鉴定;Sprague-Dawley雌性大鼠脊髓组织改良物理振荡结合化学萃取法制备SCAS,并行基础评估;将第三代NSCs种植在SCAS上,体外共培养,免疫荧光、免疫组化和扫描电镜观察支架上细胞形态。结果共培养的细胞为能增殖、分化的NSCs。制备的SCAS孔隙率、含水率、酶解率都明显高于正常脊髓(|t|>4.679,P<0.01);SCAS基质结构呈疏松网络状,基质上可见极少量残留细胞核。NSCs在SCAS上黏附、生长良好,可分化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结论制备的SCAS脱细胞较彻底,具有多通道空间结构,适合NSCs黏附、生长和分化,可用于脊髓组织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干细胞 脊髓脱细胞支架 体外共培养 脊髓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甲素对大鼠坐骨神经冷保存后细胞活性及异体移植后神经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汪一 黄英如 +3 位作者 张松 李子健 曾欢欢 冼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71-1279,共9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T10)对冷保存大鼠坐骨神经生物活性和异体移植后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施万细胞(SCs),CCK-8检测1×10-6mol/L、1×10-7mol/L、1×10-8mol/L、1×10-9mol/L T10溶液对SCs增殖的影响。取Sp... 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T10)对冷保存大鼠坐骨神经生物活性和异体移植后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施万细胞(SCs),CCK-8检测1×10-6mol/L、1×10-7mol/L、1×10-8mol/L、1×10-9mol/L T10溶液对SCs增殖的影响。取Sprague-Dawley大鼠双侧坐骨神经15 mm,分别在含0 mol/L、1×10-6mol/L、1×10-7mol/L、1×10-8mol/L、1×10-9mol/L T10的DMEM液中,4℃或37℃放置24 h (n=6),Western blotting检测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另取大鼠坐骨神经15 mm,随机分成新鲜神经组(A组, n=30)、DMEM保存组(B组, n=30)、T10保存组(C组, n=30)、T10预处理后DMEM保存组(D组, n=30)、T10预处理后T10保存组(E组, n=30),4℃保存4周,Calcein-AM/PI双染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流式细胞术检测神经活细胞、死细胞数,Western blotting检测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MHC-Ⅰ)、MHC-Ⅱ、细胞间黏附分子-1 (ICAM-1)表达。用上述坐骨神经修复Wistar大鼠坐骨神经10 mm缺损(A′组、B′组、C′组、D′组、E′组, n=10),设立同系移植新鲜组(F′组, n=10)。术后16周,电生理检测肌肉复合动作电位(CMAP)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取移植段神经,观察神经纤维数和神经超微结构。结果 SCs在浓度为1×10-9~1×10-7mol/L T10溶液下,细胞增殖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 0.05)。各浓度T10溶液下,大鼠坐骨神经各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均37℃明显高于4℃;相同温度时,1×10-8mol/L组各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均高于其他浓度组(P <0.05)。大鼠坐骨神经冷保存4周后,与B、C、D组相比,E组神经活细胞数量多,MHC-I、MHC-II、ICAM-1表达降低(P <0.05)。移植术后16周,E′组CMAP、MNCV、再生有髓神经纤维数量均优于A′、B′、C′、D′组(P <0.05),E′、F′组有髓神经纤维数量多,粗细均匀,分布广泛,髓鞘厚。结论一定浓度T10体外能诱导大鼠坐骨神经神经营养因子表达,提高冷保存神经生物活性,降低免疫原性,促进异体移植后受体神经再生;冷保存前用一定浓度T10预处理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体神经移植 周围神经保存 冷保存损伤 雷公藤甲素 神经再生 坐骨神经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桂枝汤加减方联合卡培他滨抑制三阴性乳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基于抑制IL-6/STAT3信号通路 被引量:15
20
作者 方雨潇 王淑美 +2 位作者 杨倩 游松凡 幸享玲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05-912,共8页
目的探讨柴胡桂枝汤加减方(CHGZD)联合卡培他滨对三阴性乳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及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三阴性乳腺癌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等体积双蒸水)组,CHGZD低(10.62 g/kg/d)、中(21.23 g/kg/d)、高(42.46 g/... 目的探讨柴胡桂枝汤加减方(CHGZD)联合卡培他滨对三阴性乳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及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三阴性乳腺癌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等体积双蒸水)组,CHGZD低(10.62 g/kg/d)、中(21.23 g/kg/d)、高(42.46 g/kg/d)剂量组,卡培他滨(0.2 mg/kg/d)组,联合组(CHGZD 42.46 g/kg/d+卡培他滨0.2 mg/kg/d),10只/组,干预21 d。观察小鼠一般情况,给药结束后测瘤体积、称瘤质量并计算抑瘤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病理学改变;ELISA检测血清中IL-6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Westernblot分别检测各组肿瘤组织中IL-6、STAT3、p-STAT3蛋白水平及肿瘤生长和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和CyclinD1的表达。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中药组和联合组乳腺癌荷瘤裸鼠摄食量增加,精神状态较好,反应灵敏,体质量增加,瘤体积、瘤质量显著降低(P<0.01);与卡培他滨组比较,中、高剂量组及联合组抑瘤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中、高剂量组及联合组肿瘤组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肿瘤细胞退变,肿瘤细胞密度明显减少;中药组和联合组IL-6水平,IL-6、STAT3 mRNA,IL-6、STAT3和p-STAT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其下游基因Bcl-2和CyclinD1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Bax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柴胡桂枝汤加减方与卡培他滨联用可显著抑制三阴性乳腺癌裸鼠体内肿瘤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为抑制IL-6/STAT3信号通路,调控Bax、Bcl-2和CyclinD1基因表达抑制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诱导细胞凋亡,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桂枝汤加减方 三阴性乳腺癌 IL-6/STAT3信号通路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