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乙型肝炎及其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证候分类的系统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陆奕宇 宋雅楠 +2 位作者 张贵彪 张永煜 苏式兵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81-1287,共7页
中医对慢性肝病的诊疗特色和优势体现于在证候分类基础上进行个体化治疗。本文对慢性乙型肝炎(乙肝)及其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证候分类进行系统生物学研究,探讨其证候分类与基因多态性的关联、基因和蛋白表达谱的区别、尿代谢物的差异以及&q... 中医对慢性肝病的诊疗特色和优势体现于在证候分类基础上进行个体化治疗。本文对慢性乙型肝炎(乙肝)及其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证候分类进行系统生物学研究,探讨其证候分类与基因多态性的关联、基因和蛋白表达谱的区别、尿代谢物的差异以及"同病异证"、"异病同证"的分子机制。结果显示乙肝及其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证候分类具有分子生物学物质基础;基于系统生物学的中医证候判别方法可有助于形成乙肝及肝炎后肝硬化新的分类,并为乙肝及肝炎后肝硬化的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炎后肝硬化 系统生物学 中医 证候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血清代谢组学的柴胡醋炙生物学效应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戴建业 郑宁宁 +6 位作者 孙淑军 房军伟 王洋 李倩华 曹慧娟 赵婧 张永煜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7期1717-1720,I0011,共5页
目的:通过血清代谢组学,从整体代谢角度观测给药后大鼠可能存在的代谢差异,从而评价和探讨醋炙柴胡与生柴胡对于机体代谢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首次以整体观指导下的代谢组学技术,探讨中药炮制前后对机体产生效应的差异。通过对Wistar大... 目的:通过血清代谢组学,从整体代谢角度观测给药后大鼠可能存在的代谢差异,从而评价和探讨醋炙柴胡与生柴胡对于机体代谢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首次以整体观指导下的代谢组学技术,探讨中药炮制前后对机体产生效应的差异。通过对Wistar大鼠灌胃1、4、7 d后血清的代谢组学研究,从整体代谢角度分析柴胡醋炙前后生物学效应的差异。结果:通过大鼠体内代谢物质以及代谢通路的分析,可以明显看出,在血清代谢层面,醋炙后的柴胡与生柴胡有显著的生物学效应差别。结论:生柴胡经过醋炙以后,会引起诸如脂肪代谢、肠道菌群代谢等多条代谢通路的不同,从而产生与生柴胡不同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 醋炙 代谢组学 炮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组学在“病证效”结合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宋雅楠 张永煜 苏式兵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28-633,共6页
"病证效"结合的临床模式是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的趋势,该模式在病证结合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的疗效评价,能够凸显中医临床诊疗的优势。机体在病证状态和药物作用下,引起全身水平的内源性代谢物及代谢网络变化。运用代谢组学技术... "病证效"结合的临床模式是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的趋势,该模式在病证结合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的疗效评价,能够凸显中医临床诊疗的优势。机体在病证状态和药物作用下,引起全身水平的内源性代谢物及代谢网络变化。运用代谢组学技术考察和分析这些代谢的变化,可以探究病证本质,阐明药物作用机理。本文对近年来代谢组学在"病证效"结合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将代谢组学运用到"病证效"结合研究中,有助于促进中西医结合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证效”结合 代谢组学 应用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后肝硬化证候的尿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25
4
作者 郭孜 王文玉 +7 位作者 戴建业 范自全 曹慧娟 孙淑军 张永煜 徐列明 胡义扬 苏式兵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82-1287,共6页
目的:运用代谢组学方法,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证候间尿代谢物的差异及其代谢模式。方法:采用GC/MS的尿液衍生化方法,分析乙肝后肝硬化患者不同证候内源性小分子代谢物,并进行单维和多维统计分析,通过与标准品的对... 目的:运用代谢组学方法,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证候间尿代谢物的差异及其代谢模式。方法:采用GC/MS的尿液衍生化方法,分析乙肝后肝硬化患者不同证候内源性小分子代谢物,并进行单维和多维统计分析,通过与标准品的对照确认差异性代谢物。结果:在健康者与乙肝后肝硬化患者、不同中医证候的患者间,均获得了差异性尿代谢物,这些代谢物与能量代谢和氨基酸代谢等通路密切相关。其中在湿热内蕴证与肝肾阴虚证之间存在支链氨基酸的差异。结论:乙肝后肝硬化患者不同证候间存在着尿代谢物的差异,证候间可能具有不同的代谢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后肝硬化 证候 尿代谢组学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元素在中医药研究中的现状 被引量:24
5
作者 李倩华 孙淑军 +3 位作者 王洋 房军伟 郑宁宁 张永煜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4期901-906,共6页
金属(半金属)元素在机体内具有较多的生理生化作用,多项研究表明,金属元素与中医证候及中药药效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相关性。本文将从金属元素在中医证候、中药药性理论、中药药效、中医组方原理、中药炮制理论以及中药质量控制等方面... 金属(半金属)元素在机体内具有较多的生理生化作用,多项研究表明,金属元素与中医证候及中药药效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相关性。本文将从金属元素在中医证候、中药药性理论、中药药效、中医组方原理、中药炮制理论以及中药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以介绍;指出目前从金属元素入手进行中医药研究的不足,介绍系统生物学"组学家族"成员—金属组学的概念及其在中医药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金属元素 微量元素 金属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的代谢组学研究现状及在中医药领域应用前景
6
作者 廖文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1年第3期546-550,共5页
代谢组学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对某一生物或细胞所有低分子量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一门新学科,是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代谢组学的技术方法,重点论述了其组织样本提取方法和在脑... 代谢组学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对某一生物或细胞所有低分子量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一门新学科,是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代谢组学的技术方法,重点论述了其组织样本提取方法和在脑、肝、肾脏、肠等组织器官的研究现状,同时揭示了针对组织样本代谢组学的局限性及改进探索。此外,对其在中医药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组织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群组专家知识集成的中医临床症候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孙继佳 周明眉 +2 位作者 胡义扬 苟小军 苏式兵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03-407,共5页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群组专家知识的乙肝中医临床症候评价模型。方法:根据所收集到的883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资料为依据,建立乙肝中医症候专家评价表,通过专家打分,得到3种不同证型下的112种相关临床指标专家评价结果,利用聚类分...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群组专家知识的乙肝中医临床症候评价模型。方法:根据所收集到的883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资料为依据,建立乙肝中医症候专家评价表,通过专家打分,得到3种不同证型下的112种相关临床指标专家评价结果,利用聚类分析和相对熵集结模型建立评价模型。结果:通过模型计算,对与肝胆湿热证、肝郁脾虚证、肝肾阴虚证等3种证型密切相关的临床指标进行了系统分析,同时,建立了这3种基本证型的综合评价模型。结论:所提出乙肝中医临床评价方法能够符合中医临床评价要求,并且对其他疾病的中医临床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病毒性肝炎 中医辨证 综合集成 群组决策 聚类分析 相对熵集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组学、药物代谢组学与中医药现代化 被引量:34
8
作者 林景超 李后开 +1 位作者 周明眉 贾伟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18-822,共5页
在探讨复杂生命现象时,代谢组学、药物代谢组学对机体的整体性认识与传统中医药学的思维方法有一定的趋同性。如果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有效地契合代谢组学研究方法,将能够深化中药的整体疗效评价、证候的内在本质及辨证施治研究,加快... 在探讨复杂生命现象时,代谢组学、药物代谢组学对机体的整体性认识与传统中医药学的思维方法有一定的趋同性。如果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有效地契合代谢组学研究方法,将能够深化中药的整体疗效评价、证候的内在本质及辨证施治研究,加快传统中医药与现代生命科学技术的结合,推动中医药现代化,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新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药物代谢组学 中医药现代化 中药整体疗效评价 证候 辨证施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痛经滴丸的主要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范自全 周明眉 +2 位作者 邱明丰 郭孜 陈丽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3-136,共4页
目的研究痛经滴丸对痛经的治疗作用。方法小鼠给药5 d后,考察痛经滴丸对醋酸扭体法和热板法等疼痛模型的影响;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等炎症实验模型的影响。同时考察其对苯甲酸雌二醇和缩宫素联用引起小鼠扭体试验及大鼠在体子宫平滑肌... 目的研究痛经滴丸对痛经的治疗作用。方法小鼠给药5 d后,考察痛经滴丸对醋酸扭体法和热板法等疼痛模型的影响;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等炎症实验模型的影响。同时考察其对苯甲酸雌二醇和缩宫素联用引起小鼠扭体试验及大鼠在体子宫平滑肌收缩模型的影响。结果痛经滴丸能显著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延长小鼠热刺激痛阈;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度;并能降低苯甲酸雌二醇和缩宫素联用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次数和大鼠在体子宫平滑肌收缩张力。结论 痛经滴丸具有较强的镇痛抗炎作用,对小鼠整体痛经模型和大鼠在体痛经模型均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经滴丸 镇痛 抗炎 痛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对昼夜颠倒应激大鼠能量代谢干预作用的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范自全 周明眉 +5 位作者 邢丽娜 吴建兵 王晓艳 魏世道 恽祥惠 贾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154-2160,共7页
目的:利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光照改变造成昼夜颠倒应激对大鼠能量代谢的影响,同时评价人参皂苷的干预作用。方法:大鼠24只分为正常对照组、昼夜颠倒模型组和人参皂苷干预组(100mg.kg-1),适应1周后,对模型组和人参皂苷干预光照进行日/夜颠... 目的:利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光照改变造成昼夜颠倒应激对大鼠能量代谢的影响,同时评价人参皂苷的干预作用。方法:大鼠24只分为正常对照组、昼夜颠倒模型组和人参皂苷干预组(100mg.kg-1),适应1周后,对模型组和人参皂苷干预光照进行日/夜颠倒8天,称取实验前及开始后每天各组大鼠体重,分别称取实验前及第8天各组白天及夜晚食量。第8天结束后,取大鼠血清TMCS衍生后,进行GC-MS分析,采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研究模型组与正常组之间的代谢物组差异,评价人参皂苷的干预作用。结果:昼夜颠倒应激对大鼠体重及食量均有促进升高作用(P<0.05),且食量与正常组相比呈昼夜颠倒趋势;人参皂苷一定程度上抑制应激作用的升高趋势。代谢组学研究表明,昼夜颠倒应激与机体能量代谢、蛋白质吸收与降解、脂肪酸代谢、胆固醇代谢等途径改变有关,人参皂苷具有改善作用。结论:人参皂苷可改善昼夜颠倒造成的代谢物质改变,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兴奋性和抑制性神经递质等上游代谢通路,继而改变下游的物质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昼夜颠倒 GC—MS 代谢组学 人参皂苷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素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1
作者 王文玉 戴建业 +7 位作者 孙淑军 曹慧娟 郑宁宁 房军伟 苟小军 刘成海 刘平 张永煜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1年第6期1018-1021,共4页
黄芩为中国药典收载的常用中药材,具有悠久的用药历史,含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其中黄芩素为常用中药黄芩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笔者通过对黄芩素在体内的药动学研究进行总结,发现:黄芩素胃肠道吸收较好,主要分布在肝、肾、肺等组织器官... 黄芩为中国药典收载的常用中药材,具有悠久的用药历史,含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其中黄芩素为常用中药黄芩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笔者通过对黄芩素在体内的药动学研究进行总结,发现:黄芩素胃肠道吸收较好,主要分布在肝、肾、肺等组织器官中;黄芩素在大鼠体内代谢物主要是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后者又可经胆汁和肠黏膜转运至肠腔,形成再吸收;黄芩素口服后血浆原型药物浓度极低。目前针对黄芩素的药动学行为研究主要是通过其代谢物黄芩苷的测定来间接实现,由此使得黄芩素替代黄芩苷进行口服制剂研究也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素 药代动力学 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应激及其药物干预的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晓艳 邱云平 +3 位作者 苏明明 赵爱华 贾伟 周明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7年第3期33-38,共6页
采用衍生化GC/MS的方法分析尿液中内源性小分子代谢物,结合主成分分析、最小二乘法等模式识别方法计算峰响应信号,冷应激前后正常大鼠尿液内源性代谢物在主成分分析图上产生显著分离,人参皂苷组则冷应激前后几乎无分离。利用单维统计对... 采用衍生化GC/MS的方法分析尿液中内源性小分子代谢物,结合主成分分析、最小二乘法等模式识别方法计算峰响应信号,冷应激前后正常大鼠尿液内源性代谢物在主成分分析图上产生显著分离,人参皂苷组则冷应激前后几乎无分离。利用单维统计对差异物质加以检验,发现其中与应激相关的代谢物如酪氨酸、色氨酸等物质的相对含量产生显著变化,据此推测机体对冷刺激的应答以及应激后自我调节的过程,而这些物质中绝大多数在人参皂苷组中变化的显著性降低或者已无显著性。本文从代谢物的角度证实冷应激对动物机体的影响、机体的自我恢复以及人参皂苷的抗应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应激 代谢组学 人参皂苷 GC-MS 主成分分析 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热环境对CCl_4诱导大鼠肝炎模型的影响及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洋 蔡志钢 张永煜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1-108,共8页
目的:从一般体征、生化指标、病理组织、代谢物四个方面考察湿热环境对四氯化碳致大鼠慢性肝炎疾病的影响作用。方法: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一(单纯CCl_4,6周)、模型组二(CCl_4+湿热环境,6周)。观察大鼠的体重、饮... 目的:从一般体征、生化指标、病理组织、代谢物四个方面考察湿热环境对四氯化碳致大鼠慢性肝炎疾病的影响作用。方法: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一(单纯CCl_4,6周)、模型组二(CCl_4+湿热环境,6周)。观察大鼠的体重、饮食量、饮水量等变化,对12项指标进行检测,结合HE染色、Masson染色结果观察肝脏组织受损情况。采用代谢组学技术对血清、肝脏进行差异代谢物鉴定及通路分析。结果:一般体征、生化指标、病理切片结果说明湿热环境加速疾病的进展以及加重疾病严重程度。代谢组学结果显示这种影响涉及血清中氨基酸代谢通路,肝脏中脂质代谢、氨基酸代谢等通路。结论:湿热环境加速疾病的进展以及加重疾病严重程度,该影响机制涉及血清中氨基酸代谢通路,肝脏中脂质代谢、氨基酸代谢等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证 湿热环境 肝炎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君子汤对脾虚模型大鼠左氧氟沙星药动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莹莹 马越鸣 贾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15-520,共6页
目的:研究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对脾虚模型大鼠左氧氟沙星药动学的影响。方法:24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给予生理盐水)、生理盐水+四君子汤组(给予生理盐水和四君子汤)、利血平组(给予利血平预处理)、利血平+四君子... 目的:研究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对脾虚模型大鼠左氧氟沙星药动学的影响。方法:24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给予生理盐水)、生理盐水+四君子汤组(给予生理盐水和四君子汤)、利血平组(给予利血平预处理)、利血平+四君子汤组(给予利血平预处理后用四君子汤治疗),以20 mg/kg灌服左氧氟沙星,于给药后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样,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左氧氟沙星的血药浓度,根据血药浓度-时间数据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利血平引起的大鼠症状类似于中医临床脾虚证。左氧氟沙星在生理盐水组、生理盐水+四君子汤组、利血平组、利血平+四君子汤组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参数分别为:AUC(0-∞)=(8.55±0.99),(7.41±1.39),(4.68±0.95)和(7.89±1.41)mg/(L.h),Cm ax=(3.31±0.63),(2.38±1.15),(1.29±0.45)和(3.35±1.15)mg/L。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利血平组大鼠体内左氧氟沙星的AUC(0-∞)和Cmax显著降低(P<0.01),与利血平组相比,利血平+四君子汤组大鼠体内左氧氟沙星的AUC(0-∞)和Cmax显著增加(P<0.01),而生理盐水组与生理盐水+四君子汤组参数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脾虚状态下左氧氟沙星的生物利用度显著降低,四君子汤可改善脾虚状态下左氧氟沙星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动学相互作用 四君子汤 左氧氟沙星 脾虚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9例肝细胞肝癌患者的肿瘤组织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君 孙淑军 +5 位作者 王洋 刘才峰 仲兴阳 徐峰 蔡志刚 张永煜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2017年第4期578-586,共9页
目的:运用组织代谢组学方法,探讨肝细胞肝癌的发病机制与治疗策略。方法:采用GC-MS分析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内源性小分子代谢产物,进行单维和多维统计分析,寻找差异代谢物。通过KEGG和HMD... 目的:运用组织代谢组学方法,探讨肝细胞肝癌的发病机制与治疗策略。方法:采用GC-MS分析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内源性小分子代谢产物,进行单维和多维统计分析,寻找差异代谢物。通过KEGG和HMDB数据库检索和分析,获得相关代谢通路。结果:经PCA、PLS-DA分析得知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代谢轮廓具有显著性差异,经OPLS-Loading plot分析寻找到25个差异性代谢产物,与之相关代谢通路有36条,多属于糖代谢、氨基酸代谢和线粒体转移代谢。25个差异物中ROC曲线下面积大于0.8的差异物有16个,经分析该16个差异物与三磷酸腺苷结合盒(ATP-binding Cassette,ABC)转运体代谢、半乳糖代谢、氨基糖和核苷酸代谢有关。结论:肝癌组织细胞中存在沃伯格效应(Warburg effect),即糖酵解异常增强,三羧酸循环减弱。线粒体转运功能异常、钴含量的升高,均可能与Warburg effect相关。能量代谢异常是肝癌的发病机制之一,阻断相关代谢通路有望成为靶向治疗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肿瘤组织 代谢组学 沃伯格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组学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精准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洋 蔡志钢 +2 位作者 房军伟 孙淑军 张永煜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2017年第9期1555-1559,共5页
精准医疗的本质是对大样本人群及特定疾病类型进行生物标志物的筛选、定量、验证及应用,最终达到寻找疾病的发病原因、机制及治疗靶点的目标。代谢组学作为检测体内代谢物技术之一,可以通过发现体内代谢物水平的变化及时对机体生理状态... 精准医疗的本质是对大样本人群及特定疾病类型进行生物标志物的筛选、定量、验证及应用,最终达到寻找疾病的发病原因、机制及治疗靶点的目标。代谢组学作为检测体内代谢物技术之一,可以通过发现体内代谢物水平的变化及时对机体生理状态做出预判与诊断,并指导进行相应的干预及治疗。本文将对代谢组学技术,在心血管疾病精准诊断、发病机制和治疗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心血管疾病 精准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杉醇纳米控缓释新剂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冯杰 吴丹 +3 位作者 周文斌 寇芳 吕春明 魏海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10期2301-2303,共3页
紫杉醇具有独特的微管稳定作用而被广泛用于多种实体瘤的治疗,在多个国家被批准作为癌症术后化疗药物。纳米给药系统能够较好地解决紫杉醇现有剂型水溶性差和辅助溶剂聚氧乙烯蓖麻油(Cremophor EL)的临床毒性等问题。近年来紫杉醇的纳... 紫杉醇具有独特的微管稳定作用而被广泛用于多种实体瘤的治疗,在多个国家被批准作为癌症术后化疗药物。纳米给药系统能够较好地解决紫杉醇现有剂型水溶性差和辅助溶剂聚氧乙烯蓖麻油(Cremophor EL)的临床毒性等问题。近年来紫杉醇的纳米新剂型成为研究热点,多种新材料,新工艺都得到广泛应用。纳米新剂型在临床使用中毒性小,并在缓释、癌细胞靶向方面显示出明显的优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就紫杉醇纳米制剂的开发和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纳米给药系统 抗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电离质谱快速分析中药中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强 苏越 郭寅龙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8-128,共11页
利用碳纤维电离质谱(CFI-MS)法直接对未经前处理的中药中挥发性成分进行快速分析,从桂枝、当归、川芎、广藿香油、复方川芎胶囊和四物颗粒中成功地表征多种成分,包括烃类、萜类、醛类、酮类、酚类、酯类、甾体类等。采用CFI-MS法快速分... 利用碳纤维电离质谱(CFI-MS)法直接对未经前处理的中药中挥发性成分进行快速分析,从桂枝、当归、川芎、广藿香油、复方川芎胶囊和四物颗粒中成功地表征多种成分,包括烃类、萜类、醛类、酮类、酚类、酯类、甾体类等。采用CFI-MS法快速分析不同新鲜程度的桂枝和橘皮(陈皮),通过质谱图可以鉴别其新鲜程度。该方法简便、可靠、快速,可以对中药中挥发性成分进行快速直接的系统表征,为药效物质基础及质量控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电离质谱(CFI-MS) 快速分析 中药 挥发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对中药材霉菌污染的快速鉴定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小雁 苏越 郭寅龙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46-551,共6页
通过N-烷基吡啶同位素季铵化反应(NAPIQ)结合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对中药材的霉变情况进行了快速鉴定。运用氯仿对中药材中的甾醇进行提取后,以吡啶、氘代吡啶以及三氟甲磺酸酐作为衍生化试剂对提取出的甾醇... 通过N-烷基吡啶同位素季铵化反应(NAPIQ)结合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对中药材的霉变情况进行了快速鉴定。运用氯仿对中药材中的甾醇进行提取后,以吡啶、氘代吡啶以及三氟甲磺酸酐作为衍生化试剂对提取出的甾醇进行衍生化反应以提高其质谱响应,并利用MALDI-TOF MS进行检测。利用该方法在新鲜的药材中仅检测到谷甾醇、豆甾醇等植物甾醇,而在霉变的药材中,除了植物甾醇外,还检测到羊毛甾醇等动物甾醇以及麦角甾醇等菌类甾醇。将该方法与药典中的微生物计数法进行了对照,在只检测到植物甾醇的新鲜药材中未发现霉菌,而在产生了动物甾醇和菌类甾醇的霉变药材中检测到的微生物数均大于药典规定的10~2 cfu/g,证明了该方法符合药典标准,可以对中药材受霉菌污染的状况进行快速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霉菌污染 植物甾醇 动物甾醇 NAPIQ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 )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味子-细辛药对抗哮喘活性部位筛选 被引量:43
20
作者 吴建兵 褚襄萍 +2 位作者 张永煜 邱明丰 贾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1期121-123,共3页
目的:筛选五味子-细辛药对抗哮喘的活性部位。方法:采用氯化乙酰胆碱磷酸组胺引喘法、小鼠氨水引咳法和气管酚红排泌法,观察该药对5种提取物(五味子挥发油、五味子水提液、五味子总酸、细辛挥发油及细辛水提液)对豚鼠的平喘、小鼠的镇... 目的:筛选五味子-细辛药对抗哮喘的活性部位。方法:采用氯化乙酰胆碱磷酸组胺引喘法、小鼠氨水引咳法和气管酚红排泌法,观察该药对5种提取物(五味子挥发油、五味子水提液、五味子总酸、细辛挥发油及细辛水提液)对豚鼠的平喘、小鼠的镇咳和祛痰作用。结果:豚鼠分别ig五味子挥发油、细辛挥发油,豚鼠哮喘潜伏期显著延长,其它3种提取物均无显著作用;小鼠分别ig五味子挥发油、五味子水提液、五味子总酸、细辛挥发油,小鼠咳嗽潜伏期显著或极显著地延长,咳嗽次数极显著地减少,细辛水提液无显著作用;小鼠分别ig五味子挥发油、五味子水提液、五味子总酸、细辛挥发油,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均极显著地增多,细辛水提液无显著作用。结论:该药对的平喘活性部位可能为五味子挥发油和细辛挥发油,镇咳及祛痰活性部位可能为五味子挥发油、五味子水提液、五味子总酸、细辛挥发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对 五味子细辛 抗哮喘 活性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