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1
作者 董立人 胡在斌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55-62,共8页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涌现了一批城镇化水平高、经济实力强、发展速度较快的经济发达镇。新时代,有效提高经济发达镇发展质量,需要进一步拓展经济发达镇的发展空间,深入探索经济发达镇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赋权工作,推进分类改革、优化...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涌现了一批城镇化水平高、经济实力强、发展速度较快的经济发达镇。新时代,有效提高经济发达镇发展质量,需要进一步拓展经济发达镇的发展空间,深入探索经济发达镇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赋权工作,推进分类改革、优化行政层级设置、依法扩权强镇、科学合理用编用人制度、改革财政管理模式、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整合行政管理资源,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等,期冀为进一步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及乡村振兴战略提供重要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达镇 扩权强镇 行政管理体制 治理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
作者 田合生 《学习论坛》 2001年第12期43-46,共4页
国有大中型企业三年改革和脱困目标基本实现之后 ,下一步改革的任务和重点就是针对国有大中型企业中仍然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继续打好国有企业改革的攻坚战。本文在分析我省国有大中型企业目前存在的重要矛盾和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 国有大中型企业三年改革和脱困目标基本实现之后 ,下一步改革的任务和重点就是针对国有大中型企业中仍然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继续打好国有企业改革的攻坚战。本文在分析我省国有大中型企业目前存在的重要矛盾和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了搞好我省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国有大中型企业 改革 发展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库研究成果转化应用的解释框架与促进路径
3
作者 柏必成 《智库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3-122,共10页
[目的/意义]智库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值得引起人们高度重视。明确智库研究成果转化应用背后的影响因素及构建出智库研究成果转化应用的解释框架,既有助于更好理解智库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又有助于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来促进智库研究成果的... [目的/意义]智库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值得引起人们高度重视。明确智库研究成果转化应用背后的影响因素及构建出智库研究成果转化应用的解释框架,既有助于更好理解智库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又有助于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来促进智库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方法/过程]通过对既有相关研究的梳理,初步识别出影响智库研究成果转化应用的具体因素,这些因素可进一步呈现为影响智库研究成果转化应用的7种关键因素。在对7种关键因素和智库研究成果转化应用之间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出一个用于解释智库研究成果转化应用的分析框架。借助这一解释框架,有针对性地提出智库研究成果转化应用的促进路径。[结果/结论]促进智库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一要大力实现研究和传播的“双轮驱动”;二要以研究的自主性、持续性和前瞻性增强智库研究成果的价值性;三要有效利用和积极维护(智库和决策者)双向交流的通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库 研究成果 转化应用 解释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通节点城市建设、物流效率与加总贸易成本
4
作者 杨宏杰 王启帆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95-98,共4页
伴随流通节点城市建设的持续推进,流通节点城市建设对贸易活动降本增效的赋能意义逐步凸显。本文基于马克思流通费用视角,梳理流通节点城市建设与加总贸易成本的理论关系,并选取2008-2022年我国276个城市面板数据展开二者关系的实证检... 伴随流通节点城市建设的持续推进,流通节点城市建设对贸易活动降本增效的赋能意义逐步凸显。本文基于马克思流通费用视角,梳理流通节点城市建设与加总贸易成本的理论关系,并选取2008-2022年我国276个城市面板数据展开二者关系的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流通节点城市建设能显著降低加总贸易成本,物流效率在其中发挥显著中介效应。本文旨在为加快流通节点城市建设、推动贸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通节点城市建设 加总贸易成本 物流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六条路径 被引量:5
5
作者 李许卡 张占斌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25,共8页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质生产力在产业维度上的集中体现,呈现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等特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对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出了创新性强、高端智能、绿色低碳、安全可控、融合度高和开放合作等新的理论和实践要...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质生产力在产业维度上的集中体现,呈现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等特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对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出了创新性强、高端智能、绿色低碳、安全可控、融合度高和开放合作等新的理论和实践要求。系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应在不同维度采取针对性措施,横向上:以巩固提升传统产业为先导,聚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纵向上:以产业融合发展和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为着力点,加快推进三次产业结构和产业内部结构优化升级;核心要素层面:以多链深融为主要抓手,提升关键产业要素支撑作用;基本单元层面:以做大做强做优市场主体为主攻方向,驱动产业创新发展;物质基础方面:以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补齐产业基础短板为重要依托,筑牢产业现代化底座;制度支撑方面:以完善产业政策和扩大产业开放合作为重要切入点,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产业体系 新质生产力 战略新兴产业 产业创新 产业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法治政府建设优化营商环境 被引量:2
6
作者 魏小雨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4-120,共7页
法治政府建设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为使营商环境在现有基础上达到“优化”,应符合政府职能科学法定、政府履职合法充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行政责任严格公正的价值基准。然而,现有规范体系对政... 法治政府建设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为使营商环境在现有基础上达到“优化”,应符合政府职能科学法定、政府履职合法充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行政责任严格公正的价值基准。然而,现有规范体系对政府营商职能的设定还存在科学性弱、有限职权不匹配市场需求,监管职责交叉冲突并存、履职不充分等隐蔽式不作为难以监督,市场监管执法程序规定分散不清晰、执法人员程序保障意识相对淡薄,对行政权力监督问责不足、政务信息数据公开利用滞后等问题。为此,应通过继续强化“放管服”改革、划定部门间权责清单、统一行政程序标准、建设常态化问责机制等路径,实现“职能—行为—程序—责任”四大要素的全面法治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政府 营商环境 依法行政 市场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重要思想的出场背景、时代特质和价值意蕴
7
作者 梁超锋 次旺桑布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2-35,共4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时代需要,也是百年大党自身建设的经验总结,更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前提条件。这一重要思想具有鲜明的理论原创性、强大的实践引领力和系统的科学方法论特征,是...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时代需要,也是百年大党自身建设的经验总结,更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前提条件。这一重要思想具有鲜明的理论原创性、强大的实践引领力和系统的科学方法论特征,是新时代党的建设领航定向的科学指南、兴党强党的行动指南、理论创新的光辉典范以及政党建设的中国方案。深入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具有深刻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建设 出场背景 时代特质 价值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于补齐短板 被引量:8
8
作者 徐学庆 胡隆辉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5-10,共6页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和收官阶段。在这个关键的冲刺阶段,我国还面临着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突出问题,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短板。其中最突出的短板有三个,即"三农"、...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和收官阶段。在这个关键的冲刺阶段,我国还面临着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突出问题,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短板。其中最突出的短板有三个,即"三农"、民生和生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在于补齐短板;不补齐这些短板,我们的小康社会就不是"全面的"小康社会。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补齐短板工作,要采取切实措施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补齐短板 “三农” 民生 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化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融合发展创新建议 被引量:44
9
作者 张祝平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4-70,共7页
实现文化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融合对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乡村经济发展等诸多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对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同时也为文化旅游产业和生态农业融合提供了政策支持... 实现文化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融合对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乡村经济发展等诸多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对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同时也为文化旅游产业和生态农业融合提供了政策支持。文章从旅游产品层面、技术层面和市场层面分析了文化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融合的互动过程,并从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两方面阐释了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因,并进一步探讨了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化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融合发展的创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文化旅游产业 生态农业 融合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社会治理面临的新挑战与应对之策 被引量:13
10
作者 郑会霞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8-74,共7页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领域,是我国改革和发展中值得关注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在社会治理领域取得许多成绩,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完善,社会安全稳定形势持续向好,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领域,是我国改革和发展中值得关注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在社会治理领域取得许多成绩,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完善,社会安全稳定形势持续向好,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和发展,社会领域出现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社会治理面临着许多新困境和新挑战。为破解社会治理难题,需从体制、结构、机制、体系、设施等方面采取综合策略,充分发挥社会治理合力的强大推动作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社会治理 新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金融需求多元化与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 被引量:22
11
作者 陈轶丽 《农村金融研究》 2019年第11期41-47,共7页
乡村振兴离不开金融支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农村金融需求主体、需求范围、需求种类、需求环境都会发生明显变化。为适应农村金融需求端变化,农村金融供给侧应从供给主体、供给组织服务体系、供给机制、供给的配套支持体系和金融... 乡村振兴离不开金融支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农村金融需求主体、需求范围、需求种类、需求环境都会发生明显变化。为适应农村金融需求端变化,农村金融供给侧应从供给主体、供给组织服务体系、供给机制、供给的配套支持体系和金融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深化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金融 金融供给 金融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齐农村文化发展短板论略 被引量:6
12
作者 徐学庆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68-74,共7页
农村文化发展滞后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具体表现为:农村文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不足;农村文化活动开展不足,文化产品供给不足,文化市场发育不足;农村文化人才缺乏。导致农村文化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农村经... 农村文化发展滞后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具体表现为:农村文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不足;农村文化活动开展不足,文化产品供给不足,文化市场发育不足;农村文化人才缺乏。导致农村文化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农村经济落后是物质根源,城乡二元体制是体制根源,"输入偏好型"农村文化扶贫造成农村文化建设供血不足,农村文化建设体制机制尚不完善等。补齐农村文化发展短板,必须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实施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战略,构建农村文化建设多元投入机制,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增加适合农村需要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健全农村文化建设的领导管理机制及干部考核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文化发展 文化一体化 补短板 完善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面临的困境及其破解 被引量:10
13
作者 丁琼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7-22,共6页
公共服务是推进治理现代化的微观路径之一。作为公共服务的主要供给者,地方政府在供给方面存在供不应求、供非所求、供给低效、供给不均等问题。优化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必须直面问题,破解影响公共服务供给的动力困境、能力困境、运... 公共服务是推进治理现代化的微观路径之一。作为公共服务的主要供给者,地方政府在供给方面存在供不应求、供非所求、供给低效、供给不均等问题。优化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必须直面问题,破解影响公共服务供给的动力困境、能力困境、运行困境。为此,一要强化服务和法治观念、纠正激励机制偏差、强化外部压力,激发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动力;二要着力提升地方政府供给公共服务的财政能力、决策能力、管理能力,提高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三要强化评估监督效力、提高公共服务协作水平,改善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运行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公共服务供给 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实践路径 被引量:6
14
作者 徐学庆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9-124,共6页
城乡文化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是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实现城乡文化的均衡发展和融合发展。新时代我国城乡文化发展依然失衡,农村是我国文化发展的薄弱环节。我们要按照“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方针,着力补齐... 城乡文化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是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实现城乡文化的均衡发展和融合发展。新时代我国城乡文化发展依然失衡,农村是我国文化发展的薄弱环节。我们要按照“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方针,着力补齐农村文化发展短板。为此,一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二要提高认识,为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奠定思想基础;三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为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四要拓宽投入渠道,建立农村文化多元投入机制;五要强化文化人才宏观调控,促进优秀文化人才流向农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文化一体化 发展 补短板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发展观维度下的环境伦理及其价值观创新 被引量:7
15
作者 田文富 《理论月刊》 2006年第10期122-124,共3页
现代环境伦理理念作为一种新的伦理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与“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价值和目标上存在着一致性。要立足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实际和特殊国情,继承中... 现代环境伦理理念作为一种新的伦理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与“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价值和目标上存在着一致性。要立足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实际和特殊国情,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整合环境伦理的各个流派,实现环境伦理的观念和理论创新,突出其应用性和实践性,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提供环境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环境友好型社会 环境伦理 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动力激发机制 被引量:6
16
作者 徐学庆 《学习论坛》 2010年第4期65-69,共5页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动力激发机制,是从制度上最大限度地激发农民自觉参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证新农村文化建设目标顺利实现的机制。建立新农村文化建设动力激发机制不仅有其理论依据,而且具有现实必要性。新农村文化建设...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动力激发机制,是从制度上最大限度地激发农民自觉参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证新农村文化建设目标顺利实现的机制。建立新农村文化建设动力激发机制不仅有其理论依据,而且具有现实必要性。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动力激发机制包括政策导向激励、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等方面。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动力激发机制对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立健全 新农村文化建设 动力激发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领导干部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四个维度 被引量:4
17
作者 郑会霞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46-49,共4页
面对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基层社会治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领导干部的基层社会治理能力还有一些差距。因此,应从基层党建引领、公共服务供给、信息技术应用、社会风险防控四个维度,着力加强领导干部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建设,提升基层社会... 面对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基层社会治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领导干部的基层社会治理能力还有一些差距。因此,应从基层党建引领、公共服务供给、信息技术应用、社会风险防控四个维度,着力加强领导干部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建设,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干部 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基层党建 公共服务 信息技术 社会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P模式中地方政府的角色偏差及纠正 被引量:3
18
作者 丁琼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84-85,共2页
在PPP模式中,地方政府要扮演好决策者、合作者、监管者、公共利益代表等多元角色,但是有的地方政府在角色扮演中却出现了一些偏差,为纠正偏差、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地方政府应促进观念转变,理顺相关制度安排,提升自身专业能力,扩大公... 在PPP模式中,地方政府要扮演好决策者、合作者、监管者、公共利益代表等多元角色,但是有的地方政府在角色扮演中却出现了一些偏差,为纠正偏差、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地方政府应促进观念转变,理顺相关制度安排,提升自身专业能力,扩大公众的有效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P模式 地方政府角色 公共服务供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建设:智库内容建设的关键 被引量:3
19
作者 柏必成 《智库理论与实践》 CSSCI 2021年第6期3-11,共9页
[目的/意义]智库的内容建设是围绕思想产品质量的提高而开展的智库建设,在整个智库建设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脱离了内容建设,智库建设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方法/过程]在对智库内容建设的逻辑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指出制度建设是... [目的/意义]智库的内容建设是围绕思想产品质量的提高而开展的智库建设,在整个智库建设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脱离了内容建设,智库建设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方法/过程]在对智库内容建设的逻辑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指出制度建设是智库内容建设的关键,这是由于思想产品质量主要取决于智库的资源吸引能力与配置能力,而提高智库的资源吸引能力与配置能力,最根本的是加强智库的制度建设。本文运用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的方法,在识别和分析制约智库资源吸引能力与配置能力的5类制度因素的基础上,分别探讨了加强相应制度建设的重点所在。[结果/结论]智库应大力加强战略规划管理制度建设、组织结构管理制度建设、组织资源管理制度建设、研究行为管理制度建设以及研究成果管理制度建设。这些制度建设相互支撑、互为托举,共同推动着智库的内容建设,促进着智库资源吸引能力与配置能力的增强以及思想产品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库 思想产品 内容建设 制度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一步“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重温邓小平“8·18”讲话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学庆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16,共6页
邓小平在30年前的"8.18"讲话中用大量篇幅论述了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问题。30年来,在邓小平"8.18"讲话精神指导下,我国反封建主义残余的斗争取得了显著成就,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封建主义残余影响在我国现实中仍广... 邓小平在30年前的"8.18"讲话中用大量篇幅论述了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问题。30年来,在邓小平"8.18"讲话精神指导下,我国反封建主义残余的斗争取得了显著成就,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封建主义残余影响在我国现实中仍广泛存在,严重阻碍了现代化建设进程。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仍然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进一步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封建主义残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