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马克思主义社会与国家关系理论及其启示 |
贾建芳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0
|
|
2
|
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 |
魏建国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7
|
|
3
|
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 |
魏建国
|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
2014 |
13
|
|
4
|
试论列宁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 |
张安
方小年
何旭
|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5
|
后危机时代语境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
贺方彬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6
|
“创先争优”活动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种实践形态 |
陈冬生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2012 |
2
|
|
7
|
创新实践范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 |
董振华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8
|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的研究现状与进向 |
牛先锋
|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9
|
以开放的心态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
牛先锋
|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0
|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创举 |
曹鹏飞
|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11
|
公共性理论研究的缘起与现状:兼论马克思的公共性思想 |
蔡青竹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5
|
|
12
|
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四大理论来源 |
蔡青竹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13
|
马克思论虚无主义的双重维度及其破解路径 |
王海滨
|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14
|
社会本体论:古尔德重建马克思哲学的理论尝试 |
王虎学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5
|
马克思分工思想的双重逻辑 |
王虎学
万资姿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6
|
|
16
|
马克思分工思想的初始论域 |
王虎学
万资姿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17
|
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建构及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基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视角 |
邬巧飞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5
|
|
18
|
货币的形而上学性及其抽象化机制——基于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分析 |
王巍
|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19
|
论“卡夫丁峡谷”隐喻的本义和转义——一种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的互文性解读 |
张亮亮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20
|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旗帜的统一 |
牛先锋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