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民社会视阈中的区域化大党建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宗洪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4-47,共4页
区域化大党建是党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基层党建创新。由于公民社会的成长,社会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党要长期执政,一方面要支持和发展社会组织,另一方面要引导社会组织。增强党在社会组织中的政治影响力,既要培养党员成... 区域化大党建是党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基层党建创新。由于公民社会的成长,社会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党要长期执政,一方面要支持和发展社会组织,另一方面要引导社会组织。增强党在社会组织中的政治影响力,既要培养党员成为群众领袖,又要把群众领袖发展为党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基层党组织教育、引导群众与群众对我们党施加压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党组织要通过发展基层民主,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建区域化 社会组织 党建覆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疫战的党建优势、经验及其“纵深发展”的路径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宗洪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7-74,共8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领导体系的全面建立、基层党组织的重新定位和党内政治生态的极大改善,为抗疫阻击战的顺利开局奠定了良好基础。抗疫战中,党的建设致力政治信仰与勇于担当的契合、维护权威与实事求是的贯通、严格执纪与从快问责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领导体系的全面建立、基层党组织的重新定位和党内政治生态的极大改善,为抗疫阻击战的顺利开局奠定了良好基础。抗疫战中,党的建设致力政治信仰与勇于担当的契合、维护权威与实事求是的贯通、严格执纪与从快问责的同震、初心教育与实际行动的链接、干部引领与组织宣传的协同,为夺取抗疫战总体胜利提供了强大政治保障。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需要处理好“有效执行与人民中心”“政治忠诚与能力水平”“领导权威与公仆形象”“高度集中与发展民主”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疫战 党建优势 经验启迪 纵深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欧各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的实践探索与历史启示 被引量:4
3
作者 赵刚印 丁晓强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9-22,共4页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东欧各共产党开始了党内民主建设方面的一系列探索,在诸如拓展党内民主参与渠道、提高党内生活的公开化等方面的许多做法颇有新意。但总体来说这些断断续续的民主“修补”并不彻底也难有独创性,没能突破传统意识形...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东欧各共产党开始了党内民主建设方面的一系列探索,在诸如拓展党内民主参与渠道、提高党内生活的公开化等方面的许多做法颇有新意。但总体来说这些断断续续的民主“修补”并不彻底也难有独创性,没能突破传统意识形态观念的束缚,事倍功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欧 党内民主 探索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困境与进路 被引量:35
4
作者 刘红凛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9-24,共6页
从基层治理角度看,要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必须深刻认识基层党建面临的困境及其根源,有效破除传统的"保甲理念""管控思维"与错误的党建政绩观;必须牢固树立服务理念与民主理念,转变基层党组织功能,把群众受益、群... 从基层治理角度看,要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必须深刻认识基层党建面临的困境及其根源,有效破除传统的"保甲理念""管控思维"与错误的党建政绩观;必须牢固树立服务理念与民主理念,转变基层党组织功能,把群众受益、群众满意、群众认同作为最大的"政治"与最根本的政绩;必须以科学理念引领基层党建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模式与方式创新等,这是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内在之道。同时,结合基层治理的时代要求,正确认识政党、社会、民众之关系,正确认识党内民主、人民民主与社会民主之关系,以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引领基层善治,在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的良性互动中促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型党组织 基层治理 党内民主 社会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共治党不严的历史教训 被引量:5
5
作者 刘宗洪 韩洋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2-107,共6页
苏共垮台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而治党不严是一个致命性因素。形式主义的理论学习消解了党的政治定力,没有民主的干部选拔制度使大批庸才在党内集聚,庞大而无效的监督机构使党内腐败严重泛滥,党与群众在利益上的冲突削弱了党的执政基础,... 苏共垮台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而治党不严是一个致命性因素。形式主义的理论学习消解了党的政治定力,没有民主的干部选拔制度使大批庸才在党内集聚,庞大而无效的监督机构使党内腐败严重泛滥,党与群众在利益上的冲突削弱了党的执政基础,而党的自我净化机制失灵使党内弊端积重难返。保持党的执政资格,必须提高从严管党治党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共衰亡 苏共教训 国外政党 政党兴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的政治建设的主要抓手与根本保障 被引量:18
6
作者 刘红凛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14,共11页
突出强调党的政治建设在整个党的建设中的统领与首要地位,是十九大党建精神的鲜明特色,也是习近平党建思想的显著特色。从根本上看,政治性不仅是政党的第一属性,也是政党的本质属性;但不同政党的阶级基础、政治基础与政治立场不同,对政... 突出强调党的政治建设在整个党的建设中的统领与首要地位,是十九大党建精神的鲜明特色,也是习近平党建思想的显著特色。从根本上看,政治性不仅是政党的第一属性,也是政党的本质属性;但不同政党的阶级基础、政治基础与政治立场不同,对政治建设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对我们党而言,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本质使然;新时代要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以严肃与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为主要抓手,使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必须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加强组织纪律修养与道德修养;必须以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作保障,既要注重以党的政治建设来统筹推进党的各项建设,也要坚持系统的党建观,通过打好管党治党"组合拳"来推进党的政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建设 政治建设 党内政治生活 党性修养 道德修养 党内法规 “四个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时代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内涵与建设路径 被引量:39
7
作者 赵大朋 简皎洁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0-126,共7页
作为一个特殊的政治系统,基层党组织在与外部环境的互动中形成了相应的组织力,这种组织力包括外在组织力和内在组织力。当前,基层党建的重点就是有效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要实现这个目标,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力:一是有效适应并积... 作为一个特殊的政治系统,基层党组织在与外部环境的互动中形成了相应的组织力,这种组织力包括外在组织力和内在组织力。当前,基层党建的重点就是有效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要实现这个目标,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力:一是有效适应并积极引导基层社会发展,不断提升外向性的组织力。基层党组织既要适应外部环境的需要,使党的组织和工作有效嵌入社会之中,又要积极作用和影响外部环境,不断提升对社会的引导力和动员力;二是不断加强党组织的内部治理,提升基层党组织内在的组织力。基层党组织要有效加强自身的政治建设和日常管理,着力增强党员的主体意识和组织认同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党组织 组织力 政治系统分析 全面从严治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减负背景下“责任甩锅”现象透视及其治理路径 被引量:50
8
作者 吴海红 吴安戚 《治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0-56,共7页
“责任甩锅”是当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一种突出表现,也是加重基层负担的一个重要因素。“责任甩锅”的显见危害在于弱化基层治理效力、催生痕迹主义和削弱基层的自主性和服务功能。“责任甩锅”之所以会发生,是在全面问责体制下的一... “责任甩锅”是当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一种突出表现,也是加重基层负担的一个重要因素。“责任甩锅”的显见危害在于弱化基层治理效力、催生痕迹主义和削弱基层的自主性和服务功能。“责任甩锅”之所以会发生,是在全面问责体制下的一种避责策略,而“责任甩锅”之所以能发生,是对属地原则的滥用。解决“责任甩锅”,从理念上回归治理本源,根本在于发扬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作风;要突出干部的责任伦理,以及坚持监督约束与激励保障并重的理念;从秩序上理顺权责关系,为任务下沉配备资源和设置门槛,以及建立协调联动机制;从技术上发挥“智治”作用,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让“数据跑路”代替“干部跑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减负 责任甩锅 权责对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政党形象的建构:挑战与应对 被引量:17
9
作者 赵大朋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4-41,共8页
政党形象是政党在实现自身根本功能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在中国语境下,特殊的组织属性和政治地位使得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形象具备鲜明的特色以及独特构成。在长期执政状态下,中国共产党在政党形象建构方面存在内生动力弱化、建构逻辑异化以... 政党形象是政党在实现自身根本功能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在中国语境下,特殊的组织属性和政治地位使得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形象具备鲜明的特色以及独特构成。在长期执政状态下,中国共产党在政党形象建构方面存在内生动力弱化、建构逻辑异化以及建构方式陈旧化等深层次的问题。这无疑对党的长期执政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当前,应该立足于长期执政的特殊背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一步完善中国共产党自身形象的建构:一是完善形象建构的动力机制,提高政党形象建构的持续性;二是实现形象建构逻辑的转型,提高政党形象建构的针对性;三是推动方式方法创新,提高政党形象建构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执政 中国共产党 政党形象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命型政党:中国共产党类型化研究的探索 被引量:12
10
作者 赵大朋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6-125,共10页
当前有不少学者使用“使命型政党”这一研究范式来对中国共产党进行类型学分析。我们在研究中不要抽象或孤立地看待使命型政党,而要充分考虑中国共产党的特殊地位以及中国政治体制的基本框架。从实践来看,党的全面领导制度的建构深刻影... 当前有不少学者使用“使命型政党”这一研究范式来对中国共产党进行类型学分析。我们在研究中不要抽象或孤立地看待使命型政党,而要充分考虑中国共产党的特殊地位以及中国政治体制的基本框架。从实践来看,党的全面领导制度的建构深刻影响和改变了党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在中国建构起与西方国家截然不同的政治体制环境。正是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中,使命型政党具备了鲜明的时代内涵和整体组织特征。整体组织特征是使命型政党在实践中得以充分体现的组织支撑和现实依托,由根本组织特征、基本组织特征和具体组织特征构成。在全面加强自身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要以强化使命型政党整体组织特征为基本导向,既要防控各种风险,不断巩固和强化根本组织特征和基本组织特征,又要有效适应环境的变化,推动具体组织特征实现形式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使命型政党 类型化 组织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党政”一肩挑”:问题与出路 被引量:13
11
作者 梅丽红 《探索》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8-31,共4页
基层党政"一肩挑"的推行,是要解决基层党组织"边缘化"以及基层党政内耗严重、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但是,"一肩挑"只是解决了基层党政正职个人间的冲突,并没有解决基层党政组织间的冲突,它与基层党组织的... 基层党政"一肩挑"的推行,是要解决基层党组织"边缘化"以及基层党政内耗严重、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但是,"一肩挑"只是解决了基层党政正职个人间的冲突,并没有解决基层党政组织间的冲突,它与基层党组织的转型和基层民主发展的趋势也存在矛盾。基层党政关系的基本取向,应该是在实现基层党组织非权力化、非行政化转型的基础上,使基层党组织融入或回归于社会(人民)之中,同时通过改变因党政角色混同而导致行政权力空洞化的倾向,使各类组织成为功能明确、组织规范和首长负责的组织。只有同时做到基层党组织和基层社会的良性发展,基层党政关系才能得到有效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政关系 基层党组织 基层民主 基层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系”裹挟、科层失灵与官场逆淘汰 被引量:10
12
作者 袁超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9-134,共6页
当代中国官场存在一种突出的逆淘汰现象,不仅致使德才兼备者遭到冷遇、排挤、打击和压制,更迫使"新官""清官"为保生存或晋升而屈从潜规则,造成"劣官驱逐良官"的恶性官场生态。科层失灵是官场逆淘汰酿造... 当代中国官场存在一种突出的逆淘汰现象,不仅致使德才兼备者遭到冷遇、排挤、打击和压制,更迫使"新官""清官"为保生存或晋升而屈从潜规则,造成"劣官驱逐良官"的恶性官场生态。科层失灵是官场逆淘汰酿造发生的组织基础与制度逻辑,它主要表现为支撑选人用人科学化的四大关键机制发生系统性障碍,即"命令机制不统""评价机制不实""激励机制不正"和"监督问责机制不强"。"关系"从积极、消极两个面向内嵌于中国社会的精神世界,并强势介入到科层制的选人、用人过程中。作为中介机制,"关系"裹挟酿造了机制异变,引发科层失灵,进而导致逆淘汰现象频发。在中国的党政体系之下,治理官场是中国共产党的独特使命,执政党可以通过巧妙运用政治手段和积极领导法治建设来规制关系主义,努力重建官场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场逆淘汰 科层官僚制 社会关系 中国共产党 政党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治党与从严治党的当代契合与有机统一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红凛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5-130,共6页
对党的建设而言,要讲"科学治党",也要讲从严治党。改革开放以来,直至党的建设科学化的提出才实现了科学治党、从严治党的契合,这是形势所逼、问题所逼、自觉加强党建之结果;到党的十八大,实现了二者的理论统一,统一于党建新... 对党的建设而言,要讲"科学治党",也要讲从严治党。改革开放以来,直至党的建设科学化的提出才实现了科学治党、从严治党的契合,这是形势所逼、问题所逼、自觉加强党建之结果;到党的十八大,实现了二者的理论统一,统一于党建新主线、新布局、新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从六个方面落实"从严治党",抓住干部问题落实十八大党建任务,实现了科学治党与从严治党的实践统一。要实现科学治党、从严治党的有效性、广泛性、长期性,既要坚持二者的统一,也要从广义上理解治党问题,致力于治党与理政、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协调统一;还要发展党内民主,致力于"科学治党、从严治党、民主治党"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严治党 科学治党 当代契合 理论与实践统一 民主治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建设的历史嬗变与现实思考 被引量:7
14
作者 周敬青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4-28,共5页
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稳步探索到曲折发展、从混乱状态到不断创新的历史嬗变过程。在把握党的基层组织历史发展脉络的基础上,以史为鉴,提炼出当前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在目标要求、功能定位、活动方式、资... 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稳步探索到曲折发展、从混乱状态到不断创新的历史嬗变过程。在把握党的基层组织历史发展脉络的基础上,以史为鉴,提炼出当前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在目标要求、功能定位、活动方式、资源保障等方面应把握的几个基本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历史考察 现实思考 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服务型村级党组织建设——基于有效服务供给的视角 被引量:7
15
作者 赵大朋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3-98,共6页
对村级党组织来说,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关键不在于自身提供服务"量"的多少,而在于提供服务"质"的高低,也即服务本身的有效性如何。当前,要立足于基层党组织的整体功能以及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准确理解和把... 对村级党组织来说,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关键不在于自身提供服务"量"的多少,而在于提供服务"质"的高低,也即服务本身的有效性如何。当前,要立足于基层党组织的整体功能以及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准确理解和把握村级党组织"有效服务"的内涵,分析村级党组织有效服务供给能力不足的种种表现及其所带来的主要影响和后果。为了更好地推进服务型村级党组织建设,要从实现服务逻辑转型、更新服务理念、调整和完善服务内容、建立资源对接机制等方面进一步提升村级党组织有效服务的供给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服务型 村级党组织 有效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时代的话语权与核心价值观的中外认同度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红凛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52-57,共6页
新时期社会转型与信息网络的交互作用,使得社会价值更加多元、思想更加开放、舆情更加复杂,既有信息垄断被打破,传统"话语权"有所失灵。建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既要注意掌控"话语权",更要注重&... 新时期社会转型与信息网络的交互作用,使得社会价值更加多元、思想更加开放、舆情更加复杂,既有信息垄断被打破,传统"话语权"有所失灵。建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既要注意掌控"话语权",更要注重"话语影响力";既要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要明确其与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根本区别,突出强调平等与公正;既要重视核心价值观的国民认同度,也要兼顾世界认同,提高我国核心价值观的国际影响力;既要实现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符号化、普及化,更要实现其人格化、行为化、生活化;既要使核心价值观融入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也要建立起相应的经济基础与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价值观 话语权 中外认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转型与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定位 被引量:8
17
作者 吴海红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6-58,共3页
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推动着中国经济体制的转轨和社会结构的转型。从而使基层党组织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第一,党赖以掌握的做群众工作的资源已经改变。第二,党所面对的基层社会的状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第三,党在基层社会发挥作用的方式... 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推动着中国经济体制的转轨和社会结构的转型。从而使基层党组织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第一,党赖以掌握的做群众工作的资源已经改变。第二,党所面对的基层社会的状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第三,党在基层社会发挥作用的方式有了新的要求。社会转型期基层党组织面临的挑战,直接冲击了党组织的功能定位。当前,基层党组织应主要发挥以下功能:第一,政治引导功能;第二,社会控制功能;第三,利益表达和利益协调功能。第四,教育和管理党员,吸纳和培育社会精英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 基层党组织 功能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内监督路径创新探讨 被引量:4
18
作者 吴海红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8-50,共3页
党内监督是中国共产党保持自身先进性的重要武器。加强党内监督,必须从实效性、机制、体制和制度等方面统合考虑,实现党内监督的五大转变:变事后追查监督为预防监督;变受制监督为相对独立监督;变党内单向监督为党内综合监督;变同体监督... 党内监督是中国共产党保持自身先进性的重要武器。加强党内监督,必须从实效性、机制、体制和制度等方面统合考虑,实现党内监督的五大转变:变事后追查监督为预防监督;变受制监督为相对独立监督;变党内单向监督为党内综合监督;变同体监督为同体异体交互监督;变单一的制度监督为制度体系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监督 关口前移 异体监督 党内民主 制度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员权利“虚置”: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解决的难题 被引量:6
19
作者 梅丽红 《探索》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4-36,共3页
党员权利“虚置”具体表现在:知情权落空;参与决定权难落实;对党的政策参加讨论有禁忌;揭发检举权和监督权难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流于形式。要使党员享有的民主权利能够得到实现和保障,就不能不正视组织本位、领导本位与党员本位、党... 党员权利“虚置”具体表现在:知情权落空;参与决定权难落实;对党的政策参加讨论有禁忌;揭发检举权和监督权难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流于形式。要使党员享有的民主权利能够得到实现和保障,就不能不正视组织本位、领导本位与党员本位、党员主体的冲突,就必须建立民主的协商、授权机制和合理的权力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民主 党员 权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党类型学视域中的使命型政党:体制框架、产生逻辑与中国实践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大朋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4-83,共10页
政党类型的形成和发展与特定政治体制框架紧密相关,反映了政党在国家与社会互动中具体位置的变化。西方政党类型学的相关范式由于受到特定政治框架的影响,具有内在的局限性,对于复杂现实的解释力相对有限。尤其是在"政党—国家&qu... 政党类型的形成和发展与特定政治体制框架紧密相关,反映了政党在国家与社会互动中具体位置的变化。西方政党类型学的相关范式由于受到特定政治框架的影响,具有内在的局限性,对于复杂现实的解释力相对有限。尤其是在"政党—国家"体制的框架中,政党在国家与社会互动中的位置有了根本性变化,政党由此具备了新的组织特征和类型化特点。作为一种特殊类型,使命型政党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是政党政治发展内在规律的体现。中国共产党作为典型的使命型政党,既具备使命型政党一般性的组织特征和运行逻辑,又在中国实践中形成了鲜明的自身特色,具备了相应的特殊性。也正是这些特殊性让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执政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始终保持着党的生机与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党类型学 使命型政党 组织特征 中国语境 特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