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纯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集成设计及多级模糊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杜常清 孙嘉豪 +1 位作者 李文浩 任卫群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5,共9页
基于热泵技术,设计了一种充分利用电机余热的集成式热管理系统,采用换热器将各独立回路联系起来,实现能量的高效利用。针对热管理系统控制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抗饱和积分模糊控制以及多级模糊控制两种优化型模糊控制。基于AMESim搭建了... 基于热泵技术,设计了一种充分利用电机余热的集成式热管理系统,采用换热器将各独立回路联系起来,实现能量的高效利用。针对热管理系统控制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抗饱和积分模糊控制以及多级模糊控制两种优化型模糊控制。基于AMESim搭建了集成式热管理系统模型,并建立了工作模式切换及各关键部件的Simulink控制策略模型,对整车的热管理控制效果进行联合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0℃下,集成式热管理系统与各回路相互独立的热管理系统相比驾驶室加热时间缩短约27.8%,能效比平均提升约31.3%,冬季续驶里程提升约9.57%。优化型模糊控制的控制效果显著提升,冬季驾驶室加热时间缩短约18.4%;夏季驾驶室温度的波动与超调减小,电池冷却时间缩短约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集成式热管理 余热利用 热泵空调系统 多级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冷却风扇噪声主动控制仿真及声品质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胡溧 胡远生 +3 位作者 谭征宇 王华伟 王博 王佳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2-207,共6页
以汽车冷却风扇噪声为研究对象,基于采集的噪声生成具有不同音调特性的模拟噪声,利用改进的音调度模型计算音调度,使用等级评分法对生成的模拟噪声进行主观评价实验。根据音调特性十分明显的旋转噪声频率与风扇转速密切相关的特点,提出... 以汽车冷却风扇噪声为研究对象,基于采集的噪声生成具有不同音调特性的模拟噪声,利用改进的音调度模型计算音调度,使用等级评分法对生成的模拟噪声进行主观评价实验。根据音调特性十分明显的旋转噪声频率与风扇转速密切相关的特点,提出以风扇转速信号来构造次级声源参考信号进行主动噪声控制。最后建立并联型灰色神经网络模型并检验降噪效果。结果表明,冷却风扇噪声的音调特性是影响感知烦恼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有源噪声控制能有效降低窄带噪声峰值从而降低音调度。引入并联型灰色神经网络进行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2.86%,降噪后烦恼度有较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汽车冷却风扇 改进的音调度模型 等级评分法 主动噪声控制 并联型灰色神经网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顺性的商用车驾驶室悬置系统仿真及优化匹配研究
3
作者 尹长城 张云飞 +1 位作者 耿广锐 王思祺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8-135,共8页
文中以商用车驾驶室悬置系统为研究对象,构建驾驶室悬置系统多体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探讨了模态分析并进行了理论验证,通过整车道路采样测试技术和虚拟迭代技术获取了一般公路路况下的驱动信号。研究了一般公路随机激励下的平顺性仿真,... 文中以商用车驾驶室悬置系统为研究对象,构建驾驶室悬置系统多体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探讨了模态分析并进行了理论验证,通过整车道路采样测试技术和虚拟迭代技术获取了一般公路路况下的驱动信号。研究了一般公路随机激励下的平顺性仿真,并借助国标规范进行了振动舒适性评价,仿真结果表明:悬置系统性能不符合设计要求,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对悬置系统参数进行优化匹配设计,得到了悬置系统性能参数的最优解,新的悬置系统满足了设计要求,提升了振动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室悬置 虚拟迭代 平顺性 正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方程式赛车空气动力学套件设计 被引量:5
4
作者 胡溧 罗世敏 +1 位作者 杨啟梁 杨胜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77-380,共4页
针对武汉科技大学FSC赤骥车队设计的赛车,进行空气动力学套件的设计。首先进行定风翼及扩散器的设计和建模,并利用FLUENT软件对定风翼进行空气动力学仿真优化;然后把空气动力学套件安装在赛车上,建立整车模型,进行常用工况下整车的空气... 针对武汉科技大学FSC赤骥车队设计的赛车,进行空气动力学套件的设计。首先进行定风翼及扩散器的设计和建模,并利用FLUENT软件对定风翼进行空气动力学仿真优化;然后把空气动力学套件安装在赛车上,建立整车模型,进行常用工况下整车的空气动力学仿真,分析加装空气动力学套件对赛车高速稳定性及转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装空气动力学套件后,赛车的高速稳定性和转弯性能均有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SAE 空气动力学 定风翼 扩散器 攻角 升阻比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基分子筛催化剂应用于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和N_(2)O直接催化分解反应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明淑君 李新楠 +4 位作者 庞磊 苏长罗 程春晖 杨小东 李涛 《低碳化学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7-112,共16页
柴油车排放的氮氧化物(NO_(x))和氧化亚氮(N_(2)O)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显著危害。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NH_(3)-SCR)技术是当前控制柴油车尾气中NO_(x)排放的有效方法之一,而N_(2)O的直接催化分解(简称“N_(2)O分解”)则被认为... 柴油车排放的氮氧化物(NO_(x))和氧化亚氮(N_(2)O)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显著危害。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NH_(3)-SCR)技术是当前控制柴油车尾气中NO_(x)排放的有效方法之一,而N_(2)O的直接催化分解(简称“N_(2)O分解”)则被认为是减少N_(2)O排放的最具潜力的技术。这两种技术的核心均依赖于催化剂的开发与应用。Fe基分子筛催化剂在NH_(3)-SCR和N_(2)O分解反应中展现出了卓越的催化性能,为实现NO_(x)和N_(2)O的同步高效去除提供了一条有前途的路径。综述了Fe基分子筛催化剂在NH_(3)-SCR和N_(2)O分解反应中的催化机理,探讨了Fe基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拓扑结构、助剂金属掺杂,以及反应环境中共存气体对其理化性质、NH_(3)-SCR活性和N_(2)O分解性能的影响。具体而言,Fe基分子筛催化剂的Fe物种形成与分布受到制备方法和分子筛拓扑结构的显著影响。助剂金属的引入不仅能够增大催化剂的酸性位点含量,还能改善Fe物种的分散性,从而优化其催化性能。此外,共存气体(如NO、O_(2)和H2O)对Fe基分子筛催化剂的N_(2)O分解活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最后,对Fe基分子筛催化剂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并对催化剂设计优化与性能提升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基分子筛催化剂 NH_(3)-SCR N_(2)O直接催化分解 催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轮摆振影响因素与工程解决方法综述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向 陈伟 赵景山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0-25,共6页
首先阐述了车轮摆振的现象特征和分类;然后分别从结构组成和系统参数两个方面,对车轮摆振的影响因素和影响规律进行了论述;进一步结合案例对车轮摆振的工程解决方法进行了整理和归纳。对车轮摆振影响因素与工程解决方法进行的系统化和... 首先阐述了车轮摆振的现象特征和分类;然后分别从结构组成和系统参数两个方面,对车轮摆振的影响因素和影响规律进行了论述;进一步结合案例对车轮摆振的工程解决方法进行了整理和归纳。对车轮摆振影响因素与工程解决方法进行的系统化和规范化梳理为其理论研究和工程问题解决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轮摆振 强迫摆振 自激摆振 影响因素 工程解决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涂装硅烷前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任伊锦 周全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15,共5页
评述了金属涂装硅烷前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对其成膜与防腐机理、工艺方法以及硅烷产品的改性做了详细的介绍。新型硅烷锆盐复合产品能够显著提高纳米膜层的耐蚀性,硅烷产品与高泳透力电泳涂料配套使用能够保证涂层的性能,硅烷产品稳定... 评述了金属涂装硅烷前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对其成膜与防腐机理、工艺方法以及硅烷产品的改性做了详细的介绍。新型硅烷锆盐复合产品能够显著提高纳米膜层的耐蚀性,硅烷产品与高泳透力电泳涂料配套使用能够保证涂层的性能,硅烷产品稳定性的提高使其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烷前处理 金属涂装 硅烷锆盐复合膜 附着力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动力客车全铝合金车身顶盖骨架优化设计 被引量:6
8
作者 郝守海 胡蓉 +1 位作者 徐茂林 刘小明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15,共5页
讨论了全铝客车车身顶盖骨架设计过程,以钢结构公交车为参照模型,经过拓扑优化分析和尺寸优化分析,完成了铝合金车身顶盖骨架设计。重点论述了顶盖骨架圆角过渡型材的优化设计过程,指出了骨架局部结构的设计思路:取出优化区域,拓扑优化... 讨论了全铝客车车身顶盖骨架设计过程,以钢结构公交车为参照模型,经过拓扑优化分析和尺寸优化分析,完成了铝合金车身顶盖骨架设计。重点论述了顶盖骨架圆角过渡型材的优化设计过程,指出了骨架局部结构的设计思路:取出优化区域,拓扑优化分析,根据拓扑结果进行结构再现,并对再现模型进行尺寸优化确定结构壁厚,将优化结构放入整体模型中进行分析验证。结果表明,采用过渡圆角的车身骨架模态分析结果优于原车结构,车身顶盖轻量化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客车车身 顶盖骨架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型柴油机的电动增压技术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殷勇 米娇 +2 位作者 赵艳婷 刘子豪 李平 《内燃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4-100,共7页
基于发动机一维性能仿真模型,在某中型柴油机平台及其衍生的混动平台上开展了电动增压系统匹配方案对于整机性能影响的研究。基于柴油机平台研究了不同电动压气机布置形式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并在基于同一柴油机升级的混合动力平台上研... 基于发动机一维性能仿真模型,在某中型柴油机平台及其衍生的混动平台上开展了电动增压系统匹配方案对于整机性能影响的研究。基于柴油机平台研究了不同电动压气机布置形式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并在基于同一柴油机升级的混合动力平台上研究了应用电动压气机的效果。结果表明:柴油机平台上,电动压气机串联布置形式优于并联式。串联前置时低速转矩提升了13%,进气量提升了44%,制动燃油消耗率(brake specific fuel consumption,BSFC)改善了12%;串联后置时转矩提升了11%,进气量提升了37%,BSFC改善了11%。混合动力发动机在功率转矩均可达到相同目标的情况下,串联后置布置形式优于串联前置,BSFC最大可优化11%,采用后置布置须另外加入中冷器,会导致成本提升。总体而言,基于混动平台的电动增压系统,不仅具有动态响应快能解决涡轮的迟滞问题的优势,而且通过优化匹配涡轮增压器和电动增压系统,可以更大程度上提升整车动力性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电动化 混合动力 电动压气机 燃油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总成隔声罩对车外噪声影响仿真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袁正萍 杨少刚 +2 位作者 郝奕 陈钊 曹源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59-62,共4页
以某商用车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发动机动力总成隔声罩方案设计,利用Actran软件作为仿真平台,分别建立了车外噪声原车仿真模型和各设计方案的隔声降噪仿真模型,实现了不同结构、吸声材料及厚度的动力总成隔声罩对车外噪声的影响仿真分析,... 以某商用车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发动机动力总成隔声罩方案设计,利用Actran软件作为仿真平台,分别建立了车外噪声原车仿真模型和各设计方案的隔声降噪仿真模型,实现了不同结构、吸声材料及厚度的动力总成隔声罩对车外噪声的影响仿真分析,并得出最优隔声罩方案,为车外噪声隔声降噪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隔声罩 车外噪声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油底壳穿孔板隔声罩优化设计
11
作者 胡溧 王彬庆 +3 位作者 王佳 谭征宇 杨啟梁 王华伟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7-272,共6页
以某型柴油机的油底壳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声振特性进行识别与分析,确定设计穿孔板隔声罩的共振频带范围。使用粒子群算法针对共振频率进行穿孔板参数的优化设计,再通过阻抗管试验确定小孔分布对吸声性能的影响,并对穿孔板隔声罩进行多目... 以某型柴油机的油底壳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声振特性进行识别与分析,确定设计穿孔板隔声罩的共振频带范围。使用粒子群算法针对共振频率进行穿孔板参数的优化设计,再通过阻抗管试验确定小孔分布对吸声性能的影响,并对穿孔板隔声罩进行多目标形貌优化设计以避开共振及激励频率。目标柴油机上加装优化的油底壳穿孔板隔声罩后,整机总声压级降低0.5 d B,降噪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油底壳 声振特性 穿孔板隔声罩 优化设计 降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柴油机二级增压系统匹配仿真研究
12
作者 赵明昊 殷勇 +1 位作者 赵艳婷 郑尊清 《内燃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74,共11页
为了降低重型柴油机的燃油消耗率,采用GT-POWER软件建立仿真模型,在一台单级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variable geometry turbocharger,VGT)柴油机上开展了二级增压匹配与增压系统参数优化工作。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二级增压系统在匹配点... 为了降低重型柴油机的燃油消耗率,采用GT-POWER软件建立仿真模型,在一台单级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variable geometry turbocharger,VGT)柴油机上开展了二级增压匹配与增压系统参数优化工作。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二级增压系统在匹配点能够以最高效率运行,在全工况都能提供足够的进气流量;完全关闭低压级废气旁通阀,正交优化高压级废气旁通阀开度和米勒循环度,能够进一步降低二级增压发动机的燃油消耗率;降低级间中冷温度能够降低泵气损失,提高增压压力,温度由100℃降至50℃在标定点能够使燃油消耗率降低约3 g/(kW·h)。对二级增压及参数优化工作的燃油消耗率改善效果进行了试验验证,低速工况燃油消耗率整体有所下降,高效点燃油消耗率下降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二级增压 增压匹配 遗传算法 燃油消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煤层气甲烷富集的固体多孔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程春晖 明淑君 +3 位作者 庞磊 田士东 李克伦 李涛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215-6232,共18页
煤层气(CMM)中的甲烷不仅是一种重要的绿色可持续的低碳清洁能源,亦是一种令人担忧的爆炸和温室气体污染物。因此寻找一种稳定且高效的甲烷富集技术,对于增加目前煤炭开采业的安全系数及克服常规天然气短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煤层... 煤层气(CMM)中的甲烷不仅是一种重要的绿色可持续的低碳清洁能源,亦是一种令人担忧的爆炸和温室气体污染物。因此寻找一种稳定且高效的甲烷富集技术,对于增加目前煤炭开采业的安全系数及克服常规天然气短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煤层气中存在大量杂质已成为其工业化大规模利用的关键技术障碍,尤其是对二氧化碳和氮气污染物的高效分离。本文综述了在煤层气甲烷富集真空变压吸附工艺(VPSA)过程中的两个主要方向:二氧化碳捕集(CO_(2)/CH_(2)分离)和天然气净化(CH_(2)/N_(2)分离),其中制备高效分离甲烷气体混合物的固体吸附剂是VPSA技术的核心突破点。进而重点分析和比较了碳基吸附材料、沸石分子筛和金属有机骨架这三种典型的固体吸附剂在上述两个方向上分离或吸附甲烷的差异性与相似性,其中在吸附剂表面耦合不同功能的官能团或在纳米尺度上微调其孔隙结构将是不断提高煤层气甲烷富集吸附分离效率的有效途径。此外还讨论了固体多孔材料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希望在帮助研究人员了解CMM甲烷富集吸附剂的技术前提下,理解并设计出新型吸附剂以期满足工业上多重苛刻的甲烷分离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甲烷富集 固体吸附剂 二氧化碳捕集 天然气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双卷流燃烧室内外室燃油匹配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向荣 周海琴 +2 位作者 万远亮 苏立旺 刘福水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70-76,共7页
为了分析双卷流燃烧室内室燃油质量分数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双卷流燃烧室最佳的内室燃油质量分数范围。首先利用AVL Fire软件仿真计算不同油束夹角下双卷流燃烧室内室燃油质量分数变化,分析内室燃油质量分数变化对发动机的动力性... 为了分析双卷流燃烧室内室燃油质量分数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双卷流燃烧室最佳的内室燃油质量分数范围。首先利用AVL Fire软件仿真计算不同油束夹角下双卷流燃烧室内室燃油质量分数变化,分析内室燃油质量分数变化对发动机的动力性和排放性能的影响,发现内室燃油质量分数约为10%~20%时,发动机指示功率较高,碳烟排放较低。然后总结归纳了内室燃油质量分数随喷油提前角和转速变化的规律。转速增大,内室燃油质量分数减小;喷油提前角增大,内室燃油质量分数增大。研究表明转速提高时,适当增加喷油提前角可以保证内室燃油质量分数处于较优值,使柴油机取得较佳性能。该研究可为双卷流燃烧系统的燃油匹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燃油 匹配 双卷流燃烧室 内室燃油质量分数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场下颗粒阻尼动态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胡溧 涂迪 +1 位作者 杨啟梁 徐贤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1-46,共6页
利用稳态能量流法对直流电磁场作用下颗粒阻尼器的阻尼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振动情况下,通过施加直流电磁场的方法,可以改变颗粒阻尼器阻尼性能;在较低振动加速度幅值(<32.5 m/s^2)下,颗粒体产生的损耗功率和损... 利用稳态能量流法对直流电磁场作用下颗粒阻尼器的阻尼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振动情况下,通过施加直流电磁场的方法,可以改变颗粒阻尼器阻尼性能;在较低振动加速度幅值(<32.5 m/s^2)下,颗粒体产生的损耗功率和损耗因子随电流强度的增强而减小;当振动加速度增大到32.5 m/s^2后,损耗功率和损耗因子会随电流强度的增强而增大。阻尼颗粒的有效质量随激励幅值的增加呈先平缓再降低的趋势,且电流强度的变化对有效质量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颗粒阻尼器 损耗功率 损耗因子 有效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板弹簧迟滞特性的试验与仿真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谢庆喜 周守玉 +2 位作者 张农 张邦基 何衫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32-637,645,共7页
利用动态试验和有限元仿真对某载货汽车后悬架钢板弹簧的"频变"和"幅变"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很好地吻合,而加载幅值对钢板弹簧的迟滞曲线影响较大,而加载频率对其影响甚微。最后通过仿真... 利用动态试验和有限元仿真对某载货汽车后悬架钢板弹簧的"频变"和"幅变"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很好地吻合,而加载幅值对钢板弹簧的迟滞曲线影响较大,而加载频率对其影响甚微。最后通过仿真进一步考察了钢板弹簧片间接触摩擦因数、接触面积、接触阻尼以及预紧力对板簧迟滞特性的影响,为钢板弹簧的正向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弹簧 迟滞特性 试验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动噪声改善方法分析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夏祖国 龚洪 +1 位作者 史建鹏 刘浩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12,共4页
以实际使用中出现严重制动噪声的某前盘式制动器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方法预测制动噪声发生的频率,应用耦合模型来分析子结构模态与耦合系统不稳定模态的关系,从而得出引起制动噪声的主要原因为摩擦片与制动盘的模态耦合和制动盘的面内... 以实际使用中出现严重制动噪声的某前盘式制动器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方法预测制动噪声发生的频率,应用耦合模型来分析子结构模态与耦合系统不稳定模态的关系,从而得出引起制动噪声的主要原因为摩擦片与制动盘的模态耦合和制动盘的面内-面外模态耦合。提出一种修改摩擦片和散热筋结构形式的方法来改善制动噪声,并通过J2521台架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 制动噪声 模态耦合 模态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重型变速器壳体的结构动力学优化 被引量:6
18
作者 杨啟梁 任波 +1 位作者 李瑾宁 胡溧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0-93,共4页
为了改善某重型变速器壳体的动态特性,对其进行了结构动力学优化。对壳体进行了试验模态和计算模态分析。采用结构优化思想对壳体有限元模型进行修正提高了模型精度。以优化壳体第9阶约束模态固有频率(647Hz)为目标,对其主箱13根加强筋... 为了改善某重型变速器壳体的动态特性,对其进行了结构动力学优化。对壳体进行了试验模态和计算模态分析。采用结构优化思想对壳体有限元模型进行修正提高了模型精度。以优化壳体第9阶约束模态固有频率(647Hz)为目标,对其主箱13根加强筋的厚度和高度进行了参数化处理,联合Workbench软件对其进行了"参数关联性分析",获取了参数的灵敏度并将其缩减至4个独立参数。最终对上述参数进行动力学优化,将壳体第9阶固有频率提高至662Hz,避免了壳体发生共振。该研究思路可为类似结构的变速箱动力学优化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变速器壳体 有限元模型修正 参数关联性分析 结构动力学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压条件下柴油的雾化蒸发特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向荣 薛继业 +3 位作者 万远亮 苏立旺 何旭 刘福水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27,共5页
利用高速摄影和纹影法,在可变温度和压力的定容燃烧弹中,模拟发动机的实际运转工况,进行了不同喷油压力和背景压力条件下柴油的雾化蒸发特性试验研究,得出一系列热态喷雾图像。研究表明:喷油压力越高,雾注总的贯穿距离、锥角和投影面积... 利用高速摄影和纹影法,在可变温度和压力的定容燃烧弹中,模拟发动机的实际运转工况,进行了不同喷油压力和背景压力条件下柴油的雾化蒸发特性试验研究,得出一系列热态喷雾图像。研究表明:喷油压力越高,雾注总的贯穿距离、锥角和投影面积越大,但液核的最大贯穿距离、锥角和投影面积变化不大,显著蒸发时刻不断提前,气相部分投影面积增大,混合均匀性改善;随着背景压力的升高,气、液相贯穿距离均下降,雾注总的喷雾锥角增大,雾注面积、液核面积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喷雾 蒸发特性 喷油压力 背景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FI汽油机空燃比控制仿真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蒋炎坤 王松 谢满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4-49,共6页
基于发动机台架试验,建立并标定了进气道燃油喷射单缸汽油机一维仿真模型,探索了空燃比控制的新方法。依据经典控制理论,通过所建空燃比PID控制器与参数整定,实现了稳态空燃比控制。基于x-τ油膜模型,提出了其代数控制X-Y油膜方程,分析... 基于发动机台架试验,建立并标定了进气道燃油喷射单缸汽油机一维仿真模型,探索了空燃比控制的新方法。依据经典控制理论,通过所建空燃比PID控制器与参数整定,实现了稳态空燃比控制。基于x-τ油膜模型,提出了其代数控制X-Y油膜方程,分析了进气道燃油传输过程对空燃比控制的影响;通过燃油阶跃扰动法,对X,Y参数进行识别,获得了X,Y参数MAP图,构建了离散化燃油动态补偿器,实现了空燃比在瞬态工况下的前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 进气道喷射 空燃比 前馈控制 闭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