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如何让牧场实现数智化装备全面和有效运用
1
作者 张幸开 刘李萍 +2 位作者 朱红宾 徐云 包小平 《中国奶牛》 2025年第4期43-46,共4页
随着养殖技术的进步与人力成本攀升,牧场数智化建设变得尤为重要,它通过精准监控、科学管理、资源优化等手段,显著提升了防控能力和管理效率。数据驱动决策为牧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科学基础,推动了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然而,实际落地中,虽... 随着养殖技术的进步与人力成本攀升,牧场数智化建设变得尤为重要,它通过精准监控、科学管理、资源优化等手段,显著提升了防控能力和管理效率。数据驱动决策为牧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科学基础,推动了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然而,实际落地中,虽部分牧场已全面采用了数智化装备,但多数牧场因多种限制,仅局部进行了应用,未能充分发挥其效能。本文分析了数智化建设在牧场应用中的不足,政策、市场、技术风险,并提出针对性措施,旨在促进牧场全面有效利用数智化工具,实现高效管理,最大化提升运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场 数智化 风险 不足 有效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斯坦牛及其与安格斯牛杂交后代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比较
2
作者 杨松 李慧 +9 位作者 孙芳 魏梓恒 卜也 隋欣芯 罗丽 刘春东 武文斌 包小平 许珊珊 侯进焘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11-1221,共11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荷斯坦牛及其与安格斯牛杂交后代(安荷F1代)在直线育肥后的屠宰性能和牛肉品质。【方法】选取荷斯坦阉牛和安荷F1代阉牛各6头,两组试验牛均在2020年6月出生,出生后立即用橡皮筋结扎去势,2月龄时进行断奶,4月龄时...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荷斯坦牛及其与安格斯牛杂交后代(安荷F1代)在直线育肥后的屠宰性能和牛肉品质。【方法】选取荷斯坦阉牛和安荷F1代阉牛各6头,两组试验牛均在2020年6月出生,出生后立即用橡皮筋结扎去势,2月龄时进行断奶,4月龄时开始进行直线育肥,两组试验牛饲粮配方及饲养条件均一致,18月龄进行屠宰。【结果】与荷斯坦阉牛相比,安荷F1代阉牛的宰前活重、胴体重、背膘厚以及眼肌面积均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P<0.01),排酸失重率极显著降低(P<0.01);屠宰率有增加的趋势(P=0.069)。两组试验牛的高档肉块出品率差异明显,其中,荷斯坦阉牛上脑和眼肉的重量占比显著低于安荷F1代阉牛(P<0.05),使得高档肉块的重量占比也呈现明显的下降(P<0.01);在优质肉块中,荷斯坦阉牛的肩肉重量显著高于安荷F1代阉牛(P<0.05)。肉品质方面,荷斯坦阉牛的剪切力比安荷F1代阉牛低(P<0.05);安荷F1代阉牛辣椒肉和外脊部位肉的肌内脂肪含量比荷斯坦阉牛低(P<0.05);杂交后,牛肉中氨基酸及脂肪酸的含量和组成均发生了改变,各部位的变化程度不相一致,安荷F1代阉牛的大黄瓜条肉的氨基酸含量高,但鲜味氨基酸低,脂肪酸的改变主要集中在饱和脂肪酸C15∶0和C16∶0上,安荷F1代阉牛显著高于荷斯坦阉牛(P<0.05)。【结论】相同饲养条件下直线育肥至18月龄,安荷F1代阉牛的屠宰性能优于荷斯坦阉牛,但肌内脂肪沉积能力低于荷斯坦阉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斯坦牛 安格斯牛 杂交 阉牛 屠宰性能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后不同挤奶时间对初乳品质及不同品质初乳对新生犊牛被动免疫转移的影响
3
作者 包小平 崔俊伟 +3 位作者 赵玉龙 郭成 陈明 毕研亮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861-3871,共11页
旨在研究不同挤奶时间对初乳品质的影响及不同品质初乳对新生犊牛被动免疫和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体况良好、临近分娩的荷斯坦二胎奶牛329头,根据奶牛的分娩时间和挤奶时间的间隔,将奶牛分成4组,分别为分娩后2 h内挤奶、分娩后2... 旨在研究不同挤奶时间对初乳品质的影响及不同品质初乳对新生犊牛被动免疫和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体况良好、临近分娩的荷斯坦二胎奶牛329头,根据奶牛的分娩时间和挤奶时间的间隔,将奶牛分成4组,分别为分娩后2 h内挤奶、分娩后2~4 h挤奶、分娩后4~8 h挤奶和分娩后8~12 h挤奶,检测分娩后不同挤奶时间对初乳中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的影响。选择出生日期相近,体重38 kg±2 kg的荷斯坦母犊牛45头,随机分成3组:高IgG组、中IgG组和低IgG组,每组15头母犊牛,均采用4+2饲喂模式(出生后2 h内灌服4 L初乳,出生后6 h灌服2 L初乳)分别饲喂3种不同品质的初乳,初乳IgG含量分别为63.8、37.6和15.6 mg·mL^(-1)。所有犊牛出生后立即采集血液(0 h),2 h内灌服初乳,灌服初乳后24和48 h各采血1次,分析血清中的总蛋白(TP)、IgG、白蛋白(ALB)、C3、C4含量。结果表明:1)分娩后2 h内所挤得初乳,初乳中IgG含量极显著高于分娩后2~4 h、4~8 h和8 h以上所挤得初乳(P<0.01)。2)犊牛出生后在灌服初乳之前,三组犊牛血清TP和IgG含量无明显差异,灌服初乳后24、48 h时,高IgG组犊牛的血清TP、IgG含量极显著高于中IgG组及低IgG组(P<0.01)。3)高IgG组和中IgG组母犊牛24 h、48 h血清平均IgG含量均大于10 mg·mL^(-1)(犊牛被动免疫成功的最低IgG含量),但低IgG组,有5头犊牛在24 h的血清IgG含量达不到10 mg·mL^(-1),被动免疫失败的犊牛占本组犊牛数量的33.3%,有4头犊牛在48 h的血清IgG含量达不到10 mg·mL^(-1),被动免疫失败的犊牛占本组犊牛总数的26.7%。综上所述,奶牛分娩后挤奶间隔时间越短初乳品质越高,挤奶间隔时间控制在2 h内,初乳中IgG的含量最高;品质较高的初乳有助于新生犊牛被动免疫成功并对血清免疫指标产生有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 初乳品质 被动免疫转移 血清免疫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智能监控系统改善大型牧场奶牛繁殖性能的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户如霞 张力 +1 位作者 李广臣 陈波 《中国奶牛》 2021年第2期22-27,共6页
本试验旨在探讨应用智能监控系统对荷斯坦泌乳牛发情揭发率和受胎率的改善情况。试验选用澳亚集团东营神州澳亚四场的2237头泌乳天数为40~200d的各胎次荷斯坦泌乳牛,随机分为2组,未佩带项圈的806头为对照组,另一组佩带有项圈的1431头为... 本试验旨在探讨应用智能监控系统对荷斯坦泌乳牛发情揭发率和受胎率的改善情况。试验选用澳亚集团东营神州澳亚四场的2237头泌乳天数为40~200d的各胎次荷斯坦泌乳牛,随机分为2组,未佩带项圈的806头为对照组,另一组佩带有项圈的1431头为试验组。对照组依靠尾根涂蜡笔进行发情揭发,试验组依靠智能监控系统进行发情揭发,尾根涂蜡笔作为校正对比。另外,对照组和试验组饲喂相同的日粮,采用相同的预同期繁育方案,并且是相同的繁育人员。整个试验期持续6个月。结果表明,试验组发情揭发比例与配种比例都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全期的受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高10个百分点,P<0.05),配次为1、2~3次时的受胎率,试验组分别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情期受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高将近10个百分点,P<0.05);试验组全期的发情揭发率高于对照组(高3个百分点,P>0.05);试验组全期的21d怀孕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高4个百分点,P<0.05)。因此得出,智能监控系统设备可以完全替代人工涂蜡笔进行发情揭发工作,并可提高合计配次受胎率、情期受胎率、发情揭发率和21d怀孕率,以及提高夜间的发情揭发率和受胎率,有助于改善繁育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监控系统 荷斯坦牛 发情揭发率 受胎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监控系统对大型牧场奶牛繁殖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户如霞 张力 +2 位作者 李广臣 陈波 张纯峰 《中国乳业》 2020年第8期39-43,共5页
安乐福智能监控系统是基于大数据、物联网及机械智能学习等高科技技术基础上研发而得的一项新的智能监控技术。在澳亚集团东营神州澳亚万头牧场展开了为期6个月的试验,以研究安乐福智能监控系统在中国大型牧场的应用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安乐福智能监控系统是基于大数据、物联网及机械智能学习等高科技技术基础上研发而得的一项新的智能监控技术。在澳亚集团东营神州澳亚万头牧场展开了为期6个月的试验,以研究安乐福智能监控系统在中国大型牧场的应用对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该智能监控系统可以完全替代人工涂蜡笔进行发情揭发工作,有效降低繁殖人员的工作强度,合计配次受胎率、情期受胎率、发情揭发率和21天怀孕率分别提高10个百分点、10个百分点、3个百分点、4个百分点,提高夜间的发情揭发率和受胎率,进而有助于繁育效率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监控系统 大型牧场 繁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犊牛饲养管理及常见疾病的防治 被引量:2
6
作者 包小平 《中兽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37-39,共3页
新生犊牛是畜牧业中的重要生产对象,其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对提高犊牛成活率以及促进其健康生长具有重要意义。主要探讨新生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如初乳喂养、常规饲养、饮水管理、断奶过渡、环境控制等,分析了常见疾病防治措施,为犊牛... 新生犊牛是畜牧业中的重要生产对象,其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对提高犊牛成活率以及促进其健康生长具有重要意义。主要探讨新生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如初乳喂养、常规饲养、饮水管理、断奶过渡、环境控制等,分析了常见疾病防治措施,为犊牛养殖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犊牛 饲养管理 常见疾病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犊牛饲养管理的关键技术 被引量:2
7
作者 包小平 《中兽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88-90,共3页
奶牛犊牛是奶牛场繁育的重要后备力量,其成活率和生长发育直接影响日后的生产性能。主要分析了犊牛饲养管理的要点方法,包括初乳饲喂、日粮营养、疾病防控、舍饲环境等,并介绍了几种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措施,提出相关疾病防控具体措施... 奶牛犊牛是奶牛场繁育的重要后备力量,其成活率和生长发育直接影响日后的生产性能。主要分析了犊牛饲养管理的要点方法,包括初乳饲喂、日粮营养、疾病防控、舍饲环境等,并介绍了几种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措施,提出相关疾病防控具体措施,为实现奶牛养殖健康可持续化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犊牛 饲养管理 疾病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犊牛饲养管理的技术要点 被引量:1
8
作者 包小平 《北方牧业》 2024年第18期20-20,共1页
在现代畜牧业中,犊牛的养殖管理技术显得尤为关键,鉴于犊牛在生理和免疫系统上的特殊需求,合理的饲养管理措施对于确保生存率、健康以及未来的生产性能具有决定性作用。面对犊牛高死亡率和疾病易感性的挑战,探索和实施科学的饲养管理技... 在现代畜牧业中,犊牛的养殖管理技术显得尤为关键,鉴于犊牛在生理和免疫系统上的特殊需求,合理的饲养管理措施对于确保生存率、健康以及未来的生产性能具有决定性作用。面对犊牛高死亡率和疾病易感性的挑战,探索和实施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可以提升畜牧业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养管理措施 饲养管理技术 现代畜牧业 疾病易感性 免疫系统 犊牛 养殖管理技术 高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加强哺乳期犊牛饲养管理 被引量:1
9
作者 包小平 《北方牧业》 2024年第14期17-17,共1页
1犊牛饲养管理的重要性犊牛饲养管理的重要性不可低估,因为它直接关系到畜牧业的经济效益和畜产品的质量,其中良好的饲养管理不仅可以显著提高犊牛的生存率和健康水平,还为其日后的生长发育奠定坚实基础。作为未来乳牛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1犊牛饲养管理的重要性犊牛饲养管理的重要性不可低估,因为它直接关系到畜牧业的经济效益和畜产品的质量,其中良好的饲养管理不仅可以显著提高犊牛的生存率和健康水平,还为其日后的生长发育奠定坚实基础。作为未来乳牛群的重要组成部分,犊牛的饲养管理,尤其是在关键的哺乳期,对整个牧场的生产力和经济回报具有深远影响,而管理不当则可能导致犊牛生长迟缓、发病率增高甚至死亡率提升,从而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例如,哺乳期犊牛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如果管理不善,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增加疾病的暴发概率。此外,不良的饲养条件可能影响犊牛的消化系统发展,进而影响到其对营养的吸收和利用。因此,通过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措施,确保犊牛在哺乳期得到充分的营养供给和适宜的生活环境,包括精确控制饲料和水的质量、量化供给营养、定期进行健康监测及时预防和控制疾病等,是提高养殖效益的关键,同时提供适宜的生活条件,如恰当的住舍温度、湿度和良好的通风条件,对于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促进犊牛健康成长同样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的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措施 营养供给 哺乳期 养殖效益 通风条件 经济回报 免疫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产期低能饲粮添加过瘤胃赖氨酸对初乳质量、断奶前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蒋青荣 DELELESSE Debele Girma +5 位作者 顾鲲涛 杜超 马露 吴鹏 王建平 卜登攀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164-3173,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围产期低能饲粮添加过瘤胃赖氨酸(RPL)对初乳质量、断奶前犊牛生长性能和瘤胃发酵的影响。试验采用2×2析因试验设计,即能量(产奶净能)水平设为6.40、5.73 M J/kg DM和RPL添加水平设为0、40 g/(d·头)。选取体况... 本试验旨在研究围产期低能饲粮添加过瘤胃赖氨酸(RPL)对初乳质量、断奶前犊牛生长性能和瘤胃发酵的影响。试验采用2×2析因试验设计,即能量(产奶净能)水平设为6.40、5.73 M J/kg DM和RPL添加水平设为0、40 g/(d·头)。选取体况和预产期相近的52头第3胎荷斯坦奶牛,分为4组,分别为基础饲粮(B)组、低能饲粮(L)组、基础饲粮+RPL(BL)组和低能饲粮+RPL(LL)组,每组13头牛。试验从预产期前21天至产后犊牛断奶结束。奶牛产后第1次泌乳时采集初乳,测定初乳中总固形物、蛋白质、脂肪和乳糖、免疫球蛋白(Ig) G、IgM和IgA含量;犊牛出生当天(1日龄)、60日龄测定体重和体尺;犊牛60日龄采集瘤胃液,测定pH、氨态氮(NH3-N)和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结果表明:1)围产期低能饲粮显著降低了初乳总固形物、乳糖和IgM含量(P<0.05);围产母牛饲粮添加RPL对初乳乳糖含量有提高的趋势(P=0.068 2),对其他初乳指标无显著影响(P> 0.05)。2)围产期低能饲粮显著降低了母犊60日龄体重、体高、体斜长和胸围(P<0.05),显著降低了公犊60日龄体斜长和初生胸围(P<0.05)。围产母牛饲粮添加RPL有降低公犊60日龄体重的趋势(P=0.073 0)。3)围产期低能饲粮显著降低了母犊初生体躯指数(P<0.05),对母犊60日龄体躯指数有升高的趋势(P=0.059 6),对公犊初生体躯指数有降低的趋势(P=0.099 1),提高了公犊60日龄体躯指数(P<0.05),降低了公犊60日龄体长指数(P<0.05)。围产母牛饲粮添加RPL对公、母犊体尺指数没有显著影响(P>0.05)。4)围产期低能饲粮显著降低了犊牛瘤胃液中总挥发性脂肪酸、乙酸、丙酸、异丁酸、丁酸、异戊酸和戊酸浓度(P<0.05)。围产母牛饲粮添加RPL对犊牛瘤胃发酵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5)围产母牛饲粮能量水平与添加RPL对奶牛初乳质量指标、断奶前犊牛体重、体尺指标、体尺指数和瘤胃发酵指标均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综上所述,围产期低能饲粮降低了奶牛初乳质量、断奶前犊牛体重、体尺及体尺指数和瘤胃发酵指标;围产期母牛饲粮添加RPL对奶牛初乳质量和断奶前犊牛体重、体尺及体尺指数和瘤胃发酵无不利影响;围产期低能饲粮中添加RPL并不能替代正常标准能量水平饲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能饲粮 过瘤胃赖氨酸 初乳质量 生长性能 瘤胃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