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土资源管理机制创新研究
1
作者 杨立伟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7年第7期46-46,共1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管理国土资源的时候,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便是国土资源管理机制的创新以及改革,重视国土资源的利用和资源保护,从而将国土资源的作用发挥出来,给社会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笔者主要根据实际需要,提出了几项做好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管理国土资源的时候,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便是国土资源管理机制的创新以及改革,重视国土资源的利用和资源保护,从而将国土资源的作用发挥出来,给社会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笔者主要根据实际需要,提出了几项做好国土资源管理创新的措施,希望能够帮助国土资源创新更好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资源 管理机制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OPSIS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研究——以东营市东营区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薄瑞 张剑 +1 位作者 姜广辉 李乐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17年第2期259-263,共5页
针对永久基本农田的特点,从耕地的自然质量条件、基础设施条件等角度,建立东营市东营区永久基本农田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Arc GIS分析获得相关数据,通过TOPSIS法对耕地的综合质量进行排序,最终使用制图输出功... 针对永久基本农田的特点,从耕地的自然质量条件、基础设施条件等角度,建立东营市东营区永久基本农田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Arc GIS分析获得相关数据,通过TOPSIS法对耕地的综合质量进行排序,最终使用制图输出功能实现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可视化,将结果与基本农田划定成果对比。结果表明: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在空间格局上大致呈现出"西南部、北部密集,其他地区稀疏"的态势,和基本农田划定成果存在一定差异;质量上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更好地反映出耕地农业配套设施完善、耕地连片性好、区位条件有利的特性。通过相关资料查阅以及实地踏勘表明,该评价方法具有更好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评价结果可以快速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的建设范围。同时,本次研究成果也为东营区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基本农田 GIS技术 层次分析法 TOPSI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优化研究——以北京市顺义区为例 被引量:23
3
作者 李乐 张凤荣 +2 位作者 张新花 关小克 袁雅琴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16,59,共6页
合理布局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是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新农村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北京市顺义区为例,首先结合《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对公共服务设施的归并特征和实地调查,对顺义区公共服务设施... 合理布局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是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新农村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北京市顺义区为例,首先结合《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对公共服务设施的归并特征和实地调查,对顺义区公共服务设施进行级别划分;其次对农村居民点发展实力与乡镇和区(县)级别公共服务设施的通达性进行分析,并确定未来农村居民点发展模式,作为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优化的空间依据;最后,以农村医卫慈善用地为例进行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优化的方法探讨,研究成果可为编制城乡统筹和区域均衡发展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土地综合整治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公共服务设施 通达性 布局优化 顺义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域的山区景观格局分析和分区研究——以山东省栖霞市为例 被引量:18
4
作者 曹瑞娜 齐伟 +2 位作者 李乐 蒋文惠 曹向生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59-865,共7页
本文以位于胶东半岛中部山区的栖霞市为例,在对整个研究区进行流域提取的基础上,分别统计各流域内的景观指数,并通过聚类分析对整个栖霞市的山区景观进行分区。首先解译2010年Thematic Mapper(TM)遥感影像数据,获得栖霞市景观格局图,以1... 本文以位于胶东半岛中部山区的栖霞市为例,在对整个研究区进行流域提取的基础上,分别统计各流域内的景观指数,并通过聚类分析对整个栖霞市的山区景观进行分区。首先解译2010年Thematic Mapper(TM)遥感影像数据,获得栖霞市景观格局图,以1︰25 000地形图为基础数据源,建立DEM模型,利用ArcGIS水文分析模块将研究区划分为300个子流域。然后根据常用景观格局指数所反映的生态学意义和景观特征信息,并结合研究区内的具体景观结构,选择边缘密度(ED)、多样性指数(SDI)、斑块大小变异系数(PSCOV)、面积加权平均分维数(AWMPFD)和核心区密度(CAD)5个景观指数,并结合各流域的平均高程与空间分布对每一个子流域进行景观格局分析,探讨各子流域景观格局的空间差异,揭示人类活动、自然干扰等各种景观生态机制对区域景观生态的影响。研究结果为:ED值和CAD值随着海拔的增加而逐渐变大,垂直分异特征明显;SDI值呈现出由低海拔向高海拔逐步减少的趋势;PSCOV值随海拔的增加呈现出类似倒"U"形曲线;AWMPFD值不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异特征。最后将这5个指数进行聚类分析,同时利用流域主体景观类型对栖霞市进行景观格局分区,各土地利用类型被划分为3个景观生态类型区。研究结果为:一类区面积最小(10.14%),该区域是农作物种植的稳定农业区,景观结构和规模都很稳定,需要继续保护;二类区面积最大(50.93%),各种景观类型呈现空间交错分布,斑块形状复杂,属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过渡区域,需要加强该区域的土地规划和产业合理布局;三类区面积较大(35.92%),主要集中在中高海拔区域,林地和草坡地居多,开垦难度较大。分区结果能够较好地反映研究区景观生态结构的显著特征与空间分异状况,对栖霞市的土地管理和规划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东半岛 栖霞市 流域 景观指数 生态结构 空间分异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保护问题 被引量:6
5
作者 田翠 《农业与技术》 2018年第6期252-252,共1页
随着城市化建设工作的迅速开展,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扩大了面积。本文主要就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以及生态问题加以阐述,然后就土地资源开发生态保护问题的原因和处理措施详细探究。
关键词 土地资源 开发利用 生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科学发展观视野的土地资源管理策略探讨
6
作者 田翠 《农业与技术》 2017年第12期175-175,共1页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国在进行土地资源管理过程中能够以更加科学的视角进行管理规划,提高土地资源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本文先简要探析科学发展观视野下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就应该如何调整土地资源管理策略进行具体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管理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M图像和GIS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研究 被引量:29
7
作者 赵庚星 李静 +1 位作者 王介勇 酆德柱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78-82,共5页
选择黄河三角洲垦利县为研究区,采用1987~2000年4个时相的TM数字图像,以基于知识与规则的分类方法提取土地利用/覆被信息,分析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的时空变化.通过筛选环境脆弱性因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区环境脆弱性评价.在... 选择黄河三角洲垦利县为研究区,采用1987~2000年4个时相的TM数字图像,以基于知识与规则的分类方法提取土地利用/覆被信息,分析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的时空变化.通过筛选环境脆弱性因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区环境脆弱性评价.在此基础上,通过空间叠加、缓冲区及相关分析模型,系统分析了土地利用/覆被及其变化对环境脆弱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从1987~2000年,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明显,尤其旱地、林草地、盐荒地和滩涂转换频繁,总体生态环境表现出较强的脆弱性及明显的空间规律性;环境脆弱程度与林草地、盐荒地、水域和滩涂4种类型的面积,以及与林草地-旱地、盐荒地,盐荒地-滩涂间的转换高度相关.同时土地利用/覆被与离黄河和渤海的距离及相关水土环境条件关系密切.该研究对环境脆弱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的定量研究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 环境脆弱度 遥感 GIS 黄河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期模拟增温对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芦苇光响应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6
8
作者 孙宝玉 韩广轩 +3 位作者 陈亮 王安东 吴立新 赵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7-176,共10页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地下水位浅,淡咸水交互作用明显,其土壤水盐状况成为影响该地区生态系统关键过程的主要因子。另外,随着气候变暖,黄河三角洲在过去50年(1961—2010年)进入显著升温阶段,温度升高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光...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地下水位浅,淡咸水交互作用明显,其土壤水盐状况成为影响该地区生态系统关键过程的主要因子。另外,随着气候变暖,黄河三角洲在过去50年(1961—2010年)进入显著升温阶段,温度升高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光响应特征,从而影响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演变。采用红外辐射加热器模拟增温,分析了增温对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长季(2015年5月初—2015年10月底)芦苇光响应特征的影响。根据土壤含水量波动情况生长季可分为3个时期,即干旱期、淹水期和湿润期。结果表明,干旱期,10 cm土壤温度升高3.3℃,土壤水分含量升高了9.4%,土壤盐分含量升高了16.7%;盐分增加使芦苇叶片在强光下发生光抑制,并且显著降低最大光合速率(Pnmax)、暗呼吸速率(Rd)、光补偿点(LCP)和光饱和点(LSP)。淹水期,增温对10 cm土壤温度、湿度和盐分均无显著影响,过饱和的水分状况限制叶片光合速率,使得Pnmax达到最低。湿润期,10 cm土壤温度显著升高3.0℃,土壤含水量升高了2.9%,土壤盐分无显著差异;这一阶段,温度升高促进中强光下芦苇叶片的光合速率;同时叶片Pnmax、Rd和LSP分别增加27.7%、14.9%和23.3%。从整个生长季来看,增温使土壤温度显著升高2.9℃,土壤盐分含量升高7.0%,而对光合参数无显著影响。由此可见,在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中,增温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受土壤水盐状况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增温 光响应曲线 光合参数 芦苇 滨海湿地 黄河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头沟煤矿区生态修复功能及生态农业工程规划 被引量:15
9
作者 王德起 王霖琳 +1 位作者 朱海坤 盖海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38-141,共4页
生态环境的破坏已成为中国煤矿区的共性问题,对破坏了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成为现阶段矿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生态修复总体规划的编制是煤矿区生态修复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生态修复功能区划又是生态修复总体规划的首要步骤。以北京市... 生态环境的破坏已成为中国煤矿区的共性问题,对破坏了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成为现阶段矿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生态修复总体规划的编制是煤矿区生态修复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生态修复功能区划又是生态修复总体规划的首要步骤。以北京市门头沟煤矿区的生态修复为例,结合门头沟煤矿区生态修复总体目标,重点探讨了生态修复功能区划的指标体系和方法;将整个研究区划分为生态修复区、生态维护区和生态保持区,分别对3个区的修复方式、修复方向进行了界定,并根据区划结果对生态农业修复工程进行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修复 功能区划 门头沟煤矿区 生态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地非农化视角下地票交易供给侧的激励机制及空间效应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朱凤凯 张凤荣 李乐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19,共9页
研究目的:基于农地非农化模型,从农户与区县政府两个层面,考察指标供给侧的激励机制及空间效应,以期为地票交易供给侧激励效率的完善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法和模型分析法;研究结果:空间上的"指标漂移"受到区域差异的影响,... 研究目的:基于农地非农化模型,从农户与区县政府两个层面,考察指标供给侧的激励机制及空间效应,以期为地票交易供给侧激励效率的完善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法和模型分析法;研究结果:空间上的"指标漂移"受到区域差异的影响,导致农户和区县政府层面上空间激励低效的问题。研究结论:(1)在农户层面,地票增值收益的返还,忽视了宅基地资源价值的空间差异,造成了宅基地退出的空间低效和耕地保护效果的大打折扣;(2)区县政府层面,地票需求者和供给者的双重身份,指标漂移过程中发展权的损失使其缺乏持续供给地票的积极性。(3)供给侧激励的改善需结合地票增值收益的形成和宅基地区位、功能差异,把握地票供给决策的影响因素,形成空间上层次分明、各有侧重的地票供给激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地票制度 农地非农化 激励机制 空间效应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模糊综合评价中的空间隶属度尺度转换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霖琳 薄瑞 张学文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54-457,共4页
本文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应用于区域综合评价的空间模糊综合评判法,在此算法过程中,一个关键过程就是要把不同评价单元的单因子隶属度综合到统一的研究单元上,这个过程在GIS中是一个数据格式的转换,但在实际研究中,也是研究尺度的... 本文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应用于区域综合评价的空间模糊综合评判法,在此算法过程中,一个关键过程就是要把不同评价单元的单因子隶属度综合到统一的研究单元上,这个过程在GIS中是一个数据格式的转换,但在实际研究中,也是研究尺度的转换。本文在提出空间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基本思想的基础上,对该方法的关键问题——空间隶属层的形成原理进行阐述,重点分析了依附于空间数据的隶属度在研究尺度上的转换过程,认为其是由矢量数据统计单元向栅格数据统计单元转换的向下转换过程,并在GIS软件的支持下,进行了此转换过程的实现。确定了"隶属层"的概念,并更新了隶属层支持下的空间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最终使得空间模糊综合评判算法得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模糊综合评价 空间数据尺度 隶属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土地整治项目CO_2排放及减排政策下的情景模拟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茹茹 赵华甫 +1 位作者 吴克宁 李乐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6年第6期177-183,共7页
[目的]揭示农村土地整治的CO_2排放效应,为土地整理的碳排放研究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在项目预算书编制的基础上,采用IPCC清单法,估算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的 CO_2排放量,分析影响CO_2排放的关键因子,模拟不同政策情景下农村土地整治项目CO_... [目的]揭示农村土地整治的CO_2排放效应,为土地整理的碳排放研究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在项目预算书编制的基础上,采用IPCC清单法,估算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的 CO_2排放量,分析影响CO_2排放的关键因子,模拟不同政策情景下农村土地整治项目CO_2排放的变化情况。[结果]项目的 CO_2排放总量约5.50×105t,灌溉与排水工程所占比例最大;水泥是最主要的碳源,占总排放量的92.07%,碳源材料的CO_2排放量直接取决于该类材料的CO_2排放系数及消耗量,间接取决于各单项工程的工程量和工程结构;随着相关节能减排政策力度的加大,减排量也会随之增多。[结论]应在土地整治规划设计中贯彻绿色、低碳、环保的设计理念,重视土地整治的生态效应;加大对水泥、电力、钢铁等能源密集型行业的节能减排力度,严格执行国家减排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CO2排放 减排政策 情景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碱地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及合理取样密度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华杰 陈为峰 +2 位作者 宋富贵 李晓 周虎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120-126,共7页
本研究以东营市河口区新户土地开发项目二期为研究区,运用经典统计法和地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碱解氮等养分以及土壤全盐的空间变异性质进行研究,并对不同采样密度下有机质的空间插值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本研究以东营市河口区新户土地开发项目二期为研究区,运用经典统计法和地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碱解氮等养分以及土壤全盐的空间变异性质进行研究,并对不同采样密度下有机质的空间插值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用均方根误差和相关系数检验不同密度下的插值精度,以确定盐碱地有机质的合理取样密度。结果表明,研究区速效钾的变异系数为18.4%,属于低等程度的变异;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土壤全盐的变异系数在57.4%~76.9%之间,属中等程度变异。研究区的各种土壤属性均具有较好的空间结构,表现出一定的空间自相关性。有机质和速效钾的空间变异性主要影响因素与成土母质、土壤类型、气候条件等有关,而碱解氮、速效磷、土壤全盐的空间变异性与耕作方式及农业生产中施肥等有关。随着采样点密度的增加,克里格插值精度提高,适当减小样点密度可以满足插值分析的需要,充分考虑土壤养分空间变异评价的精度分析,确定研究区土壤有机质合理取样数为111个,合理取样单元为48 hm^2,合理取样间距为692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地 空间变异 地统计学 合理样点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2-2014年黄河口调水调沙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吴立新 赵敏 +1 位作者 李建文 贺文君 《山东林业科技》 2015年第6期23-25,共3页
本文以黄河口实测水文及文献数据为依据,根据调水调沙期间径流量,输沙量及天数的变化,分析黄河口利津站来水来沙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径流量与输沙量年际变化较大,两者之间具有相关性并有同步性变化的特征。调水调沙的天数与径流量成正相... 本文以黄河口实测水文及文献数据为依据,根据调水调沙期间径流量,输沙量及天数的变化,分析黄河口利津站来水来沙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径流量与输沙量年际变化较大,两者之间具有相关性并有同步性变化的特征。调水调沙的天数与径流量成正相关,天数影响输沙量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水调沙 黄河河口 径流量 输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和研究的新方向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雯 《农业与技术》 2016年第18期159-160,共2页
随着时代的进步,3S技术之间的相互配合更加融洽和高效,促进了GIS技术的快速发展。GIS被广泛应用于土地管理、城市规划等领域,有效促进了这些领域的发展和进步,特别是在土地管理领域,更是效果显著。本文以GIS技术的应用特点作为研究基础... 随着时代的进步,3S技术之间的相互配合更加融洽和高效,促进了GIS技术的快速发展。GIS被广泛应用于土地管理、城市规划等领域,有效促进了这些领域的发展和进步,特别是在土地管理领域,更是效果显著。本文以GIS技术的应用特点作为研究基础,重点分析和探讨了其在土地管理领域中的应用,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与期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土地信息管理 应用 面临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口区畜牧养殖用地现状及对策
16
作者 张爱红 《山东畜牧兽医》 2016年第9期74-75,共2页
为更好的发展现代畜牧业,推动我区经济跨越式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近年来,河口区大力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畜牧养殖项目.目前,河口区畜牧养殖品种主要是以奶牛、生猪、肉禽为主,全区规模化牧场已达50余处,另外还有标准化畜牧小区20... 为更好的发展现代畜牧业,推动我区经济跨越式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近年来,河口区大力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畜牧养殖项目.目前,河口区畜牧养殖品种主要是以奶牛、生猪、肉禽为主,全区规模化牧场已达50余处,另外还有标准化畜牧小区200余处,养殖专业户1500余户.其中澳亚集团在河口先后建成了3个万头奶牛场,正邦集团在河口建成了3处年出栏10万头的生猪养殖场,佳发集团建成了存栏3万头的肉牛场,津合股份建成了9处存栏10万只的肉鸭养殖场,规模化养殖场用地矛盾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养殖 河口区 用地 规模化养殖场 现代畜牧业 跨越式发展 养殖专业户 农民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做好土地管理的重要性
17
作者 隋小滨 《南方农业》 2017年第21期77-78,共2页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之一,然而,我国目前的土地管理现状存在着很多不足,出现了土地利用方式粗放、浪费严重,管理过于细化,产权分配较为混乱,违法土地征用等现象。由此可见,土地管理职责越来越重,为了加强土地的管理工作,要做...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之一,然而,我国目前的土地管理现状存在着很多不足,出现了土地利用方式粗放、浪费严重,管理过于细化,产权分配较为混乱,违法土地征用等现象。由此可见,土地管理职责越来越重,为了加强土地的管理工作,要做到保护好耕地、保障好发展、化解好矛盾,并能掌握当前经济发展趋势和用地形势,妥善解决土地管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保护意识 城镇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