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轨迹同步控制快速涂胶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5
1
作者 刘志伟 熊长炜 +1 位作者 梅阳寒 舒雨锋 《机电工程》 CAS 2017年第8期901-905,共5页
针对鞋底、耳机塑料件、手机贴膜、皮革制品等涂胶工艺的效率低下,过于依赖手工操作等问题,将计算机控制技术和运动控制技术应用到涂胶工艺中。以鞋底后帮的轮廓涂胶为例,开展双轨迹同步控制坐标系的分析,建立电机与丝杆的传动之间、运... 针对鞋底、耳机塑料件、手机贴膜、皮革制品等涂胶工艺的效率低下,过于依赖手工操作等问题,将计算机控制技术和运动控制技术应用到涂胶工艺中。以鞋底后帮的轮廓涂胶为例,开展双轨迹同步控制坐标系的分析,建立电机与丝杆的传动之间、运动轴的进给与位置反馈检测之间的关系,提出双轨迹同步控制涂胶路径的方法。在平面轨迹的涂胶控制上对涂胶系统进行了评价,分别进行了多个产品的单轨迹和双轨迹的涂胶工序的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这几个产品采用双轨迹涂胶系统的涂胶工时大约是单轨迹涂胶的1/2,双轨迹同步控制快速涂胶系统可有效地提高涂胶工艺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轨迹 同步控制 涂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与实施 被引量:18
2
作者 郭联金 王国胜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1-133,138,共4页
针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需求与课程特点,指出了传统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的实践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工程能力有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 实践教学改革 液压与气动技术 高职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后帮鞋机全自动涂胶控制系统 被引量:4
3
作者 舒雨锋 张海鹰 《机电工程》 CAS 2013年第9期1109-1112,1122,共5页
针对东莞市鞋机装备制造业自动化程度不高的问题,以及为了降低劳动力成本和避免劳动者直接接触有害物质,将自动控制、图像处理等技术应用到鞋机装备制造业中。对中后帮鞋机涂胶控制部分的应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地分析,提出了... 针对东莞市鞋机装备制造业自动化程度不高的问题,以及为了降低劳动力成本和避免劳动者直接接触有害物质,将自动控制、图像处理等技术应用到鞋机装备制造业中。对中后帮鞋机涂胶控制部分的应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地分析,提出了基于图像处理的全自动控制方案;研究并建立了图像处理与运动控制的无缝连接方法,通过CCD相机采集鞋楦图像,再利用图像处理算法,得到了鞋楦边缘轨迹坐标,进而将其输入到基于PC的运动控制卡中,通过开发设计的软件,使图像处理后的轨迹直接实时驱动运动控制执行机构;最后,在中后帮鞋机上进行了试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无需工作人员对不同的鞋样涂胶路径进行反复示教,操作简单,且能大大地提高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运动控制 涂胶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制造背景下机电专业实训室的升级改造 被引量:19
4
作者 郭联金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8-161,231,共5页
为满足《中国制造2025》制造强国战略和智能制造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充分发挥实训室在高职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对学校原有的YL-335B自动化生产线实训台进行了升级和改造。采用性能更好的第三代PLC控制器,丰富设备的控... 为满足《中国制造2025》制造强国战略和智能制造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充分发挥实训室在高职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对学校原有的YL-335B自动化生产线实训台进行了升级和改造。采用性能更好的第三代PLC控制器,丰富设备的控制功能;增加FX3U-ENET-ADP以太网通信模块,拓展设备的网络通信能力;新增工业机器人、机器视觉检测单元,设计出多模块综合性实训项目;新建3D打印创新实训室,可以把数字化模型打印为实际产品。实训室及时更新和优化了实训资源,促进课程和教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制造 实训平台建设 职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机液压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4
5
作者 周晶 江新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0-112,共3页
探讨一种基于PLC的压力机液压控制系统的设计,主要阐述了压力机的功能设计、液压回路的设计和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并利用宇龙机电控制仿真软件对压力机的液压控制回路进行联合仿真。
关键词 液压控制系统 PLC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创客教育的机遇、挑战与路径探析 被引量:25
6
作者 郭联金 万松峰 王国胜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20-224,共5页
现代先进制造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促成了创客与教育的机缘偶合,高职院校应借鉴和引入创客理念,营造校园创客文化,实施创客教育,培养自主探究、开放学习、动手实践、融合创新的校园创客。在创客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创客空间、创客... 现代先进制造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促成了创客与教育的机缘偶合,高职院校应借鉴和引入创客理念,营造校园创客文化,实施创客教育,培养自主探究、开放学习、动手实践、融合创新的校园创客。在创客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创客空间、创客课程、创客导师等方面的困难,需要综合统筹、跨界合作,形成合力,共同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创客教育 创客文化 创客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中的蚁群优化算法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左大利 聂清彬 +1 位作者 张莉萍 丁度坤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4-48,共5页
针对将传统蚁群算法引入到移动机器人的路径规划当中会存在收敛速度慢、效率低下、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甚至出现死锁等缺陷,提出一种改进的蚁群算法,以栅格法建立机器人工作环境,改进信息素的更新方式,设置信息素浓度的阀值,引入死锁处理... 针对将传统蚁群算法引入到移动机器人的路径规划当中会存在收敛速度慢、效率低下、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甚至出现死锁等缺陷,提出一种改进的蚁群算法,以栅格法建立机器人工作环境,改进信息素的更新方式,设置信息素浓度的阀值,引入死锁处理策略,改进状态转移概率,增加解的多样性。在栅格环境下对移动机器人的路径规划进行仿真测试,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蚁群算法能缩小对最优路径的搜索范围,降低迭代次数,提高对最优解的搜索效率,能获得全局最优无碰撞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规划 移动机器人 蚁群算法 栅格法 最优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制造类专业趣味性教学改革实践 被引量:11
8
作者 左大利 李笑勉 +1 位作者 张伟文 吴铁军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6-148,190,共4页
从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3个方面提出了高职院校机械制造类专业的趣味性教学改革思路,并在多门课程中进行了教学实践探索。结果表明,趣味性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效果显著。
关键词 机械制造课程 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创客教育构建创新创业新生态 被引量:15
9
作者 郭联金 王国胜 万松峰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70-173,共4页
分析了"创客"教育的丰富内涵及其为学校教育带来的新活力、无限的潜能和价值。提出大力发展创客教育,在全社会构建创新创业的良好新生态,要从营造创客文化氛围、构建创客环境、变革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塑造教师创客等多... 分析了"创客"教育的丰富内涵及其为学校教育带来的新活力、无限的潜能和价值。提出大力发展创客教育,在全社会构建创新创业的良好新生态,要从营造创客文化氛围、构建创客环境、变革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塑造教师创客等多方面形成合力,并贯穿于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和体系中,协同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客教育 创新与创业教育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构云环境下基于分簇的云资源感知任务调度方案 被引量:6
10
作者 江务学 魏文国 +1 位作者 丁度坤 李菲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422-3425,共4页
针对提高异构云平台中资源调度的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任务和资源分簇的异构云计算平台任务调度方案。利用K-means算法,根据任务的CPU和I/O处理时间对任务分簇,根据资源的计算能力对资源分簇;然后,将任务簇对应到合适的资源簇,并利用最... 针对提高异构云平台中资源调度的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任务和资源分簇的异构云计算平台任务调度方案。利用K-means算法,根据任务的CPU和I/O处理时间对任务分簇,根据资源的计算能力对资源分簇;然后,将任务簇对应到合适的资源簇,并利用最早截止时间优先(EDF)算法对任务簇中的独立任务进行调度,利用提出的改进型最小关键路径(MCP)算法对依赖性任务进行调度。实验结果表明,在资源异构的云计算环境中,该方案执行任务时间短、能耗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云计算平台 任务调度 分簇 K-MEANS算法 最早截止时间优先 最小关键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luidSIM在液压与气动控制仿真实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1
作者 郭联金 潘斌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1-126,共6页
采用基于FluidSIM软件的系统仿真技术,简化了液压与气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分析。介绍了最新版FluidSIM软件的功能特点,并分别通过电液比例控制系统的建模及仿真、气动步进顺控系统的建模及仿真两个实例,说明FluidSIM在现代液压与气动控... 采用基于FluidSIM软件的系统仿真技术,简化了液压与气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分析。介绍了最新版FluidSIM软件的功能特点,并分别通过电液比例控制系统的建模及仿真、气动步进顺控系统的建模及仿真两个实例,说明FluidSIM在现代液压与气动控制新技术中的应用方法和实现过程。仿真过程及结果表明,FluidSIM的运用有助于液压与气动控制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工程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比例位置控制 气动控制系统 仿真实验 FLUIDS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Y-7t型重箱转载机械臂的运动学求解与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舒雨锋 范四立 熊长炜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7-50,共4页
以QY-7t型重箱转载机械臂为研究对象,绘制了其三维结构图,阐释了各关节的运动特点,基于标准的D-H参数建模法确定了各关节坐标系及参数表,推导了机械臂的正、逆运动学方程,列示了逆解唯一性的程序求解原理图,并结合所建立的运动学方程,... 以QY-7t型重箱转载机械臂为研究对象,绘制了其三维结构图,阐释了各关节的运动特点,基于标准的D-H参数建模法确定了各关节坐标系及参数表,推导了机械臂的正、逆运动学方程,列示了逆解唯一性的程序求解原理图,并结合所建立的运动学方程,验证了机械臂末端位置能够满足其作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臂 D-H模型 运动学方程 轨迹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NN与BP神经网络在钢板表面缺陷分类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郭联金 罗炳军 《机电工程》 CAS 2015年第3期352-357,共6页
针对钢板表面缺陷图像信噪比低、特征复杂多变而导致现有的钢板表面缺陷模式识别与分类方法存在的实时性差、精度低、适应性差等问题,研究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分类器,以实现对钢板表面缺陷进行实时有效的分类识别。根据钢板表面划痕、... 针对钢板表面缺陷图像信噪比低、特征复杂多变而导致现有的钢板表面缺陷模式识别与分类方法存在的实时性差、精度低、适应性差等问题,研究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分类器,以实现对钢板表面缺陷进行实时有效的分类识别。根据钢板表面划痕、麻点、夹杂、锈蚀、辊印5类缺陷的特点,从缺陷图像信号中提取了几何特征、灰度特征和Hu矩特征,选取了能够比较全面表征缺陷特征信息的13维特征向量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数据,为缺陷识别和分类提供了依据。分别构造了概率神经网络PNN和BP神经网络分类器,对钢板的表面缺陷进行了分类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PNN和BP神经网络的识别率分别为87%和81%。PNN在识别准确率、训练速度、追加样本的能力等几方面的综合性能优于BP神经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NN BP神经网络 钢板表面 缺陷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Z-Map留量模型的补加工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建元 刘世能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4-157,共4页
补加工是CAM软件编程的关键技术之一,补加工就是适时确定毛坯的残留状态及残留量并据此生成相应刀具的精简高效、科学合理的刀轨。Z-Map留量模型是一种描述留量的几何模型,毛坯加工过程中不断变化的数字模型由大量的Z-Map点构成,Z-Map... 补加工是CAM软件编程的关键技术之一,补加工就是适时确定毛坯的残留状态及残留量并据此生成相应刀具的精简高效、科学合理的刀轨。Z-Map留量模型是一种描述留量的几何模型,毛坯加工过程中不断变化的数字模型由大量的Z-Map点构成,Z-Map留量模型能如实反映毛坯适时的残留状态、可自动识别补加工区域且计算简单,对传统Z-Map留量模型的改进处理可提高加工精度及运算处理速度。基于Z-Map留量模型CAM软件易于实现补加工编程智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Map留量模型 补加工 截交线 三角形网格 平坦度系数 二叉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承润滑膜厚度超声检测法的可检测范围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于剑锋 徐新平 丁度坤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8-131,159,共5页
对于轴承润滑膜度的超声检测,分析了影响刚度模型检测法可检测范围与检测准确性的因素,对比了两种不同轴承材料时刚度模型法可检测厚度范围的变化情况,并进行了实验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检测轴承与轴颈的介质材料对刚度模型法可检测范... 对于轴承润滑膜度的超声检测,分析了影响刚度模型检测法可检测范围与检测准确性的因素,对比了两种不同轴承材料时刚度模型法可检测厚度范围的变化情况,并进行了实验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检测轴承与轴颈的介质材料对刚度模型法可检测范围影响较大,不同材料时刚度模型法具有不同的可检测厚度范围.以水润滑轴承材料为例,轴承材料为不锈钢时,刚度模型法最大可检测厚度约为10 μL ,并且亚微米级厚度的检测分辨率高于微米级;当轴承材料为石墨时,刚度模型法更适合于2-50 范围内润滑膜度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膜 超声检测 刚度模型法 检测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微小孔电火花加工模糊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梅阳寒 《机电工程》 CAS 2012年第9期1061-1064,1094,共5页
针对微小孔电火花加工(EDM)放电环境恶劣、放电间隙状态复杂多变,以及采用传统的PID控制策略难于达到预期效果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层压电陶瓷叠加驱动下的控制策略,并对其进行了控制算法研究,设计了一种微小孔电加工微进给模糊PID... 针对微小孔电火花加工(EDM)放电环境恶劣、放电间隙状态复杂多变,以及采用传统的PID控制策略难于达到预期效果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层压电陶瓷叠加驱动下的控制策略,并对其进行了控制算法研究,设计了一种微小孔电加工微进给模糊PID自适应控制系统,并进行了仿真试验来验证其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模糊自适应控制策略能加快微进给系统的响应速度,具有稳定性好、精度高等优点,并得到了良好的控制效果,为微小孔电加工机床的实际应用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孔 电火花加工 放电检测 模糊控制策略 微进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自动偏光片贴覆机贴覆精度超差原因探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左大利 吴悦明 +1 位作者 李晋芳 肖云湖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30-35,9,共7页
LPL-0703A型全自动偏光片贴覆机在试生产过程中偏差超过0.200 mm的企业标准。经过分析发现,偏差主要来源于偏光片校正、偏光片搬运、LCD校正及偏光片贴覆等4个环节。为进一步探究各个环节对贴覆精度的影响程度,以便有针对性地制订优化方... LPL-0703A型全自动偏光片贴覆机在试生产过程中偏差超过0.200 mm的企业标准。经过分析发现,偏差主要来源于偏光片校正、偏光片搬运、LCD校正及偏光片贴覆等4个环节。为进一步探究各个环节对贴覆精度的影响程度,以便有针对性地制订优化方案,设计了相应的实验分别测试和分析了各个环节偏差的大小和所占的比重。实验结果表明:偏光片贴覆偏差和搬运偏差对贴覆机的综合精度影响较大,而偏光片和LCD校正偏差的影响甚微。由此,对贴覆机进行了优化,其综合偏差控制到0.200 mm以内,满足了企业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光片 贴覆机 LCD 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瑞利法的压电微夹持器动力学建模与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龙根 陈永刚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11,共3页
压电微夹持器优越的动力学性能对引线键合设备高效工作和延长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瑞利法对压电微夹持器进行动力学建模,并将结果与其他求解结果进行对比,证明了瑞利法求解结果更接近精确解。在搭建动力学模型基础上采用遗传... 压电微夹持器优越的动力学性能对引线键合设备高效工作和延长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瑞利法对压电微夹持器进行动力学建模,并将结果与其他求解结果进行对比,证明了瑞利法求解结果更接近精确解。在搭建动力学模型基础上采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得到动力学结构最优配置。研究结果为更深入开展压电微夹持器动力学分析提供了一定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利法 压电微夹持器 动力学模型 遗传算法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助剂TKM80在木塑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雷芳 岑兰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0-52,共3页
研究了加工助剂60NSF,TKM80,WB16对聚丙烯(PP)基木塑复合材料机械性能和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60NSF,TKM80,WB16这3种助剂中TKM80对木塑复合材料机械性能的提高最大,与未加TKM80比较,当TKM80用量为7.5份时,木塑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提... 研究了加工助剂60NSF,TKM80,WB16对聚丙烯(PP)基木塑复合材料机械性能和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60NSF,TKM80,WB16这3种助剂中TKM80对木塑复合材料机械性能的提高最大,与未加TKM80比较,当TKM80用量为7.5份时,木塑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提高20.9%,冲击强度提高55.6%,加工流变性得到很大的提高;从试样的冲击断裂面的扫描电镜照片,可以看出TKM80能够提高木粉在PP基体中的分散性,并改善PP与木粉之间的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塑复合材料 加工助剂 分散性 聚丙烯 机械性能 流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序分析的全自动高速LCM覆膜机设计
20
作者 左大利 吴悦明 +1 位作者 李晋芳 肖云湖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9-33,共5页
针对传统的半自动LCM覆膜机工作效率低的问题,企业提出覆膜节拍为3.5 s/pcs的在线式全自动覆膜机的需求。在分析覆膜机核心技术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在线式全自动高速覆膜机的初步方案,并利用时序分析法,分别对覆膜机膜片供给侧和LCM... 针对传统的半自动LCM覆膜机工作效率低的问题,企业提出覆膜节拍为3.5 s/pcs的在线式全自动覆膜机的需求。在分析覆膜机核心技术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在线式全自动高速覆膜机的初步方案,并利用时序分析法,分别对覆膜机膜片供给侧和LCM供给侧的作业时间进行分析;然后,根据时序分析结果分别对膜片供给侧和LCM供给侧的结构进行优化,确保了两侧作业进度的一致性,最终确定的整机方案覆膜节拍可达3.0 s/pcs。依据该方案设计出了虚拟样机,并在与企业合作的项目研发中制造出了该款覆膜机,目前已成功地应用于企业的生产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M 全自动高速覆膜机 时序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