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井地电磁法在塔河油田剩余油评价中的应用探索
1
作者 马学军 侯海龙 +5 位作者 张庆 赵国 曲昕馨 许士朝 李清坤 刘娟 《石油物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4-186,共13页
塔河油田超深碳酸盐岩储层经过多年开发,水侵井逐年增多,储层油、气和水的关系极其复杂,为此,利用井地电磁法开展了剩余油分布探测的应用探索研究。针对超深小尺寸目标识别难题,通过井中目的层段10 m或5 m间距多位置电磁场激发,地面采用... 塔河油田超深碳酸盐岩储层经过多年开发,水侵井逐年增多,储层油、气和水的关系极其复杂,为此,利用井地电磁法开展了剩余油分布探测的应用探索研究。针对超深小尺寸目标识别难题,通过井中目的层段10 m或5 m间距多位置电磁场激发,地面采用25 m×25 m高密度大面积阵列数据采集,获取了高质量井地电磁三维数据集,进而开展数据预处理、三维差分相位异常处理、三维差分视电阻率处理和三维电阻率反演,获得了激发井段差分视电阻率(反映电性特征)、差分相位异常(反映激发极化性特征)和电阻率的三维地电结构模型,最后,利用测井解释成果进行标定,对目标区的剩余油空间分布进行刻画和解释,解释结果与生产井已有成果资料吻合。应用结果表明,井地电磁法为解决超深复杂碳酸盐岩储层剩余油的分布评价难题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碳酸盐岩 井地电磁法 电阻率反演 差分异常 剩余油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河坳陷高效油气勘探综合物探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索孝东 王泽丹 +3 位作者 石东阳 杨俊 李燕丽 张宇飞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8-619,共12页
针对临河坳陷主力生烃凹陷不清、构造及地层难以落实、成藏目标不清、突破井位难以落实等长期以来制约勘探的难点问题,提出了适用勘探新区高效勘探的技术路线及关键技术。以基于多种灵活约束机制的中浅层重力多密度界面反演及归一式重... 针对临河坳陷主力生烃凹陷不清、构造及地层难以落实、成藏目标不清、突破井位难以落实等长期以来制约勘探的难点问题,提出了适用勘探新区高效勘探的技术路线及关键技术。以基于多种灵活约束机制的中浅层重力多密度界面反演及归一式重力正演剥层为核心,利用深层目标重力异常提取技术重新认识了临河坳陷地质结构。淖西深洼槽是临河坳陷的主力生烃区,临河坳陷南斜坡受黄河断陷槽控制,发育了中央断垒式潜山披覆构造带,具备两侧双源供烃的有利成藏条件,具有巨大的油气勘探潜力;提出并应用基于井、震资料控制的时频电磁模拟退火电阻率约束反演及基于精细地电结构模型的极化率约束反演等时频电磁目标储层油气检测技术,提高了深层目标的电性分辨率及目标储层的油气预测精度,快速锁定JH2x、LH1x及XH1井等靶区目标,为临河坳陷油气勘探的突破发挥了关键先导性作用,为低勘探程度新区、特别是盆地深层油气勘探提供了有效的方法与技术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度重力勘探 重力多界面反演 重力剥层技术 时频电磁 电磁—井—震联合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磁电综合勘探技术在伊犁盆地昭苏-特克斯坳陷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王耀辉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12期45-49,5-6,共5页
为尽快查清伊犁盆地昭苏-特克斯坳陷的基底结构、断裂展布等情况,2009年新疆油田在该区开展了高精度的重磁电综合勘探工作。通过重磁电综合勘探与解释,查清了研究区的构造基本轮廓,划分了断裂体系及火成岩分布情况。研究区具体划分为4... 为尽快查清伊犁盆地昭苏-特克斯坳陷的基底结构、断裂展布等情况,2009年新疆油田在该区开展了高精度的重磁电综合勘探工作。通过重磁电综合勘探与解释,查清了研究区的构造基本轮廓,划分了断裂体系及火成岩分布情况。研究区具体划分为4个二级构造单元20个局部构造,各构造单元之间以断裂相接触;共解释大小断裂26条及5个火成岩带,为下一步勘探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磁电综合勘探 综合解释 伊犁盆地 昭苏-特克斯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地雷达频率域2.5维正演 被引量:5
4
作者 戴世坤 欧阳振崇 +5 位作者 周印明 张钱江 李昆 赵东东 陈轻蕊 凌嘉宣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5-153,共9页
该文从频率域电磁法满足的控制方程出发,采用有限单元法实现了频率域2.5维探地雷达(GPR)正演模拟。重点分析了波数域电磁场谱随相对介电常数和收发距变化的规律,探讨了2.5维GPR正演模拟的波数选取问题;基于Open MP并行算法与串行算法的... 该文从频率域电磁法满足的控制方程出发,采用有限单元法实现了频率域2.5维探地雷达(GPR)正演模拟。重点分析了波数域电磁场谱随相对介电常数和收发距变化的规律,探讨了2.5维GPR正演模拟的波数选取问题;基于Open MP并行算法与串行算法的计算效率对比,表明频率域2.5维GPR数值模拟方法具有高效率、高精度和高度并行性的特点,为雷达正演提供重要理论参考依据和技术支撑,是GPR全波形反演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地雷达 正演 2.5维 频率域 波数选取 Open MP 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频电磁法多分量联合反演及在川西火成岩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郭鸿喜 曹杨 +3 位作者 何宇霖 王轶 杨俊 邝锡汉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52-458,I0008,I0009,共9页
近年来,非地震勘探在川西地区火成岩、深层结构和断裂研究方面发挥了一定的指导作用,特别是时频电磁法通过弱异常信息提取、精细反演,在寻找火山通道、探索火山岩形成机制方面效果良好。由于人工场源的存在,其产生的非平面波效应、阴影... 近年来,非地震勘探在川西地区火成岩、深层结构和断裂研究方面发挥了一定的指导作用,特别是时频电磁法通过弱异常信息提取、精细反演,在寻找火山通道、探索火山岩形成机制方面效果良好。由于人工场源的存在,其产生的非平面波效应、阴影效应以及场源附加效应会造成资料反演的多解性,使数据反演成像的质量偏低,甚至造成假异常。多分量电磁场反演是克服上述困难的一种有效手段。从时频电磁勘探的原理出发,推导了二维模型三维源九点差分结构的有限差分正演公式。根据正则化反演原理,构造了多分量联合反演目标函数,推导了适合时频电磁法的多分量联合反演算法。为了平衡不同分量之间数量级的差异,在反演过程中增加了动态平衡系数。理论模型测试结果表明,相对于单分量数据反演,多分量联合反演对模型恢复的效果更好。加噪模型数据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正确、可靠,同时具有较好的抗噪性。利用该方法对川西地区实测时频电磁数据进行处理,反演结果与钻井信息和其他已知信息吻合,证明该算法实用且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频电磁法 多分量联合反演 火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车坳陷米斯布拉克地区化探异常的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林玉祥 朱传真 张岗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64-269,共6页
应用影响因素校正及趋势拟合分析方法,对库车坳陷米斯布拉克地区地球化学背景及化探异常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黒英1井—米斯布拉克—卡路康下一线、沙拉依塔木—黑英山乡一线及满族塔木附近化探指标值较高,也是化探异常... 应用影响因素校正及趋势拟合分析方法,对库车坳陷米斯布拉克地区地球化学背景及化探异常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黒英1井—米斯布拉克—卡路康下一线、沙拉依塔木—黑英山乡一线及满族塔木附近化探指标值较高,也是化探异常主要分布区。根据单指标异常级别、组合及配置关系,识别出16个综合异常。根据综合异常所处的构造位置、分布特征及其组合关系,又划分出了5个有利—最有利和有远景的综合异常区,其中,中部环状综合异常区为最有利油气勘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库车坳陷 米斯布拉克地区 油气化探 异常特征 异常区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二叠系火山岩裂隙式喷发模式探讨 被引量:9
7
作者 刘鹏 陈康 +3 位作者 何青林 王鹏 刘泽彬 刘志刚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89-397,I0013,I0014,共11页
2018年YT1井在二叠系火山角砾熔岩中获得工业气流,掀起了四川盆地火山岩勘探的热潮。受地震资料品质的影响,火山机构及喷发模式的认识尚存在不足,导致随后完钻的ZJ2井等缺失爆发相地层。为此,从火山通道刻画入手,开展重磁电震联合研究,... 2018年YT1井在二叠系火山角砾熔岩中获得工业气流,掀起了四川盆地火山岩勘探的热潮。受地震资料品质的影响,火山机构及喷发模式的认识尚存在不足,导致随后完钻的ZJ2井等缺失爆发相地层。为此,从火山通道刻画入手,开展重磁电震联合研究,落实火山岩沿基底断裂之间剪切带(破碎带)裂隙式喷发的特征,系统建立四川盆地内部火山机构模式,有效预测了火山机构平面展布规律。应用该方法部署的TF2井钻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为四川盆地火山岩特殊岩性体勘探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火山岩 剪切带 喷发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J法微动探测的表层结构调查 被引量:1
8
作者 赵容容 杨振涛 +3 位作者 任承豪 周鑫 王轶 陈伟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89-800,共12页
三维地震勘探常常处于城镇、道路等无法实施微测井等静校正方法的区域,近期人们尝试利用微动调查替代现有的静校正方法,取得了一定效果。现今微动调查在石油勘探的应用中主要通过提取面波频散曲线反演地层速度结构。该方法在石油勘探领... 三维地震勘探常常处于城镇、道路等无法实施微测井等静校正方法的区域,近期人们尝试利用微动调查替代现有的静校正方法,取得了一定效果。现今微动调查在石油勘探的应用中主要通过提取面波频散曲线反演地层速度结构。该方法在石油勘探领域仍处于起步阶段,作为核心技术的频散成像方法种类繁多,其中2019年提出的频率—贝塞尔变换法(Frequency‑Bessel,F‑J)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相比空间自相关方法(SPAC),F‑J方法在利用背景噪声高阶模式面波成像上具有巨大优势。为了更好地研究F‑J方法的适用性,首先利用合成数据分析了不同观测系统和采集参数对F‑J成像的影响;然后利用四川某地实际噪声数据分析了不同观测系统、采集时间对F‑J频散成像的影响。实际应用中采用分段择优叠加得到的频散谱,可有效提高频散谱成像质量,为准确提取频散曲线提供了数据基础。进一步对比测井数据,发现利用基阶、高阶模式频散曲线进行多模式联合反演可精确地反演地层结构,使经济、高效地获得表层结构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动 瑞雷波 高阶面波 基阶面波 频率—贝塞尔变换(F‑J) 空间自相关(SP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频电磁法勘探在尼日尔A区块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2
9
作者 孙志华 付吉林 +2 位作者 杨书江 覃荆城 赵志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1期147-151,169-170+162,共5页
尼日尔A区块地层介质纵向电性差异及流体极化效应明显,有利于应用时频电磁法勘探。根据此方法在该区可提取多种反映油气异常的参数,如极化参数、频率相关参数、时间常数、相位异常、振幅异常及电阻率异常。根据上述多种异常参数结合已... 尼日尔A区块地层介质纵向电性差异及流体极化效应明显,有利于应用时频电磁法勘探。根据此方法在该区可提取多种反映油气异常的参数,如极化参数、频率相关参数、时间常数、相位异常、振幅异常及电阻率异常。根据上述多种异常参数结合已知井的钻井结果进行分析,并制定利用上述异常参数评价油气显示的标准和原则,由此划分异常区带,以指导油气勘探,见到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频电磁法 极化率异常 电阻率剖面 油气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频电磁(TFEM)勘探技术:数据采集系统 被引量:18
10
作者 何展翔 陈忠昌 +3 位作者 任文静 庞恒昌 田志权 沈义斌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31-1138,937,共9页
大功率电磁仪器系统是深部矿产资源勘探的基础,发展大功率、高精度电磁仪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深层油气勘探需求开发的时频电磁(TFEM)勘探仪器系统,可同时实现时间域和频率域电磁一体化勘探。模拟研究证明,该系统的技术指标能够满足时... 大功率电磁仪器系统是深部矿产资源勘探的基础,发展大功率、高精度电磁仪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深层油气勘探需求开发的时频电磁(TFEM)勘探仪器系统,可同时实现时间域和频率域电磁一体化勘探。模拟研究证明,该系统的技术指标能够满足时间域与频率域、电法与磁法的一体化勘探要求,亦可实现近区和远区的数据采集。这套由东方地球物理公司(BGP)自主研制的时频电磁法仪器系统包括大功率恒流电磁发射机、分布式/节点式多类型电磁信号接收机等。接收机的动态范围大于120dB,可接收信号的频率范围是0.001~500Hz,数据采集实验证明其技术指标达到了国际同类仪器水平,可为中国深部资源勘探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频电磁(TFEM)仪器 对比测试 产业化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频电磁(TFEM)技术:数据处理 被引量:12
11
作者 何展翔 董卫斌 +3 位作者 赵国 侯宇健 沈义斌 刘雪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91-1399,I0008,I0009,共11页
时频电磁(TFEM)技术应用于油气勘探已二十余年,发挥了重要作用,系统研究数据处理对于该方法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厘清了TFEM数据处理流程,分析了数据处理的特点和优势;给出了电磁属性的概念,改进了主要电磁属性参数提取方法,明确了T... 时频电磁(TFEM)技术应用于油气勘探已二十余年,发挥了重要作用,系统研究数据处理对于该方法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厘清了TFEM数据处理流程,分析了数据处理的特点和优势;给出了电磁属性的概念,改进了主要电磁属性参数提取方法,明确了TFEM法油水识别因子;进一步论述了储层目标多解性的约束处理解释方法。展示了实际探区的含油含水实例,实际剖面显示出油气因子与地震异常的叠加能够更好地指示有利含油目标,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为TFEM数据处理方法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频电磁(TFEM) 数据处理 电磁属性 油气检测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地震联合研究深层火山岩储层——以辽东凹陷火山岩勘探为例 被引量:9
12
作者 徐桂芬 何展翔 +1 位作者 石艳玲 董卫斌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37-946,I0014,共11页
深层火山岩地层地震反射杂乱,使火山岩油藏的探测异常困难。针对火山岩储层制定了针对性的技术路线,采用电磁-地震联合模拟退火约束反演、利用钻井标定和地震构建浅层模型,提高深层的反演分辨率;通过岩性分析,揭示工区火山岩电性变化规... 深层火山岩地层地震反射杂乱,使火山岩油藏的探测异常困难。针对火山岩储层制定了针对性的技术路线,采用电磁-地震联合模拟退火约束反演、利用钻井标定和地震构建浅层模型,提高深层的反演分辨率;通过岩性分析,揭示工区火山岩电性变化规律,提出以电性变化节律编码技术解释储层,有效识别出沙三段多期次火山岩及相带分布,精细刻画粗面岩的分布特征,为探测类似的复杂目标提供了可行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地震联合约束反演 火山岩 节律编码 辽东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MT数据处理解释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胡祖志 刘云祥 +3 位作者 孟玉宇 刘娟 宋绍江 刘雪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324-329,20,共7页
GeoGME是一款具有重、磁、电数据全流程处理解释功能的软件,可采用该系统的处理技术和地震解释系统对三维电磁资料进行处理解释。利用三维大地电磁(MT)反演技术处理了大杨树盆地南部火成岩分布区实测三维电磁资料,实测与反演的视电阻率... GeoGME是一款具有重、磁、电数据全流程处理解释功能的软件,可采用该系统的处理技术和地震解释系统对三维电磁资料进行处理解释。利用三维大地电磁(MT)反演技术处理了大杨树盆地南部火成岩分布区实测三维电磁资料,实测与反演的视电阻率数据吻合得很好,能够客观地揭示研究区的地层电性分布特征;利用三维MT弱信息提取与增强技术对三维反演电阻率数据进行处理,能够清晰地反映特殊岩性体与目标层位的异常界面,可识别目标层的顶底;通过钻井层位标定,在GeoEast平台上进行层位追踪、构造解释,并评价了有利目标,建立了适用于火成岩分布区的三维MT数据处理解释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大地电磁 三维反演 弱信息提取与增强 GeoGM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样离散傅里叶变换在重磁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柴玉璞 万海珍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58-1363,1167,共7页
基于移样离散傅里叶变换理论,以严谨的数学演绎将高斯节点积分引入傅里叶变换数值计算。演绎结果证明,一个傅里叶积分可用数个移样离散傅里叶变换的加权求和高精度逼近,其权系数为高斯求积系数的1/2,偏移量为高斯节点坐标的1/2加0.5。... 基于移样离散傅里叶变换理论,以严谨的数学演绎将高斯节点积分引入傅里叶变换数值计算。演绎结果证明,一个傅里叶积分可用数个移样离散傅里叶变换的加权求和高精度逼近,其权系数为高斯求积系数的1/2,偏移量为高斯节点坐标的1/2加0.5。这一结论为保证重磁勘探中波数域正演问题的精度提供了严谨的理论依据。由于移样离散傅里叶变换理论和高斯节点积分理论的充分条件都是有界函数,基于上述结论的高斯FFT算法的应用领域可拓展到任意有界函数的正、反傅里叶变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样离散傅里叶变换 高斯节点积分 位场波数域正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力—地震联合建模正演技术在SH地区潜山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婧 崔永谦 +3 位作者 宋景明 赵荔 周赏 梁婉如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152-160,11,共10页
渤海湾盆地油气藏勘探日趋成熟,寻找深层潜山油气目标成为今后勘探的方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在地震三维区应用重力勘探方法落实深部潜山目标的一种新技术,也是重力地震综合勘探的一种新应用:以钻井为约束,以地震为依托,联合构建... 渤海湾盆地油气藏勘探日趋成熟,寻找深层潜山油气目标成为今后勘探的方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在地震三维区应用重力勘探方法落实深部潜山目标的一种新技术,也是重力地震综合勘探的一种新应用:以钻井为约束,以地震为依托,联合构建地质模型,并以测井数据为纽带研究速度、密度、深度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通过重力正演,计算各层位的异常响应,进而分析各地层与布格异常的关系,从而获得潜山构造的重力异常响应。通过研究模型规模与重力异常的对应关系,可以准确了解不同规模及埋深的潜山所引起的重力异常的幅值变化,从而推断地震解释正确与否,为地质解释提供合理可靠的辅助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正演 建模 潜山 综合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重磁电勘探技术发展及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孙卫斌 杨书江 +3 位作者 王财富 刘云祥 王永涛 胡祖志 《石油科技论坛》 2012年第2期11-15,74,共5页
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研发的三维重磁电勘探技术,目前已在采集、处理、解释方面形成了配套技术。该技术在追踪特殊岩性体分布和研究深层构造异常方面,较传统的二维勘探有明显优势。文章介绍了三维重磁电技术的特点,即:数据采集方式... 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研发的三维重磁电勘探技术,目前已在采集、处理、解释方面形成了配套技术。该技术在追踪特殊岩性体分布和研究深层构造异常方面,较传统的二维勘探有明显优势。文章介绍了三维重磁电技术的特点,即:数据采集方式以面元为单位,测点部署为均一网格;以空间域数据体为资料处理单元,充分考虑体积效应影响,保证了异常的可靠归位;实现了三维可视化资料解释。通过在塔里木、柴达木盆地、南方碳酸盐岩等复杂区应用的案例,指出三维重磁电勘探技术作为地震勘探的有效补充,可以配合地震开展复杂区局部岩性异常体分布及深层构造综合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磁电勘探 复杂地区 体积效应 三维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移动源频率域电磁法及其探测效果 被引量:1
17
作者 万伟 王志刚 鲁瑶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63-972,I0010,I0011,共12页
常规地面频域可控源电磁法采用单发射源,为获得较大探测深度需采用大收发距进行观测,这容易导致观测资料信噪比较低。为此,尝试在地面采用移动源,通过缩小收发距、采用不同偏移距的发射源进行观测,实现提高资料信噪比的目的,并通过综合... 常规地面频域可控源电磁法采用单发射源,为获得较大探测深度需采用大收发距进行观测,这容易导致观测资料信噪比较低。为此,尝试在地面采用移动源,通过缩小收发距、采用不同偏移距的发射源进行观测,实现提高资料信噪比的目的,并通过综合利用几何测深与频率测深加大有效探测深度。结合典型一维层状模型,对地面移动源频率域电磁法与常规地面可控源电磁法的探测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移动源电磁法对常见的地电模型均有较好的探测效果,可弥补常规地面可控源电磁法对地下高阻层不敏感的缺点。对赣东北某矿区开展方法实验,数据处理结果验证了地面移动源电磁法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移动源 电磁场 频率测深 几何测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功率海洋可控源电磁勘探系统装备性能及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鲁瑶 曹杨 孙卫斌 《物探装备》 2018年第6期412-416,共5页
海洋可控源电磁法(MCSEM)在海底石油、天然气水合物、多金属矿勘探以及海洋环境地质调查等领域应用广泛,是一种重要的海洋地球物理调查方法。我国海洋地质调查受现有硬件装备、技术水平、资源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多年以来一直没有突破性... 海洋可控源电磁法(MCSEM)在海底石油、天然气水合物、多金属矿勘探以及海洋环境地质调查等领域应用广泛,是一种重要的海洋地球物理调查方法。我国海洋地质调查受现有硬件装备、技术水平、资源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多年以来一直没有突破性进展。近年来,在国家863海洋技术领域重大课题支持下,我国在海洋电磁勘探装备、方法理论研究等领域都有了明显的进步。特别是由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牵头负责的"十二五"863计划课题"深水可控源电磁勘探开发系统"在六所大学和两家企业的共同努力下,自主研发了我国首套大功率海洋可控源电磁勘探系统装备,并在南海某已知油气目标区成功进行了工业化应用,为进一步开展商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功率 海洋电磁勘探 可控源 装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重磁勘探仪器简介
19
作者 叶宇星 冀连胜 刘天将 《物探装备》 2011年第5期308-312,共5页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综合物化探事业部于2004年、2005年先后引进了先进的海洋重磁勘探仪器——L&R S-Ⅱ型海洋重力仪和G-882型海洋磁力仪。经过多年的实际应用与探索,目前已形成了较完善的海洋重磁勘探技术。本文主要介绍L&R S-Ⅱ...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综合物化探事业部于2004年、2005年先后引进了先进的海洋重磁勘探仪器——L&R S-Ⅱ型海洋重力仪和G-882型海洋磁力仪。经过多年的实际应用与探索,目前已形成了较完善的海洋重磁勘探技术。本文主要介绍L&R S-Ⅱ重力仪及G-882磁力仪两套仪器的软硬件设备及使用、维护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勘探 L&RS-Ⅱ重力仪 G-882磁力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黔地区页岩复电阻率的频散特性 被引量:31
20
作者 向葵 胡文宝 +4 位作者 严良俊 张春贺 何委徽 唐新功 刘雪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13-1019,824,共7页
页岩气是重要的非常规油气资源。通过在实验室对川黔地区的深色页岩样品进行宽频带电性参数测量发现,岩样的复电阻率的频散特性与其有机碳含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利用双柯尔—柯尔(Cole-Cole)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反演,提取到页岩样品的... 页岩气是重要的非常规油气资源。通过在实验室对川黔地区的深色页岩样品进行宽频带电性参数测量发现,岩样的复电阻率的频散特性与其有机碳含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利用双柯尔—柯尔(Cole-Cole)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反演,提取到页岩样品的零频电阻率和极化率两个主要参数。结合样品的岩矿分析结果,初步确认页岩样品中的黄铁矿微颗粒是引起深色页岩在低频段呈现高极化率异常的主要因素,而这些微黄铁矿颗粒可能与深水条件下的有机质富集有因果关系。根据深色页岩复电阻率参数的这一特征,可为利用可控源电磁勘探方法勘查页岩储层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勘探 可控源电磁法 有机碳含量 复电阻率 极化率 矿物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