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北滨海滩涂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其时空变异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姚荣江 杨劲松 +4 位作者 谢文萍 伍丹华 柏彦超 余世鹏 张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10-1820,共11页
以苏北沿海某滩涂区为研究区,采用经典统计与地统计相结合的方法总结出2009年和2014年表层土壤Pb、Cr、Cd、As四种元素的含量,分析了土地利用方式对重金属含量影响以及重金属空间分布与时空变异.结果表明:滩涂区土壤4种元素含量基本都... 以苏北沿海某滩涂区为研究区,采用经典统计与地统计相结合的方法总结出2009年和2014年表层土壤Pb、Cr、Cd、As四种元素的含量,分析了土地利用方式对重金属含量影响以及重金属空间分布与时空变异.结果表明:滩涂区土壤4种元素含量基本都低于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值;2009~2014年的5a间,研究区土壤Cd含量发生显著累积,居民区土壤Pb含量显著增加,工业园区土壤Pb、Cd亦显著累积,各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Cr、As含量变化不显著;受大尺度的潮汐沉积作用与小尺度的人为活动共同控制,两个时期Pb、Cr含量分布具有空间相似性,而Cd、As含量空间分布差异较大;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研究区土壤重金属的累积具有变异性和明显的趋势效应,大气沉降是除了土地利用方式以外影响重金属时空变异格局的重要途径.该沿海滩涂区正面临土壤重金属不断累积的问题,应加强监控与源头减量,优化产业布局,推进过程阻断与生态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北 沿海 滩涂区 重金属 时空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滩涂围垦农田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因素及转换函数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姚荣江 杨劲松 +3 位作者 张同娟 李芙荣 王相平 吴晓卫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90-797,共8页
确定苏北沿海滩涂围垦农田耕层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因素,构建适合该区的土壤转换函数,是研究该区田间土壤水盐运动和盐渍化防控的重要前提。本文在该区典型地块实测土壤饱和导水率和相关土壤基本理化性质,探讨了该区土壤饱和导水率... 确定苏北沿海滩涂围垦农田耕层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因素,构建适合该区的土壤转换函数,是研究该区田间土壤水盐运动和盐渍化防控的重要前提。本文在该区典型地块实测土壤饱和导水率和相关土壤基本理化性质,探讨了该区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剖面分布特点,对影响饱和导水率的土壤基本性质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并建立了用于该区饱和导水率间接估算的土壤转换函数。结果表明:滩涂围垦农田土壤饱和导水率随剖面深度增加呈表土层高、亚表层低、底土层又升高的趋势,20~40cm土层饱和导水率最小,介于2.75~6.73cm·d^-1,属低透水强度;土壤容重随剖面深度增加表现出与饱和导水率相反的变化特点。除了容重、孔隙度、质地等物理因素外,土壤肥力、盐分等化学性质也是影响饱和导水率的重要因素;影响滩涂围垦农田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因素可由持水特性、盐碱状况、养分特征和土壤质地4个主成分反映,其累计贡献率达78.17%。在Vereecken转换函数中引入土壤盐分后可提高预测精度,修正函数Vereecken1是最适合滩涂围垦农区土壤、具有最佳预测精度的转换函数。本文构建的土壤转换函数,可通过较易获得的砂粒、黏粒、容重、盐分和有机质对耕层土壤饱和导水率进行较高精度的预测,其结果可为滩涂盐渍化农区田间尺度土壤饱和导水率间接估算以及水盐运动数值模拟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涂 围垦农田 土壤饱和导水率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转换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与覆盖方式对滩涂围垦农田水盐与作物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6
3
作者 张建兵 杨劲松 +5 位作者 姚荣江 余世鹏 李芙荣 候晓静 金雯晖 王相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116-125,共10页
针对土壤盐碱障碍因子普遍存在于新围垦滩涂农田并严重抑制作物生长的问题,设置了有机肥(鸡粪堆肥)、薄膜覆盖、秸秆覆盖及有机肥+薄膜覆盖、有机肥+秸秆覆盖组合措施,研究其对土壤水盐的调控作用与对作物生长的促进效应。结果表明:各... 针对土壤盐碱障碍因子普遍存在于新围垦滩涂农田并严重抑制作物生长的问题,设置了有机肥(鸡粪堆肥)、薄膜覆盖、秸秆覆盖及有机肥+薄膜覆盖、有机肥+秸秆覆盖组合措施,研究其对土壤水盐的调控作用与对作物生长的促进效应。结果表明:各调控均有利于滩涂围垦农田土壤水盐环境的改善、作物的生长,并整体表现出组合措施优于单项措施、秸秆覆盖优于薄膜覆盖的趋势。其中,有机肥+秸秆覆盖组合措施为调控措施中的优化处理,表现在土壤含水量高、土壤电导率与pH值低,作物产量高,增产率达100%以上。单施有机肥虽能增加土壤含水量、降低土壤pH值,但其土壤电导率升高了11.56%,产生了一定的次生盐渍化风险,与覆盖措施的组合能有效控制土壤盐分的表聚,使其显著低于对照,从而保证了有机肥的持续使用。该研究表明,有机肥与覆盖传统农艺措施的有效组合可较好地调控滩涂围垦农田土壤水盐,促进作物增产,该研究为苏北滩涂新垦农田盐碱障碍因子的消减及作物增产提供了一种新途径,也为当地有机肥及秸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料 土壤水分 盐分 有机肥 覆盖 作物生长 滩涂围垦农田 苏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滩涂水稻微咸水灌溉模式及土壤盐分动态变化 被引量:45
4
作者 王相平 杨劲松 +1 位作者 姚荣江 余世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4-63,共10页
为研究微咸水灌溉对水稻水分利用效率和土壤盐分动态的影响,利用田间试验资料对SWAP(Soil—Water-Atmosphere.Plant)模型进行了率定和验证。用验证认可的模型模拟并分析了水稻生育期水盐运移规律和水稻水分利用效率,并预测了长期... 为研究微咸水灌溉对水稻水分利用效率和土壤盐分动态的影响,利用田间试验资料对SWAP(Soil—Water-Atmosphere.Plant)模型进行了率定和验证。用验证认可的模型模拟并分析了水稻生育期水盐运移规律和水稻水分利用效率,并预测了长期微咸水灌溉对土壤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5mg/cm3矿化度微咸水足量灌溉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各微咸水处理在60-90cm土层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盐分累积现象,具体累积深度和土壤盐分浓度与灌水量和灌水矿化度有关;采用1.5mg/cm2矿化度微咸水进行微咸水长期灌溉研究,10a的模拟结果显示此灌溉制度不会引起0—100cm土层土壤次生盐渍化。该研究为滨海地区微咸水合理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盐分 土壤 SWAP模型 微咸水 水分利用效率 盐分动态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与覆盖对苏北滩涂重度盐渍土壤水盐调控效应分析 被引量:34
5
作者 张建兵 杨劲松 +5 位作者 李芙荣 侯晓静 赵曼 姚荣江 余世鹏 王相平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4-188,共5页
苏北地区滩涂资源丰富,拥有占全国1/4以上的滩涂面积,是非常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同时,其开发利用历史悠久,已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但从目前研究看来,土壤质量偏低依然是制约苏北滩涂开发利用的主要障碍因子。
关键词 有机肥与覆盖集成措施 重度盐渍土 水盐调控 滩涂 苏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方式下滩涂围垦农田土壤有机碳及团聚体有机碳的分布 被引量:27
6
作者 候晓静 杨劲松 +3 位作者 王相平 金雯晖 姚荣江 余世鹏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18-827,共10页
通过在苏北滩涂地区开展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不施肥、施农家肥、商品有机肥、无机肥)对滩涂地区围垦农田土壤有机碳及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施肥处理均能明显增加0~3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有... 通过在苏北滩涂地区开展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不施肥、施农家肥、商品有机肥、无机肥)对滩涂地区围垦农田土壤有机碳及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施肥处理均能明显增加0~3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有机碳密度,施农家肥增加幅度最高,增加值分别为0.66g kg^-1和0.07kg m^-2。试验地区水稳性团聚体以〉5mm和0.25~0.5mm为主,含量分别为37%~57%和13%~20%;随着土层深度增加,〉5mm团聚体含量降低,0.25~0.5mm团聚体则增加;农家肥能显著增加〉5mm团聚体含量,同时降低0.25~5mm团聚体含量。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表现为,除0.25~0.5mm团聚体外,〉5mm至0.5~1mm团聚体之间,粒径越小,有机碳含量越高,其中0.5~1mm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最高,为6.83g kg^-1;与其他处理相比,农家肥的施用能明显增加各粒级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试验地区土壤有机碳含量与〉5mm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含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0.25~5mm团聚体负相关(p〈0.01或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方式 滩涂 团聚体分布 土壤有机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秸秆埋深对苏北滩涂盐渍土水盐动态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47
7
作者 李芙荣 杨劲松 +3 位作者 吴亚坤 姚荣江 余世鹏 张建兵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01-1107,共7页
揭示土壤水盐动态变化规律是消减盐渍障碍因子的前提。本文通过田间微区试验,研究了秸秆表层覆盖(M0)、秸秆深埋40 cm(M1)、70 cm(M2)及40 cm+100 cm双层(M3)等处理对土壤水盐分布及其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土壤含水量随时间... 揭示土壤水盐动态变化规律是消减盐渍障碍因子的前提。本文通过田间微区试验,研究了秸秆表层覆盖(M0)、秸秆深埋40 cm(M1)、70 cm(M2)及40 cm+100 cm双层(M3)等处理对土壤水盐分布及其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土壤含水量随时间动态变化的规律基本相似,且在土壤剖面分布上,表现为秸秆表层覆盖和深埋处理均能有效增加土壤水分含量。玉米生育期内M0、M1、M2和M3处理土壤剖面平均含水量分别为275.9、280.3、293.9和302.5 g/kg,较对照处理分别增加了3.7、8.1、27.1和30.3 g/kg。从阻盐方面看,M0、M1和M3能有效抑制盐分表聚,积盐率分别较对照处理降低4.86%、8.76%和6.08%,M2处理土壤盐分含量较高,但其积盐率与对照处理相比也降低2.90%。双层秸秆埋深处理(M3)对土壤保墒和抑制盐分方面的作用最为显著,对提高该区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及土壤盐渍障碍消减具有积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深埋 苏北 滩涂 盐渍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涂围垦区土壤质量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姚荣江 杨劲松 +2 位作者 曲长凤 张建兵 李芙荣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9-165,共7页
以苏北海涂围垦区为研究区域,选取与作物生长密切相关的理化性质为指标,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土壤质量状况进行了定量评价,获取了区域土壤质量状况分布图,并对不同指标体系下的评价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质量状况总体较... 以苏北海涂围垦区为研究区域,选取与作物生长密切相关的理化性质为指标,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土壤质量状况进行了定量评价,获取了区域土壤质量状况分布图,并对不同指标体系下的评价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质量状况总体较差,有机质是重要的土壤质量评价因子,土壤盐分与地下水矿化度是土壤质量的主要限制因子;不同评价方案获得的土壤质量状况具有空间相似性,西部棉花种植区土壤质量状况总体优于东部的水稻种植区;体积质量对土壤质量评价差异影响较小,速效养分对土壤质量评价影响较大,基于速效养分的土壤质量评价精度高于全量养分;在其他因素获取困难的情况下,采用土壤有机质、速效养分和盐分或仅采用土壤有机质和盐分作为评价指标亦能较好地反映土壤质量状况。该研究可为海涂围垦区土壤质量快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中低产地的科学改良和管理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涂围垦区 土壤质量 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海滩涂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分布及其有效态影响因素 被引量:13
9
作者 姚荣江 杨劲松 +3 位作者 谢文萍 陈强 伍丹华 柏彦超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87-298,共12页
为揭示沿海地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自然、人为因素的关联,以近年来围垦开发强度较大的江苏沿海某滩涂区为研究对象,采用经典统计与地统计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表层土壤主要重金属Pb、Cr、Cd、As全量与有效态含量状况及其... 为揭示沿海地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自然、人为因素的关联,以近年来围垦开发强度较大的江苏沿海某滩涂区为研究对象,采用经典统计与地统计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表层土壤主要重金属Pb、Cr、Cd、As全量与有效态含量状况及其空间分布,分析了沿海滩涂区土地利用方式对重金属含量的影响,探讨了重金属有效态含量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目前研究区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良好,土壤Pb、Cr、Cd、As均呈累积趋势但基本都低于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值;土地利用方式不同程度地影响了Pb、Cr、Cd全量与有效态含量,As全量与有效态含量受土地利用方式影响较小;研究区土壤Pb、Cr、Cd全量与Pb、Cr有效态含量具有明显的趋势效应,且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全量与有效态含量的空间分布受大尺度的潮汐作用与小尺度的人为因素的共同控制;土壤Pb、Cr、Cd有效态含量与黏粒含量、阳离子交换量和p H显著负相关,与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土壤As有效态含量仅与土壤p H显著正相关。本研究为沿海滩涂区土壤重金属源头减量、活性钝化、污染消减与风险防范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滩涂 重金属 空间分布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理化性状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沿海某滩涂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其污染评价 被引量:18
10
作者 姚荣江 杨劲松 +2 位作者 孟庆峰 张春银 吉荣龙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12-518,共7页
为揭示沿海滩涂快速发展区土壤重金属的污染风险状况,分别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与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苏北沿海某滩涂区土壤重金属(Pb、Cr、Cd、Hg和As)含量、污染风险及其空间格局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目前该滩涂区土壤环境质量... 为揭示沿海滩涂快速发展区土壤重金属的污染风险状况,分别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与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苏北沿海某滩涂区土壤重金属(Pb、Cr、Cd、Hg和As)含量、污染风险及其空间格局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目前该滩涂区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土壤重金属呈轻度潜在生态风险和警戒级综合污染水平,其趋势均为工业园区>居民区>镇郊农田>围垦滩涂;2种评价方法的研究结果均表明,工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是驱动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升高的主因,强烈的人类活动加速了土壤重金属累积,宜采用优化产业布局、加强监测监控和强化源头防治以防控和削减该区土壤重金属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北 沿海海涂 重金属 潜在生态风险 内梅罗综合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滩涂围垦区不同连作年限蔬菜大棚土壤质量特征 被引量:8
11
作者 余世鹏 杨劲松 +3 位作者 崔世禹 刘广明 姚荣江 张新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14,共7页
通过区域调查、采样和分析,系统研究了苏北滨海围垦滩涂设施农业土壤的连作障碍特征。研究表明,随着大棚青椒和韭菜连作年限的增加,大棚土壤呈不同程度的板结趋势,0~20、20~60 cm的表、根层土壤逐渐呈轻中度的盐渍化趋势,土壤有机质、... 通过区域调查、采样和分析,系统研究了苏北滨海围垦滩涂设施农业土壤的连作障碍特征。研究表明,随着大棚青椒和韭菜连作年限的增加,大棚土壤呈不同程度的板结趋势,0~20、20~60 cm的表、根层土壤逐渐呈轻中度的盐渍化趋势,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等养分含量呈显著降低趋势,土壤全磷、有效磷、全钾含量则无显著变化,土壤微生物数量呈显著降低趋势。滩涂青椒和韭菜连作大棚土壤基本不缺磷肥,但有补充氮肥、钾肥和有机肥的必要性。滩涂地区大棚青椒和韭菜连作3年后,土壤呈现较为严重的连作障碍特征,主要表现为严重的次生盐渍化、养分失衡和微生物环境恶化风险,全年棚期的青椒连作障碍风险尤为显著,因此提出滩涂大棚青椒和韭菜的连作年限应不超过2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围垦滩涂 青椒大棚 韭菜大棚 连作障碍 土壤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石膏对苏北滩涂盐渍土浸提液电导率换算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芙荣 杨劲松 +2 位作者 姚荣江 余世鹏 吴晓卫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29-1134,共6页
采用土壤饱和浸提液、土水比1︰1浸提液和土水比1︰5浸提液3种方法,测定了苏北滩涂地区施用石膏改良土壤样品的电导率和p H。结果表明:未用石膏改良的土壤饱和浸提液电导率与土水比1︰1及1︰5浸提液电导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相关系... 采用土壤饱和浸提液、土水比1︰1浸提液和土水比1︰5浸提液3种方法,测定了苏北滩涂地区施用石膏改良土壤样品的电导率和p H。结果表明:未用石膏改良的土壤饱和浸提液电导率与土水比1︰1及1︰5浸提液电导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88和0.979;在施用石膏情况下,土壤饱和浸提液和土水比1︰5浸提液电导率均随石膏添加有一定程度升高,且二者之间仍有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其换算关系为:ECe=1.42+6.86×EC1︰5(r=0.980**);且施用石膏能显著改善土壤碱化程度,降低土壤p H。本实验研究条件下,建议研究区石膏施用量为3 g/kg(即0.6 kg/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导率 土水比 石膏 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蓬子属植物药理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管福琴 单宇 +6 位作者 赵友谊 王奇志 王鸣 孙浩 陈雨 印敏 冯煦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188-1191,共4页
海蓬子属植物在我国沿海地区分布广泛,传统用于治疗多种疾病。该文着重对海蓬子属植物药理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黄酮类、有机酸、多糖和三萜皂苷类为海蓬子的主要有效成分,且海蓬子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炎、降糖降血... 海蓬子属植物在我国沿海地区分布广泛,传统用于治疗多种疾病。该文着重对海蓬子属植物药理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黄酮类、有机酸、多糖和三萜皂苷类为海蓬子的主要有效成分,且海蓬子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炎、降糖降血脂等多种药理作用。并对海蓬子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海蓬子属植物资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蓬子属 有效成分 抗氧化 抗肿瘤 抗炎 降糖降 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正交设计研究基质环境对白芨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乃伟 汤兴利 +2 位作者 束晓春 徐道华 周义峰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132-135,共4页
为提高白芨组培苗的驯化成活率及促进其生长,设计L_9(3~3)正交试验,选用苔藓、椰糠和珍珠岩3种不同基质,设置3个水平不完全区组试验,检测各处理移栽存活率、叶片数、叶片长、叶片宽、根数和根长,探讨不同基质组合对白芨组培苗炼苗的影... 为提高白芨组培苗的驯化成活率及促进其生长,设计L_9(3~3)正交试验,选用苔藓、椰糠和珍珠岩3种不同基质,设置3个水平不完全区组试验,检测各处理移栽存活率、叶片数、叶片长、叶片宽、根数和根长,探讨不同基质组合对白芨组培苗炼苗的影响。结果显示,质量比1∶6∶12的苔藓、椰糠、珍珠岩组合最有利于白芨组培苗驯化,成活率达60.49%;质量比1∶9∶4的组合最有利于白芨组培苗生物量积累,1月龄苗株质量达到1.46 g;质量比1∶6∶12的组合最有利于叶片数增多和叶片的伸长生长,叶片数达到3.3张,株高、叶片长分别为0.93、7.81 cm;质量比1∶3∶8的组合最有利于叶片宽度生长,达到0.91 cm;质量比1∶18∶24的组合最有利于根数增多,平均根数达10.3条;质量比1∶9∶4的组合最有利于根系的伸长生长,总根长达56.87 cm,最长根长达10.04 cm,平均根长达5.79 cm。正交试验直观分析结果表明,3种栽培基质对白芨组培苗炼苗影响的大小顺序为苔藓>椰糠>珍珠岩,最有利于移栽存活和地上部分生长的基质组合均为质量比1∶6∶12的苔藓、椰糠、珍珠岩。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苔藓对移栽成活率、地上部分影响显著,而苔藓、椰糠、珍珠岩3种栽培基质对生物量生长、地下部分生长影响均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芨 炼苗 栽培基质 正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及种子液体悬浮培养原球茎的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汤兴利 李林华 +1 位作者 周义峰 陈艺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9期151-153,203,共4页
[目的]研究白及种子在液体悬浮培养条件下萌发的最佳条件,为快速繁殖白及幼苗提供技术支撑。[方法]研究不同光照条件、不同培养基和不同激素及浓度对白及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黑暗有利于白及种子萌发,1/2 MS适宜作为白及种子萌发基本... [目的]研究白及种子在液体悬浮培养条件下萌发的最佳条件,为快速繁殖白及幼苗提供技术支撑。[方法]研究不同光照条件、不同培养基和不同激素及浓度对白及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黑暗有利于白及种子萌发,1/2 MS适宜作为白及种子萌发基本培养基。植物激素对白及种子无菌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添加1.0 mg/L NAA对白及萌发促进效果最明显。[结论]在黑暗条件下,以1/2 MS+1.0 mg/L NAA为萌发培养基,白及种子萌发率高,萌发整齐一致,且原球茎生长速度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及 悬浮培养 原球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海滩涂农田耕层土壤饱和导水率间接方法的评价 被引量:1
16
作者 姚荣江 杨劲松 +3 位作者 伍丹华 谢文萍 余世鹏 张新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19,共9页
为筛选和构建适合苏北沿海滩涂围垦农田耕层土壤饱和水力传导率间接估算的土壤转换函数,在典型地块实测土壤饱和导水率和相关土壤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分析了11种根据基本土壤性质预测饱和导水率的转换函数方法的适用性,同时探讨了基于人... 为筛选和构建适合苏北沿海滩涂围垦农田耕层土壤饱和水力传导率间接估算的土壤转换函数,在典型地块实测土壤饱和导水率和相关土壤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分析了11种根据基本土壤性质预测饱和导水率的转换函数方法的适用性,同时探讨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的土壤转换函数的预测效果。结果表明:滩涂围垦农田耕层土壤平均饱和导水率为10.04 cm/d,属低透水强度;在现有的土壤饱和导水率转换函数中,Vereecken函数是最适合滩涂围垦农区土壤、具有最佳预测精度的转换函数,其预测均方根误差为8.154,其次是Li、Campbell和Rawls函数;以砂粒、粘粒、容重和有机质作为输入因子,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土壤转换函数较Vereecken函数其预测均方根误差降至7.920,在输入因子中增加土壤盐分指标可进一步提高饱和导水率的预测精度,其预测均方根误差降为7.634。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的转换函数可有效提高滩涂盐渍农田土壤饱和导水率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涂 饱和导水率 间接方法 沿海 土壤转换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沙参田杂草化学防除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晓琳 顾慧玲 +1 位作者 李贵 周义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31期163-165,201,共4页
[目的]探索适用于北沙参田阔叶杂草防除的除草剂品种及其使用。[方法]采用小区试验研究精噁唑禾草灵、氯吡嘧磺隆、灭草松、异丙隆以及氟磺胺草醚与精喹禾灵混用对海滨滩涂北沙参田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375 g a.i./hm^225%氟磺胺草醚E... [目的]探索适用于北沙参田阔叶杂草防除的除草剂品种及其使用。[方法]采用小区试验研究精噁唑禾草灵、氯吡嘧磺隆、灭草松、异丙隆以及氟磺胺草醚与精喹禾灵混用对海滨滩涂北沙参田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375 g a.i./hm^225%氟磺胺草醚EC与67.5 g a.i./hm^210%精喹禾灵EC混用药后45 d对田间杂草总体株防效约75%,鲜重防效约80%,且对北沙参生长未产生明显药害。[结论]试验结果为有效解决北沙参田阔叶杂草危害问题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沙参 除草剂 杂草 防除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洗液对沿海滩涂设施土壤重金属的洗脱效应 被引量:14
18
作者 郑复乐 姚荣江 +3 位作者 杨劲松 谢文萍 柏彦超 张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218-4227,共10页
为剖析不同淋洗液作用下土壤重金属的形态分布及淋洗效应,探究重金属活性钝化与总量消减调控技术,本文采用土柱模拟自然淋洗结合形态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柠檬酸﹑EDTA和秸秆粉3种淋洗液对土壤Cd﹑Pb和Cr全量﹑形态分布及洗脱效果... 为剖析不同淋洗液作用下土壤重金属的形态分布及淋洗效应,探究重金属活性钝化与总量消减调控技术,本文采用土柱模拟自然淋洗结合形态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柠檬酸﹑EDTA和秸秆粉3种淋洗液对土壤Cd﹑Pb和Cr全量﹑形态分布及洗脱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盐碱环境下,柠檬酸和秸秆粉对土壤重金属的淋洗率不足1%,而EDTA对Pb和Cd的淋洗率分别达到24.62%和80.56%.形态分析结果表明:各处理对土壤Cd﹑Pb和Cr形态组成的影响程度表现为秸秆粉>EDTA>柠檬酸,EDTA和柠檬酸可增加酸溶态和可还原态含量进而促进重金属洗脱,但同时也提高了土壤有效态重金属含量并增加安全风险.秸秆粉对Cd和Pb的钝化效果最显著,促进其由其他形态向残渣态转化,但秸秆粉对Cr形态分布的影响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洗液 设施土壤 重金属 淋洗 形态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沿海某设施农区土壤重金属累积特点及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16
19
作者 姚荣江 杨劲松 +3 位作者 谢文萍 伍丹华 余世鹏 张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498-1506,共9页
为了揭示设施栽培土壤重金属累积特点及污染风险状况,为沿海设施农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源头消减、生态阻控与风险防范提供科学依据,以近年来高效农业发展迅猛的江苏沿海某设施农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种植方式和棚龄对土壤重金属Pb、Cr、Cd... 为了揭示设施栽培土壤重金属累积特点及污染风险状况,为沿海设施农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源头消减、生态阻控与风险防范提供科学依据,以近年来高效农业发展迅猛的江苏沿海某设施农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种植方式和棚龄对土壤重金属Pb、Cr、Cd、As全量与有效态含量的影响,探讨了重金属有效态含量与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并对设施土壤重金属污染综合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目前设施农区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整体良好,除重金属Pb含量超过温室蔬菜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值(HJ/T333—2006)外,Cr、Cd和As含量均显著低于参考值;种植方式和棚龄不同程度地影响土壤重金属全量与有效态含量,设施土壤Pb、Cr、Cd全量与有效态含量均显著高于常规大田,且土壤Cd全量与有效态含量随棚龄增加呈现富集特点;土壤Pb、Cr、Cd有效态含量与粘粒含量、阳离子交换量和pH显著负相关,与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土壤有效态As含量仅与土壤pH显著正相关;目前研究区设施土壤重金属污染处于轻度综合潜在生态风险程度,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呈现出青椒大棚>西瓜大棚>韭菜大棚的趋势,且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随棚龄的增加而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 设施土壤 重金属 有效态 生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观电导率和Hydrus模型同化的土壤盐分估算 被引量:13
20
作者 姚荣江 杨劲松 +4 位作者 郑复乐 王相平 谢文萍 张新 尚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91-101,共11页
精细刻画农田土壤盐分运移过程对盐渍化精准治理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磁感式大地电导率仪 EM38 测定的土壤表观电导率作为数据源,利用表观电导率与剖面土壤盐分之间的反演模型作为观测算子,将集合卡尔曼滤波(ensembleKalman filter,EnKF... 精细刻画农田土壤盐分运移过程对盐渍化精准治理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磁感式大地电导率仪 EM38 测定的土壤表观电导率作为数据源,利用表观电导率与剖面土壤盐分之间的反演模型作为观测算子,将集合卡尔曼滤波(ensembleKalman filter,EnKF)同化方法应用于土壤水盐运移过程模型(HYDRUS-1D),进行滨海盐渍农田周年土壤盐分动态的模拟,并分析了同化过程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与单纯使用 HYDRUS 模型相比,EnKF 同化方法对模型观测算子的更新,有效提高剖面土壤盐分模拟精度,且 EnKF 同化值的精度优于 EnKF 同化模拟值,在同化过程中的调整量亦最大;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土壤盐分同化过程对状态变量集合数大小不敏感,对观测数据误差和引入观测数据的深度较为敏感,观测数据误差水平越高、引入观测数据的深度越浅其误差越大。研究表明基于水盐运移模型和土壤表观电导率数据的 EnKF 同化方法能提高土壤盐分的模拟精度,为利用多源数据和机理模型进行较大尺度生态过程模拟预测提供了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电导率 盐分 水盐运移模型 磁感式大地电导率仪 数据同化 集合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