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患者心身症状临床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1
作者 尹营营 赵宽 +18 位作者 王彩莲 汤立晨 何红波 刘向欣 潘昱 杨海龙 杨阳 周波 谢可 林铮 喻林珍 骆艳丽 陆峥 王小平 任涛 邹韶红 魏镜 冯威 袁勇贵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809-1822,1830,共15页
肿廇患者常伴有严重的抑郁、焦虑、失眠、疼痛等心身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该类症状目前在我国临床中容易被医患忽视或未有效转诊治疗。目前国内肿瘤管理相关共识对心身症状处理内容较少,鉴于此,本共识系统阐述了肿瘤患者... 肿廇患者常伴有严重的抑郁、焦虑、失眠、疼痛等心身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该类症状目前在我国临床中容易被医患忽视或未有效转诊治疗。目前国内肿瘤管理相关共识对心身症状处理内容较少,鉴于此,本共识系统阐述了肿瘤患者相关心身症状的临床管理建议,结合相关文献,整合实用管理工具,全面回答了肿瘤相关心身症状的医患沟通、诊断评估、心理干预、药物治疗以及如何建立医-护-患-家属同盟等重要问题,旨在提高非精神专科医生对肿瘤相关心身症状的识别、转诊,并在精神心理科及其他多学科团队的互助下有效沟通、开展治疗及管理心身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心身症状 心身医学 临床管理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功率超声栓塞肿瘤新生血管治疗肿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吴巍 陈宏 +3 位作者 李荣清 钱梦騄 冯若 姜藻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5年第6期418-421,共4页
目的探讨低功率超声辐射血管内微泡剂对恶性肿瘤血管的临床生物疗效。方法83例恶性肿瘤患者,外周静脉注入CO2微泡剂,以低功率低频率超声(0.5W)经皮辐射肿瘤局部,每周2~3次,每例病人治疗3~6次。结果超声组50例疗效治疗后病变缩小达50%... 目的探讨低功率超声辐射血管内微泡剂对恶性肿瘤血管的临床生物疗效。方法83例恶性肿瘤患者,外周静脉注入CO2微泡剂,以低功率低频率超声(0.5W)经皮辐射肿瘤局部,每周2~3次,每例病人治疗3~6次。结果超声组50例疗效治疗后病变缩小达50%以上,呈部分缓解为13例,有效率占总数的26%;稳定为27例,占总数的54%;进展为4例,占总数的8%;生活质量评分改善为28例,占总数的56%;治疗后出现肝功能等指标升高的4例,占总数的8%,均为与化疗联合治疗者;癌痛不适改善为35例,占总数的70%;治疗后局部一般未发现明显损伤;肝脏肿瘤局部治疗后,肝酶ALT、AST未见明显升高。结论低功率超声辐射血管内微泡剂可以成为局部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种无创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功率超声 CO2微泡剂 新生血管 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多态性影响肿瘤化疗药物疗效或毒性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邓雨霞 孙新臣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305-309,共5页
所谓基因多态性即基因组序列上单核苷酸的差异,它造成对肿瘤化疗药物的疗效或毒性因人而异。临床研究发现,以化疗药物氟尿嘧啶、伊立替康、铂类药物等为基础的化疗过程中,由于单核苷酸的多态性,患者出现临床疗效或药物毒性作用不同。作... 所谓基因多态性即基因组序列上单核苷酸的差异,它造成对肿瘤化疗药物的疗效或毒性因人而异。临床研究发现,以化疗药物氟尿嘧啶、伊立替康、铂类药物等为基础的化疗过程中,由于单核苷酸的多态性,患者出现临床疗效或药物毒性作用不同。作者就基因多态与化疗药物的临床疗效或药物毒性作用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多态性 化疗药物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性生长因子对恶性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琳 李苏宜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3年第3期173-176,共4页
正性生长因子可以改善恶性肿瘤病人的机体代谢状态 ,提高对化疗及手术的耐受性 ,但也存在着安全性的问题。该类因子在促进肿瘤细胞生长方面可使细胞周期中DNA合成期 (S期 )细胞数增加 ,使某些癌基因 (如c myc等 )表达扩增。将该类因子... 正性生长因子可以改善恶性肿瘤病人的机体代谢状态 ,提高对化疗及手术的耐受性 ,但也存在着安全性的问题。该类因子在促进肿瘤细胞生长方面可使细胞周期中DNA合成期 (S期 )细胞数增加 ,使某些癌基因 (如c myc等 )表达扩增。将该类因子与化疗同时使用 ,从理论上推测能增加化疗的敏感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性生长因子 恶性肿瘤 癌基因 营养支持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化修饰疗法治疗晚期消化系统肿瘤64例
5
作者 杨家梅 田薇薇 +2 位作者 刘萍 李海峰 李苏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1-142,共2页
关键词 生化修饰疗法 晚期肿瘤 消化系统肿瘤 持续静脉滴注 毒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抗裸鼠人结肠癌移植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琳 赵伟 +4 位作者 秦叔逵 李苏宜 邱少敏 王南瑶 陈惠英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1067-1070,1080,共5页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抗人结肠腺癌裸鼠移植瘤作用、作用机制以及药物毒性。方法:建立人结肠癌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4组,即生理盐水组、5-氟脲嘧啶(5-FU)组、低剂量As2O3组和高剂量As2O3组,比较各组的抑瘤作用和裸鼠一般状态...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抗人结肠腺癌裸鼠移植瘤作用、作用机制以及药物毒性。方法:建立人结肠癌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4组,即生理盐水组、5-氟脲嘧啶(5-FU)组、低剂量As2O3组和高剂量As2O3组,比较各组的抑瘤作用和裸鼠一般状态的变化,并对标本分别行光镜和电镜观察、原位末端标记(TUNEL)、免疫组化和血常规检测。结果:As2O3能够明显抑制结肠癌裸鼠移植瘤的增长,并能诱导癌细胞凋亡,调控相关基因表达;未见As2O3引起明显肝、肾和造血系统损害。结论:As2O3对人结肠腺癌细胞裸鼠移植瘤具有显著的抗癌作用,此作用可能与诱导癌细胞凋亡密切相关,且受到多种有关基因的调控;但是对裸鼠的肝、肾和造血系统无明显的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细胞癌 细胞株 三氧化二砷 裸鼠 移植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的剂量学比较 被引量:16
7
作者 曹远东 高恒东 +7 位作者 孙新臣 葛小林 林茜 邵玉琴 马春阳 李益坤 雍霞 隋辉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161-164,I0004,共5页
目的:利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3DTPS),比较乳腺癌保乳术后常规放疗(CRT)与调强放疗(IMRT)剂量学分布的优劣,为乳腺癌保乳术后IMRT的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10例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利用3DTPS分别设计CRT计划和IMRT计划。处方剂量均... 目的:利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3DTPS),比较乳腺癌保乳术后常规放疗(CRT)与调强放疗(IMRT)剂量学分布的优劣,为乳腺癌保乳术后IMRT的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10例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利用3DTPS分别设计CRT计划和IMRT计划。处方剂量均为50Gy/25F。用剂量体积、剂量分布图及靶区剂量分布均匀性指数评估CRT与IMRT计划的优劣。结果:CRT和IMRT两种放疗计划PTV的V95%、V105%、V110%、V115%分别为(98.3±1.9)%、(42.7±15.1)%、(8.2±8.7)%、(2.2±5.3)%和(98.5±1.0)%、(8.6±4.5)%、(0±0.4)%、0,V95%无统计学差异(P>0.05),V105%、V110%有统计学差异(P<0.05);CRT与IMRT的剂量分布均匀性指数分别为1.30±0.14与1.12±0.03,有统计学意义(P<0.05);IMRT与CRT比较,心脏V30、V40分别降低了70.69%、93.33%,肺V20、V30分别降低了17.96%、14.86%,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乳腺癌保乳术后的PTV,CRT和IMRT计划均有较好覆盖,但IMRT较CRT适形度好,剂量分布均匀。IMRT有效降低了心、肺等正常组织的照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常规放射治疗 调强放射治疗 剂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防己甲素对K562/A02细胞株SORCIN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李静 陈宝安 +14 位作者 朱敏生 高峰 丁家华 高冲 孙耘玉 程坚 王骏 赵刚 宋慧慧 马燕 鲍文 孙新臣 成红艳 许文林 沈惠玲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65-69,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汉防己甲素(Tet)在逆转K562/A02细胞耐药与耐药相关的可溶性钙结合蛋白(SORCIN)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为Tet的临床应用提供新的理论基础。通过MTT法筛选出所需浓度Tet,与K562/A02细胞株孵育培养48小时后,通过MTT检测Tet对... 本研究旨在探讨汉防己甲素(Tet)在逆转K562/A02细胞耐药与耐药相关的可溶性钙结合蛋白(SORCIN)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为Tet的临床应用提供新的理论基础。通过MTT法筛选出所需浓度Tet,与K562/A02细胞株孵育培养48小时后,通过MTT检测Tet对柔红霉素(DNR)细胞毒性的影响,用RT-PCR方法检测SORCIN基因表达的变化,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orcin表达蛋白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所选浓度范围内,Tet可以增强DNR对K562/A02的细胞毒作用,(Tet浓度为0,0.5,1.0,2.0mg/L时DNR和Tet的IC50分别为11.3±0.17,5.15±0.10,3.91±0.06,2.52±0.04mg/L,p<0.01);K562/A02细胞中SORCIN基因高表达,且随着Tet浓度的增加SORCIN的表达先增强后减弱(Tet浓度为0.5mg/L时增强,1.0和2.0mg/L时减弱,p<0.05);K652细胞中sorcin蛋白低表达,K562/A02细胞中sorcin蛋白高表达,且随着Tet浓度的增加先增强后减弱(Tet浓度为0.5mg/L时增强、1.0和2.0mg/L时减弱,p<0.05)。结论:MTT检测显示Tet对K562/A02耐药逆转呈浓度依赖性,Tet可能通过调整SORCIN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参与逆转K562/A02的耐药性,但并不与其耐药逆转作用完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药耐药 耐药相关性可溶性钙结合蛋白 汉防己甲素 K562/A02细胞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康复理念在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9
作者 薛幼华 芮冶昊 +1 位作者 黄薛菲 黄亚红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理念在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入选行TACE的肝癌患者98例,以2014年7月至10月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以2014年11月至2015年3月的4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根据快速...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理念在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入选行TACE的肝癌患者98例,以2014年7月至10月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以2014年11月至2015年3月的4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根据快速康复理念,在围手术期采取有循证医学证据的一系列优化措施,比较两组患者TACE后住院时间,疼痛、发热、腹胀、便秘、恶心呕吐及穿刺点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疼痛、腹胀、便秘、恶心呕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发热、穿刺点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理念应用于肝癌患者行TACE是安全可行的,可减少术后不良反应,促进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 快速康复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铂体外诱导人结肠癌细胞株LOVO细胞凋亡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戴宏宇 刘琳 +2 位作者 何向明 李苏宜 秦叔逵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37-841,共5页
背景与目的:化疗是结肠癌主要的治疗手段,含铂类药物的联合化疗方案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但不良反应却很明显,尤其是奥沙利铂所致的外周神经病变较常见,并且FOLFOX4方案还容易引起耐药,因此有必要寻找一种疗效类似或优于奥沙利铂、不良... 背景与目的:化疗是结肠癌主要的治疗手段,含铂类药物的联合化疗方案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但不良反应却很明显,尤其是奥沙利铂所致的外周神经病变较常见,并且FOLFOX4方案还容易引起耐药,因此有必要寻找一种疗效类似或优于奥沙利铂、不良反应小、对耐药肿瘤有效、水溶性好及稳定的新型铂类药物。本研究探讨洛铂体外诱导人结肠癌细胞株LOVO细胞凋亡及其作用机制,为洛铂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不同浓度(500、1000和2 000μmol/L)的洛铂作用LOVO细胞24 h的生长抑制率;Annexin V-FITC检测法检测人结肠癌细胞株LOVO细胞凋亡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和Caspase-3的表达变化。结果:洛铂体外能抑制人结肠癌细胞株LOVO细胞的增殖,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Annexin V-FITC检测显示,洛铂能诱导LOVO细胞凋亡,实验组的总凋亡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细胞的早期凋亡呈剂量依赖性,洛铂诱导细胞凋亡的阈值为1 000μmol/L;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和Caspase-3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Bax和Caspase-3的表达明显增加,而Bcl-2的表达明显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洛铂能诱导体外培养的LOVO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LOVO细胞Bcl-2表达,激活Bax表达。洛铂介导的凋亡途径可能与线粒体通路Bcl-2(bax)—Caspase信号传导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铂 结肠癌 凋亡 BAX BCL-2 CASPAS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疗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转移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葛小林 曹远东 +1 位作者 孙新臣 李益坤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5-75,82,共2页
脊柱是癌症晚期患者发生骨转移常见受累部位,常伴有剧烈疼痛,易出现病理性骨折,甚至导致患者截瘫,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目前临床上单一使用某种治疗难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我科使用放疗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方法治疗骨转移瘤取得较好... 脊柱是癌症晚期患者发生骨转移常见受累部位,常伴有剧烈疼痛,易出现病理性骨折,甚至导致患者截瘫,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目前临床上单一使用某种治疗难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我科使用放疗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方法治疗骨转移瘤取得较好疗效,回顾性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佳治疗效果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转移瘤 疗效观察 放疗 病理性骨折 晚期患者 剧烈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妥珠单抗包被的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对肺癌细胞放射增敏及磁共振显像的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葛小林 孟庆红 +1 位作者 马珺 孙新臣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27-130,共4页
目的尼妥珠单抗(Nimotuzumab)简称hR3,是表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对多种实体瘤细胞具有明显的放疗增敏作用,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有良好的磁共振信号敏感性,文中探讨hR3包被的超胜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p... 目的尼妥珠单抗(Nimotuzumab)简称hR3,是表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对多种实体瘤细胞具有明显的放疗增敏作用,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有良好的磁共振信号敏感性,文中探讨hR3包被的超胜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particles,SPIO)对肺癌A549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和对肺癌细胞体外磁共振成像(MRI)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hR3-SPIO对肺癌A549细胞的毒性;用克隆形成抑制实验检测hR3-SPIO对肺癌A549细胞放射增敏的影响,用多靶单击方程拟合肺癌A549细胞的剂量存活曲线,求出放射增敏比(sensitization enhancement ratio,SER),评价增敏效果;将hR3-SPIO、hR3、SPIO分别与A549细胞孵育,同时设立对照组,体外MRI观察各组T2弛豫时间。结果不同浓度的hR3-SPIO作用于人肺癌A549细胞株24 h后,其细胞毒性呈剂量依赖性;hR3-SPIO对肺癌A549细胞有放射增敏作用,25μg/ml hR3-C225培养24 h的放射增敏比(SER)为1.20;体外MRI显示hR3-C225组T2弛豫时间低于其他3组(P<0.05)。结论 hR3-SPIO对肺癌A549细胞有毒性作用和有放射增敏性;hR3-SPIO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过表达的肺癌细胞具有较好磁共振靶向成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增敏作用 尼妥珠单抗 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 肺癌A549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520a靶基因PIK3CA结合位点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大肠癌易感性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丁丽芳 姜藻 +3 位作者 陈巧云 秦蓉 方悦 李皓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84-189,共6页
背景与目的: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微小RNA(microRNA,miRNA,miR)靶基因位点的多态性可能会影响miRNA的转录或生成能力,影响个体对肿瘤的易感性。本研究旨在探讨大肠癌患者miR-520a靶基因PIK3CA 3’端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 背景与目的: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微小RNA(microRNA,miRNA,miR)靶基因位点的多态性可能会影响miRNA的转录或生成能力,影响个体对肿瘤的易感性。本研究旨在探讨大肠癌患者miR-520a靶基因PIK3CA 3’端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rs141178472与中国汉族人群大肠癌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386例大肠癌标本作为实验组,394名年龄及性别比例匹配的非肿瘤个体作为对照组。病例对照研究检测rs141178472的分布频率。统计分析大肠癌易感性与多态性之间的关系。结果:携有rs141178472 CC基因型或C等位基因显著增加了大肠癌的发病风险(CC vs TT,OR=1.716,95%CI:1.084~2.716, P=0.022;C vs T,OR=1.258,95%CI:1.021~1.551,P=0.033)。通过检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IK3CA的表达发现,PIK3CA mRNA的表达与SNP基因型rs141178472具有关联性。结论:miR-520a与PIK3CA 3’UTR的SNP位点rs141178472相互作用可能与大肠癌易感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PIK3CA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高迁移率族蛋白组A1基因RNA干扰慢病毒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被引量:6
14
作者 金志良 孙新臣 +2 位作者 成红艳 魏青 何少忠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468-471,I0002,共5页
目的:构建和鉴定人高迁移率族蛋白组A1(HMGA1)基因RNA干扰慢病毒表达载体。方法:针对已经筛选确定的HMGA1基因RNA干扰有效靶序列,合成靶序列的Oligo DNA,退火形成双链DNA,与经HpaⅠ和XhoⅠ酶切后的pGCL-GFP载体(含U6启动子和绿色荧光蛋... 目的:构建和鉴定人高迁移率族蛋白组A1(HMGA1)基因RNA干扰慢病毒表达载体。方法:针对已经筛选确定的HMGA1基因RNA干扰有效靶序列,合成靶序列的Oligo DNA,退火形成双链DNA,与经HpaⅠ和XhoⅠ酶切后的pGCL-GFP载体(含U6启动子和绿色荧光蛋白)连接产生LV-sh HMGA1慢病毒载体,PCR筛选阳性克隆,测序鉴定。用LV-sh HMGA1慢病毒载体、pHelper 1.0和pHelper 2.0等3种质粒共转染包装293T细胞,包装产生慢病毒,以293T细胞GFP蛋白的表达水平测定病毒滴度。结果:PCR和测序证实,成功构建LV-shHMGA1的慢病毒载体,病毒滴度达5×107TU/ml。结论:人HMGA1基因RNA干扰慢病毒载体的成功构建为进一步应用RNAi技术研究HMGA1基因的功能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高迁移率族蛋白组A1 慢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GF、EGFR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15
作者 高潺潺 吴平平 金潇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436-1439,共4页
目的 :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factor,VEGF)和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在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中的表达状况,研究两者与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及两者之间... 目的 :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factor,VEGF)和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在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中的表达状况,研究两者与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VEGF、EGFR在63例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状况。结果:163例原发性肝癌中,VEGF、EGF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5%、50.8%;2 VEGF在原发性肝癌中的阳性表达与Edmondson病理分级、有无门静脉癌栓、肿瘤有无包膜及临床分期相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AFP水平、HBs Ag状况、有无肝硬化、组织学类型及肿块大小无关(P>0.05);3EGFR在原发性肝癌中的阳性表达与组织学类型、Edmondson病理分级、肿块大小、肿瘤有无包膜相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AFP水平、HBs Ag状况、有无肝硬化、有无门脉癌栓及临床分期无关(P>0.05);4在原发性肝癌中,VEGF和EGFR的表达关系呈正相关关系。结论:VEGF、EGFR在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表皮生长因子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宁联合化疗治疗骨转移癌所致疼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彩莲 陈宝安 张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73-275,共3页
选择理想的治疗骨转移癌所致疼痛的方法。方法:以博宁联合化疗或以153Sm-EDTMP内照射联合化疗治疗52例骨转移癌。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9.26%。结论:治疗骨转移癌所致的骨痛,以博宁联合化疗为主的方法优于153Sm... 选择理想的治疗骨转移癌所致疼痛的方法。方法:以博宁联合化疗或以153Sm-EDTMP内照射联合化疗治疗52例骨转移癌。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9.26%。结论:治疗骨转移癌所致的骨痛,以博宁联合化疗为主的方法优于153Sm-EDTMP内照射联合化疗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转移癌 博宁 ^153SM-EDTMP 内照射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防己碱对人肝癌7402细胞株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邓文英 孙新臣 李苏宜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138-141,I0004,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粉防己碱(Tetrandrine)对人肝癌7402细胞株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初步探讨粉防己碱对肝癌的体外抗肿瘤效应。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集落形成实验观察粉防己碱对人肝癌7402细胞株增殖的抑制效应,利用细胞DNA琼... 目的:通过观察粉防己碱(Tetrandrine)对人肝癌7402细胞株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初步探讨粉防己碱对肝癌的体外抗肿瘤效应。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集落形成实验观察粉防己碱对人肝癌7402细胞株增殖的抑制效应,利用细胞DNA琼脂糖凝胶电泳、细胞凋亡荧光染色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粉防己碱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以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粉防己碱对Bcl-2和Bax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MTT比色法、集落形成实验显示,粉防己碱对人肝癌7402细胞株增殖有抑制作用,其抑制效应具有剂量依赖的特点,细胞凋亡荧光染色法、琼脂糖凝胶电泳及流式细胞术表明,粉防己碱可诱导7402细胞凋亡,免疫细胞化学法显示,粉防己碱上调Bax蛋白表达,下调Bcl-2蛋白表达。结论:粉防己碱对人肝癌7402细胞株增殖的抑制效应具有剂量依赖性,并可诱导细胞凋亡,其抗肿瘤效应可能与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调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防己碱 凋亡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空化逆转K562/A02细胞对阿霉素的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宝安 孟庆齐 +14 位作者 吴巍 高峰 邵泽叶 丁家华 高冲 孙新臣 成红艳 孙耘玉 王骏 程坚 赵刚 宋慧慧 鲍文 马燕 王雪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283-1287,共5页
本研究观察低频低功率超声联合阿霉素(adriamycin,A02)对白血病耐药细胞株K562/A02的影响,寻找合适的干预参数,探讨耐药细胞耐药逆转的可能机制。取对数生长期的白血病K562/A02细胞株,将研究对象分为空白组、单纯阿霉素组(A02)、单纯超... 本研究观察低频低功率超声联合阿霉素(adriamycin,A02)对白血病耐药细胞株K562/A02的影响,寻找合适的干预参数,探讨耐药细胞耐药逆转的可能机制。取对数生长期的白血病K562/A02细胞株,将研究对象分为空白组、单纯阿霉素组(A02)、单纯超声组(US)、阿霉素加超声组(A02+US)共4组。细胞在24孔培养板上受低频低功率超声作用,用台盼蓝拒染法、MTT法检测细胞活性,应用瑞氏染色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凋亡和药物浓度,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表面变化。结果显示,频率20 kHz、声强0.25 W/cm2、作用时间60秒的超声,可显著降低阿霉素的LC50;当声强0.50 W/cm2、作用时间大于30秒的超声,对细胞有急性杀伤作用。细胞经低频超声作用后细胞膜表面出现直径大约1-2μm的小孔,细胞内阿霉素的药物浓度增加,细胞凋亡增强。结论:适当参数的超声辐射通过超声空化导致肿瘤细胞产生声孔效应,使阿霉素对耐药细胞株的抑制作用增强,从而逆转耐药细胞株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空化 阿霉素 耐药逆转 K562/A02细胞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防己碱对人鼻咽癌细胞株CNE增殖抑制和凋亡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邓雨霞 孙新臣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360-365,共6页
目的:探讨粉防己碱(Tet)对人鼻咽癌细胞株CNE增殖抑制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人鼻咽癌细胞株CNE分为不同浓度Tet处理组,并设立对照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观察Tet对人鼻咽癌细胞株CNE体外生长的抑制作用;采用透射电镜、琼脂糖凝... 目的:探讨粉防己碱(Tet)对人鼻咽癌细胞株CNE增殖抑制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人鼻咽癌细胞株CNE分为不同浓度Tet处理组,并设立对照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观察Tet对人鼻咽癌细胞株CNE体外生长的抑制作用;采用透射电镜、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流式细胞术Annenxin V/PI EGFP观察Tet对人鼻咽癌细胞株CNE凋亡的影响;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技术(RT-PCR)观察Tet对人鼻咽癌细胞株CNE凋亡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Tet呈浓度依赖性抑制癌细胞体外生长(P<0.05)。Tet处理细胞72 h后,电镜下可见细胞缩小,核裂解,凋亡小体形成;随着Tet浓度的提高,各Tet处理组DNA凝胶电泳梯形条带和细胞凋亡率渐趋明显。与对照组相比较,Bcl-2 mRNA的表达渐减弱,Bax基因mRNA表达渐增强(P<0.05)。结论:Tet可抑制癌细胞生长,促进癌细胞凋亡,其抗癌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Bcl-2基因表达和上调Bax基因表达有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防己碱 人鼻咽癌细胞株CNE 细胞凋亡 基因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oGAP结构域在DLC-1基因抑制人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侵袭中的作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鹏 吴平平 +3 位作者 金治 李楠 杨琳 黄培林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383-1388,共6页
目的:探讨Rho蛋白GTP酶活化蛋白(Rho GTPase activation protein,RhoGAP)结构域在肝癌缺失基因1(frequentlydeleted in liver,DLC-1)抑制人结肠癌HT29细胞的增殖、侵袭中的作用。方法:脂质体转染DLC-1基因及RhoGAP结构域缺失的ΔDLC-1... 目的:探讨Rho蛋白GTP酶活化蛋白(Rho GTPase activation protein,RhoGAP)结构域在肝癌缺失基因1(frequentlydeleted in liver,DLC-1)抑制人结肠癌HT29细胞的增殖、侵袭中的作用。方法:脂质体转染DLC-1基因及RhoGAP结构域缺失的ΔDLC-1亚克隆至大肠癌HT29细胞株;应用MTT、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增殖的改变;Transwell实验观察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结果:转染成功后,全长DLC-1基因转染组(pcDNA3.1-DLC1-HT29)与野生型及空载组相比,细胞增殖能力下降,侵袭能力减弱,细胞周期G1期阻滞并诱导凋亡,而ΔDLC-1亚克隆转染组(pcDNA3.1-ΔDLC1-HT29)对细胞增殖、侵袭及细胞周期均无明显影响。结论:DLC-1基因可能是通过其内在的RhoGAP结构域抑制人结肠癌细胞HT29的增殖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缺失基因-1 转染 RhoGAP结构域 HT29细胞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