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比较米格列奈与瑞格列奈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T2DM)在糖代谢、心血管危险因子、氧化应激方面的影响,了解米格列奈药物的短期和中期疗效。方法 2010年4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新诊断90例T2DM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组(n=45),A组...目的比较米格列奈与瑞格列奈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T2DM)在糖代谢、心血管危险因子、氧化应激方面的影响,了解米格列奈药物的短期和中期疗效。方法 2010年4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新诊断90例T2DM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组(n=45),A组给予瑞格列奈+二甲双胍,B组给予米格列奈+二甲双胍,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记录3 d内的动态血糖水平和波动趋势,之后12周定期随访相应指标。结果 2组治疗后3 d,空腹血糖、3餐后平均血糖(MBG)及日内血糖平均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B组餐后1 h及2 h MBG降幅大于A组(P<0.05),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小于A组(P<0.05);12周后,2组空腹及餐后1、2 h血糖均明显降低,B组降幅大于A组;空腹及餐后1、2 h胰岛素(FINS、1 h INS、2 h INS)不同程度升高,B组1 h INS、2 h INS增幅大于A组;B组降低HbA1c幅度大于A组;2组均能降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升高胰岛素敏感指数(ISI),B组优于A组(P<0.05);B组低血糖发生人次低于A组。2组均能不同程度降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纤维蛋白原(FG)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2组对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下降作用均不明显(P>0.05);B组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升高丙二醛(MDA)优于A组(P<0.05)。结论米格列奈与瑞格列奈均能在短期内降低新诊断T2DM患者的血糖,但米格列奈组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小;中期治疗后,与瑞格列奈比较,米格列奈能更好地提高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改善氧化应激因子。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计步器干预对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量及久坐时间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5年7月—2016年1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护理。试验...目的探讨计步器干预对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量及久坐时间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5年7月—2016年1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护理。试验组在接受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计步器干预,干预时长为7 d;利用加速度器监测运动量(运动步数)、久坐时间及热卡消耗情况。结果本研究最终共纳入47例2型糖尿病患者(试验组24例,对照组23例)。两组年龄、性别、身高、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糖化血红蛋白(HbA_(1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餐后2 h C肽/空腹C肽、峰值耗氧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体质量、体质指数(BMI)高于试验组(P<0.05)。两组干预前、干预后的运动步数、久坐时间及热卡消耗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试验组干预前后运动步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对照组干预后运动步数少于干预前(P=0.02)。相关性分析显示干预前运动步数与干预前久坐时间呈负相关、与干预前热卡消耗呈正相关(r=-0.42,P<0.05;r=0.56,P<0.05),校正年龄、BMI后,仅干预前运动步数与干预前热卡消耗呈正相关(r'=0.47,P<0.05)。结论计步器干预有助于维持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量,但不能明显减少久坐时间及增加热卡消耗。展开更多
利用DXA(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双能X线吸收法)测得的单位面积骨密度值(areal bone mineral density,BMD)是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骨质疏松患者骨量减少的同时通常存在骨微结构的退化,表现为骨小梁数量减少、间距增加以及...利用DXA(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双能X线吸收法)测得的单位面积骨密度值(areal bone mineral density,BMD)是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骨质疏松患者骨量减少的同时通常存在骨微结构的退化,表现为骨小梁数量减少、间距增加以及骨小梁间连接性下降,而BMD仅能显示骨量的变化,不能提供关于骨结构的信息。因此,仅靠BMD来诊断或排除骨质疏松是不全面的。骨小梁分数(trabecular bone score,TBS)是一种可由DXA图像获得的反映图像上灰阶变化的结构参数,能有效评估骨的微结构、描述骨的质量。本文将从TBS的检测方法、与其他检测骨折风险指标之间的关系以及TBS的有效性和不足等方面来介绍TBS在监测及诊断骨质疏松方面的应用价值。展开更多
目的检测不同临床阶段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腺再生蛋白(Reg)水平,分析血清Reg与T2DM及其慢性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12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及南京6个社区医院(红山、玄武、莫愁、夫子庙、中华门和徐家巷)收治的门...目的检测不同临床阶段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腺再生蛋白(Reg)水平,分析血清Reg与T2DM及其慢性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12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及南京6个社区医院(红山、玄武、莫愁、夫子庙、中华门和徐家巷)收治的门诊、住院患者以及健康体检者,根据诊断标准与排除标准共纳入950名参与者,将其分为5组:健康对照组(HC组,n=97)、高危人群组(HR组,n=209)、糖调节受损组(IGR组,n=292)、初发T2DM组(Onset组,n=188)和长程T2DM无并发症组(LD-无并发症组,n=94)、长程T2DM有并发症组(LD-有并发症组,n=70)。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受试者清晨空腹状态下的血清Reg水平,分析Reg与T2DM病程及慢性并发症的关系。结果各组年龄、糖尿病家族史、吸烟史、收缩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性别、体质指数(BMI)、舒张压、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Re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患者血清Reg水平与病程呈正相关(rs=0.284,P<0.01)。在所有受试者中血清Reg水平与Hb A1c、FPG、2 h PG呈正相关(rs=0.188、0.115、0.111,P<0.001)。Reg诊断T2DM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40〔95%CI(0.605,0.674)〕,最佳截点为25 ng/ml,其灵敏度为46%,特异度为76%,阳性似然比为1.92,阴性似然比为0.71。Reg诊断T2DM慢性并发症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54〔95%CI(0.694,0.813)〕,最佳截点为27 ng/ml,其灵敏度为65%,特异度为74%,阳性似然比为2.50,阴性似然比为0.47。结论检测血清Reg水平有助于预测T2DM及其慢性并发症,Reg将来可能成为T2DM及其进展的一种预测因子。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比较米格列奈与瑞格列奈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T2DM)在糖代谢、心血管危险因子、氧化应激方面的影响,了解米格列奈药物的短期和中期疗效。方法 2010年4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新诊断90例T2DM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组(n=45),A组给予瑞格列奈+二甲双胍,B组给予米格列奈+二甲双胍,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记录3 d内的动态血糖水平和波动趋势,之后12周定期随访相应指标。结果 2组治疗后3 d,空腹血糖、3餐后平均血糖(MBG)及日内血糖平均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B组餐后1 h及2 h MBG降幅大于A组(P<0.05),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小于A组(P<0.05);12周后,2组空腹及餐后1、2 h血糖均明显降低,B组降幅大于A组;空腹及餐后1、2 h胰岛素(FINS、1 h INS、2 h INS)不同程度升高,B组1 h INS、2 h INS增幅大于A组;B组降低HbA1c幅度大于A组;2组均能降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升高胰岛素敏感指数(ISI),B组优于A组(P<0.05);B组低血糖发生人次低于A组。2组均能不同程度降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纤维蛋白原(FG)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2组对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下降作用均不明显(P>0.05);B组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升高丙二醛(MDA)优于A组(P<0.05)。结论米格列奈与瑞格列奈均能在短期内降低新诊断T2DM患者的血糖,但米格列奈组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小;中期治疗后,与瑞格列奈比较,米格列奈能更好地提高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改善氧化应激因子。
文摘目的探讨计步器干预对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量及久坐时间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5年7月—2016年1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护理。试验组在接受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计步器干预,干预时长为7 d;利用加速度器监测运动量(运动步数)、久坐时间及热卡消耗情况。结果本研究最终共纳入47例2型糖尿病患者(试验组24例,对照组23例)。两组年龄、性别、身高、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糖化血红蛋白(HbA_(1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餐后2 h C肽/空腹C肽、峰值耗氧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体质量、体质指数(BMI)高于试验组(P<0.05)。两组干预前、干预后的运动步数、久坐时间及热卡消耗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试验组干预前后运动步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对照组干预后运动步数少于干预前(P=0.02)。相关性分析显示干预前运动步数与干预前久坐时间呈负相关、与干预前热卡消耗呈正相关(r=-0.42,P<0.05;r=0.56,P<0.05),校正年龄、BMI后,仅干预前运动步数与干预前热卡消耗呈正相关(r'=0.47,P<0.05)。结论计步器干预有助于维持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量,但不能明显减少久坐时间及增加热卡消耗。
文摘利用DXA(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双能X线吸收法)测得的单位面积骨密度值(areal bone mineral density,BMD)是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骨质疏松患者骨量减少的同时通常存在骨微结构的退化,表现为骨小梁数量减少、间距增加以及骨小梁间连接性下降,而BMD仅能显示骨量的变化,不能提供关于骨结构的信息。因此,仅靠BMD来诊断或排除骨质疏松是不全面的。骨小梁分数(trabecular bone score,TBS)是一种可由DXA图像获得的反映图像上灰阶变化的结构参数,能有效评估骨的微结构、描述骨的质量。本文将从TBS的检测方法、与其他检测骨折风险指标之间的关系以及TBS的有效性和不足等方面来介绍TBS在监测及诊断骨质疏松方面的应用价值。
文摘目的检测不同临床阶段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腺再生蛋白(Reg)水平,分析血清Reg与T2DM及其慢性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12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及南京6个社区医院(红山、玄武、莫愁、夫子庙、中华门和徐家巷)收治的门诊、住院患者以及健康体检者,根据诊断标准与排除标准共纳入950名参与者,将其分为5组:健康对照组(HC组,n=97)、高危人群组(HR组,n=209)、糖调节受损组(IGR组,n=292)、初发T2DM组(Onset组,n=188)和长程T2DM无并发症组(LD-无并发症组,n=94)、长程T2DM有并发症组(LD-有并发症组,n=70)。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受试者清晨空腹状态下的血清Reg水平,分析Reg与T2DM病程及慢性并发症的关系。结果各组年龄、糖尿病家族史、吸烟史、收缩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性别、体质指数(BMI)、舒张压、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Re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患者血清Reg水平与病程呈正相关(rs=0.284,P<0.01)。在所有受试者中血清Reg水平与Hb A1c、FPG、2 h PG呈正相关(rs=0.188、0.115、0.111,P<0.001)。Reg诊断T2DM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40〔95%CI(0.605,0.674)〕,最佳截点为25 ng/ml,其灵敏度为46%,特异度为76%,阳性似然比为1.92,阴性似然比为0.71。Reg诊断T2DM慢性并发症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54〔95%CI(0.694,0.813)〕,最佳截点为27 ng/ml,其灵敏度为65%,特异度为74%,阳性似然比为2.50,阴性似然比为0.47。结论检测血清Reg水平有助于预测T2DM及其慢性并发症,Reg将来可能成为T2DM及其进展的一种预测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