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医学哲学的奠基与生命伦理学的方向——佩里格里诺如何为美国医学人文学把脉 |
万旭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0
|
|
|
2
|
医学与艺术:临床医学和医学人文学关系探索 |
何伦
|
《医学与哲学》
|
2004 |
14
|
|
|
3
|
生命伦理学与医学人文学的关系 |
何伦
|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
2010 |
4
|
|
|
4
|
美容外科的安全性问题与伦理原则 |
刘菡
何伦
孙强
|
《医学与哲学》
|
2004 |
11
|
|
|
5
|
“人造美女”的生命伦理学思考 |
何伦
万旭
|
《医学与哲学》
|
2004 |
5
|
|
|
6
|
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医患信任模式 |
程国斌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1
|
|
|
7
|
论中国多元化医疗公正的选择 |
何伦
|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
2005 |
8
|
|
|
8
|
医学的人文意蕴及对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的几点建议 |
崔新萍
郭玉宇
|
《中国医学伦理学》
|
2008 |
6
|
|
|
9
|
世界是分裂的吗?——关于病人自主权、医学专业承诺和医患关系的中美比较研究 |
程国斌
Tom Tomlinson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8 |
7
|
|
|
10
|
作为传统道德哲学自我否定环节的人类基因技术 |
程国斌
孙慕义
|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5
|
|
|
11
|
个体生命起点的理性思考 |
林辉
王洪奇
|
《中国医学伦理学》
|
2005 |
2
|
|
|
12
|
自身心理学自恋理论研究述评 |
黄华金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
13
|
中国生命伦理学与道德哲学的现代转向 |
何伦
|
《中国医学伦理学》
|
2007 |
3
|
|
|
14
|
试论医儒关系的道德论证模式 |
程国斌
|
《中国医学伦理学》
|
2012 |
2
|
|
|
15
|
人类基因技术的伦理条件 |
程国斌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
16
|
学者·园丁·旅人——孙慕义教授的学术思想评述与教育品格回眸 |
程国斌
张廷干
许启彬
|
《医学与哲学(A)》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
17
|
卫生经济伦理学对医疗完全市场化的质疑 |
孙慕义
程国斌
|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
2005 |
8
|
|
|
18
|
论医学公正 |
孙慕义
刘剑
|
《医学与哲学》
|
2004 |
4
|
|
|
19
|
关于当前我国医患关系若干问题的评估意见 |
|
《医学与哲学》
|
2004 |
28
|
|
|
20
|
作为卫生法哲学的生命伦理学与医疗维权 |
孙慕义
|
《中国医学伦理学》
|
2007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