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3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葡萄糖还原浸出电解锰阳极泥工艺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万廷勇 柯平超 +5 位作者 徐玲玲 马晓磊 万凌云 周义朋 黎广荣 王健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5-73,共9页
通过对新疆阿克陶科邦锰业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电解锰阳极泥(EMAS)进行矿物学分析,确定该电解锰阳极泥中Mn、Pb的含量分别为44.7%和6.0%,分别以(NH_(4))_(x)Mn_(8)O_(16)、MnO_(1.88)和PbSO_(4)形式存在,相互嵌合形成致密块状结构。针对... 通过对新疆阿克陶科邦锰业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电解锰阳极泥(EMAS)进行矿物学分析,确定该电解锰阳极泥中Mn、Pb的含量分别为44.7%和6.0%,分别以(NH_(4))_(x)Mn_(8)O_(16)、MnO_(1.88)和PbSO_(4)形式存在,相互嵌合形成致密块状结构。针对该电解锰阳极泥,以葡萄糖为还原剂,硫酸为浸出剂进行浸出试验,考察糖矿比、酸矿比、液固比、浸出温度与时间对锰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EMAS∶C_(6)H_(12)O_(6)·H_(2)O∶H_(2)SO_(4)的质量比为1∶0.125∶1.2,液固比4∶1 mL/g,浸出时间120 min,温度95℃的条件下,Mn的浸出率达到96.04%,浸出渣中矿相转化为PbSO_(4),消解法测得铅品位为48.12%。浸出过程相关反应的ΔGTθ-T关系图显示,葡萄糖的氧化为自发反应,以多种途径进行,反应前期碳链断裂转化成价低的醛糖和甲酸,后期甲酸被进一步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但从氧化前端到后端的过程中,反应ΔGTθ-T逐渐增大,使得反应难度增大,有机物反应不完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锰阳极泥 葡萄糖 还原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山东省水资源生态足迹预测
2
作者 陈益平 秦欢欢 +2 位作者 黄丽想 王健泉 陈凡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9-45,53,共8页
在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得到重视的时代,水资源的供需均衡是衡量一个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与水资源有关的生态足迹相关概念被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所采用,是一个具有关键意义的衡量指标。然而,在这方面的研究中,... 在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得到重视的时代,水资源的供需均衡是衡量一个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与水资源有关的生态足迹相关概念被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所采用,是一个具有关键意义的衡量指标。然而,在这方面的研究中,现有学者主要集中于现状的分析与探讨,缺乏对未来的预测。经济蓬勃、人口稠密的山东省存在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导致的水资源供需紧张的问题,亟需寻求保障水资源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方案。根据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和山东省水资源供需系统动力学模型,设计SD1 (维持现状)、SD2(发展经济)、SD3 (节约用水)和SD4 (综合开发)等情景对2022-2050年山东省水资源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022-2050年情景SD1~SD4下山东省水资源的人均生态足迹的平均数值分别为0.408、0.447、0.319和0.412 hm^(2)/人,水资源的人均生态承载力的平均数值都为0.130 hm^(2)/人,由此导致0.278、0.317、0.189和0.282 hm^(2)/人的人均水资源生态亏损;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和水资源生态经济协调指数均值分别为3.149、3.458、2.466和3.188及1.257、1.242、1.304和1.259,山东省未来情景下水资源利用压力较大,不安全利用的状态将会持续。从水资源生态足迹的角度对4种情景进行比较,综合发展型情景SD4具有合适的评价指标,既能保证经济发展,也能减少水资源利用的不安全程度,山东省未来发展应采取此类情景,但同时要提高各行业用水效率、加强全社会节水意识,既“开源”又“节流”,才能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生态足迹与承载力 系统动力学 生态足迹模型 生态亏损 情景 预测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治理技术与光催化组合工艺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郭怡秦 郭亚丹 +3 位作者 王学刚 梁平 李鹏 李效萌 《工业水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5-10,共6页
光催化氧化技术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无二次污染等优点,被认为是一项新型的水处理技术。但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低效率、难回收等缺陷,而光催化技术与其他环境治理技术的联合工艺期望可以克服这些缺陷。论述了光催化氧化技术与传统环境治理... 光催化氧化技术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无二次污染等优点,被认为是一项新型的水处理技术。但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低效率、难回收等缺陷,而光催化技术与其他环境治理技术的联合工艺期望可以克服这些缺陷。论述了光催化氧化技术与传统环境治理技术(膜分离、氧化法、生物法),与高级氧化技术(超声、电化学、Fenton)以及与其他环境治理技术组合工艺处理多种废水的研究,并对其反应机理及应用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膜分离 氧化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比例工业污水提标改造深度处理工程实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徐冰心 赵铮 +3 位作者 罗秋艳 张超 陈亚松 周学佳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33-135,共3页
江苏省某城镇污水处理厂受纳水体中工业废水占比80%以上,导致进水可生化性差,出水波动频繁;本工程在原有处理工艺上采用仿酶催化技术进行深度处理。实际运行监测结果表明,出水水质可稳定达到GB 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其中深度处理单... 江苏省某城镇污水处理厂受纳水体中工业废水占比80%以上,导致进水可生化性差,出水波动频繁;本工程在原有处理工艺上采用仿酶催化技术进行深度处理。实际运行监测结果表明,出水水质可稳定达到GB 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其中深度处理单元对COD的总体去除率达到84.62%,为高比例工业污水厂提标改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污水处理厂 仿酶催化 深度处理 提标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水资源生态足迹分析与预测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健泉 秦欢欢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4-124,132,共12页
科学预测河北省未来的水资源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对于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系统动力学(SD)法和生态足迹模型构建河北省水资源利用SD模型,设计现状延续型情景ES1、经济发展型情景ES2、节约用水型情景ES3和协调发展... 科学预测河北省未来的水资源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对于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系统动力学(SD)法和生态足迹模型构建河北省水资源利用SD模型,设计现状延续型情景ES1、经济发展型情景ES2、节约用水型情景ES3和协调发展型情景ES4等4类不同发展情景,对现状(2006~2021年)和未来(2022~2050年)水资源生态足迹进行评价与预测。结果表明:①对于现状年份,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呈缓慢下降趋势,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呈波动变化,水资源处于生态赤字,表明水资源利用处于不安全状态,但水资源利用效率越来越高。②对于预测年份,4类发展情景的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和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均呈增长趋势,水资源均处于生态赤字,并且亏损程度逐年严重。虽然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均呈下降趋势,未来的水资源利用效率越来越高,但未来水资源利用压力仍过大。③情景ES4是最适宜的情景,既能以适当的速度保证河北省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又能降低水资源生态压力。河北省在未来水资源利用过程中,需从多方面采取积极行动,以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生态足迹 生态赤字 系统动力学模型 生态足迹模型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健泉 秦欢欢 徐良才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25,40,共8页
定量评价河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该省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利用水资源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匹配度模型、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和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MDI),核算了2004-2021年河北省水资源生态足迹与生... 定量评价河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该省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利用水资源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匹配度模型、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和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MDI),核算了2004-2021年河北省水资源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在此基础上,定量分解了影响河北省水资源生态足迹变化的因素。结果表明:(1)河北省人均GDP呈增长趋势,人均用水量在经历短暂的增长期后呈波动下降趋势,2者匹配度呈增长后下降趋势;(2)在研究期内,水资源均处于亏损状态,且亏损较严重,水资源利用压力过大,处于不可持续利用的局面,亟需采取积极的措施来扭转这一局面;(3)在水资源生态足迹变化过程中,经济效应对其促进作用最大,人口效应次之,技术效应起了抑制作用,结构效应在研究期不同年份下对其表现为促进或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匹配度模型 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 LMDI法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MSOL+PHREEQC耦合数值模拟的浸出试验--以内蒙古某铀矿浸出工艺试验为例
7
作者 张传飞 何斌 +3 位作者 骆桂君 刘金辉 许影 陈梅芳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118,共9页
室内浸出工艺试验是联系科研和工业生产的必要环节,针对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浸出工艺室内试验条件与工业生产条件不同、物理试验组数多、矿岩采取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套基于COMSOL+PHREEQC耦合的地浸采铀柱浸数值模拟模型构建方法,并以内... 室内浸出工艺试验是联系科研和工业生产的必要环节,针对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浸出工艺室内试验条件与工业生产条件不同、物理试验组数多、矿岩采取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套基于COMSOL+PHREEQC耦合的地浸采铀柱浸数值模拟模型构建方法,并以内蒙古某铀矿浸出室内试验(物理试验)为例,开展了物理试验与数值模拟试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基于COMSOL+PHREEQC耦合的数值模拟法,在酸法浸出室内柱浸试验模拟方面,具有良好的可行性;相同压力条件下,pH、U、Fe^(3+)、Ca^(2+)、SO_(4)^(2-)等溶出组分的浸出规律基本一致,峰值出现的时间相对较吻合;不同压力条件下,数值模拟模型的结果符合压力调节情况下的一般规律;所建数值模拟模型在U、Ca^(2+)浓度峰值大小方面尚存在差异,需要进一步完善模拟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浸采铀 室内浸出工艺试验 数值模拟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抽出处理技术在离子型稀土矿山的工程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朱健玲 赵学付 +1 位作者 施展华 柯平超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0-68,82,共10页
南方离子型稀土矿山在采用地浸工艺开采过程中,由于水文地质条件和浸矿母液的渗漏,对地下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为解决离子型稀土矿地下水污染问题,基于赣州稀土矿业有限公司矿山水文地质条件、无铵开采新工艺特点以及地下水与地表水... 南方离子型稀土矿山在采用地浸工艺开采过程中,由于水文地质条件和浸矿母液的渗漏,对地下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为解决离子型稀土矿地下水污染问题,基于赣州稀土矿业有限公司矿山水文地质条件、无铵开采新工艺特点以及地下水与地表水补排关系,赣州稀土矿业有限公司提出一套新的地下水过程监管及末端治理措施处理工艺。针对边界矿区地下水末端治理,开展了小流域地下水抽出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根据地下水抽出系统项目运行效果,可以有效控制稀土开采活动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工程实践表明,地下水抽出处理技术具有处理快速、适用性广,为有效解决离子型稀土矿山地下水污染防控提供了可靠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型稀土矿山 地下水 抽出处理技术 环境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庐山温泉降氟提质效果与机理研究
9
作者 谢思蕾 张博 +3 位作者 宣铿 李南林 丁燕 高柏 《水处理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58,共6页
经济高效降氟并保留有益组分是含氟温泉水提质为安全饮用水亟待解决的难题。以庐山温泉水为研究对象,采用食品级碱式碳酸镁(FGBMC)作为降氟剂,研究碳酸镁吸附温泉水中氟的机理与效果,以及振荡时间、投加量、振荡频率等主控因素对降氟效... 经济高效降氟并保留有益组分是含氟温泉水提质为安全饮用水亟待解决的难题。以庐山温泉水为研究对象,采用食品级碱式碳酸镁(FGBMC)作为降氟剂,研究碳酸镁吸附温泉水中氟的机理与效果,以及振荡时间、投加量、振荡频率等主控因素对降氟效果及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FGBMC降氟效果显著,安全性高,能有效保留水体的有益组分。最佳方案为FGBMC投加量1.9 g、温泉水30 mL、T=25℃、在100 r/min的振荡条件下振荡60 min、随后静置30 min,F^(-)符合医疗价值浓度(>1.0 mg/L)和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1.5 mg/L);有益组分H_(2)SiO_(3)、Sr、Li浓度符合饮用天然矿泉水的标准,降氟提质效果良好;FGBMC对F^(-)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一级、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属于物理-化学吸附;表征结果表明,F^(-)与FGBMC表面之间存在离子交换反应和络合反应;模拟结果表明,有益组分F、Li主要以F^(-)、Li^(+)形态存在,Si以SiO_(2)、HSiO_(3)^(-)、NaHSiO_(3)形态为主,Sr以Sr^(2+)、SrCO_(3)、SrSO_(4)形态为主,pH值变化会引起Si、Sr主要形态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级碱式碳酸镁 庐山温泉 有益组分 吸附机理 矿泉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水文模型在华北平原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秦欢欢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9-106,共8页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地下水过度开采导致了华北平原水位快速下降。在过去几十年里,研究华北平原的大多数水文模型或者只与地下水有关,或者只在局部范围内进行。针对目前为止的研究状况,利用MIKE SHE软件建立了华北平原地表水-地下水耦...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地下水过度开采导致了华北平原水位快速下降。在过去几十年里,研究华北平原的大多数水文模型或者只与地下水有关,或者只在局部范围内进行。针对目前为止的研究状况,利用MIKE SHE软件建立了华北平原地表水-地下水耦合的分布式水文模型,模拟主要水文循环过程。利用地下水水头观测数据对模型进行校准(2000~2005年)和验证(2006~2008年)。均方根误差(大多数值<4 m)和相关系数(0.36~0.97)的分析结果均表明了模型校准和验证的有效性。水均衡分析结果表明:大约70%的水通过蒸散发的形式离开系统,29%的水通过地下水开采的形式离开系统。根据分析结果,对华北平原水资源可持续管理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包括减少蒸散发、南水北调工程调水、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和水质保护相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管理 水均衡分析 分布式水文模型 MIKE SHE 华北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D模型的张掖盆地水资源生态足迹核算与预测
11
作者 秦欢欢 黄丽想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6,56,共11页
根据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通过构建张掖盆地水资源利用SD模型,设计5类不同情景来核算和预测现状(2000—2020年)和未来(2021—2050年)张掖盆地水资源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结果表明:对于现状,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盈亏... 根据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通过构建张掖盆地水资源利用SD模型,设计5类不同情景来核算和预测现状(2000—2020年)和未来(2021—2050年)张掖盆地水资源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结果表明:对于现状,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盈亏均值分别为3.517、0.272和-3.245 hm^(2)/人,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和生态足迹强度均值分别为12.969和2.822 hm^(2)/104元;农业用水在张掖盆地水资源生态足迹核算中占绝对优势但占比在下降,农业领域是节水的重点且潜能较大;水资源生态足迹强度明显下降(降幅90.21%),证明了张掖盆地用水效率的上升;张掖盆地的水资源利用压力较大。平均而言,预测期内张掖盆地不同情景中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均大于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由此导致人均水资源生态亏损的出现;各情景下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和生态足迹强度均值分别为12.932、13.483、10.055、12.698和9.846及0.281、0.206、0.201、0.281和0.196 hm^(2)/104元,未来时间里张掖盆地的水资源利用仍然处于不安全的状态。2021—2050年张掖盆地无法有效缓解水资源利用紧张的状况,需采用经济发展与水资源保护兼顾的发展方案,推荐政府部门采用情景ZS 5。因此,张掖盆地未来水资源利用需要全社会、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大力推进节约用水措施和技术的普及与应用,才能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生态足迹 水资源生态承载力 可持续水资源利用 系统动力学 SD模型 张掖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活动影响下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资源变化研究
12
作者 秦欢欢 黄丽想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66,76,共8页
地下水开采是为人类的工农业发展和居民生活服务的,是人类利用、影响地下水资源最直接、最重要的方式。为研究地下水压采和远程回灌等人类活动对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利用的影响,在校准的三维非稳定流GMS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4种情景(保持... 地下水开采是为人类的工农业发展和居民生活服务的,是人类利用、影响地下水资源最直接、最重要的方式。为研究地下水压采和远程回灌等人类活动对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利用的影响,在校准的三维非稳定流GMS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4种情景(保持现状的情景S1、沉降中心地下水压采50%的情景S2、沉降中心地下水采用不同压采比例的情景S3和潮白河冲洪积扇顶部远程回灌的情景S4)进行预测与分析。结果表明:(1)对于区域地下水水位,情景S1和S4下分别平均下降0.223 m/年和0.048 m/年,而情景S2和S3下分别平均恢复0.310 m/年和0.658 m/年;(2)平均来看,在情景S1和S4下每年分别消耗1.04×10^(8)m^(3)和0.25×10^(8)m^(3)的含水层储量,而在情景S2和S3下则每年分别恢复1.30×10^(8)m^(3)和2.95×10^(8)m^(3)的含水层储量;(3)地下水压采和远程回灌等人类活动可以有效恢复地下水水位与含水层现状储量,是北京市解决地下水超采及地面沉降等问题的有效方法。地下水压采量越多,对于地下水水位和含水层现状储量的恢复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压采 远程回灌 人类活动 北京市平原区 地下水可持续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某焦化废水处理工程实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朝明 曹俊 +2 位作者 周宁莉 李芸 许丹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3-135,140,共4页
针对焦化废水成分复杂和难生物降解等特点,采用气浮-预曝气+A/O工艺-絮凝沉淀-活性炭吸附组合处理工艺。介绍了工艺流程、主要构筑物设计参数,分析了其处理效果。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COD、氨氮、挥发酚、氰化物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 针对焦化废水成分复杂和难生物降解等特点,采用气浮-预曝气+A/O工艺-絮凝沉淀-活性炭吸附组合处理工艺。介绍了工艺流程、主要构筑物设计参数,分析了其处理效果。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COD、氨氮、挥发酚、氰化物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8.8%、99.3%、99.9%、96.5%,出水水质达到GB 16171-2012中的直接排放要求,且处理效果稳定。工程总投资1965.3万元,总运行成本10.86元/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废水 工艺设计 气浮 预曝气+A/O工艺 活性炭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廉价复合填料耦合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处理稀土矿山地下水氮污染性能和机理
14
作者 吴俊哲 宋勇 +5 位作者 蒋涛 宣铿 吴琳伟 王师齐 钟家乐 高柏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1-180,210,共11页
硫酸铵浸出工艺提取稀土元素导致稀土矿山地下水氮污染严重超标。针对稀土矿山地下水氨氮浓度高、酸性强以及重金属离子丰富等特点,采用玉米芯、陶粒和水泥作为复合填料,耦合构建了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HNAD)高效脱氮反应器。研究了HNA... 硫酸铵浸出工艺提取稀土元素导致稀土矿山地下水氮污染严重超标。针对稀土矿山地下水氨氮浓度高、酸性强以及重金属离子丰富等特点,采用玉米芯、陶粒和水泥作为复合填料,耦合构建了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HNAD)高效脱氮反应器。研究了HNAD在复合填料耦合作用下处理稀土矿山地下水的脱氮性能和机理。结果表明,23天内NO_(3)^(-)-N和NH_(4)^(+)-N的去除率可分别稳定在94.20%和81.22%以上,且反应器可以为脱氮提供碱性环境。FT-IR和CLSM分析表明,在使用玉米芯作为缓释碳源时,复合填料可以为微生物提供良好的附着点,并且能够生成稳定的胞外聚合物(EPS)以促进脱氮。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Thauera和Treponema能够适应稀土矿山地下水环境,为反应器的主要脱氮微生物。本研究为HNAD在稀土矿山地下水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矿山地下水 氮污染修复 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 复合填料 菌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坑施工抽水诱发土体渗透破坏的临界抽水量预测
15
作者 姜伏伟 唐书君 +3 位作者 邓晓飞 李振超 张发旺 尹鸿远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61,共9页
在地下水水位埋深较浅的基坑施工过程中,常因抽水强度控制不当导致土体渗透破坏引起工程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目前,已有研究主要针对抽水诱发土体渗透破坏的土层条件、沉降变形预测、施工抽水措施等方面,较少涉及抽水诱发土体... 在地下水水位埋深较浅的基坑施工过程中,常因抽水强度控制不当导致土体渗透破坏引起工程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目前,已有研究主要针对抽水诱发土体渗透破坏的土层条件、沉降变形预测、施工抽水措施等方面,较少涉及抽水诱发土体渗透破坏的临界抽水量。然而,临界抽水量是基坑施工抽水安全的关键参数,当前无有效的方法计算测试该参数。基于《水电工程钻孔抽水试验规程》(NB/T 35103—2017)推荐的抽水试验渗透系数计算公式,结合达西定理及等价无穷小公式,推导得出潜水非完整孔、潜水完整孔、承压水非完整孔和承压水完整孔4种工况条件下土体渗透破坏的临界抽水量表达式,并引入修正系数对推导的表达式进行修正。结果表明:(1)4种工况下,诱发土体渗透破坏的临界抽水量表达式是关于临界渗透速率的一次函数,说明通过测算场地土体渗透破坏的临界渗透速率可求出临界抽水量;(2)以呼和浩特某基坑为例,场地内最大可能发生抽水渗透破坏的地层为圆砾层,通过室内试验得出它的破坏临界渗透速率为7.1×10^(-4) m/s。为了确保场地圆砾层不受抽水破坏,设计的潜水完整抽水井SJ1临界抽水量为174.45 m^(3)/d。实际抽水量控制在150 m^(3)/d内未出现渗透破坏现象,说明提出的方法具有可应用性。因此,相比于基坑施工中临界抽水量预测的现有定性经验方法,文章提出的定量计算方法更具有实践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施工 渗透破坏 临界渗透速率 临界抽水量 渗透系数 钻孔抽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边坡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工程勘查 被引量:1
16
作者 何永胜 《绿色科技》 2016年第20期72-76,共5页
指出了在勘查过程中,把某边坡划分6个坡段并分析其形态特征,重点分析已出现灾害坡段DE的灾害类型、特征及形成原因。运用剩余推力传递法(Push法)对个坡段进行稳定性分析,边坡整体处于欠稳定状态,暴露时间久,加上雨水冲刷,边坡将朝不稳... 指出了在勘查过程中,把某边坡划分6个坡段并分析其形态特征,重点分析已出现灾害坡段DE的灾害类型、特征及形成原因。运用剩余推力传递法(Push法)对个坡段进行稳定性分析,边坡整体处于欠稳定状态,暴露时间久,加上雨水冲刷,边坡将朝不稳定方向发展,建议采用"锚杆(索)+格构梁+削坡+截排水+绿化护坡"或"截排水+挡土墙+绿化"治理措施,以期对类似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 崩塌 走向 坡度 截排水 安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步电沉积法制备SnO_(2)/Cu及其电催化还原CO_(2)产甲酸机理研究
17
作者 郑飞 朱德圣 +6 位作者 闫喜凤 于洋茜 杨金明 梅一鸣 包万欣 牛彩凤 蒋浩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3-181,共9页
SnO_(2)是电催化还原CO_(2)产甲酸的高效催化剂,但SnO_(2)电极制备过程复杂,且添加导电剂、黏合剂会降低其催化活性。因此,采用简便的电沉积法制备SnO_(2)/Cu电极,避免了非活性组分的添加,实现了高性能还原CO_(2)产甲酸。CO_(2)还原试... SnO_(2)是电催化还原CO_(2)产甲酸的高效催化剂,但SnO_(2)电极制备过程复杂,且添加导电剂、黏合剂会降低其催化活性。因此,采用简便的电沉积法制备SnO_(2)/Cu电极,避免了非活性组分的添加,实现了高性能还原CO_(2)产甲酸。CO_(2)还原试验结果表明,最优电极在-1.8 V(vs.SCE)电位条件下产甲酸法拉第效率(ηF)高达80.48%,产速为109.96μmol/(h·cm^(2)),且在较宽电位范围内(-1.7~-1.9 V(vs.SCE)产甲酸ηF>72%。其优越的催化活性源于电极表面均匀分布的SnO_(2)纳米片,该材料结构有利于暴露更多活性位点,增大电化学活性面积。同时,该结构还具有较快的电子转移速率,可有效降低CO_(2)还原能垒。研究结果为设计高效、稳定的SnO_(2)电极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还原 SnO_(2) 电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2022年莆田市水资源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核算与评价
18
作者 陈凡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7期278-280,共3页
定量分析福建省莆田市的水资源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以数据体现水资源生态承载状态,助力莆田地区水资源的科学发展。以2018—2022年福建省莆田市数据为依据,创建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分析了水资源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水资源负载指数... 定量分析福建省莆田市的水资源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以数据体现水资源生态承载状态,助力莆田地区水资源的科学发展。以2018—2022年福建省莆田市数据为依据,创建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分析了水资源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水资源负载指数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水资源负载指数均>10,水资源利用程度高,潜力不大。从福建省莆田市水资源生态足迹可知,莆田市水资源在区域上分布不均,受降雨量等主要因素影响,各年度的分布也不平衡。从福建省莆田市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可知,水资源的供需存在一定矛盾,随着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管理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其中,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从而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生态足迹 水资源生态承载力 水资源负载指数 莆田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石膏改性注浆材料性能及微观机理研究
19
作者 叶坤 张群利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56,共5页
为了探究磷石膏在矿山注浆材料改性中的作用机制,制备不同配比的注浆材料,分析注浆材料流动性、渗透性、强度参数和重金属浸出量等性能指标,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探究磷石膏改性注浆材料的微观机理。结果表明:利用磷石膏作为注浆材... 为了探究磷石膏在矿山注浆材料改性中的作用机制,制备不同配比的注浆材料,分析注浆材料流动性、渗透性、强度参数和重金属浸出量等性能指标,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探究磷石膏改性注浆材料的微观机理。结果表明:利用磷石膏作为注浆材料掺合物,不仅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而且有利于改善注浆材料流动性;磷石膏掺量30%时,注浆材料的流动性和抗渗性较好,抗压、抗折强度得到显著提升,注浆材料中重金属浸出量有效降低;磷石膏促进了二次水化反应,生成了更多的水化硅酸钙凝胶,提高了注浆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和工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材料 注浆材料 磷石膏 固化体 胶凝材料 资源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粗糙集-网格搜索-支持向量的公路隧道施工坍塌风险评估模型
20
作者 吴波 曾佳佳 +2 位作者 蔡琦 朱若男 刘聪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45-1252,共8页
为合理高效地进行公路隧道施工坍塌风险评估,通过粗糙集(rough set,RS)理论、网格搜索法(grid search,GS)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classification,SVC)研究了公路隧道施工坍塌风险评估模型。首先融合超前地质预报,构建公路隧道施... 为合理高效地进行公路隧道施工坍塌风险评估,通过粗糙集(rough set,RS)理论、网格搜索法(grid search,GS)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classification,SVC)研究了公路隧道施工坍塌风险评估模型。首先融合超前地质预报,构建公路隧道施工坍塌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收集100个隧道坍塌相关案例信息并对指标数据进行离散化处理,其次基于粗糙集条件信息熵进行属性约简,得到约简后的核指标集,而后采用网格搜索法寻找支持向量分类训练集的最优参数,建立基于粗糙集-网格搜索-支持向量(RS-GS-SVC)公路隧道施工坍塌风险评估模型,最后将所建模型用于对测试样本的预测。结果表明:在相同学习样本的条件下,相较于粗糙集-遗传-支持向量模型(RS-GA-SVC)和粗糙集-粒子群-支持向量模型(RS-PSO-SVC),RS-GS-SVC模型具有更高的分类精度;在训练集与测试集比例相同的条件下,RS-GS-SVC模型的预测准确率高于GS-SVC模型,准确率分别为93.33%和90%,且RS-GS-SVC模型的运算时间更短。可见,经粗糙集条件信息熵属性约简,可以有效降低模型复杂度,提高分类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评估 公路隧道坍塌 支持向量分类 粗糙集 网格搜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