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电网环境下需求响应参与系统备用的风险协调优化模型 被引量:13
1
作者 于娜 于继来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77-82,共6页
基于风险管理思想,构建了智能电网环境下紧急需求响应参与系统备用的协调优化模型。通过对备用容量配置的风险分析,运用马尔可夫链预测未来时段的系统运行状态概率,考虑事故发生后系统安全运行所付出的费用代价,实现了以概率方式对事故... 基于风险管理思想,构建了智能电网环境下紧急需求响应参与系统备用的协调优化模型。通过对备用容量配置的风险分析,运用马尔可夫链预测未来时段的系统运行状态概率,考虑事故发生后系统安全运行所付出的费用代价,实现了以概率方式对事故状态集的货币化度量,从而将事故后的风险损失引入备用优化模型。在电力市场环境下有效优化了发电侧和需求侧备用资源的配置。IEEE30节点系统算例表明,所提模型和方法有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市场 备用 紧急需求响应 风险 概率 协调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催化剂对SO_2氧化性能的对比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淑勤 赵星云 刘彦东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1-106,共6页
选择氮掺杂纳米TiO2作为光催化剂,CuO,Al2O3,V2O5作为普通催化剂,对比研究提高SO3生产效益的实验条件。结果表明:普通催化剂对SO2的吸附平衡时间和催化氧化生成SO3的反应时间均为20 min;有氧气存在时普通催化剂对SO2的吸附效果为V2O5>... 选择氮掺杂纳米TiO2作为光催化剂,CuO,Al2O3,V2O5作为普通催化剂,对比研究提高SO3生产效益的实验条件。结果表明:普通催化剂对SO2的吸附平衡时间和催化氧化生成SO3的反应时间均为20 min;有氧气存在时普通催化剂对SO2的吸附效果为V2O5>Al2O3>CuO;温度对V2O5吸附SO2效果影响较大,实验条件下440℃为最佳温度;氮掺杂纳米TiO2光催化剂最佳制备条件为500℃焙烧3 h,且采用普通荧光灯照射就会产生催化效果;有氧气存在时增加SO2的体积流量,提高吸收液的pH值,增加光照强度可以提高SO3生成量。实验结果为燃煤、石油脱硫,纳米材料的研究和硫酸生产等化工行业选择催化剂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掺杂二氧化钛 纳米催化剂 光催化氧化 二氧化硫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C-HVDC直流侧极间短路暂态特性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金恩淑 杨筱凡 +1 位作者 于新 邓佛良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30-37,共8页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MMC-HVDC)系统中极间短路故障是最严重的直流侧故障类型,目前多侧重于分析闭锁前电容放电过程及相应的故障保护策略,而对MMC极间短...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MMC-HVDC)系统中极间短路故障是最严重的直流侧故障类型,目前多侧重于分析闭锁前电容放电过程及相应的故障保护策略,而对MMC极间短路故障发展全过程分析不够深入,由于极间短路故障暂态过程发展迅速,故障发展各阶段联系紧密、相互影响,为了更好地对直流断路器进行选型和调整继电保护设备,因此有必要对其故障全过程进行分析。文章分析了MMC拓扑结构及其子模块的三种工作状态;根据电容、电感充放电机理,给出换流器闭锁前、后各阶段故障电流路径,建立故障各阶段的等效电路及数学模型,研究了故障距离对直流侧故障电流、电压波形及换流器闭锁时间的影响;基于PSCAD/EMTDC仿真软件,搭建71电平MMC-HVDC双端直流输电模型,验证了故障特性分析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对保护设备阈值具有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C-HVDC 极间短路故障 换流器 故障距离 PSCAD/EMTD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