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高等师范院校俄语专业课程结构改革的基本设想 |
高凤兰
曲志坚
|
《中国俄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1
|
|
2
|
将隐喻引入外语教学法 |
王洪刚
杨忠
|
《中小学教师培训》
|
2000 |
9
|
|
3
|
维多利亚时代小说中人物阶级属性界定问题研究 |
龙瑞翠
李增
|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7
|
|
4
|
身体词词义演变的认知解析 |
孙影
成晓光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5
|
论中学英语教师的人文素养 |
李增
狄艳华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03 |
3
|
|
6
|
走多媒体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之路——高校英语专业精读课转型模式研究 |
郭蔷
高艳明
|
《山东外语教学》
|
2006 |
7
|
|
7
|
施为动词的语用-语法双维度分析 |
成晓光
熊佳娟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8
|
雪莱的基督教情结 |
龙瑞翠
李增
|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9
|
论《猪人》系列的叙述视角 |
张颖
王海燕
|
《山东外语教学》
|
2005 |
4
|
|
10
|
高度的浓缩 精妙的平凡——《伊芙林》的多重主题分析 |
张宏薇
|
《山东外语教学》
|
2005 |
15
|
|
11
|
高中英语教学中说写结合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
齐心
|
《中小学教师培训》
北大核心
|
2007 |
20
|
|
12
|
论托妮·莫里森小说中的“爱” |
张宏薇
|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13
|
关于词汇意义的动态性问题 |
杨玉晨
|
《山东外语教学》
|
2002 |
7
|
|
14
|
论诗集《乌鸦》主人公的角色变迁 |
刘国清
|
《山东外语教学》
|
2004 |
8
|
|
15
|
从认知视角解读俄语功能语法 |
王清华
|
《中国俄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16
|
电影中的空白艺术 |
刘国清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8 |
4
|
|
17
|
“任务型”英语教学的基本原则与类型探析 |
谭晓瑛
谢江巍
|
《中小学教师培训》
|
2003 |
1
|
|
18
|
来自Бондарко三角形框架理论的思考 |
王清华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19
|
俄语功能语法维度下的语义 |
王清华
|
《中国俄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20
|
《所罗门之歌》:“追寻”的故事 |
张颖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2001 |
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