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等师范院校俄语专业课程结构改革的基本设想 被引量:11
1
作者 高凤兰 曲志坚 《中国俄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0-34,共5页
本文依据现代课程理论和素质教育的课程理念,借鉴国外高等师范院校的课程设 置,提出现阶段我国高等师范院校俄语专业课程结构改革的基本设想:遵循发展原则,扩充通 识课程;从整体性、功能性出发,精选、优化俄语专业课;突出师范性,丰富教... 本文依据现代课程理论和素质教育的课程理念,借鉴国外高等师范院校的课程设 置,提出现阶段我国高等师范院校俄语专业课程结构改革的基本设想:遵循发展原则,扩充通 识课程;从整体性、功能性出发,精选、优化俄语专业课;突出师范性,丰富教育专业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师范院校 俄语专业 课程结构 改革 教育目的 能力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将隐喻引入外语教学法 被引量:9
2
作者 王洪刚 杨忠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00年第6期28-30,共3页
关键词 外语 教学法 隐喻 教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多利亚时代小说中人物阶级属性界定问题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龙瑞翠 李增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4-48,共5页
人作为社会总体的一部分,只能处于阶级之中,具有阶级属性的人必然讲述阶级的历史与文化,因此,处于阶级关系中的维多利亚小说家们,在小说中就不仅仅是在批判那个社会阶级的不平等,同时也在评述着那个社会的文化,对那个社会的何去何从给... 人作为社会总体的一部分,只能处于阶级之中,具有阶级属性的人必然讲述阶级的历史与文化,因此,处于阶级关系中的维多利亚小说家们,在小说中就不仅仅是在批判那个社会阶级的不平等,同时也在评述着那个社会的文化,对那个社会的何去何从给予关注与思考,展现一种对人类生命本体的深层思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维多利亚时代 贵族阶级 中产阶级 无产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体词词义演变的认知解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孙影 成晓光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6-29,共4页
词义及词义演变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范式下已经成为一个中心议题。身体词作为词的概念之首是"元概念",其词义演变蕴藏着深刻的认知规律。在认知语言学范畴观的指导下,本文确定身体词词义演变的衡量坐标为"词义范畴"... 词义及词义演变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范式下已经成为一个中心议题。身体词作为词的概念之首是"元概念",其词义演变蕴藏着深刻的认知规律。在认知语言学范畴观的指导下,本文确定身体词词义演变的衡量坐标为"词义范畴",并将54个身体词的575个的词典释义划分为10个词义范畴,从中梳理出身体词词义演变的认知顺序,提出隐喻象似性是词义形成、演变的认知机制,并从汉民族"象思维"角度追溯其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词 词义范畴 词义演变 认知 隐喻象似性 象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学英语教师的人文素养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增 狄艳华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9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中学 英语教师 人文素养 课程改革 英语教学 教学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多媒体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之路——高校英语专业精读课转型模式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郭蔷 高艳明 《山东外语教学》 2006年第4期17-21,共5页
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改革高校英语专业课的传统模式是发展的必然。它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然而,由于语言的特殊性和发展渐续性的需要,进行完全的多媒体网络教学在现在还不现实。但可以运用一种转型模式。这种转型模式将最终会引导教... 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改革高校英语专业课的传统模式是发展的必然。它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然而,由于语言的特殊性和发展渐续性的需要,进行完全的多媒体网络教学在现在还不现实。但可以运用一种转型模式。这种转型模式将最终会引导教学结构的根本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模式 多媒体网络教学 高校 英语专业 精读课 建构主义 教学结构 课堂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为动词的语用-语法双维度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成晓光 熊佳娟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13,共6页
作为语用学的传统话题,施为动词通常在言语行为理论中进行研究,然而对施为性的解释却始终悬而未决。本文采用双维度(语用—语法)分析法,首先就施为动词使用中的自返性问题,对Verschueren的宏观语用学解决方法进行回顾,同时运用Halliday... 作为语用学的传统话题,施为动词通常在言语行为理论中进行研究,然而对施为性的解释却始终悬而未决。本文采用双维度(语用—语法)分析法,首先就施为动词使用中的自返性问题,对Verschueren的宏观语用学解决方法进行回顾,同时运用Halliday功能语法中的及物性概念来分析施为动词的特性。研究表明,两种方法互相补充,分析结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为动词 双维度研究 宏观语用学 功能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莱的基督教情结 被引量:2
8
作者 龙瑞翠 李增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1-74,共4页
由于雪莱自身言行的迷惑性以及特殊的时代需要,雪莱宗教思想一直是国内外评论界关注的焦点,但一般而言,人们或者认为他是坚定的唯物主义无神论者,或者只看见了他的自然神论思想,而忽略了他身上所隐含的基督教情结,事实上雪莱其人其作都... 由于雪莱自身言行的迷惑性以及特殊的时代需要,雪莱宗教思想一直是国内外评论界关注的焦点,但一般而言,人们或者认为他是坚定的唯物主义无神论者,或者只看见了他的自然神论思想,而忽略了他身上所隐含的基督教情结,事实上雪莱其人其作都具有着浓厚的基督教思想,他的言行思动间忽明忽暗地显示着基督教对其的深厚影响。因此,本文将以雪莱其人其作所体现出来的基督教情结为出发点探究这一情结的由来,以拓展国内外对雪莱基督教思想的认识,加深对雪莱诗歌的理解与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 基督教情结 无神论 浪漫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猪人》系列的叙述视角 被引量:4
9
作者 张颖 王海燕 《山东外语教学》 2005年第2期88-91,共4页
美国作家保罗·金代尔的早期少年小说<猪人>及其姐妹篇<猪人的遗产>通过独特的叙述视角,艺术地再现了青少年身心的成长发展,展现了他们成长过程中的焦虑与彷徨.本文将从第一人称叙述角度、双视角及不可靠叙述者三方面... 美国作家保罗·金代尔的早期少年小说<猪人>及其姐妹篇<猪人的遗产>通过独特的叙述视角,艺术地再现了青少年身心的成长发展,展现了他们成长过程中的焦虑与彷徨.本文将从第一人称叙述角度、双视角及不可靠叙述者三方面解析这一成长小说的独特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人》系列 第一人称叙述视角 双视角 不可靠叙述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度的浓缩 精妙的平凡——《伊芙林》的多重主题分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张宏薇 《山东外语教学》 2005年第1期90-93,共4页
<伊芙琳>是乔伊斯所著的<都柏林人>中的一篇.它短小精悍,高度浓缩了多重深刻的主题思想:都柏林生活中的"精神麻痹",人生的两难处境,女性意识的觉醒.窥斑见豹,通过<伊芙琳>读者可以感受这位文学艺术大师的... <伊芙琳>是乔伊斯所著的<都柏林人>中的一篇.它短小精悍,高度浓缩了多重深刻的主题思想:都柏林生活中的"精神麻痹",人生的两难处境,女性意识的觉醒.窥斑见豹,通过<伊芙琳>读者可以感受这位文学艺术大师的高超艺术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伊斯 《都柏林人》 《伊芙琳》精神麻痹 两难处境 女性意识觉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英语教学中说写结合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被引量:20
11
作者 齐心 《中小学教师培训》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54-55,共2页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通过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学习的方式把英语口语教学和写作教学融为一体,这既符合高中英语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又有助于高中生英语口语与写作水平的整...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通过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学习的方式把英语口语教学和写作教学融为一体,这既符合高中英语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又有助于高中生英语口语与写作水平的整体提高。本文首先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英语口语与写作教学中的意义进行了分析,然后阐述了具体的实施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标 高中英语教学 合作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托妮·莫里森小说中的“爱”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宏薇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9-52,共4页
"爱"在莫里森的小说中一以贯之。她的小说,强调黑人的自爱、互爱,更强调超越种族隔阂和文化疆域之爱。在莫里森的思想中,"爱"是解决种族、性别、文化冲突的途径,爱可以打破两性壁垒、种族隔阂和文化界域,达成两性... "爱"在莫里森的小说中一以贯之。她的小说,强调黑人的自爱、互爱,更强调超越种族隔阂和文化疆域之爱。在莫里森的思想中,"爱"是解决种族、性别、文化冲突的途径,爱可以打破两性壁垒、种族隔阂和文化界域,达成两性融合、种族平等和文化和谐。莫里森的小说以"爱"为主题,带有种族文化背景,实际是对种族冲突历史的文学解读和爱意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越 主题 托妮·莫里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词汇意义的动态性问题 被引量:7
13
作者 杨玉晨 《山东外语教学》 2002年第6期59-61,共3页
本文对词汇或句子意义的不同理解从结构主义、功能语法和语篇分析角度进行了探讨.根据现代语言学理论,本文认为词汇或句子意义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词汇意义随其出现的语境的不同而变化,或随说话人的不同选择和受话人的不同理解而不同... 本文对词汇或句子意义的不同理解从结构主义、功能语法和语篇分析角度进行了探讨.根据现代语言学理论,本文认为词汇或句子意义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词汇意义随其出现的语境的不同而变化,或随说话人的不同选择和受话人的不同理解而不同.所以,现代外语教学应重视语境在词汇教学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汇意义 动态性问题 功能主义 语境 结构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诗集《乌鸦》主人公的角色变迁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国清 《山东外语教学》 2004年第5期88-90,94,共4页
英国已故桂冠诗人泰德·休斯的力作<乌鸦>叙述了主人公乌鸦的成长历程.诗集从乌鸦的诞生一直写到他与自然结为连理,其间乌鸦历经旁观者、破坏者、受害者与醒悟者的角色变迁,既反省批判了理性主义的罪愆,也警示了理性主义泛滥... 英国已故桂冠诗人泰德·休斯的力作<乌鸦>叙述了主人公乌鸦的成长历程.诗集从乌鸦的诞生一直写到他与自然结为连理,其间乌鸦历经旁观者、破坏者、受害者与醒悟者的角色变迁,既反省批判了理性主义的罪愆,也警示了理性主义泛滥的潜在危险,并展望了人与自然重归和谐的美好未来,让人们看到了解决人类生存危机的曙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鸦》 主人公 角色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认知视角解读俄语功能语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清华 《中国俄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5-27,共3页
本文以А.В.Бондарко的俄语功能语法理论为素材,对该理论中的几个核心问题如:语法意义的结构类型、语义范畴的切分问题、语义场的核心/边缘说和语言与思维的关系问题进行梳理和反思,揭示了认知在俄语功能语法建构中的潜在作用... 本文以А.В.Бондарко的俄语功能语法理论为素材,对该理论中的几个核心问题如:语法意义的结构类型、语义范畴的切分问题、语义场的核心/边缘说和语言与思维的关系问题进行梳理和反思,揭示了认知在俄语功能语法建构中的潜在作用,为功能语法的研究提供了另一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 功能语法 原型语法意义 典型理论 象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中的空白艺术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国清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8-38,共1页
空白是艺术作品的共有特性,是艺术的一种客观存在形式,也是一种美学追求。空白与不确定性是衡量艺术高低的一个重要尺度。正因为空白的重要性,艺术家都尽力不将一切和盘托出,而是有所保留。电影作为一门艺术,其语言中一定有空白,这是一... 空白是艺术作品的共有特性,是艺术的一种客观存在形式,也是一种美学追求。空白与不确定性是衡量艺术高低的一个重要尺度。正因为空白的重要性,艺术家都尽力不将一切和盘托出,而是有所保留。电影作为一门艺术,其语言中一定有空白,这是一种客观存在。电影语言的两种形式,无论是画面语言,还是声音语言,都有空白,都有留白和补白的功能。空白虽然致美,但并非越大越好,它也要有一定的限度,要最有利于实现银幕文本与观众的有效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艺术 电影语言 空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务型”英语教学的基本原则与类型探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谭晓瑛 谢江巍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03年第1期36-37,共2页
"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的外语实际使用能力已是外语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标准"中推荐了"任务型"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是交际教学法中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关键词 英语教学 基本原则 类型 “任务型” 中学英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自Бондарко三角形框架理论的思考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清华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7-41,共5页
本文以俄罗斯功能语法学家А.В.Бондарко的功能语法理论为素材,对现代俄语功能语法建构的理论基础提出自己的见解,如三角形框架的突破、语义范畴确立的基础、功能语法领域的人际意义及修辞语用理论的协调作用。笔者对现代俄语... 本文以俄罗斯功能语法学家А.В.Бондарко的功能语法理论为素材,对现代俄语功能语法建构的理论基础提出自己的见解,如三角形框架的突破、语义范畴确立的基础、功能语法领域的人际意义及修辞语用理论的协调作用。笔者对现代俄语功能语法的建立进行了积极的思考,为功能语法的研究提供一个更宽广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形框架 认知基础 人际意义 功能语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语功能语法维度下的语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清华 《中国俄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10,共4页
现代俄语功能语法的基础—语义已经不再是纯粹语言学领域的内容,它涉及逻辑学、认知学、心理学及语用学等学科。本文提出了狭义语义和广义语义的见解,为现代俄语功能语法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宽松的空间。
关键词 内容 语义 意义 意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所罗门之歌》:“追寻”的故事 被引量:11
20
作者 张颖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27-29,共3页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第三部长篇小说《所罗门之歌》使她跻身于美国当代最伟大作家的行列。该书被认为是在《看不见的人》之后内容最扎实的一部美国黑人小说。通过分析主人公奶人的成长过程 ,探讨小说“追寻”的主题 :对真...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第三部长篇小说《所罗门之歌》使她跻身于美国当代最伟大作家的行列。该书被认为是在《看不见的人》之后内容最扎实的一部美国黑人小说。通过分析主人公奶人的成长过程 ,探讨小说“追寻”的主题 :对真实姓名、文化传统及人性的追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寻 真实姓名 文化传统 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