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东北槭树属(Acer L.)七种植物花粉形态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静敏 朱庆如 历锡亮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3期75-80,共6页
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的七种槭树属(AcerL.)植物花粉形态,本属花粉为近球形、亚长球形、亚扁球形,极面观为三裂圆形,花粉大小为(21.4~35.5)μm×(18.7~33.9)μm,萌... 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的七种槭树属(AcerL.)植物花粉形态,本属花粉为近球形、亚长球形、亚扁球形,极面观为三裂圆形,花粉大小为(21.4~35.5)μm×(18.7~33.9)μm,萌发孔类型为三沟、三拟孔沟根据扫描电镜观察,槭树属花粉外壁多为条状纹饰,有时在条状纹饰上分布着许多小穿孔,只有糖槭(AcernegundoL.)花粉外壁为细网状纹饰,网脊相连成条纹.花粉形态资料认为糖槭应该置于木芩叶槭亚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槭树属 花粉形态 分类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款冬花挥发油成分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刘晓冬 卫永第 +2 位作者 安占元 阎吉昌 张宏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33-34,共2页
本文对中药款冬花挥发油进行气相色谱一质谱联机分析,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进行定量。其色谱图上给出52个峰,鉴定出19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含量的81.53%。
关键词 款冬花 挥发油 色谱 质谱 中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苍术挥发油成分的分析 被引量:24
3
作者 刘晓冬 阎雪 +1 位作者 卫永第 阎吉昌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3期56-57,共2页
用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法分析了南苍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和相对百分含量,分离出62种组分,鉴定出22种化合物,占其挥发油总量的892%。
关键词 苍术挥发油 成分 挥发油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质联用法分析蜂胶挥发油成分 被引量:8
4
作者 卫永第 安占元 +2 位作者 丁长江 阎吉昌 张宏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4期67-69,共3页
用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法分析了蜂胶挥发油(吉林产)的化学成分和相对百分含量。分离出58种化合物,鉴定出26种化合物,占总量的86.79%。
关键词 蜂胶 挥发油 色质联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裂叶豚草花序挥发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吕怡兵 闫雪 +2 位作者 王洋 闫吉昌 刘静玲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42-44,共3页
三裂叶豚草(AmbrosiatrifidaL.)为30年代传入我国的危险杂草,近年来在东北地区有蔓延的趋势。豚草花粉是人类枯草热症的主要致敏源。该文首次对三裂叶豚草花序的挥发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新鲜花序以水蒸汽蒸... 三裂叶豚草(AmbrosiatrifidaL.)为30年代传入我国的危险杂草,近年来在东北地区有蔓延的趋势。豚草花粉是人类枯草热症的主要致敏源。该文首次对三裂叶豚草花序的挥发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新鲜花序以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应用GC-MS方法,鉴定出41种化合物,为探讨豚草对人类致病机理与植物受害机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裂叶豚草 挥发油 豚草 色质联用 测定 花粉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膜富集─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茶中微量铜、铁、钴、锌、镉 被引量:2
6
作者 于惠芬 王爱霞 +2 位作者 时军 唐艳茹 徐书绅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98-202,共5页
茶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是评价茶叶质量的重要指标。由于这些微量元素的含量很低,通常在测定前要进行预富集。本文提出一个用液膜法富集的方法,其富集倍数可达100倍,回收率在95%~103%之间,5种元素的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结果... 茶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是评价茶叶质量的重要指标。由于这些微量元素的含量很低,通常在测定前要进行预富集。本文提出一个用液膜法富集的方法,其富集倍数可达100倍,回收率在95%~103%之间,5种元素的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结果,均令人满意。实验条件的选择用正交试验法,较一般常用的因素轮换法更为准确,也更为省时省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膜富集 原子吸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废水中双酚A和苯酚的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李金昶 石晶 《中国环境监测》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2-24,共3页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废水中双酚A和苯酚的研究李金昶,石晶(东北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中心,长春130024)双酚A,即2,2-双(4-羟苯基)丙烷,是生产环氧树脂、聚碳酸酯和聚氧酚等的主要原料。它是以苯酚为原料合成的,因此,...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废水中双酚A和苯酚的研究李金昶,石晶(东北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中心,长春130024)双酚A,即2,2-双(4-羟苯基)丙烷,是生产环氧树脂、聚碳酸酯和聚氧酚等的主要原料。它是以苯酚为原料合成的,因此,生产过程中排出含双酚A和苯酚的废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 双酚A 苯酚 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膜富集-原子吸收法测定碱金属盐中的铜、钴、镍 被引量:2
8
作者 于惠芬 王爱霞 +2 位作者 王云平 徐书绅 杨光强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82-384,共3页
液膜富集-原子吸收法测定碱金属盐中的铜、钴、镍于惠芬,王爱霞,王云平,徐书绅,杨光强(长春师范学院化学系长春 130032)关键词液膜富集,铜,钴,镍,原子吸收法应用乳状液膜富集痕量金属,在分析化学领域是一种新方法,... 液膜富集-原子吸收法测定碱金属盐中的铜、钴、镍于惠芬,王爱霞,王云平,徐书绅,杨光强(长春师范学院化学系长春 130032)关键词液膜富集,铜,钴,镍,原子吸收法应用乳状液膜富集痕量金属,在分析化学领域是一种新方法,已有一些文献报道[1-3]。本文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膜富集 原子吸收法 碱金属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电位滴定仪测土壤中的有机质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广 李金昶 +1 位作者 赵晓亮 于惠芬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1期141-142,共2页
提出用自动电位滴定仪测定土壤中的有机质的方法。应用自动电位滴定仪根据滴定终点时的电位突跃可自动指示终点并计算出测定值。
关键词 自动电位滴定 土壤 土壤有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中草药中维生素E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金昶 石晶 +1 位作者 王广 王承伟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1期83-85,共3页
探讨了使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荧光检测器检测维生素E的条件,提出了碱性皂化后用石油醚(30℃~60℃)萃取的样品处理方法。并对红景天等中草药中的维生素E的含量进行了实际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 维生素E 中草药 色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动力学中单分子热反应隧道效应计算程序KANDE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玉 阎淑华 +3 位作者 薛平 付强 陈彬 赵成大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4期48-50,共3页
采用一维Eckart势函数模拟化学反应势垒,研究化学动力学中单分子反应隧道效应,可得到Eckart垒图形及不同温度下k_(uni),E_a及两个反应渠道间存在相互作用时k_(uni(i)),E_(a(i)).计算结果可与... 采用一维Eckart势函数模拟化学反应势垒,研究化学动力学中单分子反应隧道效应,可得到Eckart垒图形及不同温度下k_(uni),E_a及两个反应渠道间存在相互作用时k_(uni(i)),E_(a(i)).计算结果可与实验结果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效应 单分子反应 化学动力学 计算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离子对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器测定生物样本中的儿茶酚胺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金昶 石晶 +1 位作者 邵长路 于惠芳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1期50-52,共3页
讨论了使用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器同时分离和测定儿茶酚胺的条件,并对生物样本(脑组织、血液、羊水、尿等)进行了实际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 儿茶酚胺 生物样本 HPLC-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在线分离富集火焰原子吸收测定地质样品中银的含量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春林 王爱霞 强颜武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2期66-68,共3页
采用PT-C18色谱预处理柱,以双硫腙为螯合剂,甲醇为洗脱剂,将流动注射在线分离富集与原子吸收联用,成功地测定了地质样品中银的含量.1min富集(4.2mL)的富集倍率24,检出限0.62μg/L,相对标准偏差1.8%.
关键词 流动注射 火焰原子吸收法 地质样品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P-AES测定杂多化合物中杂原子与配原子计量比
14
作者 李玉霞 郭伊荇 赵晓亮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2期61-65,共5页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了以As,P,Si和Ge为杂原子的钼多酸、钨多酸以及钼钨钒多酸中杂原子与配原子的计量比.对各种类型杂多化合物的预处理进行了研究,重点研究了测定过程中产生的基体干...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了以As,P,Si和Ge为杂原子的钼多酸、钨多酸以及钼钨钒多酸中杂原子与配原子的计量比.对各种类型杂多化合物的预处理进行了研究,重点研究了测定过程中产生的基体干扰和光谱干扰.通过选择适当分析线并采用基体匹配技术,对干扰进行了有效的补偿,获得了准确的杂原子与配原子计量比数据,并由此推断出多酸的一、二级结构,所得结果经IR光谱和NMR光谱证明正确.给出的方法是测定多酸组成的灵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P-AES 计量化 杂多化合物 杂原子 配原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静电场促进植物吸收离子机理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9
15
作者 温尚斌 马福荣 +2 位作者 许守民 王锡录 赵晓亮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77-379,共3页
高压静电场下盆栽水萝卜、使用含 ̄(32)P培养液和由8种无机离子组成的培养液,测试 ̄(32)P的放射强度分布和8种无机元素的分布,结果在土壤和培养液上层 ̄(32)P的放射强度分别比对照高15.19%和63.73%,下... 高压静电场下盆栽水萝卜、使用含 ̄(32)P培养液和由8种无机离子组成的培养液,测试 ̄(32)P的放射强度分布和8种无机元素的分布,结果在土壤和培养液上层 ̄(32)P的放射强度分别比对照高15.19%和63.73%,下层分别比对照低18.39%和29.05%.静电场下生长在含 ̄(32)P土壤中的水萝卜叶片中 ̄(32)P放射强度比对照高66.57%,而根部较对照低8.27%。在静电场作用下,培养液中无机离子向电场的正极方向移动(上层),而对照呈相反的分布趋势.这说明静电场促进植物对离子的吸收是与静电场作用下的离子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静电场 离子 吸收 高压静电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X树脂富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测定酚类化合物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金昶 章翔 +3 位作者 邵长路 石晶 韩明友 刘跃春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388-390,共3页
用GDX-502树脂富集的酚类化合物,经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和检测,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关键词 反相 高效液相色谱法 酚类化合物 树脂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酚醛树脂热(裂)解产物的X射线衍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谢德民 王荣顺 +4 位作者 张喜艳 傅玉杰 王存国 赵成大 牟忠诚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8期1122-1125,共4页
用X射线衍射方法研究了酚醛树脂及对甲基酚醛树脂热解产物本征态及碘掺杂结构,结果表明,不加ZnCl_2的酚醛树酯热解产物具有多晶结构,且随T_p升高层间距如值逐渐减小,加入一定比例ZnCl_2起着增大比表面积和孔径的作用,掺杂碘后如值比本... 用X射线衍射方法研究了酚醛树脂及对甲基酚醛树脂热解产物本征态及碘掺杂结构,结果表明,不加ZnCl_2的酚醛树酯热解产物具有多晶结构,且随T_p升高层间距如值逐渐减小,加入一定比例ZnCl_2起着增大比表面积和孔径的作用,掺杂碘后如值比本征态有所增加,对甲基酚醛树脂热解产物虽具有无定形结构,但如值基本上不随T_p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树脂 热解产物 X射线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和测定甲醛和苯酚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金昶 包明 +3 位作者 石晶 赵晓亮 邵长路 刘跃春 《中国环境监测》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3-14,共2页
本文讨论了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和测定甲醛和苯酚的条件,并对酚醛树脂生产废水进行了实际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 甲醛 苯酚 高效液相色谱 水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苯基锡芳氧乙酸酯的合成和表征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宝殿 包明 张景萍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8期1178-1180,共3页
三苯基锡芳氧乙酸酯的合成和表征刘宝殿,包明,张景萍(东北师范大学化学系、东北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中心,长春,130024)关键词芳氧乙酸,三苯基锡芳氧乙酸酯,合成,生物活性三苯基醋酸锡和三苯基氢氧化锡是防治甜菜褐斑病的有... 三苯基锡芳氧乙酸酯的合成和表征刘宝殿,包明,张景萍(东北师范大学化学系、东北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中心,长春,130024)关键词芳氧乙酸,三苯基锡芳氧乙酸酯,合成,生物活性三苯基醋酸锡和三苯基氢氧化锡是防治甜菜褐斑病的有效药剂[1].芳氧乙酸及其酯也具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苯基锡 芳氧乙酸酯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的辐射效应的研究(Ⅱ)——辐射引起的某些化学变化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文伟 于黎 +3 位作者 钟晓光 张月芳 孙家珍 王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868-871,共4页
壳聚糖分子中的脱乙酰基单元比乙酰化单元更易被高能辐射破坏。红外光谱的研究结果表明,羟基基团的吸收强度随辐射强度的增加而增加,胺基和醚键的吸收强度则下降。壳聚糖辐照后并未发现有羰基形成。壳聚糖在辐照作用下除了胺基的变化外... 壳聚糖分子中的脱乙酰基单元比乙酰化单元更易被高能辐射破坏。红外光谱的研究结果表明,羟基基团的吸收强度随辐射强度的增加而增加,胺基和醚键的吸收强度则下降。壳聚糖辐照后并未发现有羰基形成。壳聚糖在辐照作用下除了胺基的变化外,主要通过苷键的断裂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辐射效应 胺基 热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