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东北三省区域研究热点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陈晓玲 刘东亮 《情报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24-1231,共8页
应用可视化分析工具CiteSpace分析2012—2016年东北三省的研究热点和学科趋势,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SCI-E、SSCI、CPSI三大核心数据库收录的2012—2016年的吉林、黑龙江、辽宁三省的文献为数据源,首先分析了发文量和高被引文献,其... 应用可视化分析工具CiteSpace分析2012—2016年东北三省的研究热点和学科趋势,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SCI-E、SSCI、CPSI三大核心数据库收录的2012—2016年的吉林、黑龙江、辽宁三省的文献为数据源,首先分析了发文量和高被引文献,其次采用CiteSpace软件进行机构合作、关键词共词和学科共现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东北三省的发文量一直处于上升趋势,核心机构是吉林大学、中国科学院(指在东北的机构)和中国医药大学,在化学、医学和工程学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通过分析,提出了政府对未来东北三省发展政策制定的建议,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对东北三省的经济领域和科研创新领域方面的发展提出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知识图谱 CiteSpace软件 机构合作 共词分析 研究热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建设薄弱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2
2
作者 李文 杜娟 王以宁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5-122,共8页
在信息化社会,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已然成为一种必备的专业能力,中小学骨干教师因具有引领示范作用,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更应予以重视。该文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影响因素入手,以辽宁省信息化建设水平薄弱的某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为... 在信息化社会,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已然成为一种必备的专业能力,中小学骨干教师因具有引领示范作用,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更应予以重视。该文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影响因素入手,以辽宁省信息化建设水平薄弱的某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为样本,采用问卷调查分析法,构建和验证了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内部因素(自我效能、技能基础)、外部因素(学校制度、培训研修、应用氛围)对骨干教师的五个应用能力维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正向影响。依据具体结果,提出了提升内驱力、构建"精准"培训模式、树立正确的技术观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干教师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教学行为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事理图谱研究——以2017-2019年中小学展示与培训活动优质课为例 被引量:19
3
作者 唐烨伟 赵一婷 +2 位作者 陆淑婉 钟绍春 周东岱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0-100,共11页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有效体现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必备技能,当前,我国正大力推进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为了进一步探寻该能力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并精准测评教师能力水平,基于对课堂教学行为分析、教师...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有效体现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必备技能,当前,我国正大力推进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为了进一步探寻该能力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并精准测评教师能力水平,基于对课堂教学行为分析、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及事理图谱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从2017-2019年中小学展示与培训活动的1225节模拟展示课中评选出27节特等奖,作为研究样本,开展了如下研究:对教师教学行为进行编码,采用滞后序列分析法研究教学行为序列,探析差异化教学行为序列下隐性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对不同行为序列与教学行为时长进行显著性分析,针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维度的量级侧重,将教师划分为启发型、活动型、评价型与创新型四种教师教学风格,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对不同风格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事理图谱进行表征,挖掘课堂中的教学行为规律。从而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提供可视化依据,进一步促进教师开展课堂教学分析、教学反思和专业能力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教学行为 事理图谱 教师风格 能力测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基于教学数据流的课堂事理图谱 被引量:17
4
作者 唐烨伟 李施 彭芸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5-95,共11页
教师作为教育过程的重要参与者,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对教育信息化的质量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以小学语文智慧课堂视频案例为研究样本,采用显著行为序列分析与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相关的行为。本研究首先基于教学数据流统计教师行为和学... 教师作为教育过程的重要参与者,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对教育信息化的质量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以小学语文智慧课堂视频案例为研究样本,采用显著行为序列分析与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相关的行为。本研究首先基于教学数据流统计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确定语文教师课堂行为与学生行为之间的转换关系,并依据不同转换关系划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然后,通过事理图谱可视化测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形成小学语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报告,实现对教师可观测、可控制的“测报+测控式”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本研究可为测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为教师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供现实参照和专业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数据流 小学语文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事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行为影响因素模型构建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张哲 陈晓慧 王以宁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8-125,共8页
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行为对于提升教学绩效至关重要,因此有必要对影响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行为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该研究采用混合研究设计,基于相关理论模型开展质化研究,构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行为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并通过量化实证研究进... 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行为对于提升教学绩效至关重要,因此有必要对影响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行为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该研究采用混合研究设计,基于相关理论模型开展质化研究,构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行为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并通过量化实证研究进行了模型探索与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群体影响、绩效预期、便利条件、教学具体内容以及已有技术应用体验都能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其中,群体影响、应用意向和态度对应用行为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了具有较高可操作性的教师教育实践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 教师教育 技术接受模型 混合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材“三重结构”及课堂实施建议 被引量:8
6
作者 曲茜茜 解月光 王海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1-116,共6页
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科教材不仅是课堂实施与教学设计的理论指导框架和重要工具,也是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的活动指南,承载着支持学生解决问题、建构学科知识与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任务。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材"三重结构"的研究为核... 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科教材不仅是课堂实施与教学设计的理论指导框架和重要工具,也是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的活动指南,承载着支持学生解决问题、建构学科知识与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任务。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材"三重结构"的研究为核心素养统领的新教材的设计开发及课堂实施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 教材 项目化学习 三重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EM教育研究与实践的理念与路径——访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科学教育专家Samson Nashon教授 被引量:37
7
作者 陈晓慧 徐彬 +1 位作者 张哲 Jennifer Jing Zhao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22,共5页
目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复合性人才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STEM教育的理念出现,无疑成为了解决学科间深度融合问题的有效途径。从传统的分科教学到如今强调学科之间的深度融合,STEM教育为学生科学探究思... 目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复合性人才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STEM教育的理念出现,无疑成为了解决学科间深度融合问题的有效途径。从传统的分科教学到如今强调学科之间的深度融合,STEM教育为学生科学探究思维的培养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2017中国STEM教育白皮书》的发布、"中国STEM教育2029创新行动计划"的启动无疑成为了我国助推STEM教育的开展与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的巨大动力。国际上,科学教育与教育技术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普遍关注STEM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实践路径研究,着眼于STEM教育的课程内容设计、人才培养目标、教师因素与环境因素对教学效果的影响、STEM教育相关产业发展等诸多问题。尤其是在STEM教育、科学教育过程中如何基于有效的问题情境设计课程活动、怎样利用与开发相关教育资源、如何树立学生正确的科学观等成为了教育实践中的新课题与新挑战。Samson Nashon博士是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课程与教学论专业(Department of Curriculum&Pedagogy)教授、科学教育(Science Education)系主任,主要从事有关STEM教育和科学教育的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相关研究。Samson教授关注科学教育过程中的学生的元认知与学习,并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在科学教育的教学法、研究的设计与方法、教师教育等多个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他曾受邀在各类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科学教育主旨演讲20余场,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数部关于科学教育的教材、专著,如:Contemporary Science Teaching Approaches:Promoting conceptual understanding in science(2012年)、Promoting conceptual understanding in science(2012年)、Revision mathematics for primary teacher education(1996年)等。现主持20余项加拿大社会科学和人文研究委员会(SSHRC)、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教育厅、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各级各类项目,从事技术基础下的科学课程教学实践、理解跨情境学习、学生的科学话语认识方式等问题的研究。在本次访谈中,Samson教授从STEM与科学教育的关系、STEM环境设计因素的作用、STEM教育中的教师、STEM开展的关键策略、加拿大STEM教育研究开展状况等问题与我们进行了深入交流,着重介绍了STEM教育的情境设计策略与实践情况,对相关教学资源的建设与使用方法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我国STEM教育的开展提供理论参考,为科学教育的开展与实践提供了可实施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M教育 科学教育 地方境脉 规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信息意识素养解读及教学建议 被引量:25
8
作者 解月光 杨鑫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85-90,共6页
信息意识是高中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要素,是学生生存、发展应有的素养特质。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应是一个由"理性思维层—自觉意识层—实践能力层"相互联系、贯通而成的"三层统合"素养系统模... 信息意识是高中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要素,是学生生存、发展应有的素养特质。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应是一个由"理性思维层—自觉意识层—实践能力层"相互联系、贯通而成的"三层统合"素养系统模型。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应回归到现实信息系统问题发现与解决实践中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 信息意识 解读 教学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伦理失范及其治理 被引量:32
9
作者 陈晓慧 卢佳 赫鹏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3-59,共7页
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到来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着力点。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多元化效应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人们关注的核心之一是教师实践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这种有效性已与教师、学生和社会各界之间产生... 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到来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着力点。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多元化效应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人们关注的核心之一是教师实践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这种有效性已与教师、学生和社会各界之间产生了多维关联。本文对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当下境况进行分析,依据伦理失范的判定方法,总结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伦理失范的典型表现,分析产生原因,从教育治理角度提出伦理失范现象的解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伦理 伦理规范 教育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EM智能学习环境与认知科学研究——访美国范德堡大学彼斯沃思教授 被引量:4
10
作者 韩建华 赵蔚 +2 位作者 姜强 董奕 张宁宇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11,共8页
云计算、数据挖掘、学习分析和人工智能等的发展与创新,拓宽了智能学习环境的开发与应用,为推进探究式学习与问题解决的智能教育带来新的契机。文章基于彼斯沃思团队研发的STEM智能学习环境,探讨了STEM智能学习环境的设计理念与结构对... 云计算、数据挖掘、学习分析和人工智能等的发展与创新,拓宽了智能学习环境的开发与应用,为推进探究式学习与问题解决的智能教育带来新的契机。文章基于彼斯沃思团队研发的STEM智能学习环境,探讨了STEM智能学习环境的设计理念与结构对学生思维和能力培养的影响;依据模型驱动机制和代理对话提供的适时反馈,探究了学生认知和元认知的发展;基于学生学习活动日志文件,采用数据提取算法挖掘学生的学习行为特征;根据捕获的学习行为数据,分析了隐含的学习参与和知识理解程度等。彼斯沃思教授系范德堡大学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EECS)学院的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和工程管理学教授,也是该校软件整合系统学院高级研究科学家,兼任智能系统中心副主任,国际期刊《IEEE关于系统、人与控制论学报》副主编、美国计算机协会(ACM)、美国人工智能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AAI)和希格玛赛(Sigma Xi)学会高级成员。2014年,他荣膺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院士(IEEE Fellow),曾承担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等项目,主要研究领域包括STEM领域智能学习环境的设计和实施、复杂嵌入系统的混合建模(Hybrid Modeling)、仿真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STEM教育 智能学习环境 认知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应用是否能够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基于国内外42项实验与准实验研究的元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换超 郑燕林 马芸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0-128,共9页
为了探究技术应用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的作用效果,采用元分析方法对国内外发表的42项技术应用影响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的实验和准实验研究进行深度分析。结果发现:技术应用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具有中等以上程度的正向促进作用,且对批... 为了探究技术应用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的作用效果,采用元分析方法对国内外发表的42项技术应用影响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的实验和准实验研究进行深度分析。结果发现:技术应用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具有中等以上程度的正向促进作用,且对批判性思维技能和倾向两个维度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不同种类的技术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的促进作用存在显著差异;学习模式、教学规模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的调节作用组间差异显著;教育水平和教学周期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的调节作用组间差异不显著。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应用技术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的教学思考与实践建议,即推动现代技术深度应用,构建批判性思维培育机制;聚焦技术与学习模式整合,探索批判性思维培育路径;兼顾教学横纵双维度,增强批判性思维培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 批判性思维 实验研究 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驱动的个性化学习:实然问题、应然逻辑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5
12
作者 钟绍春 杨澜 范佳荣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19,33,共8页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全面推进和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为破解个性化学习难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数据驱动的个性化学习已成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当前数据驱动的个性化学习普遍存在着学习行为感知与状态评价精度不高...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全面推进和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为破解个性化学习难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数据驱动的个性化学习已成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当前数据驱动的个性化学习普遍存在着学习行为感知与状态评价精度不高、学习特征挖掘不准、学习规律挖掘不全、学习问题溯源不深、学习干预精度不佳等瓶颈性难题。为此,研究从情境感知、主体理解和智能干预等方面深入剖析了数据驱动个性化学习的应然逻辑。在此基础上,从学习行为数据有效感知与理解、学习效果精准评估的个性化学习追踪、薄弱知识点和异常学习行为的学习问题成因溯源、潜在交互学习规律发现的教育知识图谱高阶推理、公共学习路网构建与高适配个性化学习路径规划等方面,讨论了数据驱动个性化学习的实现路径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学习 数据驱动 情境感知 学习路径规划 教育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研员信息化教研素养体系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杨鑫 解月光 赵可云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4-80,共7页
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对教研员素养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该文着眼教研员引领区域信息化教学发展的职责定位,提出了教研员信息化教研素养概念。基于对素养发展规律及研究范式的分析,形成了教研员信息化教研素养体系的构建思路... 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对教研员素养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该文着眼教研员引领区域信息化教学发展的职责定位,提出了教研员信息化教研素养概念。基于对素养发展规律及研究范式的分析,形成了教研员信息化教研素养体系的构建思路及方法:借鉴教研员、教师素养的研究成果及经验,划分教研员信息化教研素养体系的层级结构;结合教研员专业实践的需求及素养层级跃迁规律,逐级提炼、生成素养要素;进而以专家法对其进行验证及整体修正,最终确立了教研员信息化教研素养体系,并对其进行详细阐释。以此,透析教研员信息化教研素养的内涵、结构、要素及其内部发展规律及路径,以期为教研员专业发展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研员 信息化教研素养 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现关键词统计的教育技术学研究趋势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孙立会 赵蔚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2010年第5期28-31,70,共5页
2004-2008年度《CNKI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收录了2178篇教育技术学硕士学位论文,针对这些论文中的3853个关键词,运用词对关键词、相对词频统计和理论词对关键词矩阵方法等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近5年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热点是:... 2004-2008年度《CNKI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收录了2178篇教育技术学硕士学位论文,针对这些论文中的3853个关键词,运用词对关键词、相对词频统计和理论词对关键词矩阵方法等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近5年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热点是: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网络课程、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等。总体来说,教育技术学的研究领域尚未形成某一方面的研究群体,研究的深度还不够;还有一些研究空白,需要研究者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技术学 词对关键词 统计分析 学科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技术如何支持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构建 被引量:64
15
作者 钟绍春 钟卓 +2 位作者 范佳荣 赵雪梅 杨澜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29,46,共10页
人工智能、大数据、AR/VR和5G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移动终端的普及应用,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改变,同时也为教与学的变革和创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可能。然而,当前智能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绝大多数是以智能化为主要特征... 人工智能、大数据、AR/VR和5G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移动终端的普及应用,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改变,同时也为教与学的变革和创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可能。然而,当前智能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绝大多数是以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给教与学带来的更多是便利和效率,课堂教学中很多深层次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智能技术条件下能够破解教学深层次问题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已成为热点。该文对当前信息化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深入剖析,讨论了智能技术支持下能够破解教学深层次问题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思路与途径;从智能工具支持下的深度学习、微课云课支持下的个性化学习、大数据支持下的精准教学和“互联网+”支持下的无边界混合式学习等,分析了智能技术支持下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方向;提出了通过以紧耦合课程内容为单位做学习逻辑设计、有针对性设计驱动学习的问题与任务和系统设计教与学路径等方面,实现智能技术支持课堂教学创新和优化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技术 新型教学模式 信息化教学 学习逻辑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游戏学习的沉浸调节支架模型构建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洁 苗永岱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5-72,共8页
数字化游戏学习的游戏性与教育性之平衡问题是影响其应用发展的关键所在。为解决大部分研究落脚于个体在游戏本身的沉浸状态而忽视教育目标中心性地位的困境,研究重点关注如何利用调节支架对学习者沉浸水平加以调节,从而有效促进游戏与... 数字化游戏学习的游戏性与教育性之平衡问题是影响其应用发展的关键所在。为解决大部分研究落脚于个体在游戏本身的沉浸状态而忽视教育目标中心性地位的困境,研究重点关注如何利用调节支架对学习者沉浸水平加以调节,从而有效促进游戏与教育双重效果的达成。针对研究目的,提出以三维教育目标为导向,依据三维沉浸倾向确立了“具身感知、技能挑战、数字叙事、具身交互、具身叙事、交互叙事”六类调节支架,并据此构建了“教育目标—沉浸倾向—调节支架”的三层次数字化游戏学习的沉浸调节支架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游戏学习 教育目标 沉浸倾向 沉浸调节支架 教育游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面交集和AP选择的室内定位
17
作者 周忠杰 张利彪 +2 位作者 蒲东兵 孙英娟 王一可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0-96,共7页
针对基于接收信号强度RSSI的室内定位中接入点AP的状态变化影响离线位置指纹库构建和在线RSSI信号噪声导致目标位置估计出现偏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环面交集和AP选择的室内定位方法TIAPSLoc.该方法在离线训练时引入RSSI基尼指数来量... 针对基于接收信号强度RSSI的室内定位中接入点AP的状态变化影响离线位置指纹库构建和在线RSSI信号噪声导致目标位置估计出现偏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环面交集和AP选择的室内定位方法TIAPSLoc.该方法在离线训练时引入RSSI基尼指数来量化AP状态,选择一组最佳AP构建位置指纹库,并利用鲁棒主成分分析降低稀疏尖峰噪声,以提高位置指纹维度的一致性.在线定位时,利用高斯模型过滤掉状态变化的AP,构建所有AP的参考点环面,通过环面交集得到的一组参考点RPs来估计目标位置.基于UJIndoorLoc、TUTIndoorLoc、VU-EOWLoc和IST103Loc数据集进行实验,结果表明TIAPSLoc的平均定位误差等指标均优于对比模型,消融研究也验证了TIAPSLoc各模块对定位精度提升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定位 RSSI 位置指纹 AP RP 环面交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首批中职示范校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后示范”发展对策探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阮士桂 郑燕林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3期70-75,共6页
目前国家首批中职示范校已完成"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并开始全面进入总结示范校建设经验、深化项目建设成果、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后示范"发展时期。通过分析国家首批中职示范校所公示... 目前国家首批中职示范校已完成"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并开始全面进入总结示范校建设经验、深化项目建设成果、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后示范"发展时期。通过分析国家首批中职示范校所公示的总结报告,从信息化建设相关的基本指标、特色项目、共建共享、仿真实训以及校企合作等方面探究国家首批中职示范校的信息化建设发展现状,并根据其发展现状从多维度构建信息化建设保障机制、多层面加强信息化服务队伍建设、多方位推进信息化整体发展等方面给出示范校信息化"后示范"建设的发展对策,以期进一步加强首批中职示范校在信息化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从而推进我国中职学校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首批中职示范校 信息化建设 “后示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技术支持下的精准教学:技术框架与运行体系 被引量:22
19
作者 任海龙 赵雪梅 钟卓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7期56-58,共3页
充分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价值与优势,实现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适切相融的精准教学,成为教育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方向。分析“智能技术”賦予精准教学的新内涵,诠释了智能技术之于精准教学的价值,从硬件、技术、方法、应用四个... 充分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价值与优势,实现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适切相融的精准教学,成为教育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方向。分析“智能技术”賦予精准教学的新内涵,诠释了智能技术之于精准教学的价值,从硬件、技术、方法、应用四个层次构建了精准教学技术架构,从教学目标精准确立、教学内容精准定制、教学活动精准设计、学习表现精准测评四个方面,对智能技术支持下的精准教学运行体系进行了诠释与论证,以期为精准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技术 精准教学 技术框架 运行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两阶段的遥感图像全色锐化方法
20
作者 鄂樱楠 樊笛 +1 位作者 李永丽 董立岩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76-782,共7页
首先,针对传统单阶段遥感图像融合任务需要大量监督样本,图像特征信息保留效果不好的问题,提出一种两阶段的遥感图像全色锐化方法.该方法通过将任务分解为特征融合和超分辨率两个任务实现遥感图像的融合,一阶段生成对抗网络特征融合,二... 首先,针对传统单阶段遥感图像融合任务需要大量监督样本,图像特征信息保留效果不好的问题,提出一种两阶段的遥感图像全色锐化方法.该方法通过将任务分解为特征融合和超分辨率两个任务实现遥感图像的融合,一阶段生成对抗网络特征融合,二阶段超分辨率网络生成更清晰的空间特征,达到高质量遥感图像融合的目的.其次,使用卫星数据集GaoFen-2和WorldView-3进行多组实验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分别用有参照图像质量指标和无参照图像质量指标评价融合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相较于传统方法能更好地保留光谱特征信息和空间特征细节,有效提高了融合后图像的视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图像融合 全色锐化 生成对抗网络 超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