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典型条件标记的条件强度及相关问题探究
1
作者
祁艳红
彭爽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5-139,共5页
典型的条件标记是对条件关系及条件强度的明示。典型条件标记"只要""只有""无论(不管)"等各有其独特的条件属性:"只有"的条件属性为[+唯一性];"只要"的条件属性为[+必要性];"无...
典型的条件标记是对条件关系及条件强度的明示。典型条件标记"只要""只有""无论(不管)"等各有其独特的条件属性:"只有"的条件属性为[+唯一性];"只要"的条件属性为[+必要性];"无论(不管)"的条件属性为[+排除性]。其间条件强度的等级序列式为:只有(除非)>只要>无论(不管)(">"表示"强于")。典型条件标记的隐现会影响条件强度的表达或对篇章的连贯性产生一定影响,与条件标记搭配使用的副词的隐现也会出现同样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条件标记
隐现
条件序列
条件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破谜:论《法国中尉的女人》的电影改编
2
作者
赵茜
崔丹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113-115,共3页
英国小说家约翰·福尔斯创作的小说《法国中尉的女人》由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改编成了电影剧本。小说文本和电影剧本之间既有契合,亦有疏离。本文试从电影的双线结构创造性地展现小说的当代视角,电影对...
英国小说家约翰·福尔斯创作的小说《法国中尉的女人》由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改编成了电影剧本。小说文本和电影剧本之间既有契合,亦有疏离。本文试从电影的双线结构创造性地展现小说的当代视角,电影对小说中心人物莎拉的处理使人物简单化和平面化,电影故事结局的安排冲淡了小说的存在主义意蕴以及电影改编的其他可能性探讨几方面入手,对电影改编的得失加以评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小说
双线结构
荒谬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刘志学微型小说的电影改编研究
3
作者
张佰娟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2-113,共2页
2015年,在新媒介的时代背景下催生的微文学与微电影进行了创作联盟,这使得文学与影视找到了一个新的跨界融合方式。本文以改编于刘志学的微型小说《长大了俺都嫁给你》的微电影《长大了我们都嫁给你》为研究对象,从主题、情节改编、人...
2015年,在新媒介的时代背景下催生的微文学与微电影进行了创作联盟,这使得文学与影视找到了一个新的跨界融合方式。本文以改编于刘志学的微型小说《长大了俺都嫁给你》的微电影《长大了我们都嫁给你》为研究对象,从主题、情节改编、人物塑造等方面来对比分析将微型小说改编成微电影的技巧策略,同时探讨改编后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期为我国微小说及微电影艺术事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小说
《长大了俺都嫁给你》
电影改编
刘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媒体背景下微电影叙事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张佰娟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21-23,共3页
微电影作为"微时代"背景下"新兴"的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关注和喜爱。尤其是随着当下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它的出现更是满足了人们快餐化、碎片化的需求。对于微电影而言,它的叙事技巧对电...
微电影作为"微时代"背景下"新兴"的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关注和喜爱。尤其是随着当下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它的出现更是满足了人们快餐化、碎片化的需求。对于微电影而言,它的叙事技巧对电影故事的讲述与表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微电影是如何通过短短十几分钟的叙事来吸引观众的呢?本文将以微电影《长大了我们都嫁给你》为研究对象,探讨微电影的叙事特点,以期为我国微电影的创作和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影
《长大了我们都嫁给你》
叙事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诗经》声音视觉修辞研究
5
作者
张宝林
张建宇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3-95,共3页
诗歌用声音塑造形象,增强语言表达视觉效果,这种表现手法自古有之。《诗经》首开先河,足见上古诗歌艺术成就之高。20世纪60年代,这种表现手法作为一种理论在国外被提出,被称作“音景”。文章运用音景理论,对《诗经》用声音塑造形象的方...
诗歌用声音塑造形象,增强语言表达视觉效果,这种表现手法自古有之。《诗经》首开先河,足见上古诗歌艺术成就之高。20世纪60年代,这种表现手法作为一种理论在国外被提出,被称作“音景”。文章运用音景理论,对《诗经》用声音塑造形象的方法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音景
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典型条件标记的条件强度及相关问题探究
1
作者
祁艳红
彭爽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文学院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
学院
学报编辑部
东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
出处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5-139,共5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1CYY043)
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教科文合字[2016]第515号)
文摘
典型的条件标记是对条件关系及条件强度的明示。典型条件标记"只要""只有""无论(不管)"等各有其独特的条件属性:"只有"的条件属性为[+唯一性];"只要"的条件属性为[+必要性];"无论(不管)"的条件属性为[+排除性]。其间条件强度的等级序列式为:只有(除非)>只要>无论(不管)(">"表示"强于")。典型条件标记的隐现会影响条件强度的表达或对篇章的连贯性产生一定影响,与条件标记搭配使用的副词的隐现也会出现同样的效果。
关键词
典型条件标记
隐现
条件序列
条件强度
Keywords
Typical Condition Mark
Concealing or Appearing
Condition Order
Condition Intensity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破谜:论《法国中尉的女人》的电影改编
2
作者
赵茜
崔丹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文学院
东北师范大学
外国语
学院
东北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
英语
学院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113-115,共3页
基金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青年基金项目"现代主义小说电影改编中的叙事转换研究"(项目编号:2013009)阶段性成果
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2015年度高教科研课题"英国文学课程教学实践创新与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研究"(项目编号:JGJX2015D332)阶段性成果
文摘
英国小说家约翰·福尔斯创作的小说《法国中尉的女人》由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改编成了电影剧本。小说文本和电影剧本之间既有契合,亦有疏离。本文试从电影的双线结构创造性地展现小说的当代视角,电影对小说中心人物莎拉的处理使人物简单化和平面化,电影故事结局的安排冲淡了小说的存在主义意蕴以及电影改编的其他可能性探讨几方面入手,对电影改编的得失加以评析。
关键词
元小说
双线结构
荒谬感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刘志学微型小说的电影改编研究
3
作者
张佰娟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文学院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2-113,共2页
基金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项目"新媒介时代背景下的微文学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3008)
文摘
2015年,在新媒介的时代背景下催生的微文学与微电影进行了创作联盟,这使得文学与影视找到了一个新的跨界融合方式。本文以改编于刘志学的微型小说《长大了俺都嫁给你》的微电影《长大了我们都嫁给你》为研究对象,从主题、情节改编、人物塑造等方面来对比分析将微型小说改编成微电影的技巧策略,同时探讨改编后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期为我国微小说及微电影艺术事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微型小说
《长大了俺都嫁给你》
电影改编
刘志学
分类号
J904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媒体背景下微电影叙事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张佰娟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文学院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21-23,共3页
文摘
微电影作为"微时代"背景下"新兴"的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关注和喜爱。尤其是随着当下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它的出现更是满足了人们快餐化、碎片化的需求。对于微电影而言,它的叙事技巧对电影故事的讲述与表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微电影是如何通过短短十几分钟的叙事来吸引观众的呢?本文将以微电影《长大了我们都嫁给你》为研究对象,探讨微电影的叙事特点,以期为我国微电影的创作和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考与借鉴。
关键词
微电影
《长大了我们都嫁给你》
叙事
策略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诗经》声音视觉修辞研究
5
作者
张宝林
张建宇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文学院
哈尔滨
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
学院
出处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3-95,共3页
文摘
诗歌用声音塑造形象,增强语言表达视觉效果,这种表现手法自古有之。《诗经》首开先河,足见上古诗歌艺术成就之高。20世纪60年代,这种表现手法作为一种理论在国外被提出,被称作“音景”。文章运用音景理论,对《诗经》用声音塑造形象的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
《诗经》
音景
视觉
分类号
G232.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典型条件标记的条件强度及相关问题探究
祁艳红
彭爽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破谜:论《法国中尉的女人》的电影改编
赵茜
崔丹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关于刘志学微型小说的电影改编研究
张佰娟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新媒体背景下微电影叙事研究
张佰娟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诗经》声音视觉修辞研究
张宝林
张建宇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