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2篇文章
< 1 2 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机工程学在工程机械司机室布置与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黄英 张以忱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88-89,共2页
利用人机工程学的理论和方法 ,进行了工程机械司机室的人机工程布置设计 ,阐明了驾驶员座椅在司机室中的合理布置及其本身结构设计时应符合人机工程学要求的有关问题。
关键词 司机室 布置 座椅 设计 工程机械 人机工程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划阶段的自动化装配线仿真与优化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广振 徐志刚 +1 位作者 任朝晖 吕新星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7-160,共4页
为了发现在规划阶段进行仿真优化所带来的新问题并得到一般性的结论。基于离散事件仿真软件Plant Simulation建立了某自动化装配线的仿真模型。基于仿真模型分析、评估了在不同方案下的产能与机器利用率。通过比较与讨论确定了最优方案... 为了发现在规划阶段进行仿真优化所带来的新问题并得到一般性的结论。基于离散事件仿真软件Plant Simulation建立了某自动化装配线的仿真模型。基于仿真模型分析、评估了在不同方案下的产能与机器利用率。通过比较与讨论确定了最优方案。相比初始方案,优化后产能提高100%,平均机器利用率提高约95%,核心机器利用率提高约97%。研究过程与结果表明:规划阶段的仿真相比生产阶段的仿真,缺点是仿真可信度下降,优点是能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因此在规划阶段提前进行仿真优化是可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划阶段 自动化装配线 离散事件仿真 配置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模糊补偿滑模控制器的空间柔性机械臂振动抑制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尚东阳 李小彭 +2 位作者 尹猛 李凡杰 周赛男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5-185,204,共12页
空间柔性机械臂可以安装于空间站协助宇航员开展在轨维修、航天器交会对接和太空垃圾捕获等任务。空间柔性机械臂因其细长的结构在运动过程中会出现振动现象,进而影响操作精度和飞行安全。为了减弱空间柔性机械臂的振动,采用模糊补偿滑... 空间柔性机械臂可以安装于空间站协助宇航员开展在轨维修、航天器交会对接和太空垃圾捕获等任务。空间柔性机械臂因其细长的结构在运动过程中会出现振动现象,进而影响操作精度和飞行安全。为了减弱空间柔性机械臂的振动,采用模糊补偿滑模控制策略对空间柔性机械臂的旋转运动进行控制。通过提高空间柔性机械臂的转动控制精度间接地减弱振动。首先根据假设模态法描述空间柔性机械臂的变形,使用拉格朗日原理建立了考虑了二维变形的模态和转角耦合的动力学方程。然后,利用模糊规则的万能逼近特性辨识、补偿包括柔性非线性项和外界干扰的动力学模型的不确定成分。接下来,根据李雅普诺夫函数设计模糊补偿滑模控制策略的控制律和自适应律以保证空间柔性机械臂的闭环稳定性。最后,开展了空间柔性机械臂的仿真和物理样机控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模糊补偿滑模控制策略可以有效地提高空间柔性机械臂的转动控制精度,间接地减弱振动幅值。与传统的滑模控制策略相比,提出的控制策略可以使转角跟踪误差绝对值的平均值下降17.86%,使横向加速度的标准差下降31.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柔性机械臂 滑模控制 模糊补偿 振动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径向涡轮分子泵叶片结构优化及仿真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谢元华 佟英博 +6 位作者 谢天意 王桂鹏 窦仁超 孟冬辉 刘坤 孙立臣 闫荣鑫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42,共7页
涡轮分子泵广泛应用于大科学装置、核物理工业、半导体及薄膜工业。径向涡轮分子泵转子叶列结构简单,叶列排气端呈圆弧形外扩排布,有利于叶片间气体粒子正向传输,提升了抽气效率。文章以径向结构涡轮分子泵为研究对象,基于稀薄气体传输... 涡轮分子泵广泛应用于大科学装置、核物理工业、半导体及薄膜工业。径向涡轮分子泵转子叶列结构简单,叶列排气端呈圆弧形外扩排布,有利于叶片间气体粒子正向传输,提升了抽气效率。文章以径向结构涡轮分子泵为研究对象,基于稀薄气体传输理论,采用数学粒子追踪方法,对9种不同形状的叶片结构进行对比分析,使用COMSOL软件模拟不同叶片结构下叶列间气体粒子的正、反向传输几率,探究叶片形状对气体粒子正、反向传输几率和压缩比的影响。结果表明,涡轮分子泵转子叶片一侧为弧形凸面结构,另一侧为平面结构时,分子泵的压缩比提升1个数量级,分子泵性能显著提升。研究对涡轮分子泵的设计与优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分子泵 径向 叶片形状 传输几率 压缩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碎粒径和药剂均混时间对场地土壤镉的稳定化影响
5
作者 牛明芬 车亚馨 +4 位作者 赵泽 李刚 朱彤 程丽 童志威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83-2790,共8页
针对污染场地土壤重金属镉稳定化效率提升问题,探讨土壤破碎粒径及土壤和稳定化药剂的混合时间两个影响因素对土壤镉稳定化的影响。选择镉污染土壤为对象,以生石灰、七水硫酸亚铁和沸石为稳定化药剂,将土壤按照D_(1)(<0.2 mm)、D_(2)... 针对污染场地土壤重金属镉稳定化效率提升问题,探讨土壤破碎粒径及土壤和稳定化药剂的混合时间两个影响因素对土壤镉稳定化的影响。选择镉污染土壤为对象,以生石灰、七水硫酸亚铁和沸石为稳定化药剂,将土壤按照D_(1)(<0.2 mm)、D_(2)(0.2~<0.6 mm)、D_(3)(0.6~<2 mm)3个粒径范围筛分,设置60 s、80 s、100 s、120 s和150 s 5个均混时间,采用变异系数表示混合均匀程度,研究不同均混时间对不同粒径土壤的稳定化效果影响。结果显示:D_(1)粒径的土壤在150 s时混合效果最好,变异系数为7.58%、稳定化效率为59.22%;D_(2)粒径的土壤在100 s时混合效果最好,变异系数为21.48%、稳定化效率为68.47%;D_(3)粒径的土壤在80 s时混合效果最好,变异系数为18.67%、稳定化效率为97.92%。结果表明,同一粒径土壤在不同均混时间的混合效果与稳定化效果不同,变异系数越低,稳定化效率越高,稳定化效果越好。提高混合均匀程度可以提高重金属稳定化效率,为重金属场地土壤稳定化修复的混合均匀度与提升稳定化效率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土壤粒径 混合时间 稳定化 变异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EST模型的风电叶片断裂预警研究
6
作者 常丽 王岁岁 +1 位作者 周勃 李晖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00-606,共7页
针对当前亟待解决的风电叶片断裂无损监测与预警问题,提出在监视控制与数据采集(SCADA)系统的基础上结合非线性状态估计技术(NSET)实现风电叶片断裂监测及预警的方法。首先,提出通过卡方检验及误差贡献率分析对参数进行筛选,即对SCADA... 针对当前亟待解决的风电叶片断裂无损监测与预警问题,提出在监视控制与数据采集(SCADA)系统的基础上结合非线性状态估计技术(NSET)实现风电叶片断裂监测及预警的方法。首先,提出通过卡方检验及误差贡献率分析对参数进行筛选,即对SCADA数据进行降维消冗,得到与叶片运行状态有关的SCADA参数。然后,利用NSET将筛选出的参数进行数据融合,通过建模输出的相似度曲线对叶片断裂进行判断。最后,利用某风场1.5 MW风电机组叶片断裂数据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并确定断裂预警阈值,当相似度到达0.26时进行叶片断裂预警可提前3.93 h预警。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对叶片断裂进行有效无损监测,并可为风电叶片断裂预警阈值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方检验 非线性状态估计 风电叶片 断裂监测 SCADA 无损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4PH不锈钢材料的金属熔丝成形及其制品力学性能研究
7
作者 姜世杰 许子沼 +2 位作者 李曙光 王菲 黄绪震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93-603,共11页
开发了三种17-4PH不锈钢/聚合物复合丝材,分别为聚乳酸(PLA)单组分、PLA/苯乙烯(SEBS)两组分以及PLA/高密度聚乙烯(HDPE)/乙烯-醋酸乙烯酯(EVA)三组分黏合剂丝材。利用普通的桌面级熔丝成形设备成形生坯样件,并使用箱式烧结炉研究了一... 开发了三种17-4PH不锈钢/聚合物复合丝材,分别为聚乳酸(PLA)单组分、PLA/苯乙烯(SEBS)两组分以及PLA/高密度聚乙烯(HDPE)/乙烯-醋酸乙烯酯(EVA)三组分黏合剂丝材。利用普通的桌面级熔丝成形设备成形生坯样件,并使用箱式烧结炉研究了一步式热脱脂/烧结的可行性,探究三种黏合剂系统复合丝材的可成形性。以Ultrafuse 17-4PH复合丝材为原材料,通过生坯成形—脱脂—烧结工艺过程制备了金属熔丝成形烧结样件,并完成了密度、收缩率及静态力学性能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一步式热脱脂/烧结工艺易使样件出现氧化、不收缩等缺陷问题,而采用两步式脱脂(即催化脱脂和热脱脂)再进行烧结的样件,成形效果良好。Ultrafuse 17-4PH烧结件的平均密度为7.2 g/cm^(3),X、Y、Z方向的收缩率分别为15%、18%、20%,最大拉伸强度可达600 MPa,最大弯曲强度约1200 MPa,硬度约为232 H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熔丝成形(MFFF) 增材制造 生坯成形 脱脂 烧结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4PH不锈钢挤出成形制品的疲劳性能
8
作者 姜世杰 蔡尚港 +1 位作者 英洪玮 陈佳琦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82-1591,共10页
随着金属材料挤出成形产品应用范围的扩大,为确保可靠性和安全性,须研究其疲劳性能。建立了考虑成形方向和填充角度的金属材料挤出成形烧结制品损伤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制备了不同成形方向和填充角度的金属材料挤出成形烧结试件,并对其... 随着金属材料挤出成形产品应用范围的扩大,为确保可靠性和安全性,须研究其疲劳性能。建立了考虑成形方向和填充角度的金属材料挤出成形烧结制品损伤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制备了不同成形方向和填充角度的金属材料挤出成形烧结试件,并对其完成了密度、收缩率、拉伸性能和疲劳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疲劳寿命的理论值与实验值的误差为1.50%~11.83%,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试件烧结后的尺寸收缩率、拉伸性能和疲劳性能呈各向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挤出成形 预测模型 疲劳性能 拉伸性能 填充角度 成形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辅助17-4PH不锈钢材料挤出成型制品静力学性能研究
9
作者 姜世杰 陈佳琦 +3 位作者 蔡尚港 刘硕 英洪玮 张云滔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7-65,共9页
金属材料挤出(metal material extrusion, MME)技术因其生产成本低,材料利率高,设计自由度高,环境友好等特点,在工业设计、医疗器械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优势。但是由于逐层累加的制造方式,导致MME产品的机械性能逊色于传统减材... 金属材料挤出(metal material extrusion, MME)技术因其生产成本低,材料利率高,设计自由度高,环境友好等特点,在工业设计、医疗器械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优势。但是由于逐层累加的制造方式,导致MME产品的机械性能逊色于传统减材方式加工的金属产品。为了提高MME产品的机械性能,提出振动辅助加工的方法,即利用压电陶瓷的逆压电效应将振动引入生坯成型过程,并分别制备了振动辅助与否的拉伸和弯曲生坯试件,再经脱脂-烧结处理形成致密化的纯金属试件;随后分别对生坯和烧结试件进行了静力学试验,并对比分析了振动辅助成型与否的试件的抗拉强度、抗弯强度及应变等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振动辅助加工可以显著提高MME生坯和烧结试件的抗拉和抗弯强度,并有效降低其拉伸和弯曲的正交各向异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挤出(MME) 振动辅助加工 抗拉强度 抗弯强度 正交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4PH不锈钢挤出成型制品的抗冲击性能
10
作者 姜世杰 刘硕 +3 位作者 张云滔 英洪玮 陈佳琦 蔡尚港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66-273,共8页
金属材料挤出成型(metal material extrusion, MME)是采用金属粉末与聚合物黏结剂混合丝材为原料,通过成型、脱脂和烧结工艺(shaping-debinding-sintering, S-D-S)制造纯金属零部件的一种增材制造技术。随着MME技术的发展,亟须对其制品... 金属材料挤出成型(metal material extrusion, MME)是采用金属粉末与聚合物黏结剂混合丝材为原料,通过成型、脱脂和烧结工艺(shaping-debinding-sintering, S-D-S)制造纯金属零部件的一种增材制造技术。随着MME技术的发展,亟须对其制品的抗冲击性能进行研究,然而相关信息非常匮乏。制备了不同过程参数下的MME试件,并采用夏比摆锤冲击试验研究了其抗冲击性能,探讨了成型方向、填充角度、挤出温度、床温及成型速度等过程参数对试件冲击吸收功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填充角度为45°时,侧置方向成型试件的抗冲击性能最佳,水平方向次之,竖直方向最差;而在0°填充角度下,水平方向成型试件性能最好;进一步提高挤出温度、床温并降低成型速度,可以显著增强试件的抗冲击性能。研究结果为优化MME成型参数提供了理论依据,拓展了其在承受冲击载荷场景下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出成型 17-4PH不锈钢 夏比摆锤冲击试验 抗冲击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失效模式机械零部件可靠性灵敏度设计 被引量:16
11
作者 张义民 张旭方 +1 位作者 杨周 黄贤振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26-931,共6页
基于应力—强度干涉模型,应用概率摄动法及四阶矩技术,讨论多失效模式下机械零部件可靠性分析问题。利用灵敏度分析的梯度算法,确定各个随机参数对机械零部件可靠性灵敏度。在随机参数前四阶矩已知的情况下,放松对随机参数的分布概型限... 基于应力—强度干涉模型,应用概率摄动法及四阶矩技术,讨论多失效模式下机械零部件可靠性分析问题。利用灵敏度分析的梯度算法,确定各个随机参数对机械零部件可靠性灵敏度。在随机参数前四阶矩已知的情况下,放松对随机参数的分布概型限制,使之更接近于工程实际,从而为多失效模式作用下机械零部件可靠性分析和可靠性设计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失效模式 灵敏度设计 可靠性分析 任意分布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臂控制系统仿真实验设计 被引量:7
12
作者 赵海滨 于清文 +2 位作者 刘冲 陆志国 颜世玉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0-104,共5页
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设计机械臂控制系统仿真实验,包括机械臂模型、轨迹规划、逆动力学控制和运动学。以两自由度机械臂为研究对象,根据动力学方程建立机械臂模型。采用5阶多项式进行轨迹规划,并采用逆动力学进行机械臂的控制。通... 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设计机械臂控制系统仿真实验,包括机械臂模型、轨迹规划、逆动力学控制和运动学。以两自由度机械臂为研究对象,根据动力学方程建立机械臂模型。采用5阶多项式进行轨迹规划,并采用逆动力学进行机械臂的控制。通过运动学获取各个关节的位置坐标,动态的显示机械臂的运动过程。该仿真实验能够加深学生对机器人动力学、运动学和控制等理论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编程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臂 轨迹规划 逆动力学控制 运动学 MATLAB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频分析在旋转机械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3
作者 马辉 赵鑫 +1 位作者 赵群超 闻邦椿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1-63,共3页
针对旋转机械发生故障时振动信号的不平稳性,利用时频分析中的小波尺度图和再分配后的小波尺度图对点碰摩、松动、裂纹和油膜失稳故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再分配小波尺度图比传统小波尺度图,具有更高的时频分辨率,可以更好地识别转子... 针对旋转机械发生故障时振动信号的不平稳性,利用时频分析中的小波尺度图和再分配后的小波尺度图对点碰摩、松动、裂纹和油膜失稳故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再分配小波尺度图比传统小波尺度图,具有更高的时频分辨率,可以更好地识别转子早期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频分析 旋转机械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电喷推力器仿真及性能优化分析
14
作者 潘宁 耿海 +4 位作者 郭宁 曲富饶 雪佳强 孟伟 刘坤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3-113,共11页
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离子液体电喷推力器(ILET)因其高效、稳定性较好的特性逐渐受到重视。为了研究ILET的性能上限,有必要深入探究其喷射特性,进而确定工艺参数和结构参数的最佳参数组合。基于电场与流场相耦合的方法对ILET喷射过程进... 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离子液体电喷推力器(ILET)因其高效、稳定性较好的特性逐渐受到重视。为了研究ILET的性能上限,有必要深入探究其喷射特性,进而确定工艺参数和结构参数的最佳参数组合。基于电场与流场相耦合的方法对ILET喷射过程进行模拟,采用响应面法(RSM)对性能参数进行分析,进一步得到最佳操作参数和结构参数。发射极直径为20μm,高度为119.384μm,流量为3.45×10^(-2)nL/s,电压为2188.249 V时,最大推力为1.464μN;直径为48μm,高度为119μm,流量为1.9×10^(-2)nL/s,电压为2600 V时,最大比冲为1077.543 s。结果表明仿真与模型得到的相关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误差范围均在5%以内,验证了该模型的可靠性。创新性地将电场与流场耦合方法和响应面法相结合,不仅提升了分析精度,也为类似复杂系统的性能评估开辟了新的研究途径。此外,这一研究为ILET在航天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展现了其在未来航天任务中的广泛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响应面法 性能优化 参数分析 CF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强非线性状态方程的机械零部件可靠性灵敏度分析方法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义民 朱丽莎 王新刚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256-1266,共11页
基于可靠性灵敏度设计的随机摄动技术,结合可靠性分析的矩方法、矩阵微分理论和Kro-necker代数的相关理论,讨论了实际中存在着高度非线性极限状态方程结构的可靠性灵敏度问题.在已知随机变量前4阶矩的前提下,对基于摄动法的可靠性灵敏... 基于可靠性灵敏度设计的随机摄动技术,结合可靠性分析的矩方法、矩阵微分理论和Kro-necker代数的相关理论,讨论了实际中存在着高度非线性极限状态方程结构的可靠性灵敏度问题.在已知随机变量前4阶矩的前提下,对基于摄动法的可靠性灵敏度计算方法进行了修正,提出了具有高度非线性结构的可靠性灵敏度计算方法.并结合实例证明了采用此方法大大提高了可靠性灵敏度的计算精度,并为工程实际提供了更加可信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度 灵敏度 非线性 摄动法 矩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触式机械密封端面的分形磨损模型 被引量:16
16
作者 李小彭 杨泽敏 +3 位作者 潘五九 王琳琳 徐金池 闻邦椿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41-846,1017,共7页
基于分形理论将动、静环端面的接触简化为粗糙表面与理想刚性平面的接触,讨论了接触式机械密封端面形貌的表征方法,建立了接触式机械密封的磨损模型。根据建立的模型,分析各分形参数、材料参数及工作参数对磨损的影响,并将所建模型与实... 基于分形理论将动、静环端面的接触简化为粗糙表面与理想刚性平面的接触,讨论了接触式机械密封端面形貌的表征方法,建立了接触式机械密封的磨损模型。根据建立的模型,分析各分形参数、材料参数及工作参数对磨损的影响,并将所建模型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接触式机械密封分形维数D与其磨损率γ呈浴盆曲线的关系;特征长度尺度参数G、端面比载荷pg、转速n与其磨损率γ成正比;接触式机械密封的综合弹性模量E与其磨损率γ成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理论 接触式机械密封 端面形貌 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腔室气锁结构对碳传输与碳沉积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17
作者 郝明 张雨豪 +5 位作者 滕帅 刘佳兴 巴要帅 张虎忠 谢元华 刘坤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8-284,共7页
极紫外光刻技术是目前最先进的半导体制造工艺之一,而在工艺过程中,由于材料放气、光致物理化学反应等,产生的碳氢化合物和水蒸气等会进入到投影腔室,进一步在多层反射镜表面形成碳沉积,大幅影响产品质量同时增加了零部件的更换维修成... 极紫外光刻技术是目前最先进的半导体制造工艺之一,而在工艺过程中,由于材料放气、光致物理化学反应等,产生的碳氢化合物和水蒸气等会进入到投影腔室,进一步在多层反射镜表面形成碳沉积,大幅影响产品质量同时增加了零部件的更换维修成本。采用气锁结构引入清洁气体能够有效地缓解污染源的扩散过程,是目前可行的技术手段。文章通过仿真和正交模拟实验的方法,对不同气锁结构下,清洁气体和污染气体的流量、温度开展研究,得到了不同工艺条件下气锁对污染气体的抑制率参数。研究结论为气锁结构的设计和工艺试验的参数选取提供了数值基础,也预期能够为同类型真空环境下的污染源控制手段提供技术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紫外光刻 清洁技术 气锁 真空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的圆柱滚子轴承接触应力精确计算方法
18
作者 武昭婷 王妍 +2 位作者 韩清凯 吕杭原 林君哲 《轴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34,共6页
航空发动机圆柱滚子轴承内部滚子与内、外圈之间的接触应力对其服役性能至关重要,目前有限元法已成为分析轴承内部接触应力的有效方法之一。针对有限元仿真精度和仿真效率的平衡问题,以NU2209圆柱滚子轴承为研究对象,基于Abaqus软件建... 航空发动机圆柱滚子轴承内部滚子与内、外圈之间的接触应力对其服役性能至关重要,目前有限元法已成为分析轴承内部接触应力的有效方法之一。针对有限元仿真精度和仿真效率的平衡问题,以NU2209圆柱滚子轴承为研究对象,基于Abaqus软件建立轴承有限元模型,分析了细化区域内单元网格尺寸对滚子与滚道之间接触应力的仿真精度以及仿真效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虑滚子与滚道之间接触载荷的影响,最终得到了接触载荷与单元网格尺寸之间的拟合公式,并以NU2208,NU2209以及NU2212圆柱滚子轴承为例进行验证,Mape值均小于10%,证明了公式的有效性和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圆柱滚子轴承 航空发动机 有限元法 接触应力 精度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旋转机械振动现场测试与故障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韩清凯 俞建成 +4 位作者 宫照民 闻邦椿 武新华 丁千 金宗武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2003年第1期10-13,共4页
为了分析研究旋转机械的故障机理 ,对某发电厂 2 0 0 MW汽轮发电机组的停机过程进行了现场测试。结果表明 ,该机组转子系统具有复杂的振动特性和丰富的故障特征 ,存在明显的非线性故障和多重故障现象。本文基于这些振动测试结果 ,对转... 为了分析研究旋转机械的故障机理 ,对某发电厂 2 0 0 MW汽轮发电机组的停机过程进行了现场测试。结果表明 ,该机组转子系统具有复杂的振动特性和丰富的故障特征 ,存在明显的非线性故障和多重故障现象。本文基于这些振动测试结果 ,对转子系统的典型故障现象进行归纳 ,对其故障机理进行定性分析。所得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对大型旋转机械的动态设计、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机械 振动测试 故障现象 故障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逆向工程的快速原型技术 被引量:15
20
作者 于哲峰 张国忠 赵宇明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28,共3页
这里论述了RP技术与逆向工程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在逆向工程中应用CATIA软件处理激光测量的方法得到的汽车尾部局部点云数据,进行曲面重构,获昨快速原型所需的实体模型。
关键词 快速原型 逆向工程 CATIA 点云 曲面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