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北马鹿同期发情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佟敬宾 陆明海 李武 《草食家畜》 2008年第1期23-25,共3页
试验采用三种发情方案对东北马鹿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第一组,采用自制海绵栓加PMSG法处理;第二组,采用新西兰进口CIDR+PMSG法处理;第三组,采用PG+PG+PMSG法处理。本试验中,三种方法处理后的同期发情率,自制海绵栓组为81.8%(36/44)、进口... 试验采用三种发情方案对东北马鹿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第一组,采用自制海绵栓加PMSG法处理;第二组,采用新西兰进口CIDR+PMSG法处理;第三组,采用PG+PG+PMSG法处理。本试验中,三种方法处理后的同期发情率,自制海绵栓组为81.8%(36/44)、进口叉栓组92%(46/50)、PG+PG组42.1%(8/19),两阴道栓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两阴道栓组极显著高于PG+PG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马鹿 同期发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媒体时代大学生科普实践创新——以自办动物医学类杂志《刃知》为例
2
作者 韩秀臻 孙可欣 +3 位作者 单雅婷 罗严 白志坤 罗继龙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1年第2期6-8,共3页
融媒体时代背景下,传统科普杂志的运营管理模式的弊端尽显,科普杂志产业受到巨大冲击,然而相较于网络科普形式,科普杂志在发挥科普功能时仍有着新兴互联网媒体所无可比拟的优势。《刃知》是主要面向东北农业大学学生的借助融媒体进行创... 融媒体时代背景下,传统科普杂志的运营管理模式的弊端尽显,科普杂志产业受到巨大冲击,然而相较于网络科普形式,科普杂志在发挥科普功能时仍有着新兴互联网媒体所无可比拟的优势。《刃知》是主要面向东北农业大学学生的借助融媒体进行创作推广的学生自办科普刊物。本文以《刃知》为例,对其创新性的制作模式和运营方式进行分析,以供同类科普杂志转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媒体 科普杂志 《刃知》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单宁在反刍动物营养和健康养殖作用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3
作者 李元恒 金龙 +3 位作者 韩国栋 王正文 赵萌莉 王玉玺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43-1051,共9页
植物单宁是植物以碳为基础的酚类次生代谢产物,普遍分布在热带和温带植物体中,不同植物其单宁含量存在较大变异,其浓度范围分布为0.5~349 g·kg^(-1)。单宁合成过程复杂多变,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生物和非生物因子都可能影响单宁最终... 植物单宁是植物以碳为基础的酚类次生代谢产物,普遍分布在热带和温带植物体中,不同植物其单宁含量存在较大变异,其浓度范围分布为0.5~349 g·kg^(-1)。单宁合成过程复杂多变,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生物和非生物因子都可能影响单宁最终的累积量。单宁类植物差异性的营养含量和化学结构在调控反刍动物营养代谢和健康养殖中起着重要作用,适量的缩合单宁在反刍动物瘤胃内通过结合植物蛋白质,提高植物蛋白利用效率。同时在反刍动物后消化道内,单宁和瘤胃结合蛋白解离过程起到增加过瘤胃蛋白保护作用,抑制膨胀病和寄生虫的发生。单宁在动物体内的代谢同样影响反刍动物毛生长率和产毛量,排卵率和产奶量等生产和繁殖性能。本文整合论述了植物单宁在动物营养和健康养殖中的作用,了解和掌握植物单宁的含量和性质能更好地为畜牧业发展服务,实现反刍动物最优的生产性状和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宁 蛋白质 膨胀病 动物代谢 畜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2009年反刍动物营养研究进展Ⅲ.蛋白质营养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养东 王加启 +1 位作者 赵圣国 卜登攀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10,共6页
蛋白质营养是生命活动的最基本营养源。反刍动物具有自身特有的消化生理特点,如何合理搭配日粮,优化瘤胃内氮素环境,提高氮素的利用效率,进而提高胃肠道和组织器官的吸收,增加乳产量、乳蛋白产量和改善乳蛋白组分和含量,降低氮素排放对... 蛋白质营养是生命活动的最基本营养源。反刍动物具有自身特有的消化生理特点,如何合理搭配日粮,优化瘤胃内氮素环境,提高氮素的利用效率,进而提高胃肠道和组织器官的吸收,增加乳产量、乳蛋白产量和改善乳蛋白组分和含量,降低氮素排放对环境的污染等已成为当前反刍动物氮素代谢的热点和重点问题。同时,由于蛋白质资源的日益短缺,精细化饲养模式迫在眉睫。分子生物学技术、血插管技术和各种组学技术的进步,为深入研究乳蛋白合成底物的转运、利用机制及其机理提供了可能。作者主要从蛋白质如何在消化道内代谢、影响乳蛋白合成的因素等方面对2009年蛋白质营养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刍动物 微生物蛋白 非降解蛋白 降解蛋白 粪尿氮 乳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脲酶抑制剂在反刍动物营养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永根 单安山 《饲料博览》 2001年第11期17-19,共3页
关键词 脲酶抑制剂 尿素缓释技术 反刍动物 营养 种类 作用机理 非蛋白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处理水稻秸秆对体外瘤胃发酵模式、甲烷产量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被引量:21
6
作者 辛杭书 刘凯玉 +6 位作者 张永根 王明君 李仲玉 王志博 潘春方 李欣新 刘可园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32-1640,共9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处理水稻秸秆对瘤胃发酵模式、甲烷产量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以3头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健康荷斯坦奶牛作为瘤胃液供体,各处理分别以干秸秆(对照)、青贮秸秆、氨化秸秆和碱化秸秆为发酵底物,通过体外产气量法,测定...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处理水稻秸秆对瘤胃发酵模式、甲烷产量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以3头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健康荷斯坦奶牛作为瘤胃液供体,各处理分别以干秸秆(对照)、青贮秸秆、氨化秸秆和碱化秸秆为发酵底物,通过体外产气量法,测定培养72 h内的产气量、甲烷产量、瘤胃发酵参数及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变化。结果表明:青贮、氨化和碱化处理均显著增加了秸秆体外培养72 h的产气量和24 h的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P<0.05),碱化处理显著增加了72 h的甲烷产量(P<0.05),青贮和氨化处理显著增加了24 h的丙酸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乙酸/丙酸(P<0.05)。各处理中以碱化秸秆的产气量(220.3 m L)和甲烷产量(43.23 m L)最高。与未处理的干秸秆相比,氨化和碱化处理显著提高了体外培养24 h培养液中琥珀酸丝状杆菌的相对数量(P<0.05),氨化处理显著降低了甲烷菌的相对数量(P<0.05),而各处理对培养液中的白色瘤胃球菌、黄色瘤胃球菌、真菌和原虫的相对数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对水稻秸秆进行青贮、氨化和碱化处理,可以不同程度地改变体外瘤胃的发酵模式、甲烷生成以及瘤胃微生物区系的组成;从甲烷减排角度考虑,可选择青贮和氨化的处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秸秆 青贮 氨化 碱化 瘤胃发酵 甲烷 微生物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鲆单倍体、三倍体、雌核发育二倍体和普通二倍体胚胎发育的比较 被引量:32
7
作者 刘海金 王常安 +4 位作者 朱晓琛 刘永新 张晓彦 侯吉伦 唐楠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61-167,共7页
在水温为(16.0±0.5)℃、pH为8.0~8.3、盐度为30.2的条件下,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单倍体、三倍体和雌核发育二倍体胚胎发育的过程与普通二倍体牙鲆的发育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单倍体胚胎脊柱弯曲,器官分化不全... 在水温为(16.0±0.5)℃、pH为8.0~8.3、盐度为30.2的条件下,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单倍体、三倍体和雌核发育二倍体胚胎发育的过程与普通二倍体牙鲆的发育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单倍体胚胎脊柱弯曲,器官分化不全,受精率低,畸形率高,出膜率低;三倍体和雌核发育二倍体胚胎与普通二倍体牙鲆的发育时序基本相同,受精卵经过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卵黄栓胚、克氏囊胚、尾芽胚、心跳胚、出膜期等阶段孵化出膜,各阶段除发育时间不同外,发育特征与发育分期没有明显差别;普通二倍体胚胎约61h孵化出膜,而三倍体和雌核发育二倍体分别经66 h 30 min和67 h 50 min孵化出膜,孵化时间比普通二倍体牙鲆长约10%。其中,卵裂期三倍体和雌核发育二倍体在细胞分裂阶段发育特别缓慢,发育时间比普通二倍体长约25%。单倍体出膜率为(16.5±2.2)%,畸形率为(97.2±1.6)%;雌核发育二倍体出膜率为(85.6±3.0)%,畸形率为(13.2±2.3)%;三倍体出膜率为(82.3±3.1)%,畸形率为(16.3±2.5)%。与普通二倍体牙鲆相比,三倍体和雌核发育二倍体胚胎出膜率低,仔鱼畸形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鲆 单倍体 三倍体 雌核发育 二倍体 胚胎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添加海南霉素和莫能菌素对奶牛瘤胃发酵特性和氮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志博 姜万富 +5 位作者 辛杭书 段春宇 李富国 姚庆 刘震 张永根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98-1104,共7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饲粮添加海南霉素和莫能菌素对奶牛瘤胃发酵特性和氮平衡的影响。选用3头体重为(460.0±20.6)kg、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荷斯坦奶牛,采用3×3拉丁方试验设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添加... 本研究旨在探究饲粮添加海南霉素和莫能菌素对奶牛瘤胃发酵特性和氮平衡的影响。选用3头体重为(460.0±20.6)kg、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荷斯坦奶牛,采用3×3拉丁方试验设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添加20 mg/d海南霉素和350 mg/d莫能菌素的试验饲粮。结果表明:饲粮添加海南霉素和莫能菌素没有显著影响瘤胃液pH和丁酸含量(P>0.05),但显著降低了瘤胃液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乙酸含量、乙酸/丙酸和氨态氮浓度(P<0.05)。与对照组相比,海南霉素组和莫能菌素组丙酸含量分别提高了16.26%和15.79%(P<0.01)。饲粮添加海南霉素和莫能菌素显著降低了尿囊素排出量、尿嘌呤衍生物排出量和微生物氮产量(P<0.05)。饲粮添加海南霉素和莫能菌素也降低了粪氮量和尿氮量(P<0.05),提高了沉积氮量(P<0.01)。与对照组相比,海南霉素组和莫能菌素组的表观氮消化率分别提高了5.61%和7.05%(P=0.03)。总之,与莫能菌素相似,饲粮添加海南霉素可以改变瘤胃发酵模式,使其更趋向于丙酸型发酵,并且能够提高氮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霉素 莫能菌素 瘤胃发酵 尿嘌呤衍生物 氮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LF转录因子家族与脂肪细胞分化 被引量:17
9
作者 张志威 李辉 王宁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83-990,共8页
Kruppel样转录因子(Kruppel-like factors,KLF)是一类具有锌指结构的转录因子,其典型结构特征是在其羧基端具有3个C2H2锌指结构.KLF广泛参与细胞增殖、凋亡、分化以及胚胎发育等多个生命活动的调控.近年来脂肪细胞分化研究的结果显示,KL... Kruppel样转录因子(Kruppel-like factors,KLF)是一类具有锌指结构的转录因子,其典型结构特征是在其羧基端具有3个C2H2锌指结构.KLF广泛参与细胞增殖、凋亡、分化以及胚胎发育等多个生命活动的调控.近年来脂肪细胞分化研究的结果显示,KLF家族的多个成员参与脂肪细胞分化过程的调控,既有促进脂肪细胞分化的,也有抑制脂肪细胞分化的.其中KLF4通过与Krox20协同作用,激活C/EBPβ(CCAAT-enhancer-binding proteinβ)基因表达,促进脂肪细胞分化;KLF5和KLF15都通过直接结合到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基因的启动子,激活PPARγ基因表达,促进脂肪细胞分化;而KLF6则通过抑制前脂肪细胞因子(pre-adipocyte factor1,PREF1)基因表达,促进脂肪细胞分化.抑制脂肪细胞分化的KLF2通过结合于PPARγ的启动子,抑制PPARγ基因表达,从而抑制脂肪细胞的分化;KLF3通过募集辅助抑制因子C-末端结合蛋白(c-terminal binding protein,CtBP)形成KLF3-CtBP抑制复合体,结合于C/EBPα(CCAAT-enhancer-binding proteinα)基因的启动子,抑制C/EBPα表达,进而抑制脂肪细胞的分化;KLF7通过抑制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cosetransporter2,GLUT2)基因的表达抑制脂肪细胞的成熟.本文综述这些KLF转录因子在脂肪细胞分化过程的作用及其作用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ruppel样转录因子(Kruppel-like factor KLF) 锌指结构 脂肪细胞分化 转录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DF-REML法估计牙鲆性状遗传参数 被引量:11
10
作者 顾宪明 刘永新 +1 位作者 王凯 刘海金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1期71-75,共5页
应用单性状无重复模型,利用非求导约束最大似然法(DF-REML),对牙鲆在185、235、345、465日龄下的体长、体高、体重、肥满度等性状遗传参数进行估计。结果表明,以上指标各日龄下遗传力范围分别是0.23~0.3、0.2~0.29、0.22~0.32、0.19... 应用单性状无重复模型,利用非求导约束最大似然法(DF-REML),对牙鲆在185、235、345、465日龄下的体长、体高、体重、肥满度等性状遗传参数进行估计。结果表明,以上指标各日龄下遗传力范围分别是0.23~0.3、0.2~0.29、0.22~0.32、0.19~0.26;性状表型方差中遗传方差所占比重较小,环境方差较大,性状表型值受环境影响较大;各日龄下的体长、体高、体重间表型相关极显著(P≤0.01),体长、体高与肥满度间呈极显著的负相关(P≤0.01),体重与肥满度表现为显著正相关(P≤0.05);遗传相关性表现趋势与表型相关性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求导约束最大似然法 牙鲆 遗传力 遗传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牙鲆胚胎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司飞 刘海金 +2 位作者 孙朝徽 姜秀凤 王玉芬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76-478,共3页
在12、15、18、21、24、27℃水温下观察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5龄)的胚胎发育速度,计算其胚胎发育的生物学零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在12~24℃下牙鲆可以正常孵化,其中15℃下孵化率为86.2%,24℃下孵化率低于50%;在27... 在12、15、18、21、24、27℃水温下观察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5龄)的胚胎发育速度,计算其胚胎发育的生物学零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在12~24℃下牙鲆可以正常孵化,其中15℃下孵化率为86.2%,24℃下孵化率低于50%;在27℃下胚胎发育到原肠晚期全部死亡;在12—24℃下,随水温的升高,牙鲆心跳期、克氏囊期、尾芽期和原肠期的发育速度加快,孵化时间缩短;牙鲆最适孵化温度为15℃,孵化上限温度为24oC;牙鲆胚胎发育的生物学零度为7.41℃,有效积温为534.3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鲆 胚胎发育 温度 生物学零度 有效积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炭黑对饲喂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污染饲粮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指标和肠道二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吴杰 邓波 +2 位作者 陈雪颖 王翰阳 徐子伟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5917-5926,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在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污染的饲粮中添加植物炭黑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指标和肠道二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选取48头24日龄、体重为(7.76±0.24)kg、健康的“杜×大×长”断奶仔猪(公猪),随机分... 本试验旨在研究在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污染的饲粮中添加植物炭黑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指标和肠道二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选取48头24日龄、体重为(7.76±0.24)kg、健康的“杜×大×长”断奶仔猪(公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4组分别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植物炭黑组,饲喂基础饲粮+0.1%植物炭黑;DON组,饲喂基础饲粮+1.5 mg/kg DON;DON+植物炭黑组,饲喂基础饲粮+1.5 mg/kg DON+0.1%植物炭黑。试验期为21 d。结果表明:1)饲粮添加DON显著降低断奶仔猪末重及第11~21天和第1~21天平均日增重(ADG)(P<0.05),显著降低第10天血液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GB)含量以及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过氧化氢酶活性(P<0.05),显著降低第21天血液WBC、HGB含量以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T-AOC(P<0.05),显著提高第10天和第21天血清丙二醛(MDA)含量(P<0.05),并引起十二指肠蔗糖酶活性以及空肠麦芽糖酶和蔗糖酶活性的异常提高(P<0.05)。2)与DON组相比,在DON污染的饲粮中添加0.1%植物炭黑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第1~10天平均日采食量以及第21天血清SOD活性(P<0.05),并且能缓解DON引起的仔猪末重、第11~21天和第1~21天ADG、第10天红细胞计数以及第21天WBC的降低,抑制第10天和第21天血清MDA含量以及空肠蔗糖酶活性的异常升高,并且各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3)正常饲粮中添加植物炭黑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常规指标、血清抗氧化指标和小肠二糖酶活性均无负面影响(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添加0.1%植物炭黑能缓解DON引起的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清抗氧化能力的下降,抑制DON造成的空肠蔗糖酶活性的异常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炭黑 断奶仔猪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生长性能 血常规指标 血清抗氧化指标 二糖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型乳酸菌对雏鸡生长性能和小肠黏膜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25
13
作者 徐子涵 许丽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812-1818,共7页
本文旨在比较不同剂型乳酸菌对雏鸡生长性能和小肠黏膜组织形态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健康肉雏鸡24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Ⅰ组为固体制剂组,饲喂基础饲粮+0.2%草乳杆菌固体制剂;Ⅱ组为液体制剂组,饲喂基础饲粮+0... 本文旨在比较不同剂型乳酸菌对雏鸡生长性能和小肠黏膜组织形态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健康肉雏鸡24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Ⅰ组为固体制剂组,饲喂基础饲粮+0.2%草乳杆菌固体制剂;Ⅱ组为液体制剂组,饲喂基础饲粮+0.2%草乳杆菌液体制剂;Ⅲ组为抗生素组,饲喂基础饲粮+0.01%黄霉素;Ⅳ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期为14 d。结果表明:乳酸菌液体制剂组1~14日龄雏鸡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抗生素组和乳酸菌固体制剂组(P<0.05),在料重比方面各组并无显著差异(P>0.05),但液体制剂的效果要优于固体制剂;乳酸菌制剂有增加小肠绒毛高度和减小隐窝深度的趋势,但仅乳酸菌液体制剂组达到显著水平(P<0.05);各乳酸菌制剂对小肠肠壁厚度影响不显著(P>0.05);乳酸菌液体制剂组雏鸡小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显著大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P<0.05),但是乳酸菌固体制剂组雏鸡小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与抗生素组和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不同剂型乳酸菌可以提高雏鸡的平均日增重,并且对小肠肠道黏膜的组织形态有一定的改善,可以增加小肠绒毛高度,减少隐窝深度,但液体制剂效果优于固体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乳杆菌 制剂 雏鸡 生长性能 小肠黏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殖牙鲆性腺分化的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12
14
作者 孙朝徽 刘海金 +2 位作者 司飞 王玉芬 姜秀凤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51-454,共4页
采用切片方法观察了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的性腺发生、性别分化过程及其组织学特征。结果表明:牙鲆仔鱼10日龄(全长约4.2 mm)时观察到原始生殖细胞;20日龄(6.6 mm)时性腺原基形成;30日龄(9.7 mm)时原始性腺形成;50日龄(23.9 mm)... 采用切片方法观察了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的性腺发生、性别分化过程及其组织学特征。结果表明:牙鲆仔鱼10日龄(全长约4.2 mm)时观察到原始生殖细胞;20日龄(6.6 mm)时性腺原基形成;30日龄(9.7 mm)时原始性腺形成;50日龄(23.9 mm)时输精管原基形成,精巢开始分化;65日龄(56.1 mm)时卵巢腔形成,卵巢开始分化;85日龄(84.3 mm)时精巢出现精原细胞,精巢分化完成;105日龄(127.8 mm)时卵巢内出现卵细胞,卵巢分化完成。牙鲆雌、雄性腺分化过程差异明显,雄鱼性腺分化早于雌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鲆 性腺分化 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核发育与正常二倍体条斑星鲽胚胎发育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忠红 刘海金 +2 位作者 张世奎 姜秀凤 王玉芬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752-756,共5页
在用牙鲆精子诱导条斑星鲽雌核发育的同时,对条斑星鲽单倍体、雌核发育胚胎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并与普通胚胎发育作了比较。观察结果表明,(1)单倍体胚胎,卵裂开始至64细胞期,发育速度较普通胚胎发育发育速度明显缓慢,至多细胞期发育速... 在用牙鲆精子诱导条斑星鲽雌核发育的同时,对条斑星鲽单倍体、雌核发育胚胎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并与普通胚胎发育作了比较。观察结果表明,(1)单倍体胚胎,卵裂开始至64细胞期,发育速度较普通胚胎发育发育速度明显缓慢,至多细胞期发育速度相同,历时14 h;到达高囊胚期比普通二倍体慢1.5 h,到达低囊胚期发育速度相同,历时31 h;到达原肠末期、神经胚期、晶体形成期历时相同,其他发育时期一直处于缓慢状态;孵化仔鱼具有明显的单倍体综合症。(2)雌核发育与普通胚胎的发育的特征相比无明显区别,在卵裂期发育速度明显迟缓,但在囊胚期以后,所用时间基本相同;孵化时间比普通胚胎长约1 h。(3)与普通胚胎相比,雌核发育胚胎、单倍体胚胎孵化率较低,仔鱼畸形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斑星鲽 胚胎 雌核发育 单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毒核衣壳蛋白的原核表达及抗原性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赵永欣 赵丽丽 +5 位作者 刘巍巍 王建楠 李一经 乔薪瑗 葛俊伟 刘敏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0-44,共5页
应用RT-PCR方法扩增了长度为1176 bp的IHNV-ZYX株编码核衣壳(N)蛋白基因,将N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0b,并在大肠杆菌Rosetta(DE3)中得到了表达。通过SDS-PAGE分析表明,重组菌诱导后得到了预期大小约48 KD的N蛋白,与理论值相符;提取... 应用RT-PCR方法扩增了长度为1176 bp的IHNV-ZYX株编码核衣壳(N)蛋白基因,将N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0b,并在大肠杆菌Rosetta(DE3)中得到了表达。通过SDS-PAGE分析表明,重组菌诱导后得到了预期大小约48 KD的N蛋白,与理论值相符;提取N蛋白的包涵体,并制备抗血清。间接ELISA和Western-blot-ting实验结果说明,表达的N蛋白与天然的IHNV N蛋白一样具有相同的抗原性。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分离株IHNV-ZYX N基因的免疫功能,建立灵敏高效的检测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的方法和研制基因工程疫苗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毒 N基因 原核表达 抗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蛋白酶和纤维素酶纳豆芽孢杆菌(B. Subtilis Natto)的筛选及其生物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奚晓琦 王加启 +3 位作者 卜登攀 孙妍 周凌云 魏宏阳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3-38,共6页
采用酪蛋白平板和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平板初筛法,分别从北京、大连、日本3个产地的纳豆食品中分离筛选到10株产蛋白酶菌株(NY-1-NY-10)和10株产纤维素酶菌株(NS-1-NS-10)。经酶活力测定NY-1为蛋白酶活力最高菌株,NS-1为纤维... 采用酪蛋白平板和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平板初筛法,分别从北京、大连、日本3个产地的纳豆食品中分离筛选到10株产蛋白酶菌株(NY-1-NY-10)和10株产纤维素酶菌株(NS-1-NS-10)。经酶活力测定NY-1为蛋白酶活力最高菌株,NS-1为纤维素酶活力最高菌株。通过2株菌的生长曲线、芽孢形成曲线、产酶动态变化曲线和酶活力传代稳定性试验,得出NY-1的最佳种龄为16 h,最佳芽孢收获时间为28 h,芽孢量的对数值为(6.92±0.047)、蛋白酶产酶高峰时间为18 h,酶活力为(44.12±1.48)U/mL,;NS-1的最佳种龄为14 h,最佳芽孢收获时间为28 h,芽孢量的对数值为(8.41±0.0060),纤维素酶产酶高峰时间为40 h,酶活力为(60.94±1.22)U/mL,蛋白酶和纤维素酶酶活力在7代内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豆芽孢杆菌 生长曲线 芽孢 蛋白酶 纤维素酶 筛选 传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性胰坏死病毒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琳琳 连科迅 +7 位作者 张英 蒋烨 姜艳萍 崔文 乔薪瑗 唐丽杰 李一经 刘敏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7-62,72,共7页
以纯化的兔抗传染性胰坏死病病毒(IPNV)VP2重组蛋白多克隆抗体为包被抗体,抗IPNV VP2单克隆抗体为检测抗体建立了IPNV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优化反应条件为:兔抗IPNV VP2重组蛋白多克隆抗体包被浓度为1.28μg/mL,抗IPNV VP2单克隆抗体... 以纯化的兔抗传染性胰坏死病病毒(IPNV)VP2重组蛋白多克隆抗体为包被抗体,抗IPNV VP2单克隆抗体为检测抗体建立了IPNV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优化反应条件为:兔抗IPNV VP2重组蛋白多克隆抗体包被浓度为1.28μg/mL,抗IPNV VP2单克隆抗体的工作浓度为1.34μg/mL,酶标二抗稀释比例为1∶2 000,以P/N>2,且OD490 nm>0.101 494作为阳性判定标准。该方法的重复性变异系数均小于10%,与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NV)、病毒性出血败血症病毒(VHSV)、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VCV)、轮状病毒(HRV)无交叉反应。对41份虹鳟肝脏样品分别进行双抗体夹心ELISA和RT-PCR检测,结果双抗体夹心法与RT-PCR法检测符合率为97%,表明本实验建立的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检测IPNV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IPNV的病原学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胰坏死病毒 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 单克隆抗体 兔抗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苜蓿新品系Dy-2006亲缘关系的SSR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景欣 鲁平 +1 位作者 赵娜 崔国文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6-120,共5页
应用SSR分子标记对苜蓿新品系Dy-2006等6个苜蓿品种(品系)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8对SSR引物共扩增出128个位点,106个位点显多态性,多态位点比率82.81%;不同苜蓿品种(品系)SSR多态性百分率存在一定差异,在32.81%~45.31%之间。遗传相... 应用SSR分子标记对苜蓿新品系Dy-2006等6个苜蓿品种(品系)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8对SSR引物共扩增出128个位点,106个位点显多态性,多态位点比率82.81%;不同苜蓿品种(品系)SSR多态性百分率存在一定差异,在32.81%~45.31%之间。遗传相似度(F)和遗传距离(D)的变化分别范围在0.9062~0.9689和0.0326~0.0762。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新品系Dy-2006与龙牧801亲缘关系相对较近,与阿尔冈金亲缘关系较远,并与其它供试品种存在一定差异,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品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2006 紫花苜蓿 亲缘关系 S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体外产气法对不同处理秸秆-薯渣混合料营养价值的评价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微微 何晓伟 +2 位作者 柴新义 张永根 向玉勇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22,35,共6页
本试验旨在通过体外产气法评定不同处理水稻秸秆-马铃薯淀粉渣混合料(PSF:秸秆-薯渣混合料、SSF:秸秆-薯渣固态发酵产物、SFS:秸秆-薯渣青贮)的营养价值。混合料通过体外发酵试验,测定不同时间点的累积产气量,以及24 h体外发酵参数和养... 本试验旨在通过体外产气法评定不同处理水稻秸秆-马铃薯淀粉渣混合料(PSF:秸秆-薯渣混合料、SSF:秸秆-薯渣固态发酵产物、SFS:秸秆-薯渣青贮)的营养价值。混合料通过体外发酵试验,测定不同时间点的累积产气量,以及24 h体外发酵参数和养分降解率,并分析其发酵动力学参数与养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SFS除72 h,其余时间点的累积产气量均显著高于PSF和SSF(P<0.05),SFS和SSF理论最大产气量显著高于PSF(P<0.05),分别提高67.2%和71.6%,但PSF产气速度、产气延滞期显著高于SSF和SFS(P<0.05)。相比PSF,SSF和SFS显著提高体外干物质降解率(IVDMD)、体外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IVNDFD)和体外粗蛋白质降解率(IVCPD)(P<0.05),分别提高34.5%和5.1%、41.8%和5.9%、57.8%和50.0%。饲料最大产气量与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产气速度与ADF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产气延滞期与ADF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饲料发酵参数与粗蛋白质(CP)、粗灰分(Ash)、中性洗涤纤维(NDF)无相关性(P>0.05)。结合产气量与体外降解数据可知,SSF和SFS饲用价值较高,为秸秆-薯渣混合料作为饲料原料合理配制反刍动物日粮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产气 营养价值 水稻秸秆 马铃薯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