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皮石斛人工栽培适宜气象指标及气候条件研究——以鄱阳县为例
1
作者 计想建 占清华 +1 位作者 王春艳 封佳俊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2025年第4期58-61,共4页
根据铁皮石斛的生态习性、形态特征,以及其各个生长期对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的需求,综合考量鄱阳县气候特征,借助鄱阳县气象局历年气象观测资料,深入分析了铁皮石斛种植与鄱阳县气候条件之间的关系,从气候条件及农业气象层面总结出... 根据铁皮石斛的生态习性、形态特征,以及其各个生长期对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的需求,综合考量鄱阳县气候特征,借助鄱阳县气象局历年气象观测资料,深入分析了铁皮石斛种植与鄱阳县气候条件之间的关系,从气候条件及农业气象层面总结出铁皮石斛高产栽培在各个生育期最适宜且有利的气象指标,以及致灾指标,并提出气象灾害防御对策与建议,形成技术手册予以推广,为今后全县大面积科学发展栽培铁皮石斛提供有力的气象保障,也为“三农”工作中实施县域特色种植开辟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气候条件 农业气象指标 研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庄规划在上饶市乡村振兴和农村现代化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白澄 余剑钊 王树剑 《南方农业》 2022年第14期118-120,共3页
基于江西省上饶市乡村振兴和农村现代化发展现状,阐述了乡村振兴工作中加强村庄规划可明确当地乡村资源的特色优势、管控节约乡村用地、规范乡村建设行为、明确农村建设许可管理等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当前村庄规划中仍存在着缺乏全局规划... 基于江西省上饶市乡村振兴和农村现代化发展现状,阐述了乡村振兴工作中加强村庄规划可明确当地乡村资源的特色优势、管控节约乡村用地、规范乡村建设行为、明确农村建设许可管理等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当前村庄规划中仍存在着缺乏全局规划观念、缺乏硬件设施投入、缺乏浓厚的乡村文化建设及缺少乡村振兴带头人等问题,提出以需求为导向,加强村庄建设的规划管理、重视公共基础设施规划、加强农村公共服务建设及选拔并培养优秀的村庄管理规划人才等措施建议,充分发挥村庄规划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庄规划 乡村振兴 农村现代化发展 江西省上饶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气象服务农业发展思考 被引量:7
3
作者 白澄 余剑钊 《农业灾害研究》 2021年第7期70-71,共2页
立足上饶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际,论证气象服务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性,根据多年来参与气象服务的有益经验和全国各地成功先例资料,结合智慧气象发展要求,对气象服务在农村防灾减灾、农业生产、发展保障等方面的具体工作思路展开论述... 立足上饶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际,论证气象服务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性,根据多年来参与气象服务的有益经验和全国各地成功先例资料,结合智慧气象发展要求,对气象服务在农村防灾减灾、农业生产、发展保障等方面的具体工作思路展开论述,以期为该区域气象服务农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饶市 乡村振兴 气象服务 工作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均气温对三叶青林下容器栽培苗光合特性及其块根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章健敏 林国卫 娄俊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555-561,共7页
文章比较了2015—2019年五府山月均气温对三叶青林下容器栽培苗光合生理及其块根总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15—2019年,五府山1月的气温最低,2—6月气温逐渐提升,7—8月气温达到最高值,9—12月气温逐渐下降。随着1—6月气温逐渐提高... 文章比较了2015—2019年五府山月均气温对三叶青林下容器栽培苗光合生理及其块根总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15—2019年,五府山1月的气温最低,2—6月气温逐渐提升,7—8月气温达到最高值,9—12月气温逐渐下降。随着1—6月气温逐渐提高,五府山三叶青林下容器栽培苗叶绿素含量SPAD值、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气孔限制值(L_(s))、瞬时羧化速率(CUE)、初始荧光(F_(o))、最大荧光(F_(m))、光下最小荧光(F′_(o))、光下最大荧光(F′_(m))、稳态荧光(F_(s))、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_(v)/F_(m))、PSⅡ潜在光化学效率(F_(v)/F_(o))、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开放的PSⅡ反应中心捕获激发能效率(F′_(v)/F′_(m))、光化学淬灭系数(q P)和块根总黄酮含量显著提高(P<0.05),胞间CO 2浓度(C_(i))、水分利用效率(WUE)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显著下降(P<0.05);气温在7—8月达到最高值,五府山三叶青林下容器栽培苗叶绿素含量SPAD值、P_(n)、G_(s)、T_(r)、L_(s)、CUE、F_(o)、F_(m)、F′_(o)、F′_(m)、F_(s)、F_(v)/F_(m)、F_(v)/F_(o)、ΦPSⅡ、F′_(v)/F′_(m)、q P和块根总黄酮含量达到最大值,C_(i)、WUE和NPQ达到最低值;9—12月气温逐渐下降,五府山三叶青林下容器栽培苗叶绿素含量SPAD值、P_(n)、G_(s)、T_(r)、L_(s)、CUE、F_(o)、F_(m)、F′_(o)、F′_(m)、F_(s)、F_(v)/F_(m)、F_(v)/F_(o)、ΦPSⅡ、F′_(v)/F′_(m)、q P和块根总黄酮含量显著下降(P<0.05),C_(i)、WUE和NPQ显著提高(P<0.05)。本试验结果可为三叶青林下容器生态栽培提供气象因子(气温)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均气温 三叶青 林下容器栽培苗 光合特性 块根 总黄酮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南北部不同阶段暴雨性质及触发条件差异分析
5
作者 郑丽君 肖安 +3 位作者 朱海燕 庞晶 李浙华 王璇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5期128-130,共3页
利用国家站常规观测降水资料、自动站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江西景德镇、上饶TWP系列风廓线雷达产品等对2022年4月25—26日江南北部一次暴雨过程的2个暴雨阶段性质和触发机制差异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700~925 hPa在暖区暴雨阶段... 利用国家站常规观测降水资料、自动站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江西景德镇、上饶TWP系列风廓线雷达产品等对2022年4月25—26日江南北部一次暴雨过程的2个暴雨阶段性质和触发机制差异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700~925 hPa在暖区暴雨阶段江南北部处于温度暖脊中、南侧低空气流及超低空急流中心均达20 m/s以上、该地区有强风速辐合、对流层中低层有持续的暖平流,近地面有辐合线以及偏南大风,以上均是暖区暴雨的重要的热力和动力触发条件;强不稳定层结和较大的垂直风切变更有利于暖区对流性暴雨的产生。(2)锋面暴雨阶段急流明显减弱,暴雨触发条件一是近地面有浅薄的冷空气渗透在地表,低空为暖湿空气,从而强迫抬升触发强降水;二是锋面和切变线移近,有正涡度平流,利于该地区强降水的产生。(3)暖区暴雨前在风廓线雷达产品中有动量下传的特征;锋面移入的动态特征在风廓线雷达产品中表现为偏北风的转变高度自下而上呈阶梯状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暖区暴雨 动量下传 超低空急流 锋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资源在乡村振兴中的利用研究
6
作者 白澄 余剑钊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1期164-166,172,共4页
实现乡村振兴需立足气候资源的独特性,合理安排乡村发展格局,充分发掘气候条件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结合上饶市气候资源特点,着重分析了气候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可能性,并提出了气候资源利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关键词 气候资源 乡村振兴 气象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