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应用于植物叶片中多环芳烃含量测定 被引量:6
1
作者 田璐 马英歌 +3 位作者 谭皓新 刘子桐 孙宁骁 殷杉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450-2458,共9页
针对植物叶片中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的萃取已有超声萃取技术、快速溶剂萃取技术等传统萃取方法,不同萃取技术各有优劣,但已被广泛应用在大气和土壤样本的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鲜见被用于萃取植物叶片中的PAHs... 针对植物叶片中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的萃取已有超声萃取技术、快速溶剂萃取技术等传统萃取方法,不同萃取技术各有优劣,但已被广泛应用在大气和土壤样本的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鲜见被用于萃取植物叶片中的PAHs.本文将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应用于萃取植物叶片PAHs,探索了适用于超临界流体技术萃取植物叶片PAHs的最优实验参数,并将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与传统常用的萃取方法进行了对比.在此基础上,利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测定比较了香樟、广玉兰、雪松和罗汉松等4种植物叶片中PAHs的含量.结果显示,针对植物叶片中PAHs,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最佳萃取温度为180℃,最佳萃取压力为350 atm;利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萃取植物叶片中的PAHs,所测得的叶片中PAHs总含量明显高于超声萃取和快速溶剂萃取,总量分别提升6.26%—20.64%及10.00%—33.42%;不同环数PAHs在不同树种叶片中占比不尽相同,总体趋势为:中环>高环>低环,且中环PAHs占比均超过50%.4种树种叶片中单体PAHs含量表现出明显的种间差异,叶片中含量最高的单体PAHs均为中环PAHs的菲+蒽.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萃取植物叶片中PAHs的实验中具有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有机溶剂使用量少、萃取效率高等优点,明显优于其他传统萃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萃取 多环芳烃 植物叶片 超声萃取 快速溶剂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热带地质贫富磷立地栗实象甲种群遗传结构特征
2
作者 姬华伟 任蕊 +2 位作者 彭明俊 惠楠 刘春江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0-138,共9页
亚热带地质富磷土壤生境会影响植物种群遗传结构,但是否影响植食性昆虫种群遗传结构还未见报道.在滇中高原地质性富磷土壤立地和周边典型亚热带贫磷土壤立地,选择寄生于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 Bl.)种子的栗实象甲(Curculio davidi F... 亚热带地质富磷土壤生境会影响植物种群遗传结构,但是否影响植食性昆虫种群遗传结构还未见报道.在滇中高原地质性富磷土壤立地和周边典型亚热带贫磷土壤立地,选择寄生于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 Bl.)种子的栗实象甲(Curculio davidi Fairmaire)为研究对象,进行简化基因组双酶切RAD-seq测序分析,探讨土壤磷获得性-植食性昆虫种群遗传结构的关系.结果发现:1)富磷立地象甲种群遗传多样性高于贫磷立地象甲种群;2)分子方差分析表明,6个栗实象甲种群在贫富磷立地间、种群间以及个体间分化都不显著,但是贫富磷两种立地两个象甲群体间分化显著;3)贫磷立地象甲种群与富磷立地种群间遗传距离较远,群体遗传来源组成差异较大.研究首次采用群体遗传学探讨了生长在基于地质化学的差异磷供给条件下的寄生昆虫自然群体遗传结构特征,为深入了解生物响应人为富磷化的特点、可能的生态后果以及生物进化过程提供科学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栗实象甲 富磷矿区 贫磷土壤 种群遗传结构 亚热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