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2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外科患者围手术期血液成份的变化和治疗
1
作者
沈志祥
张宏伟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4期347-350,共4页
围手术期失血后给予输血治疗不仅存在费用,供血人员的紧缺和输血传播疾病等问题。在肿瘤病人,围手术期的输血往往可促使肿瘤的生长和复发。如何减少围手术期的失血是当代医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就此作一简单的综述。
关键词
围手术期
血液成份
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恶性血液疾病中D-D二聚体及FDP的检测
被引量:
12
2
作者
仇倩瑶
沈丹文
+3 位作者
曾晓颖
胡炯
陈瑜
沈志祥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5期354-356,共3页
作者检测了75例急性白血病(AL),15例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NHL)和12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纤溶指标,结果发现:1.白血病初治和复发患者、NHL及部分MM初治患者在治疗前D-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水平明显升高,...
作者检测了75例急性白血病(AL),15例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NHL)和12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纤溶指标,结果发现:1.白血病初治和复发患者、NHL及部分MM初治患者在治疗前D-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水平明显升高,存在明显纤溶亢进;2.AL、NHL及MM患者止凝血指标异常,经治疗完全缓解后均有明显改善;3.APL初治病例在ATRA诱导分化过程中,D-D和FDP异常持续存在,至缓解后有明显下降,进一步巩固化疗后才全部得到纠正。结果表明,继发性纤溶亢进是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出凝血机制异常的特点之一,与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病情呈一定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NHL
二聚体
FDP
淋巴瘤
多发性骨髓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冠心病患者血液凝固性和血管活性激素的观察
被引量:
3
3
作者
沈志祥
叶成夫
+3 位作者
杨立忠
费云捷
支立民
黄霞萍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2期95-97,共3页
作者观察了130例冠心病患者血管活性激素和止凝血14项指标的变化、结果发现,促凝物质Ⅷ:C和ⅧR:Ag增加,AT-Ⅲ:Ag和PC:Ag降低。提示冠心病患者体内存在着高凝倾向和多种促血栓形成因素。在心肌梗塞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体内,Ⅷ:...
作者观察了130例冠心病患者血管活性激素和止凝血14项指标的变化、结果发现,促凝物质Ⅷ:C和ⅧR:Ag增加,AT-Ⅲ:Ag和PC:Ag降低。提示冠心病患者体内存在着高凝倾向和多种促血栓形成因素。在心肌梗塞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体内,Ⅷ:c、ⅧR:Ag、ET和AT-Ⅱ增高更为显著,并伴有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增强和ⅧR:Ag/Ⅷ:c比值增高(>1),与稳定型心绞痛和隐性冠心病患者有显著差异。进一步说明冠心病患者体内高凝状态的存在,同时伴有血管活性激素异常,而且与临床病情相一致.从而提示:二者均为冠心病发病过程中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管活性激素
血液凝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脾脏切除治疗血液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
2
4
作者
沈卓洲
沈志祥
+2 位作者
吴文
曾晓颖
陈钰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5期369-371,共3页
分析48例不同血液病患者脾切除后的疗效。18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缓解13例(72.22%),显效3例(16.67%),总有效率88.89%。病程<2年的疗效优于>2年者,疗效与年龄无显著相关性。11例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手术疗效...
分析48例不同血液病患者脾切除后的疗效。18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缓解13例(72.22%),显效3例(16.67%),总有效率88.89%。病程<2年的疗效优于>2年者,疗效与年龄无显著相关性。11例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手术疗效显著,13例再生障碍性贫血近期疗效较好。2例AIHA及1例Evans综合征术后贫血得到明显改善.3例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手术前后Hb无明显变化。作者还对脾切除治疗上述血液病的机制及并发症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临床分析
ITP
HS
脾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白介素-2受体的测定和意义
被引量:
1
5
作者
沈志祥
刘小芳
+3 位作者
裘红英
阎骅
曾晓颖
李秀松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156-158,共3页
用 ELISA 法测定119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及50名健康人 SIL-2R 浓度,发现各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 SIL-2R 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动态观察27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后 SIL-2R,结果表明,化疗后缓解组患者在化疗后 SIL-2R 水平持续明显降...
用 ELISA 法测定119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及50名健康人 SIL-2R 浓度,发现各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 SIL-2R 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动态观察27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后 SIL-2R,结果表明,化疗后缓解组患者在化疗后 SIL-2R 水平持续明显降低,而未缓解组则降低不明显。慢粒慢性期、加速期和急变期各组患者 SIL-2R 依次递增;急性白血病患者 SIL-2R>1000U/ml 者,早期死亡率高。提示 SIL-2R 水平可作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病情的监测及预后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白细胞介素2
受体
测定
SIL-2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剂量胸腺肽治疗恶性淋巴瘤的免疫指标和临床观察
被引量:
8
6
作者
陈钰
林琼
+4 位作者
吴冠宇
于汀
李军民
曾晓颖
沈志祥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5-106,共2页
目的 :报道大剂量胸腺肽治疗恶性淋巴瘤的免疫指标变化和临床疗效。方法 :将 40例恶性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用胸腺肽 10 0mg d静滴 ,合并使用常规化疗方案 (包括CHOP、EACOP方案 ) ;对照组 :仅使用常规化疗方案。结果 :治疗组有效...
目的 :报道大剂量胸腺肽治疗恶性淋巴瘤的免疫指标变化和临床疗效。方法 :将 40例恶性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用胸腺肽 10 0mg d静滴 ,合并使用常规化疗方案 (包括CHOP、EACOP方案 ) ;对照组 :仅使用常规化疗方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 70 % ,对照组有效率 6 0 % (P >0 0 5 ) ,治疗组治疗后IgG、CD3、CD4、CD4 CD8、NK细胞活性、sIL 2R均明显高于治疗前 (P <0 0 5 )。结论 :胸腺肽可调节T淋巴细胞功能 ,间接调节B淋巴细胞功能 ,上调免疫功能 ,提高NHL疗效 ,且无明显副反应 ,大剂量胸腺肽辅助治疗NHL患者 ,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肽
恶性淋巴瘤
免疫指标
疗效
大剂量
NH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和预后分析
被引量:
5
7
作者
胡炯
沈志祥
+3 位作者
孙惠平
于汀
吴文
曾晓颖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6期529-531,共3页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长期疗效和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72例经ATRA诱导缓解的初治APL患者长期无复发生存和总生存情况,并采用单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长期疗效和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72例经ATRA诱导缓解的初治APL患者长期无复发生存和总生存情况,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对预后因素进行研究。结果72例患者的3年和5年无复发生存率(RFS)和总生存率(OS)分别为:32.5%、18.4%和73.8%、58.5%。初发病例在诱导缓解和缓解后治疗中,联合应用ATRA和化疗以及发病时WBC计数与预后相关。AS2O3治疗复发APL,完全缓解和生存均高于常规化疗十维甲酸组。结论ATRA可作为初发病例的标准诱导治疗;缓解后联合应用化疗和ATRA能延缓或降低复发;在复发病例中,As2O3治疗是首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全反式维甲酸
三氧化二砷
APL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三尖杉脂碱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
5
8
作者
曾晓颖
李秀松
+3 位作者
吴方
陈瑜
周励
沈志祥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5期406-408,共3页
目的观察高三尖杉脂碱(HHT)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临床疗效。方法自1994年12月~1997年12月应用HHT及羟基脲(Hu)联合治疗CML21例作为治疗组,a-干扰素治疗CML19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观察、比较有效率。结果治疗组临床和血液...
目的观察高三尖杉脂碱(HHT)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临床疗效。方法自1994年12月~1997年12月应用HHT及羟基脲(Hu)联合治疗CML21例作为治疗组,a-干扰素治疗CML19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观察、比较有效率。结果治疗组临床和血液学完全缓解16例(76.2%);部分缓解3例(143%),总有效率90.5%;细胞遗传学转阴率14.3%,分子生物学转阴率14.3%。其中有1例从加速期转变为慢性期。对照组有效率、细胞遗传学转阴率和分子生物学转阴率与治疗组相仿。而且HHT治疗CML毒副作用小。结论HHT是经济、实惠、有效的治疗CML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高三尖杉脂碱
CML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EMCOP联合化疗治疗非何杰金淋巴瘤疗效观察
被引量:
2
9
作者
沈志祥
王瑾
+3 位作者
糜坚青
陈瑜
吴文
李秀松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5期338-340,共3页
应用EMCOP联合化疗方案(VP16、MX、CTX、VCR、pred)治疗非何杰金淋巴瘤(non-Hodgkin’slymphoma,NHL)患者33例。其中初治19例、难治性4例、复发10例。结果:19例初治患者CR率为68.4%,PR率为15.8%,总缓解率为84.2%;14例复...
应用EMCOP联合化疗方案(VP16、MX、CTX、VCR、pred)治疗非何杰金淋巴瘤(non-Hodgkin’slymphoma,NHL)患者33例。其中初治19例、难治性4例、复发10例。结果:19例初治患者CR率为68.4%,PR率为15.8%,总缓解率为84.2%;14例复发和难治性NHL患者,CR率为28.6%、PR率为42.8%。提示本方案为治疗NHL较理想的化疗方案,无论初治或复发与难治性NHL患者,均有较高的缓解率。作者并对疗效、毒副反应以及药物剂量与缓解的关系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NAL
药物疗法
联合化疗
EMCOP
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去甲氧柔红霉素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
1
10
作者
曾晓颖
陈瑜
+3 位作者
周励
张芬琴
李秀松
沈志祥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期72-74,共3页
目的 观察和比较去甲氧柔红霉素治疗急性的初治、复发以及难治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34例急性白血病应用去甲氧柔红霉素辅以其它药物的联合化疗,分为初治组、复发组和难治组三组进行疗效观察比较.结果总有效率达70.6%,初治组与复发组...
目的 观察和比较去甲氧柔红霉素治疗急性的初治、复发以及难治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34例急性白血病应用去甲氧柔红霉素辅以其它药物的联合化疗,分为初治组、复发组和难治组三组进行疗效观察比较.结果总有效率达70.6%,初治组与复发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初治组与难治组比较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去甲氧柔红霉素是一种新型、有效的治疗急性白血病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白血病
去甲氧柔红霉素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ITP短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
1
11
作者
沈志祥
曾晓颖
+2 位作者
胡炯
张芬琴
李秀松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5期380-382,共3页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因免疫异常引起血小板破坏加速的出血性疾病。应用大剂量丙球制剂治疗ITP25例,每日400mg/kg,静脉滴注,连用5d,以后每周再用1d,共4周。结果:19例出血症状好转或消失;血小板平均数由治疗前(18.4&...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因免疫异常引起血小板破坏加速的出血性疾病。应用大剂量丙球制剂治疗ITP25例,每日400mg/kg,静脉滴注,连用5d,以后每周再用1d,共4周。结果:19例出血症状好转或消失;血小板平均数由治疗前(18.4±8.8)×109/L增高至(119.5±80.5)×109/L;其中显效14例,有效6例,无效5例,而血小板相关抗体无明显变化,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与激素治疗组24例相比较,血小板计数上升速度快,上升量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性
紫癜
ITP
免疫球蛋白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FDP-E的测定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
1
12
作者
王钦红
王鸿利
+2 位作者
邵慧珍
王学锋
王振义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110-112,共3页
为探索纤维蛋白(原)E 碎片(FDP-E)测定的临床意义,通过自制 FDP-E 单克隆抗体建立夹心ELISA 法测定 FDP-E 碎片的含量,同时结合 D-Dimer 指标,测定22例正常成人组、15例正常小儿组以及42例成人肝病组、47例小儿肾脏疾病组和19例成人急...
为探索纤维蛋白(原)E 碎片(FDP-E)测定的临床意义,通过自制 FDP-E 单克隆抗体建立夹心ELISA 法测定 FDP-E 碎片的含量,同时结合 D-Dimer 指标,测定22例正常成人组、15例正常小儿组以及42例成人肝病组、47例小儿肾脏疾病组和19例成人急性心肌梗塞组患者。结果表现,肝病、急性心肌梗塞和小儿肾脏疾病患者 FDP-E、D-Dimer 均升高,两者呈显著正相关(r=0.7836、0.6917、0.5265),提示 FDP-E 亦可作为诊断血栓性疾病和血栓前状态纤溶系统的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DP-E
纤维蛋白降解物
测定
ELISA
血栓前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1例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预后分析
被引量:
1
13
作者
胡炯
沈志祥
+2 位作者
吴文
李秀松
孙慧平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138-141,共4页
目的为进一步探讨我国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的预后因素,分析了41例常规化疗成人ALL的疗效,并对其预后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分析我院在1993年6月至1997年10月收治VDP/VDLP方案化疗缓解的成人ALL病例41例,其中Ph染色体阳性...
目的为进一步探讨我国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的预后因素,分析了41例常规化疗成人ALL的疗效,并对其预后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分析我院在1993年6月至1997年10月收治VDP/VDLP方案化疗缓解的成人ALL病例41例,其中Ph染色体阳性3例,t(4;11)异位1例,复合染色体异位1例,正常染色体核型和无法评估者共7例。以VDP/VDLP和蒽环类+Ara-C方案交替应用巩固。观察的截止期为1997年11月,进行生存分析及单因素预后分析(Kaplan-Meiyer、Gehan’swilcoxon检验、Log-rank检验)。结果41人成人ALL的疗效,24个月无病生存率(DFS)为4.6±4.7%。24个月总生存率(OS)为27.1±11.9%。与ALL预后相关因素为:初发时WBC>=20×109/L;诱导化疗后28d未缓解;中枢神经系统累及;ALL-L3型;ph+,t(4;11)以及其他复杂染色体异常。结论常规化疗治疗成人ALL的长期疗较较差,尤其是有不良预后因素患者,需研究和采用针对性的强化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生存
预后
AL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剂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
1
14
作者
吴方
罗文达
+3 位作者
糜坚青
陈钰
李军民
沈志祥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232-234,共3页
采用小剂量维甲酸30~40mg/d,治疗15例初治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14例完全缓解,完全缓解率达93.3%,达完全缓解所需平均天数为38d。所需维甲酸平均剂量为1479mg。对诱导缓解期间外周血白细胞上升最高峰...
采用小剂量维甲酸30~40mg/d,治疗15例初治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14例完全缓解,完全缓解率达93.3%,达完全缓解所需平均天数为38d。所需维甲酸平均剂量为1479mg。对诱导缓解期间外周血白细胞上升最高峰时间及其峰值、骨髓象和染色体检查、治疗引起并发症及维甲酸的副作用等作简要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早幼粒细胞
白血病
维甲酸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APL用ATRA诱导缓解中白细胞增高及PML—RARα异构体检测的意义
被引量:
1
15
作者
李秀松
孙关林
+3 位作者
张芬琴
沈志祥
黄薇
陈赛娟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1期43-48,共6页
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40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过程中动态观察WBC及骨髓象变化,按血象及骨髓象变化的类型分为3组:第1组23例(57.2%),治疗后WBC高峰时增益5~10倍以上,高峰持续时间<10...
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40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过程中动态观察WBC及骨髓象变化,按血象及骨髓象变化的类型分为3组:第1组23例(57.2%),治疗后WBC高峰时增益5~10倍以上,高峰持续时间<10d,骨髓中早幼粒细胞比治疗前降低20%以上;第2组10例(25%),治疗后WBC高峰时增益>5~10倍,高峰持续时间2周左右,骨髓中早幼粒细胞计数升高持续不降;第3组7例(17.5%),高峰仅5倍以下,持续时间<10d。PML-RARα短型融合基因多见于第2组,患者容易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及肾衰。应采取措施,防止白细胞过多所引起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幼粒细胞
白血病
全反式维甲酸
药物疗法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急性白血病凝血象改变与眼底观察
被引量:
1
16
作者
程瑜
张明珩
+1 位作者
王学锋
沈志祥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1期69-70,共2页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凝血象
眼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α-干扰素治疗慢丙肝的血象及G-CSF的变化
被引量:
1
17
作者
朱筱芳
高健
吴文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5期453-454,共2页
目的观察2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在α-干扰素(α-IFN)治疗前后的外周血象及粒系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c-colongstimulatingfactor,G-CSF)的变化。方法外周血象用光电比色法;G-CSF用固相酶联免疫法测定。结并α-IFN治疗后仅引起白...
目的观察2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在α-干扰素(α-IFN)治疗前后的外周血象及粒系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c-colongstimulatingfactor,G-CSF)的变化。方法外周血象用光电比色法;G-CSF用固相酶联免疫法测定。结并α-IFN治疗后仅引起白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与治疗前白细胞水平、肝炎症程度及干扰素用量有关;白细胞降低与G-CSF的水平呈负相关。结论干扰素治疗后G-CSF升高不明显,WBC一直不能升高者,是否继续治疗应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干扰素
丙型肝炎
药物疗法
血象
G-CS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妊娠期急性白血病3例临床分析
18
作者
沈志祥
朱霞
+3 位作者
王纯斌
曾晓颖
张芬琴
李秀松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50-50,共1页
妊娠期急性白血病(AL)的诊断及治疗均较复杂。现将本院1995年3月至1996年4月收住的妊娠期AL 3例(早孕、中孕、晚孕各1例)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例1 傅××,女性,24岁,停经3月,皮肤瘀斑、乏力2月于1996年3月29日收入本院。患者曾于...
妊娠期急性白血病(AL)的诊断及治疗均较复杂。现将本院1995年3月至1996年4月收住的妊娠期AL 3例(早孕、中孕、晚孕各1例)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例1 傅××,女性,24岁,停经3月,皮肤瘀斑、乏力2月于1996年3月29日收入本院。患者曾于当地医院检查,诊断为:(1)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M_(2a)妊娠2月。给予DA方案及DHA方案各一疗程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
白血病
诊断
治疗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凝血、抗凝及纤溶指标的观察
19
作者
曾晓颖
李志英
+3 位作者
吴方
陈钰
沈志祥
王学锋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217-219,共3页
阐述白血病患者血小板计数、凝血、抗凝和纤溶系统之间的关系。20例病人均有明显的出血倾向,其中18例患者血小板计数明显下降,13例患者纤溶亢进。患病组的Fg、Ⅷ:CA、VWF:Ag和Ⅶ:CA较正常组明显上升,表明白血病...
阐述白血病患者血小板计数、凝血、抗凝和纤溶系统之间的关系。20例病人均有明显的出血倾向,其中18例患者血小板计数明显下降,13例患者纤溶亢进。患病组的Fg、Ⅷ:CA、VWF:Ag和Ⅶ:CA较正常组明显上升,表明白血病患者有高凝状态存在。而抗凝系统并没有明显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白血病
凝血
抗凝
纤溶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维甲酸治疗时的并发症
20
作者
曾晓颖
沈志祥
+3 位作者
李志英
陈钰
张芬琴
李秀松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2期171-173,共3页
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维甲酸治疗时的并发症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200025)曾晓颖,沈志祥,李志英,陈钰,张芬琴,李秀松目前,维甲酸已成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首选的治疗方法[1]。在应用维甲酸大...
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维甲酸治疗时的并发症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200025)曾晓颖,沈志祥,李志英,陈钰,张芬琴,李秀松目前,维甲酸已成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首选的治疗方法[1]。在应用维甲酸大部分患者的外周血会出现一个“高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幼粒细胞
白血病
药物疗法
维甲酸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外科患者围手术期血液成份的变化和治疗
1
作者
沈志祥
张宏伟
机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
江苏省启东市人民
医院
出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4期347-350,共4页
文摘
围手术期失血后给予输血治疗不仅存在费用,供血人员的紧缺和输血传播疾病等问题。在肿瘤病人,围手术期的输血往往可促使肿瘤的生长和复发。如何减少围手术期的失血是当代医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就此作一简单的综述。
关键词
围手术期
血液成份
变化
分类号
R619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恶性血液疾病中D-D二聚体及FDP的检测
被引量:
12
2
作者
仇倩瑶
沈丹文
曾晓颖
胡炯
陈瑜
沈志祥
机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
出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5期354-356,共3页
文摘
作者检测了75例急性白血病(AL),15例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NHL)和12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纤溶指标,结果发现:1.白血病初治和复发患者、NHL及部分MM初治患者在治疗前D-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水平明显升高,存在明显纤溶亢进;2.AL、NHL及MM患者止凝血指标异常,经治疗完全缓解后均有明显改善;3.APL初治病例在ATRA诱导分化过程中,D-D和FDP异常持续存在,至缓解后有明显下降,进一步巩固化疗后才全部得到纠正。结果表明,继发性纤溶亢进是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出凝血机制异常的特点之一,与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病情呈一定的相关关系。
关键词
白血病
NHL
二聚体
FDP
淋巴瘤
多发性骨髓瘤
Keywords
acute leukemia
non-Hodgkin's lymphoma
multiple myeloma
D-D
FDP
分类号
R733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冠心病患者血液凝固性和血管活性激素的观察
被引量:
3
3
作者
沈志祥
叶成夫
杨立忠
费云捷
支立民
黄霞萍
机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
出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2期95-97,共3页
文摘
作者观察了130例冠心病患者血管活性激素和止凝血14项指标的变化、结果发现,促凝物质Ⅷ:C和ⅧR:Ag增加,AT-Ⅲ:Ag和PC:Ag降低。提示冠心病患者体内存在着高凝倾向和多种促血栓形成因素。在心肌梗塞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体内,Ⅷ:c、ⅧR:Ag、ET和AT-Ⅱ增高更为显著,并伴有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增强和ⅧR:Ag/Ⅷ:c比值增高(>1),与稳定型心绞痛和隐性冠心病患者有显著差异。进一步说明冠心病患者体内高凝状态的存在,同时伴有血管活性激素异常,而且与临床病情相一致.从而提示:二者均为冠心病发病过程中的重要机制。
关键词
冠心病
血管活性激素
血液凝固性
Keyword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vascular activity hormone
coagulation
分类号
R541.402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脾脏切除治疗血液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
2
4
作者
沈卓洲
沈志祥
吴文
曾晓颖
陈钰
机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附属
瑞金医院
外
科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
出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5期369-371,共3页
文摘
分析48例不同血液病患者脾切除后的疗效。18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缓解13例(72.22%),显效3例(16.67%),总有效率88.89%。病程<2年的疗效优于>2年者,疗效与年龄无显著相关性。11例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手术疗效显著,13例再生障碍性贫血近期疗效较好。2例AIHA及1例Evans综合征术后贫血得到明显改善.3例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手术前后Hb无明显变化。作者还对脾切除治疗上述血液病的机制及并发症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血液病
临床分析
ITP
HS
脾切除
Keywords
splenectomy
l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a
hereditary spheracylosis
aplastic anemia
分类号
R552.05 [医药卫生—血液循环系统疾病]
R657.63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白介素-2受体的测定和意义
被引量:
1
5
作者
沈志祥
刘小芳
裘红英
阎骅
曾晓颖
李秀松
机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
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人民
医院
浙江省丽水市
医院
出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156-158,共3页
文摘
用 ELISA 法测定119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及50名健康人 SIL-2R 浓度,发现各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 SIL-2R 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动态观察27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后 SIL-2R,结果表明,化疗后缓解组患者在化疗后 SIL-2R 水平持续明显降低,而未缓解组则降低不明显。慢粒慢性期、加速期和急变期各组患者 SIL-2R 依次递增;急性白血病患者 SIL-2R>1000U/ml 者,早期死亡率高。提示 SIL-2R 水平可作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病情的监测及预后的判断。
关键词
白血病
白细胞介素2
受体
测定
SIL-2R
分类号
R733.7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剂量胸腺肽治疗恶性淋巴瘤的免疫指标和临床观察
被引量:
8
6
作者
陈钰
林琼
吴冠宇
于汀
李军民
曾晓颖
沈志祥
机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
福建
医科大
学
附属
协和
医院
马鞍山钢铁职工
医院
内
科
出处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5-106,共2页
文摘
目的 :报道大剂量胸腺肽治疗恶性淋巴瘤的免疫指标变化和临床疗效。方法 :将 40例恶性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用胸腺肽 10 0mg d静滴 ,合并使用常规化疗方案 (包括CHOP、EACOP方案 ) ;对照组 :仅使用常规化疗方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 70 % ,对照组有效率 6 0 % (P >0 0 5 ) ,治疗组治疗后IgG、CD3、CD4、CD4 CD8、NK细胞活性、sIL 2R均明显高于治疗前 (P <0 0 5 )。结论 :胸腺肽可调节T淋巴细胞功能 ,间接调节B淋巴细胞功能 ,上调免疫功能 ,提高NHL疗效 ,且无明显副反应 ,大剂量胸腺肽辅助治疗NHL患者 ,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关键词
胸腺肽
恶性淋巴瘤
免疫指标
疗效
大剂量
NHL
Keywords
Thymoxine Lymphoma,malignant Immunological parameters Efficacy
分类号
R733.1 [医药卫生—肿瘤]
R979.5 [医药卫生—药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和预后分析
被引量:
5
7
作者
胡炯
沈志祥
孙惠平
于汀
吴文
曾晓颖
机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
出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6期529-531,共3页
基金
上海市血液研究所胡应洲基金
文摘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长期疗效和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72例经ATRA诱导缓解的初治APL患者长期无复发生存和总生存情况,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对预后因素进行研究。结果72例患者的3年和5年无复发生存率(RFS)和总生存率(OS)分别为:32.5%、18.4%和73.8%、58.5%。初发病例在诱导缓解和缓解后治疗中,联合应用ATRA和化疗以及发病时WBC计数与预后相关。AS2O3治疗复发APL,完全缓解和生存均高于常规化疗十维甲酸组。结论ATRA可作为初发病例的标准诱导治疗;缓解后联合应用化疗和ATRA能延缓或降低复发;在复发病例中,As2O3治疗是首选方案。
关键词
白血病
全反式维甲酸
三氧化二砷
APL
药物疗法
Keywords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all - trans - retinoic acidarsenic trioxide
分类号
R733.710.5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三尖杉脂碱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
5
8
作者
曾晓颖
李秀松
吴方
陈瑜
周励
沈志祥
机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
出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5期406-408,共3页
文摘
目的观察高三尖杉脂碱(HHT)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临床疗效。方法自1994年12月~1997年12月应用HHT及羟基脲(Hu)联合治疗CML21例作为治疗组,a-干扰素治疗CML19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观察、比较有效率。结果治疗组临床和血液学完全缓解16例(76.2%);部分缓解3例(143%),总有效率90.5%;细胞遗传学转阴率14.3%,分子生物学转阴率14.3%。其中有1例从加速期转变为慢性期。对照组有效率、细胞遗传学转阴率和分子生物学转阴率与治疗组相仿。而且HHT治疗CML毒副作用小。结论HHT是经济、实惠、有效的治疗CML方法。
关键词
白血病
高三尖杉脂碱
CML
药物疗法
Keywords
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 hemoharringtonine α-interferon
分类号
R733.720.5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EMCOP联合化疗治疗非何杰金淋巴瘤疗效观察
被引量:
2
9
作者
沈志祥
王瑾
糜坚青
陈瑜
吴文
李秀松
机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
出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5期338-340,共3页
文摘
应用EMCOP联合化疗方案(VP16、MX、CTX、VCR、pred)治疗非何杰金淋巴瘤(non-Hodgkin’slymphoma,NHL)患者33例。其中初治19例、难治性4例、复发10例。结果:19例初治患者CR率为68.4%,PR率为15.8%,总缓解率为84.2%;14例复发和难治性NHL患者,CR率为28.6%、PR率为42.8%。提示本方案为治疗NHL较理想的化疗方案,无论初治或复发与难治性NHL患者,均有较高的缓解率。作者并对疗效、毒副反应以及药物剂量与缓解的关系作了讨论。
关键词
淋巴瘤
NAL
药物疗法
联合化疗
EMCOP
方案
Keywords
non-Hodgkin's lymphoma
etoposide
mitoxantrone
分类号
R733.105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去甲氧柔红霉素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
1
10
作者
曾晓颖
陈瑜
周励
张芬琴
李秀松
沈志祥
机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
出处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期72-74,共3页
文摘
目的 观察和比较去甲氧柔红霉素治疗急性的初治、复发以及难治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34例急性白血病应用去甲氧柔红霉素辅以其它药物的联合化疗,分为初治组、复发组和难治组三组进行疗效观察比较.结果总有效率达70.6%,初治组与复发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初治组与难治组比较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去甲氧柔红霉素是一种新型、有效的治疗急性白血病的药物.
关键词
急性
白血病
去甲氧柔红霉素
药物疗法
Keywords
Acute leukemia Idarubicin Chemotherapy
分类号
R733.710.5 [医药卫生—肿瘤]
R979.1 [医药卫生—药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ITP短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
1
11
作者
沈志祥
曾晓颖
胡炯
张芬琴
李秀松
机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
出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5期380-382,共3页
文摘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因免疫异常引起血小板破坏加速的出血性疾病。应用大剂量丙球制剂治疗ITP25例,每日400mg/kg,静脉滴注,连用5d,以后每周再用1d,共4周。结果:19例出血症状好转或消失;血小板平均数由治疗前(18.4±8.8)×109/L增高至(119.5±80.5)×109/L;其中显效14例,有效6例,无效5例,而血小板相关抗体无明显变化,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与激素治疗组24例相比较,血小板计数上升速度快,上升量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性
紫癜
ITP
免疫球蛋白
药物疗法
分类号
R554.605 [医药卫生—血液循环系统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FDP-E的测定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
1
12
作者
王钦红
王鸿利
邵慧珍
王学锋
王振义
机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
出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110-112,共3页
文摘
为探索纤维蛋白(原)E 碎片(FDP-E)测定的临床意义,通过自制 FDP-E 单克隆抗体建立夹心ELISA 法测定 FDP-E 碎片的含量,同时结合 D-Dimer 指标,测定22例正常成人组、15例正常小儿组以及42例成人肝病组、47例小儿肾脏疾病组和19例成人急性心肌梗塞组患者。结果表现,肝病、急性心肌梗塞和小儿肾脏疾病患者 FDP-E、D-Dimer 均升高,两者呈显著正相关(r=0.7836、0.6917、0.5265),提示 FDP-E 亦可作为诊断血栓性疾病和血栓前状态纤溶系统的分子标志物。
关键词
FDP-E
纤维蛋白降解物
测定
ELISA
血栓前状态
Keywords
fibrin(ogen)degradation products fragment E
monoclonal antibody
D-Dimer
ELISA
分类号
R446.112 [医药卫生—诊断学]
R543.0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41例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预后分析
被引量:
1
13
作者
胡炯
沈志祥
吴文
李秀松
孙慧平
机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
上海
血液
研究所
出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138-141,共4页
文摘
目的为进一步探讨我国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的预后因素,分析了41例常规化疗成人ALL的疗效,并对其预后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分析我院在1993年6月至1997年10月收治VDP/VDLP方案化疗缓解的成人ALL病例41例,其中Ph染色体阳性3例,t(4;11)异位1例,复合染色体异位1例,正常染色体核型和无法评估者共7例。以VDP/VDLP和蒽环类+Ara-C方案交替应用巩固。观察的截止期为1997年11月,进行生存分析及单因素预后分析(Kaplan-Meiyer、Gehan’swilcoxon检验、Log-rank检验)。结果41人成人ALL的疗效,24个月无病生存率(DFS)为4.6±4.7%。24个月总生存率(OS)为27.1±11.9%。与ALL预后相关因素为:初发时WBC>=20×109/L;诱导化疗后28d未缓解;中枢神经系统累及;ALL-L3型;ph+,t(4;11)以及其他复杂染色体异常。结论常规化疗治疗成人ALL的长期疗较较差,尤其是有不良预后因素患者,需研究和采用针对性的强化治疗策略。
关键词
白血病
生存
预后
ALL
Keywords
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
survival analysis
prognosis
分类号
R733.710.7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剂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
1
14
作者
吴方
罗文达
糜坚青
陈钰
李军民
沈志祥
机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
出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232-234,共3页
文摘
采用小剂量维甲酸30~40mg/d,治疗15例初治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14例完全缓解,完全缓解率达93.3%,达完全缓解所需平均天数为38d。所需维甲酸平均剂量为1479mg。对诱导缓解期间外周血白细胞上升最高峰时间及其峰值、骨髓象和染色体检查、治疗引起并发症及维甲酸的副作用等作简要讨论。
关键词
急性
早幼粒细胞
白血病
维甲酸
药物疗法
Keywords
low dose all-trans retinoic acid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differentiation therapy
分类号
R733.710.5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APL用ATRA诱导缓解中白细胞增高及PML—RARα异构体检测的意义
被引量:
1
15
作者
李秀松
孙关林
张芬琴
沈志祥
黄薇
陈赛娟
机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
出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1期43-48,共6页
文摘
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40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过程中动态观察WBC及骨髓象变化,按血象及骨髓象变化的类型分为3组:第1组23例(57.2%),治疗后WBC高峰时增益5~10倍以上,高峰持续时间<10d,骨髓中早幼粒细胞比治疗前降低20%以上;第2组10例(25%),治疗后WBC高峰时增益>5~10倍,高峰持续时间2周左右,骨髓中早幼粒细胞计数升高持续不降;第3组7例(17.5%),高峰仅5倍以下,持续时间<10d。PML-RARα短型融合基因多见于第2组,患者容易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及肾衰。应采取措施,防止白细胞过多所引起的并发症。
关键词
早幼粒细胞
白血病
全反式维甲酸
药物疗法
疗效
Keywords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all-trans retinoic acid hyperleucocytosis
分类号
R733.705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急性白血病凝血象改变与眼底观察
被引量:
1
16
作者
程瑜
张明珩
王学锋
沈志祥
机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附属
瑞金医院
眼
科
上海
市
血液
研究所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
出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1期69-70,共2页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凝血象
眼底
分类号
R733.710.2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α-干扰素治疗慢丙肝的血象及G-CSF的变化
被引量:
1
17
作者
朱筱芳
高健
吴文
机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附属
瑞金医院
传染
科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附属
瑞金医院
血液
病
科
出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5期453-454,共2页
文摘
目的观察2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在α-干扰素(α-IFN)治疗前后的外周血象及粒系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c-colongstimulatingfactor,G-CSF)的变化。方法外周血象用光电比色法;G-CSF用固相酶联免疫法测定。结并α-IFN治疗后仅引起白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与治疗前白细胞水平、肝炎症程度及干扰素用量有关;白细胞降低与G-CSF的水平呈负相关。结论干扰素治疗后G-CSF升高不明显,WBC一直不能升高者,是否继续治疗应慎重。
关键词
Α-干扰素
丙型肝炎
药物疗法
血象
G-CSF
分类号
R512.630.5 [医药卫生—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妊娠期急性白血病3例临床分析
18
作者
沈志祥
朱霞
王纯斌
曾晓颖
张芬琴
李秀松
机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
广西区南溪山
医院
血液
科
江苏省盐城市第三人民
医院
出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50-50,共1页
文摘
妊娠期急性白血病(AL)的诊断及治疗均较复杂。现将本院1995年3月至1996年4月收住的妊娠期AL 3例(早孕、中孕、晚孕各1例)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例1 傅××,女性,24岁,停经3月,皮肤瘀斑、乏力2月于1996年3月29日收入本院。患者曾于当地医院检查,诊断为:(1)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M_(2a)妊娠2月。给予DA方案及DHA方案各一疗程化疗。
关键词
妊娠期
白血病
诊断
治疗
临床分析
分类号
R733.71 [医药卫生—肿瘤]
R714.259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凝血、抗凝及纤溶指标的观察
19
作者
曾晓颖
李志英
吴方
陈钰
沈志祥
王学锋
机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
出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217-219,共3页
文摘
阐述白血病患者血小板计数、凝血、抗凝和纤溶系统之间的关系。20例病人均有明显的出血倾向,其中18例患者血小板计数明显下降,13例患者纤溶亢进。患病组的Fg、Ⅷ:CA、VWF:Ag和Ⅶ:CA较正常组明显上升,表明白血病患者有高凝状态存在。而抗凝系统并没有明显的变化。
关键词
急性
白血病
凝血
抗凝
纤溶指标
Keywords
acute leukemia
platelet coagulation
anti-coagulation
fibrinolysis
分类号
R733.710.4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维甲酸治疗时的并发症
20
作者
曾晓颖
沈志祥
李志英
陈钰
张芬琴
李秀松
机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
出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2期171-173,共3页
文摘
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维甲酸治疗时的并发症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200025)曾晓颖,沈志祥,李志英,陈钰,张芬琴,李秀松目前,维甲酸已成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首选的治疗方法[1]。在应用维甲酸大部分患者的外周血会出现一个“高细胞...
关键词
早幼粒细胞
白血病
药物疗法
维甲酸
并发症
分类号
R733.710.5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外科患者围手术期血液成份的变化和治疗
沈志祥
张宏伟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恶性血液疾病中D-D二聚体及FDP的检测
仇倩瑶
沈丹文
曾晓颖
胡炯
陈瑜
沈志祥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冠心病患者血液凝固性和血管活性激素的观察
沈志祥
叶成夫
杨立忠
费云捷
支立民
黄霞萍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脾脏切除治疗血液病的临床分析
沈卓洲
沈志祥
吴文
曾晓颖
陈钰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白介素-2受体的测定和意义
沈志祥
刘小芳
裘红英
阎骅
曾晓颖
李秀松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大剂量胸腺肽治疗恶性淋巴瘤的免疫指标和临床观察
陈钰
林琼
吴冠宇
于汀
李军民
曾晓颖
沈志祥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和预后分析
胡炯
沈志祥
孙惠平
于汀
吴文
曾晓颖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高三尖杉脂碱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的作用
曾晓颖
李秀松
吴方
陈瑜
周励
沈志祥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EMCOP联合化疗治疗非何杰金淋巴瘤疗效观察
沈志祥
王瑾
糜坚青
陈瑜
吴文
李秀松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去甲氧柔红霉素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曾晓颖
陈瑜
周励
张芬琴
李秀松
沈志祥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199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ITP短期疗效观察
沈志祥
曾晓颖
胡炯
张芬琴
李秀松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FDP-E的测定及其临床应用
王钦红
王鸿利
邵慧珍
王学锋
王振义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41例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预后分析
胡炯
沈志祥
吴文
李秀松
孙慧平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小剂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观察
吴方
罗文达
糜坚青
陈钰
李军民
沈志祥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APL用ATRA诱导缓解中白细胞增高及PML—RARα异构体检测的意义
李秀松
孙关林
张芬琴
沈志祥
黄薇
陈赛娟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急性白血病凝血象改变与眼底观察
程瑜
张明珩
王学锋
沈志祥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α-干扰素治疗慢丙肝的血象及G-CSF的变化
朱筱芳
高健
吴文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妊娠期急性白血病3例临床分析
沈志祥
朱霞
王纯斌
曾晓颖
张芬琴
李秀松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凝血、抗凝及纤溶指标的观察
曾晓颖
李志英
吴方
陈钰
沈志祥
王学锋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维甲酸治疗时的并发症
曾晓颖
沈志祥
李志英
陈钰
张芬琴
李秀松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