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恶性肿瘤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11例报道
被引量:5
- 1
-
-
作者
张芬琴
耿梅
奚文崎
蒋劲松
楼谷音
叶正宝
-
机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肿瘤科
-
出处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74-175,共2页
-
文摘
目的 :研究恶性肿瘤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方法 :本院住院恶性肿瘤合并血小板减少者30例 ,测定血小板相关抗体及免疫功能 ,并给予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结果 :30例恶性肿瘤患者其中 11例血小板相关抗性 (PAIgG、PAIgA、PAGgM)明显升高 ,特别腺癌中晚期病人 ,这些病人给予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后血小板数增加 ,出血症状改善。结论
-
关键词
并发症
恶性肿瘤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相关抗体
-
Keywords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carcinoam
-
分类号
R730.6
[医药卫生—肿瘤]
R558.2
[医药卫生—血液循环系统疾病]
-
-
题名白介素-18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 2
-
-
作者
黎皓
叶正宝
-
机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肿瘤科
-
出处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81-83,共3页
-
文摘
白介素 18(IL 18),最初被称为干扰素诱导因子(IFN γinducingfactor,IGIF)。它在结构上与IL 1同源,但功能上又与IL 12类似。自 1995年被发现以来,其生物学功能也被越来越多地揭示。如:诱导IFN γ产生、增强NK细胞和CTL的功能、诱导Th1细胞的分化和克隆增殖等多种生物学活性。近年来,白介素 18在肿瘤中起的作用被广泛关注并成为研究热点。肿瘤的浸润、转移与血管生成密切相关,本文主要就IL 18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
关键词
白介素-18
血管生成
肿瘤
-
Keywords
Interleukin-18
angiogenesis
neoplasms
-
分类号
R730.23
[医药卫生—肿瘤]
-
-
题名外周血肿瘤细胞检测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
- 3
-
-
作者
楼谷音
-
机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肿瘤科
-
出处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75-78,共4页
-
文摘
外周血肿瘤细胞的检测 ,有助于对肿瘤转移特征的认识及帮助改善肿瘤分期 ,判断预后 ,指导治疗 ,监测治疗效果。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主要为免疫细胞化学 (ICC)和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检测物主要选用肿瘤特异性标志物 ,有特异性蛋白 ,抗原 。
-
关键词
外周血液
肿瘤细胞
检测
-
Keywords
peripheral blood
carcinoma cells
detection
-
分类号
R730.43
[医药卫生—肿瘤]
-
-
题名甲状腺恶性淋巴瘤1例
- 4
-
-
作者
耿梅
叶正宝
张芬琴
楼谷音
奚文崎
-
机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肿瘤科
-
出处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480-480,共1页
-
文摘
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非常罕见,临床上常被漏诊或误诊.我科于1999年7月~2001年10月诊治1例甲状腺恶性淋巴瘤,诊断明确后经化疗和放疗,效果颇佳.
-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恶性淋巴瘤
化疗
联合放化疗
病例报告
-
分类号
R736.1
[医药卫生—肿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