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恶性淋巴瘤细胞株对氨甲蝶呤的耐药性及其机制在化疗个体化中的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陈静 顾龙君 +2 位作者 应大明 沈敏 吴何坚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5期429-432,共4页
目的 :研究恶性淋巴瘤对氨甲蝶呤 (MTX)的耐药机制 ,指导不同类型的恶性淋巴瘤患者合理应用MTX ,以期进一步提高疗效并减轻药物毒副反应 ,改善长期生存质量。方法 :用MTT法检测了Sup m2、Namalwa及Namalwa 12细胞株对MTX的药效差异 ,用R... 目的 :研究恶性淋巴瘤对氨甲蝶呤 (MTX)的耐药机制 ,指导不同类型的恶性淋巴瘤患者合理应用MTX ,以期进一步提高疗效并减轻药物毒副反应 ,改善长期生存质量。方法 :用MTT法检测了Sup m2、Namalwa及Namalwa 12细胞株对MTX的药效差异 ,用RT PCR及3 H MTX掺入结合HPLC法分别检测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mRNA ,还原性叶酸载体 (RFC)功能及MTX多聚谷氨酸 (MTXPG)各组分含量。结果 :各细胞株对MTX的敏感程度依次为 :Sup m2 >Namalwa >Namalwa 12 ;这种差异并非RFC功能不同所致 ,而与形成MTXPG的量密切相关 ;Sup m2细胞不仅较Namalwa细胞形成的MTXPG多 ,且形成MTXPG的速度也较快 ;DHFRmRNA表达逐渐增高参与Namalwa 12耐药性的形成。结论 :MTXPG合成不佳、DHFRmRNA表达增高导致Namalwa 12Burkitt’s恶性淋巴瘤细胞对MTX耐药 ;大细胞间变性恶性淋巴瘤对MTX高敏 ,临床MTX使用剂量可相对减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淋巴瘤 大细胞间变性恶性淋巴瘤 氨甲喋呤 耐药性 化学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