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真皮“生物模板”与自体薄皮复合移植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6
1
作者 向军 胡庆沈 +2 位作者 青春 陆树良 廖镇江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6期492-494,507,共4页
目的探讨真皮“生物模板”移植人体后的动态组织学变化。 方法采用真皮“生物模板”(异体无细胞真皮基质)加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的方法,修复深度烧伤病人切痂后创面,并以单纯自体刃厚皮片移植作对照,分别于术后1、2、3、4、6、8周,3、6... 目的探讨真皮“生物模板”移植人体后的动态组织学变化。 方法采用真皮“生物模板”(异体无细胞真皮基质)加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的方法,修复深度烧伤病人切痂后创面,并以单纯自体刃厚皮片移植作对照,分别于术后1、2、3、4、6、8周,3、6、12个月取组织活检标本84例次;采用HE、Masson’s染色和透射电镜的方法,对创面组织标本进行动态组织学观察。 结果真皮“生物模板”与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后,修复细胞和血管循真皮模板胶原束间隙长入,新生胶原纤维排列较为规则有序,真皮修复后其结构接近正常真皮组织;而单纯自体薄皮移植修复创面后,真皮内胶原纤维排列紊乱。 结论真皮“生物模板”可以诱导包括成纤维细胞等修复细胞长入模板,合成新生的胶原和血管,创面修复后形成具有和正常真皮结构相似的“新生真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皮 生物模板 自体薄皮 移植 组织学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细胞固有活性氧水平与氧化砷促凋亡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3
2
作者 易静 高飞 +3 位作者 史桂英 李慧 石学耕 汤雪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5期425-428,共4页
目的 :研究肿瘤细胞株固有的活性氧 (reactiveoxygenspecies,ROS)水平与肿瘤细胞对三氧化二砷 (以下简称氧化砷 )促凋亡的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小剂量 (2 μmol/L)氧化砷作用于人白血病细胞和食管癌细胞各一对 (NB4、U937和EC/CU... 目的 :研究肿瘤细胞株固有的活性氧 (reactiveoxygenspecies,ROS)水平与肿瘤细胞对三氧化二砷 (以下简称氧化砷 )促凋亡的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小剂量 (2 μmol/L)氧化砷作用于人白血病细胞和食管癌细胞各一对 (NB4、U937和EC/CUHK1、EC186 7) ,以证实砷剂促凋亡敏感性在NB4和U937之间的差异以及在EC/CUHK1和EC186 7之间的差异。然后在不加砷剂情况下 ,用活性氧捕获剂双氢罗丹明 12 3(DHR12 3)孵育细胞(DHR12 3在细胞内被ROS氧化为发出荧光的罗丹明 12 3,Rh12 3) ,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Rh 12 3的荧光而测得细胞内固有ROS水平。结果 :2 μmol/L氧化砷在NB4和EC/CUHK1造成明显凋亡 ,而在U937和EC186 7未造成明显凋亡。对氧化砷敏感的NB4细胞的固有活性氧水平比不敏感的U937细胞高 ,对氧化砷敏感的EC/CUHK1细胞的固有活性氧水平比不敏感的EC186 7细胞高。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氧 细胞凋亡 三氧化二砷 肿瘤细胞 R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与T淋巴细胞亚群紊乱的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郭桂梅 何威逊 +3 位作者 史桂英 朱光华 陆正华 方明俊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16-717,共2页
目的探讨 T淋巴细胞亚群紊乱与儿童 SLE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三色荧光标记法流式细胞术检测 23例 SLE患儿及 11例正常儿童外周血 T淋巴细胞内细胞因子.结果活动期和缓解期 SLE患儿 Th/Tc比值的中位数分别为 1.00( P25~ P75 为 0.66~ 1.... 目的探讨 T淋巴细胞亚群紊乱与儿童 SLE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三色荧光标记法流式细胞术检测 23例 SLE患儿及 11例正常儿童外周血 T淋巴细胞内细胞因子.结果活动期和缓解期 SLE患儿 Th/Tc比值的中位数分别为 1.00( P25~ P75 为 0.66~ 1.96)和 1.15( P25~ P75为 0.85~ 1.80),低于正常儿( P<0.05).活动期 SLE患儿 Th2细胞百分率的中位数为 2.62%( P25~ P75为 1.65%~ 5.27%),高于正常儿( P<0.05),缓解期恢复至正常.而 SLE患儿 Th1、 Tc1和 Tc2细胞百分率与正常儿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SLE患儿 Th2细胞优势活化, B细胞功能亢进,产生多种自身抗体.检测 SLE患儿外周血 T淋巴细胞亚群,有助于全面了解机体的免疫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儿童 流式细胞术 T细胞亚群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血病细胞固有活性氧水平与As_2O_3促凋亡作用的关系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慧 高飞 +3 位作者 易静 杨洁 史桂英 汤雪明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6期486-488,504,共4页
目的 探讨白血病细胞株的固有活性氧(ROS)水平与细胞对三氧化二砷(As2O3)促凋亡作用的敏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2μmol/L As2O3作用于四种髓系来源的人白血病细胞株(NB4、HL60、K562、U937),证实As2O3促凋亡敏感性在四种细胞之... 目的 探讨白血病细胞株的固有活性氧(ROS)水平与细胞对三氧化二砷(As2O3)促凋亡作用的敏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2μmol/L As2O3作用于四种髓系来源的人白血病细胞株(NB4、HL60、K562、U937),证实As2O3促凋亡敏感性在四种细胞之间的差异。然后在不加As2O3情况下,用活性氧捕获剂双氢-乙酰乙酸二氯荧光黄(DCFH-DA)或双氢罗丹明123(DHR)捕获ROS,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ROS水平。结果四种白血病细胞凋亡敏感性与ROS水平存在对应关系,由高到低的顺序为:NB4、HL60、K562、U937。结论 白血病细胞固有的ROS水平与细胞对As2O3诱导凋亡的敏感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细胞 细胞凋亡 三氧化二砷 基因固有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的无丝分裂现象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岚 陈新宇 +1 位作者 张蕙心 汤雪明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43-846,共4页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 8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外周血标本。结果发现在 2例标本中存在白血病细胞的无丝分裂现象。无丝分裂过程先是细胞核中部缢缩形成哑铃状细胞核 ,然后分裂成两个子细胞核 ,最后细胞一分为二、完成细胞分裂。在这一过程...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 8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外周血标本。结果发现在 2例标本中存在白血病细胞的无丝分裂现象。无丝分裂过程先是细胞核中部缢缩形成哑铃状细胞核 ,然后分裂成两个子细胞核 ,最后细胞一分为二、完成细胞分裂。在这一过程中核膜不消失 ,不形成染色体。由于目前对白血病的治疗是以白血病细胞的动力学规律为基础的 ,没有考虑到白血病细胞无丝分裂的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细胞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超微结构 无丝分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2-神经酰胺诱导大鼠脑胶质瘤细胞C6的早期凋亡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祁红 刘艳梅 +2 位作者 吴兴军 史桂英 陈红专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1349-1352,共4页
目的 :研究外源性C2 神经酰胺对大鼠脑胶质瘤细胞C6活力的抑制作用以及早期凋亡诱导作用。方法 :采用MTT法测定C2 神经酰胺对C6细胞活力的影响 ;倒置荧光显微系统观察细胞形态变化 ;An nexinⅤ PI双染色流式细胞术对细胞早期凋亡进... 目的 :研究外源性C2 神经酰胺对大鼠脑胶质瘤细胞C6活力的抑制作用以及早期凋亡诱导作用。方法 :采用MTT法测定C2 神经酰胺对C6细胞活力的影响 ;倒置荧光显微系统观察细胞形态变化 ;An nexinⅤ PI双染色流式细胞术对细胞早期凋亡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C2 神经酰胺可显著抑制C6细胞的活力 ,IC50 为 2 .2× 10 -5mol·L-1;荧光染色可见核浓染等细胞凋亡特征形态改变 ;流式细胞术分析表明C2 神经酰胺可诱导C6细胞发生早期凋亡作用 ,且凋亡百分率呈时间及浓度依赖性 ,C2 神经酰胺 2× 10 -5mol·L-1处理 2 4h后平均早期凋亡率高达4 9 .3%。结论 :C2 神经酰胺主要通过诱导早期细胞凋亡对大鼠脑胶质瘤C6细胞发挥细胞毒作用 ,提高神经酰胺水平有望成为肿瘤化疗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2-神经酰胺 C6 ANNEXIN Ⅴ/PI 早期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在皮肤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英 邹嫣琼 +3 位作者 仓辉 李慧 汤雪明 易静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6期508-511,共4页
目的构建人骨形成蛋白2(BMP2)的真核表达载体以探讨成纤维细胞表达BMP2的情况。 方法构建携带人BMP2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RK5-hBMP2,并将其转染CHO细胞、NIH3T3细胞和正常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后,采用RT-PCR方法检测人BMP2在mRNA水平上的表达... 目的构建人骨形成蛋白2(BMP2)的真核表达载体以探讨成纤维细胞表达BMP2的情况。 方法构建携带人BMP2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RK5-hBMP2,并将其转染CHO细胞、NIH3T3细胞和正常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后,采用RT-PCR方法检测人BMP2在mRNA水平上的表达。 结果RT-PCR显示转染后的CHO细胞、NIH3T3细胞和正常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可以有效地转录BMP2 mRNA。 结论含有人BMP2 cDNA的重组质粒pRK5-hBMP2转染正常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后可以有效地表达BMP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 皮肤 成纤维细胞 表达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干细胞的β细胞分化与Ⅰ型糖尿病的干细胞治疗 被引量:3
8
作者 汤雪明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46-246,共1页
关键词 胰腺干细胞 细胞治疗 糖尿病 细胞分化 NESTIN 胰岛β细胞 多向分化潜能 神经干细胞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血病细胞的无丝分裂现象
9
作者 张岚 陈新宇 +1 位作者 张蕙心 汤雪明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71-472,共2页
关键词 白血病 无丝分裂 直接分裂 细胞分裂 急性粒细胞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豚鼠钩体病肝脏病变及红细胞损伤
10
作者 朱平 杨宏亮 +1 位作者 姜叙诚 易静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408-408,共1页
关键词 红细胞损伤 钩体 肝脏病变 豚鼠 钩端螺旋体病 超微结构变化 发病机理 病理变化 肝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甲酸诱导早幼粒细胞程序化死亡的研究
11
作者 钟华 李先根 +3 位作者 缪金明 方智雯 欧阳仁荣 石学耕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S1期19-21,共3页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在体外对人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株NB4和HL-60细胞增殖分化和程序化死亡的作用。方法细胞形态学、流式细胞仪、核酸琼脂糖电泳等多参数进行研究。结果ATRA有诱导以上两种细胞分化、抑制细胞...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在体外对人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株NB4和HL-60细胞增殖分化和程序化死亡的作用。方法细胞形态学、流式细胞仪、核酸琼脂糖电泳等多参数进行研究。结果ATRA有诱导以上两种细胞分化、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维甲酸有诱导HL-60细胞在分化成熟后迅速产生程序化死亡的作用。结哈PML/RARα(早幼粒白血病/维甲酸α受体)融合蛋白的存在阻碍了NB4细胞在分化成熟后迅速发生程序化死亡。对阐明线甲酸的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制订合理治疗方案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L 全反式维甲酸 细胞程序化死亡 PML/RARα融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port综合征超微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3
12
作者 朱平 潘晓霞 +3 位作者 张岚 史浩 陈新宇 郝翠兰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6-21,共6页
对3284例肾活检中20例(0 6%)Alport综合征(AS)进行回顾性总结。20例AS中男性12例(60%),女性8例(40%);成人15例(75%),儿童5例(25%)。AS电镜下以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GBM)病变为主,8例(40%)表现为GBM增厚,致密层纵行撕裂形成板层状或编篮... 对3284例肾活检中20例(0 6%)Alport综合征(AS)进行回顾性总结。20例AS中男性12例(60%),女性8例(40%);成人15例(75%),儿童5例(25%)。AS电镜下以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GBM)病变为主,8例(40%)表现为GBM增厚,致密层纵行撕裂形成板层状或编篮状,12例(60%)表现为GBM弥漫变薄和厚薄不均。9例(45%)肾间质中有泡沫细胞浸润。结论:并非所有AS具有典型的GBM增厚,分层或编篮状改变;部分病例GBM分层并不明显;肾间质中泡沫细胞浸润对AS有重要提示作用。本文结合文献对AS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PORT综合征 超微结构 基底膜 肾病 疾病诊断 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皮肤疱疹病毒感染的电镜诊断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平 张岚 陈新宇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16-918,共3页
目的 :电镜观察疱疹病毒 (HV) ,为临床诊断提供形态学依据 ;并进一步研究人皮肤HV感染的组织病理变化及形态特征。方法 :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新生儿皮肤活检组织超薄切片。结果 :表皮细胞、巨噬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神经纤维内均可... 目的 :电镜观察疱疹病毒 (HV) ,为临床诊断提供形态学依据 ;并进一步研究人皮肤HV感染的组织病理变化及形态特征。方法 :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新生儿皮肤活检组织超薄切片。结果 :表皮细胞、巨噬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神经纤维内均可观察到病毒颗粒 ,感染病毒的细胞有明显的形态学变化 ;成熟病毒颗粒直径约 15 0~16 0nm ,核衣壳直径约 10 0~ 110nm。核衣壳的核心可分为空心型、颗粒型和致密型三种 ;郎格罕细胞和巨噬细胞数量明显增加。结论 :HV可感染皮肤多种细胞及神经纤维 ;郎格罕细胞和巨噬细胞增生可能在限制病毒复制和阻止其扩散中起重要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皮肤 疱疹病毒 电镜观察 临床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变链菌IgY防龋作用的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平 傅爱芬 +6 位作者 吴平平 陈新宇 张岚 杨洁 李慧 田晔 易静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42-645,共4页
目的:了解抗变链菌IgY(抗变形链球菌鸡蛋黄抗体IgY)及膏体IgY(抗变链菌IgY被包裹于牙膏体)对体外培养变形链球菌形态的影响和对大鼠口腔病原菌的抑制作用。方法:(1)分别用抗变链菌IgY(浓度为0 015%、0 08%和0 15%)和膏体抗变链菌IgY处... 目的:了解抗变链菌IgY(抗变形链球菌鸡蛋黄抗体IgY)及膏体IgY(抗变链菌IgY被包裹于牙膏体)对体外培养变形链球菌形态的影响和对大鼠口腔病原菌的抑制作用。方法:(1)分别用抗变链菌IgY(浓度为0 015%、0 08%和0 15%)和膏体抗变链菌IgY处理体外培养的变链菌,应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2)选10只大鼠,将膏体抗变链菌IgY涂抹于大鼠牙齿及牙龈表面,一周后取样作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实验组部分变链菌细胞壁及荚膜层结构模糊;涂抹膏体抗变链菌IgY大鼠的牙龈、牙齿表面、窝沟和龈沟内细菌和菌班数量明显减少。结论:抗变链菌IgY和膏体抗变链菌IgY可导致变链菌细胞壁及荚膜变化;膏体抗变链菌IgY可抑制大鼠口腔病原菌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荚膜 口腔病 牙龈 防龋作用 体外培养 牙齿 细胞壁 生长 扫描电镜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bry病肾脏的超微病理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平 郝翠兰 +2 位作者 田晔 易静 陈楠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6期564-568,共5页
结合临床资料对4例Fabry病进行光镜、电镜观察与分析,探讨Fabry病肾脏的超微病理变化及电镜在其早期诊断中的作用。光镜观察显示肾小球有轻微或呈不同程度局灶节段硬化,在肾小球脏层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胞质内可观察到数量不等的圆形... 结合临床资料对4例Fabry病进行光镜、电镜观察与分析,探讨Fabry病肾脏的超微病理变化及电镜在其早期诊断中的作用。光镜观察显示肾小球有轻微或呈不同程度局灶节段硬化,在肾小球脏层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胞质内可观察到数量不等的圆形空泡。这些空泡在半薄切片甲苯胺蓝染色后呈清晰的蓝染颗粒。电镜下可观察到一种特征性的嗜锇“斑马小体”或洋葱皮样小体。小体主要位于肾小球脏层细胞,也可出现在系膜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肾间质细胞以及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胞质内。早期病例只在部分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胞质内观察到嗜锇“斑马小体”。超微病理变化可反应疾病病变程度,特别是可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重要的形态学依据。半薄切片甲苯胺蓝染色在Fabry病诊断中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BRY病 肾脏 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小球薄基底膜病的超微病理诊断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平 史浩 +2 位作者 张岚 郝翠兰 陈新宇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74-878,共5页
对 110 0例肾活检中 5 2例 (4 7% )肾小球薄基底膜病 (TBMD)进行回顾性总结。 5 2例TBMD中 ,4 6例为儿童(88 5 % ) ,6例为成人 (11 5 % )。TBMD电镜下以基底膜弥漫变薄为特征。成人和儿童正常GBM厚度不同 ,因此诊断TBMD标准亦不相同。对... 对 110 0例肾活检中 5 2例 (4 7% )肾小球薄基底膜病 (TBMD)进行回顾性总结。 5 2例TBMD中 ,4 6例为儿童(88 5 % ) ,6例为成人 (11 5 % )。TBMD电镜下以基底膜弥漫变薄为特征。成人和儿童正常GBM厚度不同 ,因此诊断TBMD标准亦不相同。对于TBMD的诊断必须密切结合临床和病理检查 ,应符合以下几点 :1、临床表现为单纯复发性血尿 ,2、光镜和免疫荧光正常 ,3、电镜下无电子致密物沉积 ,仅表现基底膜弥漫变薄 :成人GBM厚度 <2 5 0nm ,6~ 10岁儿童GBM厚度 <2 0 0nm ,5岁以内GBM厚度 <15 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诊断 肾小球薄基底膜病 TBMD 超微结构 电镜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的超微结构研究
17
作者 朱平 杨洁 +2 位作者 张岚 陈新宇 田烨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2-27,共6页
应用透射电镜观察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HUS)肾活检组织,结果显示:HUS以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肿胀,内皮下间隙增宽伴电子透明的疏松物质(electron lucent,"fluffy")沉积以及管腔内微血栓形成为主要病变特点。内皮下间... 应用透射电镜观察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HUS)肾活检组织,结果显示:HUS以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肿胀,内皮下间隙增宽伴电子透明的疏松物质(electron lucent,"fluffy")沉积以及管腔内微血栓形成为主要病变特点。内皮下间隙增宽和电子透明的疏松物质沉积是HUS电镜下的特征性结构,对其诊断具有决定性作用。肾活检电镜检查不仅有助于HUS的诊断,同时也是判断预后的主要指标。本文结合文献复习讨论了HUS的鉴别诊断、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 超微结构 内皮细胞 透射电镜诊断 肾功能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激光脱毛后毛囊损伤的形态学观察
18
作者 朱平 张秀丽 +1 位作者 陈向东 杨洁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20-320,共1页
关键词 小鼠 激光脱毛 毛囊损伤 形态学观察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皮肤单纯疱疹的电镜观察
19
作者 朱平 张岚 +1 位作者 钱黎华 鲁智勇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25-526,共2页
关键词 先天性皮肤单纯疱疹 电子显微镜 HSV 超微结构 疾病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