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神分裂症与神经症的反应时间比较 被引量:4
1
作者 陈兴时 张明岛 +2 位作者 楼翡璎 王继军 梁建华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1年第5期428-430,共3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和神经症患者反应时间 (RT)的特点。 方法应用美国CA - 10 0 0型电生理仪以及短音和视觉刺激 ,测查 6 2例精神分裂症、5 4例神经症和 6 7名正常对照组的反应时间。 结果精神分裂症组、神经症组及正常对照组的听反...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和神经症患者反应时间 (RT)的特点。 方法应用美国CA - 10 0 0型电生理仪以及短音和视觉刺激 ,测查 6 2例精神分裂症、5 4例神经症和 6 7名正常对照组的反应时间。 结果精神分裂症组、神经症组及正常对照组的听反应时间和视反应时间两两比较均有非常显著差异 (P <0 .0 1)。上述三组第二轮听反应时间与命令信号后负电位 (PINV)变化表现为同一趋势 ,即听反应时间延迟 ,PINV随之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神经症 反应时间 命令信号后负变化 认知功能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发育迟缓患者自发脑电地形图的异常
2
作者 张明岛 陈兴时 +1 位作者 楼翡璎 梁建华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204-206,共3页
对15例精神发育迟缓患者及40例正常人自发脑电地形图各脑区的频段功率谱值作比较。自发脑电地形图显示:精神发育迟缓者脑电功率谱值在额、中央、颞、枕等脑区,均有θ频段功率增加,α和β频段功率减少。9例患者过度换气试验前和... 对15例精神发育迟缓患者及40例正常人自发脑电地形图各脑区的频段功率谱值作比较。自发脑电地形图显示:精神发育迟缓者脑电功率谱值在额、中央、颞、枕等脑区,均有θ频段功率增加,α和β频段功率减少。9例患者过度换气试验前和试验中比较,4个频段均有一定差异,值得进一步探索。P<0.01表2MR患者过度换气试验结果(x±s)*P<0.05, P<0.01讨论ConcertoSEEG-16道脑电地形图仪,在表达上有两种形式可供临床选择[1],即功率值(绝对值)和色级值(含数量级别,相对值)。目前一般采用绝对功率值,因为它较相对色级值的误差小,更为精确。本研究中正常对照组及患者组的BEAM-EEG值均用功率值表示。另外,本组实验条件和记录程序可靠,在仪器参数和记录程序一定的条件下,对本组对象可根据不同技术要求绘制出醒目、形象的BEAM-EEG。12例正常对照组平均相隔21d记录所得的BEAM-EEG功率值仍较一致,这说明BEAM-EEG定量分析的可靠性,且与Itil等人的报告一致[3]。Matouse甚至认为[4],健康正常人的EEG波形节律可能由基因决定,即EEG有其种系和个体特异性。本组精神发育迟缓患者BEAM-E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发育迟缓 脑电地形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管性痴呆关联性负变的研究
3
作者 陈兴时 楼翡璎 +2 位作者 王继军 梁建华 张明岛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1期42-44,55,共4页
目的探讨脑血管性痴呆 (VD)患者关联性负变 (CNV)的变化特点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使用美国NicoletSpirit脑电生理仪 ,采用声和光成对刺激以及反应时间 (RT)技术 ,对 2 4例VD患者和 2 2名正常老年人的CNV进行对照研究。 结果VD组命... 目的探讨脑血管性痴呆 (VD)患者关联性负变 (CNV)的变化特点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使用美国NicoletSpirit脑电生理仪 ,采用声和光成对刺激以及反应时间 (RT)技术 ,对 2 4例VD患者和 2 2名正常老年人的CNV进行对照研究。 结果VD组命令信号后负变化 (PINV)出现率增多 (VD组 79% ,NC组 32 % ,χ2 值 10 .47,P <0 .0 1)。与NC组相比 ,VD组CNV早成分M1、晚成分M2 潜伏期延长 ,反应时间延迟 ,且与其认知功能评定 (MMSE评分 )相关。VD组早成分M1波幅下降 (P <0 .0 1)。 结论本组VD患者CNV改变可能与疾病所致的脑实质损害有关 ,血管性病变后的心理应激也可影响CNV。PINV增多对临床诊断VD患者有一定参考价值。RT延迟可以辅助评定痴呆认知功能损害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性负变 命令信号后负变化 脑血管性痴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症与焦虑症患者三种认知电位的随访比较 被引量:13
4
作者 肖泽萍 陈兴时 +2 位作者 张明岛 楼翡璎 陈珏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6期518-520,共3页
目的探讨抑郁症与焦虑症患者关联性负变(CNV)、P300和失匹性负波(MMN)异常的意义。 方法应用美国Nicolet Spirit脑诱发电位仪,采用光和声成对刺激以及听觉靶-非靶刺激序列技术,检测44例抑郁症,32例焦虑症患者和28名正常对照组的CNV、P30... 目的探讨抑郁症与焦虑症患者关联性负变(CNV)、P300和失匹性负波(MMN)异常的意义。 方法应用美国Nicolet Spirit脑诱发电位仪,采用光和声成对刺激以及听觉靶-非靶刺激序列技术,检测44例抑郁症,32例焦虑症患者和28名正常对照组的CNV、P300和MMN。对其中21例抑郁症和18例焦虑症患者于治疗2.5月时进行CNV、P300和MMN随访。 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两病例组在发病期CNV—M1波幅降低、P300-P3靶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MMN潜伏期延长和波幅降低。2.缓解期随访仅抑郁症组P300-P3潜伏期和MMN潜伏期及CNV—M1波幅异常仍较明显,抑郁症组P3波幅和MMN波幅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焦虑症组CNV—M1波幅、P300-P3潜伏期和波幅、MMN潜伏期与对照组间的差异也无显著性。 结论抑郁症P300-P3潜伏期和MMN潜伏期延长具有一定跨状态稳定性,而在焦虑症则与临床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焦虑症 关联性负变 P300 失匹性负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夜多导睡眠图记录在抑郁症患者诊断中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陈兴时 楼翡璎 +4 位作者 王红星 王继军 梁建华 陈欣伟 张明岛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2期156-158,共3页
目的 观察自然夜间多导睡眠图(PSG)对抑郁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日本光电1500型多导生理记录仪,对19例抑郁症患者和21名正常人进行多导睡眠图检查。结果 1.抑郁症组表现为醒觉时间增加、睡眠效率和睡眠维持率均下降,第三、四阶段睡眠... 目的 观察自然夜间多导睡眠图(PSG)对抑郁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日本光电1500型多导生理记录仪,对19例抑郁症患者和21名正常人进行多导睡眠图检查。结果 1.抑郁症组表现为醒觉时间增加、睡眠效率和睡眠维持率均下降,第三、四阶段睡眠百分比改变和快速眼球运动潜伏期缩短,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2.抑郁症组的入睡困难、早醒及睡眠维持率障碍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 多导睡眠图中的REM指标改变是抑郁症患者所具有的特定脑电生物学指标,应与神经内分泌和神经递质结合起来进一步追踪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多导睡眠描记术 自然睡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夜间多导睡眠图对惊恐障碍的诊断价值
6
作者 陈兴时 张明岛 +2 位作者 楼翡璎 王红星 刘效巍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050-1053,共4页
目的探讨惊恐障碍(PD)患者睡眠行为及睡眠生理的变化。方法应用日本1518K多导睡眠生理仪,采用眼电图和下颌肌电图及脑电图等技术,对19例PD患者的多导睡眠图(PSG)进行整夜监测,并与21名正常受试者对照(NC组)。结果PD组PSG主要指标表现为... 目的探讨惊恐障碍(PD)患者睡眠行为及睡眠生理的变化。方法应用日本1518K多导睡眠生理仪,采用眼电图和下颌肌电图及脑电图等技术,对19例PD患者的多导睡眠图(PSG)进行整夜监测,并与21名正常受试者对照(NC组)。结果PD组PSG主要指标表现为快眼动(REM)睡眠潜伏期(RL)前移,正常组(83.9±11.0)m in,PD组(60.7±19.1)m in(P<0.01);睡眠维持率(SMT)下降,NC组(98.9±2.9)%,PD组(90.3±4.7)%(P<0.01),第二阶段睡眠降低,NC组(56.2±4.4)%,PD组(45.1±16.6)%(P<0.05)及REM 4个睡眠参数存在变异。结论惊恐障碍患者具有PSG多项睡眠脑电指标的改变。其中REM睡眠潜伏期前移特点与抑郁症和焦虑症变化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惊恐障碍 多导睡眠描记术 睡眠 快速眼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觉脑干反应在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中的应用
7
作者 陈兴时 楼翡璎 +2 位作者 王继军 梁建华 张明岛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1年第3期238-240,共3页
目的 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D)及血管性痴呆(VD)在听觉脑干反应(ABR)中的特点。方法 应用美国Nicolet Spirit脑电生理仪及Click短声刺激,测查25例AD、24例VD和22名正常老年人(NC)的AB... 目的 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D)及血管性痴呆(VD)在听觉脑干反应(ABR)中的特点。方法 应用美国Nicolet Spirit脑电生理仪及Click短声刺激,测查25例AD、24例VD和22名正常老年人(NC)的ABR。结果AD、VD及NC组在绝对潜伏期波Ⅰ、波Ⅲ,绝对波幅波Ⅰ、波Ⅵ上有差异显著性(P<0.05~0.01)。与NC组相比,VD组绝对潜伏期波Ⅲ延迟。与NC组相比,AD组绝对潜伏期波Ⅰ、波Ⅲ延迟,绝对波幅波Ⅰ、波Ⅵ降低。VD组与AD组相比,AD组在绝对潜伏期波Ⅰ、波Ⅲ,绝对波幅波Ⅰ、波Ⅵ上明显改变。VD组ABR和波Ⅲ绝对波幅变化与其MMSE评分有关联。结论 ABR是评定老年痴呆患者大脑综合功能的辅助工具之一,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血管性痴呆 听觉脑干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