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地区老年人ACE基因多态性频率的分布
1
作者 庞小芬 巩云霞 +2 位作者 朱理敏 沈戈 沈倍倍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1年第5期411-413,424,共4页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基因插入 (I) /缺失 (D)多态性在上海地区正常老年人群中的分布。 方法利用PCR三条引物法对 478例上海地区正常人进行ACEI/D基因型的分析比较 ,其中老年人 (>6 0岁 )34 4例。 结果上海地区正常人的A...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基因插入 (I) /缺失 (D)多态性在上海地区正常老年人群中的分布。 方法利用PCR三条引物法对 478例上海地区正常人进行ACEI/D基因型的分析比较 ,其中老年人 (>6 0岁 )34 4例。 结果上海地区正常人的ACEI/D基因型分布是 :II型 47.70 %、ID型 43.5 1%、DD型 8.79%。在老年人群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 47.0 9%、43.6 1%和 9.30 % ,各基因型频率与新加坡人、日本人、台湾地区、香港的华人接近 ,但与白种人和非洲裔人群差异显著。 结论ACE基因多态性的分布与年龄无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基因 基因多态性 老年人 上海 疾病 老年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冠心病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9
2
作者 梁伟 胡家安 +2 位作者 何清 焦洁茹 曹蓓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8-90,共3页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睡眠呼吸障碍的发生情况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应用多导睡眠监护仪对4 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监测。以呼吸紊乱指数(AHI) 15作为界值,共有2 2例诊断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 ,将其分为冠心...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睡眠呼吸障碍的发生情况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应用多导睡眠监护仪对4 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监测。以呼吸紊乱指数(AHI) 15作为界值,共有2 2例诊断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 ,将其分为冠心病组和冠心病合并OSAS组。进行睡眠监测时同时行2 4h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 冠心病合并OSAS组与对照组比较,AHI为(39.6±12 .3) ,该组有着更低的血氧饱和度和胰岛素敏感指数。而且该组患者夜间发生ST段压低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OSAS夜间出现心肌缺血的发生率高,与严重的夜间低氧血症有关,并且存在着明显的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冠状动脉疾病 心电描记术 便携式 胰岛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瘦素对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沈霞芳 巩云霞 +1 位作者 庞小芬 盛虹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64-165,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水平对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的影响。方法选取年龄在60~92岁的158例老年男性,采用双能X线法(DXA)检测骨密度,并根据测值将受试者分为骨质疏松组与非骨质疏松组,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两组空腹血清瘦素浓度,进行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水平对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的影响。方法选取年龄在60~92岁的158例老年男性,采用双能X线法(DXA)检测骨密度,并根据测值将受试者分为骨质疏松组与非骨质疏松组,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两组空腹血清瘦素浓度,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血清瘦素测值在不同年龄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肥胖组与非肥胖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在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组血清瘦素测值明显低于非骨质疏松组,两者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清瘦素测值并不随老年男性的年龄而变化,但与老年男性的体重指数呈正相关,血清瘦素对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有较好的预示及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瘦素 骨质疏松 老年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患者止凝血功能与血脂的关系 被引量:4
4
作者 徐志红 吴方 沈卫峰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止凝血功能和血脂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病的作用及其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250例冠心病患者和80例对照者的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P-选择素(P-selectin)、D-二聚体(D-D)水平,以Cla... 目的探讨止凝血功能和血脂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病的作用及其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250例冠心病患者和80例对照者的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P-选择素(P-selectin)、D-二聚体(D-D)水平,以Clauss法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FG)水平,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Lp(a)浓度,并检测血清TC、TG、LDL-C、HDL-C水平。结果冠心病组血浆FG、TAT、vWF:Ag、P-selectin、D-D及血脂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除HDL-C逐渐降低外,其余指标均明显升高(P<0.05)。FG、LDL-C、Lp(α)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P<0.05),且LDL-C、Lp(α)与FG水平相关。结论FG、LDL-C、Lp(α)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子,对冠心病发生和发展起协同促进作用;血浆FG、TAT、vWF:Ag、P-selectin、D-D浓度的动态连续监测对体内高凝状态和冠心病预防具重要意义;临床抗凝和降纤治疗与降脂治疗宜同时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纤维蛋白原 脂蛋白类 低密度脂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体重指数的关系
5
作者 沈戈 陈名道 +3 位作者 沈倍倍 林云 焦洁茹 何清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381-382,共2页
关键词 肥胖 血清瘦素 体重指数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2型糖尿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巍 梁伟 +1 位作者 曹久妹 李菲卡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151-1153,共3页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改变,探讨其与各种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141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合并高血压组(n=70)和非高血压组(n=71),采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测量颈动脉IMT,同时测定相关危险因素并...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改变,探讨其与各种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141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合并高血压组(n=70)和非高血压组(n=71),采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测量颈动脉IMT,同时测定相关危险因素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71例老年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糖尿病非高血压组和合并高血压组IMT、血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PBG)和胰岛素敏感性(ISI)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IMT、TC、LDL-C、FPG显著高于非高血压组。结论糖尿病和高血压同时存在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IMT测量对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高危患者,具有早期发现和筛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高血压 颈动脉 内膜-中层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5
7
作者 林云 宋怀东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4-197,共4页
随着世界范围内 2型糖尿病的流行与人口老龄化 ,以胰岛素分泌不足和伴胰岛素抵抗为主要致病机制的 2型糖尿病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但是许多现有的 2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开展及对 2型糖尿病发... 随着世界范围内 2型糖尿病的流行与人口老龄化 ,以胰岛素分泌不足和伴胰岛素抵抗为主要致病机制的 2型糖尿病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但是许多现有的 2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开展及对 2型糖尿病发病关键机制的认识加深 :葡萄糖依赖的胰岛素分泌功能受损、脂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药物治疗 分子机制 胰岛素抵抗 脂毒性 胰岛素分泌不足 靶点 世界范围 研究热点 肌肉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沙坦和福辛普利对心功能不全及心肌肥厚的疗效 被引量:2
8
作者 徐志红 焦洁茹 +1 位作者 沈卫峰 胡厚达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 (ANG)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福辛普利在治疗心肌肥厚和心功能不全中的作用。 方法选择NHYA心功能分级为Ⅱ~Ⅳ级、EF≤ 5 0 %的病人 80例 ,随机单盲分为氯沙坦组和福辛普利组 ,于服药...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 (ANG)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福辛普利在治疗心肌肥厚和心功能不全中的作用。 方法选择NHYA心功能分级为Ⅱ~Ⅳ级、EF≤ 5 0 %的病人 80例 ,随机单盲分为氯沙坦组和福辛普利组 ,于服药前和服药后 6个月测定临床症状和超声心动图。 结果二组左心室收缩功能显著改善 ,室间隔和室壁厚度减低 ,但左心室舒张功能均无明显变化 (P >0 0 5 )。福辛普利组中 5例出现干咳症状(11 6 3% ) ,而氯沙坦组耐受性较好。 结论尽管氯沙坦和福辛普利均能改善左心室收缩功能及逆转心肌肥厚 ,但氯沙坦的耐受性较福辛普利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沙坦 福辛普利 心功能不全 心肌肥厚 治疗 疗效 超声心动图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患者生活质量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10
9
作者 曹振英 Tan Wan Cheng Ng Tze Pin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22-726,共5页
目的测定和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潜在危险因素的发生率及其影响。方法研究两家大型医院因COPD急性加重入院的196个中重度COPD患者。在患者出院时和出院后1月稳定状态,测量肺功能指标、精神状态及用圣乔治... 目的测定和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潜在危险因素的发生率及其影响。方法研究两家大型医院因COPD急性加重入院的196个中重度COPD患者。在患者出院时和出院后1月稳定状态,测量肺功能指标、精神状态及用圣乔治呼吸问卷测定生活质量,并收集了患者的临床性状、社会性状和照料因素。结果196例患者中,吸烟、抑郁及嗜用镇痛剂、安眠药相当普遍,而完成肺康复、接种流感病毒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以及看护支持却很少。生活质量的症状域均值为55.9,活动域均值为65,影响域均值为32.9,总体均值为46.5。多变量分析显示慢性黏液高分泌症、男性、抑郁、前1年多次入院和治疗依顺性差与症状域值低下独立显著相关;前1年多次入院、抑郁、严重气促和72岁以上老年与活动域值低下独立显著相关;抑郁、前1年多次入院、严重气促、病程长和重度吸烟与影响域值低下独立显著相关;抑郁、前1年多次入院、严重气促和病程长与总体数值低下独立显著相关(P<0.05)。结论COPD急性加重患者的生活质量低下与COPD严重程度、患者精神抑郁状态及照料这些可改善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急性加重 生活质量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