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免疫删减法制备共刺激分子CD80单克隆抗体及其生物学活性鉴定
1
作者 周璟 马宝骊 +2 位作者 严俊 张继英 张汉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制备共刺激分子CD80单抗并鉴定其生物学活性。方法;采用给经MDA453细胞免疫的小鼠注射环磷酰胺100mg/(kg·次)诱导对MDA453细胞的免疫耐受基础上,再用已建立能稳定表达hCD80分子的MDA4... 目的:制备共刺激分子CD80单抗并鉴定其生物学活性。方法;采用给经MDA453细胞免疫的小鼠注射环磷酰胺100mg/(kg·次)诱导对MDA453细胞的免疫耐受基础上,再用已建立能稳定表达hCD80分子的MDA453细胞免疫小鼠,取经检测抗体阳性强的小鼠脾细胞,按常规方法制备单抗。通过T增殖阻断实验鉴定其活性。结果:CELL-ELISA、FACS鉴定获得一株抗CD80单抗,腹水效价为10-6,属IgG1亚类。T细胞增殖阻断试验显示,此单抗能部分阻断T细胞对相应刺激的增殖反应。结论:应用环磷酰胺免疫删减法成功制备膜抗原CD80单抗,该单抗有一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磷酰胺 免疫耐受 单克隆抗体 CD8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多甙抑制空肠弯曲菌诱导的自身免疫反应 被引量:4
2
作者 孙兵 马宝骊 谢雅莉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90-196,共7页
雷公藤多甙(T_Ⅱ)20mg·kg^1·d^1×21dig治疗空肠弯曲菌感染小鼠,可便感染小鼠升高的PFC和ds-DNA自身抗体降低;亦使脾淋巴细胞的过度增殖受到明显的抑制;使升高的L3T4^+/Lyt^(2+)比值恢复到正常水平,结果表明:T_Ⅱ对空肠... 雷公藤多甙(T_Ⅱ)20mg·kg^1·d^1×21dig治疗空肠弯曲菌感染小鼠,可便感染小鼠升高的PFC和ds-DNA自身抗体降低;亦使脾淋巴细胞的过度增殖受到明显的抑制;使升高的L3T4^+/Lyt^(2+)比值恢复到正常水平,结果表明:T_Ⅱ对空肠弯曲菌诱导的自身免疫反应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多甙 空肠弯曲菌 自身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营养素对小鼠的免疫调节及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蔡美琴 王少墨 +3 位作者 张冬青 金慧芳 高岷 程五凤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1年第2期186-189,共4页
目的研究硒、VitC、VitE、β-胡萝卜素联用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及抗氧化功能的调节作用。  方法随机分成五组 :对照组、剂量A组、B组、免疫抑制组、免疫抑制 +A组。每组小鼠分别喂饲不同剂量复合营养素 ,并测定它们的免疫功能和抗氧化... 目的研究硒、VitC、VitE、β-胡萝卜素联用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及抗氧化功能的调节作用。  方法随机分成五组 :对照组、剂量A组、B组、免疫抑制组、免疫抑制 +A组。每组小鼠分别喂饲不同剂量复合营养素 ,并测定它们的免疫功能和抗氧化功能。 结果研究发现每天补充A剂量复合营养素 (Se 1μg、VitC 1.2mg、VitE0 .2 4mg、β -胡萝卜素 0 .1mg)显著增强小鼠的淋巴细胞转化功能 ,增强脾细胞对IL - 2的反应活性以及提高NK细胞活性。超过一定的剂量 (Se 5 μg、VitC 6mg、VitE 1.2mg、β -胡萝卜素 0 .5mg)则表现出明显的免疫抑制作用 ( P <0 .0 1)。研究还发现Se、VitC、VitE、β -胡萝卜素联用在一定剂量内能对抗免疫抑制剂 (环磷酰胺 )的作用 ,刺激免疫功能低下的小鼠脾细胞产生IL - 2 ,增强淋巴细胞的转化功能 ,提高NK细胞活性 ,恢复受抑制的淋巴细胞产生IL - 2的能力。实验表明抗氧化营养素有双向的免疫调节作用。同时补硒可使小鼠肌肉及血清硒含量上升 ,补充抗氧化营养素可使小鼠血清及肝LPO浓度降低 ,肝SOD浓度升高。 结论一定剂量的Se、VitC、VitE、β-胡萝卜素联用可使小鼠的免疫及抗氧化功能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营养素 免疫调节 抗氧化作用 LPO S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特征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陈桦 马宝骊 +2 位作者 畅波 李彦 汪歌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82-86,共5页
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小鼠(B.C.B-17scid-beige)是将自然杀伤细胞(NK)缺陷基因(bg 基因)导入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小鼠(C.B-17scid)体内得到的一种新品系小鼠.为确定该鼠基本细胞免疫特征,我们测定了该鼠 T、NK 和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 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小鼠(B.C.B-17scid-beige)是将自然杀伤细胞(NK)缺陷基因(bg 基因)导入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小鼠(C.B-17scid)体内得到的一种新品系小鼠.为确定该鼠基本细胞免疫特征,我们测定了该鼠 T、NK 和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等的功能,以及聚肌胞(poly I-C)对该鼠 NK 细胞活性的影响。该小鼠脾淋巴细胞不能针对 T 细胞有丝分裂原刀豆蛋白(ConA)的刺激而产生增殖反应。同正常对照小鼠相差非常显著(P<0.01)。该鼠 NK 细胞活性(对 YAC-1细胞杀伤活性)明显低于亲代 scid 小鼠和正常小鼠(P<0.01),经聚肌胞(100μg/只)预先刺激后该鼠 NK 细胞活性未见增加.而亲代 scid 小鼠则有明显增加。该鼠脾脏细胞经白细胞介素—2刺激后,LAK 细胞活性(对 P815细胞杀伤活性)明显低于亲代 scid 小鼠和正常小鼠(P<0.01)。上述结果表明 B、C、B-17scid-beige 小鼠是一种 T、NK和 LAK 细胞联合免疫缺陷小鼠,该鼠 B 细胞功能也是缺陷的(详见它文)。上述缺陷是 scid 基因和 bg 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该动物为建立人—免疫缺陷动物模型提供了一种更为理想的受体小鼠,并为基础免疫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 免疫缺陷 Scid-hu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空弯菌抗原诱导自身免疫应答的因素 被引量:1
5
作者 高建新 马宝骊 +2 位作者 张汉明 谢雅莉 黄冬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39-144,共6页
利用慢性粘膜免疫应答小鼠模型,研究在空弯菌抗原(CJ-S131菌苗)诱导下,不同品系、性别的小鼠的自身免疫应答。经肠道,持续用CJ-S131菌苗免疫16周后,用ELISA或CELISA检测小鼠体内的抗ds-DNA,ss-DNA,组蛋白,ENA和胸腺细胞抗体。在五个品... 利用慢性粘膜免疫应答小鼠模型,研究在空弯菌抗原(CJ-S131菌苗)诱导下,不同品系、性别的小鼠的自身免疫应答。经肠道,持续用CJ-S131菌苗免疫16周后,用ELISA或CELISA检测小鼠体内的抗ds-DNA,ss-DNA,组蛋白,ENA和胸腺细胞抗体。在五个品系小鼠中,四个品系小鼠(BALB/C,ICR,KM和SMMC/B)均有一种或多种被测的自身抗体升高。其中SMMC/B和KM小鼠的EI值较高,BALB/C和ICR小鼠次之。C57BL/6和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提示对空弯菌抗原诱导的自身免疫应答不敏感。在遗传背景的制约下,性别也影响自身抗体的产生,有三种可能:(1)自身抗体升高主要见于雌性小鼠,如雌性KM小鼠被测的各种自身抗体均有升高;(2)雌性,雄性小鼠均有一种以上自身抗体升高,如SMMC/B和BALB/C小鼠;(3)雌、雄性小鼠的自身抗体均无升高,如C 57BL/6。本文结果表明,空弯菌苗诱导的自身抗体种类和水平,受小鼠的遗传背景和性别两个因素的相互制约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弯菌 菌苗 自射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肠弯曲菌慢性感染诱致自身免疫反应的机理初探 被引量:2
6
作者 孙兵 马宝骊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71-74,共4页
用空肠弯曲菌CJ—S131株感染昆明种小鼠3个月,观察到:(1)感染鼠血清中,出现高滴度的抗ds—DNA和ss—DNA抗体;(2)Con A诱导的抑制细胞功能降低和TH/Ts细胞比值增加;(3)PFC形成和LPS诱致的淋巴细胞转化作用增强:(4)DTH和Con A及PHA诱致的... 用空肠弯曲菌CJ—S131株感染昆明种小鼠3个月,观察到:(1)感染鼠血清中,出现高滴度的抗ds—DNA和ss—DNA抗体;(2)Con A诱导的抑制细胞功能降低和TH/Ts细胞比值增加;(3)PFC形成和LPS诱致的淋巴细胞转化作用增强:(4)DTH和Con A及PHA诱致的淋巴细胞转化作用增强。提示,CJ—S131感染小鼠使其T_S细胞功能降低,导致T_H细胞功能偏亢,B细胞功能亢进,这可能与自身免疫反应的产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肠弯曲菌 自身抗体 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耐受预防大鼠复发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韩晓枫 马宝骊 +2 位作者 王利 张继英 柏峻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640-642,共3页
目的:建立实验性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动物模型,研究口服可溶性鸡Ⅱ型胶原(CCⅡ)诱导免疫耐受对大鼠复发性RA的预防作用。方法:以CCⅡ和完全弗氏佐剂免疫Wistar大鼠,建立RA大鼠模型。在大鼠致炎前和反复造病后,口服CCⅡ,观察... 目的:建立实验性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动物模型,研究口服可溶性鸡Ⅱ型胶原(CCⅡ)诱导免疫耐受对大鼠复发性RA的预防作用。方法:以CCⅡ和完全弗氏佐剂免疫Wistar大鼠,建立RA大鼠模型。在大鼠致炎前和反复造病后,口服CCⅡ,观察其对RA复发的预防作用。并以ELISA法对大鼠血清中的抗CCⅡ抗体进行检测。结果:在Wistar大鼠成功地诱发了RA,发病率为90%。大鼠在致炎前口服CCⅡ可明显延迟RA的发病时间并降低RA的发病率,且大鼠RA的临床症状也明显减轻。而耐受大鼠由CCⅡ引起的迟发性超敏反应(DTH)明显受到抑制。ELISA检测结果显示:口服可溶性CCⅡ对大鼠体内抗CCⅡ抗体的产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口服CCⅡ可诱导特异性免疫耐受,从而对大鼠RA的发生有着明显的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耐受 类风湿性关节炎 Ⅱ型胶原 自身免疫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对小鼠B淋巴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及T淋巴细胞产生γ-干扰素的调节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伟毅 程丽萍 +2 位作者 陈广洁 彭伟 朱云凤 《中国免疫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66-168,共3页
报道了灵芝对Balb/c小鼠产生抗SRBC抗体能力的调节及产生γ-干扰素的影响。实验组小鼠分成4组,分别经胃灌注不同灵芝制剂:1号、2号、3号及4号制剂,每天一次,连续9天,对照组小鼠则以等量蒸馏水代替。在实验第7天... 报道了灵芝对Balb/c小鼠产生抗SRBC抗体能力的调节及产生γ-干扰素的影响。实验组小鼠分成4组,分别经胃灌注不同灵芝制剂:1号、2号、3号及4号制剂,每天一次,连续9天,对照组小鼠则以等量蒸馏水代替。在实验第7天用SRBC免疫小鼠,于免疫后第4天进行溶血空斑试验和血清抗SRlBC抗体凝集效价测定,并取小鼠脾细胞加PHA刺激、诱导,于37℃、5%CO_2培养72小时,测定培养液中γ-干扰素活性。结果表明,1号、2号制剂能明显提高实验组小鼠的溶血空斑数目及血清抗体凝集效价,与对照组相比,P<0.05,2号、4号制剂则能明显提高实验组小鼠产生的γ-干扰素活性,与对照组相比,P<0.05。提示灵芝能增强小鼠的免疫功能─—B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的能力及T细胞产生(经PHA诱导)的γ-干扰素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干扰素 T细胞 B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脲脲原体与人精子共同抗原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叶元康 陆德源 +1 位作者 朱云凤 彭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59-159,共1页
Shepard首先从非淋球菌性尿道炎患者分离到类似肺炎支原体样的微生物,因培养所形成的菌落微小被称为T株和T支原体。近年来按其能溶解尿素的特性被命名为解脲脲原体或溶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 Shepard首先从非淋球菌性尿道炎患者分离到类似肺炎支原体样的微生物,因培养所形成的菌落微小被称为T株和T支原体。近年来按其能溶解尿素的特性被命名为解脲脲原体或溶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该支原体对成人泌尿生殖道及对新生儿和胎儿具致病作用,并认为与某些不孕症有关。现将溶脲脲原体的一般特性、分离鉴定和致病作用做一简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脲脲原体 精子 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肠弯曲菌67KD 外膜蛋白的提取及其对淋巴细胞的多克隆激活作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夏文浪 马宝骊 +1 位作者 黄冬生 张汉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4-18,共5页
本室曾建立空肠弯曲菌诱导自身免疫综合征小鼠模型.本文用盐析法及离子交换层析法从空肠弯曲菌(CJ-S131)中提取了67KD 的外膜蛋白.免疫印迹法证实该蛋白为空肠弯曲菌的主要抗原成份之一,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体外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具有明... 本室曾建立空肠弯曲菌诱导自身免疫综合征小鼠模型.本文用盐析法及离子交换层析法从空肠弯曲菌(CJ-S131)中提取了67KD 的外膜蛋白.免疫印迹法证实该蛋白为空肠弯曲菌的主要抗原成份之一,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体外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具有明显的多克隆激活作用.本实验为从分子水平研究感染与自身免疫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和新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 空肠弯曲菌 外膜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RA33核抗原的提取及在检测类风关自身抗体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聂红 马宝骊 谭魁麟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3期268-269,272,共3页
目的提高增加类风湿关节炎的血清学检测手段。方法采用不同于常规ENA抗原的制备方法从人子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中提取可溶性核抗原,进行免疫印迹法检测类风关患者血清中的自身抗体。结果88例类风关患者血清中抗RA33抗体阳性为32例... 目的提高增加类风湿关节炎的血清学检测手段。方法采用不同于常规ENA抗原的制备方法从人子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中提取可溶性核抗原,进行免疫印迹法检测类风关患者血清中的自身抗体。结果88例类风关患者血清中抗RA33抗体阳性为32例,阳性率364%;RA33抗体可出现在类风关的早期。结论抗RA33抗体对类风关的诊断及早期诊断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RA33核抗原 自身抗体 免疫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DRB1基因位点多态性的PCR-RFLP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黄啸宇 王亚新 +1 位作者 王福庆 陈诗书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6年第6期674-680,共7页
设计并建立一套适合国内应用的改良PCR-RFLR方法,分5组特异性扩增DNA样品,随后进行酶切定型分析,准确检测了编码DR抗原特异性的HLA-DRB1基因位点的多态性,该法采用分组扩增,不发生与其它DRB位点等位基因... 设计并建立一套适合国内应用的改良PCR-RFLR方法,分5组特异性扩增DNA样品,随后进行酶切定型分析,准确检测了编码DR抗原特异性的HLA-DRB1基因位点的多态性,该法采用分组扩增,不发生与其它DRB位点等位基因的交叉扩增,不仅适合纯合子的区分而且可以清楚准确地检测杂合子样品,已报道过的DRB1位点编码的特异性组合都可以通过这个方法得到准确分析。所使用的Ⅱ类限制性内切酶均价格便宜、易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白细胞抗原 DRB1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 RF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肠弯曲菌67KD 外膜蛋白诱导抗核抗体生成 被引量:2
13
作者 夏文浪 马宝骊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9-24,共6页
在分离提取空肠弯曲菌 S—131主要膜抗原成份67KD 鞭毛蛋白的基础上,用此蛋白成份经腹腔免疫8周龄雌性 KM 小鼠,每周一次,共12周,ELISA 方法动态测定小鼠血清中自身抗核抗体(包括抗 ds-DNA,ss-DNA 和组蛋白抗体)的水平。发现输注剂量为... 在分离提取空肠弯曲菌 S—131主要膜抗原成份67KD 鞭毛蛋白的基础上,用此蛋白成份经腹腔免疫8周龄雌性 KM 小鼠,每周一次,共12周,ELISA 方法动态测定小鼠血清中自身抗核抗体(包括抗 ds-DNA,ss-DNA 和组蛋白抗体)的水平。发现输注剂量为120—200μg/次/小鼠时能成功诱导上述各类自身抗体的产生,其中抗组蛋白抗体的阳性反应性最大,出现时间较早.本研究为从分子水平研究慢性感染诱致自身免疫的机理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为抗组蛋白抗体作临床早期诊断的潜在作用提供了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 空肠弯曲菌 外膜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B7(CD80)分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14
作者 郭雪翠 马宝骊 +2 位作者 严俊 张继英 张汉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29-131,共3页
为了利用抗B7mAb深入研究B7分子的作用,我们用融合蛋白B7Ig免疫小鼠,用细胞ELISA及间接膜免疫荧光法进行筛选,得到了两株抗B7mAb3A2和3B6克隆,其Ig类别分别属于IgM和IgG2a型。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B7分子 制备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激活因子对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
15
作者 陈广洁 程丽萍 +1 位作者 朱云凤 王春年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4期291-294,共4页
本文观察了血小板激活因子(PAF)对Balb/c小鼠巨噬细胞(M)功能的影响。实验证明,PAF(浓度7.3×1O-12mol/l),能明显促使M吞噬能力上升,M对抗体致敏羊红细胞(EA)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PI)... 本文观察了血小板激活因子(PAF)对Balb/c小鼠巨噬细胞(M)功能的影响。实验证明,PAF(浓度7.3×1O-12mol/l),能明显促使M吞噬能力上升,M对抗体致敏羊红细胞(EA)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P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EA花环试验证明PAF还能提高M表面Fc受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激活因子 巨噬细胞 FC受体 联苯胺氧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酸钠在体外诱导胃癌细胞的表型逆转及其分化
16
作者 吉家祥 鲁仲谋 马宝骊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5期360-363,367,共5页
目的 研究非毒性分化诱导剂苯乙酸钠 (Na PA)在体外对胃癌 MKN- 2 8和 MKN- 4 5细胞的生长、分化以及表型的影响。方法 以 3 H- Td R掺入法和半固体琼脂培养法分别检测了 MKN- 2 8和 MKN- 4 5细胞的着壁依赖性和着壁不依赖性生长。以... 目的 研究非毒性分化诱导剂苯乙酸钠 (Na PA)在体外对胃癌 MKN- 2 8和 MKN- 4 5细胞的生长、分化以及表型的影响。方法 以 3 H- Td R掺入法和半固体琼脂培养法分别检测了 MKN- 2 8和 MKN- 4 5细胞的着壁依赖性和着壁不依赖性生长。以酶联吸附试验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了 MKN- 2 8和 MKN- 4 5细胞表面人白细胞抗原 、 类分子以及细胞间粘附分子 - 1的表达。以电子显微镜观察了 MKN- 2 8和 MKN- 4 5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  Na PA能够抑制 MKN- 2 8和 MKN- 4 5细胞的着壁依赖性和着壁不依赖性生长 ,而对正常羊膜组织 Wish细胞和成人肝细胞 L- 0 2的生长无显著抑制作用。 Na PA能够增强 MKN- 2 8和 MKN- 4 5细胞表面人白细胞抗原 、 类分子和 MKN- 2 8细胞表面的细胞间粘附分子 - 1表达。以电子显微镜观察到 :在 Na PA未处理的 MKN- 2 8和 MKN - 4 5细胞中 ,具有大量游离的胞浆多聚核糖体 ,而在 Na PA处理的 MKN - 2 8和MKN- 4 5细胞中 ,具有丰富的线粒体、粗面内质网 ,游离的胞浆多聚核糖体减少。结论  Na PA不仅能选择性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 ,而且能有效地诱导胃癌细胞的分化及表型逆转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酸钠 胃肿瘤 表型逆转 MKN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ELISA测定腹水中单克隆抗体的亲和常数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禧 马宝骊 +2 位作者 沈彩霞 陈树军 黄冬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97-100,共4页
抗体亲和力对体内外免疫反应有重要影响,为阐明抗体亲和力在免疫学检测及疾病发生发展机理中的作用,需要建立简单准确的测定抗体亲和力的方法。本实验参照Friguet氏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抗体亲和力的基本原理,建立了改良测定... 抗体亲和力对体内外免疫反应有重要影响,为阐明抗体亲和力在免疫学检测及疾病发生发展机理中的作用,需要建立简单准确的测定抗体亲和力的方法。本实验参照Friguet氏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抗体亲和力的基本原理,建立了改良测定法,能准确且方便地直接测得腹水中单克隆抗体的亲和力常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ISA 单克隆抗体 亲和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花粉蛋白对肥大细胞脱颗粒和组胺释放的影响及其与补体激活的关系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汐 马宝骊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272-276,共5页
我们首先用Alcian蓝染色的肥大细胞脱颗粒试验和用荧光测定组胺的方法观察了天花粉蛋白对肥大细胞脱颗粒和组胺释放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在体外试验中,不论有无血清的存在,天花粉蛋白都不引起肥大细胞的脱粒和组胺释放。(2)天花粉... 我们首先用Alcian蓝染色的肥大细胞脱颗粒试验和用荧光测定组胺的方法观察了天花粉蛋白对肥大细胞脱颗粒和组胺释放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在体外试验中,不论有无血清的存在,天花粉蛋白都不引起肥大细胞的脱粒和组胺释放。(2)天花粉蛋白的体内用药,能引起Balb/c小鼠炎症局部的肥大细胞脱颗粒(Alcian着色的未脱颗粒肥大细胞由对照组的3.4±0.12×10~4/ml减少至1.7±0.28×10~4/l;P<0.01)和组胺水平的明显增高(皮下气囊内的组胺水平由36.39±0.94ng/ml升至41.07±0.78ng/ml;P<0.01)。(3)腹膜腔内注射天花粉蛋白后,Wistatr大鼠腹膜腔内蛋白明显渗出,同时全血组胺水平也明显增高(对照组:0.947±0.076ng/ml,实验组:1.574±0.105ng/ml;p<0.01)。(4)上述天花粉蛋白诱导的腹腔渗出液具有明显的肥大细胞脱颗粒作用(脱粒指数:对照组为1.6±3.8%,实验组为24.9±2.1%;P<0.01)。(5)用眼镜蛇毒素完全耗竭小鼠的补体对天花粉蛋白引起的肥大细胞脱粒因子的产生无明显影响。从这些结果可见:天花粉蛋白的体内应用能通过激活某些可溶性成分的产生而引起肥大细胞的脱颗粒和组胺释放。但是,这一过程与天花粉蛋白激活补体的作用似无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花粉蛋白 肥大细胞 组胺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花粉蛋白裂解片段对补体系统的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曹鹤年 马宝骊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68-69,共2页
天花粉蛋白是我国独特的抗旱孕和中期引产药物,对绒癌、葡萄胎也有治疗作用。近年来发现天花粉蛋白对AIDS病毒感染的细胞有杀伤作用,并且已将其试用于临床治疗AIDS患者初见疗效,因而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然而临床使用天花粉蛋白的一... 天花粉蛋白是我国独特的抗旱孕和中期引产药物,对绒癌、葡萄胎也有治疗作用。近年来发现天花粉蛋白对AIDS病毒感染的细胞有杀伤作用,并且已将其试用于临床治疗AIDS患者初见疗效,因而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然而临床使用天花粉蛋白的一个最主要问题是它的副反应,严重者可发生脑水肿及休克。这些副反应与补体系统被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花粉蛋白 裂解片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异性单抗对天花粉蛋白细胞毒活性的影响
20
作者 孙雨 马宝骊 杨黎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270-273,共4页
采用22株抗天花粉蛋白单抗对天花粉蛋白细胞毒活性进行封闭实验。结果表明,这些单抗的作用可被分为两组:17株单抗在不同程度上具有封闭天花粉蛋白细胞毒活性的功能,提示这些单抗所针对的抗原决定簇与细胞毒活性有关;5株单抗不表现出封... 采用22株抗天花粉蛋白单抗对天花粉蛋白细胞毒活性进行封闭实验。结果表明,这些单抗的作用可被分为两组:17株单抗在不同程度上具有封闭天花粉蛋白细胞毒活性的功能,提示这些单抗所针对的抗原决定簇与细胞毒活性有关;5株单抗不表现出封闭作用,提示这些单抗所针对的抗原决定簇可能不是天花粉蛋白发挥细胞毒作用所必需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花粉蛋白 单克隆抗体 细胞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