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rhG-CSF对血液肿瘤病人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影响 |
钟济华
黄洪晖
陈芳源
滕晔
顾春红
欧阳仁荣
|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
2002 |
4
|
|
2
|
基因芯片技术在恶性血液病研究中的进展 |
朱坚轶
赵劲秋
欧阳仁荣
|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
2003 |
1
|
|
3
|
雄黄在血液病中的应用概况 |
顾春红
|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
2002 |
8
|
|
4
|
c-kit基因在恶性血液病研究中的进展 |
陈烨
|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
1999 |
4
|
|
5
|
血液系统疾病并发院内感染的治疗 |
黄洪晖
陈芳源
方智雯
韩洁英
朱学宏
邵念贤
|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
2001 |
0 |
|
6
|
血管生成因子在恶性血液病中的研究现状 |
王晨
韩洁英
欧阳仁荣
|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
2003 |
0 |
|
7
|
雄黄对NB4和HL-60细胞的形态,PML mRNA及蛋白的表达影响 |
钟璐
陈芳源
韩洁英
邵念贤
欧阳仁荣
|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
2001 |
24
|
|
8
|
ATRA和雄黄对白血病细胞PML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
钟璐
陈芳源
韩洁英
邵念贤
欧阳仁荣
|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
2001 |
25
|
|
9
|
VAD方案治疗初发的多发性骨髓瘤临床疗效观察 |
徐岚
韩洁英
钟璐
钟华
黄洪晖
陈芳源
欧阳仁荣
|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
2005 |
10
|
|
10
|
rhG-CSF对急性白血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形态、功能、表型的影响 |
黄洪晖
钟济华
韩晓凤
宣正华
韩洁英
陈芳源
|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
2005 |
4
|
|
11
|
槲皮素逆转HL-60/ADR多药耐药机制的研究 |
陈芳源
蔡讯
韩洁英
滕晔
钟济华
钟华
欧阳仁荣
|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
2004 |
4
|
|
12
|
凋亡相关基因PNAS-2参与硫化砷抗APL细胞的研究 |
朱坚轶
顾春红
陈芳源
滕晔
韩洁英
欧阳仁荣
|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13
|
槲皮素对K562/A02细胞株热休克蛋白mRNA及蛋白质表达的影响 |
钟华
顾春红
矫强
滕晔
陈芳源
欧阳仁荣
|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
2003 |
3
|
|
14
|
铜蓝蛋白及其临床意义 |
赵劲秋
欧阳仁荣
潘瑞彭
|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
1991 |
16
|
|
15
|
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相关的Sweet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
陈芳源
黄洪晖
韩洁英
宣正华
陈小龙
欧阳仁荣
|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
2001 |
3
|
|
16
|
大剂量MTX联合化疗及放射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
钟璐
韩洁英
陈芳源
钟华
邵念贤
欧阳仁荣
|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
2003 |
2
|
|
17
|
脱氧胞苷激酶与白血病耐药的关系 |
万海霞
陈芳源
赵劲秋
欧阳仁荣
|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18
|
HPLC检测白血病细胞系CYP3A5活性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
王婷
陈芳源
韩洁英
钟济华
滕晔
欧阳仁荣
|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19
|
硫化砷对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PNAS-2基因表达的影响 |
黄洪晖
朱坚轶
顾春红
王海嵘
滕晔
陈芳源
|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20
|
血清IL-6在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体内的变化 |
黄洪晖
韩洁英
王燕婷
朱学宏
方智雯
许以平
|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
1997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