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类器官技术与合成生物学协同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子苓 向阳飞 《合成生物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95-812,共18页
类器官由成体干细胞或多能干细胞在体外分化而来,可以在细胞类型、空间结构及生理功能上实现对体内组织器官的模拟。类器官的构建及技术完善,推动了发育生物学、遗传学、病理毒理学等发展。合成生物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以工... 类器官由成体干细胞或多能干细胞在体外分化而来,可以在细胞类型、空间结构及生理功能上实现对体内组织器官的模拟。类器官的构建及技术完善,推动了发育生物学、遗传学、病理毒理学等发展。合成生物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以工程学思想为指导,旨在通过工程化、模块化的方法设计、改造、构建生物元件、系统、功能等。近年来类器官构建的优化方案体现了与合成生物学契合的研究理念,而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及相关方法的产生也为类器官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本文将概述类器官和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历程与面对的挑战,探讨类器官优化过程中合成生物学策略的体现与新兴的合成生物学工具对于类器官在时空命运调控、结构自组织及功能形成等方面的优化作用,简述基于类器官模型的研究对于合成生物学发展的促进作用。总的来说,本文旨在阐述合成生物学与类器官构建及优化之间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合成生物学与类器官在未来结合应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命运决定 CRISPR 类器官 器官芯片 合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ISPR-dCas9转录激活系统的毛果杨ANT转录因子功能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孟令桐 苏丽伟 +4 位作者 李祥欣 熊天圣 常攀鹏 刘孟卓 周晨光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1-440,共10页
基于CRISPR-dCas9的基因转录激活表达能够避免基因异位表达带来的表型干扰,同时使基因有效地特异性表达。该研究利用新型CRISPR-Act3.0表达系统,在毛果杨(Populus trichocarpa)中对维管形成层特异表达转录因子ANT(AINTEGUMENTA)进行基... 基于CRISPR-dCas9的基因转录激活表达能够避免基因异位表达带来的表型干扰,同时使基因有效地特异性表达。该研究利用新型CRISPR-Act3.0表达系统,在毛果杨(Populus trichocarpa)中对维管形成层特异表达转录因子ANT(AINTEGUMENTA)进行基因转录激活,创制遗传材料,并对基因的功能进行分析。首先对毛果杨PtrANTs转录因子进行同源分析,选取其中的PtrANT-4进行后续研究,对该基因进行克隆并利用荧光定量PCR分析其在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其次在PtrANT-4启动子上设计3条gRNAs,构建CRISPR-dCas9转录激活表达载体,利用原生质体瞬时转化法检测该载体的表达;最后将该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毛果杨,获得PtrANT-4转录激活遗传材料。结果表明:毛果杨中有4个PtrANTs转录因子,选取的PtrANT-4基因CDS序列全长为2 058 bp,编码685个氨基酸,在毛果杨侧生分生组织维管形成层特异表达。基于CRISPR-Act3.0表达系统成功构建的转录激活载体,在毛果杨木质部原生质体中转化后具有激活PtrANT-4表达的作用。获得的遗传转化植株中PtrANT-4基因仅在茎维管形成层中的表达量显著提高,说明PtrANT-4在茎维管形成层发育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该研究为PtrANT的功能研究奠定了一定研究基础,同时为维管形成层干细胞发育的机制研究提供了重要的遗传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dCas9 基因激活表达 PtrANT 毛果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nt/β-catenin Signaling Cascades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3
作者 QI Yan-Fei LIU Yan-Ping +1 位作者 XU Wen-Qing YAN Xiao-Xue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328-2339,共12页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re a group of disorders of the heart and blood vessels,primarily including coronary heart disease,stroke,and other diseases.It is the world’s leading cause of death,and its incidence is incre...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re a group of disorders of the heart and blood vessels,primarily including coronary heart disease,stroke,and other diseases.It is the world’s leading cause of death,and its incidence is increasing yearly.Hypertension is a major risk factor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Wnt signaling comprises a series of highly conservative cascading events controlling fundamental biological processes.Wnt signaling pathways include the canonical Wnt pathway(or Wnt/β-catenin pathway),the non canonical planar cell-polarity pathway,and the non-canonical calcium-dependent pathways.Abnormal Wnt signaling promotes cell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cardiac malformations,various malignancies,so drugs targeting Wnt signaling play a great therapeutic potential.Wnt/β-catenin pathway is involved in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such as atherosclerosis and stroke by regulating cell proliferation,migration,apoptosis,blood-brain barrier permeability,inflammation,oxidative stress,and immune response.Based on the latest research progress,this review summarizes the role of Wnt/β-catenin signaling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in order to provide new idea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t/β-catenin pathway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pathological proc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拉帕利治疗儿童复发性PFA型室管膜瘤疗效分析
4
作者 余建忠 韩记昌 +2 位作者 刘亚超 李林 李昊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39-743,共5页
目的探讨靶向药物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尼拉帕利联合低剂量化疗药物(顺铂+依托泊苷)治疗儿童复发性PFA型室管膜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收治的12例儿童复发性PFA型室管膜瘤患者,... 目的探讨靶向药物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尼拉帕利联合低剂量化疗药物(顺铂+依托泊苷)治疗儿童复发性PFA型室管膜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收治的12例儿童复发性PFA型室管膜瘤患者,均接受尼拉帕利联合低剂量化疗药物顺铂和依托泊苷的治疗方案,统计肿瘤客观缓解率以评估疗效;记录患儿耐受性和安全性指标如肝肾功能、心功能、恶心呕吐、疲劳、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感染等不良反应。结果共12例患儿中10例肿瘤体积缩小均≥30%,其中2例肿瘤体积缩小100%;1例肿瘤体积无变化;1例肿瘤体积增大20%,总客观缓解率为10/12。不良反应包括5例出现恶心呕吐,主要发生在药物化疗期间;8例出现不同程度骨髓抑制,均经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尼拉帕利联合低剂量化疗药物在儿童复发性PFA型室管膜瘤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疗效,安全性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管膜瘤 多(ADP核糖)聚合酶抑制剂 分子靶向治疗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透汽化原位分离耦合拜氏梭菌丁醇发酵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刘晓洁 沈兆兵 +1 位作者 刘莉 史吉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118-123,共6页
以筛选得到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PDMS)-聚偏氟乙烯(polyvinylidene fluoride,PVDF)复合膜为分离用膜,开展了拜氏梭菌(Clostridium beijerinckii)ZL01丁醇发酵与渗透汽化原位分离耦合的研究,结果表明:分批发酵-渗透汽... 以筛选得到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PDMS)-聚偏氟乙烯(polyvinylidene fluoride,PVDF)复合膜为分离用膜,开展了拜氏梭菌(Clostridium beijerinckii)ZL01丁醇发酵与渗透汽化原位分离耦合的研究,结果表明:分批发酵-渗透汽化原位分离耦合与分批发酵相比,初始葡萄糖质量浓度从50 g/L提高至90 g/L;在90 g/L的初始葡萄糖质量浓度下,发酵结束时发酵液和渗透液中的丁醇总产量从13.2 g/L提高到16.9 g/L,总溶剂(丙酮(acetone)、丁醇(butanol)、乙醇(ethanol),简称ABE)产量从17.8 g/L提高到24.3 g/L,葡萄糖利用率从59.4%提高到95.7%。另外,分离过程中膜的总渗透通量平均为705 g/(m2·h),丁醇分离因子平均为19.0;经渗透汽化分离,渗透液可直接进入下一步蒸馏阶段,其中丁醇和总溶剂ABE质量浓度分别为178 g/L和292 g/L,与分批发酵工艺中发酵液直接进入蒸馏塔相比,丁醇和总溶剂ABE质量浓度分别提高了10.9倍和14.1倍,可大大降低蒸馏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醇 渗透汽化 原位分离 拜氏梭菌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迈向精确医疗的重要举措:真实世界证据 被引量:15
6
作者 吴家睿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共4页
"真实世界证据"是当前国际上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指来自传统临床试验以外的其他类型的医疗保健信息。真实世界证据与临床试验证据的根本区别在于获取数据的场境不一样:前者源于实际医疗场地或家庭社区等真实场境,而后者则来自... "真实世界证据"是当前国际上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指来自传统临床试验以外的其他类型的医疗保健信息。真实世界证据与临床试验证据的根本区别在于获取数据的场境不一样:前者源于实际医疗场地或家庭社区等真实场境,而后者则来自严格受控的科研场境。真实世界证据被定为传统临床试验证据之外的补充证据,主要用于药品和医疗器械的审批决策。由于真实世界证据来自多种临床实践和个人健康管理方面的数据之整合,能够反映真实的临床实践情况,因此它具有与精确医疗相一致的特征:整合性,个性化,真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世界证据 真实世界研究 真实世界数据 随机对照试验 精确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确医学的主要特征 被引量:23
7
作者 吴家睿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7,18,共8页
"Precision Medicine"代表了从抗击疾病转变为维护健康的未来医学发展方向,具有如下四个特征:首先是全局观,要提取个体的各种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对个体形成一个精确的全局性判断。基于这种特征,"Precision Medicine... "Precision Medicine"代表了从抗击疾病转变为维护健康的未来医学发展方向,具有如下四个特征:首先是全局观,要提取个体的各种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对个体形成一个精确的全局性判断。基于这种特征,"Precision Medicine"应该翻译为"精确医学"而非"精准医学"。其次是整合型研究策略,在对个体的研究中,要实行多组学研究技术、表型分析技术和其他研究技术的整合。第三个特征是以个体为中心的研究模式,即注重研究单一个体在时间过程中的动态变化。第四个特征最为重要,"关口前移",即把研究重点放在研究个体的健康状态以及从健康到疾病的转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确医学 系统生物医学 个体化医学 健康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能忽略的精确医学战略目标:构建疾病分类新标准 被引量:1
8
作者 吴家睿 《医学与哲学(A)》 2018年第1期21-24,29,共5页
美国研究者提出"精确医学"之初衷,是要制定疾病分类的新标准。为此,美国研究者在其战略研究报告中提出了相应的路线图,即把对众多个体长期监测的各种生物学的、临床的和行为的大数据完整地收集到一起,在此基础上构建以"... 美国研究者提出"精确医学"之初衷,是要制定疾病分类的新标准。为此,美国研究者在其战略研究报告中提出了相应的路线图,即把对众多个体长期监测的各种生物学的、临床的和行为的大数据完整地收集到一起,在此基础上构建以"个体为中心"的健康医学数据库和信息共享平台;然后利用个体从分子到表型的生理和病理数据来构造疾病知识网络;进而通过疾病知识网络建立疾病分类新标准,最终通过疾病分类新标准来提升防治疾病的能力,实现以维护个体健康为主要目标的精确医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确医学 疾病分类标准 疾病知识网络 战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CT图像肺结节检测 被引量:13
9
作者 谢未央 陈彦博 +2 位作者 王季勇 李强 陈群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575-3581,共7页
为帮助医生降低工作强度,减少诊断错误,提升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三维卷积神经网络的肺结节检测算法。根据肺结节在CT图像中的特点,设计改进的三维候选区域推荐网络进行结节初始检测。在此基础上,使用多尺度、多网络融合的分类网络去除... 为帮助医生降低工作强度,减少诊断错误,提升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三维卷积神经网络的肺结节检测算法。根据肺结节在CT图像中的特点,设计改进的三维候选区域推荐网络进行结节初始检测。在此基础上,使用多尺度、多网络融合的分类网络去除初检结果中的假阳性。在LUNA16数据集上验证了所提算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并将结果与其它算法进行比较,讨论了该肺结节检测算法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CT图像 计算机辅助检测 卷积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易感候选基因在世界不同人群中的多样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弓弦 张超 +5 位作者 伊利亚斯.艾萨 时瑛 杨雪唯 努尔斯曼古丽.奥斯曼 关亚群 徐书华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43-559,共17页
近10年来兴起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相关研究结果获得了大量与2型糖尿病相关的候选易感基因,了解这些候选基因在正常人群中的遗传多样性程度以及在不同人群间的遗传差异,不但有助于阐明2型糖尿病的遗... 近10年来兴起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相关研究结果获得了大量与2型糖尿病相关的候选易感基因,了解这些候选基因在正常人群中的遗传多样性程度以及在不同人群间的遗传差异,不但有助于阐明2型糖尿病的遗传机理,而且对于今后在特定人群中进行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具有指导意义。本研究通过对GWAS数据库和相关文献的搜索和整理确定了170个与2型糖尿病相关的基因或基因区域;随后基于千人基因组计划的全基因组测序数据对这些候选基因在世界范围内14个人群间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比较分析;进一步确定了在人群间存在显著差异的易感基因,并分析了这些基因的多样性特征。在所研究的14个世界人群中,2型糖尿病候选易感基因的遗传多样性与基因组范围的平均水平没有显著差异;但其中8个易感基因IL20RA、RNMTL1-NXN、NOTCH2、ADRA2A-BTBD7P2、TBC1D4、RBM38-HMGB1P1、UBE2E2和PPARD在群体间呈现显著差异,其中最明显的是IL20RA基因(FST=0.152),该易感基因在非洲人群和非非洲人群间存在显著等位基因频率和单倍型频率差异。14个人群中易感基因遗传结构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非洲人群与非非洲人群之间的群体遗传结构的不同所造成的。进一步比较东西方人群间的2型糖尿病候选基因遗传结构差异,发现在东西方人群中同样存在明显的群体遗传结构差别,其中DGKB-AGMO(FST=0.173)和JAZF1(FST=0.182)是差异最显著的易感基因。本研究通过对群体间2型糖尿病易感基因遗传结构进行比较,鉴别出一些差异特别显著的易感基因,对今后2型糖尿病易感基因与不同人群间发病率和易感性差异的相关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易感基因 遗传多样性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世界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离子和镁离子浓度变化对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甘油双分子层膜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涛 仇运广 +6 位作者 罗启超 程曦 赵丽芬 严昕 彭浡 蒋华良 阳怀宇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40-849,共10页
钙离子和镁离子是生物细胞中重要的二价阳离子,对生物膜结构保持和功能行使发挥重要作用。但至今,对两种阳离子在不同浓度下与大肠杆菌内膜相互作用的认识仍存在局限。本文采用动态光散射(DLS)、zeta电势实验、全原子分子动力学模拟(AA-... 钙离子和镁离子是生物细胞中重要的二价阳离子,对生物膜结构保持和功能行使发挥重要作用。但至今,对两种阳离子在不同浓度下与大肠杆菌内膜相互作用的认识仍存在局限。本文采用动态光散射(DLS)、zeta电势实验、全原子分子动力学模拟(AA-MD),定量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钙离子和镁离子对混合磷脂双分子层膜(1-棕榈酰基-2-油酰基-sn-丙三基-3-磷酸乙醇胺(POPE):1-棕榈酰基-2-油酰基-sn-丙三基-3-磷酸甘油(POPG)的摩尔比为3:1)模拟的大肠杆菌内膜的影响。DLS结果表明,在0和1 mmol·L-1钙离子或镁离子溶液中,POPE/POPG脂质体为均匀的单分散体系。当两种离子浓度分别提高到5–100 mmol·L-1范围时,单室脂质体间发生脂分子聚集或脂质体融合事件。Zeta电势数据表明,钙离子或镁离子对电负性的POPE/POPG脂质体均有电荷反转效果。AA-MD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当模拟时间超过100 ns时,各浓度的钙离子稳定地吸附在磷脂双分子层膜上,而镁离子动态地吸附/解吸附于磷脂膜,这些结果与DLS和zeta电势实验基本吻合。同时,通过计算径向分布函数,分析了0、5、100 mmol·L-1浓度溶液中POPE和POPG的磷酸、羰基和羟基基团氧原子的第一配位壳层中的钙离子或镁离子的平均配位数目,结果表明两种离子主要结合在POPE和POPG电负性的磷酸基团上,因此可以解释DLS实验中钙离子或镁离子对POPE/POPG脂质体的电荷反转现象。另外,随着离子浓度的增高,钙离子减小了磷脂双分子层膜的单个磷脂面积,同时使膜的厚度增大,而镁离子对膜的两种参数影响较小。同时,相同浓度条件下两种离子对膜中磷脂分子的取向影响不同。这些模拟结果可在原子水平上解释DLS和zeta电势实验中钙离子和镁离子对POPE/POPG脂质体的不同影响。本文的实验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可以解释一些与二价阳离子调控相关的生物学过程,例如,膜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价阳离子 磷脂双分子层 动态光散射 Zeta电势 分子动力学模拟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Seq探索基底型乳腺癌干细胞差异表达基因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婷 李璐 +2 位作者 王姝越 戴晓峰 白仲虎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共6页
基底型乳腺癌许多特性与肿瘤干细胞十分相似,为筛选出基底型乳腺癌的关键靶点,从乳腺癌干细胞入手,采用乳腺癌干细胞标志物CD44^+ CD24^(-/low)流式分选HCC1937和SUM149PT乳腺癌细胞系的干细胞及非干细胞,利用高通量转录组测序筛选干细... 基底型乳腺癌许多特性与肿瘤干细胞十分相似,为筛选出基底型乳腺癌的关键靶点,从乳腺癌干细胞入手,采用乳腺癌干细胞标志物CD44^+ CD24^(-/low)流式分选HCC1937和SUM149PT乳腺癌细胞系的干细胞及非干细胞,利用高通量转录组测序筛选干细胞和非干细胞差异表达的基因,并对其进行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最后随机选取部分差异表达基因进行qRT-PCR验证。结果表明筛选出的关键差异表达基因共134个,其中39个基因在干细胞中上调,95个基因下调。从生物过程、细胞组分、分子功能3方面GO功能分类表明,差异基因富集最显著的条目分别是胞外基质组成、胞外区、过氧化物酶活性,KEGG富集发现差异表达基因最显著富集的通路是肿瘤相关通路,qRT-PCR结果表明差异表达基因在干细胞中的表达趋势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通过对肿瘤干细胞全转录组水平进行研究,筛选其关键差异表达基因,为揭示肿瘤干细胞的分子机制以及基底型乳腺癌的靶向治疗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型乳腺癌 肿瘤干细胞 CD44+ CD24(-/low) 转录组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干和边缘系统调控代谢和能量平衡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苏志洁 王炳蔚 +4 位作者 刘佳瑞 孙正 汪浩 沈伟 郑瑞茂 《生理科学进展》 CAS 2022年第5期321-328,共8页
肥胖和相关代谢紊乱是人类日益增长的健康挑战,主要由能量摄入和能量消耗之间失衡所致。众所周知,中枢神经系统调控机体代谢稳态和能量平衡,下丘脑发挥核心调控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脑干和边缘系统也密切参与摄食、体温、糖脂代谢、食... 肥胖和相关代谢紊乱是人类日益增长的健康挑战,主要由能量摄入和能量消耗之间失衡所致。众所周知,中枢神经系统调控机体代谢稳态和能量平衡,下丘脑发挥核心调控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脑干和边缘系统也密切参与摄食、体温、糖脂代谢、食物相关奖赏及成瘾、水盐平衡等代谢相关功能调控,共同维持机体能量平衡。目前美国FDA批准上市的7种减肥药物,其中6种是以中枢神经系统神经递质及其受体为靶点。因此,阐明中枢神经系统调节代谢和能量平衡的机制,对研究肥胖相关发病机制及新药研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近年来有关脑干和边缘系统调控代谢和能量平衡研究进展,以期深入了解中枢神经系统调控代谢和能量平衡的神经与分子机制,为开发新的肥胖相关疾病诊疗药物提供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 边缘系统 能量平衡 神经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群体感应元件构建和工程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爱林 刘奕 +1 位作者 巴方 钟超 《合成生物学》 CSCD 2021年第2期234-246,共13页
群体感应现象指的是微生物通过独特的交流方式使不同菌个体间的行为同步,从而展现群体性行为。当前在微生物群体感应系统方面的研究,除了促进或抑制天然群体感应方面的基础研究外,研究人员逐渐开始将群体感应系统引入到合成生物学的工... 群体感应现象指的是微生物通过独特的交流方式使不同菌个体间的行为同步,从而展现群体性行为。当前在微生物群体感应系统方面的研究,除了促进或抑制天然群体感应方面的基础研究外,研究人员逐渐开始将群体感应系统引入到合成生物学的工程应用研究,并且将其广泛运用在医学、工业、环境等应用领域。本文主要总结了细菌群体感应元件在构建过程中的常用策略与方法,并探讨了基于群体感应基因元件改造的工程菌在动态代谢调节、周期性振荡呈现、异种菌种间关系的构建等方面的应用。群体感应元件的研究主要包括新群体感应元件的开发和针对已有群体感应元件的优化。通过模拟、优化群体感应元件并将其模块化,研究人员构建了丰富的群体感应基因元件库,使群体感应能被灵活应用于不同场景。另外,通过在细菌中引入群体感应基因回路,可以将单个细菌内部的各类反馈回路较好地拓展到整个细菌群体中,而这种多细胞体系的构建,使得更多复杂的功能得以实现,如通过群体感应实现动态代谢调节从而提高发酵效率,或实现群体周期性振荡以释放肿瘤杀伤药物等。此外,环境中异种微生物的关系也可以通过外源引入群体感应来进行调控,这为微生物的共培养提供了新工具,更为复杂的合成生物学系统的建立提供了新思路。随着机器学习等计算机领域的发展,未来可以更多借助计算机来设计复杂群体感应回路,并对外源群体感应引入后的效果做出更精准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感应 合成生物学 基因元件 微生物 代谢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线粒体RNA加工及调控
15
作者 熊清平 刘如娟 王恩多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07-918,共12页
线粒体是细胞内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OXPHOS)和合成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的细胞器,是细胞能量代谢的“动力工厂”。线粒体几乎存在于所有真核生物中,参与细胞凋亡、钙稳态以及先天免疫反应的调节等... 线粒体是细胞内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OXPHOS)和合成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的细胞器,是细胞能量代谢的“动力工厂”。线粒体几乎存在于所有真核生物中,参与细胞凋亡、钙稳态以及先天免疫反应的调节等过程,对细胞行使正常的生理功能至关重要。线粒体是半自主细胞器,拥有自身的基因组DNA,编码37个基因,包括2个rRNA基因、13个m RNA基因和22个tRNA基因。线粒体的基因表达需要经过复杂的转录和转录后加工过程,包括多顺反子RNA的切割、RNA的修饰以及RNA的末端加工等过程。异常的线粒体RNA加工会导致线粒体RNA表达谱发生变化、线粒体翻译紊乱、线粒体功能失常等,从而造成多种线粒体相关疾病。本文综述了线粒体DNA的转录、RNA转录后加工以及影响RNA加工的因素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线粒体RNA 转录 加工 多顺反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转移核糖核酸(mt-tRNA)的牛磺酸修饰——纪念邹承鲁先生百年诞辰
16
作者 彭桂鑫 王恩多 周小龙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67-876,共10页
转移核糖核酸(tRNA)是转录后修饰种类最多和修饰最密集的RNA分子,特别是其反密码子环含有大量的修饰。线粒体具有相对独立的蛋白质合成系统,线粒体tRNA (mt-tRNA)全部由线粒体基因组编码。研究表明,5-牛磺酸甲基尿嘧啶核苷(5-taurinomet... 转移核糖核酸(tRNA)是转录后修饰种类最多和修饰最密集的RNA分子,特别是其反密码子环含有大量的修饰。线粒体具有相对独立的蛋白质合成系统,线粒体tRNA (mt-tRNA)全部由线粒体基因组编码。研究表明,5-牛磺酸甲基尿嘧啶核苷(5-taurinomethyluridine,τm5U)修饰只存在于高等真核生物mt-tRNA第34位,能够调节密码子和反密码子相互作用的精确性,控制翻译的速度和保真性。人类GTP结合蛋白质3(GTPBP3)和线粒体翻译优化蛋白1(MTO1)介导τm5U修饰,其缺陷可能引起线粒体脑肌病。本文综述了τm5U修饰及其修饰酶的生物学性质,为深入研究τm5U修饰的机制,及认识τm5U修饰缺陷导致线粒体疾病的致病机理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核糖核酸 转录后修饰 线粒体疾病 生物学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热链球菌dlt操纵子终端亚基stDltD的晶体结构
17
作者 曾琪 田利飞 +2 位作者 刘晏平 闫小雪 许文青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52-1062,共11页
细胞表面多聚物的酰基跨膜修饰对增强细菌的致病性至关重要.DltA/B/C/D操纵子介导的脂磷壁酸(LTA)D-丙酰化修饰是革兰氏阳性菌中重要的一类后修饰,其调节膜内外的电荷平衡.DltA/B/C/D操纵子主要由DltA、DltB、DltC和DltD四种蛋白质亚基... 细胞表面多聚物的酰基跨膜修饰对增强细菌的致病性至关重要.DltA/B/C/D操纵子介导的脂磷壁酸(LTA)D-丙酰化修饰是革兰氏阳性菌中重要的一类后修饰,其调节膜内外的电荷平衡.DltA/B/C/D操纵子主要由DltA、DltB、DltC和DltD四种蛋白质亚基组成,其催化机制与结构在生物进化中高度保守.DltA/DltC介导的胞内D-丙酰胺的转移机理已有深入的研究,而跨膜O-酰基转移酶DltB和dlt操纵子末端DltD介导的跨膜催化过程并不清楚.本文解析了来源于嗜热链球菌(S.thermophilus)中stDltD膜外结构域2.94?分辨率的晶体三维结构.结构比对分析表明,stDltD是dlt操纵子终端的酰基转移酶,属于SGNH-like家族,stDltD的活性中心,包括4个blocks和催化三联体,都保守存在于多种革兰氏阳性病原菌中.此外,结构叠合分析表明,stDltD催化中心形成的正电荷窝沟正好可以结合一个脂磷壁酸骨架的单体即甘油磷酸分子.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一个由Dlt/A/B/C/D操纵子介导跨膜D-丙酰化修饰的工作模型.本研究对进一步阐明DltD的生物学功能以及Dlt/A/B/C/D操纵子酰基跨膜修饰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lt操纵子 酰基跨膜修饰 LTAD-丙酰化修饰 SGNH-like蛋白家族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胶质细胞调控黑腹果蝇生理行为研究进展
18
作者 王孟晓 何淑君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00-312,共13页
生物机体的神经系统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简称胶质细胞,glia)两部分组成。目前,对神经元的研究已经非常广泛,但是有关胶质细胞的功能研究仍然所知甚少。由于胶质细胞不具兴奋性,无法像神经元一样传递动作电位,传统观点认为胶质细胞... 生物机体的神经系统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简称胶质细胞,glia)两部分组成。目前,对神经元的研究已经非常广泛,但是有关胶质细胞的功能研究仍然所知甚少。由于胶质细胞不具兴奋性,无法像神经元一样传递动作电位,传统观点认为胶质细胞主要起到支撑神经元并维持其正常功能的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胶质细胞参与调控生物机体的各种生理行为。其中,通过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研究了胶质细胞的重要性,证实胶质细胞参与调控果蝇的神经发育、营养代谢、睡眠、寿命、细胞凋亡、求偶、嗅觉和学习记忆等生理活动。本文详细总结了胶质细胞调控果蝇不同生理活动的相关研究进展,并对其功能进行了探究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蝇 神经系统 神经胶质细胞 发育 寿命 代谢 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beta细胞再生研究进展
19
作者 赵欢 周斌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70-382,共13页
胰岛beta细胞分泌胰岛素调控体内血糖水平,胰岛beta细胞数量减少会导致糖尿病的发生。胰岛移植是目前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方法,但是目前仍然面临供体短缺等巨大障碍,因此研究胰岛beta细胞再生对于糖尿病的临床治疗具有深远意义。beta细胞... 胰岛beta细胞分泌胰岛素调控体内血糖水平,胰岛beta细胞数量减少会导致糖尿病的发生。胰岛移植是目前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方法,但是目前仍然面临供体短缺等巨大障碍,因此研究胰岛beta细胞再生对于糖尿病的临床治疗具有深远意义。beta细胞的再生来源主要包括内源性beta细胞增殖、多能干细胞分化和其他非beta细胞的转分化。成体是否存在内源性胰腺干细胞依然是领域内亟待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之一。本文总结了与胰岛beta细胞再生相关的研究发现与进展,并讨论了内源性胰岛beta细胞增殖、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非胰岛beta细胞重编程等方法在糖尿病治疗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潜在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beta细胞 再生 分化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臂旁核神经元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陈惠敏 余守洋 +2 位作者 杨文 沈伟 王海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49-254,共6页
臂旁核(parabrachial nucleus,PBN)位于小脑上脚周围,根据其形态及细胞结构可分为多个亚核。PBN明显的结构异质性意味其生理功能具有多样性,故其功能研究是神经科学领域的一大热点。PBN已被证实具有维持内环境稳态、调控感觉信息传递、... 臂旁核(parabrachial nucleus,PBN)位于小脑上脚周围,根据其形态及细胞结构可分为多个亚核。PBN明显的结构异质性意味其生理功能具有多样性,故其功能研究是神经科学领域的一大热点。PBN已被证实具有维持内环境稳态、调控感觉信息传递、影响应激相关行为及调节睡眠觉醒周期等功能。这些功能可交互影响,以影响内环境稳态的体温及能量代谢为例,降低能量代谢可阻遏升温、体温下降可抑制代谢。功能间的交联提示PBN不仅是传递信息的中间站,而且各亚核间存在解剖联系及功能整合。然而其交联的机制及实现同一生理效应的共同点是当前研究的重难点。本篇综述旨在归纳PBN不同亚型神经元调控的相同的生理功能,期望为揭示PBN神经元结构和功能的相互联系和内在规律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旁核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强啡肽原 体温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