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轻质异构烯烃醚化工艺与催化剂的进展
1
作者 范存良 毛斌 谢卫东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600-1602,共3页
介绍了几种以异构烯烃和醇的醚化工艺,以及醚化催化剂的发展.炼厂和化工厂应根据不同的原料和生产要求选择合适的醚化工艺.与传统磺化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相比较,沸石具有高热稳定性和无酸流失、高叔烷基醚选择性、对醇/异构烯烃比不敏... 介绍了几种以异构烯烃和醇的醚化工艺,以及醚化催化剂的发展.炼厂和化工厂应根据不同的原料和生产要求选择合适的醚化工艺.与传统磺化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相比较,沸石具有高热稳定性和无酸流失、高叔烷基醚选择性、对醇/异构烯烃比不敏感性、易再生等特点,是醚化催化剂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醚化 离子交换树脂 分子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加工物料中硫化物的形态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冷志光 徐秀红 唐建光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0-97,共8页
用气相色谱-原子发射光谱联用技术对多套石油加工装置的98个进出口的物料中硫化物的形态分布进行了研究。分别建立了汽油类、柴油类、水样和气体试样的色谱分离条件,以多种方法对物料中的硫化物进行定性;分别以噻吩和H2S为标准试样,用... 用气相色谱-原子发射光谱联用技术对多套石油加工装置的98个进出口的物料中硫化物的形态分布进行了研究。分别建立了汽油类、柴油类、水样和气体试样的色谱分离条件,以多种方法对物料中的硫化物进行定性;分别以噻吩和H2S为标准试样,用外标法进行了定量。实验结果表明,当硫的质量浓度小于120mg/L时,硫的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达0.998,汽油试样中5个主要硫化物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4%,噻吩标准试样的测定回收率为96.2%~101.6%,检出限为0.1mg/L。基本掌握了有关进出口物料中硫化物的形态和含量。该方法可用于分析石油加工过程中的各物料中硫的形态和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加工 物料 硫化物 分析 气相色谱 原子发射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5单烯烃馏分改性间戊二烯石油树脂 被引量:19
3
作者 傅建松 《石油炼制与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3-36,共4页
采用 C5分离装置得到的 C5单烯烃馏分对间戊二烯石油树脂进行改性。对 C5单烯烃馏分的加入方式、加入量及加入后聚合温度、催化剂与溶剂用量等工艺参数对产品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改性间戊二烯树脂与原树脂相比 ,在保持较... 采用 C5分离装置得到的 C5单烯烃馏分对间戊二烯石油树脂进行改性。对 C5单烯烃馏分的加入方式、加入量及加入后聚合温度、催化剂与溶剂用量等工艺参数对产品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改性间戊二烯树脂与原树脂相比 ,在保持较高软化点的基础上 ,还具有较窄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和较低的熔融粘度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树脂 间戊二烯 单烯烃 改性 碳5 馏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酸芳樟酯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郭谊 周新 +1 位作者 方玲 蔡也夫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34-335,共2页
在无外加酯化催化剂条件下 ,采用反应 -蒸馏工艺合成了乙酸芳樟酯 ,考察了n(芳樟醇 )∶n(乙酸酐 )、反应时间、n(夹带剂 )∶n(芳樟醇 )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 ,当n(芳樟醇 )∶n(乙酸酐 )≤ 1 0∶2 5 ,反应时间≥ 2 0h ,n(夹带... 在无外加酯化催化剂条件下 ,采用反应 -蒸馏工艺合成了乙酸芳樟酯 ,考察了n(芳樟醇 )∶n(乙酸酐 )、反应时间、n(夹带剂 )∶n(芳樟醇 )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 ,当n(芳樟醇 )∶n(乙酸酐 )≤ 1 0∶2 5 ,反应时间≥ 2 0h ,n(夹带剂 )∶n(芳樟醇 ) =2 0∶1 0时 ,产品收率可达76 9%。同时利用色谱 质谱联用 (GC MS)对产品进行表征 ,产品MS谱图与标准谱图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酸芳樟酯 合成 研究 酯化 芳樟醇 乙酸酐 合成香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叔戊基醚裂解催化剂表征及其催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范存良 张蕊 +1 位作者 沈霁 徐泽辉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50-453,共4页
利用X射线衍射、热重-差热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吸附脱附方法对自制的固载化杂多酸催化剂进行表征。表征结果表明,活性杂多酸以无定形形态负载在载体上,其活性中心为弱L酸,催化剂的孔体积和比表面积分别为0.85mL/g和217.7m2/g。... 利用X射线衍射、热重-差热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吸附脱附方法对自制的固载化杂多酸催化剂进行表征。表征结果表明,活性杂多酸以无定形形态负载在载体上,其活性中心为弱L酸,催化剂的孔体积和比表面积分别为0.85mL/g和217.7m2/g。采用该催化剂,在等温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甲基叔戊基醚(TAME)的裂解实验,并对催化剂活性下降机理进行讨论。实验结果表明,在0.3MPa、裂解温度190~220℃、液态空速小于0.6h-1的条件下,TAME的转化率大于99%,产物中2-甲基-2-丁烯(2MB2)与2-甲基-1-丁烯(2MB1)的摩尔比大于3,有利于下游产品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叔戊基醚 异戊烯 杂多酸 催化剂 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基降冰片烯合成的序列实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蒋正兴 郭世卓 +1 位作者 杨忠保 马洪玺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847-852,共6页
通过机理分析,在存在气相死体积的2 L高压釜中对乙烯基降冰片烯的合成工艺进行了系统的序列实验研 究。通过层次递进的初步探索性实验、均匀设计实验和单因素考察实验逐步优化了合成工艺,同时对双环戊二烯解聚 和环戊二烯与丁二烯的Diel... 通过机理分析,在存在气相死体积的2 L高压釜中对乙烯基降冰片烯的合成工艺进行了系统的序列实验研 究。通过层次递进的初步探索性实验、均匀设计实验和单因素考察实验逐步优化了合成工艺,同时对双环戊二烯解聚 和环戊二烯与丁二烯的Diels-Alder反应的机理进行了深入地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基降冰片烯 双环戊二烯 丁二烯 均匀设计 序列实验 乙丙橡胶 乙叉降冰片烯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Al_2O_3-SiO_2催化剂对C_4单烯烃加氢的催化性能 被引量:12
7
作者 徐泽辉 常慧 +1 位作者 顾超然 王佩琳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2-46,共5页
利用XRD、H2-TPR和孔结构的分析对C4馏分加氢催化剂N i/A l2O3-SiO2进行了表征,在固定床反应器内对催化剂的活性进行了评价,并对加氢机理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在N i/A l2O3-SiO2催化剂表面至少存在两种活性中心,分别由体相N iO和高度... 利用XRD、H2-TPR和孔结构的分析对C4馏分加氢催化剂N i/A l2O3-SiO2进行了表征,在固定床反应器内对催化剂的活性进行了评价,并对加氢机理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在N i/A l2O3-SiO2催化剂表面至少存在两种活性中心,分别由体相N iO和高度分散的N iO还原产生。研制的催化剂对C4馏分加氢具有很高的活性和良好的稳定性,进口温度18.6℃时就可进行加氢,属于低温型加氢催化剂。在C4单烯烃质量分数为74.85%、加氢压力为2.0MPa^2.7MPa、液时空速为1.0 h-1~2.0 h-1、氢油体积比为300~450下,原料中单烯烃转化率在98%以上。催化剂连续运行342 h,其活性基本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 催化剂 表征 失活 C4馏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叔丁醇中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异丁烯齐聚动力学 被引量:7
8
作者 徐泽辉 叶军明 +1 位作者 瞿卫国 房鼎业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1-266,共6页
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和叔丁醇体系中,对异丁烯(IB)的齐聚动力学进行了研究。通过机理分析建立了异丁烯齐聚动力学模型。用高斯-牛顿法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参数估算,得到了动力学模型参数。实验结果表明,IB齐聚具有一级串联不可... 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和叔丁醇体系中,对异丁烯(IB)的齐聚动力学进行了研究。通过机理分析建立了异丁烯齐聚动力学模型。用高斯-牛顿法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参数估算,得到了动力学模型参数。实验结果表明,IB齐聚具有一级串联不可逆的特征。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叔丁醇,虽可降低催化剂的酸性,但提高了IB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能力,使得IB的二聚体(三甲基戊烯)选择性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丁烯 齐聚 动力学 离子交换树脂 叔丁醇 三甲基戊烯 二聚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ZSM-5分子筛催化剂表面酸性质对异丁烯直接胺化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金杏妹 马云飞 +2 位作者 郭世卓 舒兴田 贺晓鹏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48-953,共6页
研究了以不同离子改性的HZSM-5分子筛催化剂对异丁烯直接胺化反应的催化活性,发现以铈改性的HZSM-5分子筛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最佳。在氨烯摩尔比2∶1、反应温度230℃、压力0.5M Pa、空速450h-1的条件下,异丁烯转化率可达平衡转化率的67.53... 研究了以不同离子改性的HZSM-5分子筛催化剂对异丁烯直接胺化反应的催化活性,发现以铈改性的HZSM-5分子筛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最佳。在氨烯摩尔比2∶1、反应温度230℃、压力0.5M Pa、空速450h-1的条件下,异丁烯转化率可达平衡转化率的67.53%。以吡啶为探针分子的原位红外光谱(In-situ IR)研究表明,稀土元素铈的加入增加了表面B酸中心浓度。由In-situ IR及过渡应答吸附研究结果可推断,异丁烯胺化反应过程是经由化学吸附的氨与气相的异丁烯作用形成反应中间物种叔丁基正离子,叔丁基正离子进一步与气相或化学吸附的氨作用生成叔丁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ZSM-5分子筛 催化剂 异丁烯 胺化 叔丁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_4^(2-)/Fe_2O_3固体酸催化合成香叶基氯 被引量:7
10
作者 朱志庆 吕自红 +1 位作者 黄霞琼 郭世卓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18-421,共4页
香叶基氯是一种由异戊二烯为原料合成香料香叶醇的中间体,今以SO42-/Fe2O3固体酸为催化剂,在溶剂环己烷的存在下,异戊二烯与异戊烯氯反应合成了香叶基氯。考察了催化剂制备过程中浸渍H2SO4浓度和焙烧温度对固体酸表面硫含量和反应结果... 香叶基氯是一种由异戊二烯为原料合成香料香叶醇的中间体,今以SO42-/Fe2O3固体酸为催化剂,在溶剂环己烷的存在下,异戊二烯与异戊烯氯反应合成了香叶基氯。考察了催化剂制备过程中浸渍H2SO4浓度和焙烧温度对固体酸表面硫含量和反应结果的影响,得到比较好的催化剂制备条件:浸渍硫酸浓度24-1CHSO=0.25mol?L和焙烧温度550℃。还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和溶剂环己烷的用量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WCat:WC5H8=1:30,WC6H12:WC5H8=1:0.8,在反应温度18℃时反应2h,异戊二烯的转化率为18.3%,生成香叶基氯的选择性可达到7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超强酸 异戊二烯 异戊烯氯 香叶基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降冰片二烯的制备 被引量:4
11
作者 徐泽辉 高进 +3 位作者 叶军明 曹强 赵剑萍 王禾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7-160,共4页
该文对以双环戊二烯(DCPD)和乙炔为原料,经Diels Alder反应制备2,5 降冰片二烯(NBD)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在高压釜内考察了反应工艺条件和产品的提纯。较理想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80~190℃、n(乙炔)/n(DCPD)≥1 18、m(丙酮)/m(DCPD)≥1... 该文对以双环戊二烯(DCPD)和乙炔为原料,经Diels Alder反应制备2,5 降冰片二烯(NBD)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在高压釜内考察了反应工艺条件和产品的提纯。较理想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80~190℃、n(乙炔)/n(DCPD)≥1 18、m(丙酮)/m(DCPD)≥1 8,此时,以DCPD计算的转化率≥80%,NBD选择性在40%左右。反应液的精馏在15块理论塔板的填料塔中进行,当绝对压力为39 51~51 36kPa、回流比为2∶1、塔釜温度在130℃以下时,得到的产品质量分数为99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环戊二烯 乙炔 2 5-降冰片二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ZSM-5分子筛催化异丁烯直接胺化反应的机理 被引量:4
12
作者 马云飞 金杏妹 +2 位作者 郭世卓 舒兴田 舒怡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20-724,共5页
采用HZSM-5分子筛催化剂,在固定床微反装置上考察了原料气加料顺序对异丁烯直接胺化反应的影响。用过渡应答技术对原料异丁烯、氨及产物叔丁胺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行为进行了研究,用热分析、原位红外光谱表征了催化剂在不同反应条件下的... 采用HZSM-5分子筛催化剂,在固定床微反装置上考察了原料气加料顺序对异丁烯直接胺化反应的影响。用过渡应答技术对原料异丁烯、氨及产物叔丁胺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行为进行了研究,用热分析、原位红外光谱表征了催化剂在不同反应条件下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该反应体系中,催化剂表面氨的吸附占主导地位,异丁烯直接胺化反应经由以下机理:氨优先吸附于催化剂表面的B酸中心,形成铵正离子;而后与气相中的异丁烯反应,生成中间物种叔丁基正离子;叔丁基正离子与气相的或化学吸附的氨作用生成叔丁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丁烯 胺化 叔丁胺 反应机理 HZSM-5分子筛 催化剂 过渡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Al_2O_3-SiO_2催化剂对碳五馏分的加氢性能 被引量:6
13
作者 孙春水 范存良 徐泽辉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9-64,共6页
以碳五原料为探针,考察了硫化物对Ni/Al_2O_3-SiO_2催化剂加氢稳定性的影响。利用XRD、DTA-TG和孔结构分析等手段对新鲜和使用过的催化剂进行表征,并对硫化物引起催化剂活性下降的原因和机理进行讨论。结果表明,Ni/A_2O_3-SiO_2催化剂... 以碳五原料为探针,考察了硫化物对Ni/Al_2O_3-SiO_2催化剂加氢稳定性的影响。利用XRD、DTA-TG和孔结构分析等手段对新鲜和使用过的催化剂进行表征,并对硫化物引起催化剂活性下降的原因和机理进行讨论。结果表明,Ni/A_2O_3-SiO_2催化剂对双烯烃和炔烃的加氢活性基本稳定,转化率为100%,但对单烯烃的加氢活性则与原料中有机硫含量的高低有关。当原料中硫质量浓度小于1.0 mg/L、控制催化剂床层温度在60℃左右时,催化剂的活性稳定性良好。在1套加氢能力为8 kt/a的生产装置上进行了碳五馏分的加氢试验,工业化运行结果表明,Ni/Al_2O_2-SiO_2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物 加氢 烯烃 催化剂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甲苯磺酸催化合成乙酸芳樟酯 被引量:5
14
作者 朱志庆 吕自红 +1 位作者 刘亚涛 郭世卓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13-114,共2页
以芳樟醇和乙酸酐为原料,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合成了乙酸芳樟酯。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和原料配比等因素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当n(芳樟醇)∶n(乙酸酐)=1∶2,反应温度15℃,催化剂用量为醇酐总质量的0 2%,反应时间150min时... 以芳樟醇和乙酸酐为原料,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合成了乙酸芳樟酯。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和原料配比等因素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当n(芳樟醇)∶n(乙酸酐)=1∶2,反应温度15℃,催化剂用量为醇酐总质量的0 2%,反应时间150min时,乙酸芳樟酯的收率可达73 6%。与现有工艺相比,采用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具有反应温度低、反应时间短、不使用夹带剂和乙酸芳樟酯的收率比较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樟醇 乙酸芳樟酯 对甲苯磺酸 酯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樟醇减压精馏残液合成四氢芳樟醇工艺 被引量:2
15
作者 翁羽飞 郭世卓 +3 位作者 朱瑶洁 孙超 王雅辉 奚军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66-870,共5页
以脱氢芳樟醇选择性加氢合成芳樟醇减压精馏残液为原料,在不同反应温度、氢气压力、催化剂用量等实验条件下,考察Lindlar催化剂、RaneyNi、5%Pd/C对残液中的芳樟醇、二氢芳樟醇加氢反应合成四氢芳樟醇的影响,通过GC/MS、1HNMR确定了反... 以脱氢芳樟醇选择性加氢合成芳樟醇减压精馏残液为原料,在不同反应温度、氢气压力、催化剂用量等实验条件下,考察Lindlar催化剂、RaneyNi、5%Pd/C对残液中的芳樟醇、二氢芳樟醇加氢反应合成四氢芳樟醇的影响,通过GC/MS、1HNMR确定了反应主要产物。以5%Pd/C为催化剂,反应温度90~92℃,氢气压力2.0MPa,反应时间4h,m(催化剂)∶m(芳樟醇减压精馏残液)=1.2∶100,残液中的芳樟醇、二氢芳樟醇质量分数分别为59.2%、38.3%,残液合成四氢芳樟醇反应收率96.3%,反应液中的四氢芳樟醇质量分数为9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氢芳樟醇 芳樟醇 二氢芳樟醇 5%Pd/C RANEY NI Lindlar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氢芳樟醇加氢催化剂的制备与活性评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常慧 汤育娟 +2 位作者 赵剑萍 夏蓉晖 曹强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58-961,共4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Pd-Pb-Bi/CaCO3催化剂,考察了钯质量分数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并对催化剂加氢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钯质量分数为1.5%的催化剂活性较高,在反应温度为60~65℃,系统压力为0.6MPa,催化剂用量为原料质量的0.5%,去氢芳...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Pd-Pb-Bi/CaCO3催化剂,考察了钯质量分数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并对催化剂加氢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钯质量分数为1.5%的催化剂活性较高,在反应温度为60~65℃,系统压力为0.6MPa,催化剂用量为原料质量的0.5%,去氢芳樟醇转化率大于99%时,芳樟醇选择性大于96%,催化剂套用7次后,利用ICP对使用前后催化剂的组成进行分析后,根据反应结果分析了Pb和Bi对加氢反应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氢芳樟醇 转化率 选择性 加氢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戊醇催化脱氢制环戊酮 被引量:7
17
作者 郭世卓 徐泽辉 +2 位作者 黄亚茹 黄海松 房鼎业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88-391,共4页
用Raney镍催化剂对环戊醇脱氢制环戊酮的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釜式反应器内,当反应温度在124℃以上、搅拌速度大于50r/min、催化剂量为反应物料质量的10%时,反应2h后,环戊醇的转化率在17%以上,环戊酮的选择性接近100%。反应精馏... 用Raney镍催化剂对环戊醇脱氢制环戊酮的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釜式反应器内,当反应温度在124℃以上、搅拌速度大于50r/min、催化剂量为反应物料质量的10%时,反应2h后,环戊醇的转化率在17%以上,环戊酮的选择性接近100%。反应精馏时,理想的液时空速小于0 49h-1,回流比为4∶1。催化剂经200h运行,活性和选择性基本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戊醇 环戊酮 催化脱氢 反应精馏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叔戊基醚裂解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被引量:6
18
作者 谢家明 徐泽辉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1-54,56,共5页
介绍了SPC-01型催化剂在甲基叔戊基醚(TAME)裂解生产异戊烯中的工业应用。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活性和稳定性,TAME转化率和异戊烯的选择性均超过99%。利用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DTA)、红外光谱(FT-IR)和孔结构分析对新鲜的和从装... 介绍了SPC-01型催化剂在甲基叔戊基醚(TAME)裂解生产异戊烯中的工业应用。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活性和稳定性,TAME转化率和异戊烯的选择性均超过99%。利用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DTA)、红外光谱(FT-IR)和孔结构分析对新鲜的和从装置卸出的催化剂进行表征,并对催化剂活性下降的机理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在长周期运行中,催化剂比表面下降、结焦和酸性的损失是导致催化剂活性降低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了TAME裂解催化剂的改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戊烯 催化剂 甲基叔戊基醚 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酸催化合成乙酸芳樟酯 被引量:3
19
作者 朱志庆 吕自红 +1 位作者 刘亚涛 郭世卓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43-345,364,共4页
研究了3种用于合成乙酸芳樟酯反应的SO2-4/MxOy型固体酸催化剂,其中SO2-4/ZrO2显示出较高的选择性,在载体ZrO2中添加适量的SiO2,可以明显提高催化剂的活性,降低反应温度。与高温反应相比,不使用夹带剂的低温反应更具有反应时间短、选择... 研究了3种用于合成乙酸芳樟酯反应的SO2-4/MxOy型固体酸催化剂,其中SO2-4/ZrO2显示出较高的选择性,在载体ZrO2中添加适量的SiO2,可以明显提高催化剂的活性,降低反应温度。与高温反应相比,不使用夹带剂的低温反应更具有反应时间短、选择性高的特点。采用SO2-4/ZrO2-SiO2固体酸催化剂,在温度50°C反应2h,芳樟醇转化率为71.9%,乙酸芳樟酯选择性达到9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酸 芳樟醇 乙酸芳樟酯 酯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解副产碳五馏分芳构化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汉军 胡霞美 +1 位作者 谢克令 戚蕴石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81-85,共5页
研究了温度、空速、ZSM-5分子筛的硅铝比(n(SiO2)/n(Al2O3))及原料中二烯烃含量对碳五馏分芳构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对芳烃产物分布有显著影响;空速降低,可延长催化剂的单程反应寿命,芳烃产物分... 研究了温度、空速、ZSM-5分子筛的硅铝比(n(SiO2)/n(Al2O3))及原料中二烯烃含量对碳五馏分芳构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对芳烃产物分布有显著影响;空速降低,可延长催化剂的单程反应寿命,芳烃产物分布也有所变化;ZSM-5分子筛的硅铝比降低,其芳构化反应活性提高;原料中二烯烃含量升高,芳烃收率上升,催化剂单程反应寿命降低。另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五 芳构化 馏分 裂解 副产物 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