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2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杉木种子发育生理、涩籽成因及降低败育措施的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高智慧 史忠礼 +3 位作者 许月明 朱治平 沈瑞娟 唐锡华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59-666,共8页
对杉木种子发育生理及涩籽形成原因的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胚的分化发育 ,雌配子体 (胚乳 )和胚的干质量、体积及生物大分子 (总核酸、蛋白质和类脂 )含量均不断增加 ,一直持续到种子成熟。败育的杉木涩籽中存在着凝集素类物质 ,它的存在... 对杉木种子发育生理及涩籽形成原因的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胚的分化发育 ,雌配子体 (胚乳 )和胚的干质量、体积及生物大分子 (总核酸、蛋白质和类脂 )含量均不断增加 ,一直持续到种子成熟。败育的杉木涩籽中存在着凝集素类物质 ,它的存在与败育无关 ,而在贮藏蛋白的形成中有作用。败育的杉木涩籽中只积累较多的脱落酸 ,说明了败育涩籽的衰败和失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种子 发育生理 涩籽 凝集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的动物实验和心血管生理学研究
2
作者 周兆年 吴秀凤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42-45,共4页
空间生命科学研究非常重视以动物为对象在空间和地面模拟的实验研究.本文主要叙述了空间的动物实验及其效应,并介绍近年空间飞行中心血管生理学研究的主要工作.
关键词 空间动物实验 心血管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金蜜”苹果采后生理品质的研究
3
作者 高经成 顾文卯 +2 位作者 徐荣江 吴有梅 刘愚 《中国果品研究》 1990年第3期6-7,共2页
“龙金蜜”苹果是近年山东省选出的新品种。果实扁圆形;单果重100~200克;果柄短细;果皮黄绿,有较明显的浅色果点;果肉淡黄色;果心小;风味良好,鲜脆香甜。成熟期10月中旬。本文主要就“龙金蜜”苹果采后生理品质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为... “龙金蜜”苹果是近年山东省选出的新品种。果实扁圆形;单果重100~200克;果柄短细;果皮黄绿,有较明显的浅色果点;果肉淡黄色;果心小;风味良好,鲜脆香甜。成熟期10月中旬。本文主要就“龙金蜜”苹果采后生理品质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为该品种果实的贮运保鲜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品种 采后生理 果点 常温贮藏 贮运保鲜 国光苹果 元帅系苹果 低温贮藏 呼吸跃变 红玉苹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光合生产力与冠层蒸散模拟研究进展 被引量:57
4
作者 于强 谢贤群 +2 位作者 孙菽芬 王天铎 陆佩玲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744-753,共10页
植物的光合与蒸腾的模拟已经从经验模型发展到过程模型的时代。概括地论述叶片和冠层尺度上,植物生理生态的基本过程。分析近年来几个有代表性的模型在模拟光合作用,蒸腾作用时,对这些过程的参数化处理的方法。即在叶片水平上,以Farquha... 植物的光合与蒸腾的模拟已经从经验模型发展到过程模型的时代。概括地论述叶片和冠层尺度上,植物生理生态的基本过程。分析近年来几个有代表性的模型在模拟光合作用,蒸腾作用时,对这些过程的参数化处理的方法。即在叶片水平上,以Farquhar的叶片光合作用的生化模型,Ball-Berry的气孔导度模型等为基础。冠层模型是在Ross辐射传输理论的基础上,从叶片模型扩展而来。由于尺度扩展(scalingup)而带来生理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反馈机制的变化,寻求在简化和机理的完善之间恰当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作用 蒸腾作用 气孔导度 模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丁酸钠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张晶 郭继东 +2 位作者 谷淑玲 戴体俊 段世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 研究缺血前后羟丁酸钠 (sodiumgamma hy droxybutyrate,γ OH)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制作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观察γ OH对脑缺血再灌注沙土鼠大脑皮层、海马和纹状体ATP... 目的 研究缺血前后羟丁酸钠 (sodiumgamma hy droxybutyrate,γ OH)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制作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观察γ OH对脑缺血再灌注沙土鼠大脑皮层、海马和纹状体ATP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及丙二醛 (MDA)含量的影响。结果 缺血前给γ OH能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沙土鼠脑组织ATP酶和SOD的活性 ,降低MDA含量 ,缺血后给药仍有一定疗效。结论 γ OH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其机制与保护脑组织ATP酶和SOD活性 ,清除氧自由基 ,减少脂质过氧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丁酸钠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沙土鼠 钠离子 ATP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钾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高原及上海平原地区植物叶片光合作用的光抑制 被引量:15
6
作者 张树源 武海 +2 位作者 吴姝 沈允钢 郭连旺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56-66,共11页
用便携式ADC光合气体分析系统和便携式CF-1000荧光仪对青海和上海的同一植物和不同植物叶片光合作用的光抑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两地在晴天强光下,中午植物叶片光系统Ⅱ(PSⅡ)的光化学效率(Fv/Fm)和表观光合... 用便携式ADC光合气体分析系统和便携式CF-1000荧光仪对青海和上海的同一植物和不同植物叶片光合作用的光抑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两地在晴天强光下,中午植物叶片光系统Ⅱ(PSⅡ)的光化学效率(Fv/Fm)和表观光合量子效率(AQY)的日变化比早晨低;上海测定PSⅡ的Fv/Fm和AQY的日变化比青海的下降幅度大。AQY的日变化曲线比PSⅡ的Fv/Fm低,AQY降低的幅度比PSⅡ的Fv/Fm大。两地植物均有不同程度的光合作用光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QY PSⅡ 光合作用 植物叶片 光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MAA荧光猝灭法研究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药物代谢动力学 被引量:10
7
作者 庞志功 汪丛莹 +2 位作者 汪宝琪 王翔 贺小民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5期56-58,共3页
用乙酸 ( β_二羧基_α_甲基)乙烯酯(MAA)荧光法对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在单味药、单体药和复方药中药物代谢动力学进行了对比研究 ,根据实验家兔的血药浓度计算了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实验结果提示苦参碱、氧化苦参... 用乙酸 ( β_二羧基_α_甲基)乙烯酯(MAA)荧光法对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在单味药、单体药和复方药中药物代谢动力学进行了对比研究 ,根据实验家兔的血药浓度计算了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实验结果提示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在复方药中的吸收代谢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氧化苦参碱 药物代谢动力学 荧光猝灭法 中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性低氧预处理对缺血心肌的促血管生成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洪波 陈润芬 +2 位作者 王长谦 周兆年 黄定九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3-108,共6页
目的 :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部分结扎的方法复制慢性心肌缺血的动物模型 ,观察间歇性低压低氧预处理的促血管生成作用。方法 :成年雄性新西兰家兔 2 9只 ,体重 2 0 -2 5kg ,随机分为 3大组 :正常组 (N组 ,n =7) ,对照组 (C组 ,n =11)... 目的 :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部分结扎的方法复制慢性心肌缺血的动物模型 ,观察间歇性低压低氧预处理的促血管生成作用。方法 :成年雄性新西兰家兔 2 9只 ,体重 2 0 -2 5kg ,随机分为 3大组 :正常组 (N组 ,n =7) ,对照组 (C组 ,n =11)和间歇性低氧预处理组 (H组 ,n =11)。C组、H组行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部分结扎 ,H组动物进行间歇性低氧预处理 (50 0 0m ,6h/d ,连续 7d者为H1组 ,42d者为H2组 ) ,按计划完成实验后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 (VEGFmRNA)、低氧诱导因子 -1αmRNA (HIF -1αmRNA)、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mRNA(eNOSmRNA)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蛋白表达及毛细血管密度。结果 :间歇性低氧预处理VEGFmRNA、HIF -1αmRNA、eNOSmRNA及VEGF蛋白持续增加 ,毛细血管密度增高。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低氧预处理 心肌缺血 新生血管化 病理学 促血管生成作用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轻成年人昼夜体温“钟”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刘世熠 陈铭 +2 位作者 章懿 张文远 戴秀菊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64-270,共7页
年轻成年被试在现代人类觉醒期间“标准环境温度”(standard ambient tem-perature)(~20℃)和人体产生和散发热量保持最佳平衡状态的睡眠期间“热中性”(thermal neutrality)环境温度(~30℃)条件下。24-h昼夜测量体(口腔)和皮肤(中背... 年轻成年被试在现代人类觉醒期间“标准环境温度”(standard ambient tem-perature)(~20℃)和人体产生和散发热量保持最佳平衡状态的睡眠期间“热中性”(thermal neutrality)环境温度(~30℃)条件下。24-h昼夜测量体(口腔)和皮肤(中背,耳后,肘,手背,足背)温度。皮肤温度借助特制WMSX-01巡回检测温度仅远距离连续测温和自动打印。结果表明;(1)在“标准环境温度”(~20℃)和“热中性”环境温度[~30℃间可见四肢(特别足部)]皮肤温度呈现显著相位性倒转。(2)“非午睡组”和“午睡组”均可见在14:00左右呈现一个体温“钟”的“次要低谷”(Minor nadir),从而表示成年人的体温“钟”也可能具有“半24-h昼夜节律”(Circasemidian rhythm)的内源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温度 昼夜节律 体温 成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龄大鼠和年轻大鼠大脑皮层胆碱能系统功能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马晓峰 叶惟泠 梅镇彤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6,共6页
用脑内微透析技术结合 HPL C-柱后固定化酶反应器 -电化学检测器方法分析比较了老龄大鼠和年轻成年大鼠额叶皮层乙酰胆碱的释放 ,并探讨了它和学习记忆功能减退的相关性。老龄大鼠额叶皮层乙酰胆碱的基础水平为 ( 0 .15 5 9± 0 .18... 用脑内微透析技术结合 HPL C-柱后固定化酶反应器 -电化学检测器方法分析比较了老龄大鼠和年轻成年大鼠额叶皮层乙酰胆碱的释放 ,并探讨了它和学习记忆功能减退的相关性。老龄大鼠额叶皮层乙酰胆碱的基础水平为 ( 0 .15 5 9± 0 .18)pmol/5μl,远较年轻大鼠的 ( 0 .2 93 9± 0 .14 ) pmol/5μl为低。老龄大鼠额叶胆碱能神经元对高 [K+ ]溶液的反应较弱 ,乙酰胆碱的释放量仅增加 3 0 .18% ,而年轻大鼠可增加 96%。老龄大鼠对新异环境刺激的反应也较年轻大鼠为弱 ,但电刺激 Meynert基底核仍能明显提高老龄大鼠额叶皮层乙酰胆碱的释放。实验结果还表明 ,老龄大鼠额叶皮层的乙酰胆碱水平有较大的个体差异 ,9只老龄大鼠额叶皮层乙酰胆碱释放量的变化范围为 0 .0 0 67pmol/5 μl~ 0 .41pmol/5 μl。这种差异也反映在老龄大鼠对被动回避反应的记忆保持能力上 ,2 4h步下潜伏期和乙酰胆碱释放量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关系数为 0 .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胆碱 大鼠 大脑皮层 胆碱能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癌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以及质粒ProkⅡ对其转化的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朱锦辉 权军利 +5 位作者 何玉科 陈耀锋 郭东伟 李春莲 曹团武 曹新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91-95,共5页
研究了根癌农杆菌LBA4404和C48C1生长的培养基类型、菌株生长状态、转化溶液、质粒与感受态细胞共放置时间、质粒加入量、液氮速冻时间及热激条件对质粒ProkⅡ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以70mmo/LCaCl2作为转化溶液,YEB培养基制备的、OD... 研究了根癌农杆菌LBA4404和C48C1生长的培养基类型、菌株生长状态、转化溶液、质粒与感受态细胞共放置时间、质粒加入量、液氮速冻时间及热激条件对质粒ProkⅡ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以70mmo/LCaCl2作为转化溶液,YEB培养基制备的、OD600为0.5的LBA4404感受态细胞与10ng质粒DNA,于0℃共放置30min,液氮速冻5min,37℃热激5min时转化率最高,达1.40×10^5μg^-1;以70mmo/LCaCl2作为转化溶液,YEB培养基制备的、OD600s为0.5~0.6的C58C1感受态细胞与20ng质粒DNA,于0℃共放置10min,液氮速冻1min,37℃热激1min时转化率最高,达1.33×10^5μ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癌农杆菌 感受态细胞 质粒ProkⅡ 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体液因素调节脑血流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顾正中 吕敏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26-329,共4页
60年代以来,由于技术上的进步,脑循环研究迅速发展。近年来,神经肽和神经递质及其拮抗剂在脑循环生理及疾病的机理和防治中的作用已成为人们重视和积极研究的问题。一、脑血管GABA能系统γ-氨基丁酸(GABA)是在人脑广泛分布的一种神经递... 60年代以来,由于技术上的进步,脑循环研究迅速发展。近年来,神经肽和神经递质及其拮抗剂在脑循环生理及疾病的机理和防治中的作用已成为人们重视和积极研究的问题。一、脑血管GABA能系统γ-氨基丁酸(GABA)是在人脑广泛分布的一种神经递质,对中枢神经通路具有占支配地位的抑制作用。生化研究结果指出,软脑膜—蛛网膜血管上含有高水平的γ-氨基丁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流动 神经体液 氨基丁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鼩下丘脑视交叉上核传入联系的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苏军达 刘世熠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53-358,共6页
用HRP逆行追踪技术,探讨了“灵长类原宗”树鼩下丘脑视交叉上核的传入联系.证明向单侧视交叉上核微电泳HRP后,至少在23个脑区出现标记细胞,而且大多出现在注射同侧。发现了过去未见报道过的新的标记区:(1)扣带前回皮质... 用HRP逆行追踪技术,探讨了“灵长类原宗”树鼩下丘脑视交叉上核的传入联系.证明向单侧视交叉上核微电泳HRP后,至少在23个脑区出现标记细胞,而且大多出现在注射同侧。发现了过去未见报道过的新的标记区:(1)扣带前回皮质,(2)伏隔核,(3)丘脑连结核,(4)视前外侧区,(5)下丘脑外侧区,(6)无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QU 下丘脑 视交叉上核 传入联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南芥基因转移新方法一真空渗入法的研究 被引量:25
14
作者 巩振辉 何玉科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77-283,共7页
以拟南芥(Arabidopsisthaliana)生态型Landsbengerecta为试材,在含有所构建的CaMVBari-1株系基因VI的质粒(pJO530Bari-1GVI)的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 以拟南芥(Arabidopsisthaliana)生态型Landsbengerecta为试材,在含有所构建的CaMVBari-1株系基因VI的质粒(pJO530Bari-1GVI)的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s)菌种GV3101的介导下,研究了基因转移的新方法一真空渗入法。这种方法简便、快速、可靠且无需经过组织培养阶段即可获得大量转化植株。适宜的转化条件是将生长健壮,除去主苔后4-8d的成株连同营养钵倒置浸入被渗入培养基稀释的农杆菌孢子悬浮液,其光密度为0.8,在吸力为1.7m2/h的真空泵下断续处理2min/30s,置于24h连续光照下的气候室培养,待种子收获后在含有潮霉素的选择培养基选择转化植株.PCR分析及ELISA检测,该方法的转化效果高达0.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基因转移 真空渗入法 方法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敏核不育水稻存在BT型等位不育基因及其遗传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邵游 唐锡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35-339,共5页
农垦58s及其转育于不同遗传背景的光敏核不育水稻与BT型不育水稻六千辛A和寒丰A杂交,得到的F_1植株完全不育,证明农垦58s不育的2对隐性基因中有1对来源于农垦58,即为与BT型水稻等位的不育基因.由此推论农垦58s源于农垦581个基因位点的突... 农垦58s及其转育于不同遗传背景的光敏核不育水稻与BT型不育水稻六千辛A和寒丰A杂交,得到的F_1植株完全不育,证明农垦58s不育的2对隐性基因中有1对来源于农垦58,即为与BT型水稻等位的不育基因.由此推论农垦58s源于农垦581个基因位点的突变,而它的光敏不育性则为此突变基因和原有不育基因重叠作用的结果.当用作光敏不育的恢复亲本原已存在或不存在BT型水稻不育基因,决定了它们杂种F_2代的可育株和不育株呈3:1或15:1不同的比率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敏核雄性不育 水稻 BT-型 等位基因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竹林的初级生产力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黄启民 杨迪蝶 +1 位作者 沈允钢 邱国雄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536-540,共5页
本文就毛竹中产林和丰产林的初级生产力作了阐述,结果表明,竹林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增加主要来自于新长成的竹株。新竹多,竹林初级生产力的增加就多;另一方面,1~3年生毛竹竹壁密度的增加,对毛竹林生物量的增加也有一定的影响。而地下竹鞭... 本文就毛竹中产林和丰产林的初级生产力作了阐述,结果表明,竹林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增加主要来自于新长成的竹株。新竹多,竹林初级生产力的增加就多;另一方面,1~3年生毛竹竹壁密度的增加,对毛竹林生物量的增加也有一定的影响。而地下竹鞭与竹根的生物量与竹林的立地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土壤集约管理、水肥条件好的竹林中,地下部分的生物量所占比例小,且随着管理水平降低,土壤条件变差,地下部分生物量所占比例就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林 生物量 初级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BA_A和GABA_C受体各亚单位基因在鲫鱼视网膜内的分布──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法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魏继业 张建华 杨雄里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95-101,共7页
应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技术,利用同位素[ ̄(35)S]-dATP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在鲫鱼视网膜观察了含GABAA受体α1、α3、α4、α6,β1-3,γ1-2及GABAC受体ρ1亚单位mRNA的神经元分布。在外核层,... 应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技术,利用同位素[ ̄(35)S]-dATP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在鲫鱼视网膜观察了含GABAA受体α1、α3、α4、α6,β1-3,γ1-2及GABAC受体ρ1亚单位mRNA的神经元分布。在外核层,所有测试的亚单位均无表达;而在内核层和神经节细胞层,除α4和γ2亚单位外,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在不同区域标记神经元的数量和标记强度各不相同,α1亚单位广泛分布在内核层的远端、中部及神经节细胞层,呈强阳性;α3亚单位相对稀少,主要分布在内核层近端和神经节细胞层,呈中等阳性;α4和α6亚单位几乎无阳性表达,仅α6亚单位在神经节细胞层呈弱阳性。β1和β2亚单位在内核层及神经节细胞层呈中等阳性;β3亚单位主要分布在内核层,在神经节细胞层标记细胞较少,呈弱阳性。γ1亚单位分布在整个内核层,在神经节细胞层有零星阳性表达。GABAC受体主要分布在内核层,ρ1亚单位主要分布在内核层的远端及中间部分,呈强阳性,而在神经节细胞层表达相对较弱。这种独特的表达型式与其功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 鲫鱼 鲤属 Γ氨基丁酸 受体 亚单位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芥抗黑腐病基因导入白菜的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巩振辉 王鸣 何玉科 《西北农业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59-64,共6页
以免疫白菜黑腐病的白芥品种和5个白菜品种为试村,通过子房和胚珠培养技术挽救了白菜×白芥属间杂种胚,得到一批白菜×白芥杂种植株。利用离体培养叶接种法对杂种幼苗黑腐病抗性进行鉴定。
关键词 白菜 白芥 属间杂交 杂种胚 黑腐病 抗病基因导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裸DNA法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曹蕾 郑仲承 +5 位作者 刘新垣 刘振国 赵迎春 陈生弟 蒋芝华 周长福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69-369,289,共2页
采用体内裸DNA基因治疗帕金森病(PD)取得显著疗效,将酪氨酸羟比酶(TH)基冈表达质粒与Lipofectin形成的复合物立体定位注射于PD模型鼠纹状体.显著改善了PD鼠的不对付旋转行为.
关键词 基因治疗 酷氨酸羟化酶 震颤性麻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语抗噪声通讯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唐志文 鲁毅钧 +4 位作者 黄锋 梁振幅 史秀凤 童娜 梁之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1-13,共3页
详细叙述了高频语抗噪声通讯系统工作原理和研制思想。实验结果证明 ,该语音系统具有较强的抗噪声功能。高频语声级 85、90、95dB(A) ,分别对应环境噪声 95、10 0、10 5dB(A) ,语音可懂度达 90 %以上 ;高频语声级 90dB(A) ,舰船主机噪声... 详细叙述了高频语抗噪声通讯系统工作原理和研制思想。实验结果证明 ,该语音系统具有较强的抗噪声功能。高频语声级 85、90、95dB(A) ,分别对应环境噪声 95、10 0、10 5dB(A) ,语音可懂度达 90 %以上 ;高频语声级 90dB(A) ,舰船主机噪声 10 5dB(A)的现场试验 ,结果也达到 90 %。实验显示 ,噪声环境下使用高频语通讯 ,佩戴耳塞的效果优于裸耳。该系统在语音信号、环境噪声比为_10至_15dB时语音可懂度达 90 %以上 ,突破了传统的语言传递遵循部位机理的信号环境噪声比必须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噪声 高频 耳塞 信号环境 语音信号 噪声环境 噪声比 显示 主机 通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