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9年上海市二级医院细菌耐药监测 被引量:1
1
作者 郑永贵 胡付品 +42 位作者 朱德妹 袁轶群 张婷 邓燕燕 王芳 王蓉 周焰 钱敏健 张莉 龚炜 朱学源 林勇 张慧 沈稳 祝君 唐群力 魏取好 孙杰 时建英 林勇 朱立岳 赵芳 王强 沈振华 刘兴晖 汪瑞忠 房华 范惠清 邓卫平 黄韵 金英 胡江 尹艳萍 张立 朱卿 戴俊华 吴蓉 侯彦强 刘军 孙晴 徐伟红 吴亚洲 尧龙凤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20,共10页
目的了解2019年上海市二级医院临床分离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对21所二级医院(包括6所三乙医院)临床分离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按上海市细菌真菌耐药监测网统一监测方案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2019年美国临床和实验... 目的了解2019年上海市二级医院临床分离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对21所二级医院(包括6所三乙医院)临床分离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按上海市细菌真菌耐药监测网统一监测方案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2019年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文件标准判断结果。结果收集2019年1-12月上述医院临床分离菌共4865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2409株,占25.5%,革兰阴性菌36241株,占74.5%。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其他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株(MRSA、MRSE和其他MRCNS)的平均检出率分别为49.6%、78.4%和79.9%。MRSA和MRCNS对大多数测试药物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株(MSSA和MSCNS)。葡萄球菌属中未见万古霉素耐药株。肠球菌属中粪肠球菌对多数受试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显著低于屎肠球菌,粪肠球菌对利奈唑胺耐药率0.4%,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为0.3%。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卡他莫拉菌检出率分别为2.5%(1235株)、0.4%(217株)和0.5%(238株),流感嗜血杆菌产β内酰胺酶率为51.3%。肺炎链球菌非脑脊液分离株中以成人分离株为多,占61.7%,成人中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PRSP)检出率为4.5%(6/132),儿童中未发现PRSP菌株。肠杆菌目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较敏感,多数菌属对美罗培南耐药率均低于4%,克雷伯菌属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3.6%和23.2%,沙雷菌属对两药耐药率分别为21.4%和16.0%。不动杆菌属细菌对上述两药的耐药率分别为52.1%和53.2%,铜绿假单胞菌对两药的耐药率分别为22.1%和20.5%。结论2019年上海市二级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显示:其菌种的分布和耐药性与三级医院大致相仿,临床常见细菌的耐药率和MRSA、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等耐药菌株的检出率较高,面临细菌耐药增加的严重威胁,应引起足够重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规范治疗是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市细菌真菌耐药监测网 二级医院 细菌耐药监测 药物敏感性试验 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 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 碳青霉烯类耐药革兰阴性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汉族优秀游泳运动员mtDNA高变区I序列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高炳宏 陈佩杰 杨震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96-702,共7页
目的:探讨上海地区汉族不同水平优秀游泳运动员mtDNA高变区I序列多态性分布特点。方法:分别以89名上海籍汉族优秀游泳运动员和71名上海籍普通人为研究对象,采用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的方法,应用DNASTAR 6.10版序列分析软件对不同人群... 目的:探讨上海地区汉族不同水平优秀游泳运动员mtDNA高变区I序列多态性分布特点。方法:分别以89名上海籍汉族优秀游泳运动员和71名上海籍普通人为研究对象,采用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的方法,应用DNASTAR 6.10版序列分析软件对不同人群的序列多态性进行分析,并与剑桥序列进行比对,确定多态位点、类型及频率。结果:(1)普通人mtDNA高变区I多态位点、碱基变异数及变异率高于运动员,但无明显差异(P>0.05);(2)普通人和不同等级运动员的多态位点和碱基变异数及变异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变化趋势为普通人>总体运动员>一级>健将;运动员和普通人独有位点在本群体中的频率分布都很低(低于5%);(3)游泳运动员和普通人mtDNA高变区I序列多态性主要表现为碱基转换、颠换、插入和缺失4种类型;(4)普通人碱基转换发生频率显著高于健将和一级运动员(P<0.05),颠换发生频率明显低于运动员(P<0.05)。结论:上海地区汉族优秀游泳运动员mtDNA高变区I序列的突变率明显低于上海汉族普通人,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人群特征;游泳运动员独有的多态位点数高于普通人,但在本群体中的频率分布均低于总体多态的5%;游泳运动员和普通人在碱基替换、插入和缺失类型与频率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同时与我国其它耐力性项目的优秀运动员也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汉族 优秀游泳运动员 mtDNA高变区Ⅰ 序列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1015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38
3
作者 刘定益 俞家顺 +6 位作者 王健 唐崎 周燕峰 李文敏 张金根 陈荣国 叶青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95-698,共4页
目的总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1015例输尿管结石的临床体会。方法 2004年11月~2013年12月采用输尿管硬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1015例,680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仅用输尿管硬镜钬激光碎石,在335例输尿管上段结石中,对前期186例碎石... 目的总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1015例输尿管结石的临床体会。方法 2004年11月~2013年12月采用输尿管硬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1015例,680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仅用输尿管硬镜钬激光碎石,在335例输尿管上段结石中,对前期186例碎石中漂入肾盂内结石或〉6 mm碎石同期用输尿管软镜碎石或分期ESWL,后期146例应用NTrap网蓝预防输尿管上段结石漂入肾盂,当有结石或〉6 mm碎石漂入肾盂时同期用输尿管软镜或分期ESWL碎石。结果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碎石成功率97.5%(663/680)。输尿管上段结石单纯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成功率60.2%(112/186);对漂入肾盂结石或碎石同期应用输尿管软镜碎石,碎石成功率88.2%(164/186);输尿管硬镜钬激光碎石前辅以NTrap网篮成功碎石率89.9%(134/149)。进镜失败6例,输尿管穿孔3例,假道7例,输尿管撕脱1例,尿脓毒血症2例,肾周血肿1例。756例(输尿管上段结石255例,下段结石501例)随访6~12个月,临床症状均消失,B超复查190例,肾盂、肾盏扩张消失176例,明显好转14例,无结石复发,其中24例漂入肾盂≤6 mm碎石,经药物治疗排出碎石5例,19例无变化。结论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安全、有效,对输尿管上段结石辅以NTrap网篮或输尿管软镜有助于提高成功碎石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镜 钬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硬镜联合软镜钬激光治疗肾盂2-3cm结石42例报告 被引量:13
4
作者 刘定益 俞家顺 +4 位作者 王健 唐崎 周燕峰 张金根 陈荣国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27-829,共3页
目的探讨输尿管硬镜辅以软镜钬激光碎石治疗2-3 cm肾盂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0年6月-2014年6月,采用经尿道输尿管硬镜钬激光碎石或同期辅以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治疗2-3 cm肾盂结石42例,对〉6 mm残石给予分期ESWL、再次输尿管软... 目的探讨输尿管硬镜辅以软镜钬激光碎石治疗2-3 cm肾盂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0年6月-2014年6月,采用经尿道输尿管硬镜钬激光碎石或同期辅以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治疗2-3 cm肾盂结石42例,对〉6 mm残石给予分期ESWL、再次输尿管软镜或输尿管硬镜联合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治疗。结果输尿管硬镜钬激光成功碎石9例,辅以输尿管软镜钬激光成功碎石19例,术后1次ESWL、2次ESWL、输尿管软镜碎石、输尿管镜联合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成功碎石分别为6例、2例、2例和1例,本组总碎石成功率为92.9%(39/42)。2例≤6 mm残石给予药物治疗,1例进镜失败改为开放手术治愈。术后均有不同程度肉眼血尿,体温〉38℃7例,无输尿管穿孔、大出血、脓肾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输尿管硬镜钬激光碎石或辅以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治疗2-3 cm肾盂结石安全、有效。术后联合ESWL可以获得较理想的碎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 输尿管镜 钬激光 碎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导航辅助早期微侵袭治疗高血压性壳核出血 被引量:13
5
作者 梁玉敏 赵明珠 +2 位作者 刘卫东 赵鸿 江基尧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70-773,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辅助下早期微创治疗高血压性壳核出血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对20例诊断为高血压性壳核出血患者,神经导航辅助下行经单孔穿刺血肿,吸除大部分血肿后,留置引流;并与同期18例常规开颅手术进行比较。结果导航治疗组平均住院...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辅助下早期微创治疗高血压性壳核出血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对20例诊断为高血压性壳核出血患者,神经导航辅助下行经单孔穿刺血肿,吸除大部分血肿后,留置引流;并与同期18例常规开颅手术进行比较。结果导航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4±6)d,出院时基本痊愈7例,显著进步8例,进步3例,无变化1例,死亡1例;常规开颅组平均住院时间为(38±31)d,出院时基本痊愈1例,显著进步2例,进步7例,无变化1例,死亡7例。结论神经导航辅助下早期微创治疗高血压性壳核出血,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壳核出血 神经导航 微创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舒吉联合丙泊酚在冠心病患者全麻围拔管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陈慈斅 庄心良 +2 位作者 王兴德 谢春荣 丘嫣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245-247,共3页
目的 研究异舒吉联合丙泊酚预防冠心病患者全麻围拔管期的心血管反应。方法 45例ASAⅡ~Ⅲ级择期行非心脏手术患者 ,分为冠心病组 (A组 ,n =15 )和非冠心病组 (B组和C组 ,各 15例 )。三组患者全麻诱导相同 ,术中吸入异氟醚 0 9~ 1 3... 目的 研究异舒吉联合丙泊酚预防冠心病患者全麻围拔管期的心血管反应。方法 45例ASAⅡ~Ⅲ级择期行非心脏手术患者 ,分为冠心病组 (A组 ,n =15 )和非冠心病组 (B组和C组 ,各 15例 )。三组患者全麻诱导相同 ,术中吸入异氟醚 0 9~ 1 3MAC ,间断静注维库溴铵维持循环稳定。术毕前 2 0分钟停吸异氟醚。 5分钟后A组静注丙泊酚 2 0mg ,然后用微量泵以 17~ 33μg·kg- 1 ·min- 1 维持到术毕前 5分钟 ,同时静滴异舒吉 30~ 10 0 μg/min ,于拔管后停用。B组单用丙泊酚 ,方法及剂量同A组。C组不做任何处理。结果 A组拔管前后心血管反应较轻 ,SBP、DBP、MAP、HR、RPP与诱导前相比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B组和C组上述参数显著增高 (P <0 0 5和P<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舒吉 丙泊酚 心血管反应 麻醉方法 冠心病 全麻围拔管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循环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5
7
作者 王宇卉 张文波 +3 位作者 郑赟赟 严芳 张旭花 叶刚 《中国卒中杂志》 2009年第12期989-993,共5页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治疗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惠侧脑循环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急性单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78例,随机分为尤瑞克林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抗血小板药物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另加用尤瑞克林治疗,疗...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治疗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惠侧脑循环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急性单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78例,随机分为尤瑞克林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抗血小板药物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另加用尤瑞克林治疗,疗程14d。在治疗前、后分别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估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检测两组患者的脑循环动力学指标(cerebralvasculardynamics indexes,CVDI),比较两组之间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及脑循环动力学变化。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经尤瑞克林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临床总有效率均显著改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惠侧颈动脉最小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最小血流量及平均血流量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P<0.01),外周阻力均有所下降(P<0.01);治疗组治疗后最小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最小血流量及平均血流量的增加及外周阻力的下降均较对照组更明显(P<0.01)。治疗组治疗后的血管特性阻抗显著降低(P<0.01)。结论尤瑞克林能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循环动力学指标,降低脑血管的阻力,增加脑动脉的供血量,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循环动力学指标 急性脑梗死患者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NIHSS评分 平均血流速度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 平均血流量 颈内动脉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21例报告 被引量:10
8
作者 包炎毅 阎波 +1 位作者 朱雯怡 侯坤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5期399-400,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右侧结肠癌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应用腹腔镜技术,按开腹手术的原则行右半结肠切除术21例,所有肠系膜分离、肠系膜血管的处理和淋巴结清扫均在腹腔镜下完成,肠段的切除和吻合通过腹部小切口在体外...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右侧结肠癌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应用腹腔镜技术,按开腹手术的原则行右半结肠切除术21例,所有肠系膜分离、肠系膜血管的处理和淋巴结清扫均在腹腔镜下完成,肠段的切除和吻合通过腹部小切口在体外完成。结果21例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36~248min,平均153.6min。结肠癌切除标本上下切缘长度分别(10.8±3.6)cm和(10.2±3.5)cm,清扫淋巴结数目(9.7±4.9)枚。1例术后切口感染,3个月后再次清创愈合。17例术后随访3~36个月,平均19个月。2例分别于术后8、20个月发生肝转移。无切口和穿刺口种植转移发生。结论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按肿瘤根治原则可以达到开腹手术同样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右半结肠切除术 结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氨西林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16
9
作者 张婴元 王明贵 +3 位作者 戍顺水 刘珂 张功芬 吴培澄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451-455,共5页
以国产舒氨西林治疗103例呼吸、尿路、胆道感染和腹腔炎,评价该药的疗效和安全性。总有效率为94.2%,细菌清除率93.2%。不良反应轻微,呈一过性,发生率为5.8%,主要有恶心、皮疹和SGPT轻度异常。同时进行了随机... 以国产舒氨西林治疗103例呼吸、尿路、胆道感染和腹腔炎,评价该药的疗效和安全性。总有效率为94.2%,细菌清除率93.2%。不良反应轻微,呈一过性,发生率为5.8%,主要有恶心、皮疹和SGPT轻度异常。同时进行了随机对照观察,56例呼吸和尿路感染患者接受舒氨西林,54例接受优立新,对照观察结果两组的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巴坦 氨苄西林 舒氨西林 优立新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卒中昏迷患者高血糖实时胰岛素滴定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中良 刘卫东 +3 位作者 丁勇 刘向阳 张宇一 牛惠燕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113-118,共6页
目的探讨实时胰岛素滴定模式对卒中昏迷患者并发高血糖的调控作用。方法将入院后12h内连续2次以上随机血糖〉10.0mmol/L的卒中昏迷患者110例,随机纳入对照组(35例)、治疗Ⅰ组(每1小时滴定组,37例)和治疗Ⅱ组(每2小时滴定组,3... 目的探讨实时胰岛素滴定模式对卒中昏迷患者并发高血糖的调控作用。方法将入院后12h内连续2次以上随机血糖〉10.0mmol/L的卒中昏迷患者110例,随机纳入对照组(35例)、治疗Ⅰ组(每1小时滴定组,37例)和治疗Ⅱ组(每2小时滴定组,38例)。对照组采用预混胰岛素,即优泌林70/30,皮下注射,治疗Ⅰ组和治疗Ⅱ组以诺和灵R加入等渗盐水中以微量泵静脉推注,按所检测的血糖值确定胰岛素用量。记录各时点的血糖值,并分析各组院内感染发生率及滴定治疗对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结果治疗组(Ⅰ和Ⅱ组)平均血糖值低于对照组,分别为(8.9±2.5)mmol/L和(12.7±3.1)mmol/L,P=0.000;血糖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8.7%和17.5%,P=0.000;而低血糖(〈3.9mmol/L)的发生率均为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9。与治疗Ⅱ组相比,治疗Ⅰ组平均血糖值低于治疗Ⅱ组,分别为(7.9±1.7)mmoL/L和(9.3±2.7)mmol/L,P=0.000;血糖达标率高于治疗Ⅱ组,分别为65.5%和42.6%,P=0.000;低血糖率低于治疗Ⅱ组,分别为1.1%和2.2%,P=0.003。治疗组的院内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0.7%和25.7%,χ^2=4.135,P=0.042),而治疗Ⅰ组与Ⅱ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8.1%和13.2%,χ^2=0.113,P〉0.05)。神经功能预后治疗组好于对照组,对照组mRS评分高于治疗Ⅰ、Ⅱ组,F=4.377,P=0.015,说明治疗Ⅰ、Ⅱ组患者神经功能预后均好于对照组。结论实时胰岛素滴定模式可及时、有效、持续地对卒中昏迷患者并发的高血糖进行调控,高频度的血糖监测和调控,是进行血糖控制的有效手段。实时胰岛素滴定模式也有利于降低院内感染率,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血糖 胰岛素 滴定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在微创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11
作者 蒋晓侠 林治 +4 位作者 谭黎杰 冯明祥 汪灏 梁明强 王群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9期825-828,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游离术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根治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2010年12月151例微创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均在胸腔镜下完成食管的游离,腹部手术早期采用开腹(57例),后期采用腹腔镜手术(9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游离术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根治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2010年12月151例微创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均在胸腔镜下完成食管的游离,腹部手术早期采用开腹(57例),后期采用腹腔镜手术(94例)。制作管状胃后在颈部行食管胃吻合术。结果 2组在年龄、性别、术前辅助治疗、术后病理分期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ICU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腹部淋巴结切除数量、腹部淋巴结阳性率、围手术期死亡、吻合口漏、管状胃坏死、胃排空延迟、腹部切口感染率以及肺部感染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腹部手术时间更短[(54.3±21.0)min vs.(72.8±18.6)min,t=-5.489,P=0.000],腹部手术中出血量更少[(50.5±33.0)ml vs.(81.8±40.8)ml,t=-5.155,P=0.000]。结论腹腔镜技术已在当前食管癌手术的应用中初步显示出一定的优点和价值,不过仍然需要大样本的前瞻性的临床研究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腹腔镜 微创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氨曲南治疗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光辉 张婴元 +7 位作者 刘珂 花天放 郑丽叶 黄华瑞 陈楠 陈晖 吴菊芳 汪复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4-26,66,共4页
以国产氨曲南注射剂治疗革兰氏阴性杆菌所致呼吸道、泌尿道、腹腔、皮肤软组织感染和败血症等患者共71例,评价该药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以氨曲南进口品为对照药,在64例呼吸道和尿路感染中进行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显示国产氨曲南治疗... 以国产氨曲南注射剂治疗革兰氏阴性杆菌所致呼吸道、泌尿道、腹腔、皮肤软组织感染和败血症等患者共71例,评价该药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以氨曲南进口品为对照药,在64例呼吸道和尿路感染中进行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显示国产氨曲南治疗各类感染的总有效率为88.7%,细菌清除率为8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随机对照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细菌清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仿,两组差异无显著性。MIC测定结果显示氨曲南对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等肠杆菌科细菌具高度抗菌活性,与第三代头孢菌素、阿米卡星和环丙沙星相仿,对大肠杆菌的活性明显高于环丙沙星。本研究结果显示国产氨曲南治疗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见而轻微,其疗效和安全性与进口品相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曲南 革兰氏阴性杆菌 感染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米勒管激素用于年轻乳腺癌患者卵巢功能抑制个体化治疗的评价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华萍 郭祯 +3 位作者 殷志强 邓克红 张保华 徐文怡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83-988,共6页
背景与目的:年轻乳腺癌患者应用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戈舍瑞林治疗没有个体化用药方案,并缺乏临床可用的指导依据。该研究皆在探讨抗米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在年轻乳腺癌患者卵巢功能抑制个体化治疗的评价... 背景与目的:年轻乳腺癌患者应用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戈舍瑞林治疗没有个体化用药方案,并缺乏临床可用的指导依据。该研究皆在探讨抗米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在年轻乳腺癌患者卵巢功能抑制个体化治疗的评价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因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阳性的乳腺癌41例患者,术前随机分为戈舍瑞林6个疗程+化疗组(简称戈舍瑞林组)20例,化疗组21例,30例同年龄组健康妇女为正常对照组,随访(17.4±6.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后的停经时间与复潮时间,于术前1个月、戈舍瑞林组或化疗组术后月经复潮后3、6个月检测AMH、促卵泡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和E_2水平。正常对照组在相应时间段内检测AMH、FSH和E_2水平。结果:3组患者的术前临床资料及术前FSH、E_2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术前AMH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戈舍瑞林组较化疗组停经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戈舍瑞林组较化疗组复潮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与正常对照组及术前比较,戈舍瑞林组及化疗组FSH、E_2水平在5个测定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戈舍瑞林组及化疗组在5个测定时间的AMH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两组在复潮后3、6个月AMH水平逐渐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化疗组相比,戈舍瑞林组的AMH水平下降明显,戈舍瑞林组的AMH水平在复潮6个月后比化疗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轻乳腺患者在卵巢功能抑制治疗+化疗过程中,AMH较其他评价卵巢储备的指标明显下降,在其他指标恢复术前水平后仍提示卵巢受损,提示AMH可以作为评价年轻乳腺癌患者卵巢功能的指标,亦有可能成为戈舍瑞林个体化治疗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米勒管激素 戈舍瑞林 年轻乳腺癌患者 卵巢功能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脑前动脉A1段发育不良与前交通动脉瘤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鲁海涛 邓波 +3 位作者 刘卫东 顾文权 孟令平 李明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40-1244,共5页
目的探讨大脑前脑动脉A1段先天性发育不良对前交通动脉(ACoA)动脉瘤形成和破裂风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接受脑血管造影的253例ACoA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用于分析患者年龄、性别... 目的探讨大脑前脑动脉A1段先天性发育不良对前交通动脉(ACoA)动脉瘤形成和破裂风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接受脑血管造影的253例ACoA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用于分析患者年龄、性别、A1段发育不良和动脉瘤大小等风险因素,预测ACoA动脉瘤破裂可能相关因素。结果253例患者共确诊253枚ACoA动脉瘤,其中218枚(86.2%)动脉瘤破裂,35枚(13.8%)未破裂。69.6%(176/253)动脉瘤最大径<5 mm,其中146枚(83.0%)破裂。所有患者中141例(55.7%)表现出A1段发育不良,其中右侧106例(41.9%),左侧仅35例(13.8%)。单因素分析显示破裂与未破裂动脉瘤患者A1段发育不良患病率比较,A1段发育不良与患者年龄和动脉瘤大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动脉瘤大小(OR=3.483,95%CI=1.233~9.837,P=0.018)和患者年龄(<65岁)(OR=0.150,95%CI=0.068~0.330,P<0.001)是ACoA动脉瘤破裂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ACoA动脉瘤破裂风险较高,且通常在形态较小(<5 mm)时也易破裂。大脑前动脉A1段发育不良可能是ACoA动脉瘤形成的潜在危险因素,但它与动脉瘤大小和破裂风险无关。ACoA动脉瘤破裂的最强独立危险因素是年龄(<65岁)和动脉瘤大小两个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通动脉 颅内动脉瘤 发育不良 风险因素 破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组织在炎症状态下对不同基台材料反应的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敏 杨惠 +2 位作者 王贻宁 夏海斌 邹海啸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13-1116,共4页
目的:比较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对不同基台材料的组织学反应。方法:构建钛和氧化锆愈合基台修复的犬动物模型,并构建种植体周围黏膜炎模型,采集临床牙周指标: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和探诊深度,并对种植体周围的软组织进行采样,对其中的炎性细... 目的:比较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对不同基台材料的组织学反应。方法:构建钛和氧化锆愈合基台修复的犬动物模型,并构建种植体周围黏膜炎模型,采集临床牙周指标: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和探诊深度,并对种植体周围的软组织进行采样,对其中的炎性细胞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和分析。结果:钛和氧化锆愈合基台周围的牙周指标相似,愈合基台周围软组织中的炎性细胞主要位于基底层、靠近愈合基台的软组织和附近的小血管,两种愈合基台周围在炎性状态下的炎性细胞浸润相似。结论:种植体周围的软组织在炎症状态下对钛和氧化锆基台的组织学反应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 基台 炎性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多发性实性-假乳头状肿瘤2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16
作者 戚向群 杜尊国 +2 位作者 王虹 殷波 唐峰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33-336,共4页
目的报道2例临床上极罕见的胰腺多发性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olid-pseudopapillary neoplasm,SPN),并复习文献探讨多发性SPN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方法分析2例多发性SPN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以及免疫组化特点,回顾文献中报道的2例多发性S... 目的报道2例临床上极罕见的胰腺多发性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olid-pseudopapillary neoplasm,SPN),并复习文献探讨多发性SPN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方法分析2例多发性SPN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以及免疫组化特点,回顾文献中报道的2例多发性SPN,并与单发性SPN进行对比。结果 4例多发性患者中女性3例、男性1例,症状体征无特异性,肿块大小不一,边界清,易囊变,肿块之间彼此完全分隔开。镜下示形态一致的肿瘤细胞围绕纤细的小血管形成特征性的假乳头状结构。肿瘤细胞表达波形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突触素、孕酮受体、CD10及β-连环蛋白的异常核表达。患者肿瘤完全手术切除后,均长期生存。结论胰腺多发性SPN较罕见,其临床及病理学特点与单发性SPN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 实性-假乳头状瘤 胰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糖尿病患者阿司匹林一、二级预防使用现况调查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徐绮 施榕 +13 位作者 杜兆辉 张林影 朱文奎 唐晓春 杨黎娟 薛伟斌 曹奕 乔慧华 涂东雁 赵辉 薛锦花 薛峰 王铭浩 刘连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1623-1626,1631,共5页
背景糖尿病有着定期监测、实时随访、地域便利等社区管控的优势,社区规范管理现况有待进一步明确。目的了解并分析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阿司匹林一、二级预防使用现况。方法按照分层随机抽样原则,选取2017年12月上海市沪东社区卫生服务中... 背景糖尿病有着定期监测、实时随访、地域便利等社区管控的优势,社区规范管理现况有待进一步明确。目的了解并分析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阿司匹林一、二级预防使用现况。方法按照分层随机抽样原则,选取2017年12月上海市沪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设5个全科团队管控的2型糖尿病患者490例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由问卷(基本信息、既往史、家族史、吸烟史、阿司匹林服用情况)、体检(体质量、血压)、实验室数据(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组成。依据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心血管疾病风险进行评定,了解阿司匹林一、二级预防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使用现况,同时调查有预防指征而未用药的原因,以及预测高龄糖尿病患者阿司匹林预防使用的出血风险。结果最终纳入465例,其中男225例(48.4%),女240例(51.6%)。有阿司匹林一级预防指征者219例(47.1%),有阿司匹林二级预防指征者208例(44.7%),无阿司匹林预防指征者38例(8.2%)。有一级预防指征的糖尿病患者阿司匹林使用率为19.6%(43/219),有二级预防指征的糖尿病患者阿司匹林使用率为49.5%(103/208)。有阿司匹林预防指征但未用药原因中不知晓或医生未提及占比最大,为62.3%(175/281)。≥80岁年龄段的糖尿病患者使用阿司匹林预防者占50.0%(15/30),对其行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CRUSADE)出血风险预测发现,出血风险高危者占26.7%(4/15),极高危者占13.3%(2/15)。结论社区糖尿病患者阿司匹林预防的使用率不足,特别是一级预防。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控的糖尿病患者,行阿司匹林脑心血管疾病一、二级预防,需要全科医生个体化评估其风险、获益,并进行动态规律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阿司匹林 社区卫生服务 一级预防 二级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脓肿6例报告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定益 夏维木 +4 位作者 王健 唐崎 周燕峰 俞家顺 李文敏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8期622-625,共4页
目的:通过总结6例前列腺脓肿的诊断和手术治疗体会,以提高前列腺脓肿的诊治水平。方法:2014年5月~2019年10月间6例前列腺脓肿根据临床表现、直肠指诊、B超和CT检查结果而确诊,在抗生素治疗1 d后对5例经尿道前列腺脓肿切开引流,1例在B超... 目的:通过总结6例前列腺脓肿的诊断和手术治疗体会,以提高前列腺脓肿的诊治水平。方法:2014年5月~2019年10月间6例前列腺脓肿根据临床表现、直肠指诊、B超和CT检查结果而确诊,在抗生素治疗1 d后对5例经尿道前列腺脓肿切开引流,1例在B超引导下经会阴穿刺引流。结果:6例引流术后症状很快消失,康复顺利,无复发。结论:临床表现、直肠指诊、超声和CT结果有利于前列腺脓肿的诊断,经尿道前列腺脓肿切开和穿刺引流均是前列腺脓肿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脓肿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的肺结节诊断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在房 孙金 +1 位作者 高楠 雷撼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94-1904,共11页
为解决肺结节诊断难度大的问题,提出基于数字孪生的肺结节诊断技术思路。采用智能算法、模型融合、虚实交互等关键技术建立了肺结节诊断的数字孪生框架。通过重建算法构建了肺三维虚拟模型,建立了肺结节诊断系统的虚拟实体;利用深度学... 为解决肺结节诊断难度大的问题,提出基于数字孪生的肺结节诊断技术思路。采用智能算法、模型融合、虚实交互等关键技术建立了肺结节诊断的数字孪生框架。通过重建算法构建了肺三维虚拟模型,建立了肺结节诊断系统的虚拟实体;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对数据进行迭代分析生成肺结节检测模型,与三维虚拟模型结合提升交互性,实现了对肺结节的智能检测;通过随访更新患者数据构建肺结节的动态预测模型,完成了肺结节分析与诊断,满足了可视化监控、健康管理等需求。以实际案例进行了肺结节的检测与诊断,验证了所建系统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肺结节诊断 三维虚拟模型 智能检测 动态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频指数在颅脑肿瘤手术麻醉诱导中的变化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谊生 陈慈学 张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88-189,共2页
双频指数(bispectralindexBIS)是监测麻醉期间镇静程度较为准确的一种参数。本文用以观察常规麻醉条件下,颅脑肿瘤手术和非颅脑肿瘤手术麻醉诱导插管过程中BIS的变化,探讨BIS在神经外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双频指数(bispectralindexBIS)是监测麻醉期间镇静程度较为准确的一种参数。本文用以观察常规麻醉条件下,颅脑肿瘤手术和非颅脑肿瘤手术麻醉诱导插管过程中BIS的变化,探讨BIS在神经外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以及BIS与心血管反应相关性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肿瘤 外科手术 麻醉 双频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