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0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飞行器意外点火工况下贮运装置解锁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郝予琛 张保刚 +3 位作者 李昱霖 阎金贞 张学成 张兴勇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4,共5页
发射筒解锁装置特性关系到飞行器发射系统工作甚至影响飞行任务的成败。为研究意外点火工况下贮运装置解锁特性,以发射筒典型杠杆式锁紧机构的纵向锁为研究对象,采用非线性显式数值试验方法建立纵向锁断裂模型,结合验证试验分析纵向锁... 发射筒解锁装置特性关系到飞行器发射系统工作甚至影响飞行任务的成败。为研究意外点火工况下贮运装置解锁特性,以发射筒典型杠杆式锁紧机构的纵向锁为研究对象,采用非线性显式数值试验方法建立纵向锁断裂模型,结合验证试验分析纵向锁解锁特性。研究表明:在发动机实际产生的轴向推力作用下,插销尾部螺纹发生破坏失效,并向外挤出插座减少接触,通过纵向锁断裂破坏实现解锁;基于数值试验推导了纵向锁临界作用力为27 kN,在实际工况下安全裕度为11%,结合模拟弹加载试验得到了纵向锁实际拉断工况,验证了数值试验的可靠性。研究结果可为贮运装置意外事故安全性分析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贮运装置 锁紧机构 纵向锁 意外工况 解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变邻域搜索的火控雷达组网资源调度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汪达旺 陆志沣 伍国华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6-507,共12页
在海上舰艇编队防空作战中,传统火控雷达由于实行单目标对单雷达跟踪策略,难以满足复杂的现代作战需求。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变邻域搜索(adaptive variable neighborhood search, AVNS)的火控雷达组网资源调度方法。以海上舰... 在海上舰艇编队防空作战中,传统火控雷达由于实行单目标对单雷达跟踪策略,难以满足复杂的现代作战需求。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变邻域搜索(adaptive variable neighborhood search, AVNS)的火控雷达组网资源调度方法。以海上舰艇编队火控雷达资源为基础,考虑雷达剩余通道数、雷达探测范围和预测航迹跟踪覆盖率约束,构建以资源目标距离、有效航迹覆盖率和目标威胁度为目标函数的资源调度模型,设计基于AVNS的组网策略算法。在设置的两种海上舰艇编队模拟队形场景中,与传统规则算法和变邻域搜索(variable neighborhood search, VNS)算法对比,验证所提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防空 资源调度 自适应变邻域搜索 雷达组网 火控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制导导弹抗诱饵干扰策略研究
3
作者 陈永鹏 祝雯生 +3 位作者 周遵宁 袁大钟 李聪 吕瑞恒 《红外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63-670,共8页
提升红外制导导弹的抗诱饵干扰能力是保证其作战效能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首先介绍了红外导引头对诱饵的响应原理和过程;然后,阐述了红外制导导弹与诱饵的对抗与反对抗历程,据此提炼出了红外制导导弹抗诱饵干扰的技术途径;最后,分析总... 提升红外制导导弹的抗诱饵干扰能力是保证其作战效能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首先介绍了红外导引头对诱饵的响应原理和过程;然后,阐述了红外制导导弹与诱饵的对抗与反对抗历程,据此提炼出了红外制导导弹抗诱饵干扰的技术途径;最后,分析总结了红外制导导弹的典型抗诱饵干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战效能 红外制导 诱饵 对抗与反对抗 抗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粉末颗粒阻尼复合舵面结构拓扑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4
作者 李海东 史晓鸣 张横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9-261,共13页
舵面结构的力学特性对飞行器的飞行性能具有重要影响,而结构几何构型决定舵面的力学性能。提出一种金属粉末颗粒阻尼复合舵面结构拓扑优化设计方法,通过优化舵面结构的加强筋实现承载,并通过优化粉末颗粒阻尼器位置实现舵面结构的减振... 舵面结构的力学特性对飞行器的飞行性能具有重要影响,而结构几何构型决定舵面的力学性能。提出一种金属粉末颗粒阻尼复合舵面结构拓扑优化设计方法,通过优化舵面结构的加强筋实现承载,并通过优化粉末颗粒阻尼器位置实现舵面结构的减振设计。采用自适应成长法对舵面结构内部加强筋分布进行拓扑优化,运用均匀化法计算粉末颗粒阻尼器等效性能,并基于等效参数对粉末颗粒阻尼器在舵面结构内部的位置分布进行优化,实现具有承载和抑振功能结构的协同设计目标。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原型舵面结构,优化设计的金属粉末颗粒阻尼复合舵面结构其静力学性能提升10.35%,1阶固有频率提高22.10%,1阶固有频率处的幅频响应下降22.88%,马赫数为4、5、6时,颤振速度提高10%以上。所提设计方法为轻质高刚且具有抑振功能的结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优化 加强筋分布设计 粉末颗粒阻尼器 舵面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色列“铁穹”防空系统性能研究与作战分析
5
作者 赵佳钏 姚张奕 +2 位作者 陈国良 李博雅 金天燚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26,共8页
对以色列“铁穹”防空导弹系统的发展情况进行梳理,在简要介绍“铁穹”系统的组成、功能特点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塔米尔”(Tamir)导弹的总体方案、气动特性、探测制导及战斗部设计方案。并对“铁穹”系统部署以来的作战应用情况进行整... 对以色列“铁穹”防空导弹系统的发展情况进行梳理,在简要介绍“铁穹”系统的组成、功能特点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塔米尔”(Tamir)导弹的总体方案、气动特性、探测制导及战斗部设计方案。并对“铁穹”系统部署以来的作战应用情况进行整理,通过对“铁穹”系统效能展开分析,对单营套“铁穹”系统面对火箭弹饱和攻击的拦截能力进行分析。最后结合“铁穹”系统的发展路径对国外近程防空导弹系统的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穹”系统 “塔米尔”导弹 导弹总体设计 抗饱和攻击 系统性能 作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规避区与视线角约束的多弹协同三维制导律研究
6
作者 马泽远 张紫琪 +2 位作者 施振兴 宋天威 谢子欣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68,共7页
针对多弹协同打击敌方空中目标问题,推导了基于滑模控制理论与人工视场法的多弹多约束三维协同制导方法。首先,根据弹目相对运动关系,在视线坐标系下建立了三维弹目相对运动非线性模型。然后,以多弹剩余飞行时间为协调变量,基于有限时... 针对多弹协同打击敌方空中目标问题,推导了基于滑模控制理论与人工视场法的多弹多约束三维协同制导方法。首先,根据弹目相对运动关系,在视线坐标系下建立了三维弹目相对运动非线性模型。然后,以多弹剩余飞行时间为协调变量,基于有限时间一致性理论设计了多弹视线方向制导律,实现了多弹对目标的协同打击。在此基础上,通过滑模控制理论设计了多弹视线法向制导律,使多弹能够以既定视线角命中敌方目标,并根据滑模面收敛特性,自适应更新滑模参数,降低了滑模参数选取复杂度。此外,考虑目标机动信息难以获取问题,设计了扩张状态观测器实现对目标加速度信息的高效预估。最后,结合人工势场法思想,设计了多弹规避控制指令,实现多弹飞行过程中对规避区等约束的有效规避,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制导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协同 滑模控制 视线角约束 扩张状态观测器 人工势场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改进帝王蝶优化算法的目标分配技术研究
7
作者 马泽远 施臣钢 +2 位作者 张紫琪 张莹 谢子欣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0-538,共9页
针对多弹协同打击多个空中目标的目标分配问题,首先利用角度、导引头探测距离、速度、弹目距离与高度等优势构建了弹目优势函数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层次分析法与弹目优势函数模型建立多弹目标分配模型。然后考虑目标分配问题组合的复杂... 针对多弹协同打击多个空中目标的目标分配问题,首先利用角度、导引头探测距离、速度、弹目距离与高度等优势构建了弹目优势函数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层次分析法与弹目优势函数模型建立多弹目标分配模型。然后考虑目标分配问题组合的复杂性,在传统的帝王蝶优化算法(monarch butterfly optimization,MBO)中引入贪婪算子与参数自适应更新原则,进而提出自适应改进帝王蝶优化算法(monarch butterfly optimization adaptive parameter improved algorithm,MBO-API),实现对目标分配问题的高效求解,并通过仿真试验与传统帝王蝶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算法具有更优的全局寻优能力,能够有效提升目标分配方案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分配 帝王蝶算法 参数自适应 层次分析法 优势函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车载导弹行进间发射安全性与发射精度研究
8
作者 王艺伟 陆凡 李佳圣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91-297,共7页
为研究车载防空导弹行进间连续发射的安全性与发射精度,考虑车架柔性建立三轴轻型高机动发射车的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并构建不同标准等级路面模型,以此开展发射车发射动力学分析。经与实车跑车试验结果比对,验证了动力学模型正确性,通... 为研究车载防空导弹行进间连续发射的安全性与发射精度,考虑车架柔性建立三轴轻型高机动发射车的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并构建不同标准等级路面模型,以此开展发射车发射动力学分析。经与实车跑车试验结果比对,验证了动力学模型正确性,通过对多路面不同车速的行进间发射动力学仿真,获得车体振动与导弹出筒姿态数据。研究结果表明:行进间发射时车速应根据路况等级采取相应限制,用以提高车体行驶稳定性及降低载弹振动响应;路面不平所导致的初始扰动变化具有随机性,但大部分工况下导弹出筒仍具有低头趋势,在导弹偏航基础上发射筒体结构对导弹具有一定纠偏作用;在车路因素及多速度的耦合作用下,风载荷对导弹出筒姿态的影响较小可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射动力学 行进间发射 导弹出筒姿态 路面不平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构集群秩亏约束级联协同导航系统研究
9
作者 王璞 刘伟鹏 +2 位作者 周小川 秦峰 李云龙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9-45,共7页
在强时变、高动态的战场环境下,卫星导航系统处于拒止态,不同来源、搭载不同导航传感器的异构导弹飞行集群编队导航系统的精度会受到严重影响,导致飞行距离受限。针对这一挑战,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异构弹群协同导航系统,该系统仅依赖弹间... 在强时变、高动态的战场环境下,卫星导航系统处于拒止态,不同来源、搭载不同导航传感器的异构导弹飞行集群编队导航系统的精度会受到严重影响,导致飞行距离受限。针对这一挑战,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异构弹群协同导航系统,该系统仅依赖弹间数据链测距信息,并采用秩亏约束级联滤波技术,实现对异构弹群内各节点的导航误差实时校正。数字仿真验证和无人机挂飞结果均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异构集群组网导弹在复杂战场环境下的导航精度与适应能力,对未来新体制编队集群作战武器的导航系统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弹群 协同导航系统 秩亏约束 级联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载荷下飞行器贮运一体化装置锁紧特性研究
10
作者 郝予琛 张保刚 +3 位作者 李昱霖 阎金贞 张学成 张兴勇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6-370,共5页
贮运一体化装置锁紧机构是飞行器精确作战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研究冲击载荷工况下飞行器贮运一体化装置锁紧特性研究,以关键设备杠杆式锁紧机构为研究对象,采用中级承载能力的冲击试验机进行全尺寸冲击试验,全面分析验证... 贮运一体化装置锁紧机构是飞行器精确作战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研究冲击载荷工况下飞行器贮运一体化装置锁紧特性研究,以关键设备杠杆式锁紧机构为研究对象,采用中级承载能力的冲击试验机进行全尺寸冲击试验,全面分析验证锁紧特性。结果表明:在冲击载荷作用下,锁紧机构外挡块发生剪断破坏,剪断面积为39.77 mm2,锁紧失效造成飞行器与贮运一体化设备发生相对运动并互相碰撞;基于试验结果结合数值模拟方法判断外档块与飞行器接触部位结构强度不足是造成锁紧失效的主要原因;开展结构优化设计,并再次进行冲击试验,此时锁紧机构正常工作,飞行器可靠固定未发生碰撞。研究结果可为贮运一体化装置锁紧特性验证及后续数值计算研究提供重要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飞行器 贮运一体化装置 锁紧机构 冲击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发射模式下发射车动力学建模与响应特性研究
11
作者 周迪 周元春 +2 位作者 王惠娟 马张健 蒋圣鹏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1-107,共7页
为准确模拟冷发射模式下发射装置内部复杂的载荷传递关系,基于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方法分析车载发射系统在发射载荷下的动态响应,校验结构强度。在采用刚体和模态柔性体的基础上引入有限元柔性体,构建了某型发射车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模... 为准确模拟冷发射模式下发射装置内部复杂的载荷传递关系,基于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方法分析车载发射系统在发射载荷下的动态响应,校验结构强度。在采用刚体和模态柔性体的基础上引入有限元柔性体,构建了某型发射车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模型。结合实车冷发射试验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发射角度对发射装置振动响应与应力状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发射角度接近90°有助于减小发射装置内的载荷传递、降低发射筒附近结构的应力幅值。该研究所采用的建模与分析方法可为发射装置的改进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发射 发射车 刚柔耦合动力学 仿真 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的火壤建模与上升器发射动力学研究
12
作者 王惠娟 周迪 +3 位作者 张胜 周典 唐晓峰 刘广 《深空探测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1-270,共10页
火星表面发射起飞是实现火星采样返回任务的关键环节之一。为准确评估火星上升器(Mars Ascent Vehicle,MAV)发射起飞时的动力学响应,基于离散单元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构建了模拟火壤颗粒介质模型,研究模拟火壤的承载力学特... 火星表面发射起飞是实现火星采样返回任务的关键环节之一。为准确评估火星上升器(Mars Ascent Vehicle,MAV)发射起飞时的动力学响应,基于离散单元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构建了模拟火壤颗粒介质模型,研究模拟火壤的承载力学特性。构建了“模拟火壤–着陆器–发射装置–上升器”多要素耦合动力学模型,开展了倾斜热发射动力学仿真。结果表明,在斜坡表面沿不同方向发射时,上升器发射分离时姿态角变化较小,偏航、俯仰、滚转角分别不大于1.0°、3.2°、0.18°;上升器运动将影响模拟火壤对着陆器各足垫支承载荷的幅值,发射过程中着陆器俯仰角与滑移量较小,整体姿态稳定,可有效支撑上升器的发射分离过程。研究方法可用于指导星表发射装置的动力学仿真与稳定性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星上升器 发射 离散单元法 动力学仿真 姿态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弹弹射对折叠舵展开过程影响研究
13
作者 贾骏恺 张广军 +2 位作者 杨海洋 钟山 刘广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8-214,222,共8页
为深入研究导弹空中弹射工况对折叠舵展开过程的影响,针对一种无机械限位结构的扭杆式折叠舵,首先采用ADAMS分析其动力学响应。然后通过高速摄影对折叠舵地面展开试验进行观测,获得折叠舵真实的结构动力性能,并根据实验结果修正动力学... 为深入研究导弹空中弹射工况对折叠舵展开过程的影响,针对一种无机械限位结构的扭杆式折叠舵,首先采用ADAMS分析其动力学响应。然后通过高速摄影对折叠舵地面展开试验进行观测,获得折叠舵真实的结构动力性能,并根据实验结果修正动力学仿真的模型参数。考虑空中弹射工况下弹体姿态变化对折叠舵展开过程的影响,通过地面弹射试验测量得到弹射装置对弹体的弹射力,采用CFD仿真计算舵面在机腹复杂流场环境下展开过程中受到的时变气动力,建立了包含弹射装置弹射力及气动阻力的折叠舵展开动力学模型,分析了不同外舵解锁时刻及气动力拉偏工况下的舵面展开失败风险。最后根据仿真结果给出了外舵解锁时刻的合理设计范围,为折叠舵的工程设计和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叠舵 弹射工况 动力学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去中心化的集群自主行为决策研究
14
作者 呼卫军 张伟杰 +1 位作者 殷玮 熊婧伊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30-1038,共9页
为解决复杂环境下图论等传统方法在面临大规模集群行为决策时难以建模和计算的问题,以小型巡飞弹为研究对象,针对无人机集群通信受限和规模天花板效应等挑战,建立了去中心化的无人机集群行为决策模型,结合群体智能的思想和解耦型多智能... 为解决复杂环境下图论等传统方法在面临大规模集群行为决策时难以建模和计算的问题,以小型巡飞弹为研究对象,针对无人机集群通信受限和规模天花板效应等挑战,建立了去中心化的无人机集群行为决策模型,结合群体智能的思想和解耦型多智能体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E-MADDPG)策略,对构建的模型进行自适应学习,得出无人机群体的最优行为决策。通过开展仿真验证,实现了无人机集群的一致性运动以及复杂环境下的机动避障行为。相比于MADDPG,DE-MADDPG具有更强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集群 自主行为决策 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 去中心化 一致性运动 避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离线扩张比对超音速分离线摆动喷管流场影响规律的数值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修明 童悦 +2 位作者 占冬至 郑庆 卢磊 《固体火箭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6-221,共6页
为进一步优化超音速分离线摆动喷管性能,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分离线处扩张比(ε)对超音速分离线摆动喷管流场的影响规律,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相同ε下,随着摆动角度(θ)的增加,轴向推力系数(C_(fx))逐渐减小;ε取不同值时,相同θ... 为进一步优化超音速分离线摆动喷管性能,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分离线处扩张比(ε)对超音速分离线摆动喷管流场的影响规律,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相同ε下,随着摆动角度(θ)的增加,轴向推力系数(C_(fx))逐渐减小;ε取不同值时,相同θ下C_(fx)区别较大,在ε=1.68时C_(fx)达到最大值。相同ε下,随着θ的增加,偏转放大系数(K)先增加后减小,θ为1°~2°时,K值达到最大(K=2.5);不同ε下K区别较大,当ε≥1.46、θ为1°~8°时,K>1,ε=1.21时偏转效益受θ影响较大,K最小值小于1。数值仿真喷管羽流状态与地面试验一致,验证了仿真方法的有效性;分离线处压强由于模型误差存在一定偏差,摆动力矩由于分离线处压强的非均匀分布存在计算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音速分离线摆动喷管 分离线扩张比 轴向推力系数 矢量角放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粒子群优化多拦截器目标分配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苏山 马泽远 +2 位作者 张立 周梦平 刘昊东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48,共8页
为提高多拦截器拦截对抗场景下的目标分配效能,对多拦截器目标分配算法展开研究。首先提出了目标分配问题的离散优化模型,其次设计了一种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引入变邻域搜索算法解决传统粒子群优化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收敛的问题,设计目标... 为提高多拦截器拦截对抗场景下的目标分配效能,对多拦截器目标分配算法展开研究。首先提出了目标分配问题的离散优化模型,其次设计了一种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引入变邻域搜索算法解决传统粒子群优化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收敛的问题,设计目标分配矩阵以及适应度函数模型解决带约束离散优化问题,同时避免了编解码算法造成的精度损失;再次设计局部跳出算法的启动准则,提高了算法的效率;最后仿真分析表明: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相对传统算法分配效能可提高9.4%,且收敛结果与全局最优偏差不超过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分配 编解码策略 粒子群优化 变邻域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径向压缩下舱体连接电缆力学行为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郝予琛 许斌 +5 位作者 张晓宏 刘广 孙文钊 李昱霖 许泉 林木森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24,共5页
为了研究径向压缩下电缆的力学行为,以飞行器舱体连接电缆为研究对象,基于接触理论建立电缆接触模型以描述内部导线间的接触和摩擦行为,采用数值试验模拟径向压缩过程并开展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连接电缆在径向挤压作用下截面由圆形变形... 为了研究径向压缩下电缆的力学行为,以飞行器舱体连接电缆为研究对象,基于接触理论建立电缆接触模型以描述内部导线间的接触和摩擦行为,采用数值试验模拟径向压缩过程并开展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连接电缆在径向挤压作用下截面由圆形变形为蝴蝶型,处于蝴蝶型最窄处的内部导线出现最大应力;电缆初始位置对蝴蝶形状与导线应力都有较大影响。结合验证试验确定了径向载荷下电缆最危险工况。研究结果可为电缆损伤监测与判断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器 连接电缆 径向压缩 接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非浸没流场电解机械复合抛光工具设计及试验研究
18
作者 周亮 魏颖 +1 位作者 印峻 房晓龙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56-166,共11页
目的为了提高电解机械复合抛光时电解液更新交换能力,提高电解机械复合抛光TB2钛合金的表面质量,探究流场对表面质量的影响。方法提出了复合非浸没流场电解机械复合抛光模式,电解液通过送液装置从抛光间隙侧向和内喷液阴极径向供给到抛... 目的为了提高电解机械复合抛光时电解液更新交换能力,提高电解机械复合抛光TB2钛合金的表面质量,探究流场对表面质量的影响。方法提出了复合非浸没流场电解机械复合抛光模式,电解液通过送液装置从抛光间隙侧向和内喷液阴极径向供给到抛光区域。设计了径向内喷液工具阴极,借助计算流体力学软件,模拟工具阴极出液口处流场分布,优选工具阴极出液口分布方案;设计溶解特性试验,通过表面形貌分析,优选NaCl^(-)乙二醇电解液浓度;提出通过设置抬刀距离控制黏性层厚度的方法,探究抬刀距离对抛光后表面质量的影响;通过表面形貌、粗糙度分析,探究复合非浸没流场流速对表面质量的影响。结果采用五行两列的出液口分布方案后,流场更加均匀;电解液选择1mol/L NaCl^(-)乙二醇溶液;侧向冲液流速对电解抛光黏性层影响很大,当侧向冲液入口流速为0.8 m/s时,电解预处理表面粗糙度Ra最低为0.158μm,表面质量不均匀;当设置抬刀距离为+100μm、侧向冲液电解机械复合加工时,获得最低表面粗糙度Ra为38nm的平滑表面,表面存在局部缺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补充径向内喷液,在径向内喷液入口流速为0.1 m/s时,表面粗糙度Ra降到25.7 nm,表面质量更均匀。结论侧向冲液+径向内喷液的复合流场分布均匀,有助于获得高质量的TB2钛合金电解机械复合抛光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机械复合抛光 流场 表面质量 工具设计 钛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战仿真混合实验方案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飞 赖鹏 +2 位作者 陆营波 汪敏 陆志沣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35-742,共8页
作战仿真实验方案设计指的是基于基准的作战想定,利用各种实验设计方法对实验因子的取值进行抽样,形成一组实验方案,供后续仿真使用。作战仿真的复杂性包括实验因子数目众多,因子类型多样,既有连续数值类型,又有离散数值类型,这对高效... 作战仿真实验方案设计指的是基于基准的作战想定,利用各种实验设计方法对实验因子的取值进行抽样,形成一组实验方案,供后续仿真使用。作战仿真的复杂性包括实验因子数目众多,因子类型多样,既有连续数值类型,又有离散数值类型,这对高效的混合实验设计方法提出了迫切的需求。针对这些需求,对作战仿真混合实验方案设计技术展开了研究。对实验设计方法做了简单的分类和综述,给出了3种混合实验方案设计方法的流程及其优缺点分析;介绍了一个面向作战仿真的实验设计系统,包括软件架构设计、功能组成及实验设计流程;以一个作战想定为例,演示和分析了3种混合实验方案设计方法的具体应用。上述方法和工具将有效指导复杂作战仿真中具有离散和混合类型因子的实验设计问题,并在多个仿真项目得到了应用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战仿真 想定 实验方案设计 混合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梯度孔隙率的楔形鼻锥相变发汗冷却研究
20
作者 刘逸飞 刘陆广 +2 位作者 窦怡彬 刘韬略 贺菲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91,共11页
为提高飞行器鼻锥驻点处的发汗冷却效率,提出了一个孔隙率呈梯度分布的楔形多孔鼻锥,在不同冷却剂注入率下,在亚声速条件下对相变发汗冷却进行了试验与数值研究。结果表明,梯度孔隙率的设置可以有效提高驻点处的冷却效率和多孔表面的整... 为提高飞行器鼻锥驻点处的发汗冷却效率,提出了一个孔隙率呈梯度分布的楔形多孔鼻锥,在不同冷却剂注入率下,在亚声速条件下对相变发汗冷却进行了试验与数值研究。结果表明,梯度孔隙率的设置可以有效提高驻点处的冷却效率和多孔表面的整体温度均匀度。冷却剂注入率M=0.125%时,驻点处冷却效率提高了52.4%,整体冷却效率提高了31.7%。数值结果表明,梯度孔隙率通过使多孔内最大压力值从驻点后移来提高前缘处的冷却剂流量,改善冷却剂的流动分布,冷却剂注入率为M=0.150%时,驻点处冷却剂流量提高了76%。此外,冷却剂流出多孔结构后在外表面形成的气膜分布更为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热防护 发汗冷却 多孔介质 液气相变 梯度孔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