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上海“互联网+”智慧能源技术产业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惠萍 杨天海 周小玲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6-132,共7页
文章立足于上海发展"互联网+"智慧能源的基础与需求,结合上海"互联网+"智慧能源技术产业发展指南的研究和编制,提出了上海未来"互联网+"智慧能源技术产业发展的重点技术方向和典型应用情景,以期为国家&qu... 文章立足于上海发展"互联网+"智慧能源的基础与需求,结合上海"互联网+"智慧能源技术产业发展指南的研究和编制,提出了上海未来"互联网+"智慧能源技术产业发展的重点技术方向和典型应用情景,以期为国家"互联网+"智慧能源示范引领、技术研发和产业应用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智慧能源 产业发展 情景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站锅炉受热面复合温差发电技术经济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尤运 潘卫国 +3 位作者 姜未汀 王健 郑敏捷 戴坤鹏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25-430,共6页
为进一步提高火电厂的发电效率,提出利用半导体温差发电技术将温差发电模块与电站锅炉受热面相结合的方法,并建立了锅炉受热面换热量和换热面积计算模型、锅炉受热面复合温差发电计算模型、温差发电输出功率计算模型以及经济性分析模型... 为进一步提高火电厂的发电效率,提出利用半导体温差发电技术将温差发电模块与电站锅炉受热面相结合的方法,并建立了锅炉受热面换热量和换热面积计算模型、锅炉受热面复合温差发电计算模型、温差发电输出功率计算模型以及经济性分析模型。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计算模型合理,复合温差发电技术作为一种新型节能技术,能够使火电厂总的发电效率提高约2.9%,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项目投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受热面 复合温差发电 节能 发电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锅炉高温受热面蒸汽侧氧化膜在线监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卞韶帅 潘龙兴 霍勇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共6页
建立了高温受热面炉内壁温在线监测模型、氧化膜生长模型、氧化膜应力在线监测计算模型和氧化膜脱落评估模型等.在此基础上,开发了锅炉高温受热面蒸汽侧氧化膜管理系统,并利用该系统对某600MW超临界锅炉高温受热面炉内管壁温度和蒸汽侧... 建立了高温受热面炉内壁温在线监测模型、氧化膜生长模型、氧化膜应力在线监测计算模型和氧化膜脱落评估模型等.在此基础上,开发了锅炉高温受热面蒸汽侧氧化膜管理系统,并利用该系统对某600MW超临界锅炉高温受热面炉内管壁温度和蒸汽侧氧化膜厚度及应力状态进行实时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利用该系统可以减小沿烟道宽度方向的热偏差,有效降低偏差屏的炉内温度,减缓管内氧化膜生成速率;通过对温度变化速率、氧化膜应力状态的实时监测,可以积极预防氧化膜的脱落和堆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高温受热面 氧化膜 壁温 在线监测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机组经济运行方式下新型一次调频技术 被引量:17
4
作者 祝建飞 沈丛奇 +3 位作者 姚峻 马建华 归一数 余海云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4-150,共7页
节流配汽汽轮机组的经济运行方式是高压调节门全开滑压运行,但调节门全开后机组一次调频加负荷的能力有所下降,很难满足电网大频差下需要快速增加负荷的要求,经济运行方式和一次调频能力之间存在较大的矛盾。为此,研究了补汽阀调节、低... 节流配汽汽轮机组的经济运行方式是高压调节门全开滑压运行,但调节门全开后机组一次调频加负荷的能力有所下降,很难满足电网大频差下需要快速增加负荷的要求,经济运行方式和一次调频能力之间存在较大的矛盾。为此,研究了补汽阀调节、低压加热器、高压加热器回热系统及抽汽供热系统蓄能利用等技术,综合利用上述技术可以在高压调节门全开方式下,当电网低频动作时较快地增加相应负荷,满足一次调频性能要求。对于顺序阀配汽的汽轮机组,也可以采用这些技术,作为原先一次调频能力的补充,更好地实现大频差下的一次调频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流配汽 一次调频 电网低频 经济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CS的锅炉自启停技术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7
5
作者 刘明广 王志萍 +3 位作者 归一数 陈欢乐 杨康 王念龙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4-190,共7页
机组APS技术是电厂热工自动化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对机组辅助设备启动锅炉的控制方案进行优化可有效提高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在此背景下,以某大型发电机组配置的启动锅炉为例,介绍该型锅炉的主要设备,分析其启停工艺,重点论述自启停控... 机组APS技术是电厂热工自动化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对机组辅助设备启动锅炉的控制方案进行优化可有效提高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在此背景下,以某大型发电机组配置的启动锅炉为例,介绍该型锅炉的主要设备,分析其启停工艺,重点论述自启停控制系统框架和功能组设计等关键技术,并提出一种锅炉自启停控制解决方案。该方案在某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机组配置的启动锅炉中成功应用。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案不仅可以规范运行操作,还可以减少人为干预,提高电厂的自动化水平、安全运行水平。该控制方案可直接应用于同类型启动锅炉,也为其他类型工业锅炉的启停控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自启停 主辅一体化 功能组 顺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电机组后备软手操技术研究与实施 被引量:2
6
作者 归一数 沈丛奇 +2 位作者 夏杰 费章胜 吴周晶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8-42,共5页
国内火电机组采用分散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简称DCS)实现机组实时控制。当DCS故障或由于在线检修隔绝不当引起主设备无法操作时,往往不易处理且经常扩大事故范围,给电厂带来巨大损失。若机组重要辅机运行过程中存在两... 国内火电机组采用分散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简称DCS)实现机组实时控制。当DCS故障或由于在线检修隔绝不当引起主设备无法操作时,往往不易处理且经常扩大事故范围,给电厂带来巨大损失。若机组重要辅机运行过程中存在两套独立且不同的控制策略、信号通道共同运行、并能达到一运一备功能,无疑将极大提高重大辅机长时间运行可靠性。为此,通过田集电厂二期扩建工程后备软手操技术研究和实施工作,首次实现了机组六大风机后备软手操技术,六大风机动叶既可以通过模拟量回路控制,也能切换至后备软手操进行调控,两套控制回路处于不同控制器同时运行,提高了模拟量控制回路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机组 后备软手操 研究 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锅炉再热蒸汽温度模型辨识 被引量:18
7
作者 张经纬 归一数 +3 位作者 康英伟 陈欢乐 杨平 吴周晶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2-78,共7页
由于火电机组现场干扰及再热蒸汽温度本身特征的复杂性,传统辨识方法与基本粒子群(PSO)算法在再热蒸汽温度模型辨识方面均存在收敛速度较慢和寻优精度较低的问题。本文采用一种基于自然选择和自适应动态权重的粒子群优化(D-SPSO)算法,... 由于火电机组现场干扰及再热蒸汽温度本身特征的复杂性,传统辨识方法与基本粒子群(PSO)算法在再热蒸汽温度模型辨识方面均存在收敛速度较慢和寻优精度较低的问题。本文采用一种基于自然选择和自适应动态权重的粒子群优化(D-SPSO)算法,该算法较好地平衡了PSO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和局部改良能力,提高了寻优性能,并且相比基本PSO算法未引入新的控制参数,避免了待调参数增多对模型辨识精度造成的负面影响。通过基于两种算法的仿真数据和超超临界660 MW机组压力直流锅炉现场数据对基本PSO算法和D-SPSO算法的再热蒸汽温度传递函数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D-SPSO算法辨识得到的再热蒸汽温度更接近实际值,且寻优性能和搜索能力均有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机组 锅炉 再热蒸汽温度 传递函数 系统辨识 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 收敛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差分算法的电站锅炉主蒸汽温度多变量建模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芹 张浩 +3 位作者 彭道刚 郭义波 王念龙 孙宇贞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712-1718,共7页
针对主汽温常规单变量串级控制效果差的问题,在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主汽温多变量传递函数模型结构。针对标准差分进化算法的缺点,提出了一种随机选择变异策略和自适应调整变异率交叉率的改进算法,并将该算法应用于主汽... 针对主汽温常规单变量串级控制效果差的问题,在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主汽温多变量传递函数模型结构。针对标准差分进化算法的缺点,提出了一种随机选择变异策略和自适应调整变异率交叉率的改进算法,并将该算法应用于主汽温闭环多变量传递函数模型辨识。给出了从电厂现场分布式控制系统历史数据库获取有效辨识数据的原则和方法,利用从某1000 MW机组获取的数据进行主汽温多变量模型辨识和校验,校验结果表明了辨识模型的有效性。通过对多变量模型辨识结果的进一步分析,给出了主汽温常规串级控制系统调整和优化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汽温 闭环 多变量 差分进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锅炉高温受热面蒸汽氧化皮微观结构和剥落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黄兴德 许琨 +2 位作者 杨心刚 游喆 赵泓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8-72,共5页
氧化皮的微观结构包含了平面晶粒形貌和剖面分层结构等多维信息。氧化皮剥落敏感性与微观结构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通过对多种材料、运行工况(运行时间、温度和方式)和化学工况下氧化皮微区结构进行对比分析,氧化皮的平面晶粒形貌特征... 氧化皮的微观结构包含了平面晶粒形貌和剖面分层结构等多维信息。氧化皮剥落敏感性与微观结构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通过对多种材料、运行工况(运行时间、温度和方式)和化学工况下氧化皮微区结构进行对比分析,氧化皮的平面晶粒形貌特征可以提炼出晶粒类型和大小、柱状和切面特性等特征描述晶粒的镶嵌性能,剖面分层结构特征可以通过厚度、分层程度、空洞含量等加以表征。两个维度信息的结合,可以综合判断氧化皮状态、生长阶段和剥落敏感性,为预测、预防氧化皮危害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站锅炉 高温受热面 蒸汽氧化皮 显微结构 剥落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多类型分布式电源的电压无功优化控制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彭道刚 王亮 +1 位作者 钱玉良 姚峻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30-37,共8页
针对负荷的时变性和分布式电源(DG)出力的波动性使得基于实时无功优化的电压控制效果劣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含多DG的配电网电压无功优化控制策略;推导了负荷节点注入无功功率对电压变化的灵敏度矩阵;给出了SCB投切组数的确定方法。基于改... 针对负荷的时变性和分布式电源(DG)出力的波动性使得基于实时无功优化的电压控制效果劣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含多DG的配电网电压无功优化控制策略;推导了负荷节点注入无功功率对电压变化的灵敏度矩阵;给出了SCB投切组数的确定方法。基于改进递推贝叶斯估计方法估算最佳的OLTC,利用RTU所获取的相关数据确定各馈线处SVR的分接头开关档位,根据目标值调整控制变量实行自主优化选择和投切控制,达到最优控制方式。以加入多种DG和负荷类型的IEEE33节点典型馈线系统作为仿真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能显著地稳定电压幅值,具有较好的在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电压无功优化 分布式电源 灵敏度矩阵 改进递推贝叶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2纳米变压器油击穿和电导特性的微观模型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磊 牛铭康 +3 位作者 李超 吕玉珍 黄猛 李成榕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350-3356,共7页
变压器油中水分的存在将导致变压器油绝缘性能降低,而变压器油中添加TiO2纳米粒子可以束缚变压器油中的水分,减轻水分对变压器油的不利影响。为此,测试了40×10^-6水分质量分数下变压器油和3种TiO2纳米变压器油的工频击穿电压和电... 变压器油中水分的存在将导致变压器油绝缘性能降低,而变压器油中添加TiO2纳米粒子可以束缚变压器油中的水分,减轻水分对变压器油的不利影响。为此,测试了40×10^-6水分质量分数下变压器油和3种TiO2纳米变压器油的工频击穿电压和电阻率。结果表明,10nm球状纳米变压器油的工频击穿电压提高了111.9%,改性效果最为显著;5nm球状纳米变压器油和5nm棒状纳米变压器油分别提高了100.6%、97.9%。而3种TiO2纳米变压器油的电阻率相比于纯油却要小3个数量级。这并不符合电气绝缘材料电阻率越大,击穿电压也越高的现象。因此,利用MaterialStudio模拟了水分子与3种纳米粒子的结合方式、分布状态,基于液固界面Gouy-Chapman-Stern模型提出了TiO2纳米变压器油中改进Stern双电层微观模型,并指出纳米颗粒表面吸附油中水分子和负电荷形成水膜,减少电子碰撞油中水分子产生贯通气体小桥通道的概率。利用此模型揭示了纳米粒子尺寸与纳米粒子形貌对变压器油击穿和电导特性的影响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频击穿 电阻率 双电层 尺寸 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函数法辅助汽水循环单元进水系数矩阵计算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白尊亮 朱帷晞 +2 位作者 冯驯 徐建 于立军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8-41,50,共5页
循环函数法是电厂热力系统节能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而对电厂的各类辅助汽水循环分析往往也是火电厂节能分析的重点系统之一。基于循环函数法从能量平衡和质量平衡出发,构建了辅助汽水循环单元进水系数通用矩阵计算模型,并对矩阵填写规... 循环函数法是电厂热力系统节能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而对电厂的各类辅助汽水循环分析往往也是火电厂节能分析的重点系统之一。基于循环函数法从能量平衡和质量平衡出发,构建了辅助汽水循环单元进水系数通用矩阵计算模型,并对矩阵填写规则进行了阐述。该模型通用性强、计算简单、易于计算机程序化。通过应用该模型的算例,验证了计算模型正确性与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函数法 辅助汽水循环 热力系统 通用矩阵模型 进水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污状态监测的600MW超临界锅炉吹灰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郭赉佳 武广富 钱永贵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9,共4页
对燃煤电站锅炉的受热面进行按需吹灰成为当前吹灰工作的热点,介绍了在某600 MW超临界机组上开发的锅炉受热面灰污状况在线监测系统,列举了全程吹灰方式和优化吹灰方式的对比试验结果。利用监测系统实现选择性吹灰,可以在保证吹灰效果... 对燃煤电站锅炉的受热面进行按需吹灰成为当前吹灰工作的热点,介绍了在某600 MW超临界机组上开发的锅炉受热面灰污状况在线监测系统,列举了全程吹灰方式和优化吹灰方式的对比试验结果。利用监测系统实现选择性吹灰,可以在保证吹灰效果的前提下有效降低吹灰蒸汽损耗,提高锅炉运行经济性,防止吹灰不当造成的管壁过度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锅炉 灰污监测 软测量 吹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MW机组节能型协调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47
14
作者 姚峻 祝建飞 金峰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9-84,共6页
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大都采用滑压运行,汽机调门的节流很小,电网快速变化的负荷需求与机组较小的蓄热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为了提高超超临界机组在汽机调门节流很小甚至调门全开、无锅炉蓄热可利用的工况下的机组负荷响应能力,设计了一... 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大都采用滑压运行,汽机调门的节流很小,电网快速变化的负荷需求与机组较小的蓄热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为了提高超超临界机组在汽机调门节流很小甚至调门全开、无锅炉蓄热可利用的工况下的机组负荷响应能力,设计了一套全新的基于凝结水调负荷的节能型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该新型控制系统有效利用了机组凝结水/回热系统中的蓄能,并与锅炉燃烧率的控制合理结合,在经过一系列的试验和优化后,该技术在外高桥三厂得到成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调控制系统 节能 凝结水调负荷 超超临界机组 蓄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控制策略的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姚峻 李林 +1 位作者 侯新建 祝建飞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7-21,共5页
与一次再热相比,超超临界机组采用二次再热技术能够进一步提高机组的热效率,从而节约一次能源,减少排放,保护环境。近年来随着超超临界机组设计、制造、运行等技术的提高,节能减排的需求和在一些地区投资性价比的优势促使包括中国的很... 与一次再热相比,超超临界机组采用二次再热技术能够进一步提高机组的热效率,从而节约一次能源,减少排放,保护环境。近年来随着超超临界机组设计、制造、运行等技术的提高,节能减排的需求和在一些地区投资性价比的优势促使包括中国的很多国家投入二次再热机组的开发和建设。结合国内开展的二次再热发电项目,分析二次再热机组控制策略与一次再热机组的主要差异,重点对汽温控制、协调控制、旁路控制功能设计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发电 二次再热机组 控制策略 汽温控制 协调控制 旁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超临界1050MW机组凝结水节流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寒雨 周丽丽 +5 位作者 胥建群 蒋军戌 王祎 鹿纯彬 祝建飞 韩朝兵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95-298,311,共5页
凝结水节流调节作为提升火电机组灵活性的一种手段,已经在300MW~600MW机组得到广泛应用。为了对大容量机组进行研究,以超超临界1050MW机组为对象,基于APROS仿真平台建立了动态仿真模型。在利用设计数据以及现场运行数据验证了模型动静... 凝结水节流调节作为提升火电机组灵活性的一种手段,已经在300MW~600MW机组得到广泛应用。为了对大容量机组进行研究,以超超临界1050MW机组为对象,基于APROS仿真平台建立了动态仿真模型。在利用设计数据以及现场运行数据验证了模型动静态准确性的基础上,对凝结水节流调节参与宽负荷运行时负荷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凝结水节流比例越大,负荷增量越大,节流出力时间越短;高负荷段负荷调节能力更强。最后分析了凝结水节流对机组经济性的影响,热耗率变化趋势与负荷变化趋势相反。这些研究为超超临界大容量机组利用汽轮机蓄热提高宽负荷运行的灵活性提供了基础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1050MW机组 凝结水节流 动态特性 经济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直流闭锁后超(超)临界机组大频差控制策略 被引量:3
17
作者 费章胜 卢宏林 +1 位作者 何永君 归一数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7-31,共5页
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发生直流闭锁故障时,受电端电网瞬间损失功率必须依靠区域内电厂调频来弥补,火电机组的作用尤为关键,现阶段火电厂多为高参数大容量机组,机组的蓄能非常有限,电网直流闭锁故障引发的大频差一次调频动作时,火电机组一... 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发生直流闭锁故障时,受电端电网瞬间损失功率必须依靠区域内电厂调频来弥补,火电机组的作用尤为关键,现阶段火电厂多为高参数大容量机组,机组的蓄能非常有限,电网直流闭锁故障引发的大频差一次调频动作时,火电机组一次调频贡献电量受到机组蓄能的影响,不利于电网事故的快速恢复,还可能引起电网频率的振荡。以目前比较典型的600 MW等级火电机组为例,在皖电东送田集电厂进行大频差时一次调频和协调控制策略的相关试验,研究优化方向,采用了形式多样的新型控制策略,改善机组协调控制和一次调频性能,提高事故状态下火电机组对电网的贡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机组 协调控制 一次调频 直流闭锁 大频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PS标准的火电机组AGC模糊优化控制策略 被引量:6
18
作者 姚建村 梅兰 +2 位作者 徐樾 姚峻 彭道刚 《广东电力》 2017年第6期11-16,共6页
根据自动发电控制基本原理与电力系统负荷-频率控制的一般过程,将传统火电机组再热汽轮机及其调速器系统的开环模型优化为串级系统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分别采用传统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io... 根据自动发电控制基本原理与电力系统负荷-频率控制的一般过程,将传统火电机组再热汽轮机及其调速器系统的开环模型优化为串级系统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分别采用传统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ion,PID)控制和模糊优化控制策略进行比较分析,在改进的控制性能标准(control performance standard,CPS)下对控制策略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参数自整定的模糊PID控制下CPS滚动值的波动范围小,同时控制指标也有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发电控制 模糊控制 参数自整定 CPS控制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电燃煤机组大频差一次调频性能研究与优化实施 被引量:10
19
作者 归一数 沈丛奇 +5 位作者 陈欢乐 程际云 王念龙 唐龙胜 刘刚 陈元良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6-112,共7页
通过对两起电网直流故障事件的分析,发现火电燃煤机组一次调频动态响应特性普遍不佳,电网大频差与中小频差特性完全不同。在对电网大频差模型辨识的基础上,优化机组一次调频控制策略,实施大频差试验,分析梳理试验结果,评估机组各工况点... 通过对两起电网直流故障事件的分析,发现火电燃煤机组一次调频动态响应特性普遍不佳,电网大频差与中小频差特性完全不同。在对电网大频差模型辨识的基础上,优化机组一次调频控制策略,实施大频差试验,分析梳理试验结果,评估机组各工况点风险,对火电燃煤机组大频差一次调频性能进行全面客观评价,借此在确保机组安全运行前提下,有效提升一次调频性能,最终达到网源双赢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发电机组 大频差 一次调频 模型辨识 控制策略 优化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粉与生活垃圾共燃污染物排放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黄晨 林晓青 +4 位作者 黄素华 沈丛奇 武广富 吕晓东 李晓东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9-73,共5页
垃圾焚烧技术是当前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主流技术,而利用煤粉锅炉处置生活垃圾有利于解决选址困难的问题,发挥存量煤粉锅炉的烟气净化优势。叙述了煤粉与生活垃圾共燃实验开展情况,介绍了共燃条件下污染物排放实验结果,实验表... 垃圾焚烧技术是当前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主流技术,而利用煤粉锅炉处置生活垃圾有利于解决选址困难的问题,发挥存量煤粉锅炉的烟气净化优势。叙述了煤粉与生活垃圾共燃实验开展情况,介绍了共燃条件下污染物排放实验结果,实验表明煤粉共燃生活垃圾的污染物排放是可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粉 生活垃圾 共燃 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