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α-1-酸性糖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诊断和预后意义 被引量:5
1
作者 韩潞 江勇 韩东兴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9-72,共4页
据文献报道,2008年全世界新发结直肠癌病例有120万例,死亡60万例^[1],是发生率和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α-1-酸性糖蛋白(alpha-1-acidglycoprotein,AGP)是一种非特异性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44×10^3,是人... 据文献报道,2008年全世界新发结直肠癌病例有120万例,死亡60万例^[1],是发生率和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α-1-酸性糖蛋白(alpha-1-acidglycoprotein,AGP)是一种非特异性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44×10^3,是人类血清中含糖量最高(约45%)、酸性最强(PI:2.7~3.5)的糖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1-酸性糖蛋白 结直肠癌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FPI-2在结直肠癌及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差异 被引量:2
2
作者 韩东兴 刘兵 +2 位作者 潘卉 郭坚 谭卫林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85-387,共3页
目的:探讨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 2,TFPI-2)蛋白在结直肠癌、癌旁组织及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1年10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肛肠外科住院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 目的:探讨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 2,TFPI-2)蛋白在结直肠癌、癌旁组织及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1年10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肛肠外科住院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结直肠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标本各50份,同时收集在上海建工医院体检行肠镜活检的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23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FPI-2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与癌旁组织及正常黏膜组织相比,TFPI-2蛋白在结直肠癌中呈阴性表达(0/50),明显低于癌旁黏膜组织[24%(12/50)]及正常肠黏膜组织[78.3%(18/23)],3组TFPI-2蛋白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FPI-2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及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存在差异,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 结直肠癌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远期疗效评价(附61例报告) 被引量:2
3
作者 肖平 刘耀祖 陆小川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027-1028,共2页
目的:探讨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highly selective vagotomy,HSV)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远期疗效和术中内窥镜刚果红试验(endoscopic congo red test,ECRT)的临床价值。方法:1985年1月至1995年12月间共施行HSV92例,对其中随访10.0~21.8... 目的:探讨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highly selective vagotomy,HSV)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远期疗效和术中内窥镜刚果红试验(endoscopic congo red test,ECRT)的临床价值。方法:1985年1月至1995年12月间共施行HSV92例,对其中随访10.0~21.8年的6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在61例中,分为术中未采用ECRT、传统ECRT和改良ECRT3组,并比较和分析其远期疗效。结果:在61例随访病例中,未采用ECRT14例,溃疡复发者3例(21.43%);传统ECRT25例,3例溃疡复发(12%);改良ECRT22例,1例溃疡复发(4.55%)。结论: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远期疗效令人满意。ECRT,尤其是改良ECRT对术中判断迷走神经分枝切断的完整性,是有效安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溃疡 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 刚果红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生长因子对肝纤维化进程中肝细胞再生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的影响
4
作者 刘恒兴 岳学强 +1 位作者 王环震 韩金红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70-572,共3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在大鼠肝纤维化进程中对肝细胞再生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 smooth mucle actin,α-SM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20)肝70%切除后腹腔注射CCl4和生理盐水...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在大鼠肝纤维化进程中对肝细胞再生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 smooth mucle actin,α-SM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20)肝70%切除后腹腔注射CCl4和生理盐水8周;实验组(n=20)肝70%切除后腹腔注射CCl4和HGF 8周。术后8周取残肝行HE、Masson、α-SMA免疫组化染色及电镜观察。结果:HE显示,实验组肝再生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而Masson和α-SMA免疫组化染色分别显示胶原纤维、α-SMA的表达减少(P<0.05)。电镜显示,实验组肝细胞有内大量脂滴,间质胶原纤维减少;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内脂滴较对照组减少。结论:在肝纤维化进程中,HGF可促进肝细胞增殖,抑制HSC活化,减少胶原纤维的形成和α-SM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生长因子 肝纤维化 肝再生 Α-SMA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