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女性髋部骨折肌肉组织变化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裴文江 徐文停 +3 位作者 穆培 王宇轩 茅超勇 陈健 《医用生物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117,共5页
目的 考虑肌肉通过力学对骨量变化的影响,调查分析老年女性髋部骨折肌肉组织变化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79例老年髋部骨折女性作为骨折组,45例体检人员为对照组,分析全身肌肉含量、全身脂肪含量、躯... 目的 考虑肌肉通过力学对骨量变化的影响,调查分析老年女性髋部骨折肌肉组织变化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79例老年髋部骨折女性作为骨折组,45例体检人员为对照组,分析全身肌肉含量、全身脂肪含量、躯干肌肉含量、躯干脂肪含量、上肢肌肉含量、上肢脂肪含量、下肢肌肉含量、下肢脂肪含量,以及腰椎L1~4、股骨颈、髋关节及全身BMD差异。结果 骨折组老年女性中,全身、上肢、下肢肌肉含量及脂肪含量、躯干脂肪含量、骨骼肌指数(skeletal muscle index, SMI)和全身BM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骨折组老年女性肌少症检出率明显增高。粗隆间骨折女性患侧股骨颈BMD明显低于健侧。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骨折组人群SMI与年龄呈负相关,与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股骨颈及全身BMD呈正相关。结论 老年女性髋部骨折肌少症检出率明显增加,其SMI和股骨颈及全身BMD显著相关。因此,在老年人群骨质疏松性骨折防治中应高度重视肌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髋部骨折 骨质疏松 肌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建管局职工死因资料的劳动减寿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徐黎明 罗法文 +2 位作者 徐锦中 俞阳明 徐顺勇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36-38,共3页
劳动减寿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work life lost简称PYWLL)其方法与PIYLL基本相同,只是在PYLL的基础上将分析的年龄域控制在职业年龄范围。本文通过应用PYW-LL对上海市建筑工程管理局(以下简称建管局)系统1986~1990年以来近千例在... 劳动减寿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work life lost简称PYWLL)其方法与PIYLL基本相同,只是在PYLL的基础上将分析的年龄域控制在职业年龄范围。本文通过应用PYW-LL对上海市建筑工程管理局(以下简称建管局)系统1986~1990年以来近千例在职职工死亡资料进行劳动寿命损失的分析,现将有关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寿分析 死因 上海 PYLL 减寿年数 结果报告 死亡资料 劳动 在职职工 建筑工程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外来青壮年建筑工人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与高血压前期的关系 被引量:4
3
作者 郭爱珍 岑俊 +2 位作者 魏莉莉 顾谊铮 常文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60-264,共5页
目的 探讨上海市外来青壮年建筑工人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rinary albumin to creatinine ratio,UACR)与血压水平的关联性.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从上海建工集团外来建筑工人中抽取3 195名青壮年(18~50岁)建筑工人,由专业人员... 目的 探讨上海市外来青壮年建筑工人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rinary albumin to creatinine ratio,UACR)与血压水平的关联性.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从上海建工集团外来建筑工人中抽取3 195名青壮年(18~50岁)建筑工人,由专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生化指标检测,检测的生化指标包括UACR、肾功能、血尿酸(uric acid,UA)、血糖、血脂等;根据UACR四分位数由低到高将研究对象分为Ⅰ、Ⅱ、Ⅲ、Ⅳ4组,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UACR与血压分组的关联性.结果 抽样人群中共完成3 112例调查,资料完整率97.4%.正常血压、高血压前期及高血压组的UACR水平[中位数(25%分位数~75%分位数)]分别为0.8(0.6~1.2)、0.9(0.7~1.4)和1.0(0.8~1.7) mg/mmol,高UACR率分别为6.8%、8.0%及15.6%,3组间上述两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UACR水平将研究对象分为Ⅰ、Ⅱ、Ⅲ、Ⅳ4组,在调整年龄等因素后,发现UACR各分组的收缩压分别为(126.8±13.3)、(127.9±14.2)、(129.9±14.4)和(134.2±19.0) mmHg(1 mmHg=0.133 kPa),舒张压分别为(77.6±9.7)、(78.8±9.2)、(79.2±10.4)和(81.8±12.5) mmHg,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与UACR呈正相关.有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分析发现,在调整年龄、体质指数、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混杂因素后,与UACR Ⅰ组比较,Ⅱ、Ⅲ、Ⅳ组发生高血压前期与高血压的比值比(odds ratio,OR)和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依次为0.98(0.80~1.20)、1.29 (1.05~1.58)、1.86(1.52~2.28).结论 上海外来青壮年建筑工人UACR水平与高血压前期及高血压发生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人 高血压 高血压前期 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照射对两种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毒株体外感染细胞的影响比较
4
作者 谢春芳 马嘉 +4 位作者 于瑞嵩 董世娟 陈冰清 李震 李春华 《上海农业学报》 2024年第6期96-102,共7页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是引起仔猪腹泻死亡的重要病因之一,目前尚无有效治疗药物。不同的PEDV毒株,其感染细胞方式、病毒增殖速度有所不同。目前,主要依靠消毒等预防管理措施防止病毒的传播和污染。...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是引起仔猪腹泻死亡的重要病因之一,目前尚无有效治疗药物。不同的PEDV毒株,其感染细胞方式、病毒增殖速度有所不同。目前,主要依靠消毒等预防管理措施防止病毒的传播和污染。本研究运用不添加胰酶法在体外贴壁培养细胞上分别感染PEDV CV777毒株和DR13毒株,检测紫外线对不同毒株的杀灭效果。结果显示:100 TCID_(50)DR13和CV777毒株需要使用48.6 m J∕cm^(2)的UV能量值灭活,10 000 TCID_(50)DR13和CV777毒株需要291.6 m J∕cm^(2)的UV能量值灭活。本研究对PEDV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13毒株 CV777毒株 紫外线照射 感染 灭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跑运动对肝郁脾虚型抑郁障碍患者疗效的影响
5
作者 胡奕颖 李伟 +2 位作者 张慧 骆利元 刘兰英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40-1445,共6页
目的探讨慢跑运动对肝郁脾虚型抑郁障碍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22年3月-2022年9月在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就诊的肝郁脾虚型抑郁障碍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抗抑郁药物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慢跑运动对肝郁脾虚型抑郁障碍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22年3月-2022年9月在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就诊的肝郁脾虚型抑郁障碍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抗抑郁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慢跑运动方案干预:每周运动至少4次,每次30-60 min,心率维持在110-120次/min,为期4周。采用宗氏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评估患者抑郁障碍情况。结果慢跑运动干预后,观察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4%,显著高于对照组80%(P<0.05)。HAMD-17评分在干预后的观察组中显著低于对照组(F=12.575,P<0.05)。认知障碍、阻滞、睡眠障碍因子评分在干预后的观察组中显著低于对照组(F=12.575,P<0.05)。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体重因子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慢跑运动干预治疗可以较为明显地改善肝郁脾虚型抑郁障碍患者的抑郁情况,慢跑可以作为防治抑郁障碍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郁脾虚 抑郁障碍 慢跑运动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输尿管结石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117
6
作者 陈楚红 龚旻 +1 位作者 胡巍 钱颖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1763-1765,共3页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与传统开放手术(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其优缺点。方法选取我院18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其中136例患者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46例患者行开放手术治疗,观察两组疗效、手术时间、...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与传统开放手术(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其优缺点。方法选取我院18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其中136例患者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46例患者行开放手术治疗,观察两组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种方法临床疗效相近,但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与传统开放手术比较,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术后双J管移位少、胃肠功能恢复早、离床活动早、术后输液时间短、镇痛药物使用少、重返工作岗位时间短。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是治疗输尿管结石一种安全、有效的理想手术方法,也是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治疗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镜 输尿管结石 钬激光碎石 微创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药结合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Th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施茵 吴焕淦 +2 位作者 谭卫林 陈汉平 赵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3期544-546,共3页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对溃疡性结肠炎(UC)结肠黏膜Th细胞亚群的调节机制。方法:在成功建立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基础上,采用针刺"足三里"穴结合西药柳氮磺胺吡啶(SASP)治疗,并与单纯电针、西药、模型及正常组进行对照,免疫组...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对溃疡性结肠炎(UC)结肠黏膜Th细胞亚群的调节机制。方法:在成功建立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基础上,采用针刺"足三里"穴结合西药柳氮磺胺吡啶(SASP)治疗,并与单纯电针、西药、模型及正常组进行对照,免疫组化法观察UC大鼠结肠黏膜Th1/Th2型细胞因子IFN-γ、IL-12与IL-4、IL-10免疫阳性细胞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Th1型细胞因子IFN-γ、IL-12免疫阳性细胞表达出现极显著升高,针药、电针及西药组IFN-γ表达则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针药组表达接近于正常组水平;而IL-12表达针药、电针及西药组均较模型组有极显著降低;相反,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免疫阳性细胞表达,各组间无显著差异,但均较正常组有极显著性升高。结论:UC结肠黏膜Th1细胞亚群优势活化所导致的Th1/Th2细胞亚群失衡是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之一。而针药结合可能通过有效抑制UC结肠黏膜Th1型细胞因子的表达,纠正Th细胞亚群间的失衡而达到其治疗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SD大鼠 IFN-1 IL-12 IL-4 IL-10 针药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等长收缩训练的作用及机理 被引量:6
8
作者 顾晓园 励建安 +6 位作者 张勤 陈文红 朱少群 慧爱荣 徐正玲 朱月妹 陈蕾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269-273,共5页
目的:验证等长收缩训练(IE)在冠心病康复中的疗效及机理。方法:4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IE组和动力性运动DE组。IE组每日进行IE体操和有氧训练,DE组每日进行有氧训练,每周均训练5次。两组治疗时间均为6周。测定训练前后心率、血压、体重、腰... 目的:验证等长收缩训练(IE)在冠心病康复中的疗效及机理。方法:4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IE组和动力性运动DE组。IE组每日进行IE体操和有氧训练,DE组每日进行有氧训练,每周均训练5次。两组治疗时间均为6周。测定训练前后心率、血压、体重、腰围、臀围,心电运动试验,空腹血糖、血脂和二维超声心动图,并用放免法测定前后内啡肽(强啡肽、β-内啡肽、亮氨酸脑啡肽)的变化。结果:①两组均引起体质改善,但IE组腰围下降、肌力增加、最大运动时间增加和TG下降更为明显。②IE组定量运动时心血管反应下降。③IE组脑啡肽和β-内啡肽明显增加。结论:冠心病患者IE训练可以安全有效地改善体质,提高最大运动能力,降低定量运动心血管反应,其机理与L-EK和β-END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等长收缩训练 作用 机理 有氧训练 内源性啡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8例皮肤转移性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郭坚 文国英 +1 位作者 张根娣 陆平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1-93,共3页
对28例皮肤转移性肿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进行了分析。男性21例,女性7例,平均64岁,临床表现为皮肤结节,病程平均为9个月,转移距原发瘤手术的时间平均13.6个月。有14例皮肤转移灶为首发症状。转移部位以胸、腹壁为多,其余为四肢、腰及颈部... 对28例皮肤转移性肿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进行了分析。男性21例,女性7例,平均64岁,临床表现为皮肤结节,病程平均为9个月,转移距原发瘤手术的时间平均13.6个月。有14例皮肤转移灶为首发症状。转移部位以胸、腹壁为多,其余为四肢、腰及颈部,原发部位包括乳房、肺、消化道、前列腺及膀胱。有8例原发部位不明。组织学类型以腺癌(46%)和鳞癌(25%)常见。患者多在1年内死亡,1例存活9年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转移性肿瘤 临床病理 组织学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ugel补片开放式腹膜前修补腹股沟疝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波 谭卫林 +2 位作者 韩潞 江勇 许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5期474-,共1页
关键词 腹膜前修补 补片 KUGEL 腹股沟疝 开放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纤维瘤与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临床病理比较 被引量:4
11
作者 郭坚 文国英 +1 位作者 张根娣 陆平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3-15,共3页
对皮肤纤维瘤 (DF)与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DFSP)在临床、组织形态及免疫组化等方面进行了比较。 DF 20例,平均年龄 37.75岁,好发于四肢,平均直径 0.8cm。瘤细胞呈束状或旋涡状排列,局部可见车辐状结构。平均每 50个高倍视野核分裂为... 对皮肤纤维瘤 (DF)与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DFSP)在临床、组织形态及免疫组化等方面进行了比较。 DF 20例,平均年龄 37.75岁,好发于四肢,平均直径 0.8cm。瘤细胞呈束状或旋涡状排列,局部可见车辐状结构。平均每 50个高倍视野核分裂为 0.75个。常伴组织细胞和炎细胞浸润、胶原增生、表皮增生及黑色素增多, CD 34(- )。瘤细胞密度与胶原增生及炎细胞浸润呈负相关,提示 DF可能为反应性病变。 DFSP10例,平均年龄 49.1岁,好发于躯干,平均直径 3.23cm。瘤细胞呈典型的车辐状排列,平均每 50个高倍视野核分裂为 5.5个。肿瘤背景清晰,少数可见炎细胞浸润及表皮增生,无胶原增生及黑色素增多, CD34(+ )。这些临床及病理特征有助于两者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纤维瘤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临床病理 比较 DF DF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脂肪酸合成酶水平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2
作者 闾晨涛 韩潞 +1 位作者 江勇 韩东兴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22-625,共4页
背景与目的: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 FAS)是唯一有能力在细胞内合成长链脂肪酸的蛋白。由于肿瘤组织对脂肪酸的需求旺盛,包括结直肠癌在内的多种恶性肿瘤组织中常见FAS过表达。本实验研究结直肠癌患者血清FAS水平与肿瘤... 背景与目的: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 FAS)是唯一有能力在细胞内合成长链脂肪酸的蛋白。由于肿瘤组织对脂肪酸的需求旺盛,包括结直肠癌在内的多种恶性肿瘤组织中常见FAS过表达。本实验研究结直肠癌患者血清FAS水平与肿瘤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60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组,另选20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FAS水平,分析结直肠癌患者血清FAS水平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研究组FAS平均为20.77±10.56 mg/L,对照组FAS水平为10.33±5.65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Ⅰ~Ⅱ、Ⅲ及Ⅳ期患者FAS水平分别为13.24±11.43、24.20±11.87和35.44±12.18 mg/L,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患者FAS水平分别为16.46±10.58、20.38±11.87和25.84±10.88 mg/L,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FAS水平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可以对其作为评估肿瘤进展情况的标志物的可行性作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合成酶 结直肠癌 血清肿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3例绝经后女性腕部骨折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徐文停 倪诚 +3 位作者 喻任 顾国庆 陆纯德 娄玉健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44-945,949,共3页
目的调查分析绝经后女性腕部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13例绝经后女性腕部骨折患者作为骨折组,80例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骨折组中体重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骨折组近1年内跌倒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 目的调查分析绝经后女性腕部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13例绝经后女性腕部骨折患者作为骨折组,80例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骨折组中体重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骨折组近1年内跌倒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骨折组中服用钙盐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体重指数及1年内跌倒次数对绝经后女性腕部骨折发生率有显著的影响。结论肥胖、跌倒及不了解骨质疏松为绝经后女性腕部骨折的高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骨质疏松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注射磷酸钙骨水泥增强DHS固定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体外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喻任 张玉发 +3 位作者 倪诚 陆纯德 程俊秋 范红松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10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评价一种可注射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强化股骨近端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的生物力学影响。方法选用5对骨质疏松性股骨近端标本制作粗隆间骨折模型,以DHS固定,分为对照组与CPC强化组进行生物... 目的评价一种可注射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强化股骨近端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的生物力学影响。方法选用5对骨质疏松性股骨近端标本制作粗隆间骨折模型,以DHS固定,分为对照组与CPC强化组进行生物力学检测。结果CPC强化组在500N应力下的轴向刚度为(691.93±18.90)N/mm,水平剪切刚度为(5553.84±27.47)N/mm,内外侧平均强度分别为(5.15±0.35)MPa,(4.13±0.24)MPa,扭转刚度为0.41,极限载荷(3580±286)N;对照组在500N应力下的轴向刚度为(453.45±19.75)N/mm,水平剪切刚度为(3848.87±22.63)N/mm,内外侧平均强度分别为(3.12±0.37)MPa,(1.80±0.21)MPa,扭转刚度为0.35,极限载荷(2512±189)N。CPC强化组的各项力学性能均高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以CPC对骨质疏松性股骨头内及内后侧缺损处强化可以有效提高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稳定性,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钙 骨质疏松 骨折内固定 刚度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ugel手术修补腹股沟疝的临床应用(附15例报告) 被引量:12
15
作者 张波 江勇 谭卫林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9期730-730,732,共2页
应用Kugel手术修补腹股沟疝15例,其中原发疝14例,复发疝1例.手术时间35~65 min,平均50 min,切口全部一期愈合.术后住院3~8 d,平均5 d.15例随访3~8个月,平均5个月,无明显的腹股沟区不适或异物感,无一例复发.手术近期随访结果满意,未... 应用Kugel手术修补腹股沟疝15例,其中原发疝14例,复发疝1例.手术时间35~65 min,平均50 min,切口全部一期愈合.术后住院3~8 d,平均5 d.15例随访3~8个月,平均5个月,无明显的腹股沟区不适或异物感,无一例复发.手术近期随访结果满意,未出现术后并发症.术中补片放置部位准确并与腹横筋膜缝合固定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Kugel手术 耻骨肌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对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去势治疗后机体免疫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吴同胜 谭卫林 +2 位作者 肖平 付俊 吴云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20-924,共5页
背景与目的: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可以有效治疗前列腺癌,但肿瘤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理想的肿瘤治疗方法是能够在不损伤正常组织的同时进行局部肿瘤切除,还能够激活全身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本研究旨在... 背景与目的: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可以有效治疗前列腺癌,但肿瘤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理想的肿瘤治疗方法是能够在不损伤正常组织的同时进行局部肿瘤切除,还能够激活全身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本研究旨在探讨HIFU治疗对去势治疗后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机体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行去势治疗的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HIFU组为去势治疗后2周行HIFU治疗(n=20),对照组为单纯去势治疗(n=20),全部经直肠前列腺穿刺病理检查确诊,均为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即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20 ng/m L。患者自愿接受HIFU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HIFU组与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72.56±12.38)岁、(75.23±9.35)岁(P=0.446 3);初始PSA为(105.22±20.55)ng/m L、(100.53±18.38)ng/m L(P=0.451 5)。分别取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前列腺癌患者外周血6 d,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和外周血Th细胞因子(IFN-γ、IL-2、IL-4、IL-10)。结果:HIFU组患者治疗后CD4+百分比及CD4+/CD8+比值明显升高;细胞因子IFN-γ、IL-2水平明显增高,而IL-4、IL-10水平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h1/Th2平衡向Th1漂移。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免疫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FU组与对照组前、后各项免疫指标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FU治疗可在近期内改善去势治疗后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 前列腺癌 免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神经阻滞麻醉腹股沟区前路腹膜前应用解剖与疝修补术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波 谭卫林 +3 位作者 李永洋 洪丽霞 韩潞 孟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9期830-831,839,共3页
目的重新认识腹股沟区腹膜前解剖特点。探讨神经阻滞麻醉下腹膜前疝修补术的技术要点和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08年6月~2009年9月,对82例采用局部神经阻滞麻醉开放性腹股沟区前路腹膜前疝修补术的病人进行术中术后观察。结果腹横筋膜由... 目的重新认识腹股沟区腹膜前解剖特点。探讨神经阻滞麻醉下腹膜前疝修补术的技术要点和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08年6月~2009年9月,对82例采用局部神经阻滞麻醉开放性腹股沟区前路腹膜前疝修补术的病人进行术中术后观察。结果腹横筋膜由前后两层组成,前层和腹壁下血管下方有足够大的间隙放置补片;术中神经阻滞麻醉的止痛效果满意。手术时间45~65min,平均55min。切口全部一期愈合。术后住院2~5d,平均3d。82例随访2~15个月,平均6个月,无明显腹股沟不适及异物感,无一例复发。结论从腹股沟区腹膜前解剖特点来看,此处有足够大的间隙放置补片遮盖耻骨肌孔。局部神经阻滞麻醉和腹股沟区前路腹膜前疝修补术两种技术结合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神经阻滞麻醉 腹股沟疝 疝修补术 开放式前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女性腕部不稳定性骨折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徐文停 顾国庆 +3 位作者 陈健 倪诚 喻任 陆纯德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36-438,共3页
目的调查分析绝经后女性腕部不稳定性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13例绝经后女性腕部骨折患者进行问卷调查,32例不稳定性骨折作为不稳定骨折组,81例稳定性骨折作为对照组。结果不稳定骨折组中年龄及体重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目的调查分析绝经后女性腕部不稳定性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13例绝经后女性腕部骨折患者进行问卷调查,32例不稳定性骨折作为不稳定骨折组,81例稳定性骨折作为对照组。结果不稳定骨折组中年龄及体重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稳定骨折组近1年内跌倒次数及内科合并症比例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不稳定骨折组中服用钙盐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不稳定骨折组中骨质疏松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龄、肥胖、跌倒、合并内科夹杂症及骨质疏松为绝经后女性腕部不稳定性骨折的高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骨质疏松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1-酸性糖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诊断和预后意义 被引量:5
19
作者 韩潞 江勇 韩东兴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9-72,共4页
据文献报道,2008年全世界新发结直肠癌病例有120万例,死亡60万例^[1],是发生率和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α-1-酸性糖蛋白(alpha-1-acidglycoprotein,AGP)是一种非特异性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44×10^3,是人... 据文献报道,2008年全世界新发结直肠癌病例有120万例,死亡60万例^[1],是发生率和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α-1-酸性糖蛋白(alpha-1-acidglycoprotein,AGP)是一种非特异性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44×10^3,是人类血清中含糖量最高(约45%)、酸性最强(PI:2.7~3.5)的糖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1-酸性糖蛋白 结直肠癌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FPI-2在结直肠癌及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差异 被引量:2
20
作者 韩东兴 刘兵 +2 位作者 潘卉 郭坚 谭卫林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85-387,共3页
目的:探讨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 2,TFPI-2)蛋白在结直肠癌、癌旁组织及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1年10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肛肠外科住院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 目的:探讨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 2,TFPI-2)蛋白在结直肠癌、癌旁组织及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1年10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肛肠外科住院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结直肠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标本各50份,同时收集在上海建工医院体检行肠镜活检的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23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FPI-2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与癌旁组织及正常黏膜组织相比,TFPI-2蛋白在结直肠癌中呈阴性表达(0/50),明显低于癌旁黏膜组织[24%(12/50)]及正常肠黏膜组织[78.3%(18/23)],3组TFPI-2蛋白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FPI-2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及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存在差异,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 结直肠癌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