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骨量减少的核医学诊疗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叶智卫 蔡瑾 +2 位作者 梅小刚 朱吕佶 高克加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28-332,387,共6页
目的应用核素^(99)mTc-MDP骨骼显像评判早期骨量减少并早期干预治疗的实验研究。方法应用肌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针剂(DX)制作兔早期骨量减少模型和骨质疏松模型并采用^(99)Tc-MDP治疗,每周一次,共14w。经核素骨骼显像的感兴趣区部位与... 目的应用核素^(99)mTc-MDP骨骼显像评判早期骨量减少并早期干预治疗的实验研究。方法应用肌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针剂(DX)制作兔早期骨量减少模型和骨质疏松模型并采用^(99)Tc-MDP治疗,每周一次,共14w。经核素骨骼显像的感兴趣区部位与体外固定放射性标准源(RSF)的比值以及骨病理学、骨形态计量学、骨密度、骨生物力学、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腰椎X、CT摄片等指标比较在各组间存在的差异,并对疗效作出评判。结果经注射不同剂量DX后对实验兔的早期骨量减少模型组和骨质疏松模型组进行骨组织病理切片,骨形态计量学、骨密度、骨生物力学、BALP、BGP等检测指标,证实动物模型成立。治疗14 w后,早期骨量减少治疗组在模型的基础上骨病理学显示:股骨头的骨小梁排列基本规则,骨小梁有所增粗;而骨质疏松治疗组骨病理则表现为骨小梁略有稀疏,骨小梁粗细不均匀,但无断裂现象。早期骨量减少模型、骨质疏松模型骨组织对核素99mTc-MDP骨骼显像剂摄取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治疗组较对应模型组有所下降(P<0.05)。早期骨量减少治疗组与正常组比较骨密度、骨形态计量指标变化不大(P>0.05),但是骨显像剂摄取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骨质疏松治疗组与正常组比较,骨密度、骨生物力学、BALP、BGP均有较明显的改善,以骨质疏松治疗组更明显(P<0.05)。结论核素^(99)mTc-MDP骨骼显像能够发现不同个体的早期骨质疏松现象,同时在早期骨量减少进行干预治疗的疗效将明显优于严重骨质疏松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MTC-MDP骨显像 早期骨量减少 骨质疏松 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素骨显像与骨密度关系的动物试验探讨 被引量:5
2
作者 高克加 叶智卫 +2 位作者 李伟 王建华 梅小刚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8期606-609,共4页
目的探讨核素“99mTc.MDP”骨显像对兔骨质疏松模型半定量测定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实验中使用健康雌性新西兰兔,用肌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针剂(DX)诱导制作骨质疏松模型。研究设立正常对照组(A组),骨质疏松对照组(B组)和“云... 目的探讨核素“99mTc.MDP”骨显像对兔骨质疏松模型半定量测定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实验中使用健康雌性新西兰兔,用肌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针剂(DX)诱导制作骨质疏松模型。研究设立正常对照组(A组),骨质疏松对照组(B组)和“云克”治疗组(c组),每组各8只。“云克”治疗方法:1mg/kg·3ml行兔耳静脉推注,每周1次,总疗程为16周。6周后取各组实验兔腰椎、股骨头行骨密度、骨力学试验,病理细胞学、骨形态计量以及x线、CT摄片和核素骨骼扫描(ROI比值)、血清骨ALP、BGP测定,分析检测数据与骨密度的关系。结果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的骨病理切片显示股骨头关节表面软骨破坏,骨小梁稀疏、断裂等骨破坏表现。核素骨骼显像、骨密度、骨力学、骨形态计量、骨ALP、BGP结果在正常对照组和骨质疏松对照组间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表明骨质疏松模型建立。A、B、C组进行实验室相同的检测指标比较,显示腰椎、股骨头和膝关节的放射性摄取量的改变与骨密度、骨力学、骨计量、骨ALP和BGP的改变与3组实际情况基本相匹配。各实验数据和细胞学、骨骼显像的变化存在相应的同步性。结论核素骨骼显像的半定量测定可以结合骨密度对不同个体的真实骨代谢变化进行互补分析。分析正常对照组、骨质疏松对照组的骨扫描图像,进行半定量分析:第3腰椎,尾椎〉1.78为骨质疏松,〈1.32为骨代谢正常;股骨头/尾椎〉1.76为骨质疏松,〈1.17为骨代谢正常。“云克”治疗的c组的检测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素骨显像 骨密度 骨质疏松模型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素^(99m)Tc-MDP骨显像对不同阶段骨质疏松的相关性实验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高克加 史青 +2 位作者 叶智卫 蔡瑾 梅小刚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83-787,共5页
目的应用锝99-m-亚甲基二磷酸钠(99mTc-MDP)骨骼显像对早期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期的特点进行研究,为早期诊断骨质疏松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肌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针剂("DX")制作兔骨质疏松动物模型。设正常对照组(A组)和肌肉注... 目的应用锝99-m-亚甲基二磷酸钠(99mTc-MDP)骨骼显像对早期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期的特点进行研究,为早期诊断骨质疏松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肌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针剂("DX")制作兔骨质疏松动物模型。设正常对照组(A组)和肌肉注射不同剂量的"DX"制作骨质疏松模型组(B组)以及骨量减少模型组(C组),造模时间为8周。核素骨骼显像(在骨代谢变化时,取骨显像反差较大的、具有代表性的骨组织区域)的感兴趣区(ROI)部位(第3腰椎、股骨头、膝关节、股骨中段、肱骨中段)与第4尾椎进行比较,进行腰椎X线、CT摄片、骨病理组织学、骨密度、骨生物力学、骨形态计量、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等实验检测,比较三组间的差异。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制作模型8周后骨组织病理切片显示:A组股骨头骨小梁排列规则、均匀,无骨质破坏。B组表现为股骨头骨小梁排列不规则、稀疏伴断裂,存在骨破坏现象。C组则显示骨小梁排列轻度稀疏。核素99mTc-MDP骨骼显像在A、B、C组的腰椎、股骨头、股骨中段等处摄取"99mTc-MDP"各有特点。A组与B组的核素99mTc-MDP骨骼显像ROI比值及骨密度、骨生物力学、骨形态计量、ALP、BGP实验结果比较差异明显(P<0.01),但在X线、CT摄片见骨小梁略呈稀疏改变,但变化不明显。C组与A组比较,C组核素骨骼显像ROI比值及椎体生物力学、ALP、BGP实验结果差异明显(P<0.05)。B组与C组比较,骨组织病理切片、骨密度、骨生物力学、骨形态计量、BALP等结果比值差异明显(P<0.05),但核素骨骼显像ROI比值差异小(P>0.05)。结论核素99mTc-MDP骨骼显像对不同程度的骨量减少具有显像特点,松质骨部位在核素骨骼显像ROI比值升高伴血清ALP、BGP增高时,提示骨代谢已经开始异常,可能进入骨量减少期;当99mTc-MDP骨骼显像显示在密质骨(股骨中段、肱骨中段)的ROI比值升高,并伴有骨量减少时,已属于较严重的骨质疏松,需要及时治疗,同时存在骨折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mTc—MDP 骨显像 骨质疏松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康灵联合^(99)Tc-MDP治疗糖皮质激素诱发骨质疏松细胞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徐小雅 金慰芳 +2 位作者 高建军 周轶 高克加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9期814-817,820,共5页
目的观察骨康灵和99Tc-MDP联合治疗糖皮质激素诱发的骨质疏松优于单独治疗的细胞分子机制。方法用SD大鼠随机分为DEX(地塞米松)、DEX-MDP(地塞米松+99 Tc-MDP 2mg/kg)、DEX-Z(地塞米松+骨康灵2ml/kg)和DEX-MDP-Z(地塞米松+99 Tc-MDP 2mg... 目的观察骨康灵和99Tc-MDP联合治疗糖皮质激素诱发的骨质疏松优于单独治疗的细胞分子机制。方法用SD大鼠随机分为DEX(地塞米松)、DEX-MDP(地塞米松+99 Tc-MDP 2mg/kg)、DEX-Z(地塞米松+骨康灵2ml/kg)和DEX-MDP-Z(地塞米松+99 Tc-MDP 2mg/kg+骨康灵2ml/kg)组。给药后颈动脉放血,制备含药血清,用MTT和PNPP法检测其对成骨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用TRAP染色和骨片吸收陷窝法观察其对破骨细胞的数目和功能影响;取大鼠股骨骨髓细胞,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骨髓细胞RUNX2和PPARγ的表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及单独治疗组相比联合用药组对成骨细胞有微弱的促分化作用,对破骨细胞有较强的抑制其数量和骨吸收的功能;同时联合用药能上调RUNX2与PPARγ的比值。结论中药骨康灵联合99Tc-MDP能有效抑制破骨细胞的数目和功能,同时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前体分化,这可能是其优于单独治疗的细胞分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99TC-MDP 骨康灵 RUNX2 PPAR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皮肤结节表现的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
5
作者 虞伟衡 高克加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08-510,共3页
报告1例甲状腺功能减退所致的小腿皮肤结节性损害。患者女,57岁。双小腿出现结节约1年余,无痛、有轻度瘙痒,曾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病史,因服抗甲状腺药物过敏,采用同位素碘(^(131)I)口服治疗,但在小腿部、双眼上睑等逐步发生多发性皮肤结节... 报告1例甲状腺功能减退所致的小腿皮肤结节性损害。患者女,57岁。双小腿出现结节约1年余,无痛、有轻度瘙痒,曾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病史,因服抗甲状腺药物过敏,采用同位素碘(^(131)I)口服治疗,但在小腿部、双眼上睑等逐步发生多发性皮肤结节,通过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甲状腺扫描、甲状腺吸碘率、血清甲状腺系列检测后诊断为继发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的黏液性水肿。经给予甲状腺素治疗后患者的双下肢皮肤结节、斑块逐渐缩小直至基本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结节 甲状腺功能减退 黏液性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99)Tc-MDP对青春期兔骨骼的影响
6
作者 刘菁华 高克加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4期256-259,共4页
目的探讨99Tc-MDP短期使用对青春期新西兰兔骨骼生长的影响。方法选用11周的新西兰实验兔30只,分为5组,每组6只。A组为原始对照组,B、C为对照组,D、E两组给予99Tc-MDP静脉注射,每周1次,剂量为1mg/kg/5ml。D组于用药4周后与B组进行股骨X... 目的探讨99Tc-MDP短期使用对青春期新西兰兔骨骼生长的影响。方法选用11周的新西兰实验兔30只,分为5组,每组6只。A组为原始对照组,B、C为对照组,D、E两组给予99Tc-MDP静脉注射,每周1次,剂量为1mg/kg/5ml。D组于用药4周后与B组进行股骨X线摄片,对右侧股骨远端干骺端骺软骨线的宽度及相应部位的病理切片中软骨细胞的变化进行比较。将两组的兔子处死后进行胫骨和股骨长度的测量,并进行比较,以及血清BAP的对比。E组于用药后8周和C组进行与D组、B组相同的检测,同时与A组原始兔进行对比。结果D、E组股骨远端干骺端骺软骨线X线摄片较B、C对照组增粗,病理上D、E组骺软骨增殖区较B、C对照组明显增宽,而且细胞数量明显增多,分化相对活跃。实验组和对照组兔胫骨、股骨的长度,以及血清BAP存在一些差异。结论99Tc-MDP对于处于青春期的兔的骨骼生长可能存在一定的影响,但由于实验尚存在不足之处,需在今后的实验研究中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Tc-MDP(云克) 青春期兔 骨骼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股骨远端肿瘤骨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6
7
作者 于沈敏 冷云飞 +6 位作者 张鹏翼 高克加 李敏 蔡兵 李晓淼 费民立 慕小瑜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45-48,共4页
背景与目的:肢体骨肿瘤保肢手术治疗不仅要彻底切除病灶,而且要保留肢体功能,临床上已有用于修复大段骨缺损的异体骨保存方法。有:新解冷冻骨、冷冻干燥骨和脱钙骨等。深低温及深低温脱水后保存的异体骨有抗原性弱,易与宿主骨结合... 背景与目的:肢体骨肿瘤保肢手术治疗不仅要彻底切除病灶,而且要保留肢体功能,临床上已有用于修复大段骨缺损的异体骨保存方法。有:新解冷冻骨、冷冻干燥骨和脱钙骨等。深低温及深低温脱水后保存的异体骨有抗原性弱,易与宿主骨结合,新骨形成等优点现对深低温保存的同种异体骨半关节移植治疗股骨远端肿瘤的保肢手术及其愈后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大段同种异体骨修复股骨远端肿瘤瘤段切除后骨缺损6例,术后用X线片与核素^99Tc^m-MDP(亚甲基二磷酸)骨骼显像比较评定骨愈合,并评估其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手术后3~6个月在X线片显示牢固的生物固定(坚强的外骨痂或已骨性连接),核素^99Tc^m-MDP骨骼显像在骨移植后1个月就显示骨结合部代谢活跃,术后4月局部骨代谢趋于稳定,2年后逐渐恢复正常一本组优2例,良2例,中1例,差1例。结论:深低温保存同种异体骨的半关节移植治疗股骨远端肿瘤,术后移植骨与自体骨愈合良好,核素^99Tc^m-MDP骨骼显像显示移植骨早期骨存活较X线片敏感,关节功能重建方面到达良好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同种异体骨 保肢手术 ^99Tc^m-MDP骨骼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Tc-MDP联合骨康灵治疗骨质疏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高克加 赵国定 +5 位作者 金慰芳 高建军 梅小刚 叶智卫 田英敏 严楚顺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1-56,共6页
目的 "99Tc-MDP"结合"骨康灵"联合治疗骨质疏松模型的分析。方法制作兔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并进行实验分析。购置实验兔49只,分为7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骨质疏松对照组)、C组("99 Tc-MDP"治疗组)、D组(&... 目的 "99Tc-MDP"结合"骨康灵"联合治疗骨质疏松模型的分析。方法制作兔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并进行实验分析。购置实验兔49只,分为7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骨质疏松对照组)、C组("99 Tc-MDP"治疗组)、D组("阿仑膦酸钠"治疗组)、E组("骨康灵"治疗组)、F组("99 Tc-MDP"联合"骨康灵"治疗组)、G组("阿仑膦酸钠"联合"骨康灵"治疗组)。采用肌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DX)制作兔骨质疏松模型,2次/每周,连续6周,以后骨质疏松模型继续维持"DX"肌肉注射,但剂量改为一次/周,直至试验结束。分别在骨质疏松的基础上进行治疗,疗程为16周。疗效评判指标:病理细胞学、骨形态计量分析、骨密度检测、生物力学试验、X线摄片、CT摄片、核素骨骼显像ROI的比值、血清BALP、BGP检测。各治疗组试验数据统计结果与B组相比较,依次评判疗效为显效、有效和无效。统计方法:SPSS13.0软件分析数据,所得数据采用x珋±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和组间比较t检验。结果治疗16周后的下一周对各组受试动物进行相关指标检测,结果显示:A组与B组的骨形态计量(121.595±33.445和65.280±21.907)、骨密度(股骨头、L4分别为0.309±0.015、0.298±0.017和0.238±0.011、0.233±0.015)、骨生物力学(股骨头、L4分别为404.433±43.655、698.380±77.520和269.437±40.595、349.350±57.288)、核素骨骼显像(4.126±0.643和6.734±0.458)、BALP(9.000±2.828和42.833±12.714)、BGP(0.105±0.0147和0.176±0.0263),检测结果差异明显(P值均<0.01),病理细胞学显示B组实验兔骨小梁排列稀疏,存在较明显的骨小梁断裂现象,而A组骨小梁排列规则、正常。但X线摄片和CT摄片比较差异不显著。证明本次实验制作兔骨质疏松动物模型成立。各治疗组与B组比较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方差分析示:形态计量统计值F=12.371;骨密度(股骨头的F=8.832,第四腰椎F=7.174);生物力学(股骨头F=10.548,第四腰椎F=22.737);核素骨骼显像F=24.830,BALP与BGP统计值分别为F=37.356和F=12.061,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值<0.01)。以数据的疗效评判以F组改善最明显,其次为C、G、D组,虽然E组在骨密度、生物力学实验结果改善不明显,但在骨形态计量、核素骨骼扫描以及血清BALP、BGP略有改善。结论本试验结果显示,以"99 Tc-MDP"联合"骨康灵"治疗疗效更明显。可能与合适的中西医配伍、"99Tc-MDP"在人体内具有保护过氧化歧酶(SOD)的活力,抑制了诱导单核破骨细胞前体分化,降低了骨钙流失和"骨康灵"的益气活血、补肝肾壮筋骨,促进了骨的修复有关。使中医和西医的各自特点互补,达到增进疗效意义,提供临床治疗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Tc-MDP” “骨康灵” 骨质疏松动物模型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双磷酸盐药物在联合“骨康灵”治疗中对股骨头坏死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高克加 舒怡 +6 位作者 肖梅芳 蔡瑾 梅小刚 叶智卫 张芬芳 朱吕佶 赵国定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38-1043,1047,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双磷酸盐药物联合"骨康灵"治疗兔股骨头无菌性坏死(ANFH)模型的疗效分析。方法采用肌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方法制作ANFH动物模型;制作动物模型成功后,将实验兔设为A组(正常对照组)、B组(ANFH对照组)、C组("9... 目的探讨不同双磷酸盐药物联合"骨康灵"治疗兔股骨头无菌性坏死(ANFH)模型的疗效分析。方法采用肌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方法制作ANFH动物模型;制作动物模型成功后,将实验兔设为A组(正常对照组)、B组(ANFH对照组)、C组("99Tc-MDP"治疗组)、D组("阿仑膦酸钠"治疗组)、E组("骨康灵"治疗组)、F组("99Tc-MDP"联合"骨康灵"治疗组)和G组("阿仑膦酸钠"联合"骨康灵"治疗组),疗程为16周,后比较各组之间骨密度、影像学及生化指标变化并评价疗效。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ANFH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显示:骨组织病理学、99mTc-MDP骨显像,骨密度、骨生物力学、骨形态计量、ALP、BGP均有明显差异(P<0.01)。经过不同药物联合治疗后,C、D、E、F、G组经治疗后与B组相比,骨组织病理学、99mTc-MDP骨显像,骨密度、骨生物力学、骨形态计量、ALP、BGP均比B组有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疗效评判结果显示:F组为显效基本接近A组,C组、G组和D组均为有效,但E组疗效相对不明显。结论药物"99Tc-MDP"联合联合"骨康灵"治疗骨质疏松效果优于其他药物治疗;因此,中草药联合"99Tc-MDP"可能成为治疗骨质疏松的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FH 99TC-MDP 阿伦膦酸钠 骨康灵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Tc-MDP治疗与骨修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高克加 梅小刚 +3 位作者 叶智卫 蔡瑾 朱吕佶 张芬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27-831,共5页
目的药物99Tc-MDP治疗对股骨头无菌性坏死(ANFH)的修复价值研究。方法动物试验分为二个阶段:制作模型阶段和治疗观察阶段。采用肌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制作ANFH动物模型,第一阶段设:正常组(A组)、ANFH模型组(B组),时间为8周。在... 目的药物99Tc-MDP治疗对股骨头无菌性坏死(ANFH)的修复价值研究。方法动物试验分为二个阶段:制作模型阶段和治疗观察阶段。采用肌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制作ANFH动物模型,第一阶段设:正常组(A组)、ANFH模型组(B组),时间为8周。在病理细胞学、骨密度、骨形态计量检测、四环素双标记试验、核素骨骼显像感兴趣区(ROI)比值、X线摄片、CT摄片等试验证实ANFH动物模型成立后再进行第二阶段试验。第二阶段设:正常对照组(C组)、ANFH模型对照组(D组)、99Tc-MDP治疗组(E组)、阿仑膦酸钠治疗组(F组),并进行99Tc-MDP和"阿仑膦酸钠"治疗,疗程为16周,行与第一阶段相同的各项检测。并对E组、F组的疗效进行评判。采用SPSS13.0软件统计数据。结果第一阶段结束,A组、B组的病理切片结果显示:A组股骨头无骨组织破坏;而B组表现为:股骨头关节表面软骨破坏,骨小梁稀疏、断裂,空骨陷窝数增多等破坏现象。B组的骨密度、骨形态计量、四环素双标记试验骨转换值明显降低(P<0.01),核素"99m Tc-MDP"骨骼显像ROI比值、血清BALP、BGP检测结果明显高于(P<0.05),X线摄片、CT摄片见B组的股骨头存在稀疏现象,显示ANFH模型成立。经过对E组、F组进行治疗16周后,各项检测指标结果显示,A组、C组与B组、D组试验结果基本相似。E组、F组均有所改善,以E组骨修复更明显,骨小梁增粗,空骨陷窝消失,各项检测指标接近于C组。结论动物试验显示,99Tc-MDP治疗动物ANFH疗效明显,不仅具有"阿仑膦酸钠"的双膦酸盐治疗作用,对ANFH治疗后的四环素双标记试验及骨小梁增粗,空骨陷窝消失现象显示,可能存在相对的促进成骨细胞功能和加快损伤骨的骨修复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99TC-MDP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MDP骨骼显像与骨生物力学的相关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克加 史青 +3 位作者 徐明 蔡瑾 梅小刚 叶智卫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14-918,共5页
目的采用核素"99 mTc-MDP"骨显像半定量检测方法评估骨质疏松与骨生物力学的相关性。方法取雌性实验新西兰兔进行肌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针剂(DX)制作兔骨质疏松动物模型,设正常对照组(A组),骨质疏松模型组(B组,肌肉注射DX量2... 目的采用核素"99 mTc-MDP"骨显像半定量检测方法评估骨质疏松与骨生物力学的相关性。方法取雌性实验新西兰兔进行肌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针剂(DX)制作兔骨质疏松动物模型,设正常对照组(A组),骨质疏松模型组(B组,肌肉注射DX量2 mg/kg,每周2次)和骨量减少模型组(C组,肌肉注射DX量1 mg/kg,每周1次),造模时间为6周。第7周时行"99 mTc-MDP"骨骼显像,取松质骨部位(腰椎、股骨头、膝关节)、密质骨部位(股骨中段)与第4尾椎的感兴趣区(ROI)的比值。同时进行腰椎X、CT摄片、骨组织病理学、骨密度、骨生物力学、骨骼形态计量、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实验检测。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组间t检验分析。结果 7周时骨组织病理切片显示:A组股骨头的骨小梁排列规则,没有骨质破坏;与A组比较,B组则表现为股骨头关节表面软骨破坏,骨小梁稀疏、断裂现象。核素"99 mTc-MDP"骨骼显像ROI比值、BALP、BGP等功能性指标升高(P<0.05),同时见骨生物力学和骨密度等形态学指标均降低(P<0.05);C组骨病理切片仅见骨小梁略有稀疏现象,在"99mTc-MDP"骨骼显像中,除股骨中段摄取放射性ROI比值不增高外,松质骨部位摄取放射性与BALP、BGP均升高,骨生物力学出现降低(P<0.05),但骨密度等形态学指标显示轻度改变(P>0.05)。结论核素"99mTc-MDP"骨骼显像能够灵敏显示早期骨代谢异常的影像结果,当在早期骨量减少期(C组)时,仅松质骨部位骨组织摄取骨骼显像剂的比值升高,而密质骨部位摄取骨显像剂变化不明显,血清BALP、BGP也出现增高,但骨密度尚没有明显降低,实际骨生物力学已经开始降低,此时干预治疗是预防骨折的最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MTC-MDP 骨骼显像 生物力学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Tc-MDP”和“骨密Ⅲ号”治疗类固醇性骨质疏松动物实验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克加 赵国定 +3 位作者 叶智卫 李启举 李伟 王建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1期805-809,796,共6页
目的应用核素药物"99Tc-MDP"与中草药方"骨密Ⅲ号"联合治疗以及分别治疗由类固醇诱发的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并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实验分为2个阶段:①由药物盐酸地塞米松肌肉注射6周,制作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并且进行骨... 目的应用核素药物"99Tc-MDP"与中草药方"骨密Ⅲ号"联合治疗以及分别治疗由类固醇诱发的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并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实验分为2个阶段:①由药物盐酸地塞米松肌肉注射6周,制作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并且进行骨量、骨密度、骨生物力学检测、核素骨显像比值(ROI)及骨细胞学等检测分析,确立骨质疏松模型成立。②在骨质疏松模型的基础上,设立单独"99Tc-MDP"治疗组、"骨密Ⅲ号"治疗组和"99Tc-MDP"联合"骨密Ⅲ号"治疗组,总疗程时间为16周,并且经上述相同的检测方法判断疗效。结果第1阶段:由药物盐酸地塞米松诱导制作的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骨计量下降72.51%,腰椎骨密度下降26.51%,股骨头骨密度下降25.82%,骨生物力学下降30.24%(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证实骨质疏松模型成立。第2阶段:经单独"99Tc-MDP"治疗组、"骨密Ⅲ号"治疗组和"99Tc-MDP"联合"骨密Ⅲ号"治疗组治疗后分别与骨质疏松对照组比较:骨计量分别上升100.76%、43.16%、166.88%;腰椎骨密度分别上升22.90%、14.81%、28.28%;股骨头骨密度上升22.44%、14.19%、30.03%;生物力学上升17.70%、1.82%、26.94%;核素骨显像(ROI)差值降低12.33%、22.91%、16.31%(除单独"骨密Ⅲ号"治疗组的生物力学与骨质疏松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组比较结果数据均P<0.01),在细胞学上也有较明显的改变。结论采用"99Tc-MDP"联合"骨密Ⅲ号"治疗类固醇性兔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后的骨计量、骨密度、骨生物力学、核素骨显像(ROI)、及骨细胞学等改善比单独采用"99Tc-MDP"治疗或"骨密Ⅲ号"治疗更明显,存在深入探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TC-MDP 骨密Ⅲ号 骨质疏松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Tc-MDP治疗糖皮质激素诱导不同分期骨量减少的动物模型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梅小刚 高克加 +2 位作者 徐明 叶智卫 周瑞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36-1040,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糖皮质激素诱导骨量减少组动物模型经99Tc-MDP治疗后的疗效以及价值。方法采用肌肉注射地塞米松膦酸钠注射液(DX)诱导不同程度骨量减少的兔动物模型,兔49只,设计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A组)、临界骨量减少对照组(B组)、骨...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糖皮质激素诱导骨量减少组动物模型经99Tc-MDP治疗后的疗效以及价值。方法采用肌肉注射地塞米松膦酸钠注射液(DX)诱导不同程度骨量减少的兔动物模型,兔49只,设计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A组)、临界骨量减少对照组(B组)、骨量减少对照组(D组)、骨质疏松对照组(F组);临界骨量减少治疗组(C组)、骨量减少治疗组(E组)、骨质疏松治疗组(G组);C、E、G 3组采用99Tc-MDP治疗16w;检测各组病理组织学、骨密度、核素显像ROI比值、X线和CT、血清骨碱性膦酸酶、骨钙素。统计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组间T检验处理。结果各模型组B、D、F与A组的骨密度、骨显像比值ROI、BALP、BGP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差异:T值>2.179(P<0.05);骨密度(左股骨颈F=31.038、L4F=13.069),骨显像比值ROI(股骨颈F=36.045、L4F=47.435)(P<0.05);病理结果,A、B组正常;D组骨小梁排列欠规律,骨小梁变细;F组骨小梁排列不规律,分布稀疏,伴断裂现象。治疗组结果分析:C、E治疗组指标与A组比较,t值均<2.179(P>0.05),G组与A比较大部分指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各模型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效果,其T值均>2.179(P<0.05);病理组织学切片显示:C组、E组的骨小梁接近于A组骨小梁分布;G组稀疏的骨小梁也有所改善。结论99Tc-MDP治疗对不同程度的糖皮质激素诱导骨量减少都有治疗效果,尤其在临界期治疗效果明显。本实验在早期骨钙流失时的治疗效果明显,为临床早期发现和治疗骨量减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Tc—MDP 骨量减少 动物模型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Tc-MDP”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克加 梅小刚 +3 位作者 叶智卫 蔡瑾 朱吕佶 张芬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11-1416,共6页
目的探讨药物"99Tc-MDP"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ANFH)的价值。方法动物实验分为2个阶段:制作模型阶段和治疗观察阶段。第1阶段:设A组(正常组)、B组(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模型组),采用肌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制作ANFH动物模型... 目的探讨药物"99Tc-MDP"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ANFH)的价值。方法动物实验分为2个阶段:制作模型阶段和治疗观察阶段。第1阶段:设A组(正常组)、B组(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模型组),采用肌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制作ANFH动物模型,时间为8周。检测骨病理学、骨形态计量检测、骨密度、四环素双标记试验、核素骨骼显像感兴趣区(ROI)比值、X线摄片、CT摄片等指标,在证实ANFH动物模型成立后再进行第2阶段实验。第2阶段,在ANFH模型的基础上,设C组(正常对照组)、D组(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模型对照组)、E组("99Tc-MDP"治疗组)、F组(阿伦膦酸钠治疗组),治疗组的疗程为16周,治疗结束,对E组、F组的疗效进行评判。统计学采用SPSS13.0软件分析数据。结果经过第1、2阶段的ANFH模型制作和治疗后,在骨病理学、骨形态计量、骨密度、四环素双标记试验骨转换值、核素骨骼显像(ROI)等检测结果显示,A组与B组各指标差异明显(P<0.01),ANFH模型成立。经治疗后的E组在骨病理学显示,股骨头骨小梁排列较规则,呈略有稀疏现象,在D组的基础上修复明显;F组则表现为股骨头骨小梁稀疏、排列不规则,偶有断裂现象,但较D组有所改善,也得到骨密度、四环素双标记试验骨转换值、"99mTc-MDP"骨骼显像ROI比值等检测结果的支持(P<0.05)。结论在ANFH动物模型的基础上经"99Tc-MDP"、"阿仑膦酸钠"治疗后,得到不同的疗效,以"99Tc-MDP"治疗后修复明显。"99Tc-MDP"能靶向性地到达ANFH部位,除了具有抑制骨吸收,而且还存在保护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防止自由基对骨组织的破坏,对损伤骨组织的作用有抑制价值。从四环素双标记试验中所示的骨矿化沉积率增高可能与促进骨细胞的增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双膦酸盐类药物在骨代谢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冬梅 高克加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04-308,共5页
目的合理选择双膦酸盐类药物为临床治疗骨质疏松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实验兔肌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方法制作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并对骨质疏松模型分别进行"99Tc-MDP"、"阿仑膦酸钠"和"博宁"治疗后的... 目的合理选择双膦酸盐类药物为临床治疗骨质疏松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实验兔肌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方法制作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并对骨质疏松模型分别进行"99Tc-MDP"、"阿仑膦酸钠"和"博宁"治疗后的疗效研究,实验室分析指标:病理骨组织学、骨密度、生物力学试验、骨形态计量、放射性"99mTc-MDP"骨骼显像ROI比值、X线、CT摄片及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并与骨质疏松模型对照组比较,评判各组间的差异。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经肌肉注射盐酸地塞米松方法制作骨质疏松模型试验,在病理骨组织学、骨密度、生物力学试验、BGP等指标均出现骨质疏松征象,证实骨质疏松模型成立。在骨质疏松的基础上,经"99Tc-MDP"、"阿仑膦酸钠"和"博宁"各治疗组的治疗,均有较明显的改善,但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改善程度依次为"99Tc-MDP"治疗组、"阿仑膦酸钠"治疗组和"博宁"治疗组。结论不同的双膦酸盐类药物在骨组织生理代谢不一样,所产生的疗效也不同。"阿仑膦酸钠"是在"博宁"的基础上研制的新一代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双膦酸盐,所以抑制骨吸收优于"博宁"。而"99Tc-MDP"可能对骨组织还具有免疫调节价值。对不同的双膦酸盐在骨组织生理代谢作用的治疗价值将可为临床治疗方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膦酸盐 骨质疏松 动物模型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