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立科学、合理、全面的医院信息系统评测标准 被引量:5
1
作者 范启勇 沈树春 +2 位作者 张佳茂 张岷 沈晓萍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23-24,共2页
推动医院信息系统(HIS)建设规范化,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管理、监督、指导和评审,是政府卫生部门必须考虑的一个重大课题。通过对医院的调查研究和对系统的全面了解,确定了针对医院信息系统进行测试的技术方案,并设计建立了含有系统性... 推动医院信息系统(HIS)建设规范化,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管理、监督、指导和评审,是政府卫生部门必须考虑的一个重大课题。通过对医院的调查研究和对系统的全面了解,确定了针对医院信息系统进行测试的技术方案,并设计建立了含有系统性能测试和功能测试的评测指标体系,对引导HIS建设健康有序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信息系统 评测标准 系统性能测试 功能测试 医院自动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罩与气管插管用于全麻乳腺癌根治术的比较 被引量:119
2
作者 郑颖 连文洁 +4 位作者 汪春英 张爱萍 张马忠 黄贞玲 杭燕南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88-290,共3页
目的比较喉罩和气管插管用于全麻乳腺癌根治术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呼吸功能和应激激素的影响。方法40例ASAⅠ或Ⅱ级在全麻下实施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喉罩组和气管内插管组。在麻醉诱导前(T0)、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前(T1)、插入喉... 目的比较喉罩和气管插管用于全麻乳腺癌根治术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呼吸功能和应激激素的影响。方法40例ASAⅠ或Ⅱ级在全麻下实施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喉罩组和气管内插管组。在麻醉诱导前(T0)、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前(T1)、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后即刻(T2)、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后5min(T3)、10min(T4)、15min(T5)和乳腺癌根治术切皮时(T6)、拔管后即刻(T7)记录SBP、DBP、HR。应用BICORE呼吸功能监测仪监测呼吸功能16项指标,选择T0、T3、T4、T5、T7时记录吸气潮气量(VTI)、呼气潮气量(VTE)、分钟通气量(VE)、吸气峰流速(PIFR)、呼气峰流速(PEFR)、吸气峰压(PIP)和平均气道阻力(RAWM)。每组随机抽取10例患者于T0、T1、T2、T6、T7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血浆肾上腺素(AE)、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水平。结果气管插管组T2时SBP、DBP、HR显著高于喉罩组(P<0.05);VTI、VTE、VE、PIFR、PEFR、PIP和RAWM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E、NE、DA在T2、T7时均显著高于喉罩组(P<0.05)。结论全麻喉罩通气用于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优于气管插管,易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应激反应轻微,全麻后恢复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罩 气管内插管 血流动力学 呼吸功能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乳管镜检查对乳头溢液病因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5
3
作者 单鸣 汪成 +3 位作者 余燕民 陆永伟 徐明 包家林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10-713,共4页
目的评价纤维乳管镜检查对乳头溢液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 427例纤维乳管镜诊断和其中1 789例行手术治疗后的病理诊断。结果 3 427例乳头溢液病例接受乳管镜检查,发现乳管内新生物(良、恶性)2 051例;接受手术良性新生物者1 53... 目的评价纤维乳管镜检查对乳头溢液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 427例纤维乳管镜诊断和其中1 789例行手术治疗后的病理诊断。结果 3 427例乳头溢液病例接受乳管镜检查,发现乳管内新生物(良、恶性)2 051例;接受手术良性新生物者1 532例,病理诊断为中央型和周围型导管内乳头状瘤者1 176例;接受手术恶性新生物者80例,病理诊断为乳腺癌者52例。纤维乳管镜对中央型和周围型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符合率为76.76%,对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为83.87%。结论纤维乳管镜对乳头溢液病因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可作为临床对乳头溢液患者较好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乳管镜 乳头溢液 乳腺导管内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电双频指数用于七氟醚全麻喉罩自主通气实施乳腺癌根治术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5
4
作者 郑颖 汪春英 +1 位作者 张爱萍 杭燕南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21-322,共2页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对七氟醚全麻喉罩自主通气下实施乳腺癌根治术的指导意义。方法40例ASAⅠ或Ⅱ级择期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均均分为BIS组和对照组。记录麻醉期间不同时点吸气末七氟醚浓度(CINSev)、呼气末七氟醚浓度(CETSev)...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对七氟醚全麻喉罩自主通气下实施乳腺癌根治术的指导意义。方法40例ASAⅠ或Ⅱ级择期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均均分为BIS组和对照组。记录麻醉期间不同时点吸气末七氟醚浓度(CINSev)、呼气末七氟醚浓度(CETSev)、SBP、DBP、HR、SpO2、PETCO2、VT、每分钟通气量(VE)、RR、气道峰压(PPEAK),并取外周动脉血行血气分析。结果两组均可获得满意的插管条件,BIS组置入喉罩前CETSev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诱导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诱导期间自主呼吸抑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清醒时间和拔除喉罩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BIS组麻醉期间CETSev和CINSev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的SBP、DBP、HR及VT、VE、RR、PPEAK各时点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PaO2、PaCO2、碳酸氢根浓度(HCO3-)、SaO2均维持正常;BIS组pH及PaCO2于插入喉罩后15min及切皮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BIS指导七氟醚全麻喉罩自主通气,可减少七氟醚用量,自主呼吸维持较平稳,血流动力学稳定,呼吸功能及血气指标接近正常,全麻苏醒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S 七氟醚 喉罩 自主通气 血流动力学 呼吸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氏牛蒡子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经验 被引量:17
5
作者 石琤 蔡奇文 +1 位作者 郭天旻 石印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90-1392,共3页
目的观察石氏牛蒡子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符合要求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中药加针刺组,每组30例。共治疗4周。其中中药组的患者中有2例患者无明显改善外,其余28例患者虽未见痊愈患者... 目的观察石氏牛蒡子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符合要求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中药加针刺组,每组30例。共治疗4周。其中中药组的患者中有2例患者无明显改善外,其余28例患者虽未见痊愈患者,但自觉症状均有改善,中药加针刺组中1例患者痊愈,其余症状均有好转。并分别于治疗前后从活动痛、静息痛、腰酸膝软及活动受限4个方面对患者进行疗效评定,同时比较2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活动痛、静息痛、腰酸膝软及活动受限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综合组在这4个指标方面的疗效均优于中药组。治疗期间,2组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口服石氏牛蒡子汤作用安全,同时可明显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症状,若配合针刺近期效果和预后可能更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氏伤科 牛蒡子汤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患者上肢淋巴水肿与腋淋巴结手术结果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7
6
作者 张顺康 孙丽云 陈刚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5-61,共7页
背景与目的:上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显著影响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本研究旨在观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患者的上肢淋巴水肿发生情况,分析淋巴水肿发生与患者腋淋巴结手术结果(阳性淋巴结个数、切除淋巴结总数... 背景与目的:上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显著影响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本研究旨在观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患者的上肢淋巴水肿发生情况,分析淋巴水肿发生与患者腋淋巴结手术结果(阳性淋巴结个数、切除淋巴结总数及两者的比值,即淋巴结阳性率)的相关性,以及年龄、体质量指数和其他治疗相关因素对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在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的患者共202例,采用上肢周径测量法,观察这些患者从放疗开始至放疗结束后12个月期间的上肢淋巴水肿发生情况。结果:共有197例患者完成随访观察,其中38例诊断为上肢淋巴水肿(19.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发生与未发生上肢淋巴水肿的患者在切除淋巴结总数(P<0.001)、阳性淋巴结个数(P<0.001)与淋巴结阳性率(P=0.002)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年龄、体质量指数和其他治疗相关因素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切除淋巴结总数的增多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患者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患者的上肢淋巴水肿发生情况与腋淋巴结手术结果具有相关性,其中切除淋巴结总数的增多是淋巴水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对于切除淋巴结总数较多的患者,在制定术后相关治疗方案时要充分重视其较高的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后放疗 上肢淋巴水肿 腋淋巴结手术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147在浸润性乳腺癌分子亚型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 被引量:8
7
作者 叶辉 徐明 +2 位作者 叶曼娜 许杰莉 汪成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18-522,共5页
目的探讨浸润性乳腺癌分子亚型中CD147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51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对各分子亚型进行CD147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 CD147在浸润性乳腺癌中阳性表达率为64.10%(161/251),腔面A亚型阳性表达率为29.3... 目的探讨浸润性乳腺癌分子亚型中CD147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51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对各分子亚型进行CD147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 CD147在浸润性乳腺癌中阳性表达率为64.10%(161/251),腔面A亚型阳性表达率为29.30%(12/41),腔面B亚型阳性表达率为50.00%(35/70),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亚型阳性表达率为75.00%(42/56),三阴性(TNBC)亚型阳性表达率为85.70%(72/84)。在分子亚型中两两比较结果显示,HER2阳性亚型与TNBC亚型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其余各亚型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临床病理特征中CD147的高阳性表达率与高组织学分级、高临床分期、雌激素受体(ER)阴性及HER2阳性相关。结论 CD147在浸润性乳腺癌分子亚型中的表达与2013年第13届St Gallen国际乳腺癌会议共识相一致,即腔面A亚型内分泌治疗敏感、惰性、预后较好,腔面B亚型内分泌治疗较差、侵袭性较强、预后较差及<40岁女性患者中HER2亚型与TNBC亚型发病率相对较高,预后均较差。CD147抗体的研制有可能在浸润性乳腺癌TNBC亚型的个性化分子靶向治疗上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47 浸润性乳腺癌 分子亚型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轻与年老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江科 盛佳钰 +2 位作者 陈玮黎 黎伟 李蓉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21,共7页
目的探讨年轻与年老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患者的生存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及黄浦区中心医院2009—2011年收治的358例有完整标本及随访资料的TNBC患者。结果 358例TNBC中年轻患者(≤40... 目的探讨年轻与年老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患者的生存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及黄浦区中心医院2009—2011年收治的358例有完整标本及随访资料的TNBC患者。结果 358例TNBC中年轻患者(≤40岁)40例(11.2%),年老患者(≥70岁)33例(9.2%)。两者在肿瘤大小、脉管浸润及分期方面均无差异,但年轻患者中淋巴结转移及Ki67高表达更多(P=0.028,P=0.036)。年轻患者均接受了辅助化疗,年老患者有19例未接受化疗。年轻患者依从性更好,共31例口服中药超过2年,与年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但两者在乳腺癌特异性生存率(breast cancer-specific survival,BCSS)及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接受化疗及未接受化疗的年老患者在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状态、Ki67表达、脉管浸润情况及分期方面均无差异,中位BCSS及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现复发转移后,年轻患者生存时间长于年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结论虽然年轻TNB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较年老患者更具侵袭性,但两者预后无差异,出现复发转移后有更好的生存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预后 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147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9
9
作者 汪成 单鸣 +3 位作者 牛瑞洁 叶曼娜 徐明 庄志刚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5-59,共5页
目的·探讨CD147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10例TNBC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进行CD147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分析CD147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CD147在T... 目的·探讨CD147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10例TNBC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进行CD147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分析CD147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CD147在TNB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1.82%(90/110),CD147表达与组织学分级、Ki-67高表达、p53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00,P=0.047,P=0.046)。与年龄、肿瘤直径、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无明显相关性(P>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CD147在TNBC组织中的不同表达强度与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具有一定关系(P=0.024,P=0.001);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D147与Ki-67是TNBC预后的风险因子,其阳性表达率越高,患者生存期越短。结论·CD147在TNBC组织中呈高表达,与预后密切相关,可以作为独立的预后判断因子。CD147抗体的临床应用有可能成为TNBC重要的靶向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47 三阴性乳腺癌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147基因沉默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7
10
作者 汪成 庄志刚 +1 位作者 单鸣 徐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05-311,共7页
目的·探讨CD147基因沉默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正常乳腺上皮细胞HMEC及3株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HCC70和T4-2),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细胞内CD147 m RNA... 目的·探讨CD147基因沉默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正常乳腺上皮细胞HMEC及3株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HCC70和T4-2),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细胞内CD147 m RNA和蛋白表达。设计针对人CD147基因编码区的si RNA序列,构建重组慢病毒Lv-sh RNA-CD147并感染乳腺癌细胞,设立阴性对照(Lv-NC感染组)和不感染细胞对照(细胞对照组)。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CD147基因沉默效果;采用MTT法和Transwell试验分别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和细胞迁移能力。收集病毒感染后72 h的HCC70细胞,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内增殖、迁移、凋亡相关蛋白(β-catenin、MMP2、MMP9和Bax)的表达。结果·3株乳腺癌细胞中CD147 m RNA及蛋白的表达均显著高于HMEC细胞(P<0.01)。与Lv-NC感染组和细胞对照组比较,Lv-sh RNA-CD147感染组CD147 m RNA和蛋白表达下调,细胞增殖活性降低,细胞迁移能力减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毒感染后72 h,与相应的Lv-NC感染组和细胞对照组比较,Lv-sh RNA-CD147感染组HCC70细胞内β-catenin、MMP2、MMP9表达降低,而Bax表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D147基因沉默可以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CD147 基因沉默 增殖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PR^+和HER2^-型乳腺癌患者免疫组化指标的列线图预后模型 被引量:6
11
作者 吴莹 洪晏 +2 位作者 谢轶群 李曦洲 刘洋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34-939,共6页
目的:探讨改良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阳性(^+)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阴性(-)(ER/PR^+、HER2-)型乳腺癌患者的传统预后模型,满足目... 目的:探讨改良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阳性(^+)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阴性(-)(ER/PR^+、HER2-)型乳腺癌患者的传统预后模型,满足目前的临床实际需求。方法:选取了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335例ER/PR^+、HER2-型乳腺癌患者。将97个变量纳入模型,采用SCAD变量选择的方法,在充分考虑协变量是否存在对数线性关系、非对数线性关系(分段线性关系)临界值的合理确定、共线问题后,构建一个新的ER/PR^+、HER2-型乳腺癌患者传统免疫组化指标的Cox回归预后模型,并进一步建立其列线图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术后1、3和5年生存概率的列线图;并通过比较模型的区分度(discrimination)和校准度(calibration)来评价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通过乳腺癌预后建立Cox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患者的预后与组织级别、淋巴结转移、Ki67、PR和年龄等因素有关;其中组织级别和淋巴结转移对风险比的影响呈对数线性关系,Ki67、PR和年龄对风险比的影响呈非对数线性关系,其合理临界值分别为Ki67(60%)、PR(20%)和年龄(55岁)。该模型术后1、3和5年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值)均高于0.85,说明该Cox回归模型具有较高的区分度。该模型Gr?nnesby-Borgan拟合优度检验统计量值为1.37、对应的P值为0.5,说明该Cox回归模型有较好的校准度。结论:通过改良ER/PR^+和HER2-型乳腺癌患者的传统预后模型,建立患者术后1、3和5年生存概率的列线图,能准确、直观、有效地预测患者的生存概率,对乳腺癌患者临床治疗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传统免疫组化指标 列线图 预后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MS/MS法同时测定护心口服液中11种成分 被引量:14
12
作者 梁琨 孙辉 +3 位作者 安叡 王新宏 尤丽莎 蔡征宇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5-109,共5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同时测定护心口服液(甘草、黄芪、麦冬等)中苦参碱、氧化苦参碱、丹酚酸B、丹参素、原儿茶醛、甘草苷、黄芪甲苷、桂皮醛、丹参酮ⅡA、麦冬皂苷D、鲁斯可皂苷元的含有量。方法该药物甲醇提取...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同时测定护心口服液(甘草、黄芪、麦冬等)中苦参碱、氧化苦参碱、丹酚酸B、丹参素、原儿茶醛、甘草苷、黄芪甲苷、桂皮醛、丹参酮ⅡA、麦冬皂苷D、鲁斯可皂苷元的含有量。方法该药物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Ultimate XB-C18色谱柱(4.6 mm×100 mm,3μm);流动相水-甲醇(含0.05%甲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4 m L/min;柱温25℃。结果 11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0),平均加样回收率96.66%~103.2%,RSD 1.4%~3.4%。结论该方法灵敏、可靠、准确,可用于护心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心口服液 化学成分 LC-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胃散清胃热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孙克 张晓丹 +2 位作者 杨铭 张晓晨 汪文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12-815,共4页
目的:探讨清胃散(生地、当归、丹皮、黄连等)清胃热的作用机理。方法:5%乙醇代水供小鼠自由饮用并用附子、干姜、肉桂提取物灌胃造模。部分模型鼠同时给予清胃散。3周后观察小鼠肛温、炭末排出时间、胃组织中cAMP、SOD、MDA含量及胃和... 目的:探讨清胃散(生地、当归、丹皮、黄连等)清胃热的作用机理。方法:5%乙醇代水供小鼠自由饮用并用附子、干姜、肉桂提取物灌胃造模。部分模型鼠同时给予清胃散。3周后观察小鼠肛温、炭末排出时间、胃组织中cAMP、SOD、MDA含量及胃和舌的组织学变化。结果:清胃散治疗对胃热证模型组的生化和组织学变化等均有所改善。结论:本方法建立胃热证的病理模型符合中医理论;清胃散对实验动物具有清胃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胃散 胃热证 病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TA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0
14
作者 谢轶群 裔海鹰 +2 位作者 施俊义 李曦洲 隋金珂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11-914,共4页
背景与目的:近期研究表明GATA3作为转录因子与正常乳腺组织及乳腺癌的发生、发展相关,同时与乳腺癌的预后也可能相关。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乳腺癌中GATA3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以探讨GATA3在乳腺癌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 背景与目的:近期研究表明GATA3作为转录因子与正常乳腺组织及乳腺癌的发生、发展相关,同时与乳腺癌的预后也可能相关。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乳腺癌中GATA3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以探讨GATA3在乳腺癌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0例乳腺癌中GATA3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其他临床病理指标以及预后的关系。结果:GATA3的低表达与肿瘤高组织分级、淋巴结转移、ER阴性状态、PR阴性状态、Her-2过度表达等表示预后较差的指标相关(P<0.05),但与确诊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0.05);全部乳腺癌患者中,GATA3阳性表达者5年总生存率为83.6%,高于GATA3阴性表达者的62.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阳性并接受他莫昔芬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中,GATA3阳性表达者5年总生存率为87.8%,高于GATA3阴性表达者的60.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ATA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乳腺癌的分化水平、转移能力相关,并且GATA3可作为乳腺癌预后的一个判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TA3转录因子 乳腺癌 预后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TA3与乳腺癌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5
作者 谢轶群 施俊义 +1 位作者 李曦洲 隋金珂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87-789,共3页
GATA3转录因子在正常乳腺的生长分化中起重要作用,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也密切相关,GATA3在不同乳腺癌亚型发生中的作用有所不同。本文综述了GATA3与正常乳腺及乳腺癌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现状,为今后研究GATA3在乳腺癌中的临床应用提供理... GATA3转录因子在正常乳腺的生长分化中起重要作用,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也密切相关,GATA3在不同乳腺癌亚型发生中的作用有所不同。本文综述了GATA3与正常乳腺及乳腺癌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现状,为今后研究GATA3在乳腺癌中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TA3转录因子 乳腺肿瘤 乳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实施老年病人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1
16
作者 王俊安 汪春英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51-1052,共2页
目的评估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实施老年病人臂丛神经阻滞的优缺点及安全性。方法 75例ASAⅡ或Ⅲ级择期实施上肢手术的65岁以上老年病人,随机均分为三组: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组(US组);超声引导组(U组);神经刺激仪定位组(S组)。记录... 目的评估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实施老年病人臂丛神经阻滞的优缺点及安全性。方法 75例ASAⅡ或Ⅲ级择期实施上肢手术的65岁以上老年病人,随机均分为三组: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组(US组);超声引导组(U组);神经刺激仪定位组(S组)。记录各组臂丛神经阻滞的各项评价指标。结果三组局麻药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US组和U组阻滞操作时间、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均短于S组(P<0.05),辅助用药例数、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S组(P<0.05);US组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均短于U组(P<0.05),三组均无病人改全麻。结论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实施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对病人影响小,用于老年病人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神经刺激仪 臂丛 神经阻滞 老年病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术后放疗心肌钙蛋白T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刚 金冶宁 +3 位作者 李安临 卢月 孙丽云 张顺康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89-1492,共4页
目的研究乳腺癌术后放疗血清心肌钙蛋白T(cTnT)的变化,探讨其与心脏损伤的关系。方法将50例左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分为L组,50例右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分为R组,另将50例胸部以外部位放疗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胶体金法分别测定所有患者放疗... 目的研究乳腺癌术后放疗血清心肌钙蛋白T(cTnT)的变化,探讨其与心脏损伤的关系。方法将50例左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分为L组,50例右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分为R组,另将50例胸部以外部位放疗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胶体金法分别测定所有患者放疗前、放疗进行中期、放疗结束时、放疗后3个月、放疗后6个月以及放疗后12个月的cTnT含量,cTnT>0.03 ng/mL为诊断心肌损伤的界限值。结果 L组和R组放疗后血清cTnT阳性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组与R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组和R组放疗结束时与放疗前比较,血清cTnT含量显著升高并达到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放疗后6个月血清cTnT含量恢复正常。结论乳腺癌术后放疗可引起血清cTnT显著升高,导致心脏损伤发生率明显增加;cTnT的变化可早期反映放射性心脏损伤,有利于尽早预防和治疗放疗并发症和后遗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放射治疗 心肌钙蛋白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罩七氟醚吸入麻醉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陈轶菁 沈华 汪春英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52-454,共3页
目的应用胸腔阻抗法监测喉罩七氟醚吸入麻醉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60例ASAI或Ⅱ级择期在全麻下实施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七氟醚吸入组(I组)和丙泊酚静脉组(1I组)。观察两组诱导及清醒情况。在麻醉诱... 目的应用胸腔阻抗法监测喉罩七氟醚吸入麻醉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60例ASAI或Ⅱ级择期在全麻下实施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七氟醚吸入组(I组)和丙泊酚静脉组(1I组)。观察两组诱导及清醒情况。在麻醉诱导前(To)、插入喉罩前(T1)、插入喉罩后即刻(T2)、切皮即刻(L)、拔除喉罩前(L)、拔除喉罩后即刻(]r5)记录SpO:、P盯C02、HR、MAP、每搏输出量(SV)、循环阻力(SVR)和加速指数(ACI)。结果两组清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Tc时比较,T。、T2时I组MAP、SVR均降低(P〈o.05);R时ACI明显下降(P〈O.05);T1、T2时Ⅱ组HR减慢、MAP、SV、SVR均下降(P〈0.05);T1~L时ACI均下降(P〈0.05);T1、T2时Ⅱ组MAP、SV均低于I组(P〈0.05);R时HR慢于I组(P〈O.05);T,时ACI低于I组(P〈O.05)。结论七氟醚吸人麻醉用于乳腺癌根治术,血流动力学更趋稳定,手术期间可维持接近正常生理状态的心输出量和体循环阻力,全麻后苏醒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七氟醚 喉罩 血流动力学 乳癌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民叔先生学术思想撷菁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杨强 黄进秋 卞嵩京(指导)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4期692-695,共4页
刘民叔(1897-1960),名复,四川成都华阳县人,近代著名中医,其生平事迹、学术思想俱载《中医人物词典》、《中医辞海》。刘师幼承庭训,19岁参加四川全省第一届中医考试,名魁榜首。后从学于经学大师廖季平,学术大进。其治学一生先后三变,... 刘民叔(1897-1960),名复,四川成都华阳县人,近代著名中医,其生平事迹、学术思想俱载《中医人物词典》、《中医辞海》。刘师幼承庭训,19岁参加四川全省第一届中医考试,名魁榜首。后从学于经学大师廖季平,学术大进。其治学一生先后三变,先在明清,再宗岐黄,迨五十岁后始跳出《内经》圈子,直溯汉魏以上古医,一以古医经为正宗。其所以变者,盖追求真理,日臻完善,是为变也。1926年移居上海,深感西学东渐,中医学术日趋沉沦,乃于1937年创立中国古医学会,旨在发扬古医汤液。行医40余年,精于内科,兼通妇、儿。用药既简而赅,亦奇亦正,疑难大病多投峻利毒药,且剂量逾恒。治杂病以虚实为纲,治实重在攻邪,常施巴豆、甘遂、芫花、水蛭等峻烈之品;补虚重在温阳,每用附桂、乌头、硫磺、砒石等。著有《古医汤液丛书》、《蜀医丛书》、《鲁楼医学丛书》、《神农古本草经三品逸文考》、《考次伊尹汤液经》、《时疫解惑论》、《伤寒论霍乱训解》、《素问痿论释难》、《鲁楼医案》、《华阳医说》及《肿胀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民叔 古医 汤液 学术思想 中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TA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ER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5
20
作者 谢轶群 施俊义 +2 位作者 李曦洲 隋金珂 裔海鹰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GATA3的表达及与ER表达的关系,以及GATA3在乳腺癌发生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2004年至2005年间外科手术切除的100例乳腺癌组织和61例癌旁乳腺组织中GATA3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E...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GATA3的表达及与ER表达的关系,以及GATA3在乳腺癌发生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2004年至2005年间外科手术切除的100例乳腺癌组织和61例癌旁乳腺组织中GATA3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ER表达和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GATA3在癌旁乳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82.0%)明显高于乳腺癌组织(60.0%)(χ2=8.45,P<0.01),但在不同病理类型乳腺癌中表达无差异(χ2=0.74,P>0.05)GATA3的表达和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0.05),与乳腺癌组织分级、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乳腺癌组织中GATA3的阳性表达与ER的阳性表达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r=0.49,P<0.01)。结论:乳腺癌组织低表达GATA3,GATA3表达与ER表达正相、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和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TA3 乳腺癌 雌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