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邻里中心卫生单元对开展家庭医生服务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梅 赵伟忠 +2 位作者 陆海峰 宋梅桂 韩一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1期3809-3813,共5页
目的探讨邻里中心卫生单元对开展家庭医生服务的影响。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在上海市闵行区马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设的"吉祥坊"邻里中心卫生单元、旗忠社区卫生服务站、邻松社区卫生服务站分别抽取2017年1—9月的门诊就... 目的探讨邻里中心卫生单元对开展家庭医生服务的影响。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在上海市闵行区马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设的"吉祥坊"邻里中心卫生单元、旗忠社区卫生服务站、邻松社区卫生服务站分别抽取2017年1—9月的门诊就诊居民830、270、560例。采用本课题组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居民进行面对面入户调查,调查时间为2017年10—11月,主要内容为居民的基本情况、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利用情况、就诊满意度。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 60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6.39%。其中,邻里中心卫生单元就诊居民800例(邻里中心卫生单元组),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诊居民800例(社区卫生服务站组),两组性别、年龄等基本情况间无差异(P>0.05)。在签约及就诊方面,邻里中心卫生单元组居民的"1+1+1"签约率、社区首诊率、预约转诊率高于社区卫生服务站组(P<0.05),两组居民"1+1+1"组合内就诊率、因病住院率、大病及时转诊率间无差异(P>0.05);在健康管理服务利用方面,邻里中心卫生单元组居民接受健康评估、开具延伸处方、通过社区筛查发现疾病、依从性好的比例高于社区卫生服务站组(P<0.05),两组居民开具慢性病延伸处方比例间无差异(P>0.05);在中医药和康复服务利用方面,邻里中心卫生单元组居民接受过中医药和康复服务的比例高于社区卫生服务站组(P<0.05)。在就诊满意度方面,邻里中心卫生单元组居民对医生诊疗水平、医生服务态度、中医药和康复服务、预约转诊、开具延伸处方、自检项目的满意度评分及总体满意度评分高于社区卫生服务站组,对排队等候时间的满意度评分低于社区卫生服务站组(P<0.05);两组居民对上门诊疗、健康体检的满意度评分间无差异(P>0.05)。结论邻里中心卫生单元的设立可拉近家庭医生与居民的距离,有效提升居民的就诊满意度,有利于家庭医生制度的落实和分级诊疗制度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医生服务 邻里中心 卫生单元 病人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里中心卫生单元对家庭医生式服务的作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陆海峰 贾杰 +4 位作者 陈静 杨建钊 刘梅 邱巍 赵伟忠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2287-2290,共4页
目的了解邻里中心卫生单元对家庭医生式服务的作用效果。方法在2017年1—4月闵行区马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设"吉祥坊"邻里中心卫生单元、旗忠卫生服务站、临松卫生服务站门诊登记在册的就诊居民中,按照10∶1的比例,采用简单... 目的了解邻里中心卫生单元对家庭医生式服务的作用效果。方法在2017年1—4月闵行区马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设"吉祥坊"邻里中心卫生单元、旗忠卫生服务站、临松卫生服务站门诊登记在册的就诊居民中,按照10∶1的比例,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居民725、362、415例,分别作为邻里中心卫生单元组、社区卫生服务站组。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居民进行调查,主要内容包括居民对家庭医生式服务的知晓、签约情况,基层首诊、预约情况,对家庭医生式服务的满意度和信任度。共发放问卷1 502份,回收有效问卷1 451份(邻里中心卫生单元组703份、社区卫生服务站组748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6.60%。结果邻里中心卫生单元组、社区卫生服务站组居民对家庭医生式服务的知晓率分别为93.2%(655/703)、90.6%(678/748),签约率分别为33.9%(238/703)、28.6%(214/748),基层首诊率分别为68.7%(483/703)、63.8%(477/748),就诊预约率分别为50.5%(355/703)、45.2%(338/748)。两组知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邻里中心卫生单元组的签约率、基层首诊率、就诊预约率高于社区卫生服务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邻里中心卫生单元组对家庭医生式服务的总体满意度及对就医便捷、上门诊疗、服务态度、健康宣教、心理咨询的满意度高于社区卫生服务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排队等候、免疫预防、定期体检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邻里中心卫生单元组对家庭医生重视自己需求、医生重视自己医疗意愿、医生出错时坦诚方面的得分高于社区卫生服务站组,在不信任医生建议、医生对谈话内容保密性差方面的得分低于社区卫生服务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感觉医生不关心自己、听从医生建议、信任医生告知内容、信任医生的诊治、医生诊治不尽力、医生技术水平高方面的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邻里中心卫生单元的开展较好地提高了居民对家庭医生式服务的满意度及信任度,但居民的家庭医生式服务签约率、基层首诊率仍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里中心 家庭医生式服务 满意度 信任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社区的早期肺癌低剂量螺旋CT扫描筛查上海实践初探 被引量:33
3
作者 罗晓阳 刘权 +27 位作者 王升平 李媛 沈磊 李国栋 李文涛 赵燕萍 许慧琳 方红 邵贵强 储继志 孙君雷 朱洪其 李志勇 蒋良华 凌建良 赵伟忠 王晶 刘小华 李斌 张裔良 叶挺 潘云建 胡鸿 王瑞 孙艺华 杨海燕 许速 陈海泉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96-1003,共8页
背景与目的:作为中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长期保持在较高水平。而有效改善肺癌预后,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本研究密切结合上海社区医疗服务发展现状,整合各级医疗机构优势资源,探索基于上海社区的早期肺癌低... 背景与目的:作为中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长期保持在较高水平。而有效改善肺癌预后,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本研究密切结合上海社区医疗服务发展现状,整合各级医疗机构优势资源,探索基于上海社区的早期肺癌低剂量螺旋CT筛查路径模式。方法:2013年8月—2014年8月,针对上海市闵行区部分试点社区,以低剂量螺旋CT作为肺癌初步筛查手段,在高危人群中开展肺癌早期诊断,并结合以微创手术治疗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构建涵盖肺癌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及随访等医疗服务措施的综合治疗立体网络。结果:筛查总人数为11 332人(男性7 144人,女性4 188人)。其中,明确诊断恶性肿瘤29例,包括原发性肺癌27例、转移性肺癌1例和乳腺癌1例;筛查原发性肺癌发病率为238.26×10^(-5);0~Ⅰ期肺癌共22例,在原发性肺癌中占81.48%。结论:基于上海社区的早期肺癌低剂量螺旋CT筛查路径模式提高肺癌早期诊断率,具有可行性及有效性,可在有条件的社区及医疗卫生机构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低剂量螺旋CT 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域医疗联合体的脑卒中社区康复模式干预效果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胡世红 凌晴 +7 位作者 许佳 江丽娟 陆赟 苏楠 胡坚强 张雪峰 沈敏红 李如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2729-2733,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区域医疗联合体的脑卒中社区康复模式干预效果。方法建立以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为核心,联合闵行区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区域医疗联合体。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到该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脑卒中患者105例... 目的探讨基于区域医疗联合体的脑卒中社区康复模式干预效果。方法建立以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为核心,联合闵行区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区域医疗联合体。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到该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脑卒中患者105例。根据就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否有康复治疗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无康复治疗师,n=52)和干预组(有康复治疗师,n=53)。对照组患者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允许自行康复训练;干预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基于区域医疗联合体的脑卒中社区康复模式进行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3、6个月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Barthel指数(BI)评价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平均年龄、平均病程、病变性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FMA、B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方法和时间在FMA、BI评分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FMA、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6个月后干预组患者FMA、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区域医疗联合体的脑卒中社区康复模式可以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其重返家庭和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康复 区域医疗联合体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药物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沈菲 韩一平 +11 位作者 吴学智 凌小媛 陈慎 沈雁红 刘可可 施艇艇 杨建钊 任翠 李扬 李长舜 刘岩 徐爱静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1530-1532,共3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部分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药物使用情况及与规范要求的差距,提高社区全科医师对COPD规范诊疗的意识。方法参考2011年COPD诊疗规范制定呼吸疾病问卷调查表,根据一般情况、临床表现或肺功能检查及相关治疗情况对... 目的了解上海市部分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药物使用情况及与规范要求的差距,提高社区全科医师对COPD规范诊疗的意识。方法参考2011年COPD诊疗规范制定呼吸疾病问卷调查表,根据一般情况、临床表现或肺功能检查及相关治疗情况对上海市部分社区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3 968例患者,行肺功能检查明确不完全可逆气流受限确诊为COPD的患者1 024例(占25.8%),男814例(占79.5%),女210例(占20.5%),吸烟者692例(占67.6%)。给予药物治疗者892例(占87.1%),其中β2-受体激动剂372例(占41.7%),抗胆碱能药物346例(占38.8%),糖皮质激素或混合制剂88例(占9.9%),其他药物86例(占9.6%);吸入给药150例(占16.8%),口服给药696例(占78.0%),静脉给药46例(占5.2%)。Ⅰ~Ⅳ级COPD患者药物治疗类型及用药途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级、Ⅱ级和Ⅲ级COPD患者中,以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口服治疗为主;Ⅳ级COPD患者中,以糖皮质激素或混合制剂吸入为主。结论目前社区COPD患者的药物治疗情况与诊疗规范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开展社区全科医师对COPD诊疗规范的学习并正确干预患者用药及制度化管理尤其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社区干预 药物治疗 全科医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生体重与5至8岁儿童超重和肥胖关联的队列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钰 宋艾云 +26 位作者 范玉娟 李雪松 范晓方 任凤东 郑徽 沈春芳 沈甲乙 宋玉萍 任国光 张正球 赵燕萍 蒋良华 张金伟 储寄志 叶为民 马应忠 姚红 杨玉明 曹永其 顾昊 林建良 赵伟忠 朱洪其 李志勇 杨杰 程佳 杨架林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6-51,共6页
目的以回顾性队列研究探讨出生体重与5~8岁儿童超重和肥胖的关系.方法利用上海市闵行区所辖的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12岁儿童的体格检查数据库,截取5~8岁儿童的身高和体重数据进行分析.体检时行问卷调查生育史、出生体重、妊娠情况... 目的以回顾性队列研究探讨出生体重与5~8岁儿童超重和肥胖的关系.方法利用上海市闵行区所辖的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12岁儿童的体格检查数据库,截取5~8岁儿童的身高和体重数据进行分析.体检时行问卷调查生育史、出生体重、妊娠情况和出生后喂养史.按照出生体重分为〈2500g(低出生体重儿)、~3000g、~3500g、~4000g和≥4000g组(巨大儿).采用多元logistics分析评估出生体重与5~8岁儿童超重和肥胖的关系,并调整相关因素的影响.结果99897名5~8岁儿童进入分析,超重发生率为10.1%,肥胖发生率为5.0%.①1.4%的儿童为低出生体重,7.3%为巨大儿;出生体重〈2500g、~3000g、~3500g、~3500g、~4000g和≥4000g组超重检出率分别为8.4%、7.6%、9.2%、11.5%和14.5%;肥胖检出率分别为4.7%、3.9%、4.4%、5.9%和7.9%.②简单相关分析发现,~3500g、~4000g和≥4000g组出生体重与儿童体重呈正相关(P 〈0.0001),在调整了性别、年龄、身高、分娩史、孕周、喂养史和身高后,仍具有显著相关性.③与出生体重~3500g组相比,~4000g组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增加31%和43%,~4500g组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增加76%和103%;~3000g组发生超重和肥胖的风险最低(RR=0.80,95%CI:0.73~0.88,P〈0.0001;RR=0.87,95%CI:0.77~0.98,P〈0.0001),调整了年龄、性别、孕周和产式等因素后,仍具有相关性;5、6、7和8岁儿童~4000g和≥4000g组发生超重和肥胖的风险相近;〈2500g组肥胖的风险RR为1.07(95%CI:0.79~1.43),P=0.27.结论出生体重对5~8岁儿童超重和肥胖的影响呈非线性关系.出生体重〉3500g儿童5~8岁超重和肥胖的风险显著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体重 超重 肥胖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围神经肌肉磁刺激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慢性期手功能障碍1例报道 被引量:13
7
作者 杨青 陈树耿 +2 位作者 邓盼墨 赵伟忠 贾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84-1387,共4页
目的探索周围神经肌肉磁刺激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对脑卒中慢性期患者上肢手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回顾1例脑卒中病程3年以上、右侧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常规康复基础上,采用偏瘫侧前臂周围神经肌肉磁刺激和... 目的探索周围神经肌肉磁刺激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对脑卒中慢性期患者上肢手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回顾1例脑卒中病程3年以上、右侧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常规康复基础上,采用偏瘫侧前臂周围神经肌肉磁刺激和双侧大脑半球感觉运动皮质高频rTMS治疗,共4周。结果治疗后,患者右上肢Fulg-Meyer运动功能评分提高,改良Ashworth量表分级降低。结论周围神经肌肉磁刺激联合rTMS可能对改善脑卒中慢性期患者偏瘫侧上肢和手运动功能有一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手功能 运动功能 周围神经肌肉磁刺激 重复经颅磁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外周磁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上肢痉挛和运动功能的即刻影响 被引量:19
8
作者 李阳 陈树耿 +3 位作者 王传凯 束小康 陆海峰 贾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76-1379,共4页
目的研究重复外周磁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上肢痉挛的即刻影响。方法 2018年5月至8月,脑卒中患者14例行单次重复外周磁刺激,刺激前后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改良Tardieu量表(MTS)中的R1和R2、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进行评... 目的研究重复外周磁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上肢痉挛的即刻影响。方法 2018年5月至8月,脑卒中患者14例行单次重复外周磁刺激,刺激前后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改良Tardieu量表(MTS)中的R1和R2、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进行评定。结果刺激后,患者上肢FMA-UE评分有明显改善(t=-3.166, P<0.01)。肩内收肌、肩后伸肌群、肘屈曲肌群、肘伸展肌群、腕屈曲肌群MAS评分均有改善(P<0.05);MTS肩外展、肩前屈群、肘屈曲、肘伸展、腕伸展的R1均有改善(P<0.05),肩外展、肩前屈肌群的R2均有改善(P<0.05)。结论重复外周磁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上肢痉挛和运动功能有即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重复外周磁刺激 上肢 痉挛 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视觉手功能康复定量评估系统在脑卒中患者手功能评估中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付江红 陈树耿 +4 位作者 钱叶叶 陆小锋 龙海生 崔晓 贾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80-1383,共4页
目的探讨多维视觉手功能康复定量评估系统用于脑卒中患者手功能评估的可行性。方法 2017年11月至2018年7月,17例脑卒中住院患者分别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进行上肢和手运动功能评估,同时采用多维评估系统进行前臂、腕和手运动功能评估... 目的探讨多维视觉手功能康复定量评估系统用于脑卒中患者手功能评估的可行性。方法 2017年11月至2018年7月,17例脑卒中住院患者分别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进行上肢和手运动功能评估,同时采用多维评估系统进行前臂、腕和手运动功能评估。结果多维评估系统评估结果与Fugl-Meyer评定量表评分呈正相关(r=0.609, P=0.010)。结论多维视觉手功能康复定量评估系统可用于定量评估脑卒中患者上肢和手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 评定 多维视觉手功能康复定量评估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