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MALT淋巴瘤中API2-MALT1的检测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严青 陶琨 +1 位作者 侯英勇 朱雄增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97-402,共6页
目的 检测t(11;18)所致API2 MALT1融合转录本的发生率 ,探讨其对胃MALT淋巴瘤 (extranodalmarginalzoneB celllymphomaofmucosa associatedlymphoidtissue,MALTlymphoma)病理诊断的意义。方法 收集原发性胃MALT淋巴瘤手术切除、石蜡... 目的 检测t(11;18)所致API2 MALT1融合转录本的发生率 ,探讨其对胃MALT淋巴瘤 (extranodalmarginalzoneB celllymphomaofmucosa associatedlymphoidtissue,MALTlymphoma)病理诊断的意义。方法 收集原发性胃MALT淋巴瘤手术切除、石蜡包埋标本 2 6例为实验组 ;含MALT成分的胃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diffuselargeB celllymphoma ,DLBCL)和单纯的胃DLBCL手术切除、石蜡包埋标本各 10例及慢性胃炎活检石蜡包埋标本 1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半嵌套式PCR检测B细胞IgH基因重排 ;采用RT PCR检测API2 MALT1融合转录本 ,并通过形态学、免疫组化及分子生物学方法的比较 ,研究API2 MALT1融合转录本的检测在MALT淋巴瘤诊断中的意义。结果 IgH基因重排的阳性率在胃MALT淋巴瘤中为76 9% (2 0 / 2 6 ) ,在含MALT成分的胃DLBCL中为 10 0 % (10 / 10 ) ,在胃DLBCL中为 80 % (8/ 10 ) ,在慢性胃炎中为 0 (0 / 10 ) ;API2 MALT1融合转录本在胃MALT淋巴瘤中的检出率为 19 2 % (5 / 2 6 ) ,在含MALT成分的胃DLBCL、胃DLBCL和胃炎中均未检出。结论 API2 MALT1是胃MALT淋巴瘤特异性的诊断指标 ,但其阳性率相对较低 ,通过与形态学、免疫组化及B细胞IgH基因重排检测的结合 ,对胃MALT淋巴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MALT淋巴瘤 API2-MALT1 检测 病理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rvivin、MMP-2、nm23-H1、VEGF及其受体Flt-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2
作者 陈中皓 王学志 +2 位作者 徐铭 杨华 黄忠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90-293,共4页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多种生物学指标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以及手术后的复发转移、预后有关。本研究旨在探讨人结直肠癌组织中Survivin、MMP-2、nm23-H1、VEGF及其受体Flt-1的表达与各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多种生物学指标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以及手术后的复发转移、预后有关。本研究旨在探讨人结直肠癌组织中Survivin、MMP-2、nm23-H1、VEGF及其受体Flt-1的表达与各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2例结直肠癌组织及其对照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Survivin、MMP-2、nm23-H1、VEGF及其受体Flt-1表达的状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及复发转移的关系。结果:在结直肠癌中Survivin、MMP-2、nm23-H1、VEGF及其受体Flt-1的表达率分别为62.5%(45/72)、66.7%(48/72)、55.5%(40/72)、61.1%(44/72)、79.2%(57/72),均显著高于对照癌旁正常黏膜组织(P<0.01)。Survivin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术后复发转移有关;MMP-2表达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术后复发转移有关;nm23-H1表达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相关;VEGF表达与浸润深度、TNM分期及术后复发转移有关;而受体Flt-1表达与临床病理及预后因素均无关。结论:Survivin、MMP-2、nm23-H1、VEGF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多个相关基因的表达能更准确地判断结直肠癌的生物学特征及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SURVIVIN MMP-2 NM23-H1 VEGF FLT-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53、c-erbB-2、PCNA和EGFR在膀胱癌中过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7
3
作者 周金良 陈长春 +4 位作者 邵渊 张群丽 张惠箴 丁满堂 刘鸣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6期535-538,I069,共4页
目的:研究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蛋白产物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异常表达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复发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查117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p53、c-erbB-2、PCNA和EGFR的表达水平。结... 目的:研究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蛋白产物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异常表达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复发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查117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p53、c-erbB-2、PCNA和EGFR的表达水平。结果:117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p53、c-erbB-2、PCNA和EGF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0%、29.9%、53.8%和48.7%。p53和PCNA阳性表达产物定位于肿瘤细胞核内,c-erbB-2阳性表达产物定位于细胞膜上,EGFR阳性表达产物定位于细胞膜或细胞浆内。结果表明p53、c-erbB-2、PCNA和EGFR异常表达与膀胱癌的分级、分期、复发及术后生存率等之间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53、c-erbB-2、PCNA和EGFR异常表达有助于评估膀胱癌预后,多基因异常表达作为预后评价指标更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基因 PCNA EGFR C-ERBB-2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脏胃肠道间质瘤型间叶源性肿瘤1例 被引量:6
4
作者 陶琨 侯英勇 +1 位作者 袁亚 朱雄增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60-461,共2页
关键词 脾脏胃肠道间质瘤型间叶源性肿瘤 脾脏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胃癌术前选择性动脉内介入治疗 被引量:5
5
作者 徐幼龙 周金良 +5 位作者 金雪熙 张世统 陈国祥 杨大明 万剑慧 杨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57-58,66,共3页
目的 :研究晚期胃癌手术前选择性动脉内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 :1 999年 8月~ 2 0 0 1年 1 1月住院手术治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 98例 ,手术前进行选择性动脉内介入治疗 ,回顾分析 1 997年~ 1 998年间收治的 60例进展期胃癌未作介入而直... 目的 :研究晚期胃癌手术前选择性动脉内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 :1 999年 8月~ 2 0 0 1年 1 1月住院手术治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 98例 ,手术前进行选择性动脉内介入治疗 ,回顾分析 1 997年~ 1 998年间收治的 60例进展期胃癌未作介入而直接手术作为对照组。从手术切除率以及病理切片观察癌细胞变化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介入组切除率为 78% ,对照组 68%。手术后病理切片观察癌细胞坏死情况 ,介入组有效率为 67% ,而对照组仅 8例癌细胞有轻度局灶坏死。结论 :手术前介入化疗对于进展期胃癌的患者能提高切除率 ,能大量杀伤肿瘤细胞 ,初步疗效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胃癌 手术前介入 癌细胞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中端粒酶逆转录酶与p53、拓朴异构酶Ⅱα、激素受体、凋亡小体的检测及相关性 被引量:3
6
作者 杨静 张农 +1 位作者 陶琨 盛惠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33-437,共5页
目的观察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p53、拓朴异构酶(TP)Ⅱα、激素受体(ER、PR)、凋亡小体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情况,探讨上述因子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收集上海市长宁区中心医院2000-2006年全子宫切除... 目的观察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p53、拓朴异构酶(TP)Ⅱα、激素受体(ER、PR)、凋亡小体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情况,探讨上述因子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收集上海市长宁区中心医院2000-2006年全子宫切除标本54例,其中子宫内膜癌44例,子宫内膜增生反应10例。免疫组化SP法检测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增生反应病例中hTERT、p53、TPⅡα、ER、PR的表达情况,并对其染色强度作定量分析。HE切片中观察凋亡小体,高倍镜下计数凋亡小体及TPⅡα阳性细胞。结果hTERT、p53、TPⅡα、凋亡小体在子宫内膜癌中均有表达,并随着肿瘤组织学分级的增加而表达增强(P〈0.05),而在子宫内膜增生反应中上述标志物不表达或仅有微弱表达。ER、PR在子宫内膜增生反应中表达广泛,但在内膜癌组织中表达下降,而且恶性程度越高其表达越少(P〈0.05)。子宫内膜癌中hTERT表达与p53、TPⅡα、凋亡小体表达成正相关(P〈0.01);p53表达与凋亡小体表达成正相关,而与ER、PR表达为负相关(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中hTERT、p53与细胞凋亡、增殖以及肿瘤恶性程度等密切相关,表明细胞周期失调节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端粒酶逆转录酶 P53 拓朴异构酶Ⅱα 类固醇受体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ATG肾炎和人IgA肾病肾组织中XⅧ型胶原的表达
7
作者 杨静 蒋涛 +3 位作者 李慧 赵仲华 张秀荣 张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72-476,共5页
目的观察XⅧ型胶原在大鼠抗Thy1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ATG)模型和人IgA肾病肾组织中表达,探讨XⅧ型胶原在肾小球肾炎及肾脏硬化中的作用。方法尾静脉注射兔抗Thy1血清制备大鼠ATG模型;Westernblot检测大鼠ATG肾皮质组织中XⅧ型胶原、Ⅳ... 目的观察XⅧ型胶原在大鼠抗Thy1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ATG)模型和人IgA肾病肾组织中表达,探讨XⅧ型胶原在肾小球肾炎及肾脏硬化中的作用。方法尾静脉注射兔抗Thy1血清制备大鼠ATG模型;Westernblot检测大鼠ATG肾皮质组织中XⅧ型胶原、Ⅳ型胶原蛋白的表达变化;原位杂交确定XⅧ型胶原mRNA在ATG大鼠肾脏中的细胞定位;免疫组化ABC法观察XⅧ型胶原蛋白在人IgA肾病肾组织的分布,并对其染色强度作定量分析。结果大鼠ATG模型中随着病变的进展肾皮质组织中XⅧ型胶原、Ⅳ型胶原蛋白的表达都呈先持续增加而后回落的趋势;原位杂交显示XⅧ型胶原mRNA在ATG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细胞呈多样性;免疫组化结果证实XⅧ型胶原是一种基膜胶原蛋白,在人IgA肾病的细胞外基质沉积中表达显著增加。结论XⅧ型胶原是一种基膜成分,肾脏内多种细胞均可表达XⅧ型胶原,其分布与Ⅳ型胶原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ⅩⅧ型 抗Thy-1肾小球肾炎 肾小球肾炎 IgA 肾小球硬化 胶原Ⅳ型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ⅩⅧ型胶原 IGA肾病 鼠肾组织 AT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鉴别诊断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合并良恶性结节
8
作者 朱才松 杨军 +8 位作者 杨静 徐明 邵康为 刘伟 王加临 袁立新 肖正光 闵庆华 张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24-527,共4页
目的比较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CLT)合并良恶性结节的MSCT特征,探讨MSCT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4例(79个结节)CLT合并结节的MSCT表现,包括结节的大小、实质部分所占百分比、钙化、边缘、包膜、结节的强... 目的比较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CLT)合并良恶性结节的MSCT特征,探讨MSCT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4例(79个结节)CLT合并结节的MSCT表现,包括结节的大小、实质部分所占百分比、钙化、边缘、包膜、结节的强化方式及程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有81.82%(18/22)的恶性结节为完全实性,16例(16/57,28.07%)囊性为主的结节全部为良性结节(P均<0.05)。恶性结节钙化多于良性,多为细颗粒钙化,位于病灶内部(P均<0.05)。恶性结节边缘多不清,无包膜或包膜不完整,多均匀强化(P均<0.05)。良恶性结节在结节与结节外甲状腺组织平扫、动脉期及实质期CT值之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MSCT有助于鉴别诊断CLT患者合并良恶性结节典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炎 自身免疫性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结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53和C-erbB-2过表达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9
9
作者 浦勇顺 周金良 王芳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1年第2期170-172,共3页
目的探讨用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蛋白产物的过表达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 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查 4 8例乳腺癌中抑癌基因 (P5 3 ) ,原癌基因 (C -erbB - 2 ) ,增殖细胞抗原 (PCNA)和雌激素受体 (ER)表达水平。 结果 4 8例乳腺癌中P5 3 ... 目的探讨用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蛋白产物的过表达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 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查 4 8例乳腺癌中抑癌基因 (P5 3 ) ,原癌基因 (C -erbB - 2 ) ,增殖细胞抗原 (PCNA)和雌激素受体 (ER)表达水平。 结果 4 8例乳腺癌中P5 3 ,C -erbB - 2 ,PCNA和E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5 4 % ,4 3 % ,5 2 %和 4 1.6%。P5 3 ,C -erbB - 2随组织分级增高呈递增趋势 ,Ⅰ级与Ⅱ、Ⅲ级间阳性率差异显著 (P <0 .0 5 ) ,伴有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间也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5 )。 结论P5 3 ,C -erbB - 2过表达可以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 C-ERBB-2 乳腺癌 基因表达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